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观后感
《后浪》观后感(通用11篇

《后浪》观后感(通用11篇《后浪》观后感篇1前两天B站官方上传发布了一条名为《后浪》的视频,在总榜第一。
当晚,我在其他视频的评论区中看到了一些并不积极的评价。
后来,我点开了这个视频。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视频不长,3分多钟,这是第一句,但是这第一句,就让我觉得如此的不合适。
我自己是90后,那个曾经在网上被指责的、在老一辈人心中不成器的90后中的一份子。
就像是历史重演一般,如今90后逐渐走上社会,大家发现90后好像也没那么不堪,好像肩膀上也能担起一点担子,而反过头来看下一辈的00后,好像越看越不靠谱,这心智,这行为,能比上当年的我们吗?曾几何时,大家都是一路被骂着过来的,在骂声中凭借能力逐渐证明自己,为这个国家、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怎么到了你《后浪》这里,直接就开夸了呢?“你们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确实;“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确实,从心底出发,遇见这样的时代,当得上三生有幸,因为往上数“三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不如当今时代的繁华瑰丽。
“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这是“我”吗?90后、00后是那个“我”吗?如果我是一名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人,那么我会对你庄严地敬礼;如果我是一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么我会回你一个温柔的笑容;如果我是一位支援物资、响应国家号召的企业家,那么我会与你郑重地握手;但如果我是“后浪”中的一员,那么我不仅要怀疑自己,更要怀疑向我致敬的你。
“弱小的人,才会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但我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在一本杂志的笑话里学会了“捧杀”这个词,所以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夸赞的话都是合适的。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看到这里,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2020后浪观后感_后浪演讲学习心得体会5篇

2020后浪观后感_后浪演讲学习心得体会5篇后浪观后感(一)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啊,青年们,奔跑吧,我们正当时!“满怀羡慕!满怀敬意!满怀感激!”这是对新青年,新一代的最好的激励,我们所热爱着的,就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我们正青春,我们很幸运地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并且为之付出努力,挥洒汗水,热情洋溢,青春正当时,这是年轻一代的力量。
我们正年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国门大开的现在,比较容易地学到一门技艺,将自己喜欢的发扬光大,让世界知道我们。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里,大多为90后,00后,青年一代已经崭露头角,20年前,白衣天使身着铠甲挽救90后,00后,20年后的今天,一群90后,00后身着白衣铠甲,奔赴一线青年一代已显露出担当,这是一种传承。
101多年前的五四青年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觉醒,其中青年的觉醒最为有意义。
他们当中的青年学生,大多成为了社会精英或从政从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中流砥柱。
今天的青年也没有让国家失望。
奋进,成长,自强不息,逐梦未来!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青春也是一抹最亮的色彩,星光注定会照亮黑夜,我们注定会迎来黎明的曙光,这是一个觉醒的时代,时代在进步,青年也在进步,有一种力量叫做青年力量。
后浪观后感(二)5月3日晚,央视在《新闻联播》前播出了B站青年宣言片《后浪》,这是B站首次登陆央视黄金时段。
《后浪》由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和观察者网6家主流媒体联合B 站发布,为当代青年风采发声。
当晚,该视频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刷屏,据不完全统计,《后浪》全网播放量目前已经超过千万。
《后浪》通过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的演讲表演,以上一代称许的口吻激励当今年轻一代。
配合B站UP主的青春影像混剪,充分诠释了年轻人表达自我,拥抱世界的态度,“奔涌吧,后浪!”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请查收这份献给你的演讲!附《后浪》完整版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中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后浪观后感(三)5月4日消息,致敬5月4日青年节,1.3亿年轻人聚集地B站昨日晚间发布了一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视频,上线10多小时,弹幕数超过5万,点赞数超48万。
