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1. 介绍建筑设备安装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各种建筑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为了保证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施工人员需要具备识图和施工技能。
本文档将介绍建筑设备安装识图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的施工注意事项。
2.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建筑设备安装识图是指根据设计图纸,识别出建筑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以下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的基本步骤:2.1 理解设计图纸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识图前,施工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设计图纸。
图纸上会标注出各个设备的位置、尺寸和连接方式等关键信息。
2.2 标注安装位置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标注,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标出设备的安装位置。
通常使用丝线或者喷漆等工具进行标注,并确保标注的位置准确无误。
2.3 确定连接方式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需要确定设备的连接方式,包括管道的连接、电缆的敷设等。
在确定连接方式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管道的走向和施工的便利性等因素。
2.4 编制设备安装图纸根据实际需要,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设备安装图纸。
这样可以对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标注,方便后续的施工操作。
3. 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注意事项除了识图,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安全第一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佩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3.2 检查设备完好性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前,施工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或者缺陷,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
3.3 注意设备的定位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设备的定位。
设备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精准地安装在标注的位置上,避免出现偏差或者位置不准确的情况。
3.4 确保连接质量建筑设备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和使用效果。
施工人员需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避免出现松动、漏水等问题。
3.5 进行调试和测试在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建 筑 设 备 安 装 工 程 识 图 05 建 筑 设 备 安 装 工 程 施 工 管
理
07 建 筑 设 备 安 装 工 程 造 价 与 成 本控制
图纸中的标注和符号:了解图纸中的标注和符号含义,例如给排水图纸 中的给水、排水管道的规格、型号和连接方式等。
图纸的细节解读:需要仔细阅读图纸,并了解图纸中的细节和要求,例 如管道的连接方式、设备的安装高度和位置等信息。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图纸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图纸设计问题:图纸设计不合理、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可能导致安装工程无法正常进行。处理方法:加强图纸审 核,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如有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 施工过程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 验收管理:对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维护管理:对已完成的建筑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调试与验收阶段的管理
调试: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对设备 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包括内容:建筑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消防等设备的安装。
目的: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与建筑结构密切相关,需要在建筑结构的基础 上进行施工。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重要性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直 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 量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对于提高 建筑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具
管理:在调试和验收过程中,对相 关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工作 顺利进行。
精选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技术

2.0
1000<D(b) ≤1250
1.0
1.0
1.0
2.0
1250<D(b) ≤2000
1.2
1.0
1.2
按设计
2000<D(b) ≤4000
按设计
1.2
按设计
注:1、螺旋风管的厚度可适当减小10%~15%。 2.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确定。 3.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⑤其他。有关单位研制以橡胶为基料并添加补强剂、增粘剂等填料,配置而成的浅黄色或白色粘性胶带,用作通风、空调风管法兰的密封垫料。这种新型密封垫料(XM一37M型)与金属、多种非金属材料均有良好的粘附能力,并具有密封性好、使用方便、无毒、无味等特点。XM一37M型密封粘胶带的规格为:7500mm×12mm x 3mm,7500mm×20mm×3mm,用硅酮纸成卷包装。 另外,8501型阻燃密封胶带也是一种专门用于风管法兰密封的新型垫料,多年来已被市场认可,使用相当普遍。
型钢
通风空调工程中,除了采用板材用于加工制作风管和配件外,还需用大量的型钢,用来制作风管法兰、支架和部件的框架等。常用的型钢有扁钢、角钢、圆钢、槽钢等。要求型钢的外观应全长等形、均匀,无裂纹和气泡,无严重的锈蚀现象。
型钢的断面形式
扁钢
检测工具: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需要随时对风管的制作及安装进行检查,常用的检测工具有:经纬仪、水准仪、水平尺、不锈钢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吊坠等;
