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脚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合集下载

中药足浴操作规程

中药足浴操作规程

四、中药足浴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操作步骤与要求施术方法1.调水(1)用水要求宜选用自来水、纯净水或泉水,用符合GB5749-2006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2)水温38-45℃,如属于特殊体质或患有疾病者宜选择与之适应的温度。

(3)水量浸洗法,适量宜为洗浴容器的2/3。

淋洗法,水量宜不低于4000m1.o擦洗法,水量宜不低于3000m1.。

2.加药将制备好的药袋或药浴液调入洗浴用水中。

3.入浴受术者宜清洗足部后,使受术部位的一部分慢慢接触药浴液。

4.洗浴时间宜在20-4Omin以内。

5.出浴用38-45℃的清水冲洗身体1-3遍,以洗掉身体上残留的药浴液为度。

用柔软浴巾将身体擦干。

施术后处理1.适量饮水、休息,避免受风寒。

2.清洁和消毒药浴后的器具。

注意事项(一)饭前30I nin、饭后Ih内,醉酒、过饥、过饱、过渴、极度疲劳等状态下不宜药浴。

(二)药浴频度不宜过高,每周不宜超过3次。

(三)药浴后不宜立即站起。

(四)用辛温发汗类药物和经常药浴者,宜适当减少药浴时间。

(五)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六)皮肤病患者慎用。

(七)结核、骨髓炎患者不宜药浴。

禁忌(一)皮肤有溃破或创口者,局部禁用。

(二)对药浴液皮肤过敏者。

(三)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四)严重肺系疾病患者。

(五)妊娠期和月经期。

中药药浴选药原则1.宜选用辛香温通类药物。

2.宜选用经水煮后成分析出率较高的药物。

3.宜选用植物药。

4.不宜选用气味过于浓烈的药物和怪味药物。

5.不宜选用矿石类、贝壳类药物。

6.不宜选用动物类药物。

7.禁用毒性大的药物,如汞类中药等。

8.禁用国际保护类动、植物药。

中药药浴推荐性处方1.行气活血方红花20g 川茸20g 桂枝30g 桑枝30g桃仁20g 赤芍20g 鸡血藤20g 络石藤20g 陈皮20g 木香15g 丹参20g 丹皮20g青皮20g 公丁香15g 降香30g2.强筋健骨方桑寄生30g 千年健30g 狗脊20g 杜仲20g牛膝20g 羌活20g 独活20g 苏木20g木瓜20g 五加皮20g 骨碎补20g 续断20g徐长卿20g 路路通20g3.养颜润肤方当归30g 赤芍30g 丹皮20g 火麻仁20g桃仁20g 苦杏仁20g 红花20g 白附子20g白茯苓20g 白芷20g 天门冬20g 川茸20g白薮20g 白及20g 防风20g 甘松20g香附20g4.祛风止痒方麻黄20g 桂枝20g 防风30g 荆芥30g苦楝皮20g 玄参20g 苦参20g 蛇床子20g当归20g 红花20g 海桐皮20g 白鲜皮20g地肤子20g 石上柏20g 七叶一枝花20g川椒15g。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课件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课件
9
中药熏洗(足浴)已风靡全球,与其同 理的“足反射区健康法”也在世界各地 广为传播。人体各器官在足底,足内、 外侧,足背,甚至小腿部都有特定反射 区,这些相应的区域一旦得到刺激,便 可激发入体潜能,调整失衡状态,提高 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 衰老。
10
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 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 2.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
6
内经((灵枢·动输》篇说,“夫四末阴阳 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就是说手足是 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素问·厥 论》篇说,“阳气起于五趾之表,阴气起 于五趾之里”,这就是说明双足与周身阴 阳、气血、经络的密切联系。
中国医学认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 经之终。足踝以下有66个穴位分布在双脚 上,占了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它们是五 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经一定时间 浸浴,对其产生刺激,并通过经络传到内 脏相关部位,使全身气血畅通、津液输布 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 (足浴)
1
何谓中药熏洗(足浴)?
中药熏洗(足浴) ,就是按一定处方 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腾后, 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沐洗、浸浴全 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 种防治疾病方法。
2
基本技术
中药熏洗(足浴):把煎好的 药汤倒入木 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面,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 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 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 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根据病情需要, 药汤可浸至躁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
7
民间有一歌谣,“春天洗脚,升阳固 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 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由于 很多疾病会导致经络阻塞,气血淤滞, 脏腑失调,所以每天坚持足浴可刺激足 部的反射区,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 和通气活血作用,从而对慢性病起到很 好的疗效。

产后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产后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一、概念:中药足浴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常用处方:艾叶黄芪当归川芎炮姜等三、使用方法:将上述药物溶成药液,加入2000ml温水中,浸泡15-30分钟,每日1-2次。

