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国家标准的制订
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附件2:
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资料性附件)
一、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
GB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
二、美国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49CFR571.213-2012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s)
三、欧盟及成员国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ECER44 关于批准动力驱动车辆上儿童乘客座椅约束装置的统一规定
四、日本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采用ECER44 关于批准动力驱动车辆上儿童乘客座椅约束装置的统一规定
五、大洋洲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AS/NZS 1754:2013 机动车用儿童约束系统
AS/NZS 3629:2013儿童约束系统测试方法
六、澳大利亚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AS/NZS 1754:2013 机动车用儿童约束系统
AS/NZS 3629:2013儿童约束系统测试方法
七、新西兰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AS/NZS 1754:2013 机动车用儿童约束系统
AS/NZS 3629:2013儿童约束系统测试方法
(注:新西兰也接受通过欧洲ECE R44认证测试的座椅)
八、其它国家(或地区)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加拿大CMVSS–213(基本等同采用美国49CFR571.213)
∙巴西标准NBR-14400(参照ECE-R44制定)
∙台湾CNS 11497汽车用儿童保护装置(参照ECE-R44制定)。
新安全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宣贯分解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4自锁式卷收器
自锁式卷收器在卷收器锁止相邻位置之间的移动量不 得超过30 mm; 如果卷收器是腰带的一部分,在假人和卷收器之间的 自由长度上测量时,织带的卷收力应不小于7N;如 果卷收器是肩带的一部分时,进行类似测量时,织带 的卷收力应不小于2N,且不大于7 N;腰带的卷收 力必须大于2.6N,肩带或连续带的卷收力必须在 1N~7N之间; 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然后,进行腐蚀试验和 粉尘试验,最后再进行5 000次拉出回卷试验。完成 上述试验后,卷收器应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规定的性 能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二、标准制定过程
重庆召开的2007年度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会 暨标准审查会上,提出修订意向。 2007年底至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了草案。 2008年4月北京标准研讨会上对修订内容进行了 介绍和研讨,会后形成送审稿。 2008年10月珠海标准审查会对送审稿进行了讨 论,收集了修改意见,会后形成报批稿 。 2009年~2010年GB14166、GB14167和 GB27887儿童约束标准协调、按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进行了格式上的修订。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
三、标准内容说明
4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 4.3带扣 带扣的术语修改 将封闭环式带扣按钮更改为封闭式带扣 ,将非封闭环 式带扣按钮更改为非封闭式带扣 带扣开启面积 明确带扣开启面积测量方法。(标准4.2.2.2 ) 标准要求带扣开启力的测量方向是投影到垂直于按钮 最初运动方向 带扣按钮表面颜色 增加了设置红色警示灯的内容。(标准4.2.2.2 ) 如果乘员扣上安全带后警示灯熄灭,当乘员坐上座 椅时,允许在带扣的任何部位设置红色警示灯。
儿童安全座椅评价规定(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儿童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安全座椅作为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装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生命安全。
为加强儿童安全座椅的质量监管,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能,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婴儿提篮、婴儿座椅、幼儿座椅和儿童座椅等。
三、评价依据1. 国家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 2783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固定装置》(GB 27838-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GB 27839-2011)等。
2. 行业标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QC/T 711-2005)等。
3. 地方标准:《XX省(市、自治区)儿童安全座椅产品技术规范》等。
四、评价内容1. 安全性能:包括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正面碰撞测试、后部碰撞测试等。
2. 结构性能:包括座椅的稳定性、固定装置的可靠性、座椅的耐久性等。
3. 使用性能:包括座椅的舒适度、操作便捷性、安装简便性等。
4. 材料性能:包括座椅的阻燃性、耐化学性、耐高温性等。
5. 隐蔽性:包括座椅对车内其他乘员的影响、座椅对车辆内饰的影响等。
6. 适应性:包括座椅对不同车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适应性等。
五、评价方法1. 现场抽样: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对生产、销售企业进行现场抽样,抽取样品数量不少于5个。
2. 检测机构检测: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测。
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检测报告进行评审。
4. 问卷调查: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评价。
六、评价结果1. 合格:样品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且专家评审和问卷调查结果良好。
2. 不合格:样品不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或者专家评审和问卷调查结果较差。
3. 限期整改:样品部分不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但具有整改潜力,给予企业一定期限进行整改。
汽车座椅及儿童约束系统标准解读

