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仪基础知识培训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谢谢大家!
第二节 岛津LC-10AT型 HPLC本卷须知
一、 流动相
1、流动相应选用色谱纯试剂、高纯水或双蒸水,酸碱液及 缓冲液需经过滤后使用,过滤时注意区分水系膜和油系 膜的使用范围;
2、水相流动相需经常更换〔一般不超过2天〕,防止长菌 变质;
3、使用双泵时,A、口位于混合器下方〕 放置含盐流动相,B、C〔进液口位于混合器上方〕放置 不含盐流动相; A、B、C、D四个储液器中其中一个为棕色瓶,用于存 放水相流动相。
2、 冲洗完毕后,逐步降低流速至0,关泵,进样器也应用 相应溶剂冲洗,可使用进样阀所附专用冲洗接头。
3 、关断电源,作好使用登记,内容包括日期、检品、色谱 柱、流动相、柱压,使用小时数,仪器完好状态等。
九、 清洗管路及进样口
【特殊情况】:谱流路系统,从泵、进样器、色谱柱、 到检测器通池,在分析完毕后,均应按〔5.1〕充分冲 洗,特别是用过含盐流动相的,更应注意先用水,再 用甲醇-水,充分冲洗。
四、 操作过程
〔 4 〕、注意各流动相所剩溶液的容积设定,假设设定 的容积低于最低限会自动停泵,注意洗泵溶液的体积 ,及时加液;
〔 5 〕、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观察仪器工作状态,及时正 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四、 操作过程
2、 先以所用流动相冲洗系统一定时间〔如所用流动相为 含盐流动相,必须先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换上含盐 流动相〕,正式进样分析前30min 左右开启D灯或W灯 ,以延长灯的使用寿命;
1、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中不含固体颗粒;
〔1〕、翻开电源,用Harb相连接时,注意Harb电源,翻开计算机,翻开Bootp Server〔一般启动时已翻开〕;
4、 梯度设定:
4.
离子色谱仪基础知识

2.1离子色谱工作站简介.......................................................................................................19
3.5仪器的性能检定................................................................................................................24
3.5.1检查仪器外观.................................................................................................................24
目录
1.离子色谱仪的基本构成................................................................................................5
1.1离子色谱泵的结构和特点.................................................................................................5
2.2建立有层次的谱图库目录框架......................................................................................20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础知识和培训教材

(OCI-mode)
2.
玻璃衬管 (Glass Insert)
(PTV-mode)
注意事项-样品气化不完全
❖ 进样口温度过低,将导致高分子量化合物气化不完全 ,并且不能有效转移到色谱柱中。
进样口温度:200℃
进样口温度:300℃
注意事项-样品分解
❖ 进样口温度过高,导致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分解。
进样口温度:280℃
1mL/min 初始柱温:溶剂沸点-10度
溶剂聚焦效应
进样口 溶剂在柱头重新冷凝
初始柱温:溶剂沸点-10度
溶剂聚焦对峰形的影响
色谱柱:Rtx-5 30m×0.25mm×0.25um 进样量:1.0µL 样品:5ug/mL农药混标 (溶剂为正己烷) 柱温程序:150°C to 275°C @ 4°C/min.
如样品有强吸附性,最好不加石英棉。 ・必须使用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低于溶剂沸点10~20度 ・建议使用高压进样方式 ・不适合气体样品和低沸点溶剂类样品的分析 ・不适合分析在溶剂峰之前出峰的组分
WBI进样口
用于: 宽孔径毛细管柱 填充柱
OCI/PTV进样口
载气 毛细柱
隔垫吹扫出口 分流出口
1.
Column Sleeve/Guide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基础知识和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
GCMS基本构成
GCMS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 MS:质 谱 (Mass spectrometer )
GC组成
目的 :分离样品组分
载气
样品 进样口 ( 样品气化)
检测器 (FID, MS,···)
什么是不分流进样?(II)
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液相色谱—视差折光检测器
检测器组成:光源——透镜——两 束平行光——样品池和参比池—— 光电二极管——比较两者信号差 值——输出信号 。
液相色谱—凝胶色谱
பைடு நூலகம்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仪)、体积 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 。 分离原理:利用多孔物质做固定相, 按照待测组分分子尺寸大小进行分 离。测定相对分子量大小、分子量 分布。
环己烷
正丁醇 乙醇 水 异丙醇
乙酸正丙酯
丙酸甲酯 四氯化碳 N,N-二甲基 甲酰胺 苯
260
260 265 270 280
碘甲烷
二硫化碳 硝基甲烷 硝基乙烷 2-硝基丙烷
350
380 380 380 380
甲醇
甲苯
285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样品中物质分子能在 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后跃迁到高能级 状态,在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会 发出波长较长的光,称做荧光。 荧光强度F=I0Φabc I0——激发光强度 Φ——荧光量子产率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
A valve is opened and pure solvent passes into one half of a cell. The eluate flows through the other half of the cell. The two halves are separated by a glass plate mounted at an angle such that bending of the incident beam occurs if the two solutions differ in refractive index.
