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乌龙茶
乌龙茶审评标准

乌龙茶审评标准
乌龙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备受喜爱。
在市场上,乌龙茶的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对乌龙茶的审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外形、香气、口感和汤色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乌龙茶的审评标准。
首先,外形。
乌龙茶的外形应该整齐、匀整,叶片完整,有光泽,色泽翠绿,有一定的透亮度。
叶片的大小、形状和完整度都是衡量外形的重要指标。
另外,外形还包括了乌龙茶的干茶条形态,应该整齐、紧结,有弹性,如果是卷曲的乌龙茶,还要求卷曲程度适中,不可过紧或过松。
其次,香气。
乌龙茶的香气应该纯正、持久,没有任何异味。
不同种类的乌龙茶具有不同的香气特点,有些带有花香,有些带有果香,有些带有木香,而有些带有兰香。
无论是何种香气,都应该清新怡人,不刺鼻,不过于浓烈,不过于淡薄。
再次,口感。
乌龙茶的口感应该醇厚、回甘,有一定的润滑感和喉韵。
在饮用乌龙茶时,应该能够感受到茶汤在口腔中的变化,从入口到咽下,应该有持续的回甘感。
同时,口感还包括了茶汤的
清爽度,不应该有涩味或苦味,应该顺滑清爽。
最后,汤色。
乌龙茶的汤色应该清澈明亮,通透明净,色泽金黄。
不同种类的乌龙茶,汤色会有所不同,但都应该是清澈透亮的,不应该有浑浊或混浊的情况。
总的来说,乌龙茶的审评标准包括了外形、香气、口感和汤色
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只有在这四个方面都达
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算得上是一款优质的乌龙茶。
希望通过这些标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和品鉴乌龙茶,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乌龙茶有苦味吗?

乌龙茶有苦味吗?一、乌龙茶的苦味并非真正的苦乌龙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
虽然有人认为乌龙茶带有苦味,但实际上,这种苦味并非真正的苦,而是茶叶中所含物质的一种特殊表现。
乌龙茶的苦味来源于茶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
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具有许多益处。
然而,在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的酶类活性被合理地控制住,以防止茶多酚过度氧化。
这就是为什么乌龙茶相比于其他茶叶,如红茶和绿茶,更加接近其天然状态的原因。
二、乌龙茶的苦味有助于提神醒脑虽然乌龙茶的苦味可能并非每个人的口味,但苦味却成为许多人选择乌龙茶的原因之一。
乌龙茶的苦味能够通过刺激味蕾,引起人体对茶叶的反应。
这种反应刺激了我们的神经系统,使我们感到更加清醒和专注。
乌龙茶中的苦味还有助于促进消化。
苦味可刺激唾液和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并改善胃肠功能。
因此,喝一杯乌龙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食物,吸收养分。
三、乌龙茶苦味的变化与泡茶技巧有关尽管乌龙茶是一种带有苦味的茶叶,但苦味的强度可以通过泡茶技巧进行调节。
以下是一些调节乌龙茶苦味的方法:1. 控制泡茶时间:如果你不喜欢乌龙茶的苦味,可以缩短泡茶时间。
一般来说,乌龙茶泡制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2-3分钟左右。
2. 调整水温:水温是影响乌龙茶苦味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水温过高会使茶叶的苦味更加突显,而水温过低会导致茶叶的香气无法充分释放。
因此,选择适宜的水温,可以使茶叶的苦味得到有效控制。
3. 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乌龙茶:不同的乌龙茶种类具有不同的苦味特点。
一些乌龙茶种类的苦味较为明显,如铁观音;而一些乌龙茶种类的苦味则相对较淡,如凤凰单丛。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乌龙茶,也是调节苦味的一种方法。
四、乌龙茶的苦味使人更加品味生活乌龙茶的苦味给茶叶带来了独特的韵味和层次感,使得喝乌龙茶成为一种独特的享受。
苦味让我们在品味茶叶的过程中,逐渐体会茶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乌龙茶知识大盘点

乌龙茶知识大盘点一、乌龙茶的起源与传说乌龙茶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传说在唐朝时期,一位名为乌龙的僧人发现了这种茶的独特口感,遂将其传播开来。
乌龙茶的名称便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
二、乌龙茶的种类1.闽北乌龙: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以岩茶为主,具有岩骨花香之韵。
2.闽南乌龙:产于福建南部安溪、华安等地,以铁观音为代表,具有清香、甘醇之韵。
3.广东乌龙:产于广东潮汕地区,以凤凰单丛为代表,具有浓郁的花香和果香之韵。
4.台湾乌龙:产于台湾地区,以阿里山乌龙茶为代表,具有独特的果香和蜜香之韵。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晒干、晾青、揉捻、烘焙等环节。
其中,晒干和晾青是形成乌龙茶独特香气的重要环节,而烘焙则是使茶叶具有独特口感的关键步骤。