2020青年宣言片后浪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0青年宣言片后浪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青年宣言片《后浪》观后感(一)5月3日晚,《后浪》在朋友圈刷屏,这是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用老一辈的口吻向年轻的人们表达了前辈的羡慕,赞美和鼓励。
5月4日,朋友圈又被海量的《后浪》解读讨论文章再次刷屏,一夜之间,互联网就被分成了“前浪”和“后浪”两大阵营,掀起了一场有关“年轻人”的大讨论。
然而,作为这场大讨论的主角年轻人,却反应平淡。
朋友圈绝大部的转发,是60后的鼓励赞美、70后的讨论解读、80后的嘲弄讽刺。
而作为主角的90后00后,他们冷眼淡定地看着这些激动的老家伙们,绝少转发,并表示疑问,你们在干什么?我们有那么好么?“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老艺术家何冰老师声音铿锵,眼里有光,满腔真挚。
年轻人们却静静地看着这个自嗨的大爷,将本该由自己表达的东西,替他们表达了。
在这场情绪盛宴中,年轻人是缺席的,相比这些激动人心的赞美,遥远的荣耀,他们更关心眼前的考试、毕业、找工作、付房租,还房贷,担心成为前浪的韭菜,那些紧紧压在他们头上的东西,反而更有现实感。
后浪反应平平,前浪们却激动人心。
这大概就是典型的“刻奇”现象了。
“刻奇”是什么?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这样形象解释什么是“刻奇”: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刻奇”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
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刻奇”更加“刻奇”。
“刻奇”就是一种自我感动,并且“刻奇”分成不同的层级,从低到高分别为:自我感动;难以自持的自我感动;与别人一同分享的自我感动;因为意识到此时正在与别人一同感动,感动越发加倍;滔滔不绝的汹涌感动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动也就是体验崇高;当感动被赋予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
谁要是不加入进来一起感动,就是居心叵测。
观看2023《后浪》观后感(精选4篇)

观看2023《后浪》观后感(精选4篇)观看2023《后浪》观后感篇1看完之后,心里既没有掀起很大的震撼以及感动,也没有什么很批判的想法。
毕竟视频表现的也是现在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或者说一些年轻人想要追求的生活。
毕竟生活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之后看知乎上的评论,泾渭分明,有的强烈肯定这个视频,有的对这个视频强烈不满,觉得不能代表我们年轻人。
的确,如果你深究这个视频,非要说它代表全部年轻人的话,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们从视频中看到的只是代表部分年轻人的生活、部分年轻人追求的梦想,简单说就是抽象地体现了一部分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情怀。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视频中出现的高空跳伞、蹦极、潜水等活动,我想那些也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毫无压力想做就做的事情。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千,你除了生活之外,我想所剩的钱也不多了。
我记得去年我的一个朋友去玩高空跳伞,花费就是2800。
对于很多人来说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工资了。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又怎能说去玩跳伞就去呢?我记得之前去云南旅游时,由丽江通往泸沽湖的路已经修好了,不再是以前的小道。
客栈老板说,他之前在深圳打工,因为这几年泸沽湖发展得不错,所以也回来开客栈了。
泸沽湖旅游业已经比之前的发展好太多了,但是路边还有边写着作业边卖特产的零零后,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视频中讲的兴趣、不惑、高空跳伞、潜水、旅行等等就是一个美丽的泡沫。
还有我自己接触的一些年轻人,还有在工厂的一些年轻人。
很多工厂都是没有双休、单休的,他们大多数是一个月放一天假或一晚上的假。
日复一日,视频中的很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奢侈的。
所以说这个视频代表的是部分年轻人的生活。
视频中的那些也不是每个年轻人所追求的,只能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寻求刺激、冒险,平安健康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正能量的一点是,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出的是前辈对后辈的肯定以及鼓励,即对年轻人这个群体的肯定以及鼓励。
