《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

《作物生产技术》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农作物属于粮食作物的有()A、署类作物B、油料作物C、糖料作物D、纤维作物2、下列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马铃薯B、甜菜C、苜蓿D、枸杞3、下列农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是()A、马铃薯B、小麦C、高粱D、油菜4、下列农作物属于长日照的是()A、玉米B、大豆C、水稻D、麦类5、下列作物属于C4作物的是()A、水稻B、小麦C、棉花D、玉米6、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B、套作复种C、移栽复种D、再生复种7、可以一年两熟地区要求≥10℃的天数是()A、180天以下B、180-250天C、250天以上D、不能确定8、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劳蓄力机械条件D、经济效益9、下列表示方法属于两年三熟的复种方式的是() A、大豆-小麦-玉米 B、春玉米-冬小麦-下大豆 C、小麦-玉米-白菜 D、小麦-棉花10、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A、单作B、套种C、间种D、混种11、某地≥10℃积温在4100℃以上,但复种玉米热量不足,故采用小麦玉米套种,适当的套种方式是()A、宽背晚套B、宽背早套C、窄背晚套D、窄被早套12、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A、间作 B、连作 C、套种 D、轮作13、下列轮作形式不合理的是()A、禾谷类作物与豆科作物B、棉花与大豆C、绿肥与油料作物D、甜菜与十字花科作物14、下列作物属于忌连作的是()A、甘薯B、玉米C、棉花D、大豆15、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A、麦类、玉米、水稻B、豆科绿肥和署类C、豆科、甜菜D、向日葵、甜菜16、下列耕作方式属于基本耕作的是()A、耙地B、中耕C、旋地D、镇压 17、为提高地温、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通风透气应采取()耕作措施。
A、作畦B、起垄C、中耕D、耙地18、对土壤进行耕翻的最适时期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9、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A、越高B、越低C、一样D、不确定20、以下不属于土壤耕作所起的作用是()A、调节土壤水分B、消灭病虫杂草C、增加土壤肥力D、促进养分的合理流动21.不属于复种热量指标的是A 生长期B 积温C 界限温度D 发育起点温度22.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3000-3500℃的地区,可以采取的熟制是()A 二年三熟B 一年二熟C 一年三熟D 一年四熟23.套种和间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两者的不同是()A 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 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前者超过了生育期的一半D后者不到其生育期的一半24.下列耕作措施中,作用土层最深的是()A翻耕B旋耕C耙地D镇压25.对垄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低土温B利于排涝C压埋杂草D改善土壤透气性26.小麦拔节期50%以上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A0.5-1CM B1-1.5CM C 1.5-2CM D2-2.5CM27.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小麦品种是()A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C春性品种D无法确定28.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复种指数是()A 50%B 100%C 150%D 200%29、小麦的三叶期是指主茎第三片叶伸出()的日期A、1cmB、2cmC、3cmD、15-20cm30、小麦南种北引,往往使小麦的生育期()A、延长B、缩短C、无变化D、不确定31、小麦发生分蘖的最适温度范围是()A、15-20OCB、16-20 OCC、13-18 OCD、20-25OC32、在小麦的穗分化过程中,决定小穗数多少所关键时期是()A、初生期B、伸长期C、二棱期D、单棱期33、玉米田间的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晚熟、叶片平展的密度应()A、密些B、稀些C、不确定D、一样34、下列土壤耕作技术属于基本耕作技术的是()A、中耕B、旋耕C、作畦D、镇压E、翻耕35、农作物实行合理轮作的有()A、有效利用土壤B、稳产保收C、均衡利用土壤养分D、病虫害为害减轻36、下列绿肥作物属于豆科的是()A、苜蓿B、黑麦草C、水葫芦D、沙打旺E、雀麦草37、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A、不确定性B、确定性C、多学科性D、可人为控制38、高、矮秆农作物进行间套作时,离秆农作物的行数、幅宽要比矮秆农作物()A、行少、幅窄B、行多、幅宽C、行少、幅宽D、行多、幅窄39、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40、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A连作 B套作 C轮作 D单作41、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 C三叶前 D 三叶后42、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43.下列肥料中用作小麦种肥最安全的是()A 碳酸氢铵B 氯化铵C 硫酸铵D 尿素44.小麦要高产,底肥要充足,底肥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A 30-40%B 40-50%C 60-80%D 85-90%45.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Kg左右,如果用尿素(含氮46%)提供这些氮素。
