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精选经济作物种子生产知识

精选经济作物种子生产知识
开花前选典型可育株与不育株各10-20株开花后,成对杂交组合10-20个成熟后按组合收获留种第二年按组合种入隔离网室内,每组合播9行360株左右苗期考察性状,花期调查育性比例。
将其中符合1:1分离模式、形态特征典型的组合保留2-3个,并将其中个别杂株除去,其余组合砍除。对保留组合留1行可育株作为授粉行,而把相邻的3行或4行中的可育株全部拔除保留不育株作为被授粉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成熟时将从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混合,即为两用系混合原种,在低温干燥下贮藏。
(2) 繁殖
蕾期授粉法 在开花前2-5d,进行人工剥蕾授粉自交 花期盐水喷雾法 在花期用5%-8%的盐水喷雾 利用保持系繁殖
2.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技术
(1)制种方式 单交种:自交不亲和系A×自交不亲和系B 三交种:(自交不亲和系A×自交不亲和系B) ×自交亲和系C
(2)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的制种
Msmsrfrf × msmsrfrf 不育 可育 (全不育系) (临保系)
油菜显性核不育系“三系化”繁殖制种模式
制种过程的关键,是能否适时、彻底拔除两用系中的可育株。由于核不育系内有不育株和可育株两种,采用系内同胞交,能使群体育性分离保持1:1。故在开花前必须把母本行内约50%的可育株拔去。在目前尚未获得苗期育性指示性状的情况下,只有从蕾花期的生长发育形态特征上加以区别。
隔离要求
亲本提纯:在网室(或温室)隔离条件下 亲本繁殖:隔离距离以1500~2000m为宜
2.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1)隔离要求设三个隔离区 :不育系、恢复系、制种区隔离距离:1000m以上地块选择:轮作倒茬 (2)调整播期 对错期播种在3-5d以内的杂交组合,可把需要早播的亲本用30-50℃温水浸种5h后,双亲同期播种。

蔬菜的基础知识有哪些_大棚蔬菜管理常识

蔬菜的基础知识有哪些_大棚蔬菜管理常识

蔬菜的基础知识有哪些_大棚蔬菜管理常识多吃蔬菜身体好,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

想要身体健康,每天都要吃够300~500 克的蔬菜。

而且要混着吃各种颜色的蔬菜,做一个食草之王。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蔬菜的基础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蔬菜基本常识蔬菜选购看颜色:蔬菜品种繁多,营养价值各有千秋。

总体上可以按照颜色分为两大类:深绿色叶菜,如菠菜、苋菜等;这些蔬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多种矿物质;浅色蔬菜,如大白菜、生菜等,这些蔬菜有的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较低。

有的蔬菜颜色不正常,要提高注意,如菜叶失去平常的绿色而呈墨绿色,毛豆碧绿异常等,它们在采收前可能喷洒或浸泡过甲胺磷农药,不宜选购。

看形状:形状正常的蔬菜,一般是常规栽培、未用激素等化学品处理过的,可以放心地食用。

“异常”蔬菜则可能用激素处理过,如韭菜,当它的叶子特别宽大肥厚,比一般宽叶韭菜还要宽1倍时,就可能在栽培过程中用过激素。

未用过激素的韭菜叶较窄,吃时香味浓郁。

看鲜度:许多消费者认为,蔬菜叶子虫洞较多,表明没打过药,吃这种菜安全。

其实,这是靠不住的。

蔬菜是否容易遭受虫害是由蔬菜的不同成分和气味的特异性决定的。

有的蔬菜特别为害虫所青睐,出名的有青菜、大白菜、卷心菜、花菜等。

不得不经常喷药防治,势必成为污染重的“多药蔬菜”。

各种蔬菜施用化肥的量也不一样。

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的施用量过大,会造成蔬菜的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

通过市场上蔬菜抽检后发现,硝酸盐含量由强到弱的排列是:根菜类、薯芋类、绿叶菜类、白菜类、葱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

其规律是蔬菜的根、茎、叶的污染程度远远高于花、果、种子。

这个规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消费蔬菜,尽可能多吃些瓜、果、豆和食用菌,如黄瓜、番茄、毛豆、香菇等。

蔬菜放置有花蕾、茎尖的茎类蔬菜竖放。

一些具有花蕾、茎尖的茎类蔬菜,例如菜心、芥蓝、芦笋、大葱等,在采收后会继续生长、开花。

油菜种植知识点总结

油菜种植知识点总结

油菜种植知识点总结
1. 土壤选择
油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最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利于油菜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同时,土壤的pH值最好控制在6.5-7.5之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油菜提供养分。

