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景观设计师的生态主义思想及实践

合集下载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主要设计师及其作品
伊恩 麦克哈格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展达到高峰,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 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伊恩麦 克哈格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于 1969年首先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他的著作 《设计结合自然》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 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承担起后工业时 代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景观 规划设计专业在奥姆斯特德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扩展了空间。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密度需要
考虑到生态主体,总的来说, 一个深思熟虑的资源使用应该 做到最少限度地使用地面资源 同时做到专业化的雨洪管理。 该城镇计划包括了基希贝格高 速公路改造(1993年-2012年) 通过分阶段的改造计划,将基 希贝格高速公路改造成为了城 市的林荫大道,罗马的威哥公 园和欧洲的植物园(1993年-1999年)欧洲学院中央公园和 卢森堡国家体育与文化中心项 目(第一期1995-1999第二期 2000-2006)新医院周边花园设 计项目(1997年-2002年)以及 克劳斯亨德森公园的沙丘和水 上乐园项目(1994年-1999年)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求尽可 能地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4 借助高新技术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和可再生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 用已成为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5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来优化自然景观
自然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 复能力,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 还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实践

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实践

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实践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将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应用于空间设计中,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且符合人们需求的室外环境。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分析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以及应用这些理念的创新实践。

一、设计理念1.1 生态平衡景观设计师始终将生态平衡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

生态平衡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布局和材料,景观设计师致力于创建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景观,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1.2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体现了景观设计师对人类需求和行为的理解与关注。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并创造出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与社交互动的空间。

景观设计师通过考虑人们的活动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将设计与人的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出具有温馨、舒适和人性化的景观环境。

1.3 创新与艺术性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追求创新和艺术性,致力于创造出美丽、富有表现力的景观作品。

创新表现在创造独特的景观元素、独特的空间布局以及采用新颖的材料和技术等方面。

艺术性则体现在景观的表达形式和审美价值上,通过色彩、材质、形状和线条等元素的组合,使景观设计达到艺术品的效果。

二、创新实践2.1 可持续设计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景观设计师将可持续设计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实践。

这种实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宗旨,采用节能、雨水利用、生态恢复等技术手段,打造出具有环保意识的景观空间。

例如,设计师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水措施,降低景观的能耗和用水量。

2.2 科技应用科技的进步为景观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

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等,为设计师提供了更直观、真实的设计体验和展示方式。

设计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设计想法形象化,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无人机则可以提供高空俯瞰的视角,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景观规划和布局。

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正逐渐成为主导思想。

生态理念的融入,不仅为景观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还为我们创造了更加和谐、美丽且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生态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核心价值,首先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上。

设计师们不再仅仅追求景观的美观,而是更加注重如何在设计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比如,在选择植物时,会优先考虑本土植物物种。

本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它们不仅能够降低养护成本,还能够为当地的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吸引本地的昆虫、鸟类等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合理规划水资源也是生态理念的重要体现。

通过收集雨水、利用中水等方式,为景观中的植物灌溉和水景提供水源,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在设计水景时,也会充分考虑水的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采用生态池塘、人工湿地等形式,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还强调对生态过程的尊重和模拟。

自然界中的生态过程,如土壤的形成、养分的循环、动植物的迁徙等,都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系统。

设计师们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生态过程,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比如,在设计公园时,会模拟自然森林的群落结构,营造出多层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健康。

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生态理念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经过可持续林业管理认证的产品;在铺路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透水砖、碎石等能够让雨水渗透到地下的材料,有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

此外,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注重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景观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

它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情感和文化。

因此,在设计中会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需求,使景观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它旨在建造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和城市设计。

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应当建立和谐、平衡的关系,将生态系统的优良特性和循环利用的方式运用到设计中。

一、生态设计的理念生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

它强调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建筑和景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态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考虑形式美学的同时,需要把握社区、生态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确保建筑和城市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生态设计建立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它是区分于单纯的绿色设计的,绿色设计仅仅是在建筑和城市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空间。

而生态设计的理念则更加广阔,它追求的是建筑和城市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自然的完美结合。

这种结合必须符合人类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能够真正实现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优化建筑结构和运用创新材料等一系列目标。

生态设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核心,追求的是在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同时,确保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和发展。

它注重周围环境对建筑和城市的影响,同时也以建筑和城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参考指标。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能够使得建筑和城市在景观、设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一个完美的结合。

二、生态设计的实践生态设计的实践需要建立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和社区、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相协作,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生态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研究,考虑形式美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确保生态设计的目标得以实现。

生态设计的实践需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源的有效使用、物质的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这方面,生态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确保设计中的各种因素得以协调和平衡。

同时,生态设计还需要满足科学、合理、创造性的要求,能够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真正地在结构、功能、美感等方面融合在一起。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意识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创造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所的美观与舒适。

然而,在追求美观与舒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意识,并提出相关的实践方法和建议。

一、生态保护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生态保护意识的兴起,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景观设计作为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领域,必须肩负起生态保护的责任。