气相色谱仪基础知识

21
21
6.数据分析• 数据不良时的Fra bibliotek查措施22
22
6.数据分析
• 计算方法
23
23
6.数据分析
• 定性参数
24
24
6.数据分析
• 定量方法(一)
25
25
6.数据分析
• 面积归一法
26
26
6.数据分析
• 校准面积归一法
27
27
6.数据分析
• 定量方法(二)
28
28
6.数据分析
• 外标法
气相色谱仪基础知识
1
气相色谱仪基础知识
1 色谱原理和基本构成 2 载气部分 3 进样口部分 4 色谱柱 5 检测器 6 数据分析
2
2
1.色谱原理和基本构成
• 色谱起源
3
3
1.色谱原理和基本构成
• 色谱定义
4
4
1.色谱原理和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构成示意图
5
5
1.色谱原理和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基本流路图
13
13
3.进样口部分
• 不分流进样2
14
14
4.色谱柱
• 色谱柱类型
15
15
4.色谱柱
• 载气控制方式
16
16
5.检测器
• 常用检测器
17
17
5.检测器
• FID检测器
18
18
5.检测器
• FID检测器进样过程
19
19
5.检测器
• FID检测器使用事项
20
20
6.数据分析
• 数据可靠性判断
色谱基础知识

色谱基础知识
分离系统:色谱柱
色谱基础知识
分子筛柱: 主要用于分离分离永久气体,如He、H2、O2+Ar、N2、CH4、CO等
400000 300000
CH4 O2
MS 6/4 4m MS 1/8" 3m
200000
N2
H2
100000
CO
0
Minutes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100000
色谱基础知识
色谱基础知识
几个基本概念: Chromatography:色谱法,一种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Chromatograph: 色谱仪,以色谱法为原理的分析仪器 Chromatogram: 色谱图,色谱仪生成的分析结果
色谱基础知识
Chromatography 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又叫层析法,它利 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间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 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 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7
S2
10
6
R2
9
IN2
ANALYSIS
D
OUT2
B
OUT1
TCD DETECTOR
S2
S1
R2
R1
E
A – 参比气入口 B – 参比气出口 C – 测量气入口 D – 测量气出口 E – 测量室
C
IN2
A
IN1
热导检测器 Thermal Conductive Detector
色谱基础知识
色谱基础知识
保留时间是色谱法定性的依据。
第四章 色谱分析法

(2)外标法
外标法也称为标准曲线法。 特点及要求: • • • 外标法不使用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 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 对进样量的准确性控制要求较高,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
快速分析。
(3)内标法
内标物要满足以下要求:
(a)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
(b)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 (c)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 (d)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附近。
从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得到许多重要信息: (1) 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 分的最少个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或位置),可以进行 定性分析. (3)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 析. (4)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 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5)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和流 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相同的色谱分析条件下,某组份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份 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
2.1
VR2 tR2 t R1 VR1
由于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而与柱 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它是色 谱法中,特别是气相色谱法中,广泛使用的定性数 据. 必须注意,相对保留值绝对不是两个组份保留时 间或保留体积之比 .
