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的主要类群鸟类和哺乳类学案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三 鸟和哺乳动物(教案)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三 鸟和哺乳动物(教案)

三 鸟和哺乳动物基础主干梳理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项目 特点 意义外部 形态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体表覆羽 能搏击空气,使鸟高飞,或平稳滑翔前肢变成[①]翼 内部 结构 [②]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劲动力骨骼[③]胸骨上有高耸的龙骨突轻、薄 减轻体重生理消化 直肠短,排便快 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呼吸:有[④]气囊辅助[⑤]肺呼吸循环:心跳频率快二、鸟的主要特征 1.体表覆羽; 2.前肢变成翼; 3.有喙无齿;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三、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项目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特点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举例鸟和哺乳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体温恒定的意义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分布的范围四、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大多数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2.体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3.生殖发育: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牙齿:(1)分化: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意义: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特点: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意义: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五、鸟、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鸟与人类的关系(连线):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①作为食物: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③经济价值:一些哺乳动物的皮毛等,如貂皮等。

④其他用途:如导盲犬、警犬、军马等。

(2)有害:如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归纳提升】 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类群 体表 呼吸器官 体温 生殖鱼 鳞片鳃变温卵生两栖动物 皮肤裸露、有黏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 鳞片或甲 肺鸟 体表覆羽 肺,气囊辅助呼吸恒温哺乳动物 体表被毛肺胎生【辨易错】1.鸟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内。

初中生物_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种羽毛?排列成什么形?有什么作用?)注意点拨正羽、绒羽的作用,排列呈扇形,不断煽动能产生飞行的动力。

绒羽可以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

2、肌肉骨骼:3、呼吸系统:找一个同学来看流线图描述双重呼吸的过程;4、消化系统:提示:家鸽飞行时需要大量能量,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食量很大。

比如蜂鸟一天吃进去的食物是自身体重的2倍。

展示:鸟类代表动物并出示典型例题(四)哺乳动物:结构特点:①体表被毛;②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③体腔内有膈;(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④大脑发达;⑤胎生、哺乳。

展示:哺乳动物代表动物并出示典型例题展示交流脊椎动物比较列表格:结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总结:每一种动物的结构特点都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对本课内容回顾,查缺补漏,加深记忆。

中考在线例 [2013·湘潭] 图19-1展示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C.有脊柱 D.胎生、哺乳学生分析、交流、作答通过练习,巩固知识[2013·娄底] 图19-2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D.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和复习下一节板书设计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主要出现了一些比上节课要高等一些的动物——脊椎动物。

其实脊椎动物离学生们的生活视线更近,脊椎动物的重难点比无脊椎动物的要多,所以在本节课堂上更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应该相应的为学生留一点儿消化的时间;探讨每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最后引导学生分《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学情分析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学生对动物的基本特征已有了大致了解,初步掌握了复习动物类群的规律和方法,为本节课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一、、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 、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 、观察家兔的形态结构,知道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家鸽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重点)4 、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 5、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6 二、重点难点、观察家兔的形态结构,知道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重点:、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 、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1难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三、教学准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有关哺乳动物的图片,课件四、引入新课,但是它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鱼、乌龟、蜥蜴、蛇等,它们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动物们又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积极回答,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探究新知观察鲫鱼下列观察内容。

页图片,并完成80【温馨提示】观察时结合课本.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体表。

1 1这种体色与水生比较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观察鲫鱼的体色,:体色(1) 环境有什么关系?)体形:观察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2(你知道鲫鱼的体形特点,在仿生学方面有什么应用吗?讨论::体表(3) 、观察鳞片的分布,想一想,鳞片有什么作用?鳞片上的侧线有什么作用?a、用手摸摸鲫鱼的体表,细心体会一下,感觉如何?想一想,这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b 观察鲫鱼的鳃:2.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的开闭规律,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同时张开或闭合?(图片其他(1) 鱼类)总结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与水中生活的关系观察结论观察内容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梭形体形不易被水上和水下的背面颜色深,腹体色敌人发现面颜色浅减少运动起保护作用,鳞片上呈瓦状排体表列,有粘液时的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条背鳍、胸鳍、腹鳍运动器官鳍、臀鳍、尾鳍呼吸器官红色,呈弓形鳃除了鲫鱼外,你还知道哪些鱼类?鱼的种类多媒体展示:常见的鱼类图片。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