生态保护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的平衡,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二、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方法1.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致力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通过合理选取植物、保护湿地和水源等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同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2. 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不仅要求我们保护自然资源,更需要我们在设计中科学利用这些资源。

例如,在水景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3. 推广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是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注重选择环保材料、低能耗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自然能源、建立绿色交通系统等方式来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生态保护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案例1. 绿屋顶的设计绿屋顶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屋顶上的设计方式。

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提供绿色空间,并起到隔热和保护屋顶的作用。

绿屋顶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生态可持续性。

2. 架空层绿化架空层绿化是指在建筑物上,通过种植和布置绿植,形成一个垂直的绿色空间。

这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景观价值,提供人们休闲和健身的场所。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适合各种生物繁衍生息的环境,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源,保护濒危物种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主义在园林设计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本文将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策略,并探讨生态主义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生态主义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资源等,优化设计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园林规划中,科学设置植被带和水体,可以形成较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减少不适宜居住的环境,并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结合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降低园林设计的能源消耗,实现生态环保的理念。

第二,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主义园林设计要注重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和引种活动,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提升园林的生物景观价值。

合理配置园林水体和湿地,打造自然生态环境,引进和保护各类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促进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实现生态平衡的目标。

推动循环利用和绿色建材应用。

在生态主义园林设计中,要推动循环利用和绿色建材应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园林设计要注重园林绿化的生产、运输、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再利用,选择可再生材料、绿色环保材料和低碳建材,为园林设计提供绿色和环保的技术保障。

采用可降解的材料、水性涂料、光伏发电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园林设计注入绿色环保的理念。

第四,强化生态教育与文化传承。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要强化生态教育与文化传承,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园林设计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教育。

园林设计要融入生态知识,展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奇,传承和弘扬当地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传统,通过园林的形式和内涵,引导人们重视生态平衡和生态伦理,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推动社会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生态主义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表达与实践_于冰沁

生态主义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表达与实践_于冰沁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的支撑,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麦克哈格教授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引言中如是说:“物质造就宇宙、太阳、地球和生命,太阳的照耀使我们得以生活,地球是我们的家,海洋是我们古老的家,大气保护着我们,来自大海的云彩、雨水、河流和溪水使我们充满生机,植物的生存和呼吸使我们能得到氧气和食物,并享用生活,动物是我们的亲属,分解者重新组织生命与死亡的废物,从而使生命得以延续,人遵循地球上良性酶的运作方式,有志于成为世界的医生,来治理地球和自身。

”[1]景观的规划设计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之间,以人类的文明为纽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虽然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下,认为自然是不可抗拒的含有机械唯物主义之嫌,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其表现为人类的活动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的行为。

1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人类钻木取火的时刻起,人类逐渐改变着地球的面貌,并且通常人类起到的是破坏作用。

现代的技术如化学污染物、放射性废弃物等,已经在无形中破坏了我们周身的自然环境,降低了地球的可居性,甚至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命和文明的延续。

如1997年6月25日发生在蒙特赛拉的特大火山爆发,使得整个小岛淹没在火山灰的阴霾之下;米切尔飓风以180英里/小时的速度横扫加勒比海岸,造成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地区严重受灾,11000人死亡,8万多人民无家可归;土耳其伊兹米特大地震,震级高达7.4级,造成11万7千户房屋倒塌;加拿大小城希库蒂米的大洪水迫使136户居民背井离乡;澳大利亚鼠灾使农民的辛苦劳作付之东流,粮食颗粒无收;1998年5月5日,由于森林的大面积砍伐最终导致的意大利萨尔诺泥流使整个小镇被毁,137人死亡,1500间房屋彻底被摧毁;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奥克兰丘陵大火烧毁了约1500亩林地,造成25人死亡,1000多间房屋被毁。

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进行不理智的、盲目的、非科学的生产建设而导致的。

谈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谈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谈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关乎生态平衡和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首先体现在对植物的选择上。

自然植被的保护
和利用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应该尽量选择当地的本土植物,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也可以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理念还体现在园林设计中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设计师们应该在
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景观水体的补充,从而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需求,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还体现在对土壤的保护和改良上。

设计师们应该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地形设计,保护土壤不被侵蚀,减少土壤的流失和污染。

同时,通过植物的根系系统和有机物的分解,改良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的来说,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类生
活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通过生态理念的引入,园林设计不仅可以打造美丽的景观,更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希望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生态理念能够得到更好地体现和落实,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和宜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景观设计师的生态主义思想及实践
引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的支撑,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以人类的文明为纽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人类自远古时期开始就逐渐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混乱的高速路、无序蔓延的城郊、拥挤不堪的城市使我们意乱神迷,深受其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被禁锢在自己建造的钢筋水泥的机械的环境中。

然而,当我们陶醉于机械的力量、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时,当我们陷落于日益复杂的生活空间、城市和道路系统时,现代技术已经在无形中破坏了我们周身的自然环境,降低了地球的可居性,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和文明的延续。

正文
景观设计师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并利用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将人工景观和谐的融合在自然景观之中。

