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康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可以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文将就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一、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操作流程1. 评估与初步治疗在康复护理开始前,护理团队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疾病情况、身体和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评估的结果将为后续的护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在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初步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根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护理团队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

方案中应包含康复目标、康复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内容。

康复护理方案的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明确共同的康复目标。

3. 功能锻炼与训练康复护理中的功能锻炼与训练是最核心的部分。

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护理人员可采用各种方法进行锻炼和训练,包括物理疗法、作业治疗、语言康复治疗等。

具体的操作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4. 情绪支持与心理辅导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在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康复,还需给予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

通过倾听和交流,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增加康复的积极性和信心。

5. 家庭照料指导康复护理应与患者的家庭密切配合。

护理人员应提供家庭照料指导,包括康复护理技巧、家居环境改造、饮食调整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提供恰当的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照料,促进康复效果。

6.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估是衡量康复进展的关键指标。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护理方案,以保证康复进程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超过24h)、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尽早进行床上活动,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后 48h可开始,患者卧床时给予肢体良肢位的摆放,给予被动运动。

2.饮食护理戒烟、戒酒,指定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饮食,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控制热能、脂肪,限制钠量,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流食,吞咽困难者以流食或糊状为宜,可协助患者坐起并适当放慢进食速度。

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用药,服用降血压及降血糖药物,定时复测血压及血糖,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按时检查凝血时间,服用降脂类药物及时观察不良反应,按时检查肝、肾功能等。

4.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与康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有精神症状者留陪伴人员,有抽搐、昏迷、躁动者,加床档或约束带,防止坠床。

6.基础护理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保证"六洁四无"。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早期康复干预及良肢位的摆放,可预防压疮、肌肉挛缩、骨骼畸形及异常肌力的产生,在转移、步行及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时避免牵拉患侧上肢,防止上肢长时间下垂可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使用矫形器具者注意观察周围皮肤情况。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可预防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1)仰卧位:患侧肩关节抬高向前,肩下垫一软枕,上肢放于枕上,肘伸直并旋后,腕伸直拇指外展,患侧髋关节外侧垫一软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略屈曲,膝下垫小毛巾。

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患者均存在脑血液循环障碍情况,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受到损伤,临床多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症状及体征。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症状。

常见诱因:过度疲劳、情绪波动、饮食不节制、便秘或是体位的突然改变。

其中不可控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气候、种族、家族史等,后期诱因则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高血脂、高盐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滥用药物等。

患者发病后往往存在突发眩晕或是头晕症状,伴有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部分患者存在舌麻、唇麻等症状。

发病后患者表达能力逐渐下降,讲话不清或是吐字大舌头情况明显。

如若患者发病突然,则会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跌倒或眩晕,一侧肢体不受控制地抽动,双眼视物模糊,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三、脑卒中患者如何正确开展居家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也有诸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甚至无法自理。

经过长期、有效的康复护理,部分偏瘫患者具备一定自理能力,甚至自主完成工作等。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尤为重要,大部分康复患者均是在家庭康复护理中取得的进展。

大部分家庭对于脑卒中疾病的知识掌握并不十分完善,尤其不了解康复训练的方式,导致脑卒中患者偏瘫后护理仅停留在常规生活护理之中,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并未得到较高的重视,甚至出现护理偏差,严重影响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脑卒中患者接受居家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躯体活动障碍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语言训练、感觉训练、皮肤护理、二便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等。

3.1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卧床休养,因而康复训练也应由卧床恢复训练开始,由被动训练逐渐转化至主动训练。

3.1.1卧位训练卧位主要包括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及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在上,身前通过枕头等进行支撑,并保持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南

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南

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南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指南,以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过程。

一、脑卒中的护理原则1. 个体化护理:每个患者的脑卒中表现和护理需求都可能不同,因此,护理应该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护士或护理团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家庭支持以及患者的康复目标,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2. 多学科合作: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

各个专业的专家应共同协作,互相交流信息,并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制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

3. 安全第一:脑卒中患者的肌力和平衡能力可能受损,因此,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床边、洗澡、活动、营养摄入等方面,都要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脑卒中的早期护理1. 呼叫急救:在脑卒中发作时,时间对于救治至关重要。

在发现脑卒中症状时,立即呼叫急救,并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设施。

2. 确保通畅呼吸道: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导致呛咳和窒息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3. 维持循环稳定: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问题。

护理人员在早期护理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相应的治疗。

三、脑卒中的康复护理1.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能力和康复目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

训练应逐步增加难度,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 运动康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体力活动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

例如,进行床上主动/passive运动、体育锻炼、物理治疗等。

训练的频率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报告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报告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报告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发生在脑血管中的血管破裂或者血管堵塞引起的大脑血液循环的非正常变化。