⑵保留时间tR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值时所 经历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如图中 O′B.它相应于样品 到达柱末端的检测器所需的时间. ⑶调整保留时间tR′某组份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 组份的调整保留时间,即 tR′ = tR-tM
⑷死体积 VM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 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 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略 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流动相体积流速F0 (L/min)计算: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基础知识及操作培训

体积排除流程示意图
进样口 混合器
色 谱 柱
检测器
溶剂
废液
GPC的基本结构
• 输液系统(包括溶液储存器、输液泵、进样器等); • 色谱柱系统(包括柱温控制箱); • 检测器(RI、UV、LS、VS等); • 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模数转换器、计算机、打印
机/绘图仪等)。
数均分子量
Ni个
分子个数(N)
N2个
N1个
Nj个
M1 M2
Mi
Mj
分子量(M)
Mn =
M1N1+M2N2+...+MiNi+…MjNj N1+N2+…+Ni…+Nj
重均分子量
20
Wig
重量(N)
W2g
W1g
Wjg
M1 M2
Mi
Mj
分子量(M)
M1W1+M2W2+...+MiWi+…MjWj Mw =
色谱分类方法-按两相状态分
色谱术语
➢ 基线:色谱柱后仅有纯流动相进入检测器时流出曲线 ➢ 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的距离 ➢ 保留值
凝胶色谱法
• 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尺寸排阻色谱法,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 其分布的测试,是液相色谱的一种分离模式。 SEC: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尺寸排阻色谱 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色谱 GFC: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凝胶过滤色谱 从分离原理看,使用分子尺寸排阻色谱(SEC)较为确切。
酰胺凝胶 • 木质素凝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线色谱分析仪基础知识色谱法,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
它的英文名称为:chromatography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字chroma和graphein,直译成英文时为color和writing两个字;直译成中文为色谱法。
但也有人意译为色层法或层析法。
1906年由俄国科学家茨维特研究植物色素分离,提出色谱法概念;他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然后加入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
按光谱的命名式,这种法因此得名为色谱法。
以后此法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色谱”二字虽已失去原来的含义,但仍被人们沿用至今。
茨维特经典色谱分析实验示意图9.1基础知识固定相——色谱法中,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流动相——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mobile phase)。
按固定相的几形式色谱分析法分为: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柱色谱法是将固定相装在一金属或玻璃柱中或是将固定相附着在毛细管壁上做成色谱柱,试样从柱头到柱尾沿一个向移动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法。
目前在线色谱仪采用的是柱色谱法。
纸色谱法(paper chromatography)纸色谱法是利用滤纸作固定液的载体,把试样点在滤纸上,然后用溶剂展开,各组分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以斑点形式显现,根据滤纸上斑点位置及大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当粒度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然后用与纸色谱法类似的法操作以达到分离目的。
简单的说,色谱分析仪就是基于色谱法原理用色谱柱先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然后再用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检测。
与前面介绍的几种气体成分分析仪不同,色谱分析仪能对被测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能鉴定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还能测量出各组分的含量。
因此色谱分析仪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色谱分离基本原理:由以上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色谱柱的出口安装一个检测器,当有组分从色谱柱流入检测器中,检测器将输出对应于该组分浓度人小的电信号,通过记录仪把各个组分对应的输出信号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色谱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各组分在色谱图中出现的时问以及峰值大小可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浓度。
混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分离过程示意图色谱仪的分类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
从两相的状态分类:色谱法中,流动相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由此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我们工业上常用的在线色谱仪一般都是气相色谱仪。
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涂在固体上的液体,由此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分为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气相色谱仪组成部分:气相色谱仪的构成简图①气源和载气的控制和测量气源多采用高压瓶(氢、氮、氩等)做高纯气的储存器,并装有减压阀,使高压气体减压成低压气体(0.1-O.5MPa)以供使用。
钢瓶供给的气体称为流动相,又称载气。
载气的作用主要是把样品输送到色谱柱和检测器中。
②流量调节阀可以调节载气的流速,常用的有稳压阀和针形阀。
流速计用以测量载气流速。
常用的有转子流量计和皂膜流速计等。
