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说明

合集下载

高程控制点布设技术介绍

高程控制点布设技术介绍

高程控制点布设技术介绍高程控制点布设是地理测绘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确定地面上的高程,为测绘和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高程信息。

本文将介绍高程控制点布设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技术原理在地理测绘中,高程控制点布设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点的海拔高度来确定该点的高程。

而测量地面高程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结合了电子、光学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同时进行水平和垂直角度、距离和高程的测量。

在高程控制点布设前,首先需要进行基准面选择。

常用的基准面有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等。

选择合适的基准面对于保证高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然后,根据布设的需要确定布设区域,通常以工程或测绘活动的范围为基础。

二、技术方法1. 直接高程测量法直接高程测量法是通过在待测地面上设置试验点,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且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设置试验点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差分GPS技术差分GPS技术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

通过使用两台或多台GPS接收机,其中一台设置在已知高程控制点上,其他接收机放置在待测点上,利用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差来计算高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复杂地形的高程测量。

3. 高程插值法高程插值法是利用已知高程点的高程值和空间位置信息,通过数学插值方法来估算其他地面点的高程。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三角网插值、克里金插值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大量高程数据的区域,可以减少测量的时间和成本。

三、技术应用高程控制点布设技术在地理测绘和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地图制作在地图制作中,高程控制点布设是确保地图上标示的地物高程信息准确的关键。

通过布设高程控制点,可以使地图上的高程数据具备一定的空间参照关系,并提高地图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2. 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高程控制点布设是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高程准确性的基础。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布设方法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布设方法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布设方法详解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建筑工程还是环境监测等,都需要准确、可靠的测绘数据作为基础。

而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往往依赖于控制点的布设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技术中常用的控制点布设方法,以期对读者理解和应用测绘技术有所帮助。

1.控制点的概念和作用控制点是指在测绘过程中确定的几何位置和空间坐标已知的点,其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准确的参考框架,使得测量结果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

控制点的布设需要考虑到测绘任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通常包括边界控制点、内部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点等。

2.边界控制点布设方法在测绘过程中,边界控制点的布设至关重要。

常用的方法有:(1)地面基准点法:根据测绘任务的需求,在边界线上布设多个基准点,并测量其地面位置和高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高精度的测绘任务。

(2)建筑物固定点法:在边界线上选择相对稳定的建筑物角点或墙角作为控制点,并通过测量方法确定其位置和高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城市区域或建筑群测绘任务。

3.内部控制点布设方法内部控制点用于在测图中确定各要素的几何位置,常用的布设方法包括:(1)三角测量法:选取三个点布设一个三角形,通过测量三个角和三边的长度,可以确定这个三角形的位置和大小。

随后,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来确定其他要素的位置。

(2)多边形测量法:通过布设多个相互连接的控制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通过测量多边形的内角和边长,可以确定各要素的几何位置。

4.标高控制点布设方法标高控制点主要用于确定各要素的高程,常用的布设方法有:(1)水准测量法:通过多次水准仪测量,确定各个控制点的高程差。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较大、高程变化较大的测绘任务。

(2)GNSS测量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技术,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并计算其高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范围、高精度的控制点布设。

5.控制点布设的注意事项在控制点布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布设密度要合理: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控制点的布设密度,以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控制点测量报告解读

控制点测量报告解读
-0.017
1b
-0.006
-0.006
-0.001
2a
0.008
-0.001
0.002
2b
0.003
0.005
-0.001
3a
-0.005
0.001
0.000
3b
0.003
-0.011
-0.004
统计
中误差(mm)
11
Δ平面max(mm)
22
Δ高程max(mm)
-17
采集总数
6
合格点数
5
超限点数
1
116:51:53.9679
-2.461
1b
038:18:19.1125
116:51:53.9676
-2.462
2b
038:18:19.1127
116:51:53.9681
-2.462
2a
038:18:19.1129
116:51:53.9679
-2.459
采集数据
序号
Δx
Δy
Δh
1a
-0.021
0.009
116:51:53.9795
-2.472
038:18:19.1285
116:51:53.9797
-2.472
1c
038:18:19.1285
116:51:53.9801
-2.471
1b
038:18:19.1285
116:51:53.9802
-2.468
2c
038:18:19.1285
116:51:53.9792
1、GPS控制点测量报告
天线高: 2.09米
观测时间: 102秒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设置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设置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设置方法在测绘领域中,控制点是进行测量和制图的基础,是确保测绘结果精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要素。

