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肝胆系统的影像诊断(1)

合集下载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4
肝脏正常CT表现
• 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密度高于脾、 胰及肾。增强后强化均匀。
• 肝内管道系统平扫呈低密度、树枝状,增强后 血管明显强化。肝动脉、胆管及门静脉伴行。
• 肝门及肝韧带裂呈低密度(纤维脂肪组织)。 • 肝轮廓光滑,各层面形态各异。
5
6
肝脏正常CT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汇入腔 静脉处。
17
正常肝脏、脾脏MRI
18
肝脏正常MRI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 膈肌角、 贲门部、 肝胃韧带(内含 脂肪)。
肝门: 门静脉、肝动脉及 管道系统、 肝尾叶、 圆韧带周围有脂肪、
19
2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胆囊与胰腺大致在 同一层面: 肾周脂肪呈高信号、 肾上腺呈条状或人 字形的实质信号
13
14
腹部MRI慨述
• MRI成像原理与CT完全不同,与CT互补。 • 多序列成像(SE、梯度回波—血管) • 多平面成像 • MRI水成像 • 流空效应对血管的显示 • MRI增强
15
16
肝脏正常MRI表现
• 区分肝脏T1WI,T2WI • 常规SE序列,肝组织T1WI为中等均匀信
号,与胰腺相似,稍高于脾;T2WI信号 明显低于脾。 • 肝静脉、门静脉及主要分之呈无信号影。 • 扩张的胆管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脂肪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肝脏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1
肝 胆 胰 关 系 示 意 图
2
肝脏正常X线表现
• X线平片价值有限,仅能显示明显的钙化结石 • 造影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1、肝脏X线平片表现:大小、密度 • 2、肝脏血管造影表现:采用腹腔动脉造影。

上腹部实质性脏器影像诊断(肝胆胰脾脏)

上腹部实质性脏器影像诊断(肝胆胰脾脏)

肝脏

肝硬化鉴别诊断
早期肝硬化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中晚期肝 硬化影像诊断不难。诊断中注意,不要遗 漏早期小肝癌,可行MRI肝细胞特异性对比 剂多期增强检查。
肝硬化-外形、肝叶比例、脾大
肝硬化-侧枝血管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再生小结节
肝脏
肝脓肿 1.临床与病理 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分为细菌性和阿 米巴性,以前者多见,单发或多发。感染 途径:经胆道感染、经血行感染及周围组 织感染蔓延。临床主要为发热、肝大和肝 区痛

肝脏
肝硬化 2.超声:首选检查方法,肝脏萎缩且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弥 漫性增高且呈粗颗粒状,肝内门静脉变细,僵直及迂曲, 末梢不能显示;脾大、腹水及门静脉主干扩张。 3.CT表现: 肝外形的改变:表面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 晚期可普遍萎缩。 肝密度改变:平扫密度不均—脂肪变性时密度不均匀减低, 再生结节为相对高密度;增强后强化可不均匀。 门静脉高压继发改变:脾大,腹水;门-腔侧支开放。平扫时 腹腔间隙内呈现一堆小球形或扭曲的蚯蚓状影,增强可证 实为血管影像。

肝细胞癌-平扫表现
低密度Biblioteka 高密度稍低密 度混杂密 度
肝细胞癌—巨块型
Noncontrast
aphase
pphase
delayphase
肝细胞癌—结节型
肝细胞癌—小肝癌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
肝细胞癌—假包膜
肝脏
肝转移瘤 1.临床病理

肝脏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转移途径为血行转移或 者邻近器官直接侵犯,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大多来自门 静脉系统引流的脏器(结肠、胃、胰等),乳腺癌、肺癌、 肾癌、卵巢癌等也常转移至肝。病理上为多发病灶,易发 生坏死、囊变和出血,较少合并肝硬化和侵犯门脉系统, 临床表现除了原发肿瘤症状外,还有肝大、肝区疼痛、消 瘦和黄疸腹水征。