农作物技术第八、九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八、九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甘薯的生育期:2.分枝结薯期:3.甘薯炼苗:4.甘薯提蔓:5. 烟草“十字期”:6.团棵期:7.烟草假植:8.上二棚叶:二.选择题1.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A、发根缓苗期B、薯蔓同长期C、分枝结薯期D、回秧收获期2.甘薯在土壤过湿,氮素过多时,易形成()A、主根B、纤维根C、梗根D、块根3.下列()不是甘薯壮苗的标准。
A、苗龄30-35天B、剪口白浆少C、叶肥色绿D、苗高20-25cm4.培育夏甘薯苗的主要方法是()A.改良回龙火炕育苗 B、电热温床育苗C、冷床双膜覆盖育苗D、采苗圃5.甘薯生长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和薯块膨大期,也是甘薯耗水最多的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A、60%B、60%-70%C、70%-80%D、80%-90%6.甘薯烂床达到全床的()以上,要用倒炕的方法。
A、30%B、40%C、50%D、60%7.栽插易成活,适于干旱瘠薄山坡地的甘薯栽插方法是()A、水平浅栽法B、改良水平浅栽法C、直栽法和斜栽法D、钓钩式栽法和船底式栽法8.甘薯茎蔓伸长到约()cm时打顶。
A、20B、30C、40D、509.甘薯安全贮藏窖温为()℃。
A、10-11B、11-13C、10-15D、14-1510.甘薯窖的容积一般为贮藏空间的()A、2倍B、3倍C、5倍D、10倍11.甘薯的安全贮藏以氧气含量不低于()为宜。
A、10%B、12%C、15%D、18%12.对甘薯种薯的消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30℃的温水浸种10分钟B、用50%的辛硫磷100倍液浸种10分钟C、阳光下暴晒10分钟D、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10分钟13.烟碱、氨基酸、酞胺、激素等重要有机物,主要是在()A.根部 B.茎部C.叶部D.种子14.在烟草苗床期,把水肥管理摆在中心位置的时期是()A.出苗期B.十字期C.生根期D.成苗期15.烟草一般10cm地温达()以上移栽。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一、选择题(共40分)1.长期进行作物连作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自毒”和“他感”现象不属于连作的危害B.复种连作可使肥料的利用率提高C.长期连作会使伴生性和寄生性的杂草增加D.连作可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是间套作增产的关键技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位农作物其种植密度要高于单作B.矮位农作物其种植密度较单作略低一些C.株型高大的农作物品种,行距和间距都要大些,带宽也应加宽D.水肥和光照充足时,间套作物的间距一定要比正常情况下宽些3.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正确的一项是A.0~3℃,35天以上B.0~7℃,15~35天C.0~9℃,15~35天D.0~12℃,5~15天4.种植某小麦时,假设每667m2计划基本苗20万株,种子千粒重36g,发芽率90%,田间出苗率80%,每667m2播种量为A.8kg B.9kg C.10kg D.11kg 5.关于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管理技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行苗情诊断,结合苗情分类管理B.查苗补苗,保证全苗C.返青后,采取深水少灌D.早施、重施分蘖肥6.是决定水稻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
A.抽穗结实期B.拔节孕穗期C.返青分蘖期D.秧田期7.在玉米子粒形成阶段,增加玉米粒重的关键时期是A.完熟期B.蜡黄期C.乳熟期D.子粒形成期8.关于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早熟、矮秆、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应大B.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松散型品种密度应小C.肥地种植应密,水浇地应密D.夏播玉米生育期短,应稀,春播玉米生育期长,应密9.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是A.苗期B.蕾期C.吐絮期D.花铃期10.关于棉花蕾期的主攻目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稳长增蕾,壮而不旺B.齐苗壮苗,防止弱苗C.增蕾保铃,防止早衰D.增加铃重,提高品质11.花生干物质积累迅速,积累量占干物质总量的50%~70%的时期是A.幼苗期B.开花下针期C.结荚期D.饱果成熟期12.缺乏时影响花生生殖器官发育,产生空心子仁,空果率增加。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作物不是通过种子繁殖的?A. 小麦B. 玉米C. 马铃薯D. 大豆答案:C2. 作物生长周期中,哪个阶段是作物生长最快的?A. 苗期B. 开花期C. 结实期D. 成熟期答案:B3.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土壤肥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种肥料是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磷肥D. 堆肥答案:D5.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化学农药B. 物理隔离C. 天敌利用D. 人工捕杀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作物品种D. 种植密度答案:ABCD2. 作物生长过程中,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空气答案:ABCD3. 作物种植中,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A. 选择抗病品种B. 合理施肥C. 及时灌溉D. 定期修剪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作物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错)2. 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对)3.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只能依靠化学农药。
