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课堂

合集下载

《儿童保健内容》课件

《儿童保健内容》课件

《儿童保健内容》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儿童保健内容》这一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以及第四章“儿童常见病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营养素的需求与食物来源、均衡膳食的构建方法、儿童常见疾病的识别、预防和家庭护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能够科学搭配儿童饮食。

2. 培养学生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能力,提高家庭护理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能够关注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重点: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儿童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黑板。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计算器(用于计算儿童营养摄入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关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儿童保健的关注。

2. 知识讲解:a. 介绍儿童营养素的需求与食物来源。

b. 讲解如何构建均衡膳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c. 分析儿童常见疾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家庭护理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与健康a. 营养素需求与食物来源b. 均衡膳食构建方法2.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a. 疾病原因、症状b. 预防与家庭护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家里的儿童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b. 请简述如何预防儿童感冒,并列举三种家庭护理方法。

2. 答案:a. 营养均衡午餐示例: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奶类等。

b. 预防儿童感冒: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患者等。

家庭护理方法:多喝水、保持休息、使用退热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及如何改进教学策略。

《儿童保健讲座》

《儿童保健讲座》
婴幼儿时期动作发展和心理年龄特征:
大动作按三个原则发展 从近身体中心到远离身体中心 如会动手臂 → 动手 → 手指 动大腿 → 小腿→
脚趾 从头到脚 会抬头 → 竖颈 → 坐 → 立 → 走 从整体到分化 如冰放在婴儿脚心,小时候全身动,稍长时间,
大即能只缩这只脚。
.
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格的生长---头围
头围: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饶 头一周的长
初生时头围约34cm 1岁时头围约46cm 2岁仅增加2cm
.
体格的生长---胸围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第一年可增加12cm 1~1.5岁胸围与头围大致相同
.
生长发育的评价
发育水平:发育速度与各项指标的关系 纵向调查:这是一种动态观察法 优点:
听觉 4—5个月 味觉 6个月 胎儿与母亲之间存在着一套信息传递系统,可 以形成母子信息传递统一体,可实施胎教。
.
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第28天
(1)足月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kg,伸长为50cm; 新生儿生理现象: 新生儿黄疸 乳房肿大 阴道出血 板牙 生理性体重下降
.
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精细动作——手的动作发展有三个原则:
从大把抓到拇指、食指捏 从手眼不协调到协调 从取物不准确到准确
.
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情绪性记忆6个月开始 形象性记忆6—12个月 1岁婴儿有恐惧、厌恶、愤怒、快乐、高兴
等情绪 社会微笑在生后7,8周出现 2~3个月对语言发生兴趣 6~7个月对母亲产生依恋
.
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儿童保健》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儿童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的构建、以及如何预防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营养素的需求。

2. 培养学生构建平衡膳食的能力,使其能够为儿童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

3. 提高学生对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预防意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的构建。

难点:如何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儿童营养知识挂图、膳食宝塔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营养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儿童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的构建等理论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教授如何为儿童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儿童一日食谱。

5.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设计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2. 平衡膳食构建膳食宝塔食物多样化、适量摄入3. 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营养监测合理调整饮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所在班级的一位同学(510岁)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饮食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两顿加餐,确保营养均衡,食物种类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儿童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要求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儿童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 膳食宝塔的构成及其在儿童饮食中的应用3. 预防儿童常见营养问题的措施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 学生能够列出至少三种儿童必需营养素,并说明其食物来源和作用。

《儿童保健》教学教案(教学能力比赛)

《儿童保健》教学教案(教学能力比赛)

儿童保健教学教案(教学能力比赛)一、教学目标•了解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健康观念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儿童保健2.儿童保健的重要性3.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4.儿童饮食和运动的原则5.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6.儿童安全和急救常识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说明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

2.引发思考:提问学生们是否关注自己的健康,以及他们是否知道哪些常见儿童疾病。

第二步:知识讲解(25分钟)1.介绍儿童保健的定义和内容,包括儿童期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特点。

2.讲解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3.解析儿童饮食和运动的原则,包括推荐的食物和禁忌食物,以及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和注意事项。

4.探讨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包括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

5.介绍儿童安全和急救常识,包括交通安全、水域安全以及如何进行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处理。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根据学校的资源和条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体验课外活动、参观医院或与健康专家进行交流等。

3.指导学生们制定个人或家庭的健康计划,包括饮食、锻炼、睡眠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步:综合评价(10分钟)1.进行小测验:设计简单的选择题或问答题,测试学生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行评价自己在课上的学习效果,并对同组成员进行互评,大家互相学习和提高。

3.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3.教学实践活动相关资源(如体验活动、专家交流等)4.小测验题目准备5.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发学生对健康的思考,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科学健康观念。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保健》教材第三章“儿童营养与健康”,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儿童膳食指南”及第二节“儿童营养需求与失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膳食指南,掌握儿童饮食的基本原则。

