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四章第1节 心脏生理ppt课件
心血管生理学PPT课件

3 4
(四)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1.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除极相到复极达-55mV,不产生反应。 有效不应期,从-55mV到-60mV这段时间内,可发生部 分除极,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相对不应期
从复极-60mV到约-80mV的时期,此期大部分钠通道已复 活,但兴奋性仍低于正常。
4
4
快、慢反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比较
快反应细胞
慢反应细胞
①动作电位波形分5个期: ①动作电位波形分3个期:
0、1、2、3、4期
0、3、4期
②电位幅度高
②电位幅度低
③0期去极速度快
③0期去极速度慢
④0期主要与Na+内流有关 ④0期主要与Ca2+内流有关
⑤具有快、慢通道 ⑤只有慢通道
(以快通道为主)
意义:搏出量进行精细的调节。
回心血量↑→心舒张期充盈↑
前负荷↑→心肌初长度↑
心肌收缩力↑ →心搏出量↑
2.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对搏出量的调节
交 感 神 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递质 激素
[Ca2+] 内 流↑ β受体→ 横桥ATP酶活性↑ →心缩力↑
意义:能对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大的调节作用。
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大动 脉根部和心室内壁引起振动 所致。
心尖 部
胸骨 旁第2 肋间
标志心室 收缩开始
标志心室 舒张开始
第三心 青年人偶尔听到
音
,音调较低,振
幅小
血流速度突然改变
产生于快 速充盈期 末
第四心 音
《心脏的生理》课件

左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左心室、左心房 、室间隔前2/3及部分右心室前壁等 部位的血液。
心脏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它们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 质来调节心脏的收缩力、心率和传导 性等生理功能。
02
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
心音听诊技巧和方法
听诊环境应安静和温暖,被体检者裸露 部位不应感到寒冷。检查者手不能太凉
或太热。
被体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必要时可嘱被 体检者改变体位或配合做深呼吸运动来
听诊心音和杂音的变化。
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被体检者心前区,探 听心音的变化。在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 时,可用定点法或移动法来确定心脏瓣
膜病变的位置。
05
心脏节律与传导系统异常
正常心脏节律维持机制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具有一套精密的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结、希氏 束、左右束支等,它们协同工作,确 保心脏肌肉细胞按照一定顺序和速率 收缩。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
心脏的节律还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 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 不同的神经递质来调节心脏的收缩力 和速率。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 激条件下能自动产生节 律性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
传导性
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 的能力,称为传导性。
兴奋性
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具 有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
性,称为兴奋性。
收缩性
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产 生收缩反应的能力或特
性,称为收缩性。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心肌细胞在兴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最终实现收 缩的过程。
运动负荷时的调节能力。
第一节-心脏生理PPT优质课件

活化横桥数目 Ca2浓度升高的程度
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
肌凝蛋白ATP酶活性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儿茶酚胺与心肌膜上β受体结合→胞浆CAMP↑→胞
浆Ca2+↑→活化横桥数目↑→肌凝蛋白ATP酶激活→分解 ATP以提供肌丝滑行力量→心肌收缩力↑
.
(四)、HR
HR 40~180次/分 HR↑→心输出量↑
窦 律 刺 激 引 起 兴 奋 才 产 生 收
现 一 次 窦 律
“
脱 失
”
, 需 等
就 不 能 引 起 心 室 的 兴 奋 和 收
兴 奋 落 在 期 前 收 缩 的 有 效 不
性 节 律 的 兴 奋 是 规 律 下 传 的
(二)自动节律性
1、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 90~ 100次/分 自律性最高 正常心脏起搏点
舒张期储备 15 ml
搏出量储备
收缩期储备 35~40ml
正常心泵功能储备依次是:HR储备>收缩期储备>舒张期储备
.
(六)心音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分别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 童或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
当心肌和心瓣膜发生病变时,心音发生异 常—称为心杂音
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Starling机制 Starling在百余年前就发现,心脏能自动地调
节并平衡心输出量和回心血量的关系:回心血量愈 多,则心肌舒张时被牵拉愈长,其收缩力也愈强, 搏出量也愈多。这种现象可通过心室功能曲线加以 说明。
.
Starling’s Law
(1) 12~15mmHg是心室的最适前负荷
时 程(1~2 ms)要长得多。 d . 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阈电位为-40mv。 e.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除极化的速度(0.1V/S)>浦肯野细 胞(0.02V/ S )。
《心脏生理》课件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休息后可缓 解。
冠心病防治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 疗和外科手术等。
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定义
心脏的功能
01
02
03
泵血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 ,将血液泵出,供给全身 各组织和器官所需的氧气 和营养物质。
维持血压
心脏通过泵血功能,维持 全身血压的稳定,保证血 液的正常循环。
滤血功能
心脏内的心脏瓣膜起到滤 血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保证血液的正常流动方向 。
心脏的循环系统
循环路径
血液从心脏的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再 通过主动脉流入全身各组织器官,最 后通过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和右心室, 再回到心脏。
06
心脏的保健与健康生活
合理饮食
总结词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详细描述
选择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和瘦肉的饮食 ,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有助于降低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结词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高盐和高糖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进而增加 心脏病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盐和糖的摄入,尤其是 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和糖。
功能
心房负责血液的流入,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出,完成血液循环。
心脏瓣膜
定义
心脏瓣膜是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大动脉根部和心室之间的四个瓣膜,分别是二 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功能
控制血液流动方向,防止血液倒流。
2024《心脏生理功能》ppt课件