2. 水肥管理
油菜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地面平整和精细耕作,以利于水分和养分的渗透和吸收。

同时,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施肥,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3. 播种时间
油菜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习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时间在3月份,夏季播种的时间在5月份,秋季播种的时间在9月份。

在播种时,要注意选择良种,保证种子的质量。

4. 适宜温度
油菜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范围下,油菜的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也较高。

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免低温影响油菜的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比如虫害、霉病等。

因此,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喷洒药剂、清除病虫害等。

以上就是对油菜种植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油菜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肥管理、播种时间、温度和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种出健康、美味的油菜。

祝您种植顺利,收获丰硕!。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知识分享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知识分享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提示:可用手机拍下来查阅)油菜: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我国冬小麦(暖温带或亚热带)和春小麦(中温带)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小麦一般春播夏收水稻:喜高温、多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气候及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怕涝),酸性土壤玉米:性喜高温,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柑橘:喜温润,怕寒冷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苹果:喜光、较耐寒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大豆:为中温作物,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棉花:喜光热充足、耐旱、忌渍,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长绒绵:日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需灌溉的地区)芝麻:喜温耐旱,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涝。

胡麻:耐寒、耐旱、耐瘠薄作物,喜冷凉、温润的气候条件,对热量要求不高,生长期短(西北内陆地区)黄麻: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热带作物)蕉麻:适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松质沙土中生长剑麻:喜高温耐旱(热带作物)亚麻: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壤土,长日照作物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壤土,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油棕: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热带作物)咖啡: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 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热带作物)可可: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热带作物)橡胶:喜高温多雨(热带作物)油棕:喜高温多雨、充足阳光和湿润肥厚的沙壤土(热带作物)枣椰: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

向日葵: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向光性油橄榄:生长能力强,耐旱喜光,能耐较高的气温,并适于在多种壤上生长,且寿命长青稞:具有独特的耐高寒特点烟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易染病害等特征。

劳动实践种油菜教案

劳动实践种油菜教案

劳动实践种油菜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实践种油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油菜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要求。

2. 掌握种植油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油菜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要求。

2. 油菜的种子处理和播种方法。

3. 油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期管理。

4. 油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5. 油菜的收获和后期处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油菜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油菜的种植要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油菜的种子处理和播种方法,包括种子消毒、浸种、播种密度等。

2. 讲解油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期管理,包括土壤要求、施肥、浇水、除草等。

3. 解释油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地种植油菜的操作。

2. 学生按照讲解的步骤,依次进行种子处理、播种、管理等环节。

3. 指导学生观察油菜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实践操作的结果,并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总结种植油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社区进行油菜种植实践。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油菜的生长过程,并撰写观察报告。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和体会。

教学资源:1. 油菜的种子、土壤和种植工具。

2. 图片、视频和幻灯片展示油菜的生长过程和种植要点。

3. 实地种植场地和相关设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其种植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观察报告的撰写和分享。

3. 学生对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对于油菜种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是否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和机会。

4. 学生对于油菜种植实践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油菜花的基本知识?

油菜花的基本知识?

油菜花,学名油菜(Brassica napus),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

以下是油菜花的一些基本知识:1. 植物特征:油菜是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十字花科。

它的根系发达,叶片呈羽状复叶,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

花朵一般为黄色,具有四片花瓣。

2. 用途:油菜主要用于提取植物油,油菜籽含有丰富的油脂,被用于食用油、工业油和生物柴油的生产。

此外,油菜花也常作为观赏植物,其金黄色的花朵在开花季节呈现出美丽的风景。

3. 生态环境:油菜适应性较强,喜欢富含养分的土壤,对温度适应性较好。

油菜花通常在春季或秋季开花,形成金黄色的花海,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4. 播种和生长:油菜一般通过种子繁殖,播种时需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气候条件。

油菜生长期较短,通常在几个月内就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5. 经济重要性:油菜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油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同时,油菜花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园艺植物,用于美化城市和农村的环境。

总的来说,油菜花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还因其美丽的花朵而成为一种受人喜爱的观赏植物。

除了基本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油菜花的补充信息:1. 地理分布: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现已被广泛种植并适应了世界各地的气候条件。

