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第2课时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2~83页练习十二第5~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能解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并理解和学会利用“1”列式解答。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提高分数加减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计算、主动思考运算过程,通过自己思考获得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细致验算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通分时确定公分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会计算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列出算式。
出示例2,了解题意。
提问:题里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月季花面积占14,杜鹃花面积占13,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花园面积——“1”)要求草坪面积占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板书算式)为什么要用“1”作被减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题里把花园面积看作单位“1”,在列式时,可以用“1”作被减数去减两个部分的面积14和13,剩下的就是草坪面积占几分之几。
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2)学生计算。
①引导: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分数连减和加减混合,你会计算吗?请你独立计算,填写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
②交流:没有括号的算式是怎样算的?(板书过程、得数)算式里的1是转化成哪个分数算的?再减13时是怎样算的?还可以怎样算?(板书过程、得数)这样算是怎样想的?公分母是怎样确定的?整理:计算没有括号的算式,一种方法是从左往右分步计算,先根据前两个数相减算出34,再减去13;另一种方法是一次通分计算,题里两个减数的分母是4和3,通分的公分母应该是12,所以把1转化成1212,然后把分子连减,分母不变,算出得数。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年级:五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 能够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3.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加减运算,那么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你们会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解释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概念,强调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 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
2. 讲解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解释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概念,强调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 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减的计算。
3. 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解释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强调分母不变,分子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 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三、练习巩固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包括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2. 强调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布置一些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
2.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思维严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一)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想不想买点海产品做纪念?明明同学也准备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我们一起来海边商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预设1:海豚23元、贝壳25元、海螺13元、珊瑚标本17元预设2:明明拿了50元钱,要买海螺和珊瑚标本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连加、连减问题,并随机板书以下问题:1.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2.要买海豚、贝壳和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先看第一个问题,“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能自己解决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预设:用50元连续减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的钱,就算出剩下多少钱。
50-13-17=20(元)关于这个连减算式的竖式计算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预设1:预设2:5 0- 1 33 7- 1 72 0预设: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13+17=30(元) 50-30=20(元)二、算法交流,沟通优化(一)组内交流,思维碰撞师:做完的同学把你的做法讲给同位听一听。
学生同桌交流。
(二)全班交流,梳理算法师: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全班同学听?引领学生依次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法:演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实物投影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自主、合作学习1、从学生提出的连加题中选择一道:受交通噪音污染的城市一共占几分之几?2、学生列式,师板书。
3、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出的算法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4、练习:1/3+4/21+2/7 5/12+3/4+2/3(二)、教师谈话,出示绿点内容。
1、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并列式计算。
学生一般会列成: 1-1/2-1/3让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并说说计算过程及想法。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1-(1/2+1/3)(让生说说怎样通分,怎样计算?)2、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三、反馈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订正。
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寻找简便方法,渗透运算定律,括号内外科一次通分。
2、第2题生独立解答第(1)题,第(2)小题可交流不同算法。
3、第3题生先独立解答,要求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作业:必做:课本第11页5 选做:基础训练完成更聪明第1题课后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2課時分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81頁例2、“試一試”和“練一練”,第82~83頁練習十二第5~7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異分母分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能解決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並理解和學會利用“1”列式解答。
2.使學生在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分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提高分數加減的運算能力;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與計算、主動思考運算過程,通過自己思考獲得方法,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認真計算、仔細檢查、細緻驗算等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異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
