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的临床生化诊断
肝生化检查及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八)血清5'核苷酸酶(5'N)
• 是一种特殊的磷酸酯水解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仅作用于 5‘磷酸单核苷酸,正常人血清5’N活性为 2-15国际单位/升。 • 肝胆疾病病人的血清5‘N活性升高,但骨 骼疾病病人不升高,故对肝胆疾病的诊 断价值比ALP高。 • 正常妊娠者的5'N活性亦升高,对此应 加以鉴别。
㈨单胺氧化酶(MAO)
• 所测定的是血清中的结合胆红素,即直 接胆红素,正常值:一分钟胆红素 1.71 –7.0微摩尔/升,总胆红素为1.7117.1微摩尔/升 • 临床意义如下: • (1).诊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疾病 • (2).早期诊断某些肝胆疾病。 • ( 3).协助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和 阻塞性黄疸。
2、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
• (3).如果血清胆红素增高,但是尿中 胆红素阴性,提示为高非结合胆红素血 症,因为只有结合胆红素才能经尿排出。 临床多见于溶血性疾病及一些先天性遗 传性疾病。 • (4).溶血性黄疸病人,尿胆红素呈阴 性反应;阻塞性黄疸病人尿胆红素阳性; 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亦呈阳性反应。
二、肝脏功能的检测指标
• • • • (一) 胆红素测定 (二)蛋白质代谢的检测指标 (三) 肝脏脂肪代谢的检测指 (四) 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一)肝脏胆红素代谢的检测指标
• • • • 1、血清一分钟胆红素测定 2、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 3、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4、尿液尿胆原测定
1、血清一分钟胆红素测定
3、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 正常时为阴性。如为阳性有以下临床意义: • (1).怀疑有黄疸的病例,本试验可立即得 到结果,是快速、简便的肝胆疾病筛选检查。 • (2).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的病人, 在血清胆红素甚至一分钟胆红素升高前,尿中 即可查到胆红素,比尿胆原还早,故可用于早 期诊断。在肝炎恢复期病人,尿胆红素可在黄 疸完全消退前即消失,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肝脏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 由肠菌作用所产生的致癌物质例如肠 菌作用产生的胺类与亚硝酸盐生成亚 硝胺类等。
▪ 药物的生物转化
大多数药物经不同途径被摄入人体后都要发生分子结构的改变, 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细胞滑面内质网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催化 下完成的,反应也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通过生物转化, 常引起药物药理活性的变化
▪ 三、肝脏的生化改变: (一)胆红素代谢及代谢障碍
1、胆红素代谢:
胆色素
尿胆素原 胆素原粪胆素原
尿胆素
粪胆素
胆绿素 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脾脏) 结合胆红素(肝脏)
胆红素的来源
①大部分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辅基血红素)破坏、降解而 来,约占人体胆红素总量的80%
②小部分胆红素来自组织(特别是肝细胞)中非血红蛋白的血 红素蛋白质(如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过氧化氢酶等 )的血红素辅基的分解;
转化对象:
内源性非营养物:氨、胺、胆色素、激素 外源性非营养物: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色素
转化特点:
①连续性, ②多样性, ③失活与活化双重性
生理意义:保护机体,致癌、致畸
第一相反应
大多数毒物、药物等进入肝细胞后,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作用,一 般能使非极性的化合物产生带氧的极性基团,从而使其水溶性增加以便 于排泄,同时也改变了药物或毒物分子原有的某些功能基团。
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常见的结合反应有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基结合、 甘氨酰基结合、甲基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及水化等。但其中以葡萄糖醛酸 结合最为重要。