四、禁忌症: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足浴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疾病及严重贫血患者,如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等;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5.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时;6.足部有严重皮肤疾病者;7.过敏性体质患者。

五、治疗益处:在经过了妊娠、分娩的过程之后,产妇们都已经筋疲力尽,每天的中药泡脚,能够恢复体力,同时也能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疲劳。

一般来说,产妇自产后每天晚上用含有补充血气功效的中药进行15-30分钟的泡脚,不仅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消除产后疲劳,还可通过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止痛止汗,缓解产妇产后身痛、腹痛、自汗盗汗等症状,促进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并能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情绪,使其拥有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

六、操作注意事项:1. 进行中药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38°C-40°C);2. 中药足浴的时间在15-30分钟为宜,令身体微微汗出;3. 在执行中药泡脚过程中,如果产妇大汗淋漓,应立即停止;4. 宜在饭后30分钟后进行(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以免引起虚脱;5. 中药足浴所用外治药物,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擦干双足;6. 中药足浴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

中药泡洗法操作流程

中药泡洗法操作流程

中药泡洗法(6分钟)【目的】:选配中草药煎煮成药液后,将双足浸泡、洗浴,通过水的温热作用和药液的外治作用,刺激足部的穴位,以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疏通腠理、温经通络等目的。

【适应症】:适用于妇科病、肾病及外感发热、畏寒、肢冷、失眠、便秘、关节痛、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症状。

一、用物准备1.处置车上层:备中药红花泡洗液(39~41℃)两桶、水温计、一次性足浴袋、纱布、外挂筐、毛毯、毛巾(患者自备)、足浴桶、手消毒液、中医治疗单、中医护理操作记录单。

2.处置车下层:医用垃圾桶、毛毯回收筐。

3.口述:所有物品已在处置室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已备好中药红花泡洗液10000ml。

二、核对敲门,入病室,携带执行单核对床头卡。

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

“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三、评估与告知“1床,王阿姨您好!我是您今天责任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王红”。

“我需要看一下您的腕带,请问在哪侧手臂上?”“左手”。

“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王阿姨,您昨晚睡得怎么样?“不好”。

针对您的失眠情况,现在我遵医嘱将为您进行中药泡洗法,以缓解您失眠的症状,泡洗的部位双足部,使用的中药是红花,治疗时间为20分钟,那您同意由我来为您进行此项治疗吗?“同意”。

请问您是否对中药过敏?“不过敏”。

请问您在月经期内吗?“不在”。

那您对热的耐受度怎么样?“不怕热”。

刚才看过您的病历了,既往身体健康无出血倾向、无感染性皮肤病、无过敏史。

我需要先看一下您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

您可以选择平卧位或者坐位都可以。

“平卧位”。

您治疗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溃,无瘢痕,无不明包块可以进行此项治疗,王阿姨我来协助您取坐位,我来扶您坐在床旁椅上,需要为您添件衣服吗?”“好”。

“需要我协助您去卫生间吗?”“不需要。

”阿姨,需要您提供备一条擦拭的毛巾,可以吗?“好,在桌子旁边。

”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操作了吗?“可以。

中药泡脚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泡脚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泡脚一、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治疗目的:在经过了妊娠、分娩的过程之后,产妇们都已经筋疲力尽,每天的中药泡脚,能够恢复体力,同时也能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疲劳。

一般来说,产妇自产后每天晚上用含有补充血气功效的中药进行15-20分钟的泡脚,不仅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消除产后疲劳,还可通过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止痛止汗,缓解产妇产后身痛、腹痛、自汗盗汗等症状,促进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并能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情绪,使其拥有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

三、穴位按摩:通过足部穴位反射区的刺激和皮肤的吸收作用,通过调节脏腑活动、加快周身血液循环,起到补血益气的功效。

1、三阴交: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四、操作注意事项:1.进行中药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38°C-40°C)2. 中药足浴的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时间不能太长3.在执行中药泡脚过程中,如果产妇大汗淋漓,应立即停止,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

3.宜在饭后30分钟后进行(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以免引起虚脱。

4.中药足浴所用外治药物,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擦干双足。

中药泡脚操作流程图?39396 99E4 駤w!-<26001 6591 斑评估物品准备33761 83E1 菡28680 7008瀈22152 5688 嚈385039667 陧S34038 84F6 蓶34123 854B 蕋O患者准备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戴口罩指导患者定穴核对姓名、诊断,解释,脱去袜子、必要时保暖拇(食)指循经按压三阴交穴,太冲穴,足三里穴,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

