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试复习提纲
文学理论复习提纲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二、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1、物质生产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2、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3、物质生产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前提与动因,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使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并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三、文学艺术创造的主客体:1、客体:“自然”说、模仿论、“情感”说、文学客体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社会生活。
2、主体:“模仿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造者”—狄德罗、歌德、黑格尔。
四、文学创造客体——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五、文学创造过程:1、发生阶段:材料储备艺术发现: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感知。
创作动机2、构思阶段: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支配下,心理活动和艺术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程。
心理机制:回忆: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沉思: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思索。
回忆可以提供素材;沉思产生思想意蕴。
联想: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灵感: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直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了直接了解和揭示。
理智: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
感情: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
构思方式: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品整体的具体方式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突出:作家以一个形象(或意念)为底稿,然后寻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更有效、更传神的材料,使之有机地融合,达到立体、生动的效果简化:作家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变形: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像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六、艺术真实:1、符合论:要求艺术严格地摹仿自然,摹写现实,与客观事物达到吻合一致。
古代文学2复习提纲

古代文学2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赋作家:贾谊。
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3、司马相如是汉赋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中《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代表作,也是汉赋中最优秀,影响最深远,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4、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对汉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赋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善于模仿著称的作家。
代表作: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5、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6、乐府: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儿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乐府诗在汉武帝时达到顶峰。
7、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12类。
8、东汉两名家:班固两都赋----《西都赋》、《东都赋》张衡------《二京赋》9、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有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名词解释)10、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观沧海》。
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11、《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2、三曹最有成就的是曹植,代表作,前期---《白马篇》,后期《赠白马王彪》,赋《洛神赋》。
1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祯竹林七贤:嵇康、向秀、王戎、阮籍、山涛、刘伶、阮咸14、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的太康诗风就是指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嵇阮:嵇康和阮籍15、左思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确是《咏史》诗八首,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
16、南朝民歌代表《西洲曲》,抒情长诗北朝民歌代表《木兰诗》,叙事长诗南方民歌是南方农商文化的产物,好美女,多写男女之情;清丽缠绵北方名歌是北方内陆农牧文化的产物,崇尚英雄,粗犷豪放17、元嘉三大家:鲍照、颜延之、谢灵运18、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为“永明体。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提醒文学根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3、话语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4、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5、创作动机:简单地说,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6、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根底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7、即兴与推敲: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降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8、艺术概括: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旧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根底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表达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9、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0、文学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表达,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语言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1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拟直露、倾向比拟鲜明的意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拟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深刻复习提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复习提纲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况1、20世纪中国文学分为三个阶段:1900——1916年,中国近代文学后期1917——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阶段1949——现在,中国当代文学阶段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主要特点:A、1917——192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6)。
通常又叫做“五四”时期的文学,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
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学文学奠基人及现代文学奠基作,都出现在这一阶段,这一时期文学的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
B、1927年——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
这一阶段以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等作家的创作为代表,是现代文学发展成熟的阶段。
C、1937年——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个十年。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代表作家有张爱玲、钱中书、赵树理等。
3、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古代文学的冲突与承传☐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第一章(1900-1916)1、“诗界革命”与梁启超和黄遵宪1)梁启超的生平与代表作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人称任公,号饮冰子,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梁启超著有《饮冰室文集》。
2)“诗界革命”的发生、发展、基本内容和意义。
2、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及其创作1)黄遵宪的生平与代表作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
善写诗,主张写诗“不名一格,不专一体”。
“我手写我口”,对旧体诗进行改革。
