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周周练 第14周 数字游戏 (教师版)答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奥数周周练 第39周 数学游戏 (教师版)答案

二年级奥数周周练 第39周 数学游戏 (教师版)答案
练习3:
1.左边有10枚棋子,右边有12棋子,两人轮流去取,取到最后一枚的得胜,先取好还是后取好?怎样取才能获胜?
要想取胜,要先取右边的2枚,然后对方取几枚,你就在另一堆也取几枚。
2.有三行棋子如下图,两人轮流取,每人每次只能在同一行中至少取走1枚或2枚,谁最后取完为胜,问:要想获胜是先取还是后取?
19÷3=6……1,余数是1,小东就先拿1粒,然后不管小华拿几粒,他都能保证拿到第4,第7,第11,第15,第19,最后获胜。
2.桌上有22根火柴,小明和小红轮流取,每人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谁获胜。这次小红该怎样取才能保证获胜?
22÷3=7……1,余数是1,小红应先把这个1根拿下,然后不管小明几根,只要小红每次拿的火柴根数和小明拿的火柴根数合起来是3,小红就能获胜。

一、知识要点
小朋友都很喜欢做游戏,数学中也有很多游戏。通过数学游戏,不仅能培养我们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些游戏中,想要使拿到最后一个者获胜,首先要决定谁先拿,如果把物品总数除以每次取物品个数的和,没有余数,就让对方先拿,自己拿的个数必须和对方拿的个数合起来是两人每次的和。
答:你先报到2,对方报3,你就报4,5,6;对方报3,4,你就报5,6;对方报3,4,5,你就报6;同理可以确保抢到10,14,18,22,26,30。
练习2:
1.小东和小华做游戏,他们把19粒棋子放在桌上,然后轮流拿,每人每次能拿1粒或者2粒,谁拿到最后一粒,谁就获胜。这次小东该怎样拿才能保证获胜呢?
【思路导航】要想必胜,就要抢到30。要抢到30,只要抢到26,这时如果对方报27,你就报28,29,30;如果对方报27,28,你就报29,30;对方报27,28,29,你就报30。同理,要抢到26,只要抢到22。要抢到22,只要抢到18。同理只要抢以14,10,6,2即可。也就是从30继续减去4(30÷4=7……2,余数是几,就必须先抢到几)。策略是自己先报,且先报到2,这样就能确保抢到6。

二年级奥数:巧妙填数数阵图练习题含答案

二年级奥数:巧妙填数数阵图练习题含答案

【思维数学】 二年级数学 姓名:艾娃数学工作室整理 第二讲:数字游戏—填图与拆数【有话要说】【有话要说】填数是一种既有趣,又能锻炼头脑、发展智力的趣味活动。

它不仅可以提高你的运算能力,而且能促使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能促使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填数这类题目的题型比较多,解答时除了口算要熟练外,更重要的是要会分析、推理。

有的题目答案不止一种,要多尝试,要尽量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把各种可能的答案想出来。

【经典例题】【经典例题】例1:把1、3、5、7、9、11、13七个数填入右图中的七个圆圈内,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21.思路导航:这道题可以这样想:1+3+5+7+9+11+13=49,21+21+21=63,63-49=14,由于计算三条直线上三个数时,中间圆圈里的数多算了两次,就多出了14,正好7+7=14,说明中间圆圈里应该填“7”,21-7=14,把另外六个数两个两个分组,使每组两个数的和都等于14; 1+13=3+11=5+9=14,也就是首尾配对。

,也就是首尾配对。

例2:如图:在空格中填入不同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如图:在空格中填入不同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 斜行的三个数的和等于15.思路导航:因为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先填一行中只有一个空格的数,如:4+(9)+2=15,竖行6+(7)+2=15,斜行6+(5)+4=15,根据填出的数再填只有一个空格的数。