2020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0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体会精选5篇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值得大家好好体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一)在上一辈眼里,我们年轻一辈不能吃苦、一代不如一代。
而视频却给出了另一种声音:年轻人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有机会去选择和自由追寻自己的热爱;现代年轻人拥有着无限创造力;现代年轻人有着自信和包容的情怀;年轻人的风貌就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这支广告想要在五四青年节带给年轻人自信的力量,在这条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中,年轻人要有足够的自信去开创自己的未来。
看完这支视频后,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届的年轻人,对于B站选择五四青年节推出这样的视频,也让我们有更多的启发。
首先,B站作为年轻人喜爱的平台,它找到B站与五四青年节之间的联系点,——当代年轻人。
视频围绕“奔涌吧,后浪”这一主题,为当代年轻人发声,撕掉标签,树立价值认同感。
其次,对于这样的发声,选择前辈何冰以演讲的形式和年轻人对话,不是一种居高临下、强行灌鸡汤的方式,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和年轻人对话,肯定当代年轻人的优势。
不会让受众感到反感,在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这个时代给予年轻人的责任和使命感。
因此,B站这一支短片,不仅仅是一支短片,一次品牌宣传,更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二)五四青年节的前夜,B站联合一众官媒发布了《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通过精彩画面和背景音乐,配合国家一级演员何冰声情并茂的朗诵,整体不到4分钟的视频自一上线便戳中了一部分人的心情,他们纷纷以文案中的“奔涌吧,后浪!”为题转发朋友圈。
前浪的代言人何冰老师在视频中表达了前浪对后浪的赞美、肯定和认可。
很多被冠名“后浪”的年轻人并不认同强加给他们的赞美,他们认为这种近乎标准化的称赞更像是一种新形势的说教。
虽然B站内部的视频播放弹幕都充满了认同的话语,但是还有一些不同观点依然引起了一片哗然。
后浪观后感5篇_观看后浪有感

后浪观后感5篇_观看后浪有感《后浪》观后感篇一看之前就没带着阅读鸡汤的的心思,也没带批判的想法,于是观阅之后的感受就很纯粹:这是对年轻群体的肯定和鼓励,但也就仅限于此,可能并无也不需要更深刻的解读。
就像bilibili官方回应:只是新闻联播前的一段广告投放。
看网络上对这个短视频的热议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这段广告本是和年轻人的对话,但是网络上部分年轻人貌似对此并没有强烈的共鸣。
当代社会给年轻人太多的现实压力,压力之下,所谓的理想,兴趣,前途统统成为虚幻的泡影,一切让位于现实。
精神的纯粹在于,它独立于现实,高于现实。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于“后浪”来说,它本就不在于阐述大部分年轻人的现实状况,而是抽象了一部分年轻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怀”,说是鸡汤也不为过。
于是乎,当情怀与现实碰撞以后,便有了无感和共鸣争执。
当我们超脱现实用一种超现实的眼光去看,这就是一个励志短片——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论现实中的年轻人有多少压力,多少励志,何老师所描述的应该都是所有年轻人精神深处的一种理想,至少是曾经的所想的那个样子。
《后浪》观后感篇二B站借势推出了一个名为《奔涌吧,后浪》的视频,由著名演员何冰担纲演讲人,不得不说何冰的表演声情并茂,极其的煽情,然而空洞乏味的内容,丝毫打动不了生理年龄中年,心理年龄青年的我,甚至让我心生反感。
我已年过半百,按视频演讲中的分类,必然会归属于前浪,而我这个前浪,却经常跟后浪们一起浪,因为性格的关系,大伙还浪得非常和谐,所以对于我这个前浪来说,还是相对比较了解一些后浪的心声的,感觉对《奔涌吧,后浪》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视频中前浪一上来就是一句,“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像我一样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这句话措辞很奇怪,为什么要“像你一样看”呢?每个人的视点不是都不一样吗?你可以羡慕,难道别人就不能担忧?凭什么?你真以为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吹捧,不渴望建议?事实上,我身边的小年轻,会经常找我提建议,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我也能感受得到,他们中很多人的不安和迷茫,他们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表现更多的是“我要怎么做”,而不是“我已经足够好”,而我这个前浪,在这些后浪的面前,最满怀羡慕的,也只是他们的年轻!接下来前浪又说了,“几千年累积的财富,知识见识智慧艺术,如今的后浪们可以尽情享用随意喜欢”,于是“后浪们就拥有了,前浪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2020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体会5篇