四、乌龙茶的冲泡技巧冲泡乌龙茶时,宜选用紫砂壶或瓷器,以95℃以上的热水冲泡,冲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
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调整冲泡时间和水温。
五、乌龙茶的保健功能1.降低血脂:乌龙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降低血脂。
2.抗氧化:乌龙茶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抵抗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
3.减肥:乌龙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可以加速脂肪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4.抗菌消炎:乌龙茶中的儿茶素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等疾病。
5.保护牙齿:乌龙茶中的氟元素可以保护牙齿健康,预防龋齿。
六、如何选购乌龙茶1.看外观:优质的乌龙茶外形匀整,色泽砂绿,茶汤清澈明亮。
2.闻香气:优质的乌龙茶香气持久、纯正、浓郁。
3.品口感:优质的乌龙茶口感醇厚、回甘甜润。
4.看包装:选购乌龙茶时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购买到新鲜的茶叶。
七、如何储存乌龙茶1.避免潮湿:乌龙茶储存时要避免潮湿,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2.避免异味:乌龙茶储存时要避免与有异味物品一起存放,以免影响茶叶香气。
3.避光保存:乌龙茶储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茶叶色泽和质量。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是中国特产茶叶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规范乌龙茶的生产和销售,国家制定了乌龙茶执行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茶叶品种
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黄金桂等品种,其茶叶形状以球形、扁球形、卷曲等多种形态为主。
二、茶叶质量
乌龙茶的质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茶底等方面。
茶叶外观应整齐、紧实、柔软,色泽鲜艳、有光泽,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茶底柔滑、均匀。
三、生产工艺
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环节。
其中发酵是乌龙茶的关键环节,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在发酵时间、温度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四、包装标识
乌龙茶的包装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包装材料、标签、印刷等方面。
产品标识应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净重等信息。
以上是乌龙茶执行标准的主要内容,制定和执行这一标准有助于提高乌龙茶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乌龙茶行业的健康发展。
- 1 -。
乌龙茶有哪些品种,各有什么特点

乌龙茶有哪些品种,各有什么特点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是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
下面我们介绍乌龙茶有哪些品种,供参考。
1、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四大名檄之一,产于福建省东北部武夷山市境内的九龙案。
初制工艺分晒青(包括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五道工序。
成品品质特点是,外形壮实完整、尖端咯扭曲,色泽青褐,俗称“蛤螟青”,汤色橙黄清沏,香气镇郁待久,显岩骨花香,味醇厚回甘,冲泡九次仍有岩香味,叶底软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明显。
2、铁观音铁观音产于福省安溪县西坪镇的尧阳、南岩、松林头一带,成品有浓香型和清香型两种:浓香型铁观音外形圆结重实、色泽砂绿或乌润,汤色桔黄或橙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音韵明显,耐冲泡,泡七次仍有余香,叶底肥厚柔软,红边明显。
清香型铁观音外形圆结重实,色泽翠绿或青绿,汤色金黄或蜜绿明亮,多呈清香或花香,味鲜醇或浓灾,有音韵,叶底肥厚软亮,黄绿少见红边。
3、黄金桂是选用黄横茶树品种的新相加工而成,加工工序虽然与铁观音相似,但在技术参数掌握上不尽相同,晒青应轻些,摇青次数少些,摇青时间短些,杀青程度掌捏嫩杀。
黄金挂成品品质特点是外形茶索尖梭,不沉重,黄梅色,汤色金黄清沏,香气优雅带桂花香,被誉为“透天香”,味醉回甘,叶底质薄柔软,黄绿明亮,少有金边。
4、金观音金观音是近年新创制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是由铁观音和黄楷茶树品种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金观音加工工序与乌龙茶相似,成品品质特点外形圆结重实,色泽褐黄绿油润,汤色金黄明亮,香气蛮郁有兰花的芬芳,味醇厚甘爽,韵味独特,叶底肥软,黄褐明亮。