著有《人境访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2)黄遵宪的诗歌主张☐“我手写我口”☐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
☐反对“泥古”。
3)黄遵宪的诗歌创作及特点:他喜欢以新事物、新观念入诗,却能把这些新事物、新观念化为自己独特的印象和感觉。
古代文学复习提纲1

填空:元代部分1、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国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
3、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的杂剧艺人的著作是夏庭芝的《青楼集》。
4、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的散曲作品是杜仁杰的《庄家不识勾栏》。
5、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
6、元杂剧包括杂剧和散曲种体裁,因为二者都是以曲词为主的,故统称为曲。
7、南戏最早是浙江永嘉一带的地方戏,故又称之为“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8、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自然”与显畅。
9、关汉卿历史题材的杂剧有《单刀会》和《西蜀梦》。
10、《窦娥冤》剧名全称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和亢旱三年。
12、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14、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剧本共有五本二十折。
15、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原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16、《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7、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
18、白朴杂剧《梧桐雨》之名源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秋雨梧桐落叶时”。
19、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20、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根据历史上昭君出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汉宫秋》是末本,主角是汉元帝。
22、《汉宫秋》第三折[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奈她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23、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杂剧作品是《窦娥冤》和《赵氏孤儿》。
24、元代写水浒戏最多的作家是康进之,堪称元代水浒戏双璧的是康进之的《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和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2020年整理).pptx

7. 余秋雨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巴金著名散文集:《雷》
《电》《雨》,《家》《春》《秋》《海行集记》《忆》《短简》
8.张洁小说代表作:1978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
3.郭小川的叙事诗代表作:1955 年发表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 个
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等叙事诗
4. 《沙家浜》中的人物阿庆嫂,地下文学代表作品《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
、 《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
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
9. 金庸武侠小说代表作: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碧血剑、倚天屠龙记、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连城诀、侠客行、白马啸西风、越女剑、鸳鸯刀。
10. 贾平凹代表作中的人物形象名字:《高兴》刘高兴
路遥代表作中的人物形象名字:《人生》高加林、刘巧珍、德顺爷、黄亚萍;《平凡的的世界》孙少平、
2. 闻捷《苹果树下》
《苹果树下》是诗人闻捷的一首生活抒情诗。诗中倾慕、追求、等待、表自等爱情生活情趣,别开生面,有浓郁 的地方色彩,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这首爱情诗深刻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而且在诗的构思中把 爱情同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相合,可以说它是一首“生活的赞歌” 沉醉迷人的风光总让人有更多的憧憬。 而 “苹果树下”的动人爱情却更能拨动人心弦。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轻快、明媚的劳动生活画面,苹果树下 辛 勤劳动的小伙子姑娘唱出的情歌是那样的优美的动听。通过歌声来表达一种美好的情愫,总是的几分感动和新 鲜,将真挚感情传达得既朦胧又美妙。从春天的花苞到夏天的果实再到秋天的果实的成熟。这俨然就是一个爱从 萌芽到成熟的一段美好过程。在收获果实的时候,也都幸福的采摘了爱情的硕果。将美妙的爱情与爱劳动相结合, 真切的表达了爱情生活中的新内容,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时代气息。 全诗构思巧妙,苹果作象征体,诗 人 借苹果的生长来暗寓爱情的成熟。而且还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实则写爱情寓意朦胧美妙。正面写劳动,侧面谈 爱情。把爱情同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合,使内容更充实也使人物更富有情感。
文学理论复习提纲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文艺学这个学科名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翻译过来的(文学学,名字拗口而改)3.美4.国学者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提出要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之间的区别5.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了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读者,作家6.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一、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净化说立普斯(德国)———————————移情说布洛(英籍瑞士)——————————心理距离说克罗齐(意大利)——————————直觉说康德(德国)————————————审美态度说弗洛伊德(奥地利)—————————无意识升华说荣格(瑞士)————————————原型说冈布里奇(英国)——————————投射说6. 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了把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的方法。
其后孔德和斯达尔夫人从实证社会学出发,对文学社会学的建立有所推动。
贡献最大的是法国的丹纳他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7.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活动的总称。
8. 文学活动的分类标准:真(自然科学),善(宗教),美(艺术)9. 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世界10. 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11 . 苏珊*朗格说:情感的表达要有节制。
12. 英美新批评强调作品的本体地位,代表人物兰塞姆提出了文学本体论13. 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者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者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修辞学因素。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时代品格。
P19-23答:一是理性精神的显现。
自文学革命开始,新文学的先驱者们就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强调以现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去指导新文学的创造。
举例: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二是感伤情调的流行。
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笼罩于整个文坛的空气主要是感伤。
举例:冰心的《超人》、许地山的《命命鸟》。
三是个性化的追求。
因为“五四”时期是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的年代,所以写个人的生活,个人的情绪,是普遍的现象。
举例:郭沫若《女神》。
四是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现实主义成为“五四”时期乃至是第一个十年最有实力的创作方法。
举例:鲁迅《野草》。
2 论述文学革命的实绩。
P9-10答: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仿效《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周刊。
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
2、是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团体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3、是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如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与样式。
第二章鲁迅(一)1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答:(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从题材上看,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且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从眼光上看,主要是关注“病态社会”里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他的眼光在于“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
