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教案

合集下载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章:铁的性质与制备1.1 铁的物理性质铁的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1.2 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等1.3 铁的制备方法铁矿石的冶炼过程、钢铁的生产工艺等第二章:铁的化合物2.1 铁的氧化物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等2.2 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等2.3 铁的其他化合物硫化铁、氯化铁、硫酸铁等第三章:铁的化合物性质与应用3.1 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氧化铁的颜色、稳定性、在颜料中的应用等3.2 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氢氧化铁的沉淀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等3.3 铁的其他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硫化铁的磁性、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第四章: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1 铁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过程铁的侵蚀、溶解、沉淀等过程4.2 铁在生物体内的循环过程铁的吸收、运输、利用等过程4.3 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铁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铁的生态作用等第五章:铁的化合物与环境污染5.1 铁的氧化物与环境污染铁的氧化物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中的作用5.2 铁的氢氧化物与环境污染铁的氢氧化物在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中的作用5.3 铁的其他化合物与环境污染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环境污染中的影响第六章:铁的化合物与人类健康6.1 铁的生理功能与健康铁的生理功能、铁缺乏与过量对健康的影响6.2 铁的化合物与疾病铁的过量积累与疾病、铁的氧化产物与疾病等6.3 铁的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铁的化合物在药物制备、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第七章:铁的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7.1 铁的氧化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陶瓷、玻璃、涂料等材料中的应用7.2 铁的氢氧化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催化、吸附等方面的应用7.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八章:铁的化合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8.1 铁的氧化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去除有害气体、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8.2 铁的氢氧化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重金属去除、有机污染物降解等方面的应用8.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第九章:铁的化合物在工业中的应用9.1 铁的氧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冶金、化工、建筑等工业中的应用9.2 铁的氢氧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造纸、皮革、化妆品等工业中的应用9.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十章:铁的化合物在农业中的应用10.1 铁的氧化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土壤改良、植物营养等方面的应用10.2 铁的氢氧化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植物保护、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10.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第十一章:铁的化合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11.1 铁的氧化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技术中的应用11.2 铁的氢氧化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能源储存、能源转换等方面的应用11.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第十二章:铁的化合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12.1 铁的氧化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磁性材料、存储技术等方面的应用12.2 铁的氢氧化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光学器件、光电子学等方面的应用12.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铁的化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3.1 铁的氧化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氧化物在酶催化、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13.2 铁的氢氧化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铁的氢氧化物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13.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铁的化合物的安全与环保14.1 铁的氧化物的环境影响铁的氧化物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影响14.2 铁的氢氧化物的环境影响铁的氢氧化物的土壤污染、生态影响等方面的影响14.3 铁的其他化合物的环境影响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的环境影响第十五章:铁的化合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5.1 铁的氧化物在未来发展趋势铁的氧化物的绿色合成、可持续应用等方面的趋势15.2 铁的氢氧化物在未来发展趋势铁的氢氧化物的创新应用、新型材料等方面的趋势15.3 铁的其他化合物在未来发展趋势铁的硫化物、氯化物等在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内容。

初中化学铁的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教案
1. 理解铁元素的基本性质和金属特性。

2. 了解铁的常见化合物和用途。

3. 掌握铁的提取方法和熔点等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
1. 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 铁的提取过程。

3. 铁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1. 铁的结构和性质。

2. 铁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教学实验装置。

2. 实验材料: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3. 教学工具:示波器、热导率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铁元素的重要性和用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15分钟)
1. 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铁的提取方法和熔点。

3. 铁在工业中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 展示铁矿石的提取实验过程,并让学生进行实验模拟。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1. 分组讨论铁提取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 复习铁的性质和用途。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铁的提取方法和物理性质。

综合应用了讲授、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教案
教学内容:铁的性质、铁的提取方式、铁的用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铁的性质、提取方式和用途;
2.掌握铁的提取方法和工业应用;
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铁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铁的性质和提取方法;
2.铁的工业应用和环境影响。

三、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铁粉、盐酸等;
2.课件资料:铁的性质、提取方式和用途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铁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铁的兴趣;
2.讲解:介绍铁的性质、提取方式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铁的实验,观察铁的性质和特点;
4.讨论:与学生探讨铁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利用方式;
5.总结:概括铁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加深学生对铁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铁的性质、提取方式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铁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铁的环境影响,并提倡可持续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高中化学铁教案5篇

高中化学铁教案5篇

高中化学铁教案5篇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注意讲授内容要点,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都是要做到精心设计的,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高中化学铁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

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

(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铁的冶炼教案高中化学

铁的冶炼教案高中化学

铁的冶炼教案高中化学1. 了解铁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铁的冶炼过程及反应原理。