2020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体会5篇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一)在上一辈眼里,我们年轻一辈不能吃苦、一代不如一代。
而视频却给出了另一种声音:年轻人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有机会去选择和自由追寻自己的热爱;现代年轻人拥有着无限创造力;现代年轻人有着自信和包容的情怀;年轻人的风貌就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这支广告想要在五四青年节带给年轻人自信的力量,在这条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中,年轻人要有足够的自信去开创自己的未来。
看完这支视频后,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届的年轻人,对于B站选择五四青年节推出这样的视频,也让我们有更多的启发。
首先,B站作为年轻人喜爱的平台,它找到B站与五四青年节之间的联系点,----当代年轻人。
视频围绕“奔涌吧,后浪”这一主题,为当代年轻人发声,撕掉标签,树立价值认同感。
其次,对于这样的发声,选择前辈何冰以演讲的形式和年轻人对话,不是一种居高临下、强行灌鸡汤的方式,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和年轻人对话,肯定当代年轻人的优势。
不会让受众感到反感,在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这个时代给予年轻人的责任和使命感。
因此,B站这一支短片,不仅仅是一支短片,一次品牌宣传,更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观看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心得(二)五四青年节的前夜,B站联合一众官媒发布了《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通过精彩画面和背景音乐,配合国家一级演员何冰声情并茂的朗诵,整体不到4分钟的视频自一上线便戳中了一部分人的心情,他们纷纷以文案中的“奔涌吧,后浪!”为题转发朋友圈。
前浪的代言人何冰老师在视频中表达了前浪对后浪的赞美、肯定和认可。
很多被冠名“后浪”的年轻人并不认同强加给他们的赞美,他们认为这种近乎标准化的称赞更像是一种新形势的说教。
虽然B站内部的视频播放弹幕都充满了认同的话语,但是还有一些不同观点依然引起了一片哗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化的情况呢?这碗鸡汤没熬好,文案和画面脱节“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文案中排比的运用了羡慕、敬意、感激,充分表达了作为前浪对于后浪的肯定和赞誉。
《后浪》观后感5篇_观看《后浪》有感

《后浪》观后感5篇_观看《后浪》有感《后浪》观后感篇一看之前就没带着阅读鸡汤的的心思,也没带批判的想法,于是观阅之后的感受就很纯粹:这是对年轻群体的肯定和鼓励,但也就仅限于此,可能并无也不需要更深刻的解读。
就像bilibili 官方回应:只是新闻联播前的一段广告投放。
看网络上对这个短视频的热议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这段广告本是和年轻人的对话,但是网络上部分年轻人貌似对此并没有强烈的共鸣。
当代社会给年轻人太多的现实压力,压力之下,所谓的理想,兴趣,前途统统成为虚幻的泡影,一切让位于现实。
精神的纯粹在于,它独立于现实,高于现实。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于“后浪”来说,它本就不在于阐述大部分年轻人的现实状况,而是抽象了一部分年轻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怀”,说是鸡汤也不为过。
于是乎,当情怀与现实碰撞以后,便有了无感和共鸣争执。
当我们超脱现实用一种超现实的眼光去看,这就是一个励志短片——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论现实中的年轻人有多少压力,多少励志,何老师所描述的应该都是所有年轻人精神深处的一种理想,至少是曾经的所想的那个样子。
《后浪》观后感篇二B站借势推出了一个名为《奔涌吧,后浪》的视频,由著名演员何冰担纲演讲人,不得不说何冰的表演声情并茂,极其的煽情,然而空洞乏味的内容,丝毫打动不了生理年龄中年,心理年龄青年的我,甚至让我心生反感。
我已年过半百,按视频演讲中的分类,必然会归属于前浪,而我这个前浪,却经常跟后浪们一起浪,因为性格的关系,大伙还浪得非常和谐,所以对于我这个前浪来说,还是相对比较了解一些后浪的心声的,感觉对《奔涌吧,后浪》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视频中前浪一上来就是一句,“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像我一样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这句话措辞很奇怪,为什么要“像你一样看”呢?每个人的视点不是都不一样吗?你可以羡慕,难道别人就不能担忧?凭什么?你真以为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吹捧,不渴望建议?事实上,我身边的小年轻,会经常找我提建议,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我也能感受得到,他们中很多人的不安和迷茫,他们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表现更多的是“我要怎么做”,而不是“我已经足够好”,而我这个前浪,在这些后浪的面前,最满怀羡慕的,也只是他们的年轻!接下来前浪又说了,“几千年累积的财富,知识见识智慧艺术,如今的后浪们可以尽情享用随意喜欢”,于是“后浪们就拥有了,前浪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浪观后感