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
癌常由各种化学物质所致,已确定至少有约1700种化学物质具有致癌作 用。致癌物的代谢活化及灭活反应是转化的两个方面,许多致癌物质是经 过肝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被代谢活化而变为终致癌物的。 致癌物质亦可经生物转化而灭活或被排泄,因此,生物转化具有两重性
临床医学检验:肝胆心肾等器官疾病生化诊断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肝胆心肾等器官疾病生化诊断试题及答案1、多选分析淀粉酶测定结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均升高B.测定淀粉酶清除率(Cam)/肌酐清除率(Ccr)比值,则可排除肾(江南博哥)功能衰竭等疾病所致的淀粉酶活性升高C.存在较多巨淀粉酶时,可出现血淀粉酶上升,尿液淀粉酶降低D.确定巨淀粉酶则须用凝胶过滤法、超离心分析等方法E.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活性,并不一定平行正确答案:B, C, D, E2、单选肌钙蛋白由几个亚单位(亚基)组成()A.2B.3C.4D.5E.6正确答案:B3、单选下列哪一种血清酶可在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 A.碱性磷酸酶B.γ谷氨酰转移酶C.肌酸激酶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乳酸脱氢酶正确答案:D4、名词解释孔径屏障正确答案:它指由滤过膜三层结构上孔道所构成的屏障。
5、单选胃酸减少可见于()A.幽门梗阻B.胃泌素瘤C.胃癌D.慢性胰腺炎等E.少数正常人正确答案:C6、单选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A.CKB.LDC.cTnD.ASTE.α-HBD正确答案:A7、多选判断肾小球滤膜的电荷选择性的物质有()A.尿唾液淀粉酶B.尿唾液酸C.尿胰淀粉酶D.AlbE.IgA正确答案:A, C8、单选下列关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特性描述错误的是()A.FABP是分子量较肌红蛋白更小的胞质蛋白B.骨骼肌组织内FABP含量较心肌内丰富C.FABP能和脂肪酸结合,在心肌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D.FABP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Mb相近,比CK-MB高E.临床用Mb/FABP比较来诊断AMI,增加特异性和使用价值正确答案:B9、单选血中游离钙浓度最易受下列何者影响()A.温度B.总钙浓度C.蛋白质浓度D.pH值E.镁离子浓度正确答案:D10、单选合成与分泌PTH的细胞是()A.甲状腺主细胞B.甲状旁腺主细胞C.成骨细胞前体细胞D.破骨细胞E.成骨细胞正确答案:D11、填空题重要的胃肠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生化检验专科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肝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第三节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 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 熟悉: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了解:肝脏的基本结构构。
2
3
第一节 概述
中医对肝脏的理解
4
肝脏:将军之官
脏是指实心有结构的 器官,有心、肝、脾、 肺、肾为五脏
血氨
激素
25
2. 生物转化的物质
苦差事
内源性非营养物: 氨、胺、胆色素、激素
外源性非营养物: 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 色素
3. 生物转化的意义
① 对体内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灭活 ②对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失活与活 化双重性)
激素的灭活 维生素的活化
26
2. 生物转化作用的变化
罢工(苦差事) 排泄问题
(1)血氨升高,血尿素降低。 (2)胺类物质代谢减慢。 (3)激素灭活功能降低。 (4)外源有毒物质积累→致癌/致畸。 (5)改变药物代谢方式和作用规律。
27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转
化
功
能
毒物或者代谢废物在体内累积
28
病例讨论
【病例摘要】
