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口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地籍管理》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地籍管理》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请解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参考答案: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2:[论述题]请解释:地籍调查参考答案: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

3:[论述题]请解释:宗地参考答案:即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4:[论述题]请解释:土地权属调查参考答案: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限的调查,现场查实、查清相邻权属单位的确切工作界线,在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

5:[论述题]请解释:土地综合指标分析参考答案:是在将土地统计指标划分类型的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进行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6:[论述题]请解释:地籍档案参考答案:凡是在地籍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磁带、磁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称之为地籍档案。

7:[论述题]请解释:土地统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是利用数字、表格、图件及文字记录,整理和分析土地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工作过程。

1:[填空题]实地调查也是对土地登记申请的权属状况和的实地检核。

参考答案:权属来源2:[填空题]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即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一地块。

参考答案:宗地3:[填空题]初始登记申请审查是指土地登记工作人员对土地、所有者和他项权利者申请土地登记时提交的文件资料进行的真伪鉴别和对申请土地登记有关程序的审理、核查。

参考答案:使用者4:[填空题]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

参考答案:日常地籍5:[填空题]图斑指被、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封闭而形成一个具有相同地类的地块。

参考答案:境界6:[填空题]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土地权属性质分为:、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他项权利。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节人口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表资料,描述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树立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观点,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核心素养1.运用世界人口分布的图表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明确世界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2.结合实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了解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本节要点1.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

2.一般而言,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地区,人口较为稠密。

3.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可能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知识点一世界的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_很不均匀__。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_北半球__,尤其在_北纬20°~60°__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_500__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_沿海__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_东亚__、南亚、欧洲西部和_北美东部__。

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2023年3月26日,世界人口时钟显示,全球人口总数超过80.86亿人。

从大陆分布来看,亚洲人口总数约46.42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数的59%;非洲人口总数约13.52亿人,欧洲人口总数约7.45亿人,北美洲人口总数约6.03亿人,南美洲人口总数约4.42亿人,大洋洲人口总数约0.43亿人。

下图为世界人口(2014年)的分布图。

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地区及成因是什么?提示:主要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平原地带及沿海地区。

人口地理试题集

人口地理试题集

人口地理一、名词解释1、人口地域分布2、人种3、人口素质4、人口性别比5、人口6、人口转变7、人口营养密度8、人口迁移9、人口再生产10、人口密度11、人口农业密度12、人口素质13、人口年龄结构14、人口转变15、人口文化素质16、人口性别比17、粗死亡率18、民族19、总和生育率20、一般生育率21、年龄别生育率22、粗出生率23、稳定人口24、婴儿死亡率25、预期寿命26、年龄别死亡率27、不均衡指数28、城市化29、文盲率30、人口构成二、简答题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分析2.人种最初形成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是什么?3.人口政策如何影响人口的再生产4.在图中表示出世界主要的人口密集区。

5.如何理解人口地理学的社会科学性质6.概述解放前后中国人口发展发生的变化并作简要的原因分析。

7.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辩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9.理解人口死亡水平计算的主要指标10.简述世界范围内人口身体素质的地区差异11.归纳总结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2.何谓粗生出率?对比它与一般生育率的不同,二者有怎样的联系?13.世界死亡水平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什么?原因何在?14.简要概括世界人口发展过程及人口数量在各大洲的变化。

15.性别比失衡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后果?16.概括总结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17.阐述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18.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是什么?19.世界民族结构的现状与成因是什么?20.世界人口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21.国家在民族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2.如何计算总和生育率23.影响人口性别比的因素有哪些?24.阐述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25.平均密度和营养密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26.目前世界人口身体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27.简述制约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因素28.制约人口死亡水平的因素分析29.人口政策如何影响人口的再生产?30.影响人口性别比的因素有哪些?31.世界民族结构的现状与成因是什么?3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3.阐述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34.简要概括世界人口发展过程及人口数量在各大洲的变化。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人口(测)-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高考地理专题练人口(测)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上升,工业产值下降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3.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与“单独二孩”政策相比,0~14岁人口将增加约()A.0.2亿B.0.4亿C.0.7亿D.1亿4.“全面放开二孩”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A.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的趋势B.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C.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D.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5.2000~2010年间()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B.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C.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6.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A.县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B.目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C.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县内人口流动比重D.二孩政策一定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7.若A、B、C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自然条件优越性比较:①>②>③B.①、②、③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C.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高考地理专题练人口(测)一、选择题(20小题,共80分)1.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中,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正确的排列方式是()A。