6.1 通风工程常用的材料与机具
主材主要是指板材和型钢,板材又分为金属板材和非金属材料两类。常用主材有: 金属板材是制作风管和风管配件的主要材料,其表面应平走滑,厚度应均匀一致,无凹凸及明显的压伤现象,不得有裂纹、结疤、砂眼、夹层和刺边等情况,但允许有紧密的氧化铁薄膜。常用的金属板材有普通钢板、镀锌薄钢板、铝板、不锈钢板和塑料复合钢板等。①普通薄钢板:普通钢板俗称黑铁皮,其厚度一般为0.5~2.0mm,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在通风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但其表面较易生锈,故在应用前应进行刷油防腐。②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是用普通薄钢板在表面镀锌制成的,因其表面呈银白色.故又称白铁皮,厚度为0.25~2.0mm,通风与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厚度为0.5~1.5mm,镀锌层的厚度应不小于0.02mm。镀锌薄钢板的表面有锌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故使用时一般不需作防腐处理。镀锌薄钢板的表面应光滑洁净,且有镀锌特有的结晶花纹,其表面不得有大面积的白花、锌层粉化等严重损坏的现象。镀锌薄钢板一般用于制作不受酸雾作用的,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风管。镀锌薄钢板施工时,应注意使镀锌层不受破坏,以免腐蚀钢板。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一、引言建筑设备安装是指在建筑物内安装各种设备、系统以及相关设施的过程。
建筑设备包括暖通设备、电气设备、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等。
在建筑设备安装过程中,准确的识图能力和熟练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备安装中的识图要点和施工技巧,并通过实例展示,帮助读者理解建筑设备安装的基本原理。
二、建筑设备安装的识图建筑设备安装的识图是指根据设计图纸,识别出建筑设备所需的管道、电缆、设备等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的过程。
识图应包括设备的位置、尺寸、连接方式、布置图等内容。
2.1 识图方法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识图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理解设备的布置和尺寸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标注和符号,识别出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利用建筑设备安装的相关知识,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布置图。
2.2 识图要点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设备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维修和操作。
•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正确,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的尺寸应与设计图纸一致,确保安装的准确性。
•设备的布置图应详细清晰,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三、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是指根据识图结果,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便于施工操作。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起重设备、焊接设备、电动工具等。
•确认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准备好所需的管道、电缆、螺栓等附件材料。
3.2 施工流程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基础:对于重型设备,需要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安装。
基础的选择和施工需要根据设备的重量和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2.安装支架:根据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安装支架和支撑结构。
支架的类型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管道和电缆:根据设计图纸和识图结果,安装设备所需的管道和电缆。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编制单位:应用工程学院课程建设负责人:哈丽娜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总学时:60学分:4一、课程的定位、性质与任务《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属于B类课程。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部分内容,是专业的拓展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该课程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进行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奠定基础。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热水及燃气供应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建筑采暖施工图、建筑通风、防排烟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施工图与建筑智能系统。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作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工程监理等课程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各种工程技术领域.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施工图识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与行业企业合作,就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设计;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强化工作任务的实用性;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精心组织教学,强化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建立校外第二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工学结合,培养建筑设备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课堂教学与建筑模型、建筑仿真软件、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物相对接,消除抽象想象,与现实接轨。
在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及适应场合;2。
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3。
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相关知识;4。