女性,61岁,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近一个月入院。 1月前无 明显诱因,出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伴有轻度腹痛,无明显发热,经对症 治疗后即缓解,反复发作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食欲、睡眠无 明显变化。6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 查体:发育 营养正常,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上腹部可 见手术瘢痕,腹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 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Murphy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本院B超: 肝内胆管扩张,直径0.4-0.6cm,肝总管直径0.8cm,胆总管内未见结石。
肝生化检查及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版ppt
1
前言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生化反应器官,承
担多种物资代谢活动,含有大量酶类;
肝内酶的含量占肝脏总蛋白量的2/3,体
内几乎所有的酶都在肝内存在。因此,
在发生肝损伤时,肝脏酶的释放是反映
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肝脏酶学检测
已经成为肝胆疾病诊断鉴别诊断,预后
判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
编辑版ppt
15
• 轻型慢性肝炎病人此酶活性变化不大。慢性活 动性肝炎病人此酶与急性肝炎病人相似。
• 肝硬化病人若处于代偿期,血清CHE多为正常; 若处于失代偿期,则血清CHE活力明显下降。
• 重型肝炎病人血清CHE明显下降,其降低程度 与血清白蛋白大致相似,且多呈持续性降低;
• 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清CHE正常,若伴有胆汁 性肝硬化则此酶活力降低。
编辑版ppt
16
(五)血清碱性磷酸酶(AKP,ALP)
• 是一组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酶类,广泛 分布于各组织中,胆管上皮细胞含量最 多。其正常值依测定方法不同而各异。
编辑版ppt
17
• 临床意义如下:
• 1.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一般阻 塞性黄疸AKP升高较肝细胞性黄疸为高。
编辑版ppt
11
• 2.临床意义。
• ①判断急性肝炎恢复情况。急性肝炎病人AD 与ALT一样,常早期升高,但幅度不及ALT。 ALT恢复正常而AD持续升高的病人常易复发或 易迁延为慢性肝炎。故测定AD较ALT能正确反 映急性肝为病人的恢复情况。
• ②协助诊断慢性肝病。AD活性在慢性肝病中 普遍升高。
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考纲要求》1.肝胆生化(1)肝脏的代谢了解(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2.肝胆疾病的检查(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
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进食之后自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肝脏,肝细胞迅速摄取葡萄糖,并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于是在肝静脉血液中保持着较低的血糖浓度。
138例肝胆疾病患者的生化与实验室诊断

21 检测方法 .
一
使用法 国 Bo f u i i x公司生产 的血 清 5 me e
结果 , B超检查及治 疗性诊断 的结果进行 比较 。胆道疾 与 病 诊断 的准确率 为 9 .%; 性肝炎诊断 的准确率 8 . 6 4 慢 93 %: 急性 黄疸性 肝 炎准 确率 为 9 . 86 %;肝硬 化诊 断 的准 确率 8 .%; 68 酒精性 肝炎诊 断的准确率 9 . 肝癌的诊 断准确 3 %; 2
肝 癌 的 诊 断 意 义 .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0 4 2 ( )6 4 6 6 南 2 0 ,4 6 :4 — 4
酶 活 性 的 变 化 对 肝 胆疾 病 的 诊 断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当患 者 的 血 清 5 一 T酶 活 性 增 高 提 示 患 有 胆 道 疾 病 、 急 性 黄 疸 型 N
肝炎、 肝癌 、 慢性肝 炎、 酒精性 肝炎 、 肝硬化 等疾病 , 如上表
所示 。血清 5 一 T酶活性还 能预示疾病 的转 归 ,当血 清 N 5 一 T酶 活性降低 , N 逐渐 降低到正 常水 平 , 提示患 者 的肝
【 陈伟 , 2 2 I 杨沛. 一核苷酸酶 的测定 及临床意义 . 医学 检验杂 5 中华
志 ,0 4 2 ( ) 14 1 5 2 0 ,7 3 :5— 5 .
【] 3吴倩 , 曾视 伦. 一 T的 自动化测定及 临床价值 探讨 . 5 N 重庆 医科
23 数 据 分 析 .