主要种植地包括欧洲、中国、加拿大、印度和澳大利亚等。

2. 品种分类:油菜花分为油用油菜和菜用油菜两个主要分类。

油用油菜主要用于提取植物油,而菜用油菜则以嫩芽和嫩叶作为蔬菜食用。

3. 花期和开花时间:油菜花的花期一般为春季或秋季,具体开花时间会受气候和地区的影响。

一般而言,春季播种的油菜花在夏季开花,而秋季播种的油菜花在次年的春季开花。

4. 花田景观:油菜花通常在大片的田地中种植,开花时形成了广阔的黄色花海,给人们带来壮丽的景观。

这种以油菜花为主题的花田旅游已越来越受欢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游览和拍照。

5. 生态意义:油菜花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它是一种良好的美化植物,能够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的景观。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知识要点一、油菜花开了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是十字花科,一朵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解剖油菜花时要用镊子遵循从外到里的顺序进行。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⑴萼片4个;黄绿色;草香味;萼片上无叶脉。

⑵花瓣4个;黄色;香味;两两对称形成“十”字形。

⑶雄蕊6个;整体黄绿色,顶端黄色;花粉味浓烈;形状相同,4长2短,上端大下端小。

⑷雌蕊1个;绿色;香味;顶端突出且有黏液、底端膨大。

4、油菜花花蕾的变化:花蕾→刚开的花→盛开的花→花谢了长出小果荚→小果荚长成油菜荚。

二、各种各样的花1、有些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油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等;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如柳树花、桑树花、南瓜花、黄瓜花等。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如:南瓜花、丝瓜花等。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如油菜花、桃花等。

三、花、果实和种子1、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2、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柱头上有黏液,能粘住花粉。

子房里藏有胚珠。

3、当人、动物、风将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就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四、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

2、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但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3、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水流传播等。

靠弹射传播的如油菜、绿豆、豌豆、凤仙花等果荚类植物,果实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

栗子是通过滚动、跳动传播的;靠风力传播的如蒲公英、蓟、槭树等,它们的种子具有轻、带翅或绒毛。

油菜籽品种知识

油菜籽品种知识

油菜籽品种知识一、品种概况油菜籽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

栽培遍及全国,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

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油菜的果实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组成。

角果成熟后,由于果瓣失水收缩,能自动开裂,种子呈圆球形或卵圆形,由种皮、胚及胚乳遗迹三部分组成。

种子的化学成分,一般含氮3.9%-5.2%,蛋白质24.6%-32.4%,纤维素 5.7%-9.6%,灰分 4.1%-5.3%,油脂37.5%-46.3%。

油菜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会影响油菜籽及菜籽油的质量。

油菜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碱、单宁等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故菜籽饼需去毒后才能作饲料。

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以亚洲最大,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但单产过低,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其次为欧洲,种植面积较亚洲小,产量却占世界总产量的37%以上。

世界上主要生产油菜的国家除我国以外,还有印度、加拿大、巴基斯坦、法国、波兰、瑞典等国。

加拿大40年代开始种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油菜的主要生产国和输出国,年出口近100万吨。

世界各国的出口贸易量,年平均约150万吨。

波兰、瑞典、丹麦、法国、民主德国等国,年出口几万吨到几十万吨。

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是进口油菜籽(油)的主要国家。

我国出口油菜籽的品质与加拿大相似,瑞典质量略好。

二、油菜籽的分类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可将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四大类,后者种植面积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种植前三种类型的油菜。

1、白菜型油菜: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北方春播的小油莱,原产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此类油菜植株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基叶不发达,叶椭圆形,有明显琴状缺刻,且多刺毛,被有蜡粉,匍匐生长。

这种油菜春性特别强,生长期短,耐低温,适宜于高海拔;无霜期短的高寒地区作春油莱栽培,分布在中国的青海、内蒙古及西藏等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基本知识一、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

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以上。

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

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

1、苗期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

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

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

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

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2、蕾薹期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

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

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

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

3、开花期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

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

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

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油菜的分类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1、芥菜型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

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2、白菜型又称短油菜、甜油菜和小油菜。

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3、甘蓝型即胜利油莱,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

它产量高、子粒大,种皮多为黑褐色,千粒重一般在3克左右,含油率在40-45%之间。

按季节分有秋种油菜和春种油菜。

以前,我国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则是30年代才开始的。

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种,其次是白菜型,甘蓝型品种则是近年才种植的。

在欧洲,基本上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白菜型品种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种主要是用于生产调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种植。

北美洲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主要种植的是甘蓝型品种,白菜型品种和芥菜型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很小。

另外,根据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将油菜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类型。

冬油菜系秋季或初冬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的越年生油菜,分布于冬季较温暖、油菜能安全越冬的地方。