5、文山包种文山包种茶产于台湾省台北县文山区的坪林、新店、石淀等茶区,选用当地青心乌龙品种新梢为原料,加工工艺分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干和足干几道工序。
文山包种属条形茶,发酵程度轻,儿茶素氧化程度仅达20%左右。
成品品质特点是芽尖弯曲、匀整、色泽深绿油润、汤色留绿鲜艳,有幽雅花香,滋味醇和甘润,不苦涩,叶底柔软,青绿明亮。
乌龙茶中国茶道步骤

乌龙茶中国茶道步骤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乌龙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本文将为您介绍乌龙茶的制作步骤,以展示中国茶道的精髓。
一、准备工作乌龙茶的制作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茶叶、茶具、水源和炭火等。
茶叶的选择通常依据口感和香气进行,而茶具则需要保证质量上乘,以确保乌龙茶的品质。
水源应清洁纯净,炭火则是使水沸腾和冲泡茶叶的必要工具。
二、洗茶叶首先,将茶叶放入茶盘中,用清水冲洗茶叶。
这一步的目的是除去灰尘和杂质,同时唤醒茶叶的香气。
三、烘焙茶叶接下来,将茶叶放入烘焙锅中,用小火慢烘。
烘焙茶叶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更加干燥,同时增强茶叶的香气。
四、揉捻茶叶当茶叶烘焙至一定程度后,将茶叶取出来,并开始揉捻。
揉捻茶叶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激发出更多的芳香物质,使茶叶更加香醇。
五、晾晒茶叶经过揉捻后,将茶叶晾晒一段时间,使其逐渐恢复弹性。
晾晒茶叶的目的是使茶叶的香气更加丰富,并为后续的烘焙和火候调整做准备。
六、再次烘焙在晾晒完成后,将茶叶放回烘焙锅中,进行第二次烘焙。
这一次的烘焙需要根据茶叶的情况来进行调整,时间和火力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以确保茶叶的香气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七、包装贮存最后,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包装和贮存。
乌龙茶通常使用特殊的茶袋进行包装,以保持其香气和品质。
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侵入。
通过以上的制作步骤,一杯香气四溢的乌龙茶就完成了。
中国茶道注重细节和内涵,追求茶叶的原始风味和醇厚口感。
无论是品茗还是冲泡,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茶叶呈现最佳状态。
乌龙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体现出了茶道的奥妙和精髓。
总结起来,乌龙茶的制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洗茶叶、烘焙茶叶、揉捻茶叶、晾晒茶叶、再次烘焙和包装贮存等环节。
每个步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乌龙茶的品质和口感。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作和品饮乌龙茶,我们可以领略到茶道的美妙与深邃。
乌龙茶的功效及禁忌

乌龙茶的功效及禁忌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乌龙茶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乌龙茶的功效和作用1、预防蛀牙饭后一杯茶除了能生津止克、口气清爽之外,乌龙茶还有预防蛀牙的功效。
蛀牙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细菌侵入牙齿组织,而且在组织内产生引起蛀牙的酵素,这种酵素和食物中所含有的糖分起作用,产生蛀蚀牙齿的物质。
这种可以蛀蚀牙齿的物质与细菌附着在牙齿上即形成齿垢,累积之后就会发生蛀牙现象。
乌龙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具有能够抑制齿垢酵素产生的功效,所以吃饭之后饮用一杯乌龙茶,可以防止齿垢和蛀牙的发生。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实验证明,让白鼠食用含有多酚类的饲料,会减少蛀牙发生的机率,饭后如果没有时间刷牙,为了预防蛀牙饮用一杯乌龙茶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2、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乌龙茶具有促进分解血液中脂肪的功效,也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国外一份1994年的乌龙茶功效实验报告指出,乌龙茶针对高血脂病和高血压病患者有相当好的疗效。
特别是68位参与试验的高雪压病患者中,通过一个阶段的测试后,由75%的人血压值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此外,科学研究还发现,乌龙茶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起到预防食道癌的效果。
同时,乌龙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
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
因此,饮用乌龙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此外,乌龙茶也有抗肿瘤、提高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加强免疫功能、预防老化等作用。
专家已经发现乌龙茶多酚类还有吸着体内异物并使其一起排出体外的功效。
3、双倍排毒功效科学实证黑乌龙茶可以抑制百分之二十中性脂肪的吸收,效果非常神奇。
