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人类文明...

合集下载

海洋文明: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瑰宝

海洋文明: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瑰宝

1.人类文明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而海洋文明则是其中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古代,人们对于海洋充满着敬畏与想象,他们将海洋视作神的居所,也将其视作生命源泉和连接各地文化的桥梁。

2.古代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海洋有关,诸如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都与海洋有着紧密联系。

这些文明中的一些国家依赖海洋贸易进行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则通过探险和航海将文化和知识传播到其他地区。

3.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海洋的深处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被海洋环绕的人们渐渐地将它们视作神圣的存在,用各种方式对其抱有敬畏之心。

例如,在希腊神话中,英勇的奥德修斯需要穿越湍急的海洋才能回到自己的王国。

而在北欧神话中,诸如海神尼奥尔和洛基等神灵则是牢不可破的象征。

4.海洋文明在加强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航海和贸易活动,古代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加强和扩展。

例如,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将东方文化传到了西方,为中西方交流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此外,南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古代文化也因海洋贸易而得以向世界各地传播。

5.对于那些依赖海洋贸易的国家来说,船只是他们经济的命脉。

在古代,人们使用木材和帆布制造出适合航行的船只,并利用它们进行远距离贸易活动。

古代文明的瑰宝,例如印度的香料和丝绸、中国的瓷器和丝绸、埃及的金子和香料等,都是通过海洋贸易来到了各国。

6.对于现代的海洋文明来说,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探测和研究海洋深处,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保护海洋资源的巨大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垃圾等问题都在影响着海洋的生态环境,而保护海洋资源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任务。

7.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海洋文明都将一直存在于人类历史中,并成为连接各国文化和推动交流的桥梁。

让我们珍惜这个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瑰宝,继续探索和保护它,让海洋文明成为我们传承给后代的宝贵财富。

(完整版)海洋与人类文明

(完整版)海洋与人类文明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
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
限里感到他自己无限的时候,他们就
被激起了勇气要在超越哪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
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益,从事商
业…….”
----------黑
格尔《历史哲学》。
其中可分为四个层面: 1 心理和意识形态的层面; 2 言语、行为样式的层面; 3 人居群落、组织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层面; 4 物质经济生活模式包括资源利用及其发明创造的层面
• 虽然学术界对中华海洋文化精神有过不尽相同阐述和概括, 但是最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我 们民族在海洋环境和长期的航海实践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文 化精神,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三是倡导和平、宽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其中包括《山经》5卷, 《大荒经》5卷,《海经》8卷。主要记述了古代动物、植 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 俗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海经》分《海内经》和 《海外经》,《海内经》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海外经》 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司马迁写《史记》时认为,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
3.海洋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医疗、食疗观念和方法;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服饰、器物制造机器感受;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样式;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工具与旅行;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婚丧嫁娶及其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 ;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风俗节日;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世俗观念、道德价值体系等。
海洋文化特征
海洋的自然天性的壮观、变幻、能量、傲放、奥妙,都 使得人类视海洋这一生命的舞台为生命本能的对象物, 为力量的、智慧的象征与载体,

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海洋生态文明理念是指在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中,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它强调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推崇尊重、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原则,以实现人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捕捞、过度开发和过度污染等问题。

2.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建立和完善海洋保护区、禁渔区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维护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3.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数据和信息支持。

4.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和普及海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强海洋教育和宣传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海洋生态保护。

5.国际合作与治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实现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文明简史

海洋文明简史

海洋文明简史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最初的渔猎采集时代,人类就依赖海洋获取食物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利用海洋进行贸易和探索,海洋文明逐渐孕育而生。

1. 早期航海时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已经开始沿着河流和海岸航行。

这标志着人类航海史的开端。

随后,腓尼基人被公认为是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他们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了广阔的贸易网络。

2. 大航海时代
15世纪,欧洲人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人首先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随后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大陆。

这一时期,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 现代海洋文明
19世纪中期,蒸汽动力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

