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内学时90,学分5,实验学时27。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是种植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和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寄主、害虫与病原物的互作关系。以便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理配套措施,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主要由四篇、五部分组成。具体情况见下表

绪论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一篇植物病害基础

第二篇植物虫害基础

第三部

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四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本课程既涉及到植物,又涉及到动物和微生物,因此,它与农药、生物防治、作物栽培、土壤、作物营养肥料等关系密切。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作物病虫害防治、果树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森林保护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按成人学习设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主,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具体各章的教学要求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最重要的内容,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掌握的内容为主,了解的内容基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两类,一类为重点串讲,讲解各章重点、难点,一类为实例介绍,将各类典型案例展示给学习者。学习中有问题,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等方式与中央电大教师联系,同时还有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各章学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

绪论 2

第一篇植物病害基础26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8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10

第三章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及寄主的

抗病性

4 第四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 4

第二篇虫害基础29

第五章昆虫的形态 5 第六章昆虫的解剖及生理8 第七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4 第八章昆虫的分类 4 第九章昆虫与环境 4 第十章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 4

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6

第十一章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

6 第四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27

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求其中四个作为必做的实验,共

27学时

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实验三植物病原细菌形态观察及发病组织

溢菌现象观察

实验四昆虫的体躯及头部形态观察

实验五昆虫胸部形态观察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及网上教学辅导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即自学指导、实验指导等全部在内。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为重点辅导型和典型案例展示型,它的任务是导学、强化重点、分析难点、开阔眼界和演示实验等。

网上教学辅导根据教学进度解决一、二周内的教学问题。

三、教学环节

要求学习者自学文字教材,收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及辅导教师的辅导、答疑和平时作业,按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内容。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必须完成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未参加实验或实验成绩不合格的,不能参加期末的统一考试。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言

教学内容: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二、本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三、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怎样学习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意义;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性质、任务。

第一篇植物病害基础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植物为什么会生病

二、什么是植物病害

三、植物病害分类

四、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要素

五、侵染性植物病害的症状

六、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七、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症状的类型;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

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第一节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营养阶段

二、真菌的繁殖

三、真菌的生活史

四、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五、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的特点

六、真菌所致病害症状特点及简要识别方法

第二节植物的病原细菌

一、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二、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

第三节植物病毒

一、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二、病毒的一般性状

三、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

第四节其它植物病原物

一、线虫

二、寄生性植物

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类群

了解:寄生性植物

第三章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及寄主的抗病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原物的寄主性和致病性

一、寄生性

二、致病性

三、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

第二节寄主的抗病性

一、抗病性的概念

二、抗病性的表现

三、植物抗病的变异

四、植物的抗病机制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致病性、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的概念掌握:植物的抗病性机制

第四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

第一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程

一、侵入前期

二、侵入期

三、潜育期

四、发病期

第二节侵染循环

一、侵染循环的概念

二、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三、病原物的传播

四、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第三节植物病害的流行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

二、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三、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

教学要求:

掌握:病程及侵染循环的概念;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了解:病害流行预测

第二篇虫害基础

第五章昆虫的形态

教学内容:

第一节昆虫及与农作物有关的其它主要动物类群概述

一、昆虫纲的共同特征

二、与农作物有关的其它主要动物类群

第二节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

二、头部的附器

第三节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二、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三、翅的构造和类型

第四节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二、外生殖器的构造

第五节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结构与性能

二、体壁的衍生物

三、体壁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触角、口器、胸足、翅的类型

掌握:昆虫体躯的一般结构;头壳、胸部、胸足、腹部、外生殖器、体壁的构造第六章昆虫的解剖及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腔分区和内部器官的位置

一、体躯的分区

二、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二节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

二、消化腺

三、消化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第三节排泄器官

一、马氏管

二、其它排泄器官

第四节血液循环系统

一、背血管的构造

二、昆虫的血液循环途径

三、昆虫的血液及其功能

四、杀虫剂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

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气管系统的构造和分布

二、气门构造

三、气体的交换

四、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第六节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一、昆虫神经系统

二、昆虫的感觉器

三、神经系统和神经活动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七节生殖系统

一、雌性内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

二、雄性内生殖器

三、交尾与受精

四、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之间的关系

第八节昆虫内分泌

一、内激素

二、外激素

教学要求:

掌握:体腔的分区及内部器官的位置;消化道的构造及功能;消化系统与害虫防治

了解:气管的形式;呼吸活动与害虫防治;其它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第七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昆虫的繁殖发育与变态

一、昆虫的繁殖方式

二、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三、各虫期生命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昆虫的行为与习性

一、简单反射

二、趋性

三、本能

四、食性

五、群集性

六、转移与迁飞

第三节昆虫的生活史

一、世代与年生活史

二、休眠与滞育

三、研究昆虫年生活史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昆虫的变态类型;昆虫各发育期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昆虫的食性;昆虫的生活史、世代、休眠与滞育的概念

掌握:昆虫的繁殖方式

了解:昆虫的简单反射、趋性、本能、群集性、转移与迁飞、保护性

第八章昆虫的分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昆虫分类概念

一、昆虫的分类的意义

二、昆虫的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三、昆虫分类的阶元

第二节昆虫纲的分目及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十个目简介

一、直翅目

二、半翅目

三、同翅目

四、缨翅目

五、脉翅目

六、鞘翅目

七、鳞翅目

八、膜翅目

九、双翅目

十、蜱螨目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蜱螨目的代表种

掌握:昆虫的分类阶元

了解:昆虫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

第九章昆虫与环境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生态系与农业昆虫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农业昆虫的发生与分化

第二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物理因子

一、气候因子

二、土壤因素

第三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

一、食物因素

二、害虫与天敌

第四节农田生态系中的种群和群落

一、食物链与食物网

二、种群的结构与特征

三、生境与生态位

第五节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一、生活史对策

二、时间与空间对策

三、生态对策与害虫防治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速度的关系;昆虫的天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

掌握:种群、生态系统、有效积温法则、生态抗性、遗传抗性的概念;虫害形成的原因;温湿度对昆虫生存及繁殖的影响、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第十章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害虫的调查

一、昆虫的田间分布型

二、调查取样方法

三、调查取样单位和数量

四、调查结果计算

第二节害虫的预测预报

一、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

二、发生期的预测常用方法

三、害虫调查和预报的新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害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害虫的田间调查的方法;取样及调查资料的计算方法

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第十一章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

三、植物检疫的对象

四、对外检疫和国内检疫

第二节农业防治

一、农业防治的理论基础

二、农业防治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

三、对农业防治的评价

第三节生物防治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

二、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三、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

四、昆虫信息化合物的利用

五、重寄生、颉抗和交叉保护的利用

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

一、人工器械捕杀

二、筛选

三、诱集和诱杀

四、阻隔法

五、利用温、湿度杀灭病虫

六、利用某些高新技术防治害虫

教学要求:

掌握:几种防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第四篇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

教学内容:

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实验三植物病原细菌形态观察及发病组织溢菌现象观察

实验四昆虫的体躯及头部形态观察

实验五昆虫胸部形态观察

实验六昆虫腹部形态观察

实验七昆虫的变态、卵、幼虫、蛹的类型,成虫性二型和多型现象

教学要求:

选择其中四了作为必做的实验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中/英文):植物生物学/Plant Biology 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 周学时/学分:3/3 4 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08级 5 使用教材: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植物基础学科,包括传统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以及植物发育生物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关植物结构及其功能和生理作用、植物多样性及分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和植物进化的较为全面而基础的理论知识。 在绪论中,我们简单介绍植物的重要性、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和植物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为正文的展开作一个开头。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此该课程首先以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植物组织(第一章),然后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第二章),以及植物的繁殖(第三章)。学习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后,学习植物的生命活动,即分别在、四、五、六章介绍的植物的无机营养、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在学习了个体生物学基础上,我们将按系统发育的顺序介绍地球上长期进化发展所形成植物多样性,包括藻类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学习其鉴别特征和一些重要的代表植物类群(第七至十一章)。无论什么植物都离不开环境,植物多样性是在不同的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接下来讨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第十二章)。进化是生物学的统一主题,是生物界发展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原因的理论解释,因此我们将以进化的讨论结束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第十三章)。最后是人类与植物关系的探讨,由学员们课外自学。 本大纲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为54学时,用一个学期完成授课,18周,每周3节。但按本学期学校安排,本学期授课18周,19周开始为期末考试时间,又因第六周为国庆,其中还有一次为期中考试时间,故实际授课周数为16周,总授课48学时。因课时较少,内容较多,所以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自学学时教师不作硬性安排,由学生自己掌握。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生理、代谢及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分类学原理识别植物,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也立足于服务将来进一步的植物科学方面的科研和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训练学员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植物的实际问题,第三,结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植物学研究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生命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艺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教学13,实验实习27,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基础》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基础》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等内容。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艺基础》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

