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通信网综合实验报告
宽带实验报告总结分析与反思

宽带实验报告总结分析与反思一、实验概述本次宽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宽带网络的调研和实践,深入了解宽带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实验中我们主要开展了宽带接入、宽带传输、宽带路由、宽带安全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并参观了一些宽带网络设备。
二、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宽带接入实践:我们了解了宽带接入的原理和常见的接入技术,通过实践操作进行了DSL、光纤、电缆等不同类型的宽带接入方法。
2. 宽带传输实践: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测试了不同宽带传输方式下的带宽和延迟,了解了各种传输技术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3. 宽带路由实践:我们在实验室搭建了一个宽带路由器,并学习了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了解了路由器在宽带网络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4. 宽带安全实践:我们进行了一些宽带网络的安全实验,测试了DDoS攻击、网络过滤和入侵检测等方面的操作,加深了我们对宽带网络安全的理解。
三、实验收获与分析通过本次宽带实验,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对宽带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实践操作,我对宽带接入、传输、路由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清楚了宽带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2. 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实验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宽带网络设备的使用和配置技巧,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能够独立进行宽带网络的调试和故障处理,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问题。
3. 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验中,我们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通过相互协作、交流及分工合作,我们共同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4. 拓宽了专业视野: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宽带网络设备,了解了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
这使我对宽带技术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四、实验反思与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实验准备不充分:由于实验前的准备不充分,导致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浪费了一些时间。
通信网络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网络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实习目的本次通信网络综合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实习要求1. 熟悉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2. 掌握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方法;3. 学会使用通信网络测试仪器和软件;4. 具备通信网络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5. 能够编写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文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学习;2. 通信网络设备认识与调试;3.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4. 通信网络优化;5. 通信网络测试与分析;6. 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
(2)实习过程1.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和应用场景。
2. 通信网络设备认识与调试:参观实验室,了解各种通信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结构,学习设备调试方法。
3.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实际的通信网络项目,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包括网络拓扑、设备选型、参数配置等。
4. 通信网络优化:针对已规划的网络,进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性能,降低网络成本。
5. 通信网络测试与分析:使用测试仪器和软件,对通信网络进行测试,分析网络性能,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学习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方法,编写维护和管理文档,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三、实习成果与总结(1)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成果如下:1. 熟悉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2. 掌握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方法;3. 学会使用通信网络测试仪器和软件;4. 具备通信网络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5. 编写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文档。
通信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网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网中常见设备的功能和应用。