脑卒中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恰当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总结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目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改善言语和吞咽功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心理康复等。

康复护理的核心理念是帮助患者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护理的实践步骤和方法1. 综合评估在康复护理开始之前,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评估应包括常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理评估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康复评估等内容,以确保康复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是脑卒中康复护理的重点。

这需要通过理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的恢复。

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康复动力。

4. 言语和吞咽功能的改善脑卒中常常导致患者的言语和吞咽功能受损。

康复护理应重点关注言语和吞咽的康复,包括言语疗法、饮食调整、呼吸训练等。

护理人员需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及时调整。

5. 预防并发症脑卒中患者特别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

康复护理应重点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包括定期翻身、预防跌倒、维持膀胱和肠道通畅等。

6. 心理康复脑卒中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冲击。

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促进心理康复。

三、康复护理的团队合作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要团队合作。

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生活康复护理指导

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生活康复护理指导

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生活康复护理指导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在明显的增高,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脑卒中患者通常经过医院的救治后,常会留下一些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或是语言功能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制约,往往患者不能保证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那么就需要患者早出院后进行一些长期有效的家庭康复的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那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居家康复护理要点有哪些?家庭康复护理都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重视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家庭康复措施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脑卒中病人由于偏瘫,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患者往往会呈现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会变得很急躁。

这时,家属就应多给予患者一些关爱和理解,并尽量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心,比如家人在与患者说话时尽量保持微笑,声音不宜过高过大,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及温暖,患者就会对自己的康复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2.早期康复锻炼很关键有很大一部分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以后,觉得瘫痪就应当卧床休息,一切生活也都需要别人照顾,所以患者自身就很不愿意锻炼。

还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偏瘫程度不重,但自身的依赖性比较强,早期对于康复不重视,到晚期就会造成很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

所以,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宜早不宜晚,但对于偏瘫患者的训练方式应该选择循序渐进。

脑卒中患者在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家属就可以为患者进行翻身、按摩以及做一些关节的被动活动,直至患者的主动运动开始恢复,这样可以为患者日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其中包括饮食动作、大小便自理训练、洗漱动作、更衣动作、洗澡、家务劳动以及散步等,要特别注意的是,患者在训练时旁边必须有人照看。

而锻炼正确的方法则是从患侧开始,这样可以有助于患肢的血液循环,以防止患者出现肌肉韧带孪缩。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随着医学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程序不在是疾病护理过程,而是以患者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护理对象有医院转向社区、家庭、个人为主体的护理。

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科先后对脑卒中患者33例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根据观察追踪随访,收到满意的效果。

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均为首发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IR确诊。

临床治愈,患者均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治疗,排除精神症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和明显痴呆需在家康复的病人。

其中男26例,女7例,年龄32岁-76岁,平均54岁。

脑出血8例,脑梗死25例。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3例,其余30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语言障碍。

2 家庭护理计划患者出院后即可确定家庭护理开始,家庭护理要求护士为个人家庭提供优质、方便、经济、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初级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还需要护士有强烈的人文情感,出色的管理意识和敬业精神。

因此,我科选2名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素质高,有经验的护士负责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1 家属培训计划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家属配合相当重要。

因此,首先解决家庭角色的转变,做好护士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先利用检查、治疗、护理等方面引导启发学习一些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常用药的服药方法、剂量、作用、副作用等,使家庭成员愉快接受并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

2.2跟踪随访计划专人跟踪随访,视患者病情轻重而定。

一般从患者出院第一天开始,第一个月5-6次,第二月4-5次,第三月一周一次,第四个月半个月一次,以后每月一次,跟踪一年。

一年以后,根据病情看是否还需要康复护理。

2.3患者康复护理计划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心理状态及家庭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人康复计划,取得患者的合作。