我国种植的油菜90%属冬油菜,主要种植于南方以及北方的部分冬暖地区,以长江流域最为集中。

春油菜系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主要分布于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区,或前作物收获过迟冬前来不及种植油菜的地方。

中国北部、西部和东北部,以及欧洲北部等高纬度或高海拔低温地带,均以种植春油菜为主。

加拿大几乎全为春油菜,由于一般是在5月播种,亦称夏油菜。

三、油菜的用途从籽粒中提取的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

无芥酸的菜籽油用于制造人造奶油,并可作生菜油(色拉油)、起酥油和调味用油。

菜籽油中各种脂肪酸组成,与其他食用植物油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芥酸含量很高(一般40-55%)。

芥酸为廿二碳的长链脂肪酸,人体不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低。

通过品质改良后,无芥酸的菜籽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亚油酸是动物油中所不具有的,只有依赖植物油的供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并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某油三酯、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的形成,对人体有脂肪代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高芥酸(芥酸含量为55-60%)的菜籽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

一般菜籽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榨油后的菜籽饼,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6-38%,营养价值与大豆饼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

油菜是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在农作物轮作复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难以溶解的磷素,提高磷的有效性。

根、茎、叶、花、果壳等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后期阶段大量落花落叶,收获后残根和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油菜花器多,花期长,具有蜜腺,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乐油 3 号选育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高配合力、强优势不育系101A与自育的恢复力强、高油分的恢复系乐9052--1配组,育成高产、高油分、耐病的杂交油菜新组合——乐油3号。

该组合于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主要特征特性植物学特性:乐油3号属甘蓝型质不育三系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9天,较对照蓉油4号长1天。

株高210cm,主花序长51cm,一次有效分枝9.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83个,每果粒数16.3粒,千粒重3.2g。

幼苗近直立,叶绿色,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绿色,有蜡粉,角果中长斜向上,后期黄熟转色好。

主要优点:产量高,该品种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2,448.0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7.34%,八点一致增产;2001年眉山、绵阳、峨眉、南充4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12.5%,四点一致增产;2001年在乐山市井研县示范植60余公顷,平均产量2,680.5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9.4%。

含油量高,乐油3号经两年全省各试验点扦样统一测试,在我省自然生态条件下,该品种商品菜籽平均含油率(干基)40.68%,比对照蓉油4号蓉油高4.22个百分点。

抗性较好,两年区试植保鉴定结果,该品种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耐力和抗倒力优于对照蓉油4号。

二、适用范围及栽培要点1)、适宜种植范围该品种适合在蓉油4号种植的地方种植。

2)、栽培要点a、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川内育苗移栽适宜播期在9月中下旬,苗龄30--35天;直播在10月上中旬为宜。

b、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育苗移栽适宜密度9--12万株/hm2,直播基本苗应保证在12-15万株/hm2。

c、科学管理,建立高产的群体结构田间管理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调节,以建立高产的群体结构。

总的原则是在重施底肥的情况下,早施苗肥,蕾苔肥。

促进秋发冬壮,提高一次分枝数。

氮、磷、钾合理配合,适时施肥。

对缺硼田块,底施11.25--15kg/hm2硼肥,防止花而不实。

d、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乐油3号虽然对病毒病、菌核病表现低抗,但仍需加强对其他病虫草害的防治。

其他栽培管理与蓉油4号相同,可参照蓉油4号的栽培管理办法进行。

油菜基本知识日期:2005-06-08 09:09:59 来源:一站通作者:一、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

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以上。

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

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

1、苗期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

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

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

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

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2、蕾薹期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

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

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

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

3、开花期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

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

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

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油菜的分类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1、芥菜型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

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2、白菜型又称短油菜、甜油菜和小油菜。

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3、甘蓝型即胜利油莱,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

它产量高、子粒大,种皮多为黑褐色,千粒重一般在3克左右,含油率在40-45%之间。

按季节分有秋种油菜和春种油菜。

以前,我国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则是30年代才开始的。

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种,其次是白菜型,甘蓝型品种则是近年才种植的。

在欧洲,基本上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白菜型品种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种主要是用于生产调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种植。

北美洲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主要种植的是甘蓝型品种,白菜型品种和芥菜型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很小。

另外,根据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将油菜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类型。

冬油菜系秋季或初冬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的越年生油菜,分布于冬季较温暖、油菜能安全越冬的地方。

我国种植的油菜90%属冬油菜,主要种植于南方以及北方的部分冬暖地区,以长江流域最为集中。

春油菜系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主要分布于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区,或前作物收获过迟冬前来不及种植油菜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