控制点的设置方法在测绘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点设置方法,包括基准点的选择、定点设立原则以及GPS控制点的设置。

1. 基准点的选择基准点是指用于确定测量起算点和提供绝对坐标的点位。

在选择基准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地理位置:基准点应尽可能位于测绘区域附近,便于实地测量和控制。

1.2 重复测量:选择稳定性好的基准点,以便进行多次重复测量,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3 平面坐标系:考虑到不同测绘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如地理坐标系或投影坐标系。

2. 定点设立原则定点是指在测绘区域内设置的用于测量、校正或确定其他点位的控制点。

定点设立原则如下:2.1 均匀分布:控制点在测绘区域内应均匀分布,以确保测绘结果整体精确性。

2.2 高精度要求: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测绘任务,设置更多的控制点,以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2.3 测绘任务需求:根据测绘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需要设置的控制点类型,如高程控制点、平面控制点等。

3. GPS控制点的设置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现代测绘中得到广泛应用。

GPS控制点的设置方法如下:3.1 合理布设:GPS控制点应遵循均匀布设原则,同时考虑避免阻挡物、地形起伏等因素对信号接收造成的干扰。

3.2 多站观测:使用多站观测方法,通过不同位置的接收机观测同一颗卫星,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减小误差。

3.3 精确测量:在进行GPS观测时,需要采用高精度的GPS设备,并结合校正方法,如差分GPS、RTK等,以提高测量精度。

4. 控制点设置的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设置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以下是几个技术进展的例子:4.1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技术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时间来获取地面或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为控制点设置提供了高精度的选项。

GPS四参数设置

GPS四参数设置

GPS四参数设置。

南方RTK使用中参数的求取及分类一、控制点坐标库的应用GPS 接收机输出的数据是WGS-84经纬度坐标,需要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和设置,控制点坐标库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工具。

控制点坐标库是计算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的工具,可以方便直观的编辑、查看、调用参与计算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的校正控制点。

在进行四参数的计算时,至少需要两个控制点的两套坐标系坐标参与计算才能最低限度的满足控制要求。

高程拟合时,使用三个点的高程进行计算时,控制点坐标库进行加权平均的高程拟合;使用4到6个点的高程时,控制点坐标库进行平面高程拟合;使用7个以上的点的高程时,控制点坐标库进行曲面拟合。

控制点的选用和平面、高程拟合都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这些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布设经典测量控制网的知识,在这里没有办法多做介绍,建议用户查阅相关测量资料。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假设我们利用A、B 这两个已知点来求取参数,那么首先要有A、B 两点的GPS 原始记录坐标和测量施工坐标。

A、B 两点的GPS原始记录坐标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布设静态控制网,采用静态控制网布设时后处理软件的GPS 原始记录坐标;另一种是GPS 移动站在没有任何校正参数起作用的Fixed(固定解)状态下记录的GPS 原始坐标。

其次在操作时,先在控制点坐标库中输入A 点的已知坐标,之后软件会提示输入A 点的原始坐标,然后再输入B 点的已知坐标和B 点的原始坐标,录入完毕并保存后(保存文件为*.cot文件)控制点坐标库会自动计算出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

1.1、校正参数操作:工具→校正向导或设置→求转换参数(控制点坐标库)所需已知点数:1个校正参数是工程之星软件很特别的一个设计,它是结合国内的具体测量工作而设计的。

校正参数实际上就是只用同一个公共控制点来计算两套坐标系的差异。

根据坐标转换的理论,一个公共控制点计算两个坐标系误差是比较大的,除非两套坐标系之间不存在旋转或者控制的距离特别小。

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道路控制点是指在设计和建设道路工程中,为了确定路线和确定地面高程而设置的
点。

道路控制点的坐标通常使用经纬度表示,也会使用投影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等方式来
表示。

其中,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通常使用度分秒(DMS)、度小数(DD)、通用转换公式等方式来表示。

在建立道路控制点时,需要考虑道路的拓扑结构和地形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起伏
适中、适合于道路设计的地点。

控制点间的距离和方向应符合实际地形情况和道路设计要求,同时考虑经济性和施工难度。

控制点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道路控制点的标高是指控制点处地面面高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值,通常使用海拔
高度来表示。