教學難點:通分時確定公分母。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學會計算1.學習例2。
(1)創設情境.列出算式。
出示例2,瞭解題意。
提問:題裡知道什麼條件,要求什麼問題?月季花面積占14,杜鵑花面積占13,是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的?(板書:花園面積——“1”)要求草坪面積占幾分之幾,怎樣列式?(板書算式)為什麼要用“1”作被減數?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說明:題裡把花園面積看作單位“1”,在列式時,可以用“1”作被減數去減兩個部分的面積14和13,剩下的就是草坪面積占幾分之幾。
提問:還可以怎樣列式?(板書算式)(2)學生計算。
①引導:這兩個算式分別是分數連減和加減混合,你會計算嗎?請你獨立計算,填寫出計算過程,算出得數。
②交流:沒有括弧的算式是怎樣算的?(板書過程、得數)算式裡的1是轉化成哪個分數算的?再減13時是怎樣算的?還可以怎樣算?(板書過程、得數)這樣算是怎樣想的?公分母是怎樣確定的?整理:計算沒有括弧的算式,一種方法是從左往右分步計算,先根據前兩個數相減算出34,再減去13;另一種方法是一次通分計算,題裡兩個減數的分母是4和3,通分的公分母應該是12,所以把1轉化成1212,然後把分子連減,分母不變,算出得數。
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优秀6篇)

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优秀6篇)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篇一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深对分母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加深对分母的理解,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2、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是()个1/3 ()/()是()个1/()()/()是()个()/()3、(1)出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要求对折再对折,问把它平均分成几份?(2)要求一张纸的四分之一涂色,另一张纸的四分之二涂色(涂好后问这一张是四分之几,另一张有几个四分之一)(3)一个四分之一拼到两个四分之一上能不能拼?这时就是几个四分之一?(3个)那么老师要问问看为什么能拼?(平均分的纸一样大,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多)(4)如果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能分吗?3、导语:好,老师要问了,这个3/4怎么来的?(把1个1/4和2个1/4合起来)对,这就要用到加法,今天咱们就要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4、出示课题(课件显示)二、新授1、出示例1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2/5,做小旗用去1/5,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课件显示)(1)学生齐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显示)教师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2/5是什么意思?1/5要用另外一张纸去表示吗?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多少,只要把什么合起来?(做纸花用去的2个1/5和做小旗用的1个1/5合起来)(2)列算式1/5+2/5=3/5(课件显示)提问:这道算式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还剩下几分之几?2、出示例2(课件显示例2图形)教师提问:(1)老师把第一只圆平均分成几份?(6份)取其中的几份?用分数怎么表示?(2)老师把第二只圆平均分成几份?(6份)取其中的五份,用分数怎么表示?(3)把1/6拼到5/6上,怎么拼?(学生讲解,课件显示)(4)要把1/6和5/6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课件显示)(5)拼下来的1/6和5/6组成一个整圆,可以用一个什么数表示?(用整数1来表示)(6)(课件显示)1/6+5/6=6/6=13、教师总结:同学们看看例1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例2的两个分数的'分母也相同,这就是同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什么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平均分的一个整体一样。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在数学中,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运算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在数学中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
请您认真阅读,并试着解答这些题目。
问题1:连加运算计算以下连加表达式的值:1 +2 +3 +4 +5 +6 +7 +8 +9 + 10解答:将每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为55。
问题2:连减运算计算以下连减表达式的值:20 - 5 - 3 - 4 - 2解答:将每个数相减,得到的结果为6。
问题3:加减混合运算计算以下加减混合表达式的值:15 + 8 - 6 + 3 - 10解答:按照运算顺序,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将每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的结果为10。
问题4:连加混合运算计算以下连加混合表达式的值:6 + 8 - 2 + 4 + 1 - 3解答:按照运算顺序,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将每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的结果为14。
问题5:连减混合运算计算以下连减混合表达式的值:100 - 50 + 25 - 10 + 5 - 2解答:按照运算顺序,先进行减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将每个数相减或相加,得到的结果为68。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是很基础的数学运算题,掌握了这些运算技巧对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数学能力非常重要。
此外,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加深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这也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继续练习这些题目,提高他们在数学中的技巧和能力。
总结: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提供的练习题,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分数简便计算

分数连加、连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难点: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交通噪音污染极大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它的噪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汽车鸣笛。
(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情境图。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们来重点解决“受交通噪音污染的城市一共占几分之几?”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列式?++=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1、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2、小组交流。
鼓励学生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3、巩固练习:(1)++++(2)完成绿点问题。
引导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订正。
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寻找简便方法,渗透运算定律,括号内外科一次通分。
2、第2题生独立解答第(1)题,第(2)小题可交流不同算法。
3、第3题生先独立解答,要求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四、看书质疑,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碱混合运算受交通噪音污染的城市 1--一共占几分之几? =--++ ==++==教学内容:教学第116页例4-例6,“练一练”。
练习二十二第6-14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学会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你每天放学回家后大约花多长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想知道小明完成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吗?二、学生尝试,获取新知1.5月21日:小明放学回家后,写语文作业花了9/20小时,写英语作业花了7/20小时,写数学作业花了9/20小时,小明写完三项作业一共花了多少小时?学生尝试完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