(错)4. 作物轮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积累。
(对)5. 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供给是一次性的。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作物种植中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答案: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保护土壤肥力,防止土壤退化。
2. 描述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答案: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和保护生态平衡。
3. 阐述作物轮作的优点。
答案:作物轮作的优点包括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产量。
4. 说明作物种植中光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会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光照还能影响作物的开花和结果。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1.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2.耕作制度的基础是A 农作物布局B 合理间套作C 轮作与连作D 养地制度3.小麦收获后栽插甘薯的种植方式是A 接茬复种B 移栽复种C 套作复种D 再生复种4.某地采用的种植方式是“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这一复种方式是复种指数是A 300%B 100%C 150%D 200%5.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是A 种植密度的安排B 幅宽的确定C 带宽的确定D 间距的调整6.间套作的农作物有主次之分时,主作物的种植密度应A 保持不变B 根据水肥确定C 加大D 减小7.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A 小麦B 花生C 甘薯D大豆8.旋耕的深度一般在A 5-6 cmB 10-12 cmC 15-20 cmD 20-25 cm9.反应中等型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条件是A 每天12小时以上光照,30-40天B每天12小时以上光照,24天C每天12小时光照,24天D每天8-12小时光照,16天10.如果前茬收获较晚,为保证小麦适期播种,浇底墒水的方式最好是A 送老水B 茬水C 塌墒水D 蒙头水11.冬性小麦品种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气温稳定在A 12-14℃B 13-15℃C 16-18℃D 18-20℃12.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5cmD 10cm13.小麦近根叶组的主要功能是A 促进冬前分蘖形成壮苗、壮秆大穗B 促进茎秆伸长充实C 促进小穗小花发育D 促进灌浆14.高产田小麦的适宜株高是A 60-70cmB 80-90cmC 110-120cmD 140-150cm15.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时的最适温度是A 13-18℃B 18-20℃C 20-22℃D 30-35℃16.玉米成熟期的标志不包括A 乳线消失B 出现黑层C 子粒变硬D 叶片枯干17.麦垄套种玉米的套种时间一般在麦收前A3-7天 B 7-15天 C 15-25天 D 一个月18.玉米的次生根是A 地下节根B 地上节根C 支持根D 气生根19.关于玉米穗的分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雄穗分化时间早于雌穗B 花丝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花粉C 果穗上的子粒都是成双的D 雌穗分化速度慢于雄穗20.玉米攻秆肥应早施、少施,不超过总追肥量的A 5%B 10%C 20%D 40%21.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A 大喇叭口期B 抽穗期C 开花期D 吐丝期22.使用药剂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间是在A 心叶末期B 玉米螟产卵初期C 玉米螟羽化前D 玉米吐丝期23.可减少螟害的田间管理技术是A 灌溉B 去雄C 施肥D 培土24.玉米是喜温作物,穗分化过程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适宜温度为A 15-20℃B 20-23℃C 10-12℃D 32-25℃25.玉米穗期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70-80%B 50-60%C 30-40%D 10-20%26.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是A苗期 B 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27.棉花花铃期的适宜温度是A15-20℃B20-25℃C25-30℃D30-35℃28.棉花用种量最多的播种方法是A手工条播B育苗移栽C精量机播D定株穴播29.我国北方棉区确定密度多依据棉株后期的A长势B株高C结铃数D长相30.棉花弱苗的表现是A 红茎过高B 叶片乌黑C 株矮发横D 茎秆粗壮31.棉花生育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A 苗期B 蕾期C 花铃期D 吐絮期32.棉花花铃期中耕深度不宜超过A 6CMB 10CMC 4CMD 8CM33.黄河流域适宜打顶时间是A 7月15日左右B 8月15日左右C 7月25日左右D 8月25日左右34.适时收花的时间,一般以棉铃开裂后A 7天B 5天 B 3天 D 10天35.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 初蕾期B 盛蕾期C 初花期D 开花盛期36.花生的开花结果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对侧枝及次生分枝上,一般占单株结果总数的A 80-90%以上B 70-80%以上C 60-70%以上D 50-60%以上37.长日照能使花生开花A 延略为迟B 略为提前C 大大延迟D 大大提前38.能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是固氮酶重要成分的是A 钼B 硼C 铁D 锌39.属于交替开花习性的花生类型是A普通型和龙生型B普通型和珍珠豆型C珍珠豆型和多粒型D多粒型和龙生型40.花生培土高度一般是A 3-4CMB 5-6CMC 7-8CMD 9-10CM41.花生花针期一般不施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钙肥42.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A 苗床期B 发根缓苗期C 分枝结薯期D 薯蔓同长期43.甘薯壮苗的适宜苗龄是A 30-35天B 25-30天C 20-25天D 15-20天44.甘薯应在枯霜前收获完毕,此时气温应不低于A 20℃B 15℃C 10℃D 25℃二、简答题1.连作的危害有哪些?减轻连作危害的技术有哪些?(8分)2.小麦的播种量如何确定?如何提高播种质量?(6分)3.简要说明小麦穗分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关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doc

