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两项新国标出台明确划分等级
茶叶标准号对照表

抱歉,无法提供完整的茶叶标准号对照表,但是可以提供部分茶叶的标准号信息:
1.GB/T 30357.1-2013: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2.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
3.GB/T 30357.3-2015: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
4.GB/T 30357.4-2015: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
5.GB/T 30357.5-2015: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
6.GB/T 3035
7.6-2017: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
7.GB/T 30357.7-2017: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
8.GB/T 30357.9-2020:乌龙茶第9部分:白芽奇兰。
9.GB/T 38208-2019:茶叶基本信息描述。
10.GB/T 22291-2017:白茶。
11.GB/T 22292-2017:茉莉花茶。
12.GB/T 34779-2017: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13.GB/T 35810-2018: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
14.GB/T 13738.1-2017: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15.GB/T 13738.2-2017: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如需了解更多茶叶标准号,建议查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关茶叶协会发布的官方文件,也可以咨询茶叶生产商或销售商,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乌龙茶审评标准用茶量

乌龙茶审评标准用茶量一、选茶的关键——用多少茶才能评得准?乌龙茶嘛,作为一种既有“茶王”气质又不失亲民魅力的茶叶,怎么泡才最合适?这个问题可不能小看!要是泡太浓了,不但苦涩得让你想跳楼,还能把那些细腻的香气和口感给掩盖掉;泡得太淡了,又没味儿,喝上一口跟水似的。
那到底得用多少茶叶才能保证茶的香气和口感完美释放呢?按标准来说,通常每150ml的水,放6~8克茶叶,差不多是个理想的比例。
别看这几克看似简单,实际上一点儿都不马虎。
你要是按这个比例泡,茶汤会有层次感,既能闻到香气,又能品出味道,不至于让你觉得水水的,也不会过于浓烈,喝一口就觉得“好重!”。
二、温水调和,得有点儿火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直接用开水泡不就行了嘛!错!喝乌龙茶最讲究的就是温度,水温太高,茶叶的香气会被逼得全跑掉,剩下的就只有苦涩了。
水温太低,又泡不出茶叶的好味道。
标准水温一般是90~95度,不是滚水,但也得有点儿劲儿。
很多人会觉得,喝茶就是把水烧开,茶叶一丢,结果不管茶叶是什么茶,泡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喝下去口感就像是纸张一样干涩,根本享受不到茶叶本身的精致味道。
所以说,水温得适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让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尽情展现。
特别是乌龙茶,它的香气很丰富,不是那种一股劲的苦,而是层次多,喝上一口能感觉到清香、蜜香、甚至有点儿果香的变化,真的是能让你陶醉。
三、时间的把控——你不能只顾着玩手机有些人泡茶,就图个快,等水一烧开就丢进去,三两分钟就急着喝,完全不管茶汤是不是泡得合适。
这样做,可能会错过最美好的时刻。
乌龙茶嘛,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
标准泡茶时间大约是3~5分钟,这个时间能够让茶叶充分吸水,释放出里面的香气和味道。
如果你泡得太短,茶味不会很浓,可能会觉得有点“水味”;泡得太久呢,茶味可能会变得苦涩,完全没有乌龙茶的那种醇厚口感。
掌握好泡茶的时间,你才能品出茶汤的精髓。
说白了,泡茶就像谈恋爱一样,不能急功近利,要给茶时间,它会回报你意想不到的好滋味。
企业标准 乌龙茶

Q/RC 广州如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RC 0007S—2014乌龙茶(何永昌)2014-06-04发布 2014-06-18实施Q/RC 0007S-2014广州如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编写代办2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广州如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永昌。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乌龙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乌龙茶的定义、分类与分级、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乌龙茶茶树叶、驻芽和嫩梢为原料,经过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定型)、烘干、拼配、筛分、风选、拣剔、包装等工序加工制成的乌龙茶。
本标准也适用于乌龙茶分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 5009.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 茶取样GB/T 8304 茶水分测定GB/T 8305 茶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 茶总灰分测定GB/T 8311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23204 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30357.1 乌龙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31123 固体食品包装用纸板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GH/T 1071 茶叶储存通则SN/T 1117 进出口食品中多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Q/RC 0007S-20143 分类与分级3.1分类乌龙茶根据茶树品种不同分为两大类:铁观音、色种(大红袍、水仙、黄金桂、佛手等)。
茶叶分级制度标准表