①③②④B。

②③④①C。

①②③④D。

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第二阶段农业产值上升,工业产值下降C。

西南大学《经济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经济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多选题]廖什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差异有__.A:K值B: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C:中心地职能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对应比例D:中心地等级与所供应商品种类的对应关系参考答案:ABCD2:[多选题]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K值有__.A:3B:4C:6D:7E:8参考答案:ABD3:[多选题]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有__.A:钢铁业B:运输机械工业C:水泥业D:造纸业参考答案:ACD4:[多选题]韦伯工业区位论中考虑的区位因子有__.A:土地费B:运费C:劳动费=================================================================================================== D:原料费参考答案:BC5:[多选题]杜能圈出现过的圈层有__.A:休耕B:谷物C:谷草式农业D:三圃式农业参考答案:CD6:[多选题]杜能的假设条件包括__.A:交通工具是火车B:均质土地条件C:没有可以通航的河流D:经济人参考答案:BCD7:[多选题]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指标有__.A:交通网密度B:贝塔指数C:通达指数D:分散指数参考答案:BCD8:[多选题]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__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A:运费大小B:原材料的可运行C:原材料的可替代性=================================================================================================== D:原材料的形状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对一般工业经济活动区位影响比较大的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__A:土地承载力B:土地肥力C:土地形状D:土地区位参考答案:AD10:[多选题]胡佛认为运费主要由__组成.A:线路运行费B:运具购置费C:站场费D:流量参考答案:AC1:[多选题]企业增长的动因有――A:实现交易内部化B:来自竞争的压力C:大企业比小企业利润高D:消费者更相信大企业参考答案:AB2:[多选题]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有――A:比较集中系数B:比较输出率系数=================================================================================================== C:利润率D:内部收益率参考答案:AB3:[多选题]扩散机制的形成主要源于――A:寻求新的发展机会B:政府的政策作用C:避免集聚不经济D:和附近的企业发生矛盾参考答案:ABC4:[多选题]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有――A:资源禀赋B:区位条件C:产品生命周期D:资源配置能力参考答案:ABD5:[多选题]弗里德曼认为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有――A:主导效应B:信息效应C:心理效应D:生产效应参考答案:ABCD6:[多选题]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的效应有――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 C:极化效应D:扩散效应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下列属于经济地域综合体组成要素的有――A:专门化要素B:经营性要素C:关联性要素D:基础性要素参考答案:BCD8:[多选题]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有――A:资源禀赋B:要素结构C:开发历史D:地理环境参考答案:ABCD9:[多选题]下列属于经济区特征的有――A:综合性B:区域性C:组织上的层次性D: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参考答案:CD10:[多选题]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某产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有――A:资源优势=================================================================================================== B:生产优势C:技术优势D:国内需求参考答案:BD1:[单选题]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称的是――A:葛茨B:罗蒙诺索夫C:杜能D:韦伯参考答案:B2:[单选题]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倒"U”形曲线论的是――A:奥肯B:胡鞍钢C:威廉逊D:陆大道参考答案:C3:[单选题]土地以劳动对象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业是――A:工业B:商业C:第三产业D:农业参考答案:D4:[单选题]在杜能圈中,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第2圈称为A:自由农业圈=================================================================================================== B:轮作农业圈C:林业圈D:谷草式农业圈参考答案:C5:[单选题]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没有考虑的因子有――A:运费B:原材料C:劳动费D:集聚因子参考答案:B6:[单选题]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交通原则的K值是――A:3B:4C:6D:7参考答案:B7:[单选题]下列属于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是――A:钢铁业B:造纸业C:水泥业D:啤酒酿造业参考答案:D8:[单选题]多部门企业在扩张中,最先扩张的一般是――=================================================================================================== A:生产机构B:研发机构C:销售机构D:仓储机构参考答案:C9:[单选题]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趋势A:上升B:下降C:稳定D:先升后降参考答案:B10:[单选题]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2阶段是――A:前工业阶段B:工业化阶段C:过渡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参考答案:C11:[单选题]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A:经济起飞阶段B:传统社会阶段C:高额消费阶段D:成熟阶段=================================================================================================== 参考答案:D12:[单选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导过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划分的理论是――A:中心-外围理论B:梯度推移学说C:极化-涓滴效应学说D:相互依赖理论参考答案:B13:[单选题]俄林提出的理论是――A:成本学说B:新贸易理论C:要素禀赋学说D:竞争优势理论参考答案:C1:[判断题]第1个论述经济地理学的性质特点的学者是葛茨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方法也在不段发生变化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越来越大,因此,向宏观方向发展应作为经济地理学的唯一方向。