关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1、马铃薯是禾谷类的良好前茬。
()2、马铃薯的产量是由()()构成。
3、马铃薯播前整地包括()()()()()()。
4、马铃薯种暑催芽有()()两种方法。
5、确定马铃薯适宜播种期的重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温度D养分6、马铃薯的播种方法有()()()()。
7、马铃薯一生分()(()()(期。
8、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主要是()(9、马铃薯贮藏期间以降温散热为主的时期是(A贮藏前期B贮藏中期C贮藏后期D贮藏末期10、1-3℃和相对湿度80﹪左右种薯贮藏最适宜的温湿度。
(11、甜菜有()()()(12、甜菜是二年生作物,第一年为营养生长阶段可分为(()(第二年为甜菜的()生长。
24、谷子是粮草兼用作物()。
27、谷子宜连作,忌轮作。
() 30、甜菜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31、甜菜丰产型品种适当密植.37、甜菜的根由()()(38精选马铃薯的标准是什么?39马铃薯合理密植的原那么是什么))五个生育时)的管理))4种类型)())4个生育时期。
)组成。
)。
40什么是甜菜的工艺成熟期?如何确定甜菜的适宜收获期?41、何谓谷子“上腾”?A、须根B、梗根C、块根4、()是甘薯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生产上的主要收获产品。
A、须根B、梗根C、块根5、甘薯块根膨大最快的时期()A、苗床期B、发根缓苗期C、分枝结薯期D、回秧收获期6、()是保证甘薯高产的关键。
A、单位面积株数B、每株块根数C、块根重7、当土壤干旱、通气不良时,甘薯易形成()A、须根B、梗根C、块根8、人工和生物热源温床排薯时多采用()种薯A、斜排B、平排C、直排10、温度低于90C并持续一段时间甘薯会发生()A、冷害B、冻害11、甘薯贮藏的湿度,一般以相当湿度的()为宜。
A、100%B、70-80%C、85-90%D、90-95%三、简答题1.甘薯烂床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甘薯合理密植的原那么是什么?3、为什么甘薯生产上提倡提蔓,反对翻蔓?。
农林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含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8分)1.在下列大田作物中,喜凉作物是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棉花2.养地制度的中心是A 种植制度B 提高土地生产力C 提高总产量D 培肥土壤3.小麦收获前20天在小麦株行间移栽棉花,这一种植方式是A 接茬复种B 移栽复种C 套作复种D 再生复种4.可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A 复种B 间作C 休闲D轮作5.一般情况下间套作中高位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应A 高于单作B 等作单作C 低于单作D 据水肥条件确定6.高矮秆农作物间套作时,高秆农作物应A 行数减少B 行数增加C 幅宽要宽D 密度应小7.不能有效减轻连作危害的措施是A 选择高产抗病虫品种B 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C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D 加大种植密度8.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A 温度0-3℃,35天以上B 温度0-7℃,15-35天C 温度0-12℃,35天以上D 温度0-3℃,5-15天9.为保证小麦的适时播种,麦棉套作地区常需提前浇水,浇水时间一般在拔柴前A 5天 B 10天 C 15天左右 D 30天左右10.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30-40%B 50-60%C 75-80%D 85%以上11.根据各地经验和实验资料,单产400kg以上的麦田,适宜行距是A 16-20cmB 20-23cmC 23-25cmD 25-30cm12.小麦主茎长出第5片叶时,小麦共长出分蘖数是A 1B 2C 3D 413.小麦的分蘖高峰期在A 冬前B 返青至起身C 拔节后D 起身至拔节14.小麦的春化阶段结束时对应的穗分化阶段是A 初生期B 伸长期C 单棱期D 二棱期15.小麦灌浆期要求的适宜土壤水分是田间持水量的A 75%左右B 50%左右C 30%左右D 20%左右16.晚熟型玉米夏播时生育期一般为A 150天以上B 120天以上C 105天以上D 96天以上17.玉米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3-4cmB 4-6cmC 6-8cmD 9-10cm18.玉米蹲苗的结束时间是A 小喇叭口期B 拔节前C 齐苗后D 三叶期19.及时培土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培土时间最好是在A 拔节期B 小喇叭口期C 大喇叭口期D 抽雄期20.玉米攻粒肥的施肥时间一般应在A 大喇叭口期B 抽穗期C 开花期D 吐丝初期21.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关键期是A 大喇叭口期B 抽雄期C 开花期D 吐丝期22.玉米增加粒重的关键时期是A 子粒形成期B 乳熟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23.普通玉米的适宜收获期是A 子粒形成期B 乳熟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24.玉米开花期适宜的日平均温度是A 18-20℃B 20-23℃C 26-27℃D 32-35℃25.