2. 理解儿童营养需求,识别常见的营养失衡问题。

3.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儿童营养需求与失衡的识别及处理。

重点: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儿童膳食宝塔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饮食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饮食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儿童膳食指南,分析其原则与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儿童膳食宝塔模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儿童设计一日三餐。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份儿童食谱,判断其是否符合膳食指南要求。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膳食指南的食谱。

6. 营养需求与失衡:讲解儿童常见营养素的需求,分析营养失衡的症状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膳食指南:均衡摄取五类食物控制盐、糖、油的摄入每天喝足量的水食用适量的动物性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2. 儿童营养需求与失衡:常见营养素需求营养失衡的症状及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膳食指南的食谱。

2. 答案:示例食谱及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健康,开展家庭饮食调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实践情景引入的适用性5. 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合理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儿童的实际需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节课围绕儿童膳食指南和营养需求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儿童饮食的基本原则,识别营养失衡问题。

儿童保健培训内容

儿童保健培训内容

儿童保健培训内容
以下是 7 条儿童保健培训内容:
1. 营养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就像给小树施肥一样,得让孩子吃得健康有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呀!比如说,多给孩子吃各种蔬菜水果,别光吃那些垃圾食品。

你想想看,孩子要是营养不均衡,怎么能身体棒棒呢?
2. 睡眠绝对不能马虎!这就好比给孩子的身体充电,只有睡饱了,孩子才有精神头啊!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哦,像晚上别让孩子玩得太晚,不然第二天怎么有精力学习和玩耍呢?你说是不是?
3. 运动就像给孩子注入活力剂!带着孩子多去户外运动呀,跑一跑,跳一跳。

瞧,隔壁家的孩子经常出去运动,身体多结实呀!难道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活力满满吗?
4. 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啊!孩子的内心也像一片花园,需要我们用心浇灌呢。

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他们好好沟通。

要是孩子心里有啥不开心的,不及时解决,那多糟糕啊!你们平时会和孩子谈心吗?
5. 卫生习惯要从小培养呀!就像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等好习惯。

不然,脏兮兮的多容易生病呀!这可不能马虎,对吧?
6. 安全这可是最最关键的呀!就像给孩子围上一个保护圈,处处都要留意。

家里的危险物品要放好,出门在外也要时刻看着孩子。

一旦孩子出点啥事,那得多心疼啊!大家可千万要注意呀!
7. 定期体检可太有必要啦!这就跟汽车要定期保养是一个道理呀!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别等孩子病了才着急呀,早发现早预防不好吗?
我觉得儿童保健真的太重要啦!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我们都要重视起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全力以赴!。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内容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内容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内容
本次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旨在提供儿童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建议,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他们的孩子。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
主要内容:
1. 儿童饮食营养
- 提供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和正确摄入量。

- 强调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并减少糖分和加
工食品的摄入。

- 讲解正确的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和辅食引入的时机和方法。

2.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
- 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惯和预防意外伤害等。

- 解释儿童感染病毒和细菌的途径,并提供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勤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等。

3. 儿童心理健康
- 强调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促进健康成长的建议,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注重孩子的情绪需求等。

- 提供在孩子面临压力和挑战时的支持方法,如积极鼓励、建立合理的期望等。

4. 儿童安全
- 强调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包括家庭和户外环境的安全措施。

- 提供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建议,如正确使用安全座椅、防止溺水等。

5. 儿童身体活动
- 讲解儿童身体活动对健康的益处,包括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肌肉骨骼发育等。

- 提供适合儿童的身体活动建议,鼓励他们参与户外运动和体育课程。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的内容,家长们可以了解到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并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来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健康知识讲座材料

儿童保健健康知识讲座材料

儿童保健健康知识讲座材料1. 合理饮食儿童的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或挑食。

应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盐分。

此外,应该保证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的食物。

2. 充足的睡眠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

应该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过度嘈杂或光线过亮。

同时,应该注意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身体不适。

3.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

应该鼓励儿童参加适当的运动活动,如户外游戏、跑步、游泳等。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避免受伤或疲劳过度。

4. 勤洗手儿童应该勤洗手,有助于预防传染病和保持个人卫生。

应该教会儿童正确的洗手方法,如用肥皂和水清洗手心、手背和手指缝等。

5. 定期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接种疫苗,并注意观察儿童的接种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6.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儿童应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酒、毒品等。

同时,也要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品等危险品。

7. 良好的心理卫生良好的心理卫生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应该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为儿童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减少心理压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7. 良好的心理卫生儿童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应该为儿童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减少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产生。