汽车座椅及儿童约束系统标准解读一、背景情况汽车标准体系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基础通用、传统汽车整车、电动车辆、燃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汽车、挂车、摩托车、汽车电子、碰撞、节能、发动机、制动、车身、灯光、玻璃等30个子领域,完成并不断完善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建设工作,形成了国标与行标相互结合,强制与推荐相互配套,基础通用、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相互协调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标准共1286项,其中国家标准479项,汽车行业标准807项,涉及汽车整车、系统及零部件产品、管理、基础等领域,标准数量和分布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汽车行业强制性标准覆盖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汽车座椅及约束系统属于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中被动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
汽车标准已经成为在我国车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等各方面广泛应用的系统、全面的技术规范,在指导企业、行业的产品生产和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汽车强制性标准,更是起到了守底线保安全、促节能保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且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汽车技术及产品水平快速发展和提高。
二、本次发布的标准解读(一)基本情况本次集中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包含GB 15083-2019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和GB 27887《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第1号修改单)。
(二)标准制定背景汽车座椅及头枕是车辆重要的安全部件,与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部件共同构成了汽车乘员安全约束系统,汽车座椅及头枕相关的产品技术要求以及安装在整车上的安全要求对于保护汽车乘员生命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水平和广大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原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已实施多年,其技术内容已无法满足汽车行业对于乘员安全的更高需求。
与之对应的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UN R17也已修订多次,中国的强制性标准必须与国际看齐。
儿童安全座椅国家标准

《儿童安全座椅等相关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已确定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信息来源:卡拉宝贝网摘要:由中汽研起草的《儿童安全座椅等相关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就将实行,今后我们购买的所有车都必须装配儿童安全座椅的接口,这一《标准》的确立使中国汽车安全向前迈进一大步。
由中汽研起草的《儿童安全座椅等相关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就将实行,今后我们购买的所有车都必须装配儿童安全座椅的接口,这一《标准》的确立使中国汽车安全向前迈进一大步。
目前国内儿童安全往往被忽略,有的家长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有的家长在行车当中习惯抱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买了儿童安全座椅,却发现自己的爱车不能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超过1。
85万名死于车祸的儿童中,大部分因为没有配备儿童安全座椅。
据调查,按照安装方法的不同,目前国内主要有欧洲标准的ISOFIX固定方式、美国标准的LATCH固定方式、安全带捆绑等三种。
当然不同安装方法根据车型不同有所区别,也各有利弊。
联合国协议ECE R44联全国协议44号-关于机动车辆上儿童乘客约束装置认证的统一规定按照ECE R44 的标准,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正确叫法应为“儿童约束系统”。
符合这一法规,一个儿童约束装置必须符合一系列设计和结构要求,并且通过一系列性能测试,要点概括如下。
儿童位置在0组、0+和Ⅰ组中,约束系统必须使儿童处在受保护的适当位置,包括儿童在睡眠状态时。
后向约束装置设计必须确保为儿童提供头部支撑。
碰撞实验a.前向碰撞儿童约束装置被固定到车辆上或车体上的一个测试台车上。
不同尺寸的试验模拟人(适合于待测儿童约束装置)被固定在儿童约束装置中。
然后加速到50km/h撞向至少70吨重的钢筋混凝土块。
b.后向碰撞一个宽2500mm高800mm钢制碰撞物以30-32km/h的速度撞击测试车后部。
在测试过程中,试验模拟人被向前抛动的距离和受到的撞击力不能大于规定值。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作者:许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虽然不是交通事故的主体,但他们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
我国即将颁布儿童约束系统强制测试法规,国内工业界也广泛开展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儿童乘坐在汽车后座并使用合适的儿童约束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致命和损伤风险。
关键词:儿童乘员伤害;法规;儿童约束系统;儿童乘员保护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一、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问题近期媒体报道的几起严重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是我们在日常的儿童乘员安全保障系统方面却常常被忽略。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普及使用,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也大量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调查数据,有49736名0~4岁的婴幼儿在交通事故中伤亡,同时有130835名5~14岁的儿童在交通事故当中伤亡。
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伤害已经排在儿童各种伤害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传播性疾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02年在10起交通事故当中就有1起涉及儿童。
而在我国,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12岁以下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为4167人,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67%。
其中,车内死亡为683人,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6.4%。