在棉花产量形成因素中,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的是A单位面积总铃数B单铃重C衣分D单位面积株数26.棉花的单铃重是指A单个棉铃的重量B单个棉铃籽棉的重量C单个棉铃皮棉的重量D单个棉铃棉籽的重量27.棉花一生中的需肥高峰在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28.北方黏土棉区适宜播种深度是A 1.5CMB 3.5CMC 2.5CMD 4.5CM29.棉花等行距种植时一般高产田的行距是A 80-90CMB 70-80CMC 60-70CMD 50-60CM 30.棉花定苗后进行中耕时的深度一般为A 3-5CMB 5-7CMC 7-9CMD 10-12CM31.各地棉花打顶时间一般应在早霜到来前A 80-90天B 60-70天C 40-50天D 20-30天32.催熟剂的适宜喷洒时间是枯霜前A 5天B 10天C 15天D 20天33.一般情况下,棉花落蕾的数量与落铃的数量相比A 一样多B 前者多C 后者多D 不确定34.棉花蕾铃脱落高峰在A 蕾期B 初花期C 盛花期D 吐絮期35.间接危害蕾铃的害虫主要是A 棉铃虫B 玉米螟C 棉盲蝽D 蚜虫36.花生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是A 开花下针期B 结荚期C 饱果成熟期D 苗期37.花生开花期的适宜温度是A 15-22℃B 23-28℃C 28-32℃D 32-37℃38.花生营养的四大要素是氮磷钾A 钙B 硫C 锌D 硼39.花生根结线虫病最重的时期是A 苗期B 开花下针期C 结荚期D 饱果成熟期40.花生培土时间是A 苗期B 结荚期C 封行和大批果针入土前D 饱果成熟期41.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甘薯抗旱能力的根是A 须根B 块根C 梗根D 柴根42.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时,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是A 浅紫色B 淡蓝色C 无色D 浅黄色43.甘薯高水肥地每亩适宜栽插密度是A 2500-3000株B 3000-4000株C 4000-5000株D 5000-6000株44.抗旱性能最好的甘薯栽插方法是A 水平浅栽法B 斜栽法C 船底式栽法D 钓钩式栽法二、简答题(40分)1.生产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增产作用,并能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经济收入,要充分发挥间套作的增产增效作用,首先要做到合理的选配农作物或农作物品种,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哪些原则?写出山东常见的3种间套作形式。
作物生产技术作业题

作物生产技术复习题第一部绪论(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2.农作物生产技术:(二)填空题:1.根据农产品用途和植物学特征,将农作物分为、、、和四大部分。
2.农作物生产具有性、性、性以及等特点。
(三)单项选择题1.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属于长日照植物。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大豆2.在下列作物中,属于四碳植物的是() A.水稻 B.棉花 C.玉米 D.小麦(四)判断题1.农作物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一产业。
()2.栽培作物由野生植物经过长期驯化、培育、选择而来()(五)简答题: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分类的?(六)问答题:试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作物生产技术复习题第一节耕作制度(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2.种植制度3.作物布局4.复种5.复种指数6.间作7.套作8.连作9.轮作10.土壤耕作11.免耕12.间距13.宽幅14.带宽(二)填空题1.农作物的复种有复种、复种、复种和复种四种形式。
2.农作物的主要间作类型有、、和。
3.农作物的主要套作类型有、、。
4.土壤的基本耕作技术包括、、等措施。
5.土壤的表土耕作技术包括、、、等措施。
6.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连作、连作和连作三类,水稻属于连作作物。
7.间套作时,合理选配农作物与品种,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即、和。
8.轮作的主要类型有轮作、轮作、轮作和轮作(三)单项选择题1.耕作制度又称() A.农作制度 B.种植制度 C.土壤制度 D.农田耕作管理制度2.农作物布局的前提条件是()A.生态适应性 B.自然条件 C.社会需求 D.经济效益3.高、矮杆作物间作套作的种植行数,以高杆作物不可多于、矮秆作物不可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行数的()倍为宜。
A.2 B.3 C.4 D.54.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技术。
A.翻耕 B.挖地C.中耕 D.旋耕5.耕作制度的发展标志是()。
A.用地与养地相结合B.生产条件的改善C.作物产量的提高D.土地利用率的提高6.≥10℃的日数少于180d的地区熟制多为()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一年多熟(四)判断题1.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2.耕作布局是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具有全局意识的战略措施()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4.高、矮杆作物间作套作的密度,一般高杆作物高于单作,矮秆作物略低于单作或与单作相同()5.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宽带种植()6.相邻作物间的距离,可根据两种作物单作时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五)简答题1.农作物布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要求?3.间作与套作有什么作用?4.连作有哪些危害?如何克服?(六)问答题1.当地农作物生产有哪些间套作形式?试分析其优缺点2.为什么要进行土壤耕作?它有哪些作用和措施?作物生产技术复习题第二节小麦生产技术(一)名词解释1.