了解建筑采暖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5。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建筑设备》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建筑物设备的基本构造组成、工作原理、计算方法、施工工艺。
2.课程的任务与教学目标课程任务: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电气等设备工程的基本构造组成、工作原理、计算方法、施工工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建(构)筑物内的给水、排水、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燃气输配、照明、通讯设备的基本组成及施工技术要求。
(能力目标)掌握建筑内部给水排水、消防用水等设备系统施工工艺,熟练识读与建筑、结构配套的给排水、照明、电气、暖通施工图纸。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等素质。
3.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行业企业合作,就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设计;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强化工作任务的实用性;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精心组织教学,强化能力培养;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3)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建筑工程造价形成的特殊性,总结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如下:1)课程重点:建筑内部给水排水及消防管道、电气与照明、采暖通风与空调、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等系统的组成和施工工艺。
2)课程难点:给水排水施工图、电气照明施工图、施工现场临时供电施工图的识读。
3)解决办法:针对课程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改革。
第一,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物相对接,消除抽象想象,与现实接轨。
第二,引入工程实例进行案例教学,案例分析,以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个案学习,掌握工程技术语言的形成规律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构件到工程系统图纸,不断深入,培养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第三,校企合作,建立校外第二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工学结合,培养建筑设备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培训课件PPT(共 108张)

(2)室外工程宜标注绝对标高,当无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注相对标高, 但应与总图一致。
(3)压力管道(如生活管道、热水给水管、热水回水管等)应标注管中 心标高。
(4)重力管道(排水管道)宜标注管内底标高。
第二章 建筑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 艺
第一节 基础知识
(6)分区给水方式 城市供水压力不足,多层建筑只能满足下部
几层的用水而不能供到上部楼层时,为了能充分利 用室外管网的压力,常将室内给水系统分为上下两 个供水区。
4. 室内给水系统的管路布置 (1)下行上给式 如图5.11、图5.13、图5.14所示 (2)上行下给式 如图5.17所示
(3)两种兼用的管路布置 (4)环状式
城市污水排水管网
城市给水工程
建筑小区(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城市排水工程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基础知识
生活给水系统 1. 分类 生产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2. 室内给水系 统的组成
图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1—阀门井;2—引入管;3—闸阀;4—水表;5—水泵;6—止回阀;7—干管; 8—支管; 9—浴盆;10—立管; 11—水龙头;12—淋浴器;13—洗脸盆; 14—大便器;15—洗涤盆;16—水箱;17—进水管;18—出水管;19—消火栓;
图 5.17 多层建筑分区给水方式
图 5.18 环状给水方式
三、室内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
1.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1)生活排水系统 ①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来自于大、小便器(槽)的
粪便污水。 ②生活废水排水系统:来自于浴盆、洗脸盆、洗涤
盆、洗衣机等的洗涤、沐浴水。 (2)工业排水系统 ①生产污水: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受污染严重的水,
建筑设备与识图第一篇

详细描述
建筑中水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处理、供给等部分组成,废水收集部分负责将废水集中起来,处理部 分则对废水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水质指标,供给部分则将处理后的中水供给到需要的地方。
建筑消防系统
总结词
建筑消防系统是建筑物内用于预防和 扑灭火火灾的重要设施,包括消火栓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建筑设备施工图的绘制要求与规范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遵循绘制要求与规范
绘制建筑设备施工图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规范。首先, 要使用规定的图幅和比例,合理布局图纸内容。其次,要 使用准确的图例符号和标注方式,以便清晰地表达设计意 图。同时,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图 纸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此外,还需要进行图纸的审核和校 对,确保图纸的质量和准确性。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壤或 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适用于冬 季和夏季都需要供暖和制冷的 情况,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但需要较大的场地和较高的 初投资。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设计原则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原则,确保 系统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并正常运行。
设计内容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冷热源的选择与配置、空气处理设备 的选型与布置、输送设备的选型与布置、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表冷器、 加热器、加湿器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 、冷却、加热、加湿等处理。
输送设备
控制设备
输送设备包括风机、水泵等,用于输送空 气和水等介质。