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85)《土地资源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2:第二批3:第三批4:第四批5:第五批6:第六批1:[论述题]1、土地数量结构主要数量指标?2、论述水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4、论述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及农用地整理的任务和内容?参考答案:1、是指在某个区域内包含哪些土地类型,它们各占多大面积比例,即某区域与同级各种土地类型组成比关系,常用如下一些数量指标来表示。

(1)面积比:适合土地类型图斑面积有明显差异的区域。

(2)频率比:适合图斑面积相差不大的区域(不同类型)。

(3)分异度:面积偏差率。

(4)多样性指数:土地类型多样化程度。

(5)优势度:表示一个区域或样区一种或几种土地类型与配该区域或样区内的土地类型的程度,与多样性构成反比。

2、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受水力侵蚀(简称水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而随地表径流或土壤水分损失的现象。

我国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地理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

水土流失的防治应该从侵蚀发生的机制着眼,对症下药,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通过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降低地面坡度,截短坡长,减少土壤侵蚀。

不宜修梯田的地方,可以采取顺坡梯田、鱼鳞坑和等高耕作等水保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就是通过种草植树,建设水土保持林,利用植被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这是恢复土地资源生产力的根本。

耕作措施可以通过作物留茬,增加地表盖度或燥度,减少降雨对地表的冲击,降低地表水流速,从而减少土壤侵蚀。

少耕免耕,秸秆还田,都能增强土壤的抗蚀性能。

3、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一)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用品资料准备: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地形图)(二)外业调绘路线勘察-建立解译标志-室内预制-调绘(土地资源调查工作核心)(三)内业工作转绘-面积量算-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四)检查验收4、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以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为手段,实现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

人文地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人文地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人文地理学具有()学科属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应用性D:综合性答案:ABD2.人文地理研究的传统主题是()A:人地关系研究B:区域研究C:空间分析D:人类文化研究答案:ABC3.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A:对B:错答案:A4.李特尔使人文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倡导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

()A:对B:错答案:B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流派代表人物主要包括()A:拉采尔B:白吕纳C:施吕特尔D:赫特纳答案:ACD第二章测试1.文化的扩展扩散包括()等几种形式。

A:刺激扩散B:迁移扩散C:接触扩散D:等级扩散答案:ACD2.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有()等几个原则。

A:逆境美德B:中庸之道C:适者生存D:挑战与应战原则答案:ABD3.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等类别。

A:功能文化区B:形式文化区C:意识文化区D:乡土文化区答案:ABD4.内外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等方面。

A:民俗文化B:建筑C:聚落类型D:土地利用答案:BCD5.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把自然看做是人的产物,居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专家系统法属于人文地理学哪种方法论的具体研究方法?()A:结构主义方法论B:实证主义方法论C:人本主义方法论D:经验主义方法论答案:D2.实证主义研究法的特征有()。

A:寻求法则和规律B:强调归纳与综合C:强调解释D:倡导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答案:ACD3.实证主义地理学常用的模式是()A:统计B:经验C:归纳D:推论答案:ABC4.实证主义是立足于经验事实或经验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认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性),建立科学的理论是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是其方法论的核心。

()A:错B:对答案:B5.时间地理学首次将时间和空间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

西南大学《中国旅游地理》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中国旅游地理》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现代国际旅游的最主要交通方式是铁路交通参考答案:错误11:[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12:[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1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1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5:[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16:[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17:[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8:[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9:[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 20:[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21:[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22:[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25:[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6:[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7:[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28:[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29:[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0:[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1:[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2:[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3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3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5:[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7:[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38:[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9:[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40:[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1:[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2:[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3:[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5:[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7:[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8:[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49:[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0:[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1:[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2:[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3:[论述题]参考答案:1、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其一,自然资源主要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判断题]1、欧洲的人口转变属于社会自发转变模式。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2、在世界各国之间,人口密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完全成正相关。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3.印度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4.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
参考答案:错误
5:[判断题]5、热带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是高原和山地
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6、如果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塔形为下宽上尖、呈典型的金字塔状,可以判定该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7、人口学因素是造成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直接因素。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8.一般生育率是指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9.单一从事家务劳动者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

