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2、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应用、病毒、操作系统3、要求对知识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3、计算机的病毒4、操作系统复习难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用于单选题,多选主要在病毒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专业词汇测试也在这一章节复习过程及内容: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也称冯.诺会依曼原理(称存储程序原理)[典型题型分析]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年,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其代号为ENIAC。
A、1945B、1946C、1947D、1948E、图灵F、福雷斯特G、莫奇里H、冯.诺依曼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2004年高考题)二、计算机的发展按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将其划分为四代(具体见P2页表1-1),从第四代的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入微机时代(具体见P2页表1-2)[典型题型分析]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器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对应的第一代、第三代、第四代的电子元件必须记下。
2、微型计算机的分代是根据()划分的。
A、体积B、速度C、微处理器D、内存三、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用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2计算精度高:用二进制码数来决定○3记忆能力强○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典型题型分析]1、下列数据都表示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位数,()的精度最高A、16位B、32位C、64位D、128位2、下列哪些是属于计算机的特点的是()(多选)A、处理速度快B、可靠性高,通用性强C、连续性D、计算精度高F、信息管理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主频: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HZ。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被减数 减法 差
乘数
乘法 乘积高位 乘积低位
被除数
除法 余数
商
X
加数
减数
被乘数 除数
第23页,共63页。
① 加法操作过程
ACC MQ ALU
X
运算器
指令
加
初态 ACC [M]
[ACC]+[X]
M
被加数 X ACC
第24页,共63页。
② 减法操作过程
ACC MQ ALU
X
运算器
指令
减
初态 ACC [M]
[ACC]-[X]
M
被减数 X ACC
第25页,共63页。
③ 乘法操作过程
AC0 C MQ
AALUU
X
运算器
指令
乘
M
初态 ACC [M]
[ACC]
0
[X]×[MQ]
第26页,共63页。
被乘数 MQ X
ACC
ACC∥MQ
④ 除法操作过程
ACC MQ ALU
X
运算器
指令
除
M
初态 ACC
被除数
[M] X
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Family)不同档次、不同
型号的机器
兼容机
系列机和兼容机需要保证向后兼容
不同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计算机结构(不同的组成 和实现)的计算机
第39页,共63页。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机器字长 CPU 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
与 CPU 中的 寄存器位数 有关
2.运算速度
第43页,共63页。
用脑电波控制的电脑:附着在人头皮的传感器把 脑电波传给电脑,也可用无线电传递,在数千米 之外就能轻而易举的控制电脑。
自考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一章

⾃考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章第⼀章计算机及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常见考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计算机中数制的转换3.计算机中的编码4.程序设计基础知识重难点串讲⼀、计算机系统组成与⼯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代表数据流代表控制流(1)冯·诺依曼结构有3条重要的设计思想:①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5⼤部分组成;②以⼆进制的形式表⽰数据和指令;③程序和数据预先存⼊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作中能⾃动地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
(2)计算机的⼯作原理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的⼆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种操作。
⼀条指令通常由如下两个部分组成:①操作码:它是指明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
②操作数:它指操作对象的内容或者所在的单元格地址。
指令系统:某⼀台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程序:⼀系列指令的有序集合。
历年试题【单选题】在计算机中,指令通常是由( )A.操作码、操作数组成B.源操作数、⽬标操作数组成C.反码、补码组成D.直接寻址、⽬的寻址组成【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指令的组成。
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
⼆、计算机系统组成历年试题【单选题】⼀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主机和外设 B.主机和操作系统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软件和应⽤软件【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材(P2)。
1.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运算器⼜称算术逻辑部件,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各部分⼯作。
2.存储器(Memory)⽤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可分为两⼤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可以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特点是:容量⼩、速度快,但价格贵。
内存⼀般分为ROM和RAM。
ROM:只读存储器,⼀种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全丢失。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按规模和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1) 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可达到数百亿次/秒。处理能力最强:航天、
气象等尖端领域。我国的“银河”、“神威”和“曙光” 等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大型、通用、速度较快、