中药足浴治疗操作规程

中药足浴治疗操作规程

中药足浴治疗操作规程
1.选择足浴桶。

一般使用木质材料的足浴桶,这样吸收药物的效果更好。

2、水温度控制。

中药足浴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没过脚踝。

3、按摩足部,按摩方法如下:
(1)推法:足底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

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足底发热为止。

(2)压揉法:足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

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

(3)刮法:用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

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4.足浴后。

一般足浴30到40分钟即可,足浴后,如果觉得中药水脏的话可以用热水洗脚,完成后要注意脚部保温。

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

'.
;. 中药足浴法护理操作常规
目的: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炎症因子释放,从而达到调节全身气血,疏通经络,祛散歪斜六淫,减轻消渴病病人皮肤疼痛、瘙痒等,减少并发症发生。

禁忌症:
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如:尿血、咯血、便血、脑出血、眼底出血、活动性结核等急性期;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有冷热感觉障碍者禁用。

操作要点:
1、用物准备:足浴器1台,中药(红花、威灵仙、当归、丹参、桃仁),泡脚袋二只,温水1500ml,水温计、干毛巾。

2、操作程序:
(1)治疗室内核对患者中药床号,姓名,将中药先浸泡,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

(2)足浴器加水2/3,打开机器进行预热。

(3)取出足浴袋并标明床号姓名,加入温开水1500ml,倒入已泡开的中药。

测浸泡液温度为40℃后,核对患者床号和姓名并做好治疗前的解释指导工作。

(4)正确调整机器的运转模式和时间,协助将患者双足浸没在溶液中20min后,揩干注意保暖,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

(5)将浸泡液和机器内的水倒尽晾干备用。

注意事项:
1、禁用于感觉障碍患者、安装起搏器者、有出血症状患者急性期、足部有溃疡者。

2、治疗前做好宣教工作,严禁患者自行搬动及开启仪器。

3、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如有异常现象及时给予处理。

4、治疗过程中全身出汗属正常现象,是脉络畅通、排出毒素之故。

应在治疗前后多饮温开水,以增加疗效。

5、治疗结束后一定要将足浴器内的水倒尽擦干备用。

6、应定期对足浴器进行保养和维修,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中药沐足的操作流程及标准

中药沐足的操作流程及标准

中药沐足的操作流程及标准中药沐足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下面是中药沐足的操作流程及标准:1. 准备工作:- 准备好中药材:一般常用的中药材包括当归、川芎、白芷、红花、苍术、木香、益母草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 准备好足浴器:选用合适尺寸的足浴盆或足浴桶,加入适量温水。

- 准备好研磨工具: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

2. 正式操作:- 温水浸泡:将足浴器中的温水高度控制在足踝部,浸泡足部约15分钟,使脚部皮肤适应水温,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 加入中药汤:将事先准备好的中药粉末均匀撒在浸泡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使中药充分溶解在水中。

- 按摩足部:用手指轻柔按摩足部穴位,整个过程中药汤要不断地搅拌均匀,保持温度。

- 浸泡时间:一般浸泡足部15-30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脚部皮肤受损。

- 擦干脚部:用毛巾将脚部擦干,再涂抹适量的滋养霜或保湿乳液,保持脚部皮肤湿润。

中药沐足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材的选择:根据个人需要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材,避免过敏或不适反应。

2. 足浴水温控制:足浴水温一般控制在37℃-45℃之间,以不至于烫伤为宜。

3. 中药粉末用量:根据足浴器容量及个人需求适量添加中药粉末,一般为20克-100克。

4. 浸泡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5. 按摩力度:足部按摩力度要适中,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及肌肉。

6. 卫生安全:使用前后要保持器具的清洁,中药材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发霉。

注意事项:1. 中药沐足过程中应注意水温,以免烫伤。

2. 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有特殊状况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沐足。

3. 对于有皮肤问题、感染性疾病等患者,应谨慎进行中药沐足,避免交叉感染。

4. 中药沐足不宜频繁进行,一周最好不超过2-3次。

以上是中药沐足的操作流程及标准,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请在使用中药沐足前咨询专业中医师,并遵循其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泡脚操作规程及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泡脚
一、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治疗目的:在经过了妊娠、分娩的过程之后,产妇们都已经筋疲力尽,每天的中药泡脚,能够恢复体力,同时也能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疲劳。

一般来说,产妇自产后每天晚上用含有补充血气功效的中药进行15-20分钟的泡脚,不仅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消除产后疲劳,还可通过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止痛止汗,缓解产妇产后身痛、腹痛、自汗盗汗等症状,促进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并能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情绪,使其拥有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

三、穴位按摩:通过足部穴位反射区的刺激和皮肤的吸收作用,通过调节脏腑活动、加快周身血液循环,起到补血益气的功效。

1、三阴交: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上直上3寸,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
骨头为,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四、操作注意事项:
1.进行中药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38°C-40°C)
2. 中药足浴的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时间不能太长
3.在执行中药泡脚过程中,如果产妇大汗淋漓,应立即停止,只有保
持一定的温度才能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

3.宜在饭后30分钟后进行(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以免引起虚
脱。

4.中药足浴所用外治药物,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擦干双足。

中药泡脚操作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