从小说模式上看,体现在《药》和《故乡》中“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体现在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
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描述主人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文学期末复习提纲1、考试题型1.作家作品名称匹配2.名词解释3.根据作品内容写出作家、作品及作品简短评价4.诗歌赏析(两首诗歌,选择一首进行作答)2、作家与作品总结1).需要记住作家和作品名字,并能准确书写出来的十六位作家,同时要求记得这些作品的评价,一两句话即可。
Washington Irving《Rip Van Winkle》Henry David Thoreau《Walden》Nathaniel Hawthorne《The Scarlet Letter》Walt Whitman《Song of Myself》Emily Dickinson《I’m Nobody!Who Are You?》、《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This Is My Letter to The World》、《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她的诗歌标题一般是诗歌的第一句话)Mark Twain《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O’Henry《The Cop and the Anthem》Robert Frost《Nothing Gold Can Stay》、《The Road Not Taken》、《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Mending Wall》Sherwood Anderson《The Triumph of the Egg》Katherine Anne Porter《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Ezra Pound《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A Pact》Langston Hughes《Cross》、《Dream》Ernest Hemingway《Indian Camp》Arthur Miller《The Death of a Salesman》Allen Ginsberg《Howl》2).下列作家只需要记得作品和作者能够配对即可,不需要知道具体书写。
Anne Boardstreet《To My Dear and Loving Husband》Edward Taylor《Huswifery》Benjamin Franklin《The Autobiography》Patrick Henry《Speech in Virginia Convention》Thomas Jefferson《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Edgar Allen Poe《To Helen》、《Annabel Lee》Ralph Waldo Emerson《Nature》Herman Melville《Moby-Dick》Abraham Lincoln《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Henry Wadsworth Langfellow《A Psalm of Life》Henry James《The Portrait of a Lady》Theodore Dreiser《Sister Carrie》Willa Cather《Neighbor Rosicky》William Carols Williams《The Red Wheelbarrow》、《Spring and All》E.E.Cummings《Your Little V oice》F.Scott.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William Faulkner《A Rose for Emily》Eugene O’Neil《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Saul Bellow《Seize the Day》Elizabeth Bishop《The Fish》Robert Lowell《Skunk Hour》Theodore Roethke《My Papa’s Waltz》Sylvia Plath《Mirror》Robert Hayden《Those Winter Sunday》3、名词解释1.American Romanticism:Romanticism is a movement that marked a partial reaction in literature,philosophy,art,religion,and politics from the Neoclassicism of the preceding period.2.Transcendentalism:It is neither logical nor systematized.It exalts feeling over reason, individual expression over the restraints of law and custom.Transcendentalists believe in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Over-soul”,an all-pervading power for goodness from which all things come and of which all things are a part.3.American Realism:Realism as a movement in American literature ranged from1865to1914, and was a partial reaction to much of the earlier romantic and sentimental tradition.American Realism was grounded in the faithful reporting of all facets of everyday American life,free from subjective prejudice,idealism,or romantic color.4.International Theme:This theme is in novels of Henry James,and these novels are always set against a larger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usually between Europe and America,and centered on the confrontation of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The typical patter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ould be that of a young American man or woman who goes to Europe and affronts his or her destiny.5.American Naturalism:The two most important impacts were Darwin’s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the French novelist Emily Zola’s idea about fiction writing.Their ideas like“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and“the human beast”became catchwords and standards of moral reference in an amoral world.6.American Modernism:It was inspired by the European avant-garde art,and was a trend of thought that affirmed the power of human beings to create,improve,and reshape their environment,with the aid of scientific knowledge,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ation,and was thus in its essence both progressive and optimistic.Modernist literature in America dealt with such topics as racial relationships,gender roles and sexuality,to name just few.It reached its peak in America from the1920s up to the1940s.7.Local Color:This particular concern about the local character of a region came about as Regionalism,a unique variation of 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Writers of this group captured the local color of a region through the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activities and realistic use of dialect.8.Puritanism:Puritans purified their religions beliefs and practices,and believed that God decides everything and they are God’s chosen people.Hard work,thrift,piety and sobriety were the Puritan spirit that dominated much of the earliest American writing.(或者是文学书p267的标准答案)9.The Lost Generation:The Lost Generation was applied to the disillusioned intellectuals and aesthetes of the years following World War1,who rebelled against former ideals and values,but could replace them only by despair or a cynical hedonism.The remark of Gertrude Stein,“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addressed to Hemingway,was used as a preface to the latter’s novel,The Sun Also Rise,which brilliantly describes an expatriate group typical of the“lost generation.”4、诗歌鉴赏本题所选择的诗歌范围为以下几首Walt Whitman《Song of Myself》Emily Dickinson《I’m Nobody!Who Are You?》《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This Is My Letter to The World》《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Robert Frost《Nothing Gold Can Stay》《The Road Not Taken》《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Mending Wall》Ezra Pound《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A Pact》Langston Hughes《Cross》、《Dream》Allen Ginsberg《Howl》题目一共四道题,任选两道题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