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蕾薹期发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技术.pptx

合集下载

油菜栽培技术PPT课件电子教案

油菜栽培技术PPT课件电子教案

油菜生产技术农时历(12~3月)
12月中旬至1月下旬 苗后期 1、到“冬至节” 时,油菜绿叶数应达13片左右。2、12月中 下至1月上旬重施一次开盘肥。3、1月下旬于 晴天下午第一次打老、黄、病叶。
2月下旬至3月下旬 开花期 1、初花后7天左 右用药菌核病,一周后再用药一次。2、对长 势较差的再施一次人畜粪水或喷施0.2~0.4的 磷酸二氢钾液。3、注意理沟排湿。
早施、苗肥 在移栽成活后或直播定苗后,及时亩施人畜粪 20—30担,尿素5公斤,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
重施腊肥 亩施发酵油饼15—2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水粪 15—20担或尿素7—10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保冬壮,促 春发。
稳施苔肥 苔高17cm左右时施用苔肥,亩施人畜粪15—30担, 尿素5—8公斤。
油菜生产实期 重点防治蚜 虫。
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成熟收获期 1、当全田2/3 的角果呈枇杷黄色,主序中下部角果内籽粒 现黄色时即可收获。2、脱粒后即时凉晒,除 去杂质,当水份降到9%以下即可装袋贮藏。
二、双低油菜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 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 油菜品种。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 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等
油饼含蛋白质40%左右,低硫甙含量的饼粕是发展畜牧业的 优质饲料。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不仅能为农 民增收,促进轻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能培肥土壤,为 后作提供早茬口、肥茬口,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农业观光旅游。
江西
主要讲述内容
高产油菜的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特性与栽培要点 免耕直播油菜的栽培技术
施肥原则 施肥部类原则:坚持氮、磷、钾、硼配合施,
有机与无机结合施,硼砂必须施。 施肥时期原则:应掌握底肥足,苗肥早,苔

《油菜栽培技术》课件

《油菜栽培技术》课件
《油菜栽培技术》PPT课件
油菜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帮助您了解油菜的种植、生长特点以及栽培技术。 通过本课件,您将学会如何高效地种植油菜,获得丰收的成果。
油菜简介
油菜的特点
油菜属十字花科,是一 种具有鲜明黄色花朵的 一年生植物。它不仅提 供了营养丰富的菜籽和 油脂,还有许多其他应 用。
油菜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栽培特点, 油菜可分为食用油菜、 饲料油菜和观赏油菜等 多个品种。
油菜的产地
油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 种植,主要产于中国、 加拿大、印度和欧洲等 地。
油菜的生长特点
营养生长阶段
油菜种子发芽后进入营养 生长阶段,需要适宜的温 度和水分来保证生长。
生殖生长阶段
在营养生长阶段后,油菜 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花蕾 逐渐形成,最终开花结果。
全生育期
油菜的全生育期通常为60120天,这取决于品种、环 境和栽培技术等因素。
油菜的应用前景
除了食用外,油菜还在能源领域和医药领域 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论
1 油菜的种植容易、利润高
油菜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种植过程相对简单,且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
2 总结油菜种植技术要点
通过本课件提供的技术要点,您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油菜的栽培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
油菜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机
油菜种子的采收时机是关键,它应在果实成熟但未散落之前进行,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加工方法
油菜籽可经过粉碎、压榨等加工方式,提取出优质的菜籽油。
油菜籽的利用
油菜籽不仅可以提炼出食用油,还可以用于制作饲料、生物柴油和化妆品等。
油菜的市场前景
油菜市场菜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油菜的栽培技术
1
育苗技术

《油菜栽培技术》课件

《油菜栽培技术》课件

谢谢聆听
03

油菜种植的优选品种
总结词
优选品种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 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 需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是油菜种植的首要任务。
详细描述
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其生长周期、适 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含油量等因素 。同时,应注意品种的搭配,避免单 一品种导致的风险。
油菜种植的技术创新
油菜的病虫害防治
总结词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油菜生长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田间管 理,提高油菜的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防治病虫害时,需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 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油菜种植的优选品种和技术创
油菜的种植技术
总结词
科学的种植技术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在种植油菜时,需要合理密植,控制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以确保油菜生长良好 。同时,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菜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和灌溉,以满足油菜 的营养和水分需求。
油菜的田间管理
总结词
加强田间管理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03
生态价值
油菜作为绿肥作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油菜的栽培历史和现状
栽培历史
油菜作为油料作物已有数千年的 栽培历史,最早起源于地中海沿 岸,后传播至世界各地。
栽培现状
油菜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 一,中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 是油菜的主要生产国。
油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
生长环境
油菜需要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肥沃 的土壤环境,适宜生长在温带和亚热 带地区。
《油菜栽培技术》 ppt课件