影像诊断07--肝胆胰脾

影像诊断07--肝胆胰脾


肝区疼痛、上腹肿块、消瘦等
胎甲球(AFP)增高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平扫)
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边缘清晰—有假包膜(晕圈征-Halo sign) 纤维组织增生 病灶周围肝组织受压 (3)边缘模糊—肿瘤浸润性生长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平扫)
密度 1)低密度: 2)等或高密度:(少见) 3)混杂密度:囊变、陈旧出血、坏死、
CT表现
1、胆囊明显增大 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壁内可见低密度带 3、胆囊床积液 4、胆囊结石 5、少数有胆囊积气

MRI检查(一般不用) 超声(首选)
分类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 -胆囊及胆道结石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CT表现 (位置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1、高密度结石 胆色素结石 2、略高密度结石 3、等密度结石 胆固醇结石 4、低密度结石 5、环状分层结石--混合性结石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在男性占第三位,女性
占第四位。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
胞类型。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大体病理: 巨块型:单个或多个,直径≥5cm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直径<5cm 弥漫型:结节小,弥漫而均匀分布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4、临床表现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
A.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 2、密度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减低 3、胰腺边缘模糊、可有胰周渗液 4、胰腺均匀增强无坏死 5、吉氏筋膜增厚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

常见肝胆胰脾影像诊断

常见肝胆胰脾影像诊断

5.肝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5.肝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临床表现】 一般无临床症状。 达到一定大小时,出现腹部肿块。 肝区胀疼不适。 据统计,极少数肿瘤发生破裂导致肝内 或腹腔内出血,此时,死亡率可高达 80 %。

5.肝血管瘤





【病理】 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多发者占 10 %左右。 大小各异,小者为数毫米,大者可达10cm以上, 超过5cm,称为巨大海面状血管瘤。 肿瘤内有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 的血 管内皮细胞。血窦内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呈 海绵状结构。内充满鲜血。 肿瘤内可以有血栓形成,也可以有钙化。
㈣ 肝脏外伤
⒈病因 肝损伤与平时、战时均可发生。分为: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㈣ 肝脏外伤
⒉病理 ①被膜下破裂 ②中央性破裂 ③完全性破裂
㈣ 肝脏外伤
3.临床表现 ①有上腹部外伤史 ②上腹部疼痛,腹胀,及全腹疼痛。 ③出血性休克。 临床因受伤方式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轻重 也不同。
㈣ 肝脏外伤
㈡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
㈡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


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该病影像诊断有特征性 诊断较易明 确 特别注意 肝癌 肝硬化与该病并存
㈢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

⒈病因 脂肪肝为肝脏的代谢和功能异常, 由肝内脂肪过度积聚所致
5.肝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肝胆胰脾影像诊断(pan)

肝胆胰脾影像诊断(pan)
扫描 2. 异常表现 病灶密度、大小、形态、数
目以及强化情况
CT与MRI诊断
CT检查方法: • 检查前5~6小时禁食; • 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的泛影葡胺 400~500ml,其目的是使胃和肠管显 影; • 常取仰卧位,层厚和层距为10mm, 扫描完全肝脏; • 先平扫,多需增强扫描。
正常CT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CT与MRI表现
• 肝内肿块:平扫多为低密度,边缘不清,增强扫描时 肿块边缘较前清晰。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 化程度明显减弱,对比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MRI表现: T1WI表现为低信号,境界不清,T2WI表现为高信号, 常不均匀,有时肿瘤边缘可见一低信号环的包膜,增 强扫描肝癌信号可明显增强,可低于或高于肝脏实质 信号,边缘较前清晰,其中的坏死和瘢痕区无强化。
第三章 肝、胆、胰、脾
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放射学教研室
• 肝、胆、胰、脾位置邻近,关系密切, 不少疾病彼此影响,影象学检查方法是 诊断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选 择,互相补充。
• 检查查的目的: • 确定肝脏内占位性病变的有无、位置、
大小与性质; • 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 • 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其他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
• 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区,境界较清楚,密度 较均匀。
• 肝海绵状血管瘤在“二快一慢”的CT增强扫 描时,早期病灶边缘呈结节样强化,以后随着 时间的延长,强化的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 则逐渐降低,最后整个病灶被造影剂填满,病 灶与正常肝脏等密度,这个过程比较长,约 10~20分钟。而肝癌的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 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明显减弱,因 为肝癌主要为肝动脉供血。
• CT上肝脏呈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软组 织 密 度 影 , CT 值 为 50~60Hu , 高 于 脾脏等;