根据填出的数再填只有一个空格的数。

6 42375645213解:解:例3:把1、2、3、4、5、6这六个数填入右图的圆内,使每个大圆的四个数的和都等于13。

思路导航:思路导航:先确定图形中央的两个数分别填几,先确定图形中央的两个数分别填几,先确定图形中央的两个数分别填几,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想,先求六个数的和与两个大圆上八先求六个数的和与两个大圆上八个数的和:1+2+3+4+5+6=21,13+13=26,26-21=5,这个5就是中央两个圆的数的和,1+4=5,2+3=5,就是说中央两个小圆里可以填1和4,也可以填2和3,中央填1和4,13-5=8,左边填3和5,右边填2和6,中央填2和3行不行呢?剩下的数有1、4、5、6任意两个数的和都不是8,所以无法填出,因此,中央只能填1和4. 解:解:例4:由图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个部分,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在一些部分中,自然数3、5、7三个数已填好,请填上其余各数,使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15.思路导航:思路导航:8 1 6 3 5 7 4925462137524675381图中空着四个部分要填入四个数:1、2、4、6,可以看出中心部分属三个圆圈公共部分,关键要确定中心填哪个数,我们用拆数的方法来确定。

(完整)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带答案有解题过程

(完整)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带答案有解题过程

(完整)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带答案有解题过程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1.小明有10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3 个,小红有几个苹果?解:10 + 3 = 13(个)。

2.有一堆橘子,每次拿2 个,拿了4 次后,还剩下3 个,这堆橘子原来有多少个?解:2×4 + 3 = 11(个)。

3.树上有8 只鸟,飞走了3 只,又飞来了2 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解:8 - 3 + 2 = 7(只)。

4.小明有12 颗糖,给了弟弟4 颗,又买了3 颗,现在小明有几颗糖?解:12 - 4 + 3 = 11(颗)。

5.有9 朵花,平均插在3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朵花?解:9÷3 = 3(朵)。

6.妈妈买了15 个苹果,小明吃了5 个,爸爸吃了3 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解:15 - 5 - 3 = 7(个)。

7.从1 数到10,每次数2 个数,需要数几次?解:10÷2 = 5(次)。

8.有8 个小朋友做游戏,每2 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解:8÷2 = 4(组)。

9.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每条边长度都是4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4 + 4 + 4 = 12(厘米)。

10.小明有4 本书,小红的书是小明的3 倍,小红有几本书?解:4×3 = 12(本)。

11.有16 个气球,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气球?解:16÷4 = 4(个)。

12.妈妈买了一些草莓,小明吃了6 个,还剩下10 个,妈妈买了多少个草莓?解:6 + 10 = 16(个)。

13.有3 只小猫,每只小猫吃2 条鱼,一共需要几条鱼?解:3×2 = 6(条)。

14.从5 开始连续加3,加到14 为止,一共加了几次?解:(14 - 5)÷3 + 1 = 4(次)。

1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 厘米,宽是3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6 + 3)×2 = 18(厘米)。

二年级数学14周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14周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14周练习题第一周:加减法运算1. 23 + 15 =2. 48 27 =3. 36 + 22 =4. 59 38 =5. 75 + 26 =第二周:乘法运算1. 3 × 4 =2. 5 × 7 =3. 8 × 6 =4. 9 × 5 =5. 4 × 9 =第三周:除法运算1. 18 ÷ 3 =2. 24 ÷ 4 =3. 27 ÷ 9 =4. 35 ÷ 5 =5. 45 ÷ 3 =第四周:混合运算1. 45 + 23 18 =2. 36 ÷ 4 + 7 =3. 9 × 5 32 =4. 63 ÷ 7 + 155. 72 ÷ 8 + 21 × 2 =第五周:图形认知1. 画出一个长方形。