20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焦点,包括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等。

同时,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

4. 海洋文明的未来
展望未来,海洋文明将继续发展壮大。

海洋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
食物和空间等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将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只有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海洋文明才能真正持久繁荣。

关于海洋文化的征文主题

关于海洋文化的征文主题

关于海洋文化的征文主题
1、“海洋:人类生命的摇篮”。

这个主题可以探讨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海洋之间的紧密联系。

可以涉及海洋对气候、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和保护。

2、“航海:探索与发现的史诗”。

这个主题可以关注航海的历史、技术和文化方面。

可以探讨航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以及航海者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的勇气、智慧和贡献。

3、“海洋生物:生命的奇迹与保护”。

这个主题可以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保护情况。

可以探讨海洋生物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方面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措施。

4、“海洋污染与保护:我们的责任与行动”。

这个主题可以关注海洋污染的现状、影响和保护措施。

可以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来减少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5、“海洋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

这个主题可以关注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探讨海洋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如何保护和发扬这些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海洋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主题

海洋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主题

海洋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主题以下是一些与海洋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主题:1. 海洋探索与发现: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现代的海洋科学研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

海洋探索不仅带来了新的知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 海洋经济与贸易: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渔业、矿产、能源等。

海洋贸易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 海洋文化与艺术:海洋对人类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海洋神话、传说、绘画、音乐等。

海洋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海洋环境与保护:随着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海洋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保护海洋环境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5. 海洋科技与创新:海洋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利用海洋的手段,如海洋观测、海洋工程、海洋生物技术等。

海洋科技创新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主题涵盖了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多个方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以下是一些与海洋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主题论文:1. 《海洋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探讨海洋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交流和融合的影响。

2. 《海洋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分析海洋经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模式。

4. 《海洋科技创新与人类未来》:探讨海洋科技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和潜力。

5.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

6. 《海洋法律与国际海洋秩序》:探讨海洋法律的发展、国际海洋秩序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7.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策略和建议。

这些主题论文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研究和写作。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

海洋---文明起源(选修课论文)

海洋与文明,资源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居住的大地,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祖国悠久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包罗万象,人类缘于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现如今,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的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渐突出。

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据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经济时代。

1.文明之源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1.1海洋----商业的起源各地早在原始社会,古代人群在兴渔盐之利的同时又通舟楫之便,创造了带有海上活动特色的龙山文化和百越文化。

这样的联动与互动的过程,就是异域异质文化相互辐射与交流的过程,也是海洋文化得以发展、变迁的过程。

价值取向上的商业性和趋利性我国古代海洋观念的萌芽首先表现在对海洋具有“行舟楫之便”与“兴渔盐之利”经济属性的基本认识之上,并且这种认识随着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深化。

随着木板船的出现和航海技术的提高,“行舟楫之便”的航海之利已经具备了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意义,将航海活动与商品交换活动联系起来,因而也就大大加深了对海洋所具有的社会商品经济属性的认识。

海洋与人类文明

海洋与人类文明

• “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海洋差不多是所有生命的 起源,所有的淡水最终都要汇聚到海洋,在海洋里 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生命,然后是由水中开始向陆 地发展,陆地有了生命后才可能诞生人类文明。
生命的摇篮
旧石器 时代, 中国沿 海地区 就已有 了人类 活动的 足迹
古人还 留下了 众多描 写海洋 的诗词 作品
海洋与人类文明
第一节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
1.人类的起源 一切生命都起源于海洋!
2.人类的发展、人类 的生活离不开海洋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 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一国 之内的发达地区也几乎都 是沿海地区”