茶叶分级制度标准表
茶叶的分级制度在不同产区和国家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采用的是以茶叶外形、香气、口感等为基准进行评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茶叶:
外形:
1.特级(Super):外形整齐,色泽一致,无杂质。
2.一级(Grade A):外形完整,色泽均匀。
3.二级(Grade B):外形规整,可能有轻微瑕疵。
4.三级(Grade C):外形普通,可能有一些瑕疵。
香气:
1.特香(Special Fragrance):香气浓郁持久。
2.一级(Grade A):香气鲜明。
3.二级(Grade B):香气适中。
4.三级(Grade C):香气一般。
口感:
1.特级(Super):滋味浓郁,回甘持久。
2.一级(Grade A):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3.二级(Grade B):滋味平衡,回甘较好。
4.三级(Grade C):滋味一般。
茶汤:
1.特级(Super):清亮明澈。
2.一级(Grade A):清澈明亮。
3.二级(Grade B):一般透明。
4.三级(Grade C):略显浑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般性的茶叶分级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因茶叶品种和产区而异。
乌龙茶两项新国标出台明确划分等级

乌龙茶两项新国标出台明确划分等级来源:海峡导报以后消费者购买铁观音,再也不用对包装上的“特级”、“高级”等字眼稀里糊涂,而是能喝个明白茶。
导报记者了解到,本月22日,乌龙茶两项新国标将开始实施,将乌龙茶按等级进行明确划分,厦门茶叶市场将告别“满街都是特级茶”的现状。
消费者:以后能喝明白茶作为产茶大省和喝茶大省,福建与此次新国标都密不可分。
导报记者采访获知,此次实施的《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两项新国标,就是由位于安溪的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究和起草的。
“现在满大街的茶叶店,几乎每家都标称自己是特级铁观音。
”厦门市民老张喝了几十年茶,依然不敢轻易下手买特级茶叶,“都说是特级铁观音,有的一斤标好几万,有的只要几百块,这谁敢买?”但这种局面很快就要结束了,新国标填补了乌龙茶市场的此项空白。
厦门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品茶师陈荔银昨天表示,新国标让同一级别的茶叶有了统一的标准,市场将有标可依。
以后的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要按照等级来标识定价,商家不能随意自封“特级茶”。
同时,新国标对茶叶各个过程都有明确规定,茶农、茶企都要按标准操作,在安全方面也有规定,让市民能够喝上放心明白茶。
商家:铁观音要打翻身仗在《乌龙茶》的新国标当中,共罗列铁观音等7大产品。
目前,铁观音的新国标率先出台。
导报记者看到,新国标将铁观音分类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还将这两种产品再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浓香型铁观音多了一个分级——四级。
这与此前茶叶行业内通用的“审评标准”大致相同。
“只是更加具体,以前都只说简单几个字的特征,现在从形状、颜色、香味、茶汤等进行详细划分,更好辨识了。
”厦门杉品茶叶负责人袁珊珊昨日表示。
“安溪铁观音受农残、价格虚高等诟病已久,该打个翻身仗了!”厦门一家茶叶店的现场经理认为,新国标的出台,能够清理混乱的市场,再次打响铁观音的名气,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是中国特产茶叶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规范乌龙茶的生产和销售,国家制定了乌龙茶执行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茶叶品种
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黄金桂等品种,其茶叶形状以球形、扁球形、卷曲等多种形态为主。
二、茶叶质量
乌龙茶的质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茶底等方面。
茶叶外观应整齐、紧实、柔软,色泽鲜艳、有光泽,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茶底柔滑、均匀。
三、生产工艺
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环节。
其中发酵是乌龙茶的关键环节,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在发酵时间、温度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四、包装标识
乌龙茶的包装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包装材料、标签、印刷等方面。
产品标识应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净重等信息。
以上是乌龙茶执行标准的主要内容,制定和执行这一标准有助于提高乌龙茶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乌龙茶行业的健康发展。
- 1 -。
茶叶新国标