① 血 清 5 一 T酶 活 性 分 析 : 清 5 一 T N 血 N
22 检 测 结 果 . 我 院对 1 8例 患 者 进 行 了生 化 与 实 验 室 A T、 L 、 , G T等 酶活性的检 将 N 、 L A P ^一 G 测结果记录 , 与正 常值进行 比较 。具体数 据如下表 : 并 表 检 测 者 血 清 5 一 T A J、 J、 一 G N 、 I AI G T酶 活 性 结 T P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选择题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哪一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公在肝脏进行?A.尿素B.糖原C.血浆蛋白D.脂肪酸E.胆固醇2.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是A.α-球蛋白B.β-球蛋白C.清蛋白D.纤维蛋白原E.凝血酶原3.在肝脏中下列哪一种酶含量最少?A.A.醛缩酶B.G OTC.L DHD.CPKE.GPT4.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使药物失效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毒性增加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5.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实质是A.使胆红素与Y蛋白结合B.使胆红素与Z蛋白结合C.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6.正常人胆汁中甘氨胆酸与牛磺胆酸的比值是A.1:1B.2:1C.3:1D.4:1E.5:17.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活性硫酸供体是A.H2SO4B.P APSC.半胱氨酸D.牛磺酸E.胱氨酸8.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甲基供体是A.蛋氨酸B.胆碱C.甲基腺苷D.甲基胞嘧啶E.S-腺苷蛋氨酸9.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乙酰基的供体是A.乙酸B.乙酸乙酯C.乙酰乙酸D.乙酰CoAE.乙酰腺苷酸10.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葡萄醛酸的活性供体是A.GAB.U DPGC.A DPGAD.UDPGAE.CDPGA11.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结合物是A.乙基化B.甲基C.谷胱甘肽D.葡萄糖醛酸E.硫酸12.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是A.转变成维生素D3B.转变成性激素C.转变成类固醇激素D.转变成胆汁酸E.在肠道胆固醇受细菌作用生成粪固醇排出13.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限速酶是A.1-α羟化酶B.26-α羟化酶C.7-α羟化酶D.还原酶E.异构酶14.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A.甘氨石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脱氧胆酸D.牛磺石胆酸E.甘氨脱氧胆酸15.列哪一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A.甘氨石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脱氧胆酸D.脱氧胆酸E.牛磺胆酸1616.固醇结石与一列哪一种因素有关?A.胆盐浓度B.卵磷脂浓度C.与胆盐和卵磷脂的比例D.胆固醇难溶于水E.以上都不是17.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不含血红素?A.肌红蛋白B.铜蓝蛋白C.血红蛋白D.过氧化氢酶E.过氧化物酶18.常人血浆中胆红素含量为μmol/L(mg/d1)A.0~1.7(0~0.1)B.1.7~17(1.0~10)C.17~34(10~2.0)D.34~68(2.0~4.0)E.85~170(5.0~10)19.血红素加氧酶系催化血红素原卟啉Ⅸ上哪个键断裂?A.α-次甲基桥B.β-次甲基桥C.γ-次甲基桥D.δ-次甲基桥E.以上都不是20.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A.α-球蛋白B.β-球蛋白C.α1-球蛋白D.β1-球蛋白E.清蛋白21.下列哪一种物质不能与胆红素竞争性地与清蛋白结合?A.磺胺类B.N H4+C.胆汁酸D.脂肪酸E.水杨酸22.下列关于胆红素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其乙烯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在生理pH下其双葡萄糖醛酸酯有两个阴离子基团C.葡萄糖醛酸酯在肠中生成D.在β-葡萄糖苷酸酶的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E.血胆红素易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23.下列化合物哪一个不是胆色素?A.血红素B.胆绿素C.胆红素D.胆素原族E.胆素族24.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A.未结合胆红素B.结合胆红素C.肝前胆红素D.间接反应胆红素E.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25.下列哪种情况尿中胆素原族排泄量减少?A.肝功能轻度损伤B.肠道阻塞C.溶血D.碱中毒E.胆道阻塞26.溶血性黄疽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中游离胆红素增加B.粪胆素原增加C.粪便颜色加深D.尿胆素原增加E.尿中出现胆红素27.显性黄疸病人的血消胆红素含量高于____μmo1/L(mg/dl)A.34(2)B.68(4)C.136(8)D.171(10)E.>342{>20} 28.