肝胆胰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肝胆胰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鉴别诊断(与HCC鉴别)
血管瘤与HCC增强方式不同 HCC表现为整个病灶的均匀或不均匀强
化,门脉期信号下降,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极少数为高信号(门脉参与部分供血造 成)。 血管瘤往征从周边开始强化,呈点状, 结节状或环状,强化信号(密度)高于HCC, 与主动脉信号一致,门脉期延迟期始终保 持强化,且强化区域扩大,大部分或全部 填充。 血管瘤无包膜,HCC有包膜.包膜的出 现高度提示HCC。
MRI平扫:
T1WI:稍低信号,呈圆形或椭圆形 T2WI(特征性表现):边缘锐利的极
高信号灶
–大于5cm,由于瘢痕收缩,常呈分叶 状或花瓣状
–高 信 号 中 亦 可 见 低 信 号 区 ( 出 血 、 纤维组织、瘢痕)
MRI增强检查与CT相似
肝右叶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信号均匀,境界清楚,T1WI呈低信 号(a),T2WI呈高信号(b)。对比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边缘呈结 节样强化(c)。门静脉期,肿块对比增强向中心扩展(d)。延迟 扫描,肿块仍呈高密度,对比剂几乎充满肿块全部(e)。
a.T1WI肝右叶见一类圆形低信号肿块,密度较均匀,境界清楚。b. T2WI病灶呈高信号,相应层面椎体骨质破坏(白箭)。c.动脉期增 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d.门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迅速下降。e.平 衡期肿块信号仍低于肝实质,且可见假包膜强化(白箭)。
小肝癌
肝癌门脉癌栓
三、转移性肝癌
转移途径: 1. 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 2. 经肝门部淋巴转移 3. 经门静脉转移 4. 经肝动脉转移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填充 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
CT诊断血管瘤的敏感性准确性与 检查技术密切相关,必须做到 “两快一慢”
–快速注入足量造影剂 –快速扫描 –延迟扫描

内科-肝病科-放射诊断-肝胆胰

内科-肝病科-放射诊断-肝胆胰
肝叶比例失调,尾叶左叶较大,右
叶较小
肝门肝裂增宽
脾大,>5个肋单元 门静脉增粗,肠系膜静脉
和腹膜后静脉扩张
腹水
第二节 胆
X 线 诊 断 超声诊断 C T 诊 断 MRI诊断
一、X线诊断
X线检查方法
平片:含钙结石,胆囊壁钙化,钙
胆汁,胆系积气,胆囊增大 造影:
CT增强:增强尤其是动态扫描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方法:30”团注50~100ml水溶性造影剂,1’,3’
,5’甚至更长时间扫描
表现:周边强化结节
向中央扩展 肝等密度。大者中央可有不强化区。

MRI表现
T1WI:均匀低信号区,中央可有不
均匀更低信号区
T2WI:信号很高 Gd-DTPA增强:血管瘤比肝癌信号
肝囊肿
CT: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光滑,圆
形低密度区,CT值近于水。无强化 MRI:T1、T2时间极长
瘤 T2WI:信号极高,高于血管瘤 Gd-DTPA无强化
T1WI:信号极低,低于血管瘤和其它肿
肝硬化
CT平扫肝密度普遍减低,CT值接
近或低于脾脏 早期肝增大,晚期缩小,凹凸不平
肝外胆管:1/3显示,<6mm,肝内
胆管一般不显示
异常CT表现
胆囊病变USG优于常规CT 胆囊结石
含钙结石:高密度,环形,层状 等密度结石:需CT造影
脂密度结石:CT值<0
胆囊炎
急性:壁厚>3mm,胆囊增大,胆汁密
度可升高。胆囊周边低密度晕(水肿) 慢性:壁增厚、毛糙,可有钙化。胆囊 萎缩、增大、正常大小