3. 学习通信网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
4. 分析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过程,提高网络性能。
二、实验设备1. 通信网实验平台2. 交换机3. 路由器4. 光纤跳线5. 网络分析仪三、实验内容1. 通信网基本组成- 观察实验平台,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 分析通信网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如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
2. 交换机操作- 学习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如VLAN配置、端口镜像等。
- 通过实验,掌握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实现网络中的设备互联。
3. 路由器操作- 学习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 通过实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4. 光纤跳线操作- 学习光纤跳线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 通过实验,掌握光纤跳线的操作,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5. 网络分析仪使用- 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如带宽测试、网络性能分析等。
- 通过实验,掌握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对通信网进行性能测试。
6.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 观察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过程,分析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 学习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 根据实验要求,连接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设备,搭建通信网实验平台。
2. 配置交换机- 配置VLAN,实现网络中的设备分组。
- 配置端口镜像,观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3. 配置路由器-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 配置动态路由,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4. 光纤跳线连接- 连接光纤跳线,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5. 网络分析仪测试- 使用网络分析仪测试通信网的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
6.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 观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分析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和关键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换机配置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配置VLAN,成功实现了网络中的设备分组。
通信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我国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通信网络技术人才,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 掌握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如SDH、DWDM、TCP/IP等;3. 熟悉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通信网络基本知识(1)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3)通信网络协议。
2. 通信网络关键技术(1)SDH技术;(2)DWDM技术;(3)TCP/IP技术;(4)无线通信技术。
3. 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1)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操作与配置;(2)网络监控与管理;(3)故障排查与处理。
4. 综合实训项目(1)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传输;(2)对通信网络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3)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与处理。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4-5人;(2)分配实训任务,明确各成员职责;(3)准备实训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光纤等。
2. 实训实施(1)讲解通信网络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2)讲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3)讲解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使学生掌握设备配置与故障排查方法;(4)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训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训总结(1)各小组汇报实训成果,总结经验教训;(2)教师对实训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3)学生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收获。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对通信网络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宽带通信网综合实验报告.doc