1.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
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这个方案包含3个 要点:
⑴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⑵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⑶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随机存储器 (RAM)
计
内存储器 (内存)
算 机
外存储器(外存)
只读存储器 (ROM) 软盘
硬盘
系
光盘
统
键盘
外设
结
输入
图
显示器、投影机
输出设备(Output)
打印机
微机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
绘图仪
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通信管理程序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包 用户程序
几种类型的CPU(奔腾4、赛扬D、AMD)
Pentium 4 506+ 2.66G 接口类型:LGA 775
CPU主频:2.66 针脚数(Pin):775
CPU外频: 制作工艺:0.09微米 二级缓存容量:1M CPU类型:台式机
64位技术:支持
Celeron D 346 3.06G 接口类型:LGA 775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冯诺依曼原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该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的工作方式,直到现在,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依然沿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2、“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①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②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程序存储),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控制)。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3、计算机工作过程第一步: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第二步: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计算机的软件分类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管理、应用和维护所需的各种程序、数据及其有关技术文档资料。
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裸机只能运行由 0 和1 组成的机器语言程序,没有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几乎是没有用的。
通常人们使用的计算机是经过软件“包装”的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硬件系统,更大程度上由所安装的软件系统来决定。
软件种类繁多,通常根据软件用途可将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用于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服务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针对某一应用而开发的软件,可分为通用应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
1.2.4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在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是有一定的层次关系的,如图 1-3 所示。
计算机硬件位于是最低层,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
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

的输入/输出设备必须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与系统总线相连,然后才能通
过系统总线与CPU进行信息交换。接口在系统总线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 输信息,提供数据缓冲,以满足接口两边的时序要求。具体地说,接口应 具有数据缓冲及转换功能、设备选择和寻址功能、联络功能、解释并执行 CPU命令功能、中断管理功能、错误检测功能等。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一般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做成电路板的形式,插在主机板的扩展槽内,常称作适配器,也称作
图1-5 CPU
(二)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用来存放CPU运行时需要的程序和数据。内 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类,我们平时
所说的内存一般指RAM,RAM中保存的数据在电源中断后将全部丢失。
由于内存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所以内存的存取速度要求与CPU的 处理速度相匹配。
2.接口的功能
⑴ 控制--接口靠程序的指令信息来控制外围设备的动作,如启动、关闭设备等。
⑵ 缓冲—接口内部设有缓冲寄存器,可实现数据缓冲作用,使主机与外设在工作速度 上达到匹配,避免数据丢失和错乱。
⑶ 状态--接口监视外围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存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数据“准备就 绪”、“忙”、“错误”等等,供CPU询问外围设备时进行分析之用。 ⑷ 转换--接口可以完成任何要求的数据转换,主机与接口间传输的数据是数字信号, 但接口与外设间传输的数据格式却因外设而异,为满足各种外设的要求,接口电 路中必须实现各种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例如:并一串转换、串一并转换、模一 数转换、数一模转换等。 ⑸ 整理--接口可以完成一些特别的功能,例如在需要时可以修改字计数器或当前内存 地址寄存器。 ⑹ 程序中断--每当外围设备向CPU请求某种动作时,接口即发生一个中断请求信号到 CPU。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人工智能由英国著名科学家图灵提出,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人们为纪念图灵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而专门设立了“图灵奖”。
(6)网络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的结合造就了计算机网络,它使人际交流跨越了时间和
空间的障碍,已成为建立信息社会的物质基础。
(7)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 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通过它实现计
算机各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送。总线与微机各部件之间的关 系如图1-5所示。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4)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属于外部设备,是对内存的扩充。外存具有存
2.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储和处理的 新型计算机。