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用于监测和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
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建筑消防栓系统
3 建筑消防系统
壹
3.2.1 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的组成
贰
3.2.2 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的分类、工作原理
3.2 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叁
3.2.3 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安装工艺
3.4.1 干粉灭火系 统
A
3.4.2 气体灭火系 统
B
3.4.3 泡沫灭火系 统
2.2.2 生活排水系 统
2.2.3 雨水排水系 统
2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2.2 建筑排水系统
2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2.3.1 高层建筑给水 系统
A
2.3.2 高层建筑排水 系统
B
2.3.3 高层建筑给排 水管道的安装
C
2.3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
2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2.4.1 室外 给水排水管
道的敷设
2.4.2 室外 给水排水管
道安装
2.4 室外给水排水系统
04
3 建筑消防系统
3 建筑消防系统
3.2 建筑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
3.1 建筑消防栓系 统
B A
3.3 固定消防炮灭 火系统
3.4 其他常用建筑 灭火系统
CD
3 建筑消防系统
3.1.1 消火栓系 统组成
3.1.3 供水方式
3.1.2 消火栓系 统布置
2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A
C
2.2 建筑排水 系统
2.1 生活给水 系统
2.3 高层建筑 给排水系统
B
2.4 室外给水 排水系统
D
2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2.1.1 生活给水 系统组成
2.1.3 给水管道 布置
2.1.2 常用的生 活给水方式
2.1.4 给水管道 安装
2.1 生活给水系统
2.2.1 建筑系统
3.4 其他常用建筑灭火系统
05
4 热水供应与饮水供应系统
4 热水供应与饮水供应系统
4.1 热水供应 系统
4.2 饮水供应 系统
4.1.1 热水水质、水温及用 水量标准
4.1.3 热水供应设备
4.1.5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简介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和组成
4.1.4 室内热水管网的布置 和敷设
7 建筑采暖系统
7.7.1 管网的布置原 则
A
7.7.2 管网的布置与 敷设
B
7.7.3 供暖系统的安 装施工
C
7.7 供暖系统的布置和施工
09
8 建筑通风系统
8 建筑通风系统
8.1 概述 8.3 机械通风
8.5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8.2 自然通风
8.4 通风管道、部件和主 要设备
5 建筑中水系统
5.1.1 建筑中水的 意义
A
5.1.2 相关政策规 范
B
5.1 建筑中水系统的发展
5 建筑中水系统
06
5.2.6 中水 水质标准
05
5.2.5 中水
的处理工艺
04
5.2.4 建筑小
区中水水源
03
5.2.3 建筑
物中水水源
02
5.2.2 建筑中
水系统的组成
01
5.2.1 中水 系统的分类
7.5.3 系统组 成
7.6.1 散热器
7.6.4 散热器 的布置 7 建筑采暖系统
7.6 供暖系统的散热器及管道附件
7.6.2 散热器 的类型
7.6.5 供暖系 统管材
7.6.3 散 热器的组 装与连接
7.6.6 阀门
7 建筑采暖系统
7.6 供暖系统的散热器及 管道附件
7.6.7 供暖系统辅助设备
4.1.6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及 施工质量验收
4 热水供应与饮水供应系统
4.1 热水供应系统
4 热水供应与饮水供应系统
01
02
03
4.2.1 饮 4.2.2 饮 4.2.3 饮 水标准 水制备 水供应
4.2 饮水供应系统
06
5 建筑中水系统
5 建筑中水系统
5.1 建筑中水系统的发展
5.2 建筑中水系统的分类 和组成
7.3.3 高层建筑 热水供暖系统
7.3.4 热水供暖 系统中的两个问
题
7 建筑采暖系统
7.4.1 低压蒸汽供暖 系统
A
7.4.2 高压蒸汽供暖 系统
B
7.4.3 蒸汽供暖与热 水供暖的比较
C
7.4 蒸汽供暖系统
7 建筑采暖系统
7.5 辐射采暖系统
7.5.1 辐射采 暖分类
7.5.2 低温辐 射采暖
1.1 常用管材及管件
https://
01
1.1.1 常用 的管材
03
1.1.3 管道 的连接方
式
02
1.1.2 常用 管件
04
1.1.4 管道 安装的其他
常用材料
1 建筑设备工程常 用材料设备及机 (工)具
1.2 常用金属型材
1.2.1 狭义 型材
1
1.2.2 其他 型材
2
1 建筑设备工程常用材料设备及机(工)具
0 1
1.3.1 控 制附件
0 2
1.3.2 常用 仪表及其
他附件
0 3
1.3.3 常 用的设备
1.3 常用附件及设备
1 建筑设备工程常用材料设备及机(工)具
1.4 常用机(工)具
1.4.1 常用手工工 具
A
1.4.2 常用的测量 工具
B
1.4.3 常用的机械 及电动工具
C
03
2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6.2.1 别墅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6.2.2 多层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08
7 建筑采暖系统
7 建筑采暖系统
7.1 供暖系统的组成与分 类
7.3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 统
7.5 辐射采暖系统
7.2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 统
7.4 蒸汽供暖系统
7.6 供暖系统的散热器及 管道附件
7 建筑采暖系统
7.7 供暖系统的布置 和施工
5.2 建筑中水系统的分类和组 成
5 建筑中水系统
5.2 建筑中水系统的分类和组 成
5.2.7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安 装
07
6 技能训练一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
6 技能训练一 建筑给排水施 工图
6.1 建筑给排水工程图 6.1.1 给排水工程图的组成
6.1.2 给排水工程图的表示方法 6.1.3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6.2 给排水工程图实例识读
7 建筑采暖系统
01
7.1.1 供 暖系统组 成
02
7.1.2 供 暖系统分 类
7.1 供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7 建筑采暖系统
7.2.1 热水 供暖系统
的分类
7.2.2 自然 循环热水 供暖系统
7.2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7.3.1 垂直式 系统
7 建筑采暖系统
7.3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7.3.2 水平式 系统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
演讲人
2020-11-22
01
绪论
绪论
02
1 建筑设备工程常用材料设备及机(工)具
1 建筑设备工程常用材料设备及机(工)具
1.1 常用管 材及管件
1
1.2 常用 金属型材
2
1.3 常用附 件及设备
3
1.4 常用机 (工)具
4
1 建筑设备 工程常用 材料设备 及机(工)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