《宽带通信网综合实验报告》组员:XX组员:XX学院:通信工程学院FTTx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根据图13所示,搭建系统,其中三台ONU接计算机终端,还有一台ONU接IPTV机顶盒。
用ping命令检查接入系统是否可以连通?如果不能连通,请分析原因。
如果可以连通,使用tracert命令检查路由,并给出HTTx的路由信息。
图1(ping)图2(tracert)2、用ipconfig检查接入终端的IP地址和网关,记录下来,并与LAN接入的地址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经比较发现,两个地址的网段不同。
图3为ipconfig命令图4为LAN接入地址3、用telnet远程登录R4101路由器,记录有关光接口的配置信息。
ESR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搭建系统,将三台S2016交换机组成一个ESR环,确定主节点为S2016(1),从节点为S2016(2)和S2016(3)。
S2016(1)系统地址S2016(2)系统地址S2016(3)系统地址192.168.6.249 192.168.6.250 192.168.6.251(1)先配置主交换机:(2)进入ESR配置模式,并将该交换机配置成主站:(3)置ESR环所用接口和VLAN,并使能该ESR:(4)配置从交换机:先对S2016(2)进行配置:步骤同上,对S2016(3)进行相同配置。
(5)使用ping 192.168.6.254命令查看网络,网络连通成功。
3、人为切断ESR环路,由于前面对主、从交换机的成功配置,使得ESR域的master node控制其第二接口的阻塞实现了保护倒换功能。
系统正常运行。
S2016(1) S2016(2) S2016(3)端口连接和用途端口用途端口用途16 连接S2016(1) 15 连接S2016(1) 15 与S2016(2)连接,用作组建ESR环15 连接S2016(3) 16 连接S2016(2)16 与S2016(3)连接,用作组建ESR环WLAN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按照上面介绍的无线AP和连接计算机的配置方法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用无线网卡接入(注意输入密钥),连接后,使用ping 192.168.0.1命令查看网络是否连通?如果网络连通,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连接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DNS,记录相关信息。
光纤宽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光纤宽带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光纤宽带系统的搭建、配置及调试方法,提高学生在网络技术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纤宽带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媒介的高速宽带接入技术。
它将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光纤宽带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将多个用户的数据调制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从而实现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1. 光纤宽带接入设备:包括光猫、光纤收发器、光纤分配器等。
2. 交换机:用于连接光猫和计算机,实现数据交换。
3. 计算机若干:用于进行实验操作和测试。
4. 光纤:用于连接设备,实现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光纤宽带系统(1)将光纤从光纤接入设备引出,连接至光纤分配器。
(2)将光纤分配器输出端连接至光猫。
(3)将光猫连接至交换机。
(4)将计算机连接至交换机。
2. 配置光纤宽带系统(1)在光猫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端口镜像等功能。
(3)在计算机上配置IP地址、DNS等网络参数。
3. 测试光纤宽带系统(1)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与光猫之间的连通性。
(2)使用traceroute命令测试数据包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速度测试工具测试光纤宽带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连通性测试通过ping命令测试,发现计算机与光猫之间的连通性良好,无丢包现象。
2. 数据传输路径测试通过traceroute命令测试,发现数据包传输路径符合预期,无异常。
3. 光纤宽带速度测试使用网络速度测试工具测试,发现光纤宽带速度达到预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六、实验总结1. 光纤宽带具有传输速度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是现代网络通信的理想选择。
2. 光纤宽带系统搭建简单,配置方便,易于维护。
3.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宽带能够满足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需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一无线多点组网一、实验步骤1、组建树型网络组建5个节点的树形网络,阐述组建的过程。
2、进行数据传输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并记录路由信息,最后,进行组播和广播,观察其特点。
二、实验过程1、组建树型网络(1).网络1A、首先在配置中寻找到其他4个节点的地址信息。
自身地址:00:37:16:00:A5:46B、查找设备C、建立连接组网假设参加组网的共有5个BT设备,称为a、b、c、d、e。
首先由一个设备(例如b)发起查询,如果找到多个设备,则任选其二(例如d、e)主动与其建链。
在这个阶段,b、d、e构成一个微微网,b为主设备(M),d、e为从设备(S)。
注意在微微网中对处于激活状态的从设备的个数限制为2;而某个设备一旦成为从设备(即d、e),它就不能再被其它设备发现,也不能查询其它设备或与其它设备建链。
再由另外一个设备(a)发起查询,查询到设备b和设备c,再主动链接。
(1).网络1组建的网络图(1)(2)网络2同理,首先,在配置中寻找到其他4个节点的地址信息。
然后查找设备,再建立连接。
由地址为00:37:16:00:A5:42的节点连接00:37:16:00:A5:46和00:37:16:00:A5:43,再由00:37:16:00:A5:47连接00:37:16:00:A5:42和00:37:16:00:A5:45,最后组成网络。
组建的网络图(2)2.进行数据传输(1)点对点发送信息例如,对于组建的网络2.图中显示的是:00:37:16:00:A5:4A对00:37:16:00:A5:43的路由,途中经过了00:37:16:00:A5:47,00:37:16:00:A5:42由此可见,简单拓扑结构,路由具有唯一性。