3.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其运算过程是蛋白质分 子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4.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它几乎不耗费任何能 源,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④光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和光盘组成。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源自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5)输入设备
①键盘
– 键盘的常用键位及功能见表1-2。 – 键盘的正确指法和操作方法,并进行指法练习。 – 按〈Ctrl+Space Bar〉组合键,可以启动或关闭中文输入法;按 〈Ctrl+Shift〉组合键,能够在输入法间切换。 – 单击中文输入法指示器中的全角/半角切换按钮(或按〈Shift +Space Bar〉 组合键),可以实现半角和全角切换。
单元1 计算机组成原理

单元1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计算机的分类;微处理器(2)了解CPU的结构;指令与指令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CPU的性能指标(3)了解PC机的主板、芯片组与BIOS;Cache存储器与主存储器(4)了解PC机I/0操作的原理;I/O总线与I/O接口(5)了解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的功能、分类、性能指标及基本工作原理学习知识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它们通过系统总线互相连接。
(1)输入设备①输入设备的概念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统称为“输入设备”。
②输入设备的分类输入设备有多种。
例如数字和文字输入设备(键盘、写字板等),位置和命令输入设备(鼠标器、触摸屏等),图形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声音输入设备(麦克风、MIDI 演奏器等),视频输入设备(摄像机),温度、压力输入设备(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2)中央处理器能高速执行指令,完成二进制数据的算术或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操作的部件被称为处理器。
现代计算机中一般包含有多个(微)处理器,它们各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务,用于执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处理器称为CPU,CPU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件。
过去,个人计算机通常只有1个CPU;现在,大部分PC机虽然仍只有1个CPU芯片,但其内部却包含有2个、4个或6个CPU(内核),目的是提高系统性能。
(3)内存储器①内存储器的概念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②内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内存的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 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CPU字长 指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送的数 据位,即在单位时间内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该指标 反映CPU内部运算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2.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两类。 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取不存的存储器。一般由计算机制造 厂家将信息写入ROM中,用户是无法修改的。即使停电, ROM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CPU
Cache
RAM
Cache设立的依据是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即在一个较短 时间间隔内,CPU执行的指令和处理的数据往往集中存放在 存储器的局部范围内,对该局部范围的存储器地址访问频
(2)累加器A 这是一个使用相对频繁的特殊的通用 寄存器,有重复累加数据的功能。
(3)程序计数器PC 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4)指令寄存器IR 存放根据PC的内容从内存储器 中取出的指令。
3)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是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保存程序和数 据。
内存储器(也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可以和CPU直接 相连,用来存放当前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以便快速向CPU提 供信息。内存储器一般采用半导体材料制造。 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一般需要通过特 殊接口与CPU连接。外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暂不参加运行而又 需要长期保留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外存的程序必须调入内 存才能运行。软盘、硬盘和光盘都属于外存储器。
控制器
图4.2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示意 图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al Logic Unit),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算术运算:指按照算术规则进行的运算,如加、减、乘、 除、求绝对值等;
逻辑运算:泛指非算术性质的运算,如比较大小、移位、 逻辑加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讲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4.1.1 计算机的逻辑(功能)结构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 人类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计算机。通过软件的包装,人们可以 不必太多地了解机器本身的结构与原理,就可以方便灵活地使 用计算机。
认识和解软件系统中的各种概念,以及各种操 作要求的必然性。从而,深刻认识计算机及其操作使用。
计算机的各个功能部件是通过总线实现相互通信的,总 线的主要特征是共享传输介质。 接口是外部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的端口。 1. 总线分为三种: (1)数据总线DB(Data Bus) 用来传送数据,其位数一 般与微处理器字长相同。数据总线具有双向功能。通过它可 以实现CPU (2)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用来传送地址信息。它是 单向传送的,用来把地址信息从CPU单向地传送到存储器或 I/O接口,指出相应的存储单元或I/O设备。16位AB能直 接寻址的存储空间为216,存储地址编址范围为0000H~ FFFFH
寄存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 辅 助 存 储 器 (光盘、 磁带)
暂存中间结果
Cache 通常指内存
与CPU的通信 需要经过专门 的接口
内存按其功能特征可以分为:
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可以被随机访问,大多采用MOS型半导体集成电路芯
6)总线(BUS)
就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使构成计算 机的各功能部件成为一个可工作的系统,