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节可以分成3课时。

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和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特征,第3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特征及动物进化系统树。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分类内容在生物学所占的比重有所缩减。

因此,这一节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而不是去关注每种动物类群到底有什么样的细微差别。

教学过程则应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和整理相关的知识。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能区别常见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能说出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列举鱼类和两栖类的常见种类。

2.2能力目标通过对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的观察”、“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区别鱼类、两栖类”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力、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观念。

3课前准备草履虫录像和海葵、猪带绦虫、蚯蚓、沙蚕、河蚌、乌贼、沼虾、鲫鱼、鲨鱼、海马、青蛙、蝾螈、蜥蜴、野鸭、啄木鸟、家兔、松鼠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

实验报告单:上面印有1~18的编号、需要学生填写名称和类别的部分以及30种备选动物名称。

3教学设计思路3.1学生观察辨认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即在实验室中放置17种代表性的动物实物或标本并编号,请学生们观察,比较,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哺乳动物》导学案

《哺乳动物》导学案

《哺乳动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哺乳动物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类群,它们具有哺乳的特点,是地球上最高等级的动物。

哺乳动物包括了我们熟悉的各种动物,比如大象、老虎、猴子、狗、猫等等。

它们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解剖结构等都有着很多有趣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二、目标导向:1.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3.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历史和生态意义。

三、知识梳理:1.基本特征和分类:哺乳动物是一类有毛皮、体温恒定、产奶喂养幼崽的动物。

它们被分为三个亚类:有袋类、非洲类、真兽类。

其中有袋类包括袋鼠、袋熊等动物;非洲类包括大象、长颈鹿等;真兽类包括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等。

2.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多种多样,有些是肉食动物,有些是植食动物,还有些是杂食动物。

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有的是半胎生。

3.进化历史和生态意义:哺乳动物的进化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恐龙灭绝之后。

它们在地球上独自占据了一个重要的生态位,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能力培养:1.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能力;2.分类能力:通过对哺乳动物的分类学知识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3.逻辑思维: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进化历史和生态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实践任务:1.观察一些身边的哺乳动物,比如宠物猫、狗等,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2.收集一些哺乳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分类整理,了解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3.阅读一些关于哺乳动物进化历史和生态意义的资料,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六、总结回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哺乳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繁殖方式、进化历史和生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生物学的兴趣,多多关注动物的生活,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鸟和哺乳动物》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鸟和哺乳动物》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鸟和哺乳动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鸟和哺乳动物》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也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之后,进一步了解脊椎动物的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不仅涵盖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分类、结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动物类群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动物类群奠定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生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

3.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生物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2.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分类及其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异同。

3.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分类及其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础知识,对生物分类和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直观教学来帮助理解复杂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讲授法: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

初中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目标:
1.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几种代表性哺乳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代表性哺乳动物: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灵长类动物;
3. 哺乳动物的保护。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问答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简单描述哺乳动物的特点。

二、学习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
1. 介绍哺乳动物的特点:恒温、具有毛发、哺乳等;
2. 介绍哺乳动物的分类:原始哺乳动物、有袋动物、食肉类、鲸类等。

三、学习代表性哺乳动物(20分钟)
1. 猫科动物:猫、老虎、狮子等;
2. 犬科动物:狗、狼、狐狸等;
3. 灵长类动物:猴子、大猩猩、人类等。

四、哺乳动物的保护(10分钟)
1. 讲解哺乳动物的重要性和受到的威胁;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哺乳动物,例如倡导不捕杀、保护栖息地等。

五、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掌握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以一种哺乳动物为题,写一篇保护动物的文章。

板书设计:
哺乳动物
- 特点:恒温、具有毛发、哺乳
- 分类:原始哺乳动物、有袋动物、食肉类、鲸类
代表性动物:猫科、犬科、灵长类
保护哺乳动物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几种代表性哺乳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并培养对哺乳动物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互动。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涵盖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要帮助学生形成3个次位概念:①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如线虫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蝗虫、蜜蜂)等;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③动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节内容。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能区分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脊椎动物》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种类和特征,以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各动物类群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课本的编排上,本章内容安排在《藻类与植物的类群》之后,通过对植物的类群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生物的进化关系,因此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动物的分类及各类群动物的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上对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过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