(2)组播与广播1. 广播:由任何一个节点设备向网络内的所有其他节点发送同一消息,观察其发送的目标地址以及数据交换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的路由过程与两个节点间数据单播的过程有何不同。
宽带实验报告总结

宽带实验报告总结1. 实验简介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宽带网络的测试与分析,总结宽带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和优化方法。
实验包括了对宽带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延迟等方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建议。
2. 实验目的•了解宽带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宽带网络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分析宽带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提出宽带网络优化的建议。
3.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工具和设备:•一台电脑•宽带路由器•网络测速工具4. 实验步骤4.1 测量宽带网络速度首先,通过连接电脑和宽带路由器,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然后,使用网络测速工具,测量宽带网络的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
4.2 测量宽带网络稳定性在测量过程中,持续监测宽带网络的稳定性。
记录网络连接断开的次数和时间,以评估网络的稳定性。
4.3 测量宽带网络延迟使用网络测速工具,测量宽带网络的延迟。
通过测量数据包从电脑发送到目标服务器并返回的时间来评估网络的延迟情况。
4.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对宽带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延迟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空间。
5.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以下结果:•宽带网络的下载速度为X Mbps,上传速度为Y Mbps。
•在实验过程中,网络连接断开了Z 次,总共断开的时间为T 秒。
•宽带网络的延迟为M 毫秒。
通过分析上述结果,我们发现:•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较低,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我们可以尝试将路由器的位置调整到更接近电脑的位置,以提升信号质量和速度。
•网络连接断开次数较多,网络稳定性较差。
我们可以检查网络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或者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解决问题。
•延迟较高,可能导致网络延迟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更优质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或者优化网络设置来降低延迟。
6. 优化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调整路由器位置:将路由器的位置调整到离电脑更近的位置,以提升信号质量和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通信网综合实验报告》组员:XX组员:XX学院:通信工程学院FTTx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根据图13所示,搭建系统,其中三台ONU接计算机终端,还有一台ONU接IPTV机顶盒。
用ping命令检查接入系统是否可以连通?如果不能连通,请分析原因。
如果可以连通,使用tracert命令检查路由,并给出HTTx的路由信息。
图1(ping)图2(tracert)2、用ipconfig检查接入终端的IP地址和网关,记录下来,并与LAN接入的地址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经比较发现,两个地址的网段不同。
图3为ipconfig命令图4为LAN接入地址3、用telnet远程登录R4101路由器,记录有关光接口的配置信息。
ESR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搭建系统,将三台S2016交换机组成一个ESR环,确定主节点为S2016(1),从节点为S2016(2)和S2016(3)。
(1)先配置主交换机:(2)进入ESR配置模式,并将该交换机配置成主站:(3)置ESR环所用接口和VLAN,并使能该ESR:(4)配置从交换机:先对S2016(2)进行配置:步骤同上,对S2016(3)进行相同配置。
(5)使用ping 192.168.6.254命令查看网络,网络连通成功。
3、人为切断ESR环路,由于前面对主、从交换机的成功配置,使得ESR域的master node控制其第二接口的阻塞实现了保护倒换功能。
系统正常运行。
WLAN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按照上面介绍的无线AP和连接计算机的配置方法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用无线网卡接入(注意输入密钥),连接后,使用ping 192.168.0.1命令查看网络是否连通?如果网络连通,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连接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DNS,记录相关信息。
使用tracert 192.168.0.1命令查看路由,并分析该路由。
图1 (配置界面图)图2 (ping命令)图3 (ipconfig命令)图4 (tracert命令)2、如果在上面介绍的连接计算机配置中不使用自动获取IP地址,而是制定IP地址,应该如何操作?是否能够实行?答:在无线路由中的“设置向导”项。
里面有固定IP的选项,选中,填入制定的IP。
3、对无线AP的Web 网管进行操作,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查看日志,记录最近5条日志信息。
查看已接设备,记录相关信息。
图5(日志)图6(连接设备)软交换基本配置和操作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 按照图10搭建系统,分别连接计算机,测试网络是否连通(ping 192.168.6.254)?如果连通,用tracert(tracert 192.168.6.254)命令找出路由信息,并分析该路由,如果不连通分析原因。
4 使用telnet配置FHX1000,显示配置本件,记录static ip config的有关信息。
记录pppoe config的有关信息,修改FHX1000的ip地址。