2. 画出一个正方形。

3. 画出一个三角形。

4. 画出一个圆形。

5. 画出一个梯形。

第六周:长度单位换算1. 10厘米 = 多少米?2. 5米 = 多少厘米?3. 100厘米 = 多少米?4. 3米 = 多少厘米?5. 80厘米 = 多少米?第七周:质量单位换算1. 500克 = 多少千克?2. 3千克 = 多少克?3. 1000克 = 多少千克?4. 4千克 = 多少克?5. 200克 = 多少千克?第八周:时间单位换算1. 60分钟 = 多少小时?2. 3小时 = 多少分钟?3. 120分钟 = 多少小时?4. 2小时 = 多少分钟?5. 30分钟 = 多少小时?第九周:人民币换算1. 10元 = 多少角?2. 5角 = 多少元?3. 100元 = 多少角?4. 8元 = 多少角?5. 50角 = 多少元?第十周:简单的分数计算1. 1/4 + 1/4 =2. 1/3 1/6 =3. 1/2 + 1/4 =4. 3/4 1/4 =5. 2/3 + 1/6 =第十一周:统计图表苹果:5个,香蕉:3个,橘子:7个星期一:8℃,星期二:10℃,星期三:12℃,星期四:14℃,星期五:16℃第十二周:方位认知1. 在地图上指出北、南、西、东四个方向。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周周练习题(答案解析)沪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周周练习题(答案解析)沪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周周练习题(答案解析)沪教版班级姓名家长签名一、计算1、用竖式计算521+279= 235+274= 431-128= 2000-406=2、横式计算xKb1.C om354+467 721-240 85+275 1100-4683、递等式计算413-4×2 213+374+407 413-146-209 35÷7+23二、填空1、8531 读作8531= +++2、4020 读作4020= +++3、九千五百六十三写作七千零二十五写作4、10个一千是。

560个十是。

里面有480个百。

5、由9个千、5个百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6、一袋大米重30 。

一只鸡重3000 。

一节课时间是35 。

7、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X k B 1 . c o m8、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_____ ,两数之和是_____ 。

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两数相差_____ ,两数之和是_____ 。

三、把下面各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用“<”连接1、 1367 209 1727 17362、 8070 8007 8700 7800四、应用题1、同学们要种300棵树,第一天种了102棵,第二天种了118棵,第三天全部种完,第三天种了多少棵?新|课| 标| 第|一| 网2、小胖家原来有2千克苹果,妈妈又买了1000克桔子和3千克的梨,现在小胖家一共有多少千克水果?后来小胖吃掉了145克苹果,还剩多少克苹果?3、海岛浴场门票每人8元。

小胖带了125元,小组共有7人,小胖为小组全体同学买票后还剩下多少元钱?4、水果店有29箱苹果,梨的箱数是苹果的4倍,梨比苹果多多少箱?五、在每个图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们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周周练】第14周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苏教版六(上)(pdf版,含答案)

【周周练】第14周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苏教版六(上)(pdf版,含答案)

【周周练】第14周百分数的意义小数苏教版六(上)(pdf版,含答案)六年级上册等第13周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53千克90×写18(千克),90-18=72(千克).72-9-18=53(千14克)2.甲30千克,乙90千克。

甲:乙=1:3,60÷(3一1)=30(千克),30×3= 90(千克)3.橘子600千克,苹果900千克。

1500×3=500(千克),1500-500=1000 31(千克),1000-840=160(千克),160÷(兮-3)=600(千克),1500-600=900(千克)4.122袋。

20÷(1-号)=60(袋),(60+1)÷)=122(袋)5.75个。

将95分成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是9的倍数,另一个是16的倍数。

95=63+32,63X1号)+32×(0=75(个)8X3-551166天.1-X388÷(8十2)=3(天)3+3=6(天)第14周百分数的意义1.9289.32.245千克,2500千克。

700×35%=245(千克),700÷28%=2500(千克)3.10%。

1÷(11-1)=10%4.120千克。

60%×50%=30%,260÷(1+30%)=200(千克),200×60%=120(千克)》5.丙最便宜。

甲:a×(1-7%)×(1一9%)=0.8463a,乙:a×(1一8%)×(1-8%)=0.8464a,丙:a×(1-13%)×(1-3%)=0.8439a6.甲200元,乙150元。

350×(1+20%)×0.85-350=7(元),(24一7)÷83}附加题[(1+30%)×0.85-(1+20%)×0.85]=200元,350-200=150(元)第15周百分数与小数、分数1.0.66866.7%0.6672.180千米。

