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一年级--我们离不开植物
四年级科学1~8单元知

四年级科学1~8单元知一、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例如,蚕豆种子较大,呈肾形,颜色为青绿色;芝麻种子很小,呈卵形,颜色为黑色等。
- 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种皮和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 种植凤仙花。
-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 种植过程包括准备好花盆和土壤,将种子种入深度约1厘米的土中,浇适量的水,放在温暖的地方。
3. 种子长出了根。
- 种子萌发先长出根,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
- 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生长的,具有向地性。
4. 茎和叶。
-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同时将叶制造的养料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 植物的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条件是阳光。
叶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5. 凤仙花开花了。
- 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6. 果实和种子。
-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 凤仙花的果实是蒴果,成熟时会自动爆裂,将种子弹射出去,这种传播方式叫弹射传播。
7. 种子的传播。
- 除了弹射传播外,还有风力传播(如蒲公英,种子轻小,有绒毛,能随风飘散)、水力传播(如莲蓬,果实能漂浮在水面上)、动物传播(如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能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等方式。
8. 凤仙花的一生。
- 凤仙花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二、第二单元:电路。
1. 电和我们的生活。
- 生活中的电器多种多样,如电灯、电视、冰箱等,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险。
小学科学1《植物》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小学科学1《植物》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地球上最基础、最重要的生命形式之一。
没有植物,地球上将无法存在其他生物。
它们为我们提供氧气、食物、药物和森林覆盖,同时还起着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在这篇科学阅读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植物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与植物的紧密联系。
植物为我们提供氧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我们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然后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种氧气交换过程使得我们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
除了氧气,植物还是我们的食物来源。
大米、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都是植物种类的食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生产出食物。
通过食物链,植物能够提供给动物们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利用各种植物来治疗疾病。
现代医学中,许多药物的原料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得来的,比如阿司匹林、紫杉醇等。
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功效,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植物还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城市中的许多公园、花坛、绿化带,都是通过种植各种植物来美化环境。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森林覆盖能够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植物的存在使得地球变得更加美丽,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除了直接的实用性作用,植物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根系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温、湿度,并形成降水;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大气中的气候;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基础等等。
这些生态功能使得植物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与植物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依赖。
植物与人类之间还存在着精神层面的连接。
人们通过观赏鲜花、赏叶、园艺种植等活动来享受植物带来的美好。
最新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像狗尾巴一样摆动。
二、画植物现在出发,向校园观察植物去。
1、要带上哪些工具?2、从哪些方面观察植物特征?3、注意:不拔起,不采摘,不伤植物。
4、活动提示①按小组不同地点观察②选定一棵植物,把它画下来③了解这棵植物的名称5、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把你观察到的植物画在表格中。
三、说植物1、我们有哪些新发现?描述提示:①这棵植物长在哪里?②这棵植物长些什么?③叶有什么特征?④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归纳:2、我们在观察中遇到哪些新问题?四、课堂练习1、把植物与生长地点连线回答:记录夹和笔回答:茎、叶、花、果实。
画植物研讨连线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把植物与名称连线五、拓展提高: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为什么说我们离不开植物?明确:1、有些食物来自植物2、利用植物建筑房屋3、有了植物,城市和乡村更加美丽4、植物用来制作日用品5、很多植物是中药材六、作业布置本单元,你都学习哪些有关植物的知识?阅读资料拓宽知识面巩固单元知识课堂小结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编者寄语泛舟书海和攀登书山,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踏实的学习态度和不畏艰辛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愿你鼓足勇气,从现在做起,在理想的天空下结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老师相信你定会成为有心的“渔人”,德识双收,满载而归。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愿聪明的你树立美好的理想,向着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定可以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拥有幸福人生。
加油!。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课练作业练习题(全套)