第三节 胰
由于胰腺小,位置深,以前 认为胰是一个“隐蔽”的器 官。过去的间接显示法难于 显示,ERCP和动脉造影使胰 腺的诊断得到改善。 USG 、 CT 能无创显示胰腺,是目前 胰 腺 疾 病 的 首 选 方 法

医学影像学胆及胆系

医学影像学胆及胆系

胆系结石症(图)
肝内胆管结石
胆系结石症(图)
胆囊石合并胆总管石
MRI:
结石在T1WI,T2WI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灶, 在T2WI高信号的胆囊内见低信号充盈缺损,
MRCP可观察到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目, 及胆管扩张程度; “倒杯口”状充盈缺损为 胆总管结石典型表现
胆系结石症(图)
MRI:T1WI和T2WI均呈低或无信号
▲ 急性坏疽性: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壁缺 血、坏死,易穿孔
【影像学表现】
X线 急性胆囊炎X线平片多数阴性 CT
◆ 胆囊增大,直径大于5cm ◆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 ◆ 增厚的胆囊壁常呈分层增强,内层强化明
显,外层无强化为胆囊周围水肿层; ◆ 胆囊周围可有液体渗出 ◆ 胆囊坏死、穿孔,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
代,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钙化;常与结石并 存.
【影像学表现】
X线 同时存在的阳性结石和少数胆
CT和MRI ◆ 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性增厚(>3mm)是主要 表现 ◆ 胆囊壁的钙化是典型表现 ◆ 胆囊萎缩致胆囊缩小 ◆ 胆囊积水致胆囊增大
增强检查 增厚的胆囊壁出现均匀强化. 合并 胆囊结石;囊壁钙化
MRI
◆ 局部扩张的肝外胆管呈类圆形或梭形T1WI 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图)
(二)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临床与病理】 ◆ 先天性染色体缺陷 ◆ 单纯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胆管炎和结石,无
肝硬化 ◆ 部分合并小胆管增生纤维化致肝硬化和门脉
高压,可恶变
★ 【影像学表现】
X线
至胆总管中段的肿瘤 –下段胆管癌:为胆总管下段、胰腺段和十
二指肠壁内段的肿瘤 –上段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观察与分析
➢相关解剖回顾 ➢正常CT表现
精品课件
影像观察与分析
➢相关解剖回顾 ➢正常CT表现
精品课件
➢相关解剖回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影像观察与分析
➢相关解剖回顾 ➢正常CT表现
精品课件
➢肝脏的正常CT表现
• 不同层面显示的肝脏形态不同; • 肝实质密度均匀,比脾脏的密度稍高; • 边缘轮廓光滑,棱角锐利,凸面的边缘紧
胆囊多发结石 的MRI显像
➢胆石症
疾病诊断
精品课件
• CT表现
–结石的密度和形态:与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 的比例及混合方式有关,多数结石为高密度。
–横断面上,胆管结石的征象:“靶征”、“半 月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靶征
精品课件
半月征
1
病 例
病例2
胆囊结石
精品课件
半月征
胆总管结石
靶 征
精品课件
胆总管并胆囊多发结石
第14章 肝胆系统
Imaging of Liver and Biliary System
精品课件
第1 部分 肝脏
➢检查技术
超声 平扫
CT MRI
增强 平扫
增强
X线检查:肝血管造影
精品课件
• 平扫 • 增强
肝脏的CT检查
(平平扫扫)
精品课件
(增强)
肝脏的三期增强检查(成人模式)
• 目的:提高肝内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 • 原理:肝脏及其病变的血供特点; • 方法:
精品课件
CT Hu
150
值 (
100
) 50
血管瘤 肝实质 肝细胞癌
0.5 1 1.5 2 2.5 3.0 时间(min)
团注动态增强扫描HCA、精H品C课C件的时间密度曲线示意图
肝细胞癌
(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
精品课件
显示“早出 早归”的增 强特征
精品课件
肝细胞癌 (巨块型)
动 脉 期
门脉期
精品课件
肝肿瘤
•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精品课件
原发性肝细胞癌
• 临床:
好发于30~60岁,亚洲人发病与乙肝和肝硬化 有密切关系。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甲胎蛋白 ( Alpha fetoprotein, AFP)阳性。
肝动脉
门静脉
疾病诊断
➢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肝细胞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精品课件
肝肿瘤
•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精品课件
肝肿瘤
•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口服0.5~1.0‰的非离子造影剂; –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为
2ml/s~3ml/s; –注射开始后,分别于25s、60s、120s进行CT扫描,
获取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的肝脏增强效果图。
精品课件