小麦的生育期2.阶段发育3.春化阶段4.光照阶段5.分蘖节6.一级分蘖7.分蘖高峰期8.孕穗期9.越冬期10.有效分蘖(二)填空题1.小麦次生根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是,二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B.小麦、水稻C.甘蔗、玉米D.百合、苜蓿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A.棉花B.玉米C.高粱D.甘蔗3.烟草属于()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中性植物D.定日照植物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A.小麦B.西瓜C.水稻D.棉花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B.确定农作物配置C.密度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A.2500~3000℃B.3000~3600℃C.3600~4100℃D.4100℃以上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A.5℃B.10℃C.15℃D.18℃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B.5C.8~10D.25~30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B.深松耕C.旋耕D.耙地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A.热量B.水分C.地力与肥料D.经济效益大小13.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B.种植制度C.农作物布局D.复种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
A.需求原则B.生态适应性原则C.经济效益和可行性原则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18.≥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
A .一年一熟 B. 二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19.重型镇压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5B.9-10C.10-12D.20-25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21.土壤耕作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主要起()作用。
A.增加土壤养分B.调养地力 C .增加土壤水分 D.提高土壤温度22.种衣剂的活性部分不包括()A.成膜剂B.农药C.微肥D.植物生长调节剂23.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是()A.合理的密度B.合理的间距C.合理的带宽D.合理的幅宽24.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收获期以()为标准。
A.生理成熟期B.地上部分停止生长C.茎叶变黄D.工艺成熟期25.下列耕作措施中旨在改善0—10厘米表土状况的是()。
A.翻耕B.旋耕C.表土耕作D.深松耕26.能打破种子休眠、增进种子的活性,增强种皮透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的是()A.种子包衣B.种子清选C.晒种D.浸种催芽27.在作物生育期间使用的肥料称为()A.种肥B.基肥C.追肥D.犁底肥28.下列属于中性作物的一组是()A 小麦、油菜 B水稻、烟草 C豌豆、荞麦 D甘蔗、大豆29.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C.糖料作物D.嗜好性作物30.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B.品种C.种植面积D.种植方式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积温≥10 ℃在 4000 一 5000℃之间,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2.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 mm 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3.水稻与花生、小麦与豌豆、玉米与甘薯种在一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
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
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行距。
()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行优势为 1 一 4 行,甘薯的边行劣势为 1 一 3 行,那么棉花的行数不应超过 8 行,甘薯的行数不应少于 6 行()6.冬季温度不适宜,因此所有的作物不能冬播。
()7.玉米只能作为粮食食用。
()8.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小麦属于喜凉作物()9.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10.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其中,养地制度是中心,种植制度是基础。
()11.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12.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13.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
()14.国际上通常用多熟种植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
()15.施肥总量中,基肥一般占80%以上。
()16.初级耕作是指入土比较浅,作用强度小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7.间作时,高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