《心脏生理功能》ppt课件CONTENTS •心脏概述•心肌细胞特性•心脏传导系统•血液循环过程•心脏调节机制•心脏疾病与生理功能关系•总结与展望心脏概述01心脏位置与形态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两肺之间,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
形态心脏外形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近似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体,尖向左下前方,底向右上后方。
心壁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即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不相通的左、右两半,左、右两半又各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
心壁心脏瓣膜心腔心脏结构与组成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将血液泵入全身各组织器官,以满足其代谢需要。
泵血功能心脏能分泌一些激素,如心房钠尿肽等,参与调节体液平衡及血压等生理过程。
内分泌功能心脏具有自律性,能够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并通过传导系统将兴奋传播到整个心脏,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
传导功能心脏内的纵膈和横膈可将心房和心室隔开,使血液在心房内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屏障功能心脏功能简介心肌细胞特性0203传导细胞(浦肯野细胞等)具有快速传导兴奋的能力,分布于心房与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内,确保心脏电信号的同步传播。
01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具有收缩功能,主要分布于心房和心室,负责心脏的泵血功能。
02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等)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分布于心脏的特定区域,主导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心肌细胞类型及分布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阈电位等,是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基础。
离子通道与离子流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变化依赖于各种离子通道的开闭以及相应的离子流,如钠离子流、钾离子流和钙离子流等。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等,这些特性共同维持着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
生理学课件之心脏

力
搏出功
心室功能曲线(ventricular function curve) 收缩能力
对照
收缩能力
12 ~ 15 mmHg 最适前负荷
5 10 15 20 25 30
左心房平均压 (mmHg)
(前负荷和初长度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
① 正常左室充盈压:5 ~ 6 mmHg — 正常心室是在功能曲线
左右两侧心房或两侧心室几乎同步活动 全心舒张期: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期
心率 心动周期
收缩期和舒张期均 (舒
张期缩短的比例大) 心肌休息时间相对缩短
例:冠心病:心率 心肌易缺血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1. 心室收缩期 (systole)
① 等 容 收 缩 期 (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的输出量
1. 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博输出量(搏出 量)stroke volume。正常值:70 (60 ~ 80) ml。是衡量 心脏泵血功能的基本指标。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正常值:55% ~ 65%。能更准确地反 映心脏的泵血功能。
在整体情况下(长时): 动脉压持续高
心肌长期收缩加强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肌肥厚(病理性)
泵血功能减退
(三) 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包括收
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 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心肌内在收缩能力(与前、
生理学PPT:血液循环课件

(三)右心活动的特征
唯一明显的区别是右心室的压力升高水平比左室低得多。
(四)心房在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
临时接纳和储存血液---心室收缩期
血液从静脉返回心室的一个通道---全心舒张期(心室 舒张早、中期)
有效充盈的条件下
P=QR
三、动脉血压和脉搏(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arterial pulse) (一)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
3期:K+负载的外向电流( Ik + ) 4期: Na+ - K+ pump、 Na+ -Ca2+pump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钙触发钙释放” 2. “全或无”式的收缩
一、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一个心 动周期。 心缩期和心舒期 (Systolic period and diastolic period )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如图) 二、心脏泵血过程
(三)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共同特点:AP复极完毕后不稳定,能自动地发生去极化 电变化,一旦达到TP水平,就产生新的AP。
1.sinoatrial node(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如图
形成机制如图
2.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如图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1.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absolute and effective
《心脏生理结构》课件