由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和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到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再到20世纪初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生态主义的设计思想都仅仅建立于经验主义的生态学观点上。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学派”的兴起为20世纪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量化的生态学工作方法,将景观规划设计引向了一个更加科学的理性的层次1。

1、设计结合自然——伊恩.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表达
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人与自然极端对立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他的经历也促使了后期生态主义理念在其头脑中的形成。

麦克哈格的童年时期,从他家出发的两条道路具有天壤之别:一条伸向肮脏、邋遢、贫困、充斥着黑烟和尘垢、令人沮丧的格拉斯哥市(glasgow),而另一条路则深入农村,最后到达美丽的克莱德湾,沿途遍布壮美的牛、马,茂密的黑檀树林、草地和沼泽、跳跃的鲑鱼都令人兴奋而欢愉。

然而,当他以悠闲怀旧的心情重返故乡时却发现:原本森林覆盖的丘陵被推平,欢唱的小溪被埋成了暗沟,浓密的山毛榉林被砍光,长着兰花的沼泽已难觅踪迹,石板路被清一色的柏油路代替,云雀、狐狸等野生动物被家养宠物取代。

格拉斯哥的污染粉碎了原有一切美好的事物,儿时的美丽欢愉情景不再,深切的痛楚笼罩在麦克哈格心头2。

残酷的血战和病痛的影响使麦克哈格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封闭、阴暗、潮湿的空气使麦克哈格身心俱疲,形如枯槁,内心痛苦而焦虑。

是地中海迷人的风貌、波光淋漓的海湾、崖边布置精巧的花园、迂回的山路使他重新回归了生命的平静。

麦克哈格深切的体会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瑞士春光明媚的草地、白雪皑皑的山峰,日观云朵夜看星的美好时光,更为深刻的触发了麦克哈格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感悟,加深了他探究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信念。

麦克哈格的切身经历使他认识到阳光、大海、花园、山岭、积雪和田野等美好的景观元素与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息息相关。

麦克哈格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并没有偏颇的扬弃任何一方,他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好体现,城市与乡村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能同时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

此外,麦克哈格还倡导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

他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建立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生态学框架,认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
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

他的生态规划理论对生态主义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影响巨大,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被称之为“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法” 。

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的核心在于: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与自然资源性能,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土地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从而使自然的开发利用与人类活动、场地特征、自然过程协调一致。

他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生态系统可以承受人类活动带来的压力,但该承受力是有限度的。

人类应与大自然结合,而不是与大自然为敌;某些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甚至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3。

麦克哈格的生态设计思想在田纳西河流域绿带及美国一些高速公路绿带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方案的研究中,麦克哈格提出公路的设计不仅仅是交通容量、设计速度、通行能力、路面结构、水平与垂直路线等因素的综合,还应包括恢复被毁的景观,创造新的公共价值,取得最大的公共和私人收益,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最好的路线应该是社会效益最大而环境损失最小的路线。

他利用因子叠加的方法,根据自然、地理和社会各因素的分析综合图,改变了交通运输委员会想要使里士满林园大路横穿社会价值最大但自然地理障碍集中的城市绿带的决定,接受了社会费用最低,环境危害最小的路线方案4(见图2)。

2、再显城市中的自然——劳伦斯•哈普林的生态主义理念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使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决意投身景观设计学科的是唐纳德的著作《现代景观中的园林》。

唐纳德认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周围的点缀,而是一个广泛而综合的意识行为;景观设计师不仅要注重艺术和美学的方面,同样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城市发展的层面。

唐纳德的思想为哈普林生态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5。

哈普林率先引入生态主义理念的设计作品是位于旧金山北部的海滨农场住宅区(sea ranch)。

哈普林认为住宅区不仅要提供住宅和居住场地,而且居民应该能够在其中享受到野外粗犷的风景和自然的地形,并确保土地条件不受破坏,野生资源能够获得保护。

由静谧安详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the fdr memorial)、水和混凝土构筑的麦克英特瑞花园(mcintyre)到波澜壮阔的波特兰广场系列,哈普林作为“加利福尼亚学派”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爱悦广场(lovejoy plaza)活泼振奋而生机勃勃,柏第格罗夫公园(pettigrove park)宁静安详又轻松随性,演讲堂前厅广场(auditorium forecourt)(见图4)水流清澈且激涌雄壮,三者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又相互协调相互衬托。

其中,爱悦广场的不规则台地是自然地形等高线的简化,休息廊上形式自由的屋顶取材于落基山的山脊线,而喷泉的水流轨迹则源自加州席尔拉山(high sierras)的山间溪流,演讲堂前厅广场的大瀑布更是对美国西部悬崖与台地的大胆联想。

哈普林认为穿越市区中心的高速路对于城市的景观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他设计的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freeway park)运用巨大的混凝土块和大量的跌水景观,创造了一个水流峡谷的自然映像,同时也将车辆交通带来的噪音隐没于轰隆的跌水声中,减弱了高速公路对于城市景观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