急性黄疸型肝炎时血清中哪一种酶活力下降?A.GPT(谷丙转氨酶)B.C HE(胆碱酯酶)C.A KP(碱性磷酸酶)D.LAP(亮氨酸氨基肽酶)E.γ-GT(γ-谷氨酰转肽酶)29.急性肝炎时血清中哪一种酶的活性改变最小?A.CPKB.G PTC.G OTD.LDHE.醛缩酶30.临床检测胆汁郁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是A.AKPB.γ-GTC.结合胆红素D.纤维蛋白原E.脂蛋白X31.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血清中下列哪一种酶不增高?A.碱酯酶(CHE)B.碱性磷酸酶(AKP)C.5’-核苷酸酶(5’-NT)D.γ-谷氨酰转肽酶(γ-GT)E.亮氨酸氨肽酶(LAP)32.肝功能不良时对下列哪种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较小?A.免疫球蛋白B.清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凝血因子Ⅷ,Ⅸ,Ⅹ33.巴比妥冶疗婴儿先天性黄疽的机理主要是A.导致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B.使肝重量增加、体积增大C.肝血流量增多D.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加强E.使Y蛋白的含量增加34.临床应用可见光照射治疗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依据是A.使未结合旭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数B.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清蛋自的结合能力C.使胆红素Ⅸα的Z-Z构型转变成E-E构型,有利于排泄D.使胆红素(脂溶性)转变成胆绿素(水溶性) E.促使胆红素由肾脏排泄35.以肝脏清除排泄物质为基础的肝功能检测项目是A.清蛋白检测B.凝血因子的检测C.A ST的检测D.ALP的检测E.半乳糖清除率的检测(二)A2型题36.下列关于摄取,转化胆红素的机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摸能结合某些阴离子B.肝细胞膜上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C.在肝细胞浆中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D.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尿胆素原E.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葡萄糖醛酸胆红素37.下列关于胆汁酸与胆固醇代谢的叙述哪顶是错误的?A.肝细胞内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B.合成胆汁酸的前体是胆固醇酯C.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则胆汁酸合减量也增加D.胆固醇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均受胆汁酸盐的影响E.7-α羟胆固醇是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38.下列有关胆汁酸盐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脂脂消化,吸收所必需B.胆汁中只有胆酸和鹅脱氧胆酸C.是乳化剂D.能进行肠肝循环E.缺乏可导致机体维生素A,D,E,K的缺乏39.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C.水溶性大D.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不易透过生物膜40.下列关于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混合功能氧化酶有高度特异性B.细胞色素P450是b型血红蛋白C.还原型细胞色素P450是在450nm波长处有特殊吸收峰D.除细胞色素P450外尚含有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E.存在于微粒体中参与生物转化作用41.急性肝炎时下列哪项血清酶一般不会增高A.ALPB.A LTC.A STD.γ-GTE.MAO42.关于酒精性肝炎的血清酶学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A.AST↑B.A LT↑C.A LP↑D.5’-NT↑E.γ-GT↓(三)B1型题(配伍题)43.胆红素在血内运输形式44.胆红素在肝细胞内存在形式45.胆红素自肝脏排出主要形式46.肠道回吸收的胆色素A.胞液B.线粒体C.微粒体D.胞液,线粒体E.线粒体,微粒体指出下列与生物转化有关的几种氧化酶在细胞内的分布47.加单氧酶系(棍合功能氧化酶)48.胺氧化酶系49.脱氧酶系A.粒体B.线粒体C.溶辫体D.高尔基体E.胞液指出下列生物转化反应在细胞内的部位50.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51.硫酸结合反应52.谷胱甘肽结合反应53.甘氨酸结合反应54.酰基结合反应A.N—甲基化B.O—甲基化C.S—甲基化D.C—甲基化E.H—甲基化指出下列反应中甲基化的位置55.去甲肾上腺素一→肾上腺素56.去甲肾上腺素一→变去甲肾上腺素57.尼克酰氨的甲基化58.乙硫醇的甲基化A.血清GOTB.血清GPTC.血清MAOD.血清胆碱酯酶E.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59.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指标60.反映肝纤维增生的临床指标61.反映肝实质广泛受损的指标二填空题1.按胆结石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制不同,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及_________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