标高的确定需要考虑实际地形起伏、地下水位、降水量等因素,通过现场测
量或利用数字高程模型等方式来确定。

依据不同设计要求和建设标准,标高可使用高、中、低三级分类,并进行调整和核查。

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对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
影响。

因此,在确立控制点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点的精度和测量方法,尽量避
免误差和偏差,确保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可靠性。

测量高程控制点方法

测量高程控制点方法

测量高程控制点方法
1、选择
高程控制点通常以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称为水准点。

水准点的选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准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便于施测,坚实、稳固的地方。

(2)水准路线应尽可能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

(3)在选择水准点时,应考虑到高程控制网的进一步加密。

(4)应考虑到便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5)水准网应布设成附和路线,结点网或环形网。

(6)对于公路工程专用水准点,应选在公路路线两侧距中线50-300M的范围内,水准点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适当加密;大桥两岸、隧道两端、垭口及其他大型构造物附近亦应增设水准点。

2、埋设
高程控制点的高程是指嵌入标石中心的瓷质或不易腐烂的金属的标志顶面的高程。

国家控制点为水准点,国家水准点测量规范将标石分为: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

根据制作材料和埋设规格的不同,分为7种规格。

卫星定位测量-RTK控制测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卫星定位测量-RTK控制测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RTK控制测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RTK测量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1)架设基准站。

在进行RTK图根测量中,首先进行基准站假设,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基准站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量点的精度,所以在工作中要选择高等级有经过水准连测的已知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②基准站周围要视野开阔,卫星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发射物(大面积的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效应干扰。

并且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③基准站应尽量架设于测区内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传播差分改正信号。

④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配电线、通讯线50米外。

⑤RTK在作业期间,基准站不能移动或者关机重新启动,如果重新启动必须进行重新校正。

基准站连接必须正确,注意蓄电池的正负极。

(2)流动站设置。

1个流动站只需1名测量员通过手簿进行测量操作。

连接好流动站接收机、天线、测杆后,先进行测量类型,电台的配置,使其与基站无线电连接,输入流动站的天线高,输入观测时间、次数,设置机内精度。

(3)校正测量。

由于基准站设置于未知点上,因此必须对已知点进行校正测量,才能在手簿上求解出WGS-84坐标与当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校正点的数量视测区的大小而定,一般取3~6点为宜。

在手簿中输入校正点的当地坐标,流动站置于校正点上测量出该点的WGS-84坐标,将所选的校正点逐一测量后,通过手簿上的点校正计算即可求解出转换参数。

点校正测量结束后,先在已知点上测量,检查转换参数无误时才能进行新的测量。

(4)图根点控制测量。

图根点的布设应该以点组的形式出现,每组应有两个或者三个两两通视的图根点组成,以便于安置全站仪测量时定向和测站检核,图根点之间的距离应随点位而定。

图根点测量时只需在测站上输入点名、按提示测量存储,正常情况下,5s即可结束一个点的观测。

(5)注意事项①RTK测量误差与流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成正比,因此解求转换参数的已知点应分布均匀,覆盖整个测区,水平、垂直残差宜在3.5cm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内部)联系单
关于东站枢纽R21-05地块定位控制与高程控制施工移交説明:一;由于该地块工程施工期间,甲方提供我施工单位的定位控制点与建筑高程控制点没有书面依据,也没有具体的点位标志,只是口头提供给项目部,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项目部同意按照甲方口头提供的控制点部位施工。

二;工程开工时,甲方提供的定位控制点有A2与A3两点(均为口头提供),A3在道路的施工缝中,车辆的来回碾压导致该点已位移,不能作为控制点所用,后在打桩期间,甲方在场地内临时布置了两点(D1、D2),移交与项目部施工员徐步青,后来刘金文进场后项目部对其进行了口头移交,该两点经与A2复核,可以作为控制点,后刘金文以该两点为定位导线点向场地内进行了引测并布设了导线控制网,经项目部同意后作为今后建筑定位控制所用。

三;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有A2与A3两点(均为口头提供给项目部),后刘金文进场后对该两点进行了复核,发现该两点高程与提供的数据不相符,设计提供的为A2:黄海高程6.337m,A3已破坏。

后经与六标BM5引测到A2为6.311m,经四标的控制点引测到A2为 6.287m,后经项目部及技术负责人决定按照接近设计、四标、以及六标的高程控制,最后决定A2为黄海高程6.311m作为五标的建筑高程控制依据。

项目部及技术负责人意见
2009年4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