据悉,我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二、儿童乘员安全保护研究现状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在汽车事故中的伤亡情况,世界汽车大国相继开发出汽车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以法规的形式,在它的碰撞安全性能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使儿童乘员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儿童乘员正面碰撞安全方面的研究,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而我国的该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表明,使用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简称CRS),能够有效地降低儿童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
徐立宏先生受邀《财智对话》谈儿童出行安全

徐立宏先生受邀《财智对话》谈儿童出行安全在9月15日ICS播出的《财智对话》节目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品牌“宝贝第一”品牌创始人、麦克英孚总裁徐立宏先生,与主持人史蒂文·韦德斯,就安全座椅及儿童出行安全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儿童是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之一。
中国儿童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有数据表明,中国儿童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2.6倍。
在美国市场,儿童安全座椅的年销量为2500万,是每年新车销量的两倍,而在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配备率还不到0.01。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西方家长的观念不同。
中国安全座椅观念尚薄史蒂文·韦德斯(以下简称史):在欧洲、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95%的家庭都为儿童配备了安全座椅,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
而在中国,大约只有5%的家庭使用安全座椅,为什么会这样?徐立宏(以下简称徐):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汽车时代,但是还没进入汽车文明时代,我们的父母在思维上有一些误区,他们认为不需要使用安全座椅来保护孩子,可以让孩子坐在后排,或者抱着,或者使用安全带就行了。
史:作为外国人,我发现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投入很大,某种程度上孩子就是他们的未来,但是为什么让中国家长购买不是很昂贵的安全座椅,是那么难的事?徐:我认为这绝对是意识的问题,家长们不认为这样不安全,他们认为抱着很安全,用安全带很安全。
我们唯有让爸妈知道这是不安全的,用科学的实验数据告诉他们,我相信他们在意识上会有所改变。
史:2012年7月中国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出台,您的公司在制定标准中是什么角色?徐:我们是这个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虽然这个国家标准出台已经过了一年,但并不像法律需要强制执行。
技术与品牌两手抓史:一开始您的公司主要是原材料生产设计和加工,后来您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宝贝第一,为什么会这么做?徐:因为刚开始,我们国内的市场还没有成熟,我们从OEM到ODM,投很多的资源在研发上面,因为ODM它的背后有研发的投入,企业也能够多一些中间的利润。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编制说明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GB 14166-2013《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属于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中被动安全领域乘员保护项。
标准于2013年5月7日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的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以及推动该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安全带总成、儿童约束系统、安全带提醒装置等新技术的出现,最新版UNR16 的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有较大调整和补充。
GB14166 —2013现有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滞后于当前新技术的发展要求,这种局面不利于汽车安全带和儿童约束系统产品新技术的采用和检测认证工作的开展,不能满足当前国家汽车被动安全领域的总体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行的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保护标准进行重新修订,从而使该标准更加适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该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纳入汽车车身领域“十三•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体系编号为QC-101-203-318-402-502-004o2020年7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GB14166《机动车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201959-Q-339],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东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
(二)主要工作过程1.GB14166-XXXX《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预研工作(1)从2015年开始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和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不断收到整车企业和安全带企业要求修订GB14166的呼声和建议。
2015年5月襄阳中心作为原第一起草单位向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通报行业情况,并成立GB14166标准研究团队,开展UN R16修订内容的翻译工作,开展后排安全带动态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法、安全带织带敏感指标等内容的技术研究工作,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天合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高田(±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等安全带企业多次开展技术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儿童施加戴 荷分布的要求 材料其他 性《要求
—丽{头丽自蜒稚々面i_魏面教m囊骊丽丽疆庙l面醑辩■+一~——一——一—广~ 井对结构进行了限斜。以避霓JL童秉员身俺赢貅受过盘墼荷.