而有喝过黑乌龙茶的人的排泄物中脂肪含量是没喝乌龙茶的人的两倍。
中国乌龙茶文化作文800字

中国乌龙茶文化作文800字中国乌龙茶文化乌龙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深受人们的喜爱。
乌龙茶在中国茶叶的分类中属于半发酵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乌龙茶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种茶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独特的地位。
乌龙茶的制作过程非常独特,它需要经过采摘、摊放、晾晒、揉捻、炒制等多个工序。
这一制作过程不仅需要技术娴熟的茶农,也需要传统经验的传承。
乌龙茶的特殊制作工艺使其具备了鲜爽的花香和独特的口感,被誉为"茶中酒"。
乌龙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它备受中国文人墨客的推崇,被视为诗、画和音乐的灵感之源。
喝乌龙茶被认为是一种演绎自然之美的体验,它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远离俗世的喧嚣。
乌龙茶也是中国社交文化中重要的元素。
人们常常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或商务洽谈中饮用乌龙茶。
品味乌龙茶需要仔细倾听茶叶的声音,感受茶汤的颜色和气息,品味茶叶的回甘。
通过共同品茶的过程,人们不仅感受到茶香的魅力,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乌龙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珍贵财富,不仅在中国本土深受喜爱,而且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也备受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乌龙茶的独特魅力,并加入到乌龙茶的爱好者行列。
乌龙茶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味的味觉体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总的来说,乌龙茶文化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茶叶的品类,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通过了解乌龙茶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乌龙茶的魅力在世界茶叶文化中得以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乌龙茶大观----全书第一章乌龙茶概况乌龙茶又称青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
在国际市场上,它与红茶、绿茶并列为三大茶类。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制工精细,以其特有的做青工艺,配合炒青、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干燥,形成其独特的品质。
乌龙茶做青,是通过摇青与静置,控制鲜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局部缓慢地酶性氧化并在“凉索”或“包揉”过程,促进内含物的非酶性氧化,使其形成香气馥郁、滋味浓厚(或浓醇)、绿叶红镶边的特殊品质风格。
乌龙茶品质犹重香味,它是由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栽培下,采获其鲜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是鲜叶独特品质与加工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级乌龙茶必须具备该品种特有的香型和韵味,称为“品种香”。
如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称“岩韵”、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黄金桂的“透天香”、桃仁的“桃仁味”、奇兰的“幽兰香”、佛手的“甜果香”及凤凰单枞的天然花香等,都属品种香。
我国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台湾和广东三省,其中以福建省所产的乌龙茶历史最悠久,花色最丰富,品质最佳。
近年来,湖南、江西、四川等省也有少量试制。
长期以来,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香韵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美国及西欧各国也有一定销量。
70年代末,日本国兴起了“乌龙茶热”,至今方兴未艾,罐装乌龙茶水仍供不应求。
国内销区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及京、津、沪等各大城市为主,销区不断扩大,消费量日趋上升。
因此,乌龙茶是一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茶类。
第一节闽南乌龙闽南乌龙主要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德化、平和、华安等地。
茶鲜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毛火、包揉、再足干制成。
主要品类有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闽南色种。