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contents •油菜中后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油菜中后期水肥管理技术•油菜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油菜中后期技术措施•油菜中后期管理注意事项•油菜中后期技术推广应用前景与展望目录油菜的生长阶段与特点油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油菜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对油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对于菌核病,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霜霉病,可以选用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蚜虫,可以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

油菜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情况010203微量元素施用微量元素种类可以将微量元素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或者在浇水时加入微量元素。

施用方法施用时间菌核病是油菜生长中后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时会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菌核病需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咪鲜胺、多菌灵等。

霜霉病防治霜霉病主要危害油菜的叶片和茎杆,导致叶片枯黄、茎杆折断,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

防治霜霉病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甲霜灵、代森锰锌等。

菌核病防治VS蚜虫防治菜青虫防治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除草方法,可以使用草甘膦、百草枯等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油菜造成伤害。

人工除草人工除草是一种安全、环保的除草方法,可以使用镰刀、锄头等工具进行除草。

但是需要注意时间和方法,避免对油菜造成伤害。

密植与通风透光密植通风透光薹肥施用施用时间施肥量喷施时间调节剂应在油菜初花期喷施,这样可以调节油菜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要点一要点二选用调节剂常用的油菜调节剂包括多效唑、矮壮素等。

这些调节剂可以抑制油菜植株的生长,促进分枝和开花结实。

但需要注意的是,调节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以免产生药害或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喷施调节剂收获时间适时收获收获方式晾晒和储存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油菜的抗倒伏能力。

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油菜的三大类型
甘蓝型
白菜型
芥菜型
分枝
• 由茎杆叶腋间的腋芽发育而成。
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及云 贵高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 面积的90%,总产约占全国总产量 的90%以上。
六个亚区:华北关中亚区,云 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 中游亚区,长江下游亚区和华南沿 海亚区。
种植面积产量均只占全国油菜的10% 以上。
三个亚区:青藏高原亚区、蒙新内陆亚 区和东北平原亚区。
从出苗至75%现蕾。甘蓝型中熟种类 苗期约为120d左右,生育期长的种类可达 130~140d。苗期适宜温度为10~20℃, 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为宜。
自现蕾至75%的植株开场初花的时期。 春油菜15-25天,冬油菜30-50天。冬油菜 普通初春后气温5℃以上时现蕾,10℃以上 时迅速抽薹。此期土壤湿度以到达田间持 水量的80%左右有利于主茎伸长。
2〕温度:在室内恒温条件下,油菜种子 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 39~41℃。在田间变温情况下日平均温度 在5℃以下时,发芽极为缓慢,需求20多 天才干出苗;在12℃左右,需求7~8天才 出苗;在16~20℃时,3~5天即可出苗。
3〕氧气:油菜种子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萌生出苗 需求有较多的氧气。假设氧气缺乏,亦不能正常 发芽出苗,甚至烂种缺苗或呵斥弱苗。
一、油菜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程度和生活质量 • 有利于促进现代工业的开展 • 有利于促进饲料工业的开展 • 有利于促进养蜂业的开展 • 有利于作物合理规划 • 有利于改良土壤
二、世界油菜的消费概略
• 世界油菜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洲。
• 油菜有两个来源中心,白菜型和芥菜型 的来源中心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 的来源中心在欧洲。