8. 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

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9.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应该限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同时,应该鼓励儿童参加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访视内容: ? (1)问诊 : ? ①孕期及出生情况; ? ②一般情况; ? ③喂养情况; ? (2)测量体重、体温 ? (3)体格检查 ? (4)指导 :居住环境、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
防、伤害预防、促进母婴交流
9
三、高危儿的早期筛查
?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 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身心发育,尤 其是脑发育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日后可 能发生残障的婴儿
? 筛查的目的;是促进高危儿的健康成长, 减少由于脑损伤所致的疾病和残障的发生
10
高危因素
? 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下、发育畸形; ? 早产(胎龄小于37周)、过期产(胎龄大于等于 42周)、
多胎; ? 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 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
大于等于4000克); ? 宫内、产时或产后发生窒息; ? 新生儿期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性低血糖、
2
儿童保健
? 儿童保健是预防儿科学与临床儿科学在新 的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下整合的新科 学,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群体保健干预和 个体保健服务相结合 ,包括Ⅰ、Ⅱ级和部分 Ⅲ级预防的内容,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
3
儿童保健的三级预防
? Ⅰ级预防:疾病发生前的干预、促进性措 施
? Ⅱ级预防: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的干预 ? Ⅲ级预防:彻底治疗疾病
病理性黄疸、感染、发热和抽搐史; ? 本次妊娠有先兆流产史; ? 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肿大、心脏病等
慢性疾病; ? 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自然流产大于等于 3次;妊娠
次数大于等于 4次;死胎、死产史;此次分娩年龄大于等 于35岁或小于16岁。
11
高危儿的家庭监测
? 1、婴儿手脚经常有“打挺”、“很有力”地屈曲或伸直, 活动时感到有阻力;
儿童保健
L/O/G/O
1
儿童保健的需求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儿童保健需求的提高,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 要求进一步控制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 各种疾病,儿童心理、智能、行为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不仅要体 格健壮,还要有很好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其中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早期教育与潜能开发 就显得极为重要, 0~6岁、特别是 3岁以前是 儿童发展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全面保 健可促进儿童体格、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 2、满月后不能竖头,头老往后仰; ? 3、3个月不能抬头; ? 4、4个月手仍紧握不松开,拇指紧贴手掌; ? 5、5个月俯卧位时手臂不能支撑身体; ? 6、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 ? 7、7个月不能发ba、ma音; ? 8、8个月不会坐; ? 9、头和手频繁抖动; ? 10、对面前的玩具或对声音反应差
16
量床
测身长
17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 -3
? 头围 出生平均34cm 6个月42cm 1岁45~47cm 2岁47~49cm 5岁50~51cm 15岁54~58cm接近成人。
18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 -4
?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和肺的 发育
? 出生时胸围<头围 1~2cm,1岁时胸围=头围, 1 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 cm数约等于小儿周
7
二、新生儿访视
? 访视时间:出院7日内,出生28-30日 ? 访视次数:足月新生儿不少于2次 ? 访视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
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 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 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 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8
新生儿访视
6
一、建立健康档案
? 包括出生史 (产时情况出生体重、身长 ) ? 喂养情况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 ? 常规体检时间(生后 30-42天宝宝建立保健手册。
正常的是前 6个月,每个月检查一次; 7-12个月, 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异常的是一岁之前每个月检 查一次。第二、三年,每隔 6个月检查一次(生后 18、24、30、36个月), 3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一 次。 ? 健康体检报告的管理
岁数减 1。
19
体格生长的评价方法 :
? 均数离差法 ? 生长曲线图评价法 ? 标准差比值法 ? 指数法 ? 百分位、中位数法
20
生长发育图
? 定期监测评价生长发育情况应连续 ? 体重增长2个高峰:出生后6月,尤以头3个月明显;青春期
21
骨骼的发育 -1
囟门: ? 前囟: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测量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最迟
体重:是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 是最容易获得、反映儿童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 重要指标。测量方式: <3岁卧位法 ,3岁站立法
15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 -2
? 身长(高):反映身体长轴的增 长 三岁以下仰卧位量身长,三岁以 上站立量身高
新生儿平均50cm; 1岁75~77cm;2岁85cm; 2-12岁: 身高(cm)=年龄×7+70(cm)
12
四、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 生长:是指数和量的变化,能够用度量衡 测量
? 发育:是指质的变化,是指各组织器官生 理功能的变化
13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 连续性、非匀速性、阶段性 ? 生长的程序:一般规律 (上到下、近到远、
粗到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 个体差异
14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 -1
准备 ? 学龄期:6、7岁~12、13岁,充足营养、学习教育 ? 青春期:女:11、12岁~17、18岁,男:13、14岁~18、20岁,保证
足够营养、做好生理、心理教育;
5
儿童保健门诊服务内容
? 一、建立健康档案 ? 二、新生儿访视 ? 三、高危儿的早期筛查 ? 四、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 五、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 六、营养性疾病的预防 ? 七、环境污染性疾病 ? 八、小儿的合理喂养
4
各年龄期保健原则及重点
? 胎儿期:卵和精子结合→小儿出生,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 →生后28天内,保温、喂养、清洁卫生、
消毒隔离 ? 婴儿期:出生后→1岁,合理营养、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 ? 幼儿期:1~3岁,合理营养、防传染病、意外、生长发育监测、早期
教育 ? 学龄前期:3~6岁,防病、防意外、生长发育监测、能力培养、入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