心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控制慢性疾 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进行 体检,及早发现心脏异常。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针对不同的心脏疾病,医生会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 疗。
THANKS
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或疾病引起 的心脏疾病。
心肌病
心肌本身的病变引起的心脏疾病。
常见的心脏疾病
01
冠心病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引起的心脏供
02
血不足。
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减退 ,不能满足身体需
要。
04
高血压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引起的
03
心脏结构和功能改
变。
心律失常
心脏电信号传导异 常导致的心脏搏动
自身调节
心脏的内在感受器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机械收缩与 电兴奋的耦联
心脏自身存在感受器,当心脏受到牵 拉或心室壁张力改变时,这些感受器 会发出信号,影响心脏的生理功能。
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能够自主 产生电兴奋,并通过电传导将兴奋传 至整个心脏,引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此外,心肌细胞还具有复极化和兴 奋性周期变化等电生理特性,这些特 性对心脏的节律和兴奋传导具有重要 影响。
02
左心室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 入全身组织,而右心室则将富含 有营养物质的血液泵入肺部和全 身。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心电产生
心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形成电位差,从而产生心电。
心电传导
心电信号通过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从窦房结传至心房和心室,引起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各级静脉---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
精品ppt
4
心脏结构:
心脏射血功能
精品ppt
5
一、过程
1.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
精品ppt
22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精品ppt
23
(一)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能力
精品ppt
24
1.前负荷 (1)定义: (2)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血量 (3)作用:一定范围内,搏出量随前负荷
增大而增大
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引起心肌
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压力梯度产生的原因: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 室内压的变化,从而导致心室与心房,心室与主A之 间产生压力差 D.左右心室的泵血过程基本相同,但左心室的压力变 化幅度大的多 E.心室在泵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心房可使心室进一 步充盈,但不起主要作用
精品ppt
14
3、心音(heart sound)
1、定义: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改变形
反映房室瓣功能
反映半月瓣功能
精品ppt
16
二、心脏泵血功能评定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 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 所搏出的血量 安静时:60~80ml 平均70ml
精品ppt
17
(2)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 百分比。
精品ppt
18
(3)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搏出量×HR 安静时N:4.5~6.0L 平均5.0L
盈
量
量
心室充盈时间:正比 静脉回流速度:正比 心包内压:反比 心室顺应性:正比
精品ppt
28
2.后负荷:指动脉血压
主动脉压越高,等容收缩期越长,射血时间推迟并 缩短,心肌缩短程度和速度降低,射血速度减慢,
=每搏功×心率
精品ppt
20
6、心力储备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 能力。
安静时:5L/min 运动时:25~30L/min
精品ppt
21
(1)心率储备 — 主 75次/min → 160~180 次/min
(2)搏出量储备 70ml → 150ml 包括 A.收缩期储备(大):收缩↑ B.舒张期储备(有限):回流↑
精品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
(4)心室功能曲线(Starling曲线)
特点(对比骨骼肌): 无明显降支
①15mmHg以下, 升支
异长自身调节 ②15~20mmHg,
人体心肌最适前 负荷趋平坦 ③20mmHg以上, 平或轻度下倾
精品ppt
26
机制:
A.一定范围内随着充盈压↑即 静脉回心血量↑ 初长 度↑前负荷↑ →心肌肌小节适当拉长→肌纤蛋白 位点暴露↑ →横桥与位点有效重叠并结合的数目 ↑ →心肌收缩的张力、速度、缩短长度↑ →心肌 收缩力↑ →搏出量 ↑
B.心肌伸展性小,具有强的抗过度延伸能力,超过 最适前负荷后,初长度不再随着室内压(前负荷)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心肌收缩力不再改变。
意义: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平衡心室射血量
和回心血量-------出入平衡
精品ppt
27
前负荷主要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心
室
舒
静
= + 张
末
脉 回 心
期
血
充
量
射 血 后 心 室 剩 余 血
(4)心指数:以每m2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
安静状态下N:3.0~3.5L/(min.m2) 心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意义:可用于个体间心功能的比较
精品ppt
19
5.心脏做功量:
(1)每搏功:心室收缩一次做的功 左室搏功=搏出量× 血流比重×(平均动脉压-左心房 平均压) (2)每分功:心室每分钟内收缩射血做的功
关 不变 ↑↑
/
开 ↓↓
多
↑ 室 → 主A
惯性
开
↓
↓
室 → 主A
动量
等容舒张期 房<室<主A 关 关 快速充盈期 室<房<主A 开 关
不变 ↓↓
↑↑
↓
/
抽吸
房→室
减慢充盈期 室<房<主A 开 关
心房收缩期 室<房<主A
开
关
精品ppt
少
↑
↓ 房→室
少
↑
↓ 房→室
12
精品ppt
13
提示:
A.心室容积在减慢射血期末达到最小 B.室内压和主A压在快速射血期达到最高 C.推动血液从房→室→主A的主要动力:压力梯度
(1)心动周期与心率成反比 心率 = 75次/min = 1.25次/s 心动周期 = 1/心率 = 0.8s
精品ppt
6
(2)时间分配
精品ppt
7
精品ppt
8
(3)心脏跳动特征:
①两侧心房或心室呈同步收缩 ②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 ③心舒期长于心缩期(保证充盈) ④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时,以心舒期缩短 更为显著
精品ppt
9
2.射血过程和原理(左室) (1)心室收缩与射血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与充盈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精品ppt
10
精品ppt
11
时相
压力 房室瓣 半月瓣心室容积 室内压 血流方向
等容收缩期 房<室<主A 关 快速射血期 房<主A <室 关 减慢射血期 房<室<主A 关
血液循环
精品ppt
2
心脏节律性的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血液循环
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
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
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
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
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精品动ppt 、静脉之间的毛细
3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 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心脏生理
心肌生物电
跨膜电位—工作细胞、自律细胞 心肌特性
心泵功能—过程、机制、评价、影响因素 心音和心电图
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内 容
血管生理
血压 静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微循环—血流通路及其各自特点、功能
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心血管活动调节—神经、体液、自身调节
器官循环—冠脉循环
精品ppt
1
成涡流、血液撞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
2、组成:每个心动周期中有4个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第三心音:部分健康儿童和青年人
第四心音:心房音(异常剧烈收缩)
精品ppt
15
特征
频率 振幅 时程
机制
第一心音
低 高 长 房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
高 低 短 半月瓣关闭
意义
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 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