油菜生产技术PPT课件

油菜生产技术PPT课件

知识准备
二、油菜播种与育苗 1. 油菜的产量形成 (1)油菜产量构成因素:油菜产量由单位面积(每公顷或每亩)角果数、每
角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单位面积角果数。 (2)油菜高产技术路线:可分为冬壮春发、冬春双发、秋发冬壮三类。优点
多的是秋发冬壮高产技术路线。
知识准备
二、油菜播种与育苗 1. 油菜的产量形成 (3)高产油菜的需肥特性:油菜对氮素的吸收高峰主要在苗期和蕾薹期,磷
素以苗期最为敏感,钾素以苗期和蕾薹期吸收比例较高。油菜所需氮、磷、钾之 比约为1:0.4:1。
2.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油菜的种植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 (2)南方地区油菜种植制度:冬油菜主要有水稻—油菜两熟制、双季稻—油 菜三熟制、旱粮或烟草—油菜两熟制等几种种植制度。
生中,按其生育特点和栽培管理的不同要求,可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及角 果发育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
知识准备
一、油菜生产的特点 3. 油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 (4)油菜的阶段发育 油菜的阶段发育可分为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油菜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标志
是花芽开始分化,植株抽出短柄叶。 4. 调查当地油菜的类型及品种特性
60粒左右即可。 (5)优质油菜的保优措施:搞好隔离防杂,实行大面积连片种植;严格建立
良种繁殖基地,坚持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防止机械混杂,防止人为掺杂。
知识准备
二、油菜播种与育苗 4. 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要点 5.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1)留足苗床: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和1~2年前没有种过常
知识准备
一、油菜生产的特点 1. 发展油菜生产的意义 (1)菜油营养价值高,提供了全国食用植物油的50%左右。 (2)菜籽饼可做肥料和饲料。 (3)油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作物。 (4)油菜是很好的蜜源作物,有利于养蜂业的发展。 2. 油菜的生产概况 (1)油菜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其中以亚洲为最多,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

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开春以来,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

田间管理以防衰、增角、增粒、增重为中心。

一、巧施薹肥。

油菜蕾薹期是需肥量最多的时期,施用时间,一般在“立春”后苔高7—10厘米时追肥。

对底肥足、苗肥、腊肥多,油菜长势健壮的不轻施,每亩用4—5担人粪尿加1.5—2公斤尿素掺入浇施;反之,可重施,每亩用人粪尿10—15担加尿素2.5—4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掺水浇施。

二、补施花肥。

花期追肥,一般采取根外追肥。

对长势正常的田用15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50公的笔喷施;长势差的田用250克尿素加200克磷酸二氢钾掺水75公斤喷手艺。

三、中耕除草。

春季雨水多、气温回升、杂草生长快,土壤易板结,必须在油菜封行前时宜1—2次中耕除草(可结合一次施苔肥),以疏松表土,促进根系生长和控帛杂草。

四、清沟排渍。

开春后,雨水增多,渍害严重,导致土壤闭气、油菜烂根黄叶、落花落荚、病虫害加重。

应及时清理“三沟”,排除渍水。

五、防止花而不实。

油菜花而不实,是因开花期缺乏硼素。

可在苗期、蕾苔期、开花期各喷施一次硼素。

每次亩用硼砂100克掺水65—7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缺硼严重的,开花期要连续喷施2—3次。

六、防治病虫害。

抽薹后,蚜虫常大量发生,及时用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

对菌核病采取打老叶、黄叶及深中耕以病源发病初期用多菌灵活喷雾或用黑白粉(石灰和草木灰按1∶1混合)撒施防治。

七、辅助授粉。

油菜开花期进行辅助授粉能提高结角率,增加角果种子粒数和种子千粒重。

可采用拉绳或竹竿工具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油菜良种繁育和留种田,要避免蜜蜂采蜜授粉,以防混杂退化。

油菜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油菜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油菜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一、蕾薹期管理技术。

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

在我国甘蓝型油菜现蕾抽薹期一般为25~30天。

蕾薹期是油菜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两旺、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此期,菜苗根系继续扩展,薹茎、分枝、叶片、花蕾快速增长,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在此生育阶段,要实现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高产奠定基础。

1、重施薹肥。

薹肥是油菜抽薹前或刚开始抽薹时施的肥料,是促进春发稳长、薹壮枝多和争取角果多的一次关键性追肥。

施用薹肥一是要看苗施用,苗体越大,脱力落黄越重,土壤后劲越是不足的田块越要重施。

二是要氮钾搭配,在基肥中施足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钾肥。

三是要掌握施肥时间。

对正常实现秋发冬壮的菜苗,薹肥在薹高10-15厘米,叶色褪淡落黄时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再加氯化钾5-7.5千克。