3. 感受金属冶炼中的化学变化。

【教学重点】1. 铁的冶炼过程。

2. 铁矿石的还原。

3. 铁与碳的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1. 铁矿石的还原反应条件及原理。

2. 由铁矿石提炼纯铁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熔融炉、坩埚、铁矿石、焦粉、氧化铁。

2. 实验材料:铜、硝酸。

3. PPT课件:铁的冶炼过程及化学反应。

4. 实验步骤及材料说明。

【教学过程】一、铁的性质及用途(10分钟)1. 展示铁的金属光泽,重量,硬度等性质。

2. 介绍铁的用途,如制造钢铁、建筑材料等。

二、铁的冶炼过程(20分钟)1. 介绍铁矿石中含有的成分和提炼铁的方法。

2. 铁矿石的还原反应原理及条件。

3. 实际操作示范铁矿石的冶炼过程。

三、铁与碳的化学反应(15分钟)1. 介绍铁与碳的化学反应及含碳量对铁的性质的影响。

2. 演示铁与碳的化学反应实验。

四、实验操作及讨论(15分钟)1. 学生参与铁的冶炼实验。

2. 讨论实验结果及化学反应机理。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铁的冶炼过程及重要性。

2. 展望金属冶炼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方法提取铁的优缺点。

2. 设计一个关于铁冶炼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及预计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铁的冶炼过程及化学反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铁制品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铁制品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铁制品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铁的制作过程。

2. 掌握实验中的简单化学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
1. 铁矿石粉末
2. 烧杯
3. 钢丝网
4. 酸
5. 盐
6. 水
7. 火
8. 毛刷
9. 火镰
实验步骤:
1. 将铁矿石粉末放入烧杯中,并加入酸。

2. 用火加热铁矿石粉末,直到矿石变为黑色。

3. 将黑色矿石倒入钢丝网中,用毛刷将其清洗干净。

4. 在火上加热清洗后的黑色矿石,直到矿石变为铁块。

5. 将铁块放入盐水中浸泡,直到铁块变为铁。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出了铁。

这表明铁是由铁矿石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操作制作而成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和保管实验器材。

延伸实验:
1. 用火镰将铁切成不同形状,观察变化。

2. 将铁放入酸中浸泡,观察变化。

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铁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愿小朋友们在实验中学到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铁的教案导入

铁的教案导入

铁的教案导入教案标题:铁的教案导入教案导入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为后续的学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教案中,我将为您提供一种针对铁的教案导入的建议和指导。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铁及其相关知识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展示板或投影仪;2. 铁的实物样品(如铁锅、铁钉等);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铁的应用领域;4. 学生参与互动的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使用图片、视频或实物样品,引入铁这一话题。

可以展示一些铁制品,如铁锅、铁钉等,或者播放一个与铁相关的视频片段。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提出问题,如“你们能看出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铁制品?”等。

步骤二:探索铁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些铁的实物样品。

要求学生观察这些样品的外观、触感等,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铁的硬度、重量、导电性等性质,并与其他材料进行比较。

步骤三:探索铁的应用领域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应用,并讨论铁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和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铁的性质与其应用之间的关系。

步骤四:激发学生兴趣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利用他们对铁的了解,设计一个创新的铁制品或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考虑铁的性质和应用需求。

每个小组可以展示他们的设计,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展望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铁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更多关于铁的知识的兴趣。

通过以上教案导入的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铁的性质和特点,了解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与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铁的单质教案

高中化学铁的单质教案

高中化学铁的单质教案
主题:铁的单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铁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铁的制备方法。

3. 熟悉铁的物理性质。

4. 理解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1. 铁的制备方法。

2. 铁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1. 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幻灯片、教学PPT等。

2. 教学资料:铁的表面光泽、颜色、硬度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铁的性质、用途等信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铁的单质”。

二、铁的制备
1. 合成还原铁
通过示范实验,演示合成还原铁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制备过程。

2. 碳还原法制备铁
通过实验演示,教师让学生了解碳还原法制备铁的原理和步骤。

三、铁的物理性质
1. 铁的颜色和光泽
展示铁的表面光泽和颜色,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铁的硬度和熔点
介绍铁的硬度和熔点,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

四、铁的化学性质
1. 铁的氧化反应
通过实验演示,教师让学生观察铁的氧化反应,并分析产物。

2. 铁的酸碱性
介绍铁在酸和碱性介质中的反应,让学生了解铁的酸碱性。

五、总结与拓展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拓展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铁的单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铁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了对铁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
铁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Fe―2e―=Fe2+Fe―3e―=Fe3+
2、物理性质
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思考]:纯铁抗蚀能力特别强,而我们常见的铁并非如此,为什么?
3、化学性质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常显+2、+3价,且Fe3+比Fe2+稳定。

(1)与非金属反应
3Fe+2O2Fe3O42Fe+3Cl22FeCl3Fe+S FeS
(2)与水反应
铁在加热至红热时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