③色谱柱和恒温器色谱柱的作用是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一组分。
一般常用不锈钢管或铜管填充固定相构成,管子成U型或螺丝形。
一般柱管径为2—8mm,还有径更小的称为毛细管色谱柱,柱管长度一般为1-4m或更长。
恒温器为了保持色谱柱或检测器的温度恒定,色谱柱和检测器多置于恒温器。
一般常采用空气恒温式。
进样器把样品通进色谱柱的元件称进样器,对于在线气相色谱仪进样工具常有流路切换阀、柱且阀、定量管等④检测器检测器又称鉴定器是用来检测柱后流出的组分,并以电压或电流信号显示出来,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池式;氢火焰离子化式;电子捕获式和火焰光度式检测器数种。
⑤自动记录仪记录仪的作用是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记录下来,作为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
不过当今的在线色谱仪都不配备自动记录仪,取而代之的是大尺寸的LCD显示屏或上位机,但都留有自动记录仪的接口。
9.2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检测器(detector )——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其量的变化的器件,又称鉴定器。
是检测色谱分离组分物理或化学性质或含量变化(多数情况是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压、电流信号)的一种仪器装置。
它是色谱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色谱分离过程的眼睛。
对检测器的要:灵敏度高,线性围宽,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对不同物质的响应有规律性及可预测性。
检测器的分类目前最常用的是热导池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
具体原理和使用围如下:热导池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TCD),由于它结构简单,灵敏度适宜,稳定性较好,线性围较宽,适用于无机气体和有机物,它既可做常量分析,也可做微量分析,最小检测量mg/ml数量级,操作也比较简单,因而它是目前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检测器。
TCD检测器的结构及测量示意图火焰离子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是气体色谱检测仪中对烃类(如丁烷,己烷)灵敏度最好的一种手段,广泛用于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和多含炭化合物的检测。
FID 用氢气作为燃烧气,其中掺有氦气,氮气等洗脱剂,在一个圆筒状的电极里的喷嘴处燃烧。
喷嘴与电极间电压高达几百伏,当含碳溶质在喷嘴处燃烧时,产生的电子/离子对被喷嘴和电极处收集起来产生电流,该电流被放大并传送到记录仪或电脑数据采集系统的A/D转换器处。
它对电离势低于H2的有机物产生响应,而对无机物、久性气体和水基本上无响应,所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只能分析有机物(含碳化合物),不适于分析惰性气体、空气、水、CO、CO2、CS2、NO、SO2及H2S等。
FID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图总而言之,检测器的发展面,均向着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反应快,线性宽等的向发展.并且,正逐渐洐生出专门分析某些化合物的检测器。
9.3色谱柱(chromatographic column)色谱柱——装填有固定相用以分离混合组分的柱管。
多为金属或玻璃制作。
有直管形、盘管形、U形管等形状。
气相色谱柱的分类色谱柱是由柱管和固定相组成,按照拄管的粗细和固定相的填充式分为:填充柱、毛细管柱。
9.4气相色谱仪的载气作为气相色谱载气的气体,要求要化学稳定性好;纯度高;价格便宜并易取得;能适合于所用的检测器。
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氩气、氦气、二氧化碳气等等。
其中氢气和氮气价格便宜,性质良好,是用作载气的良好气体。
氢气由于它具有分子量小,分子半径大,热导系数大,粘度小等特点,因此在使用TCD时常采用它作载气。
在FID中它是必用的燃气。
氢气的来源目前除氢气高压钢瓶外,还可以采用电解水的氢气发生器,氢气易燃易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氮气由于它的扩散系数小,柱效比较高,致使除TCD外,在其他形式的检测器中,多采用氮气作载气。
它之所以在TCD中用的较少,主要因为氮气热导系统小,灵敏度低,但在分析H2时,必须采用N2作载气,否则无法用TCD解决H2的分析问题。
氦气从色谱载气性能上看,与氢气性质接近,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秀特点。
但由于价格较高,使用较少。
载气种类的原则选择种气体作载气,首先要考虑使用种检测器。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TCD)时,选用氢或氦作载气,能提高灵敏度,氢载气还能延长热敏元件钨丝的寿命;氢火焰检测器(FID)宜用氮气作载气,也可用氢气;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常用氮气纯度大于;火焰光度检测器(PFD)常用氮气和氢气:扩散系数与载气性质有关,与载气的摩尔质量平根成反比,所以选用摩尔质量大的载气、可以减小分子扩散系数,提高柱效、但选用摩尔质量小的载气,使分子扩散系数增大,会使气相传质阻力系数减小,使柱效提高。
因此使用低线速载气时,应选用摩尔质量大的,使用高线速时,宜选用摩尔量小的。
载气纯度的选择原则上讲,选择气体纯度时,主要取决于:①分析对象;②色谱柱中填充物;③检测器。
建议在满足分析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纯度较高的气体。
这样不但会提高(保持)仪器的高灵敏度,而且会延长色谱柱,整台仪器(气路控制部件,气体过滤器)的寿命。
实践证明,作为中高档仪器,用于微量分析,长期使用较低纯度的气体气源,一旦要求分析低浓度的样品时,要想恢复仪器的高灵敏度有时十分困难。
对于低档仪器,作常量或半微量分析,选用高纯度的气体,不但增加了运行成本,为了纯化气体还需要增加净化器,这样增加了气路的复杂性,更容易出现漏气或其他的问题而影响仪器的正常操作。
因此不推荐对这样的色谱载气进行纯化。
另外,为了某些特殊的分析目的要求特意在载气中加入某些“不纯物”,如:分析极性化合物添加适量的水蒸气,操作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时,为了提高分析硫化物的灵敏度,而添加微量硫。
操作氦离子化检测器要氖的含量必须在5~25ppm,否则会在分析氢,氮和氩气时产生负峰或“W”形峰等。
气体纯度低的不良影响根据分析对象,色谱柱的类型,操作仪器的挡次和具体检测器,若使用不合要求的低纯度气体,不良影响有以下几种可能:样品失真或消失:如H2O气使氯硅样品水解;色谱柱失效:H2O,CO2使分子筛柱失去活性,H2O气使聚脂类固定液分解,O2使PEG断链。
有时某些气体杂质和固定液相互作用而产生假峰;对柱保留特性的影响:如:H2O对聚乙二醇等亲水性固定液的保留指数会有所增加,载气中氧含量过高时,无论是极性或是非极性固定液柱的保留特性,都会产生变化,使用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检测器:TCD:信噪比减小,无法调零,线性变窄,文献中的校正因子不能使用,氧含量过大,使元件在高温时加速老化,减少寿命。
FID:特别是在11≤/秒下操做时,CH4等有机杂质,会使基流激增,噪声加大⨯10t D-1不能进行微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