3 康复护理3.1心理护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语言障碍,心情沮丧,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
变 为 自我 护理 角色 。 宁等 …通 过 3 月 的家庭康 复护 理 葛 个
对 照 干 预 试 验 发 现 , 验 组 在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和 运 动 功 试
能 等方面 的康 复提 高更显 著 。 范红艳 等 [通过对 照组 给予 2 ] 传 统药物 治疗 , 康复组 药物 治疗 同时进 行家庭 康 复护 理干 预, 于发病 后 1个月 和 3个 月用脑 卒 中影 响 量表进 行 治疗 效 果 的 比较 . 结果 发现 . 干预 治 疗后 康 复组 的生 存 质量 在
[ 中图分类号] R 7 . [ 4 3 4 文献标识码] C [ 7 文章编号] 17 — 2 3 2 1 )8 0 7  ̄ 3 [ O ] 1. 6 /i n17 — 2 3 0 2 8 3 6 1 8 8 (0 20 - 0 2 ) D I 0 9 9j s- 18 8 ・ 1・ ・ 2 3 . 6 s 2 00
识 .主动参与 康复护理 , 坚持开展 家庭康 复训l , 护理 的 练 其
患者 的康复效 果 、 能恢 复程度优 于缺乏 家庭康 复 护理 知 功 识支持 的患者 。说 明家庭 康复护理 干预可 有效提 高家庭 护 理者 的护理 能力 , 从而促 进患者 的康复 。 13 降低 患者 医疗 费用 。 . 减轻经 济负担 脑卒 中是 一种高花 费 , 治愈 的疾 病 。脑卒 中患 者人 难 均住 院费用 为 1 0 8 , 15元 , 随住 院时 间延 长而增 加 。经 且 济 上 的支持不 足 , 直接 阻碍 了患者 康复 的进 程 。国外 的研 究 表 明 _1。 90 接受 家庭 康 复治 疗 的脑卒 中患者 与住 院康 复 _]
Cu r ntst to a og e s o amiy r ha lt to ur i n te s wih e e a po e r e iua i n nd pr r s n f l e biia i n n sng i pa i nt t c r br la plx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康复-早期康复体位摆放原则
急性期特殊体位 定时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多个大小不同的软枕 支持) 患侧卧位最重要 仰卧位为过渡性体位,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被褥过重或过紧,脱离不舒适体位 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尽早坐起来 坐位时保持躯干直立,背部以及肘部垫软枕 坐位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下滑为半卧位
偏瘫康复
重视患侧刺激-防止患侧忽略
床头柜放在患侧 电视机放在患侧 从患侧接近病人,谈话时握住患侧手 患侧戴手表或发亮手镯以引起病人注意 患侧脚系醒目鞋带
穿衣训练
穿裤子训练
下肢被动运动
步行的训练
步行的训练
返回
上、下台阶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返回
磨砂板
手撑板 木钉板 手部运动训练
2. 吞咽训练
• 咽部冷刺激 用棉棒蘸少许冰水,轻轻 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 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 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强 化吞咽反射。
3.进食训练
(1) 进食体位 • 坐位:身体坐直,稍向前 倾约20°,颈部稍向前弯 曲。 • 半坐位:30-60°卧位, 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 枕垫起。
3.进食训练
2.下肢被动活动:足踝关节内外旋转
2.下肢被动活动:足踝关节屈曲及伸展
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浮 肿,同时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有利于运动功 能恢复,注意手法轻柔、缓慢、有节律,一般 予以轻擦摩与揉捏,避免强刺激。
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
Bobath握手: 翻身训练:健侧、患侧 桥式运动:双桥、单桥
脑卒中的康复现状
1.国外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体系 卒中病房(临床治疗、早期康复、防止继发合并症) ↓ 康复科(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 家庭、社区康复(80%)或 CVD专科康复中心(20%) 康复效果:第1年末60%生活自理,20%需一定帮助, 15%需较多帮助,5%需全部帮助
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
高盐\动物油高摄入饮食\超重 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感染 眼底动脉硬化 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等