一、安溪乌龙茶安溪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为清溪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另取溪水安流之意,改称安溪县。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
县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年降水量在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260~324天,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对湿度83%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
安溪乌龙茶的传说来自安溪西坪镇南山中有一打猎将军殿遗址,相传打猎将军名乌良,以打猎和采茶为乐。
有一天,乌良背上茶篓和猎枪在后山采茶,突有一山獐从岩枞中闯出,乌良持枪急追,最终把山獐猎获。
乌良在追赶山獐时,因上下跳跃,茶篓里的茶叶跟着上下左右摆动碰撞,返回后又忙于宰杀山獐,因此篓里的茶叶经过一个晚上的停放已经发酵了。
第二天,乌良在炒制茶叶时出现了奇迹。
这次炒制的茶叶,泡饮时苦涩之味尽去,芬芳异乎寻常。
经多次试制,竟取得同样的效果,于是乌良就把这种偶然悟得的制法加以推广。
后来人们便将采用这种新法炒制的茶叶称“乌龙茶”。
“乌良”与“乌龙”在闽南语中读音相同,乌龙茶名称便由此产生了。
这种传说至今仍然流传于安溪地区。
目前,福建安溪乌龙茶四大品类的茶树品种比例是:铁观音种约占13%;黄旦种约占3%;大叶乌龙种约14%;色种(包括:本山、毛蟹、奇兰、梅占等)则占70%。
1、铁观音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
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
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说明安溪唐代已产茶。
到明代产茶稍盛,1 8世纪后期安溪茶叶有了较大发展。
铁观音茶树品种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安溪县松林头茶农魏荫信佛,每晨必奉清茶一杯于观音大士像前,十分虔诚。
一天,他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隙间有一株茶树,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极为奇异,遂挖回精心加以培育,并采摘试制,其成茶沉重似铁,香味极佳,疑为观音所赐,即名为铁观音。
另一说是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春,尧阳乡书生王士谅与诸生会文于南山之麓,见层石荒园间有一株茶树,闪光夺目异于他树,于是移植于南轩之圃,细心培育繁殖,采制成品,气味芳香异常,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
乾隆六年,王士谅赴京师,拜谒相国方望溪,携茶相赠,方将茶转进内廷,后乾隆召见,垂询尧阳茶史,王奏禀此茶发现于南山观音岩下,因此即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铁观音茶树原产地和主产区在安溪县西部的“内安溪”。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
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
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
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红色。
因此,铁观音别名红心观音或红芽观音。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
色泽鲜润砂绿,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
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2、黄金桂黄金桂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黄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
黄旦品种的原产地有两种传说。
一说清代咸丰(公元1850~1860)年间,安溪县罗岩乡茶农魏珍路过北溪天边岭,见有一株奇异茶树开花引人注目,就折下枝条带回插于盆中,后用压条繁殖200余株,精心培育,单独采制,请邻居共同品尝,大家为其奇香所倾倒,认为其未揭杯盖香气已扑鼻而来,因而赞为“透天香”。
另一说是1860年春,安溪虎丘乡灶坑地方,青年林祥琴娶西坪珠洋人王暗旦(当地读如“淡”)为妻。
按当地习俗,新婚后要“对月换花”,即新娘要从娘家“带青”来,即带来一种植物苗。
当时王暗旦带来一株萌芽特早的野生茶苗,种于灶坑祖厝角的小山仓上,细心培植,用长穗扦插繁殖扩种,因是王暗旦带来茶种,又因王黄方言同音,谐称为“黄旦”。
黄旦茶树为无性系半乔木型品种。
树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较短,嫩梢短小,叶片近水平着生,多呈椭圆形,细嫩,柔软,末端稍突尖,基部渐斜或稍钝,叶面隆起,略显肋骨状,侧脉明而密,锯齿深明较锐。
黄金桂成品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香气优雅鲜爽,带桂花香型,滋味醇细甘鲜,汤色金黄明亮,叶底中央黄绿,边缘朱红,柔软明亮。
3、安溪色种安溪乌龙茶分为铁观音、色种及乌龙三个品类,除铁观音及乌龙外,其他品种匀堆后均归入色种。
“色种”即各色品种之意,有本山、毛蟹、梅占、奇兰、乌龙等,其中黄旦品种已单列出来。
(1)本山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