CPU
内存
I/O控制器 外存储器
总线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图4.3总线与各功能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4.1.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CPU
1971年,Intel 公司把运算器和逻辑控制功能集成在一起, 用一片芯片实现了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片 微处理器(MPU —— Micro Processing Unit)Intel 4004。 它再加上存储器组成了4位微型电子计算机MCS-4,随后, 许多公司竞相研制微处理器,相继推出了8位、16位、32位 微处理器。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其中b7 是最高位,b0是最低位。 字节是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存储单元的地址也通常按字节 编排。 (3) 字(Word):又称计算机字,是可作为独立的信息单位进行 处理的若干位的组合,其包含的二进位个数称为字长。字长一 般是字节的整数倍。
存储器的容量指它能存放的二进制位或字节数,常用的计量 单位有KB(千字节,K为210),MB(兆字节,B为220),GB (千兆字节,G为230
(3)工作频率 CPU的工作频率也称为CPU的主频,指CPU 内核电路的实际运行频率,主频越高,其处理速度也越快。
(4)CPU的生产工艺技术 通常用µm来描述,精度越高表 示其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体积的硅材料上可以集成的元件 也越多,主频也越高。
2)内存储器
内存一般使用半导体材料制造,存取速度较快,容量较小, 成本较高;而外存通常以磁性材料和其他材料制造,容量较 大,速度较慢,成本较低。
(2)运算速度 用每秒钟能够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通常 用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平均条数来衡量,并以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作为计量单位;或用每秒浮点运算 次数FLOPS(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来表示。
硬件(Hardware)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是看得 见、摸得着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有形实体。硬件是整个系统运行 的物理平台,计算机的性能,如运算速度、存储容量、计算精 度、可靠性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件的配置。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主机
外部设备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中央处理器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1981年美国IBM公司推出采用Intel微处理器芯片的IBM 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随后又相继推出IBM PC XT、PC 286、386、486、Pentium和Pentium Pro等一系列微 型计算机。
Apple公司一直坚持开发自己的PC机系列,如AppleⅠ和 AppleⅡ等8位PC机以及包括多种机型的Macintosh(简称Mac) 系列,以其独特的界面风格,在16位和32位PC机市场上也占 有一席之地。
(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用来传输控制信号。这些 控制信号控制着计算机按一定的节拍,有规律地自动工作。 控制总线的多少因不同性能的CPU而异。
目前微型计算机上常见的总线结构有:
① ISA(Industry Standara Architecture)总线 ISA是工业标准结构总线,数据传送宽度是16位,工作频 率为8MHz,数据传输速率最高为8MB/s,寻址空间为1MB。 它在80286至80486时代广泛应用,现在的机器中也还保留 有ISA总线插槽。 ②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 外部设备互联总线PCI,也称局部总线,它在CPU与外部设备 之间提供了一条独立的数据通道,使每种设备都能直接与 CPU联系,各种设备都能同时工作。数据传送宽度是32/64位,
运算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取自内存储器的数据进行算 术和逻辑运算。在计算机中,各种复杂的运算被分解为一系 列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由ALU执行。运算器每次执行什么操 作是由当前指令的操作码来确定的。
2)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ler)是计算机的控制指挥中心,计算 机的神经中枢。它的基本功能是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令 并对指令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指令发出相应的各种 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有关设备或电子器件有条不紊地 协调工作 ,保证计算机能自动、连续地工作。
繁,而此范围外的地址访问较少。如果把在一定地址范围 内被频繁访问的指令和数据从内存复制到Cache中,当CPU 要访问内存中的数据时,先在Cache中进行查找,若Cache 中有CPU所需的数据(称为“命中”),CPU就直接从 Cache中读取;否则再从内存中读取,并将与该数据相关的 一部分内容复制到Cache中。这样在一个时间间隔内,CPU 将不会或很少去访问速度较慢的内存,可以加快程序的运 行。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
在1946年提出了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工作方式的基本设想,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 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并对其基本功能做了 规定。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码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 条指令由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组成,其中操作码表示 所做的操作性质,地址码则指出被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存 放地址。
存储器的操作有写入操作和读出操作两种:
将信息存入存储器谓之“写入”(Write); 从存储器取出信息称为“读出”(Read)。
为了便于对存储器中存放的信息进行管理,整个内存被划分 成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编号,此编号称为 地址(Address)。
位、字节 、字等
(1) 位(bit,缩写为b):二进制的每一位(“0”或“1”)是二进 制信息的最小单位。 (2) 字节(Byte,缩写为B):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代码组成,
3)系统主板
图4.8是系统主板的布局结构。
主板上的部件包括控制芯片组、CPU、 Cache、BIOS芯片、I/O接口、内存储 器插槽、总线扩展槽、键盘和鼠标接 口、软盘接口、IDE(ATA)接口(用 于连接硬盘和光驱)、可充电电池以 及各种开关和跳线等。一体化主板上 还有多媒体和通信设备接口。
4)总线与接口
中央处理器即CPU(Control Processing Unit ):控制 器和运算器合称为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中还 包括若干寄存器,用来存放运算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地 址或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