过早落黄的田块,薹肥要分2次施,即先施1次接力肥,再补1次薹肥,切忌过早一次性施足。

苗体较大且落黄不明显的田块,薹肥要适当推迟施,并因苗减少用量。

施肥方法可采取开沟条施,雨前撒施或结合抗旱撒施后浇水均可,但要避免雨后或清晨叶片有水时撒施,造成肥害伤苗。

2、喷好硼肥。

我县缺硼较严重,缺硼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产量影响很大。

要重视硼肥的施用,提倡硼肥基施和叶面喷施。

基施每亩用量1000克,喷施苗、苔期(最迟不超过初花期)各一次,每次每亩喷施0.2%的硼砂水溶液(硼砂先加温水后搅拌,让其充分溶解)50~75公斤,喷硼以阴天最好,晴天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进行,喷施后36小时内遇降雨应重喷一次。

3、中耕培土,排水降渍。

进入春季后,常常阴雨连绵,造成田间含水量过高,土壤通气不良,妨碍油菜根系扩展,易导致后期早衰和倒伏。

同时,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致使菌核病等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气候特点
1、去年9月下旬旬均温比常年高1~2℃。降水量、 日照比常年少。
2、10月:上旬气温略低,中旬-下旬气温略高,降水 少,旬均温比常年高1~2℃。雨少。
3、11月:气温偏高,多阴雨。旬均温比常年高3~ 5℃。降水量:上旬多于常年,中旬、下旬少于 常年,下旬日照充足。
4、12月:上旬旬均温2~3,中下旬天气晴好,旬均 比常年低1℃。无降水,日照充足。
生育期
N
P
K
苗期
35
50
45
薹花期
50
40
40
角果期
15
10
15
表中数字为 %
◆ 蕾薹期栽培目标
促稳长:保证植株有充足的营养积累为开花
结角打好基础。
防旺长:以免造成群体过大而不利开花结角、
或使根系早衰导致植株营养积累不足,影响开 化结角。
缩茎段 矮化 苔茎段
主花序 增加伸长茎段
对抗倒有利
对高产不利
油菜蕾薹期发育特点及田间 管理技术
戚存扣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油菜(南京)分中心
一、蕾薹期油菜生育特点 二、长江下游油菜生产情况 三、油菜蕾薹期田间管理技术
一、蕾薹期油菜生育特点
➢ 蕾薹期:从现蕾到初花阶段,也称现蕾抽薹 期。一般品种为 30d左右。 全田75%的植株开始现蕾为现蕾期
➢ 油菜一般在现蕾时(或前或后),主茎伸长 茎段节间开始伸长。当主茎薹高达到10厘米 时,称为抽薹。
全田75%的植株开始抽薹为抽薹期
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的冬油菜在经过 越冬阶段后,自长江上游到下游依次 于2月上旬至3月初进入蕾薹期(返青抽薹阶段)
◆油菜的一生
(一)蕾薹期生育特性
➢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但以营 养生长为主。
➢ 营养生长表现为根系迅速扩大(扩根 期)、活力增强。随根系进入生长盛期, 植株地上部生长加快,主茎增高增粗;叶 面积增大;
➢ 生殖生长表现为蕾发育长大,花蕾数迅 速增加。
(二)主茎生长发育特点
油菜主茎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抽薹后缩 茎段以上节间逐渐伸长增粗。一般而言, 缩茎段各节密集,不伸长;薹茎段各节向 上逐节缩短;伸长茎段由下向上逐节渐长
2011.3 南通通州
(旱茬移栽油菜)
2011.12 泰州姜堰
(稻茬移栽油菜)
2011. 12 盐城东台 (旱茬直播油菜)
2011.12 扬州江都
(旱茬直播油菜)
2011.12 扬州江都
(稻茬移栽油菜)
★由于前期气温高,冬前生长量比常年大。据1月 中旬调查,早播油菜比常年多2-3张叶片;正常播 期油菜比常年多1-2张叶片;晚茬油菜叶片数与常 年相当。今年冬前抽薹田快比例较大。