.一 一
上目ⅫT部《接装置的设置、位置目% 度傲T规定
一
儿童约束幕统制造商u书面形式声明儿重约束幕统所月材牡的儿童约束g统所用材料的燃烧特性&符可睦与JLi接触的表i.喜幸 eFMvss 302中S4的艘定 毒性自燃烧特性 羊蒋柔软£礓接艟jB£有
机材料应进行燃烧j式毫鲁
●背离崖篓事:儿童约束幕统
约柬§统 萁他耍求 的高度不得小于趣定韵高虞。 抒质疆度试鞋,耐赫性、耐麝
性薄
万方数据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国家标准的制订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汽车与配件 AUTOMOBILE & PARTS 2011(10)
员约束系统》国家标准修改采用 ECER44法规(04版)及随后的增补 件、勘误表进行制订。 通用类是指能用于大多数座位 上.只需成人安全带就能固定。特 殊车辆粪是指“内置式”J Ll约束 系统。 通用类ISOFIX装置的主要条件 为:体重类别G1(9—18kg)、能窖 纳CRS(大小要求)范围之内、要有 防止转动的固定带等。 《机动车儿童秉虽约束系统》国 素标准说明 欧、美、臼等国早在七八年前
动套试验
增高垫的约束
带扣的设计饕排黠谡撮作的可能性.带扣的位置W拉力的有r}口应有耐腐蚀性w耐温度性,应进行带拓的尺寸不得小于规定值、 带扣
~——————————————一n里—————————L一…
做7规定 &m行盐霉试验目度试验 耐A性试验等动态试验前进 行5000±5凌循环试骑
£.不影响萁保持镜止.且&易于操作.能承受温度进行盐霉盐雾试验和温度试验。并对动奄试验带扣开启力不得超过规定值 试验和瀛度试嘧。动态试瞌之前.能承受开闭蒲环试验。带扣前后的带扣开启力、带扣开启面积等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
国家标准的制订
供璃中曩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为了减少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开展我国儿童约束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
;本通伤害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
.X.的“第一杀手”;为了减少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一。童的伤亡, 开展我国儿童约束系统的研究十
分B要
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移动来减轻 在车辆碰撞事故或突然减速情况下 对佩戴人员的伤害. 国外儿童约束系统(CRSj的标准
验^“
7
■——■■—■—■—■■自互Z匪西Ⅱ口■—■———■■■五墨蟊囵匠墨墨互_—■■王翌墨置■■■ ㈣
o。j
f.},?;‘:?j2蠢i早强
…
~
H}㈣删,}
。
一
试验后.确定没有自0弱儿童约束¥筑。原有特性的迹象压%显约束§垃主g的盒囊部件进行盐雾试验缳护装置的金属部分应经受盐 的扁蚀现象发生。总成的盒属部件均应进行此逮验 雾试验,具有耐镕蚀性 nt耋勺{§鲢瞢}靠背的装i的内&面f包括材料)具喜%能№* ■自自藩体"}靠∞冉表面.共型在碰撞中的m4月}超过60q 试验假^不应从装置中掉出来。且当试诂座椅处于翻转的位动怒试鞋月儿童约束幕统应保持完整试验过程中.儿■假人向前或 置。沿垂直座椅的方向.健人头部从它的原蜡位置产生的位移性;但人伤害幢不得超出规定值;假^向±的移动量T得超过规定值 不超ttaCemrn 移动量不得超出精定范围;后向安装的 儿童座精嚣背支持晕自垂直面立角不超 观亲增高垫约束有&##日试胃宝座椅座t表面方自的女&动《 者拉出
止控制因素的要求.并测卷收力,紧急锁止性能、耐久性试 验、盈鹰试嘧、盐雾试验、抗精尘试验 条件下强度试验对鳃带的礤处理包括标恋处目.*目%4、 征温处理、高%n4、浸水试验#磨损试验
西雨萌面蜃耍秉:趸酉茬磊疆获悉磊寐磊下爵疆面■再磊—两耵爵西■爵夏至研丽匿ii爱1西}蒂蕊i疆匿西i哺月F蚕一
磨损t箍、*月&验Ⅻ目话生%谴鞋深度T得小f‰i值
应鞋行加数菹验,空薮试喧椰强度试验 调整范围&足够大能快建目节,衙曹R温睡试验自微滑穆试验, 解镕月节目装置£目裂或*离.动态斌验2前能承受mA试验 1)自动锁止卷收器:卷收力、耐久性、温度试验、盐雾试验、
调节装置
卷收力、紧急锁止性能、耐久
性斌睹
卷收嚣
抗粉尘试验。2)紧急链止卷收器:可否紧急镇止应满足紧急锁
提式婴儿床、婴J L携带装置辅助
《典
寝★“Ⅱ}*1调岁
座椅婴儿床、附加儿童坐垫和靠 垫等装置
同时对儿童约束系统
座椅或碰撞保护),且能将其稳固 放置在机动车里的装置二其设计是
(CRS)以厦在车辆中的安装固定制
订了相应的标准和法规
新西! ^*5周; 镕国 ※镕10周事 ,马尼亚耒满12周岁 马※日Ⅱ*满12席; U色Ⅻ 日本 未满12周岁 }镕6周;
万方数据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国家标准制订