五年级奥数周周练 第14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教师版)答案

五年级奥数周周练 第14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教师版)答案

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一、知识要点在长方体、正方体问题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把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形状的物体;把两个物体熔化后铸成一个物体;把一个物体浸入水中,物体在水中会占领一部分的体积。

解答上述问题,必须掌握这样几点:1.将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形状的物体(不计损耗),体积不变;2.两个物体熔化成一个物体后,新物体的体积是原来物体体积的和;3.物体浸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二、精讲精练【例题1】有两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甲水箱里有水,乙水箱空着。

从里面量,甲水箱长40厘米,宽32厘米,水面高20厘米;乙水箱长30厘米,宽24厘米,深25厘米。

将甲水箱中部分水倒入乙水箱,使两箱水面高度一样,现在水面高多少厘米?【思路导航】由于后来两个水箱里的水面的高度一样,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把两个水箱并靠在一起,水的体积就是(甲水箱的底面积+乙水箱的底面)×水面的高度。

这样,我们只要先求出原来甲水箱中的体积:40×32×20=25600(立方厘米),再除以两只水箱的底面积和:40×32+30×24=2000(平方厘米),就能得到后来水面的高度:25600÷2000=12.8(厘米)。

练习1:1.有两个水池,甲水池长8分米、宽6分米、水深3分米,乙水池空着,它长6分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

现在要从甲水池中抽一部分水到乙水池,使两个水池中水面同样高。

问水面高多少?8×6×3÷(8×6+6×4)=2(分米)答:水面高是2分米。

2.有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面量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5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

放进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

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水箱的底面积是40×30=1200(平方厘米)水的体积是1200×10=12000(立方厘米)铁块的底面积是20×20=400(平方厘米)放入铁块后,水箱的底面积变成了1200-400=800(平方厘米)这时水面高12000÷800=15(厘米)答:这时水面高为15厘米。

2019-10-31维游戏——数字游戏篇_奥数天天练(1—6年级)

2019-10-31维游戏——数字游戏篇_奥数天天练(1—6年级)

【2019-10-31维游戏——数字游戏篇】天天练(1—6年级)
【一年级】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二年级】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三年级】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四年级】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五年级】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六年级】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答案
做完题再看答案哦~
【一年级】
【答案】
两幢楼之间相距14米,每隔2米种1棵树,共种了多少棵树?
【二年级】
【答案】28
【三年级】
【答案】24
给哥哥多加16岁,更的年龄就是弟弟的2倍,可知弟弟今年的年龄是24-16=8(岁)。

哥哥的年龄是8x3=24(岁)。

【四年级】
【答案】
最少20+20+21+21=82块
【五年级】
【答案】
100人种300棵树,平均每人种3棵.将1个大人和4个小孩当成一组,这样5人种15棵树,100÷5=20组,因此大人有20×1=-20=80人.
【六年级】
【答案】
设甲的速度是x千米每时,则意的速度是x+4千米每时
有方程:8x=6(x+4)
解得x=12,全长8x12=96千米。

思维游戏——数字游戏篇(逻辑推理)015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周数字游戏
一、知识要点
在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可以改变运算结果,填符号时,一定要根据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口算来确定,要把几个数和运算结果结合起来考虑,有时还可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根据题中给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没有固定的法则,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试验法、凑数法等。

选择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应用,这样,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下面的式子中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36-12-10=34 (2)7×5-3=14
【思路导航】
(1)36-12-10=34,等号左边都是减号,而且等号左边最大是36,如果36-2就正好等于34,把12-10添上括号,恰好是36-2。

(2)7×5-3=14,等号右边是14,等号左边是7,如果能找到2,7×2=14就正好。

通过观察,左边有5和3而且5和3中间是减号,这样就把5-3添上括号就可以了。

(1)36-(12-10)=34
(2)7×(5-3)=14
练习1:
在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5-20-8=33 8×6-4=16
45-(20-8)=33 8×(6-4)=16
2.15+36-4÷4=23 17-7+5=5
15+(36-4)÷4=23 17-(7+5)=5
3.20-5÷5+8=11 23×5-3+4=50
(20-5)÷5+8=11或20-(5÷5+8)=11 23×(5-3)+4=50
【例题2】在合适的地方添上“+”或“-”,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5 4 3 2 1=1
【思路导航】5、4、3、2、1的总和是15,把它分成差是1的两组,5+3=8,4+2+1=7,这样在4、2、1前填写“-”号,其它地方填上“+”,等式就成立了。