专题型录像以演示操作为主,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并开阔视野。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主持教师或主讲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验和实习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各章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7学时)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15学时) 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及良种繁育(9学时)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10学时) 第五章园艺植物栽培管理(20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拟选用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VCD)、流媒体课件及网上教学辅导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自学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等全部在内。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为重点辅导型加上专题型。它的任务是导学、强化重点、分析难点、开阔眼界和实验等的演示。 流媒体课件是利用计算机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的视频浏览。 网上教学辅导是根据教学进度解决一、二周内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提供一些练习题。 三、教学环节 要求学习者自学文字教材,收看教学录像(VCD),通过学习小组的学习、讨论及辅导教师的辅导、答疑和平时作业,按教学要求掌握学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分子生物学课程名称(英文):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码:0102122 开课学期:5(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6(动物科学专业) 学时数、学分数:64,3.5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 先修课程:植(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植(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 后续课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原理、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发育生物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综合实习、生物技术大实验、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里最具活力和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也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因此是生物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将重点介绍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基因植物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讲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使他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的本质。 本课程把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放在首位,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为毕业后参与科学研究或知识传播积累财富。 通过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法。 3、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4、能够灵活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综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整个生命科学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本课程总学时64,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原理与仪器设备,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期刊杂志,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动态。 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了解)。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核酸(DNA和RNA) 第一节染色体概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特征;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了解)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 (掌握) 第三节 DNA的复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理;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掌握) 第四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DNA复制的调控 (掌握) 第五节 DNA的修复回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理解) 第六节 DNA的转座生物学意义;转座机制;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了解) 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生物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生物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生物实用技术》的课程性质: 生物学实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实践课程。侧重生物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及其在教学、科研及实践中应用。在本课程中,重点介绍生物基础学科技术,如生物学上常用仪器的使用、标本制作、组织培养技术、食用菌技术等,也介绍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这门实践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教材: 高贵珍等著. 生物实用技术.内蒙古出版社.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三)《生物实用技术》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生物基本技术操作及技能,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生物学实用技术综合性较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除生物学知识外,还涉及化学、物理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需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学好。要敢于创新,不断进步。 (四)《生物实用技术》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 由于这门课程实践操作性强,建议教学紧紧结合实际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并到实践中观察和动手体验。 (六)考核要求: 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期未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二、正文 第一章生物学常用仪器及使用 主要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生物学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生物学上常用的仪器及方法要熟悉,如:一些重要显微镜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等。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采取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到实验室参观一些主要仪器,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些生物学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生物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二、相差显微镜 三、暗视野显微镜 四、荧光显微镜 五、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其他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苏州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优秀教案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案授课专业:生物科学、农学主讲:

实验1 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的一般构造和性能; 2、学会正确地使用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熟练地掌握对光,低高倍物镜的使用技术, 以及显微镜的维护; 3、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徒手切片。 二、重点与难点 正确地使用光学显微镜及体视镜,熟练地掌握对光,低高倍物镜的使用技术。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次课主要采取讲授法和讨论法,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辅以个别指导进行教学。 四、实验内容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维护; 2、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徒手切片的练习; 3、体视镜的一般结构及使用方法。 五、实验材料 洋葱(Allium cepa)根尖永久装片;洋葱(Allium cepa)鳞片叶;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或水稻(Oryza sativa)花粉。 六、实验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滴瓶、毛笔;碘液、水。 七、实验方法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维护 1、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两部分,即光学部分与机械部分。 (1)光学部分 ①物镜、②目镜、③聚光器、④虹彩光圈、⑤反光镜、⑥镜筒 (2)机械部分 ①镜座、②镜柱、③镜臂、④载物台、⑤物镜转换器、⑥调焦螺旋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正确安置显微镜、(2)对光、(3)低倍物镜的使用、(4)高倍物镜的使用(5)浸油物镜的使用、(6)显微镜的使用练习、(7)用毕复原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4、光学显微镜的显微测微法 (1)显微测微计 ①镜台测微计、②目镜测微计 (2)测量方法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5 讲课学时:45 实验学时: 学分:2.5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植物生物学是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及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两界系统为依据,研究植树物界中物种形成和种系发展、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理代谢及形态建成、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的发育和进化为主线,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上系统扼要地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分类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揭示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直观性强,教学内容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1、认识植物的组成基础、结构和功能; 2、揭开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3、控制、保护、利用和改造植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各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及其主要功能,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使学生掌握和识别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了解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及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树立植物生态的观念。注意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 (1)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2)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 (2)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难点: (1)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2)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 重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6)明确年轮形成的原因。 (7)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 (1)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生长过程。 (3)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4)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叶的结构与特点: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的类型。(6)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7)如何区分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 重点: (1)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界条件。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伤害是特发的,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而真菌中,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一)、症状 变色:植物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常见的有: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形成各样的病斑,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常见的有: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 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 1、植物病原真菌 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孢子为卵孢子,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主要以水传播。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主要是以气流传播。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

0绪论复习题 1.什么是植物?在林奈的二界系统和魏泰克的五界系统中,植物包括的范围有何变化? 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 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魏泰克的五界系统中不仅包括林奈的二界系统中的植物界和动物界,还增加了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2.列举5个我国著名的植物研究机构,简述他们的主要研究领域。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领域、植物生态学(草原)、光合作用、植物分子生理与发育领域等);○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与生物地理、植物化学 与天然产物研发、野生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民族植物学与区域发展、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化);○3中国农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植物逆境机理、植物发育生物学、作物重要性状功 能基因组学、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 态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理与生物化学,环境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等);○5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研究)。 3.列举5个我国当代著名的植物学家,简述他们的主要研究领域。 张新时院士,植物生态学;洪德元院士,植物细胞分类学;王文采院士,植物分类学;匡廷 云院士,光合作用;周俊院士,植物化学;施教耐院士,植物呼吸代谢;陈晓亚院士,植物 次生代谢。 01细胞与组织-01细胞-复习题 一、选择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核膜E.液泡 4.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双层膜结构的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G.微管I.高尔基体J.内质网K.核膜 5.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D.角质和纤维素 6.初生纹孔场存在于。 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 7.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核酸 8.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9.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白色体 10.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 A.细胞器B.细胞核C.细胞质D.叶绿体

农业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农业生物技术 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45 学分:2 适用对象: 农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各占70%,20%,10%) 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 二、课程简介 “生物技术概论”是农科类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英语、专业英语、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本学科综合上述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通过讲述“现代事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简史”、“生物工程各项技术”、“基因克隆、转化、调空及其表达”、以及在“农业、环境、健康和能源”方面的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为今后开展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基础。 Biotechnology is a rapidly-developing 21st century technolog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that has already made an impact on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aspects of human life, such as stem cell research, cloning, pharmaceuticals, food and agriculture, bioenerge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course, appropriate for novices in the biology fields and also for engineering and genetic students, covers all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se modern topics. In addi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standard topics, such as cel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genetic principles (mapping, DNA, etc), protein structure, plant and animal cell cultures, and applications, the course includes up-to-date discussions of modern topics, ., medical advances, quality control, stem cell technology, genetic manipulation, patents, bioeth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因此让高等院校学生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应对策,对拓展知识面、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苏州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5、对于居民住宅小区的绿化地段,在开展药剂防治前,应做好告知工作,确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本科) 大纲描述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是农业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植物王国(3)。被子植物的分类(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在手术的基础上。 (2)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1)注重“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类群、分类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此外,适当介绍植物学的新理论和科研成果,使学生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 (2)通过讲座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思维技能。 (3)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使用徽章展示镜、徒手切片、操作实验、准备相关试剂、绘制显微结构图、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等技能。四.媒体的选择和传播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文本教材和视频教材,并与实验相结合。课文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础。视频教材与文本教材相配合,充分利用它们在声音和图像方面的优势,用于阐明教学