平扫


CT


动脉期(注药25s)
门静脉期(注药6精0品s课)件
平衡期(注药120s)
精品课件
CT Hu
150
值 (
100
) 50
血管瘤 肝实质 肝细胞癌
0.5 1 1.5 2 2.5 3.0 时间(min)
团注动态增强扫描HCA、精H品C课C件的时间密度曲线示意图
显示:1.造影剂的 向心填充过程;2. 快进慢出
肝海绵状 血管瘤
(多期增强扫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血管瘤的 MRI表现
精品课件
平扫
肝细胞癌
(弥漫型)
门 静 脉 期
精品课件
动脉期
HCC的MRI表现
精品课件
第2节 胆系
➢检查技术
X线检查:PTC(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其中 ERCP是胆道影像的金标准
断层检查:
—超声:首选检查技术 —CT:效价比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 —MRI:无创性检查MRCP(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几乎可以代替ERCP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胆总管胰头段 的CT显示
精品课件
胆总管下端结石的三维CT图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原发性肝细胞癌
• 病理:
–分为三型:巨块型(>5cm)、结节型(<5cm)、 弥漫型(<1cm)
–血供特点:肝动脉供血为主。与肝实质的门静 脉供血为主不同。
精品课件
影像学表现(CT)
• 平扫:低密度,常有肝硬化表现 • 增强:
–特征:强化曲线呈“早出早归” –肝内管道系统侵犯、淋巴结转移等
(MRI)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贴腹壁,胆囊位于肝门下; • 增强后,肝内血管(肝动脉、肝静脉、门
静脉)呈树枝状或圆点/椭圆状高密度影, 肝内胆管一般不显影; • 肝的两个重要层面:1.肝门层面;2.第二 肝门层面。
精品课件
肝CT平扫
精品课件
肝(
CT 血

管 形
强态

精品课件
肝脏——两个重要层面
第二肝门层面:
靠膈顶部,肝右、中、左三支肝V汇入下腔V。
carcinoma)
精品课件
肝海绵状血管瘤
• 临床:可无症状。 • 病理:肝动脉供血,瘤体由扩张的异常血
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窦 内充满新鲜血液。
精品课件
影像学表现(CT)
• 平扫:呈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 • 增强:
–特征1:强化呈向心性扩散(push-on enhancement)
–特征2:强化曲线呈“早出晚归”
肝门层面:
• 肝A、门V和肝管进入肝内,平扫时均为低密度 影
• 增强后,门V与肝A呈高密度分支状影,胆管仍 为低密度影,其中以门V最粗大。
精品课件
第二肝门层面:肝V汇合至 下腔V
精品课件
平扫 增 强 ( 门 静 脉 期 )
肝门层面:门V及分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胆总管 肝动脉 肝门静脉
精品课件
胆总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