5-4+3-2-1=1
练习2:
在下面的数字与数字之间填上“+”或“-”号,使算式成立。

1.9 8 7 6 5 4 3 2 1=1
9-8+7-6+5-4-3+2-1=1【答案不唯一】
2.6 5 4 3 2 1=3
5 4 3 2 1=3
6-5+4-3+2-1=3【答案不唯一】
5-4+3-2+1=3【答案不唯一】
3.7 6 5 4 3 2 1=4
5 4 3 2 1=5
7-6+5-4+3-2+1=4【答案不唯一】
5-4+3+2-1=5【答案不唯一】
【例题3】把“+”、“-”、“×”、“÷”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中,使等式成立。

7 ○ 2 ○ 4=10 ○ 2 ○ 5
【思路导航】从7 ○ 2和10○ 2入手,这两个圆圈可能填“×”或“÷”。

经过试算:7×2=14,14-4=10;10÷2=5,5+5=10,左边等于右边。

7×2-4=10÷2+5
练习3:
把“+”、“-”、“×”、“÷”分别填入下列等式的“○”中,使等式成立。

1.2 ○ 8 ○ 4=12 ○ 4 ○ 9
2×8-4=12÷4+9
2.12 ○ 6 ○ 2=4 ○ 2 ○ 4
12÷6+2=4×2-4
3.16 ○ 8 ○ 4=15 ○ 3 ○ 3
16÷8+4=15-3×3
【例题4】在下面的数字之间,填上“+”、“-”、“×”、“÷”或括号,使等式成立。

7 7 7 7 7=7
【思路导航】要求在5个7中间填运算符号使它成为7,我们可以这样想,把7扩大7倍,再缩小7倍,再增加7,再减少7,正好等于7,这很有趣,只要把“+、-、×÷”依次填上就可以了。

7×7÷7+7-7=7
练习4:
在下面的数字之间填上“+”、“-”、“×”、“÷”或括号,使等式成立。

1.7 7 7 7 7=2 7 7 7 7 7=8
7-7+(7+7)÷7=2 (7+7)÷(7+7)+7=8【答案不唯一】
2.2 2 2 2 2 2=1 2 2 2 2 2 2=3
2×2÷2-2+2÷2=1 2÷2+2÷2+2÷2=3【答案不唯一】
3.9 9 9 9 9=17
(9×9-9)÷9+9=17【答案不唯一】
【例题5】从“+”、“-”、“×”、“÷”“()”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5 5 5 5 5=1
(2)5 5 5 5 5=2
(3)5 5 5 5 5=3
(4)5 5 5 5 5=4
【思路导航】在加减乘除运算中,要考虑到“1”和“0”在运算中的特点,如5÷5=1,5-5=0,(5-5)÷5=0,(5-5)×5=0。

每个式子有多种解答,如:
(1)5÷5+(5-5)×5=1 (2)(5+5)÷5+5-5=2
(5+5)÷5-5÷5=1 5-(5+5+5)÷5=2 5÷5-(5-5)÷5=1
(3)5÷5+(5+5)÷5=3 (4)(5+5+5+5)÷5=4
5-5÷5-5÷5=3 5-5÷5+5-5=4
练习5:
从从“+”、“-”、“×”、“÷”“()”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4 4 4 4 4=1
(4+4)÷4-4÷4=1
4-(4+4+4)÷4=1
2.4 4 4 4 4=2
(4+4)÷4+4-4=2
4-4÷4-4÷4=2
3.4 4 4 4 4=3
(4+4)÷4+4÷4=3 4×4÷4-4÷4=3
4.4 4 4 4 4=4
4×4-4-4-4=4
4+4+4-4-4=4
5.4 4 4 4 4=5
4×4÷4+4÷4=5
4÷4+4+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