导读:后浪观后感1
在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发布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里,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以青年宣言《后浪》为词,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
视频只有三分钟,但里面有自信、有自由、有激情、有无所畏惧,有不同的年轻人不同的鲜活模样。
这种官方频道和年轻流行元素的结合打破了次元壁,让被戳中的z世代们有内心世界被主流逐渐认同的感觉,纷纷刷起“奔涌吧,后浪”。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演讲抒发了对青年数不清的期许和祝福,但在哔哩哔哩这个小型社区里能看到的问题说明,视频里光鲜亮丽的年轻人并不能代表全部年轻人,普通青年的生活和“后浪”是不能匹配上的。
青年满怀热血与激情,但缺乏能够坚持到底的毅力。
在哔哩哔哩学习有这样一件怪事,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来到同一个教学视频,往往视频第一P的弹幕很密集,很多打卡的、立誓的,但是随着P数的推进,弹幕数量越来越少。
而“雄心壮志”又可能会狠逼自己陷入一种自我欺骗的状态,就算不为了学习知识而看视频,也要为了刷完视频、完成学习任务而看视频,为了给别人看也为了麻痹自己而看视频。
青年人激情澎湃,同时躁动不安,缺乏古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
剑而后识器”的耐心和意志力。
青年手握不竭的知识,但缺乏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
哔哩哔哩作为二次元年轻人的聚集地,许多出圈的视频后面,总有一些评论不合时宜。
他们不思考消息的真假,而直接凭借消息的内容发表言论,陈述自己的观点,丝毫不考虑视频背后的背景、人物以及所处的利益关系,在自己的世界里指点江山;又或许并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一味地按博主或者视频的套路来陈述,看似队形统一,实则是一群乌合之众。
而年轻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青年人有最光明的前途。
就算所处的环境暂时无法像视频里一样自由地过热爱的生活,也不必心急。
毕竟拥有年轻、有热情、有毅力、想学习、会思考这些闪闪发光的特性,想要的、想做到的都会一一实现,今日长缨在手,不日缚住苍龙。
后浪观后感2
作为一个70后,看完《后浪》,用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为什么呢?
首先,何冰代表前浪发言,或者说表演的是前浪发言。
何冰是什么人?他是国家一级演员,大腕级的。
很明显,他代表或者表演的是那种比较成功的前浪,有资格站在后浪面前,对后浪说,你们很幸运啊,出生赶上好时候,长大做得也不错,值得他们这些前浪刮目相看,没眼光没胸怀的人才会批评你们。
我不是那种成功的前浪,没资格在
后浪面前秀一下自己的胸怀和眼界,没资格在后浪面前拍个马屁让后浪给我的App捧捧场,看完之后嫉妒感就来了,很不好。
其次,整个发言都是在说后浪既幸运又把握住幸运创造出了优秀。
我接触的后浪不多,不知道他们是否感觉自己好幸运,但看一些收入方面的帖子,或者看《后浪》的评论,可以知道,不少后浪并没有感觉到象片中那么幸运、幸福、有钱、有闲,更重要的是,很多后浪并没有象视频中说的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做的根本不是什么优雅的选择,而只是被时代之浪裹挟着狼狈的朝前奔涌。
我现在不是什么后浪了,但我曾经也是后浪,知道,后浪要想往前,除了后面有风吹有浪打,更重要的是前浪要么拉着后浪走,要么就是前浪沉下去,腾出空间让出位置给后浪才行。
编剧揣着明白装糊涂,前浪怎么会主动让贤?就算让也是让给自家的后浪,选择权这么大的权利,怎么可能被后浪普遍拥有?除非这个视频就是打着后浪的旗号专门给那些少数
有选择权的后浪看的。
但不管是给全体还是给部分,都让我感觉很不好。
以上让我很不好的原因,说得直白点,就是视频太“假”。
上世纪90年代,整个社会都还在提倡“真善美”,后来因为要
提白猫黑猫都是好猫,真善美就提的少了。
至今,科技发展、产业繁荣,什么东西制造起来都极其容易而精良,造假也跟着精湛起来。
“假”就像数学中的负数倍乘,只要有“假”,善和美一下子就变成恶和丑。
假得炉火纯青天衣无缝时,根本难以分辨,导致看到善事美人,不敢
鼓掌,生怕以后体味吃了苍蝇样的恶心。
绕是如此,最可怕的其实还不是登峰造极的“假”,而是,我知道你知道我在造假,可是,我还是说“我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听了恶心,可还是拿我没办法。
其实B站还算谦逊,很多UP主制作的讽刺视频热度靠前,B站也没有拿他怎么样,还是大方的任他排在前面。
不过,就像刚才说的`,现在净是精明的商人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B站如此谦逊或许只为营销,一边讨好管着它的前浪。
一边讨好是它衣食父母的后浪,至于后浪是否心中起火眼里冒光,我猜,B站并不在意,甚至后浪自己也并不在意。
所以,我说,不堪。
后浪观后感3
五四青年节,一则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刷屏了,演讲从“一代不如一代”的争议话题切入,然后从“羡慕”到“敬意”再到“感激”层层展开,表达了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坚信。
对于广大青年干部,我也想说:奔涌吧,后浪!