•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 洋而生成的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 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也 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 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 生活的认知与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 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 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 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
东夷文化 百越文化
东夷地区 百越地区
炎黄部族
鱼猎文化
黄河文明 长江文明
农耕文化
中华文明
我们的祖先生活 与沿海地区
贝丘人
宝贝、财产、 贿赂等; 海枯石烂; 海化地名。
贝丘遗址
山顶洞人
最早的货币:贝币 装饰:贝饰
我们的祖先生活
沧海桑田
与海有关
海洋和文化的起源息息相关
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发达的海洋生活方式
从我国海洋历 史文化、海洋 军事文化、海 洋旅游文化或 海洋民俗文化 中都能挖掘出 无数亮点
3.世界5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关系
地中海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期末考试卷(2014_—2015__学年第_1__学期)课号:--------------- 课程名称:海洋与人类文明改卷教师:__________ 学号:126030067 姓名:江泽文得分:____________人类社会活动对海洋的影响摘要: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人类发展的最根本所在。

海洋中有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绝大多数资源,所以,海洋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毋庸赘言。

但是,当下由于人类文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足迹早就开始探索海洋。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生活对海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随着人类探索海洋的进程,海洋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海洋人类文明资源影响海洋、陆地、大气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地球。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可以说,不只是人类,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

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起源于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海洋中最早形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再慢慢发展为真核生物。

5.7亿年前,海洋中才渐渐的开始出现各种动植物。

就这样又过了几亿年的衍化,动植物开始向陆地上迁移并且开始了进化。

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将人体中的某些元素和海洋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做了对比,发现在人血液中和海水中,氯、钠、氧、钾、钙等元素的比例都什么的接近,说明海洋与人类的进化甚至是与一切生物的进化都息息相关的。

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人类文明发展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提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海洋的关系,不得不提人类历史中对于大海的几次伟大的探索,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远古时期的文明大多发祥于几大河流域,而在此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则呈现了鲜明的海洋特征。

公元前1600-1450年乃至更早的年代,位于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上的皮拉斯基人创造了程度较高的古代海洋文明,并使当时的克里特成为海上霸主。

它很早就能建造高头低舷的快速远航船,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曾控制过爱琴海的海上贸易,强迫周围的民族向它称臣纳贡。

在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繁荣时期,地中海地区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

以地中海为中心,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曾影响到广大的周边地区,南至撒哈拉、东南至红海地区、东北至黑海地区、西出直布罗陀海峡、北至高卢与英国,时间长达几个世纪,因此,被人们称为“地中海时代”。

古代希腊的雅典由于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和比利犹斯等良港,为其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雅典的比利犹斯港是古代希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

以大西洋为中心的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近代文明的突出代表,被称为“大西洋时代”。

航海技术的进步、新航线的开辟是“大西洋时代”的发端。

13世纪,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到14世纪,欧洲人已普遍使用。

l5世纪,载重千吨的快速多桅帆船制造出来,航海技术进步很快。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在欧洲日益流行。

这些都为新航线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

15世纪末到l6世纪初,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辟了从欧洲不经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线和横渡大西洋前往美洲的新航线,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著名航海家哥伦布(1451--1506)是开辟新航线的主要人物。

1492年8月3日拂晓,哥伦布率领88名水手,分乘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斯港出发,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于l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6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

在此之后,哥伦布又3次西航至美洲,先后发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并到过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巴拿马以及南美洲大陆北岸,为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继哥伦布等人的探险之后,葡萄牙人麦哲伦(1470—1521)率领的船队经过3年时间的艰苦航行,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使地圆学说得到了证实。

虽然新航线的开辟带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掠夺、扩张、殖民的深刻烙印,就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但是新航线的开辟对欧洲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航线发现以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迅速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往来,原来局部的、孤立的地区,从此卷入了整个世界的经济体系。

新航线的开辟,也使世界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使大西洋沿岸的许多城市成了世界贸易的中心。