茶叶新国标摘要:1.茶叶新国标概述2.新国标的主要变化3.新国标对茶叶行业的积极影响4.茶叶企业如何应对新国标5.总结正文: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规范茶叶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对茶叶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叶新国标”。
新国标对茶叶的分类、标签、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主要变化如下:1.茶叶分类更加科学合理。
新国标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黑茶,使茶叶分类更加明确,便于消费者选购。
2.茶叶标签更加详细。
新国标要求茶叶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原料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等信息,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3.严格限制添加剂的使用。
新国标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并禁止使用一些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保障茶叶的食品安全。
4.增加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标准。
新国标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新国标的实施对茶叶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促进了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国标有助于提高茶叶的整体质量,推动茶叶企业走精品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2.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新国标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了消费者对茶叶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茶叶的消费需求。
3.引导茶叶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新国标对茶叶的加工、包装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茶叶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面对新国标,茶叶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标准培训。
茶叶企业应组织员工学习新国标,确保生产、销售等环节符合新国标的要求。
2.优化产品结构。
茶叶企业应根据新国标调整产品线,确保产品符合新的标准要求。
3.提高产品质量。
茶叶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新国标中关于农药残留量、添加剂等方面的规定。
总之,茶叶新国标的实施对茶叶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茶叶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茶叶新国标

茶叶新国标
茶叶新国标是指中国对茶叶的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和更新的过程。
茶叶新国标的制定旨在提高茶叶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茶叶新国标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茶叶的分类和命名。
新国标对茶叶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各个品种,并规定了每个品种的特点和生产工艺。
2. 规定茶叶的质量要求。
新国标对茶叶的外观、色泽、香气、口感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茶叶的品质达到一定水平。
3. 设定茶叶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新国标规定了茶叶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包括对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确保茶叶的安全性。
4. 加强茶叶产地管理。
新国标规定了茶叶产地的环境要求、茶树品种的选择和管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促进茶叶产地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茶叶新国标的实施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茶叶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两项新国标出台明确划分等级
来源:海峡导报
以后消费者购买铁观音,再也不用对包装上的“特级”、“高级”等字眼稀里糊涂,而是能喝个明白茶。
导报记者了解到,本月22日,乌龙茶两项新国标将开始实施,将乌龙茶按等级进行明确划分,厦门茶叶市场将告别“满街都是特级茶”的现状。
消费者:以后能喝明白茶
作为产茶大省和喝茶大省,福建与此次新国标都密不可分。
导报记者采访获知,此次实施的《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两项新国标,就是由位于安溪的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究和起草的。
“现在满大街的茶叶店,几乎每家都标称自己是特级铁观音。
”厦门市民老张喝了几十年茶,依然不敢轻易下手买特级茶叶,“都说是特级铁观音,有的一斤标好几万,有的只要几百块,这谁敢买?”
但这种局面很快就要结束了,新国标填补了乌龙茶市场的此项空白。
厦门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品茶师陈荔银昨天表示,新国标让同一级别的茶叶有了统一的标准,市场将有标可依。
以后的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要按照等级来标识定价,商家不能随意自封“特级茶”。
同时,新国标对茶叶各个过程都有明确规定,茶农、茶企都要按标准操作,在安全方面也有规定,让市民能够喝上放心明白茶。
商家:铁观音要打翻身仗
在《乌龙茶》的新国标当中,共罗列铁观音等7大产品。
目前,铁观音的新国标率先出台。
导报记者看到,新国标将铁观音分类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还将这两种产品再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浓香型铁观音多了一个分级——四级。
这与此前茶叶行业内通用的“审评标准”大致相同。
“只是更加具体,以前都只说简单几个字的特征,现在从形状、颜色、香味、茶汤等进行详细划分,更好辨识了。
”厦门杉品茶叶负责人袁珊珊昨日表示。
“安溪铁观音受农残、价格虚高等诟病已久,该打个翻身仗了!”厦门一家茶叶店的现场经理认为,新国标的出台,能够清理混乱的市场,再次打响铁观音的
名气,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业内:标准有待完善
但是,业内对于诸如国标中烘焙温度控制等具体的制作工艺却争论不停。
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传统制茶技术“有差别”。
“拿浓香型来说,每一遍的烘焙温度都不一样,很复杂,对于品茶高手来说,口感会差别很大。
”业内认为,新国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不但如此,业内也不乏一些声音,认为新国标效果有限,“茶叶上市前,谁来检验划分级别?”“定价合不合理,谁来判断?”等等问题都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