高龄 性别 种族 气候 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常见预兆
•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 ,有的为舌麻、唇麻。 •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 言语障碍可分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 症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 ,构音障碍则是因为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 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 所致。
常见的失语类型
• 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口语表达障碍为其突出的临床 特点。系优势半球额下回受损所致。病人不能说话,或者 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畅,常用错词,自己也知 道,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书写的比喻、句子也能理解 ,但读出来有困难,也不能流利的诵诗、唱歌;多伴有右 上肢的轻瘫。 • 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为其突出特 点。系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病人发音清晰,语 言流畅,但内容不正常,如将帽子说成袜子;无听力障碍 ,却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所说的话。在用词方面有错误, 严重时说出的话,别人完全听不懂。多同时存在视野缺损 。
• 命名性失语:系优势半球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病 变所致。病人不能说出物件的名称及人名,但可 说出该物件的用途及如何使用,当别人提到物件 的名称时,病人能辨别是否正确。
• 完全性失语:其特点为所有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 碍。多见于优势侧大脑半球较大范围病变,如大 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大片病灶。口语表达障碍明显 ,多表现为刻板性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吗、吧 、嗒等声音);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 写均严重障碍,预后差。常伴有偏瘫、偏身感觉 障碍。
AB:口阶段,CD:咽阶段,E:食管阶段
吞咽功能评定---洼田饮水试验
患者于坐位时饮30ml温水,观察全部饮完的状态及时间。
1级:可一口喝完,不超过5秒的时间,无呛咳、停顿 2级:可一口喝完,但超过5秒的时间;或是分两次喝完,无呛咳、 停顿 3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4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5级:常发生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1级为正常;2级为可疑有吞咽障碍;3级及以上则确定有吞 咽障碍。
(2) 食物 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 误咽的胶冻样食物,如果冻、香蕉 、蛋羹、豆腐等。 (3) 食具 开始选择小而浅的勺子
3.进食训练
(4) 每次进食前:先用冰棉棒刺激诱发吞咽 动作,确定有吞咽功能后才开始进食。 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以利于吞 咽。
3. 进食训练
(5) 在训练中防止食物残留造成误咽 ,吞咽和空吞咽交互进行。
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 速度不宜过快,进食时间持续 30min为宜。
鼻胃管护理
1. 插管前进行评估,洼田评分Ⅳ~V级予插管,减少呛咳,
误吸;
2. 置管深度增加至55~60cm;
3. 带管一周,进行基础训练及初步摄食训练;
4. 带管进行训练后,若吞咽顺利,再次吞咽评级后予以拔 管; 5. 规范操作:每次操作前回抽胃内容物评估胃内食物残留 情况;鼻饲量150~200ml/次;鼻饲前摇高床头与地面呈 30—45度,维持30—60min;鼻饲前吸净痰液,鼻饲后1h
1.上肢被动活动:肘关节屈曲及伸展
1.上肢被动活动:前臂旋前旋后
1.上肢被动活动:腕关节尺偏和桡偏
1.上肢被动活动:腕关节屈曲及伸展
1.上肢被动活动:手指关节屈曲及伸展
2.下肢被动活动:髋关节屈曲及伸展
2.下肢被动活动:髋关节内收及伸展
2.下肢被动活动:髋关节内旋及外旋转
2.下肢被动活动:膝关节屈曲及伸展
癌细胞&寄
生虫栓子
心功能障碍\传
导阻滞\瓣膜病\心 肌病
脑血管痉挛\
受压\外伤等
凝血机制异常:
抗凝剂/口服避孕 药/DIC等
病因不明
心律失常, 特别
是房颤
血管壁病变
心脏病&血流 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份&血 液流变学改变
其他
脑卒中的病因
不可干预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hypertention) 心脏病\ 糖尿病(diabetes) TIA&脑卒中史 吸烟(smoking)&酗酒(alcohol) 高脂血症 其他: 体力活动减少
脑卒中常见预兆
• • • • •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食物。
脑卒中的诱因

过度疲劳
气候变化-寒冷刺激 便秘
情绪剧烈波动
饮食不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看电视过久
突然体位改变

1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3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最常见 动脉炎:结核性\ 梅毒性\结缔组织病 先天性血管病: 动脉瘤\血管畸形 血管损伤:外伤\ 颅脑手术 药物\毒物\恶性肿 瘤
高血压\低血压
&血压急骤波动
高粘血症:
脱水/红细胞增多 症/高纤维蛋白原 血症/白血病等
• • • • • • • • • 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 饮食的护理 吞咽障碍的护理 言语障碍的护理 感觉障碍的护理 皮肤护理 二便的护理 安全护理 用药护理
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
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摆放
肩关节的运动
1.上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屈曲及伸展
1.上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内收及外展
1.上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外旋及内旋
吞咽训练方法
1.基础训练 2. 吞咽训练 3. 进食训练
1.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
2.吞咽训练
• 门德尔松(Mendelsohn)手法: 喉部可上抬患者: 先嘱干吞咽数个 ,再指导患者吞咽时舌抵硬腭,屏住 呼吸,将甲状软骨抬起数秒。 喉上抬无力患者: 按摩患者颈部, 轻捏上推喉部固定5秒,以促进吞咽.
语言的训练
• 肌群运动训练:指进行唇、舌、齿、软腭 、咽、喉、与颌部肌群运动。包括缩唇, 叩齿、伸舌、卷舌、鼓腮、吹气、咳嗽等 活动。 • 发音训练:由训练张口诱发唇音(a、o、u), 唇齿音(b、p、m),舌音,到反复发单音 节音(pa、da、ka),当能够完成单音节发音 后,让病人复诵简单句,如早-早上-早上好 。
偏瘫手及防治
饮食护理
中风病人康复期饮食:
• 中风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 、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 (一)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 ,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 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 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 ;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 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 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以训练患肢内收外展能力
Bobath握手:刺激躯干活动、改善对称性运动
和负重、保护偏瘫手和肩、避免手的僵硬收缩 桥式运动:训练腰背肌、臀肌、股四头肌,训 练患腿负重,抬高和放下臀部,为病人下床行走做 准备,防止不良步态
Bobath握手
手指伸展与手部背屈运动
向健侧翻身
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
高发病率
高致残率
高死亡率
高复发率
脑卒中:日趋严重的流行病
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10%
全世界每年有570万人的宝贵生命终结于卒中
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中有4/5发生在低收入或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