二、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海洋还是人类潜在的巨大资源宝库。

有关专家测算,地球上的初级生产力每年约为1540亿吨有机碳,其中的1350亿吨来自海洋,约占87.7%。

海洋中的生物多达20余万种,其中动物约18万种,植物2万余种。

在动物中有鱼类2.5万种,可供人类食用的鱼类有200余种。

海洋每年繁殖各种生物约400亿吨,据专家测算,其中鱼类年生产量估为6亿吨(鲜重)。

海洋中含有储量极为丰富的矿藏。

海水中含有80种元素,其中镁、溴、碘、钾、铀、金、银等含量丰富。

世界各大洋中的锰结核矿总储量可达3万亿吨左右。

这种矿含有多种稀有金属元素,其中镍为164亿吨、铜为88亿吨、钴为58亿吨、锰为2000亿吨。

据专家分析,除铜可供使用近千年外,其他几种金属元素可供人类使用2万~3万年。

近海的矿藏,如砂砾(建筑材料)、甲壳和文石(水泥原料)、锡矿砂、煤炭等也极其丰富。

海洋中的无机盐类约5亿亿吨,淡水资源约l3亿立方千米。

据计算,每立方千米海水中仅氯化钠(食盐)就有2700余吨。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取出来的话,那么,用它将北冰洋填平还有余。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估计有一半埋藏在海底。

海洋储藏石油资源的沉积盆地面积大约有5000万平方千米,估计石油资源储量为1350亿吨左右,如将天然气计算在内,储量更是大得惊人。

除此外,海洋资源还包括很多新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

据美国学者估计,世界海洋能源的理论蕴藏量为1500 海洋与人类生活课程论文报告(晏福刚)3 多亿千瓦,可以开发利用的73.8亿千瓦,其中波浪能27亿千瓦、温差能20亿千瓦、盐差能26 亿千瓦、海流能0.5亿千瓦、潮汐能0.3亿千瓦。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海洋作为人类生命系统的基本支柱,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关系重大,因此,保护海洋环境也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目前,全球面临的三大危机之一的环境问题,在海洋方面也非常突出: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次生灾害增加、部分海洋资源和自然景观受到破坏等。

以中国海为例,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逐年退化,近海污染范围有所扩大,特别是一些海湾、河口地区,如辽东湾、大连湾、锦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舟山海区、珠江口等海域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100亿吨污水携带着大量的有害、有毒的污染物排人海洋,导致渔业资源衰竭、生物种类锐减、海洋灾害频繁发生。

海洋污染不仅危害海洋资源,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众所周知的l988年1月上海暴发的近40万人患甲肝流行病,就是因为食用受污染的毛蚶造成的。

近几年,随着海洋化工的发展而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据科学研究证明,橡胶在海水里净化分解需几百年、上千年的时间;金属汞和无机汞渗到水下的污泥里以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转化成有机汞,有机汞被水中的鱼类和贝类吸收以后,就会蓄积在体内。

三、海洋权益海洋权益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是每个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的权利,每个国家在领海区域的权利和领土区域主权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每个国家拥有自己国家领海的安全、海关、财政等权利,还包含对此片海域的自然资源开发的权利。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主要有: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

目前,中国尚存在很多的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主要有:1、二战后形成的波茨坦-雅尔塔体系留下的诸多海洋主权纠纷问题;2、周边国家对资源的觊觎:中国的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渔业资源、鸟粪石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必然会被周边国家觊觎。

3、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是现阶段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白热化的原因。

我国要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全面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上强国,有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权益,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

对海洋权益争端的解决尽量用对话和谈判的方式,坚决维护和平。

再次是建立、发展和完善海洋权益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

最后要加强海上力量,加强海防建设特别是海军建设,捍卫蓝色国土。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

它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生物世界,也创造了地球上的生命。

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资源的宝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它是交通的要道,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它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让我清楚认识到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对我们的重要性。

海洋给予了我们很多,从而我们要保护好她,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让她永不枯竭,成为我们永久的资源宝库。

参考文献:[1] 侍茂崇.海洋与人类文明[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年4月1日)[2]俞存根.奇妙的海洋生物世界[M]. 北京:海洋出版社第1版(2008年10月1日).[3]曲金良.发展海洋事业与加强海洋文化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1):1-2[4]孙智宇.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5[5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及其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2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