奔涌吧,后浪,时代真理请你尽情享用。
真理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真理指引社会发展。
青年干部要把学深悟透时代真理作为奔涌的动力源,用真理点亮指引我们奋斗的灯塔。
迷茫时,读一读原句廓清思想迷雾;乏力时,看一看原著补足思想之钙。
青年干部,不要羞于索取时代真理的精华,时代真理因你的索取、占有而更显光芒,你也因汲取时代真理的营养在奔涌的河流中劲力十足,请尽情享用吧。
奔涌吧,后浪,初心使命请你铿锵前行。
回溯百年来,五四运动
精神不曾因时代更进而有一丝一毫减淡,相反,它已经融入到每一个青年的思想,流淌在每一个举手投足的瞬间。
青年干部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是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的,也是一代代青年用实践、实干在传承、在弘扬的。
青年干部,锤炼好我们的本领,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向未来,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到时代的河流中,去奔涌;到世界的浪潮中,去逐浪。
奔涌吧,后浪,不负韶华请你向阳而生。
阳光是青春最好的养分,是韶华最亮丽的底色。
青年人的韶华是闯荡世界的苦涩与惊喜,青年干部的韶华在一件件为民做事中积淀。
青年干部要用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为工作增添活力,满怀激情又踏实肯干。
青年干部也要用纪律准绳约束自己,用规矩的尺子量出一片晴天,让阳光沐浴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给予他们向上而生的力量。
后浪观后感4
五四青年节,《后浪》刷屏,这个三分钟的视频里,何冰老师深情朗诵,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掷地有声的演讲稿再加之剪辑精美的视频画面,使这支视频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让人看了心中汹涌澎湃。
自由自信、奋勇争流、激情澎湃,在祖国的广阔天地上大展作为,是当下青年人该有的样子,广大青年干部应该读懂这只视频所展现“后浪精神”,并努力做一朵敢于奔涌的“后浪”。
做奔涌的“后浪”,首先要成为一股澄澈之水。
青年干部要成为
一股澄澈之水,像水一样纯洁无瑕,像水滋养万物一样怀揣奉献精神。
始终保持自身的纯洁性是广大青年干部的必修课,青年干部要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科学信仰,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青年干部越想要追求进步,就越要提醒自己“回头看”,看自己这股水是否干净、澄澈,是否是群众需要、渴望的甘泉。
没有纯洁性为前提,再大的声势、再多的作为也激荡不出美丽的浪花。
做奔涌的“后浪”,要奔流不息、奋斗不止。
无奋斗,不青春。
奋斗才是青春该有的底色,奔跑追梦才是青年干部该有的姿态。
有的青年干部工作中唯唯诺诺、不求上进,心中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逃避心态,在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这样的青年干部就如同死水一般,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更不会展现出奔涌浪花的魅力。
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建设者,历经重重选拔进入这支队伍,这只是青春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有奔跑追梦、奔流不息、翻涌澎湃的姿态,要能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只有这样,才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好干部,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做奔涌的“后浪”,要直面困难、冲破阻碍,敢于惊涛拍岸。
有的青年干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没有闯的精神,没有冲的气魄,这其实才是青年干部发展自我的巨大阻力。
无畏才无惧,青年干部要有敢于作为的勇气,工作中的困难犹如河流前进中的阻碍,阻碍越大、越多,越是需要跨越障碍、奔流向前的勇气,也只有这样,河流才能翻涌奔流,绽放炫丽之姿。
直面困难、冲破阻
碍,再加几分惊涛拍岸的气魄,相信青年干部一定会激荡出属于自己的浪花,谱写“卷起千堆雪”的壮丽画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展身手、大有作为。
历史的长河会见证,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奋勇争先、奔流不息,广大青年干部要争做奔涌的“后浪”,为祖国绽放绚丽的青春浪花。
后浪观后感4篇
1.后浪观后感5篇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联
3.观后感猩球崛起观后感
4.电影《火云端观后感》观后感
5.叉车观后感:物流基地观后感
6.如何写读观后感-读观后感的写法
7.《海蒂》的观后感
8.《超人》观后感
上文是关于后浪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