抽薹到始花(近20天时间),茎秆迅速伸 长长粗(3-6cm/日)。前期伸长慢,后期 伸长快。
主轴
油菜 植株 构成
苔茎段 伸长茎段
缩茎段 下胚轴
◆ 主茎茎段
(1)缩茎段 位于主茎基部,节间短而密集,节上
着生长柄叶,冬前生长; 缩茎段一般不伸长,但留苗密度过大、
苗龄过长、气温过高时,缩茎段可伸 长形成高脚苗。
对抗倒不利
主轴过短,产量可能 下降 缩短苔茎段导致一次有 效分枝数减少
伸长茎段增长会增加 倒伏的风险
较短的缩茎段有利于 抗倒
◆油菜理想的株型结构
1)缩茎段<伸长茎段<薹茎段<主花序段
一次分枝相对较多
2)缩茎段<伸长茎段<主花序段<薹茎段
结角层相对较厚
伸长茎段要短,控制株高,使植株重心下 移,增强抗倒伏能力。
★受1月份以来的低温影响,本年度油菜越冬期冻 害严重(2-2.5级),尤其是播种早的田快和早熟品 种。给蕾薹期田间管理带来了困难。
三、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一)清沟排水、降渍增温
1、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降 渍防渍,促进根系生长。将清理出的沟泥培 在畦面,抑制杂草生长、增温防冻。
2、旱地油菜,可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培土。 增加油菜根部土壤温度、控制油菜地上部生 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寒性、减轻 冻害威胁 确保油菜壮苗越冬。
5、12年1-2月:气温比常年偏低,旬均温低3-5℃ ,出现-8℃极端低温。
(二)生长特点
1、早播、早栽田快冬前旺长,早熟品种冬 前抽薹开花。
2、10月上旬末-中旬移栽油菜生长稳健。 3、晚茬油菜生长量不够。
2011.12 南通海门
(旱茬移栽油菜)
(旱茬直播油菜)
2011.12 南通通州
(旱茬移栽油菜)
用会影响油菜产量),控制伸长茎段长度
▌蕾薹期 巧施薹肥控制伸长茎段过度生长
施肥和栽培技术得当,伸长茎段下部节 间短,上部节间较长,薹茎节间也长, 则表示始薹期早发稳长;
若蕾薹期前施肥料过多、旺长,导致伸 长茎段过长;
蕾薹期后肥料供应不足,导致薹茎段和 主轴伸长不足,结角层变薄,产量不高
二、当前长江下游区油菜 生长特点
▌初薹期施肥可增加一次分枝数和分枝长 度。
◆蕾薹期植株生长状况对单株角数、每角 粒数和千粒重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花蕾依次进入胚珠形成期,是每角粒 数奠定期。植株营养不足,花蕾脱落 植株营养充分,每角粒数增加。
▌植株生长是否协调,抽薹后茎枝贮藏 的光合产物量。对粒重有间接影响。
油菜不同生育期N、P、K吸收比率
(2)伸长茎段
通过栽培措施控制伸长茎段的长度 ① 油菜下部茎节上的分枝对产量贡献
较小,一般不利用; ② 下部节间是抗倒伏的关键; ③ 有利于薹茎段伸长
(3)薹茎段
着生无柄叶,也是中上部分枝(主要结 角分枝)的着生部位。
栽培上要求薹茎段节间长度适当,有利 于分枝在空间上分布合理,建立高效的 结角层。
主轴 苔茎段
伸长 茎段
缩茎段 下胚轴
无柄叶 短柄叶
长柄叶
主轴 苔茎段
无柄叶
伸长 茎段
短柄叶
缩茎段
长柄叶
结层 分枝着生部位
叶片着生部位
◆蕾薹期:搭建油菜丰产架子
▌是决定单株有效分枝数的关键时期。光 照、植株营养状况对成枝有决定性作用
▌蕾薹期施N可扩大短柄叶的叶面积(增加 光合面积),促进分枝抽生增加有效分 枝数。但施肥过多短柄叶生长过旺,影 响群体受光,则不利于分枝发生。
◆ 调节伸长茎段
缩茎段<薹茎段<主花序段<伸长茎段 缩茎段<主花序段<薹茎段<伸长茎段
栽培 技术
缩茎段<伸长茎段<薹茎段<主花序段 缩茎段<伸长茎段<主花序段<薹茎段
◆ 茎段长度调控
▌育苗移栽 在菜苗4-5叶期用多效唑,调
控时间长达2个月。控制下胚轴和缩茎段伸 长
▌返青期 用适量烯效唑化控 (抽苔期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