()18.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19.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
()20.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广,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三、名词解释:1.农作物2.农作物生产技术3.耕作制度4.种植制度5.农作物布局6.养地制度7.生态适应性8.复种9.单作与间作10.连作11.套作12.边际效应13.土壤耕作14.免耕15.复种指数四、简答题:1.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有哪些?2.农作物布局的步骤有哪些?。
3.通常农作物按什么进行分类?可分为哪些类型?4.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5.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农作物可分为哪三种类型?6.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用。
五、综合题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项目二小麦生产技术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养分 C.水分 D.温度3.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4.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 B.晚播 C.一齐播5.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气温稳定在()℃为宜。
A.18~16 B.15~13 C.14~12 D.10~86.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应掌握在()cm。
A.3~4 B.1~2 C.5 D.7~87.积温法确定播期时,应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时之日开始,往前累加,当活动积温达到500~600℃时,为最佳播期。
产量350kg左右的麦田,每亩播量为()kg。
A.9~11 B.8~10 C.4~6 D.7.5~9.08.正常的分蘖发生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7片叶时,主茎长出()个分蘖。
A.2 B.3 C.4 D.59.小麦冬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B.水量不宜过大,要灌透,灌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土内C.对无分蘖或分蘖过少的麦田重点灌D.不进行冬灌可以防止凌抬10.小麦分蘖节一般在地下距地面()左右处。
A.1cm B.2cm C.3cm D.4cm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般来说,春性小麦品种多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敏感的类型。
()2.对于长日照作物而言,北种南引时,生育期缩短,成熟早。
()3.小麦早期发生畜禽啃青,来春再发小蘖可成穗,分蘖成穗率无明显下降。
()4.麦田霜前1~2天浇水,有预防和减轻霜冻危害的效果。
()5.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蜡熟中期到蜡熟末期收获为宜。
()三.名词解释题1.小麦的生育期:2.小麦阶段发育:3.小麦春化阶段:4.小麦冬性品种:5.小麦分蘖节:四.简答题1.简述小麦的播种技术要点。
2.麦田整地标准是什么?3.冬小麦如何对旺苗进行管理?4.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及管理措施是什么?5.小麦子粒灌浆成熟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影响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因素有哪些?五.综合题怎样预防小麦后期的干热风及雨后青枯?项目三玉米生产技术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1.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A.根系B.茎杆C.叶D.穗2.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 C.大喇叭口期 D.幼苗期3.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 C.抽雄期 D.开花期4.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成为初生根,是因为其()A.形态与胚根相似 B.生理功能和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 D.发生位置和胚根相似5.玉米雌穗为()A.圆锥花序 B.肉穗花序 C.总状花序 D.头状花序6.世界上玉米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是()A.马齿型B.硬粒型 C.半马齿型 D.蜡质型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肥地比瘦地()A.稀B.密C.相同8.在玉米授粉后,因栽培条件不良易形成秃尖,秕粒的时期是()A.子粒形成期B.乳熟期C.蜡熟期D.完熟期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玉米植株棒三叶开始抽出并展开,整个植株外形象喇叭。
全田50%的植株达到此标准日期,就是所谓的大喇叭口期。
()2.普通玉米分蘖一般不结果穗,应早除掉,以免消耗养分。
()3.玉米晒种最好将种子摊晒在水泥地上,以便提高晒种效果。
()4.旱薄地种玉米,由于植株矮小,所以密度应大于肥水地。
()5.玉米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6.玉米蹲苗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7.玉米穗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肥力差的田块拔节肥应重施,大喇叭口期轻施。
()8.玉米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未散粉时进行。
()9.玉米子粒生理成熟期应适时收获。
()10.玉米胚吸湿性强,容易酸败、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