(1937年)庄灿彰撰《安溪茶业调查》称:“此种茶发现于60年代末(约19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曰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山所产者”。
本山植株为灌木型,属中芽种,中叶类。
树姿开展枝条斜生,分枝细密,叶形椭圆,叶薄质脆,叶面稍内卷,芽密且梗细长,长势与适应性均比铁观音强。
制乌龙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该茶在安溪栽培面积达16万多亩,居全县第三位,亦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
主产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并先后传播到闽南、闽中等部分茶区。
(2)毛蟹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仑,民国时亦称“毛外”。
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71岁)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两年即可采摘。
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
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毛蟹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
树姿半开展,分枝稠密,叶形椭圆,叶背白色茸毛多。
一年生长期8个月,育芽能力强,发芽密而齐,采摘批次多。
适制乌龙茶,为高级“色种”的原料,安溪县各乡、镇、场均有栽培,主产区为大坪、虎邱、城厢、蓬莱、魁斗、金谷、湖头、官桥、龙门、芦田等乡镇,栽培面积4万余亩,名列全县第二位,是安溪四大当家良种之一,以大坪所产茶质为最佳。
(3)梅占梅占,树姿直立,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
原产于安溪三洋、芦田。
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是1810年(嘉庆十五年)前后,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讨饭,杨盛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赠送。
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精心培育,长得十分茂盛。
采制成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
消息传开,大家争相品评,甚为赞赏,但叫不出茶名来,村里有个举人根据该茶开花似腊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梅占。
另一说是1821年(道光元年)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不知其名。
有一天,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茶树何名,王氏一时答不出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名。
(4)奇兰奇兰,茶条较细瘦,梗较细,叶柄窄;色泽黄绿色或褐绿色,较鲜润。
汤色青黄或深黄。
叶底叶张圆,头尾尖,呈棱形,叶面有光泽,主脉浮现,稍显白色。
味清纯甘鲜,香气清高。
(5)乌龙乌龙,茶条瘦小,头尾尖,质轻,梗节短小,梗皮不光亮,色泽褐,较不鲜润。
汤色清黄、浅黄或橙黄,叶底叶张薄,叶脉浮现;锯齿较粗钝。
味清纯稍薄,香带焦糖香。
4、大叶乌龙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蓝田。
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
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
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枝乌龙、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
大叶乌龙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叶厚质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旱又耐寒,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制乌龙茶及绿茶质量尚好,制红茶质量稍次。
软枝乌龙属小灌木,树势倒披似蔓藤,叶倒卵形向前翻展,香味和品质都比大叶乌龙好。
小叶乌龙特征貌似大叶乌龙,唯叶较小。
尖叶乌龙特征似大叶乌龙,只是叶尖梭小,香味及品质都不及大叶乌龙。
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
在安溪主产区为长坑、西坪等乡镇,面积约1万亩,并在省内外茶区被广泛引种。
1984年,大叶乌龙被认定为全国良种。
5、绿观音绿观音属乌龙茶类,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
产自福建安溪丘陵山地。
采制技术除与安溪铁观音基本相同外,更注重传统乌龙茶工艺和绿茶炒制工艺相结合。
其外形紧缩卷曲,肥壮圆结,蜻蜓头,螺旋体,色泽匀绿;内质香气清纯,滋味甘醇,回味甜爽,收敛性强,汤色清绿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亮。
同时还保留了绿茶的色绿、清香,乌龙茶的滋味和香气等特点。
二、永春乌龙茶永春古称桃源,于1942年改名永春县。
位于福建省中南部,全县设21个乡镇,现有人口52万,茶园面积4235公顷,产量3503吨,名茶永春佛手和闽南水仙均产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