图1 (static ip config)图2 (pppoe config)图3 (修改ip)xDSL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根据图13所示搭建系统,ADSL接入连接四台计算机,VDSL接入连接三台计算机,还有一个连接IPTV。
用ping命令检查xDSL接入是否可以连通?如果不通,请分析结果?如果可以连通,用tracert命令检查路由,并给出xDSL 接入的路由通路。
图1 ( xDSL接入连通&检查路由)2、根据上述方法对ADSL DSLAM进行配置。
要求记录下时间和版本号、桥接设置、端口前向信息表、PVID、Telnet接入控制表、VLAN、ADSL profile、ADSL端口设置、端口状态、端口速率和上联端口设置。
(涉及具体端口的设置可以任选一个)图2 (时间和版本号)图3(桥接设置&端口前向信息表)图4(PVID & Telnet接入控制表)图5(VLAN)图6(上联端口设置)图9(端口速率)设置Telnet远程维护。
记录下命令。
设置系统时间。
记录下命令。
电力线接入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耦合线圈,将网线通过耦合磁铁耦合到电线上。
2、按照图2中所示连接系统,连接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该系统是否连通?如果连通,使用tracert命令检查路由,并描述信息所经过的路由。
如果不通,试分析原因。
图1插网线时的ping-tracert图2电力线接入时的ping&tracert3、如果可以连通,执行ping 192.168.6.254命令。
比较在以太网时和电力线接入时的数据包的时间延迟,记录并说明原因。
图3前后ping的比较,上面是电力线接入下面是接网线的答:因为电力线接入速度为10Mbps,而以太网接入速度为100Mbps,所以前者的平均时延为30ms,后者的平均时延为8ms。
MSTP传送网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按照图3所示,搭建系统。
2、登陆OTNM2000,熟悉基本操作,学会并掌握主页面、浏览树和对象视图中的各个视图中的基本功能。
3、记录当前告警、告警历史、当前性能、性能历史和状态中的2~3个基本项的具体数值。
图3(系统状态)图4(当前警告)图5(当前性能)图6(历史警告)路由器配置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按照图所示,搭建系统。
2、本地配置按照上面的操作步骤,依次对四台R2630,两台S3528,R4001和R4101进行本地配置(有关配置命令,请参阅各个设备的命令行手册,在网络邻居上有共享),要求:●熟悉不同设备的普通用户模式、特权用户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系统配置模式、终端配置模式以及接口配置模式的各种配置模式的进入命令,了解各种模式中可以使用的命令。
●查阅各个设备的配置(show run命令),记录下每个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包括主机名、SNMP配置、每个端口的配置(记录2~3个主要的端口信息)、路由协议的配置(RIP和OSPF)等。
2630主机名:端口配置:2630路由协议配置:3528主机名:路由协议:接口配置命令:对各个设备进行简单的配置,包括主机名、端口的配置(2~3个端口),●静态路由配置以及每个设备所特有的一些配置。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几个进行配置。
Ospf命令:3、远程配置按照上面的操作步骤,依次对四台R2630,两台S3528,R4001和R4101进行远程配置,要求:●熟悉不同设备的普通用户模式、特权用户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系统配置模式、终端配置模式以及接口配置模式的各种配置模式的进入命令,了解各种模式中可以使用的命令。
●查阅各个设备的配置(show run命令),记录下每个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包括主机名、SNMP配置、每个端口的配置(记录2~3个主要的端口信息,与本地配置不同)、路由协议的配置(RIP和OSPF)等。
2016端口配置:主机名等信息:4016相关信息:网络管理基本操作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安装Wview 网元组管理系统,并安装各个网元。
2、按照上述的方法,组建网元管理系统,将所有可以被管理的设备添加导系统中。
3、对R4001进行管理,并完成以下步骤:(2) 纪录IP 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3) 纪录IP 路由表信息,目的地址为192.168.13.0和192.168.15.0的所有信息。
(4) 纪录TCP 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5)纪录UDP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4、对R4101进行管理,并完成以下步骤:对R4001进行管理,并完成以下步骤:(3)纪录IP路由表信息,目的地址为192.168.13.0和192.168.15.0的所有信息。
(4)纪录TCP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6)纪录UDP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5、对S3528进行管理,并完成以下步骤:(1)纪录每个连通端口的统计信息(最少5项)。
(2)纪录每个连通端口的流量统计(最少5项)。
同上(3)记录交换机配置(最少5项)。
(4)纪录VLAN的信息。
(5)纪录IP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6)纪录TCP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7)纪录OSPF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8)纪录RIP协议的基本信息(最少5项)。
6、对S2016进行管理,并完成以下步骤:(1)记录系统信息(最少5项)。
(2)纪录接口状态(最少3个接口)。
(3)纪录VLAN的信息。
(4)纪录邻居信息。
CTI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1、搭建系统。
2、分别测试两块SHD-30A-CT/PCI/SS7板卡,看板卡是否正常。
如下图所示:(说明正常)3、配置语音卡和No.7信令。
图1(语音卡配置界面)图2(7号信令配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分别在两台对应的计算机上运行Ss7Monitor.exe和test.exe,则在启动栏里有一个“桥梁”的图标,如果图标闪动,表示线路不通;如果图标稳定为绿色,表示线路已经接通,可以进行通信了。
编辑如下:图3(通信接通)4.运行test.exe,通过摘机、挂机、发送振铃等简单操作检查是否配置正确。
被叫图4(方挂机时主叫显示)图5(被叫方挂机显示)图6(被叫方显示的信息)图7(被叫摘机)图8(主叫方显示的信息)图9(主叫点击pickup)图10(发送DTMF时主叫方自动拨号)图11(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