目的,强化教学内容,指出重点,解释难点,给出学习思路和方法,再现必要的教学活动。实验班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书面教材的使用 (1)。主要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易于理解、便于自学的优秀教材。每章后面都有一个总结 锻炼。 (2)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包括实验室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并经过整理和准备。 实验和强制性实验。 2.本课程的多媒体优化设计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类群和分类。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以及编辑制作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本教学要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看到的场景和对象、学生难以自学且需要教师指导的内容。 3.期末复习和指导:主要介绍教学的主要内容;植物标本的收集和制作,植物的野外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和各种媒体时数在本课程中共分配到70个小时。 第一部分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种子和幼苗(2小时)填空,名词解释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种子的结构、类型、萌发条件和过程。理解胚胎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是新的 活植物的幼体;了解种子植物营养部分的来源。 一、种子结构

植物生物学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英文名称 Plant Biology 【课程编号】02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5 【适用专业】生物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学时数】64(理论课)+96(实验课)【编写日期】2009年7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植物科学各分支学科及相关生命科学内容的选修和深入学习奠定一定的植物科学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达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生物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了解植物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较为熟练地解决实际中的植物科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4学时(课堂讲授学时1+课程实验学时3) 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内容: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节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内容:生物界的划分。 第三节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内容: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第四节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内容: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的意义,植物科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五节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描述植物学时期,实验植物学时期,现代植物学时期,中国植物科学的发展简要回顾。 第六节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内容: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广东省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新

广东省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花卉苗木类 (一)、虫害类: 1.蚧壳虫: (1)危害性状:刺吸式口器,虫体表面有蜡质层,一般药剂难以接触到虫体本身。 (2)防治方法:每年的五一前及十月份左右重点用药预防。建议使用国光“必治”(200ml)1瓶+国光“乐圃”1瓶兑水120公斤喷雾。对一些大树可以使用国光“甲刻”(1kg)兑水600公斤根部浇灌,防治时间长达40多天。 2.蚜虫、粉虱、木虱、网蝽: (1)危害性状:种类繁多,繁殖超快,要缩短用药期。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攻尔(200ml)1瓶+国光“甲刻”(1kg)1/4袋兑水120公斤后喷施植株,连用2-3次,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防治蚜虫间隔期就3到4天一次。 3.秋枫叶蝉: (1)危害性状:刺吸式口器,成虫白色,迁徙传播速度快,危害后,新叶蜷缩畸形,老叶失绿黄化。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必治”(200ml)1瓶+国光“甲刻”(1 kg)1/4袋兑水280斤后喷施叶面,并可以使用国光“甲刻”(1kg)兑水800公斤根部浇灌,可避免1-2个月内被叶蝉危害。

2.蓟马: (1)危害性状:成虫黑色,叶面卷曲叠合,需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必治”(200ml)1瓶+国光“崇刻”(10g)5袋兑水120公斤后喷施植株,连续用药2-3次,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 5.红蜘蛛: (1)危害性状:群集于叶背和嫩芽上吸食汁液,叶片失绿无光泽,后期大部分焦枯脱落。(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乐圃”1瓶+国光“攻尔”(200ml)1瓶兑水300斤后喷施叶片,重点是反面,连喷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6.食叶害虫(毛毛虫,青虫、苏铁曲纹紫灰蝶等): (1)危害性状:咀嚼式口器,大量啃食叶片,可选胃毒性药剂。 (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金美泰”(500ml)1瓶+国光“攻尔”(200ml)3瓶兑水1000斤后喷施植株,连喷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注:水生植物虫害的防治可以国光金美泰1瓶+国光乐圃3瓶兑水1000斤防治,对水生生物(鱼、虾等)无影响 7.卷叶、潜叶害虫: (1)危害性状:大多寄生于叶片或吐丝结茧,造成叶面凸变或卷曲,可选渗透性强的药剂。(2)防治方法:建议用国光“必治”1瓶+国光“乐圃”1瓶兑水300斤喷施植株,连喷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