一年级(上)《科学》作业姓名一年级(上)《科学》作业姓名1、我们知道的植物姓名一、填空。
1、我们知道的植物有、、。
2、植物的生长是离不开、、的。
二、判断。
1、植物是可以走动的。
()2、塑料花也是植物。
()3、我们要爱护小花小草。
()4、有的植物是不会生长的,它们都很小。
()2、观察一棵植物姓名一、填空。
1、植物都有根、、。
2、观察植物可以用手摸、用眼睛、用鼻子闻。
二、判断。
1、陆地上有植物,水中就没有植物了。
()2、所有的植物叶子都是一个样子的。
()3、观察植物时不可以随便把它们折断。
()3、观察叶姓名一、填空。
1、不同植物的叶子的样子是的。
大小也。
颜色也。
2、同一种植物的叶子的样子都是的。
二、判断。
1、所有植物的叶子都是一个形状。
()2、松树的叶子像针。
()3、同一棵植物的叶子形状都相同。
()4、这是谁的叶姓名一、填空。
1、我们学校里的植物有、、。
(写出三种)2、枫叶的颜色是的。
二、判断。
1、银杏叶是手掌形状的。
()2、桑树叶和杨树叶是一样的。
()3、同一种叶子的颜色不一定都一样。
()5、植物是“活”的吗姓名一、填空。
1、动物是“活”的。
植物也是。
2、我自己种养的植物有、、。
二、判断。
1、塑料花是活的。
()2、植物会长大、会长叶、会开花结果。
()3、春天,小草发芽了。
()6、校园里的植物姓名一、有空。
1、校园里的植物有、、等。
2、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要带好和。
二、判断。
1、观察植物可以把它抜起来。
()2、我们观察的时候不要伤害植物。
()3、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水。
()7、我们离不开植物姓名一、填空。
1、我们吃的食物,来自植物的有、、。
(任写三种)2、我们美丽的城市和乡村都离不开。
二、判断。
1、植物可以用来制造日用品。
()2、中药材不是植物。
()3、我们要保护植物。
()8、观察记录姓名画一画,在校园里你观察了那些叶子,把它们画出来。
1、2、2、4、9、在观察中比较姓名一、填空。
1、在动物中,恐龙是很的。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一:我们离不开植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阅读和探究活动,学生将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图片、观察活动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难点:理解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植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呈现: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植物,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4.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种植心得。
5.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种植植物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准备讨论交流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植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种植植物,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种植心得,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一到六年级科学知识总结

一到六年级科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1.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比如(桂花树、狗尾草、青菜、萝卜)等。
2.塑料花(不是)植物。
第二课《观察一棵植物》1.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2.观察植物时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
3.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第三课《观察叶》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3.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槭树叶像(手掌)。
第四课《这是谁的叶》1.叶是多种多样的。
2.辨别植物的叶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观察,其中最主要是从(形状)进行辨别。
第五课《植物是“活”的吗》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
2.植物是(有生命的),会长大。
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1.在观察植物时,想要了解叶的气味可以用(鼻子)观察。
2.在校园里观察植物,可以带上(放大镜、记录夹、笔)等工具。
3.在校园里观察时,我们不拔起和不采摘植物,做到(不伤害)植物。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一课《在观察中比较》1.观察物体的相同处和不同点就是在进行(比较)。
2.我们从(长短、高矮、宽窄)等方面观察和比较物体。
3.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第二课《起点和终点》1.青蛙跳远比赛,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2.两只小青蛙,谁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
3.(比较和测量)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第三课《用手来测量》1.一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可以用来进行测量。
2.不同人一拃的长度往往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拃的长度也会有(变化)。
3.用拃测量物体长度时,一拃一拃要(相连)。
第四课《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固定长度)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比如橡皮、小棒、回形针等。
2.测量同一物体,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更准确)。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校园里的植物(共36页)PPT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科学
一年级 上册
xiào yuán li de zhí wù
6.校 园 里 的 植 物
不拔起、不采摘、 不伤害植物
探索
带上我们的工具,去观察、认识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落叶树、常绿树简介并举例
落叶树是指每年到了秋末冬初叶子全部脱落的 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温带,这种植物春天发新 芽,秋天或冬初叶子脱落。这种树比较常见, 如柳树、杨树、梧桐树等。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植物可以用来制造日用品。
植物可以用来制造日用品。
很多植物是中药材。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和 她的团队成功地从黄 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 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 方法。2015年,屠呦 呦因此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完整版PPT1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T1
很多植物是中药材。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和 她的团队成功地从黄 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 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 方法。2015年,屠呦 呦因此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科学
一年级 上册
xiào yuán li de zhí wù
6.校 园 里 的 植 物
不拔起、不采摘、 不伤害植物
探索
带上我们的工具,去观察、认识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落叶树、常绿树简介并举例
落叶树是指每年到了秋末冬初叶子全部脱落的 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温带,这种植物春天发新 芽,秋天或冬初叶子脱落。这种树比较常见, 如柳树、杨树、梧桐树等。
科学阅读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食物?
科学阅读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食物?
科学阅读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食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科学阅读
我们离不开植物
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来自食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人类利用植物建造房屋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有了植物,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更加美丽!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完整 版PPT1
常绿树是指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多年生木本植 物。常绿树的叶子并非永不掉落,只不过叶 子的寿命长一些。如罗汉松的叶子一般可活8 年。常绿树每年春天都会有新叶子长出,同 时也有部分老叶子脱落。常绿树分为阔叶树 和针叶树两类,阔叶树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地区,一般不耐寒,如棕榈、香樟、柑橘、 珊瑚树等。常绿针叶树多半是裸子植物,如 松树、柏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