日本警察厅调查数据显示,儿 童座椅对保护儿童乘员安全、降低 儿童乘员伤亡效果明显.使用CRS 时死亡重伤率为0 81,来使用CRS 时的死亡重伤率为2 17。目前,儿 童约束系统国际标准和欧、美、日 等国家的标准法规有着较大的差异 (见表1).但随着国际上标准法规 协调发展的趋势.各国对儿童约束 系统(CRS)的规定将逐渐统一。因 此.我国制订相应国家标准时.应 深入分析研究了各国的标准法规. 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努力与 国际接轨。 美国汽车安全法规体
5条关于“制造J Ll约束系
统所用材料的毒性及儿童易受影响 程度是与GB6675相~致。GB6675
全等同。ISOFIX系统在2004年2月
引^到欧洲ECER44中。目前,在
欧洲所有的儿童约束系统都必须符 台ECER44规定。日本从2006年10 月开始与ECER44—04(台ISOFIX装 备)协调一致,2012年9月开始实 施。ISOFIX装置使儿童约束系统 fCRS)安装简单,能有效臧少因使 用成人安全带固定CRS的错误使用 率.从而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美 国使用的LATCH装置与ISOFIX装置 相比.主要区别在于ISOFIX是一个 刚性固定装置.是国际通用的将儿 童约束系统与车辆连接的装置,包 括车辆上的两个刚性固定点、JLM 约束系统上两个相对应的刚性连接 装置以夏限制JLM约束系统翻转的 装置。而LATCHⅢIJ是锁扣通过织带 连接在CRS上,锁舌与车身的连接
m“±4*”)∞《*目“镕&*£Ⅱ{低 十※&±*试验**%&∞75%、60。b Ⅻ85%宽度Ⅻ■前g《*日
镄止装置
&镕*j
}5薛Ii瓣袭j葡插瓣指被葡耐1巍厕瓣—丽M硒5砸再丽丽蕊鹾i矿————~…
不应对成人安盒带耐久性造成掘窖.能经受嚣度试验薹掌。A
娄目B粪镜止鞋置轾试验爵碍的滑移量不越过檀定噎
,t、肇殛_t暑
・当儿童座幡放在车里时.盒属靠*对儿
・对}匕较柔弱的用户不太窖易将盛椅拉肇 连接儿童座椅舅的镀链■起来很翳
锄扣有可雌被儿童解脱
■和车可蠢存在融毫
幕缱裤蚪£击使用
硬日定点窖墨积盘杂翱
万方数据
曩[■E霆至蚕!圜I《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国家标准制订
《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是指 与CEN(《玩具安全指令》)安全性 要求第3鄂分(1982年6月)有关内容 相一致。与CEN(欧洲类似ANSI或 ASTM组织)一起工作的不同小蛆开 发了EN一71《玩具安全标准》, 迭到EC71标准也就视为达到《国 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中参考了 EN71—3及88/378/EEC(欧洲理事会 玩具安全指令)的指令。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 试验包括抗腐蚀性(盐雾试验)、材 科吸能测试、翻转试验和动态试
团匿蕊臣盈墨函
一捌*,啁;c各H均gm口目
Ⅲ”o周;“±J-i.§“xi 来满12周岁 }镕10周岁 未满12周岁 }满12周岁 未瓣6周岁
儿童约束系统C
Restraint
R S(C hiI d
法规 美国欧洲、日本等在轿车中
配备有儿童用约束系统.如儿童
System)是指带有保护带 扣的纸带或相应桑软的部件调整 装置、连接装置及辅助装置(如手
采纳。
增加了附录A,提供了用附录 型式编排结构变化对照一览表。
4 2
系——儿童约束系统的法规为
FMSS213、欧洲为ECER44、日 本为TRAIS51—1999。其中日本 TRAIS51—1999与欧洲ECER44完
乘用车约束系统的标准法规。在国 外新车评价规程(NCAP)评价中也 早将儿童保护纳^其中。我国《机
是柔性的。
优点
上拉带 f位f儿童约束系统上1
(位于车身结构上或座椅结构上)
・蠢捕●
・II定.羹上后稳同
优点: ・重量轻、车卦可使用
熟悉∞☆”自№
・奎一支集喇性好、耐用
畦点:
在T使用说辨书情况下比较窖矗正黼怍
哇点
ISOFIX和LATCH两种装置各有
优缺点.欧、美尚未统一。 由于我国汽车标准体系与欧洲 接近.因此我国《机动车JLM乘
就已出台并全面实施了相应的J LM
动车J LM乘员约束系统》参照采用 ECER44《关于批准动力驱动车辆 上儿童乘客座椅约束装置的统一规 定》(修订本2)及随后截至2005年6 月发布的所有增补件、勘误表等。 我国《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 统》国家标准与EDER44技术性差 异为:增加了“内置式儿童乘员 约束系统”定义、增加了“[SOFIX 固定点系统”示意图(见图1)。 由于中国的认证管理体制与 欧洲不同,对ECER44中有关认证 管理程序和生产一致性的内容不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cypj201110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