3Fe+4H2O(g)Fe3O4+4H2
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在水和空气里O2、CO2等共同作用下,铁易被腐蚀。

(3)与酸反应
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氧化性酸: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会钝化,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4HNO3(过量)=Fe(NO3)3+NO↑+2H2O
3Fe(过量)+8HNO3=3Fe(NO3)2+2NO↑+4H2O
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例1]2.8g铁与160mL1mol/L稀硝酸作用放出NO气体,反应中HNO3共得到电子mol (4)与盐溶液反应
Fe+Cu2+=Fe2++Cu
[例2]把金属铁加入含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不溶物有铜,则滤液中肯定有阳离子,肯定不存在阳离子,可能有阳离子(若铁过量呢?)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FeO Fe2O3Fe3O4
价态+2 +3 +2、+3
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溶解性不溶于水
与HCl反应①②③
与HNO3反应④⑤⑥
与HI反应⑦⑧⑨
特性不稳定。

在空气中
加热,易被氧化成
四氧化三铁。

用作油漆的颜料等具有磁性
①FeO+2H+==Fe2++H2O
②Fe2O3+6H+==2Fe3+ + 3H2O
③Fe3O4+8H+==Fe2+ +2Fe3+ +4H2O
④3FeO+10HNO3==3Fe(NO3)3+NO↑+5H2O
⑤Fe2O3+6H+==2Fe3+ + 3H2O
⑥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
⑦FeO+2H+==Fe2++H2O
⑧Fe2O3+6HI==2FeI2+I2+3H2O
⑨Fe3O4+8HI==3FeI2+I2+4H2O
2、铁的氢氧化物
名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化学式Fe(OH)2Fe(OH)3
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
与HCl反应Fe(OH)2+2H+=Fe2++ 2H2O Fe(OH)3+3H+=Fe3++ 3H2O
热稳定性
无O2条件下,生成FeO
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2Fe(OH)3==Fe2O3 + 3H2O
制备Fe2++ 2OH-==Fe(OH)2↓Fe3++ 3OH-==Fe(OH)3↓
[例3](1)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和,其作用分别是、。

(2)制取Fe(OH)2时,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为什么要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
(3)烧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干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红棕色锈斑[Fe(OH)3失水的产物],试用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表示Fe(OH)3的生成过程3、铁的三种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1)Fe→Fe(Ⅲ)
需加入强氧化剂,如:Cl2、Br2、HNO3、浓H2SO4等;
(2)Fe→Fe(Ⅱ)
需加入弱氧化剂,如:Fe3+、Cu2+、S、I2、H+等;
(3)Fe(Ⅱ)→Fe(Ⅲ)
需加入氧化剂,如:Cl2、Br2、HNO3、浓H2SO4、O2、H2O2、KMnO4/H+等;
(4)Fe(Ⅲ)→Fe(Ⅱ)
需加入还原剂,如:I-(HI)、S2-(H2S)、SO2、Fe、Cu等;
(5)Fe(Ⅲ)、Fe(Ⅱ)→Fe
需加入还原剂,如:Al、C、CO、H2、Zn等
4、Fe2+和Fe3+的检验
(1)、观察法: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呈浅绿色者是Fe2+
(2)、H2S法:通入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3)、KSCN法:加入KSCN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Fe3++ 3SCN-= Fe(SCN)3
(4)、苯酚法:加入苯酚溶液,呈紫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Fe3++6C6H5OH →[Fe(C6H5O)6]3-+ 6H+
(5)、碱液法:分别通入氨气或加入氨水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者是Fe3+,生成白色沉淀,并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者是Fe2+。

(6)、淀粉KI试纸法: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者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2Fe3+ + 2I-= 2Fe2+ + I2
(7)、铜片法:分别加入铜片,铜片溶解且溶液变为蓝色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Fe3+ + Cu = 2Fe2+ + Cu2+
(8)、KMnO4法:分别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能使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变浅的是
Fe3+,颜色基本无变化的是Fe2+。

5Fe2+ + MnO4-+ 8H+ = 5Fe3+ + Mn2+ +4H2O
[例4]请写出离子反应式(没离子反应式的写化学反应式):
(1)、FeO与稀HNO3
FeCl2与H2O2/H+
(2)、Fe(OH)3、与氢碘酸
FeCl3与H2S
用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例5]下列离子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D )
A、Mg2+、Fe3+、SO42–、I–
B、Fe2+、H+、Cl–、NO3–
C、Na+、Fe3+、HCO3–、Cl–
D、Mg2+、Fe3+、SO42–、Cl–
[例6]在含n g硝酸的溶液里放入m g铁粉,假设有n/4g硝酸被还原,且放出的气体是NO,试回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并求出与溶质对应的n/m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