参考答案:正确
10:[判断题]10.马克思认为古代的强迫移民的性质是生产力压迫人口。

参考答案:错误
1:[论述题]
1.什么是人口性别比?21世纪中国人口性别比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采取什么对策?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与原因是什么?要提高迁移率,推动城市化进程,我国需要着力克服哪些阻碍迁移的中间障碍因素?
参考答案:
1.要回答性别比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分析我国在未来二三十年性别比失调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最后,请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应对之策。

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迁移的规模、方向等)
(2)迁移的原因
(3)什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中间障碍因素
(4)我国要提高迁移率,需要克服哪些中间障碍因素?
1:[判断题]10.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重大逆转,人口由西北半壁迁往东南半壁,由内地和边疆迁往沿海。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8.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提出了从黑龙江省爱珲(现黑河)至云南省大理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7.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强迫移民的性质是生产力压迫人口。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6.大学生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
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5.2004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1.5%,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6%,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4、经济性人口迁移往往以男性为主。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3.犹太教是世界性宗教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2.赤道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1、人口的本质属性是自然属性
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10.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中的两种生产指的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9.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决定人口分布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8.农业人口密度:它是指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7.在劳动年龄人口中,靠社会救济或依附他人为生者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6.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多属老年型
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5.日本人口转变的模式属于社会自觉转变机制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4.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3.人口再生产过程是生物学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参考答案:正确
9:[判断题]2.印度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1.欧罗巴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
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10.拉文斯坦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流转理论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9.出生、死亡和迁移等人口学因素是直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8.农业人口密度:它是指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7.在劳动年龄人口中,靠社会救济或依附他人为生者不包括在经济活动人口之内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6.200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
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5.中国人口转变的模式是社会自发转变机制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4.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3.佛教是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2.蒙古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黄褐色,头发为黑色直发
参考答案:正确
10:[判断题]1.人口运动:是指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
1:[论述题]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什么?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人口与资源、环境方面面临哪些突出问题?你有何对策与建议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
参考答案:1.答: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指作为地球的主人翁的人类的永续发展。

第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只有一个。

第三,必须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在现在和将来之间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

第四,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配置,不仅要求实现社会产品的合理分配与优化分配,而且要求实现人口与经济(包括生产与消费)的合理规模和优化规模。

正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而且并不增长,它的负载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有限的,人类必须把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限制在地球生态环境负载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来求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无节制地膨胀下去,为避免资源环境危机和生态灾难,人类必须自觉控制自身的生产,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继续膨胀,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

对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而言,控制人口数量具有头等的重要性。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人口与资源、环境方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人口规模继续膨胀、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加速灭绝、土地退化、沙化、水污染和缺水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短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面临威胁等。

对我国而言,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继续把控制人口增长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尽快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节水、节地、节电;加大环境教育力度,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立法、执法力度;反对奢侈浪费之风,节俭办事;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等。

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答:
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

(1)地形
地形地貌对人口分布有着巨大的影响,各种地形对人口分布提供的条件各不相同。

地形会影响气候,不同的地形区形成为各具特征的地方性气候,从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人类的适应能力。

此外,不同的地貌类型对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联系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制约着人口分布特征。

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坡向。

(2)气候
在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是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一种自然力。

它不仅影响着人的机体和生理机能的发挥,而同时它还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状况,它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和适于耕作的程度,影响着耕地的生产率水平,从而也影响着人口分布。

(3)水体
水是人类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

所以,各种水体的性质和分布状况,各地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就成为人口分布的重要的限制因素。

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或者为人们提供了水源,或者提供了方便的交通条件,自古代起就深刻地影响着人口的分布。

(4)土壤、地质和矿产资源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各类自然土壤具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从而能带来不同的收获量,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也因此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分布。

应强调的是,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生物等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