已有经历:各种各样的动物是学生基本上每天都会观察到的,学生对动物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学习有一定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鸟类和哺乳动物
【感悟目标】(时间半分钟)
1.概述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问题导学】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
探点一鸟类
一、自主学习
(二)家鸽的生理活动
(三)鸟类的特征
鸟类有角质的;前肢变成;体表被覆,具有保温作用;身体
呈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有的骨;很短,能减轻体重。

二、合作互助
1、家鸽的翼羽和尾羽的排列有何特点?
2、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3、除家鸽外,你还知道哪些鸟类?
三、归纳总结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体形呈形,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3、胸肌,能煽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有的骨,有的骨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部大多是的,直肠,粪便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减轻体重。

5、食量,消化能力,能供给充足的能量。

6、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四、习题追踪
1.(2009枣庄学业水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双重呼吸
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
2.家鸽的直肠很短,其意义是()
A.减轻体重 B.消化效率高 C.磨碎食物 D.吸收效率高
探点二哺乳类
【问题导学】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89页—9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的体腔分和两部分,将这两部分隔开的是一层肌肉膜,这层肌肉膜就叫。

2、膈是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能够有节奏的前后,使得胸腔的容积,从而迫使肺或,从而完成呼吸过程。

3、家兔的体表被,用呼吸,牙齿有和的分化,
4、家兔的生殖特点是,,神经系统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神经系统非常。

5、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

6、身体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的动物叫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是动物。

二、合作互助
1.家兔的体毛具有什么作用?
思考: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一定体表被毛吗?
2.家兔与家鸽的生殖方式有何不同?
思考:家兔的这种生殖发育特点,对家兔的繁殖有何意义?
3、家兔的门齿,臼齿各有什么作用?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思考:肉食性的动物除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别的牙齿吗?这与它的食性有何关系?
4、发达的神经系统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意义?
5、蝙蝠是鸟吗?鲸鱼是鱼吗?为什么?
三、归纳总结
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四、习题追踪
1.(2009苏州)分类学上,将抹香鲸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2.(2009枣庄学业水平)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 )
A.心脏
B.肺
C.膈
D.肝脏
【课堂反馈检测】
类群1:蜗牛、虾、蝗虫 类群2:眼镜蛇、青蛙、麻雀 第一关 我夯基、我达标 1.(2009福州)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 ( )
A .脊柱
B .体毛 C.鳃 D .肌肉
2.
(2009长沙)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鲫鱼
B .青蛙
C .乌龟 D.家兔
3.(2009锦州)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鸟的下列结构中与这句话含义不符的是( )
A.前肢变成翼
B.足有四趾
C.体内有气囊
D.胸肌发达
4.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 的主要特征?( )
A .胎生、哺乳
B .体温恒定
C .体表被毛
D .用鳃呼吸
5.(2009泉洲)无脊椎动物相比,脊椎动物( )
A.都是陆生动物
B.都是哺乳动物
C.体内都有脊柱
D.都是恒温动物
第二关 我综合、我提高
6.(2009东营)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

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
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 (蚯蚓)用______呼吸,B 用______呼吸,E 用______呼吸。

(2)A 与B 、C 、D 、E
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___。

(3)从B 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___________,体表被覆羽毛等。

(5)E 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9山东)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 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

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C .运动方式的不同 D .呼吸方式的不同
8.(2009泉洲)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分别代表鱼、大熊猫、火炬、藏羚羊、燕子,其中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均属于( )
A.陆生动物
B.哺乳动物
C.脊椎动物
D.恒温动物
9.(2009济宁)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

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变温动物
10.(2009绵阳)(1)鸟类的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翼,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这些特点与它的 生活相适应。

(2)家兔的心脏具有四个腔,用 呼吸,输送氧气能力强;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 动物。

11.(2009德城区)某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方框内所示,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 .脊椎骨的有无
B .体温是否恒定激
C .呼吸方式的不同
D .生殖方式的不同激活中
12.胎生相对于其他的生殖方式主要能( )
A.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B.降低出生个体的数量C.提高后代的个体数量 D.增强后代的体质13.连线
蝗虫鳃
家兔肺
家鸽气管
鲤鱼湿润的体壁
蚯蚓肺,气囊辅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