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4
医学影像诊断学

1、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主要是利用血液中的红细胞对声波的散射,产生多普勒效应,经伪彩色编码技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彩色血流影像。
2、Doppler效应: 声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导致声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3、咖啡豆征: 见于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大量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曲,致使闭袢肠曲不断扩大显示为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影,因形如咖啡豆,故称咖啡豆征。
4、niche:龛影,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疡,达到一定程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程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5、MRU:磁共振尿路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肾盂,肾盏和输尿管。
包括静脉性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
6、Turrcot syndrome:Turrcot综合征, 本征的特点为结肠腺瘤性息肉并伴发脑部恶性肿瘤,多为幕上胶质母细胞瘤。
系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疾患7、ring sing: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环征8、充盈缺损:是指充钡胃肠道轮廓的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9、肾自截:肾结核的一种改变是随着身体抵抗力的增强,病变趋向好转,出现钙盐的沉积,而发生局部钙化甚至全肾钙化10、膈壶腹:当深吸气时膈肌下降,食管裂孔收缩,致使钡剂暂时停顿于膈上方,形成食管下端隔上一小段长约4~5cm的一过性扩张,称之膈壶腹,呼气时暂时消失,属正常现象11、胃食管前庭段:贲门上方3~4cm长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胃食管前庭段12、苹果核征:进展期结肠癌中局限溃疡型的一种征象,表现为边缘分界截然,有清楚环堤,火山口样龛影,侵犯结肠全周成苹果核征。
13、牛眼征:少数肿瘤中央可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成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的牛眼征14、网膜饼: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腹膜腔转移时,可造成大网膜弥漫性增厚、密度不均匀增高,形如饼状1、肝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为类圆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注射对比剂60秒,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肝内血管密度相近;延迟图像,增强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渐低,最后整个瘤体被对比剂填满,与肝密度相同;快进慢出MRI:类圆形,形态较规则,边缘较清楚;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灯泡征);多回波序列中随着TE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肿瘤大时内部信号不均匀,与纤维斑痕,钙化,出血或血栓形成有关;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火炬样或结节状强化,随着时间延迟,强化范围逐渐扩大,最后整个病灶变成均匀略高信号;大病灶中央残留低信号不强化区,纤维斑痕或钙化2、子宫颈癌的CT表现:Ⅰ期肿瘤较小时,CT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肿瘤较大而明显侵犯宫颈基质时,表现宫颈增大,直径大于 3.5cm;增强检查,肿瘤的强化程度要低于残存的宫颈组织.Ⅱ期肿瘤,增大宫颈的边缘不规则或模糊;宫旁脂肪组织密度增高,甚至出现与宫颈相连的软组织肿块;输尿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或出现肿块.Ⅲ期肿瘤继续向外生长可侵犯盆壁,显示软组织肿块侵犯闭孔内肌或梨状肌;可发现盆腔淋巴结增大.Ⅳ期肿瘤,当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时,上述结构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膀胱或直肠壁增厚、甚至出现肿块;并可由腹膜后淋巴结增大或其他脏器转移表现3、良恶性溃疡的影像学表现良性恶性龛影形状正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不规则,星芒状龛影位置突出于胃轮廓外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与口部粘膜水肿的表现如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口部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环堤,皱襞中断破坏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硬、峭直、蠕动消失4、正常子宫声响图表现:纵向扫查,子宫呈倒置梨形,位于充盈膀胱的后方,子宫为均质的等回声,轮廓光滑;宫腔呈线性状高回声,周围有低回声晕围绕;内膜可为低或较高回声,其回声和厚度与月经周期有关。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重点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重点一、引言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对人体各种疾病进行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影像学技术和临床应用。
二、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影像学原理影像学原理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主要包括放射性原理、声学原理、光学原理和电磁学原理。
放射性原理主要应用于核医学影像,如PET和SPECT;声学原理主要应用于超声成像;光学原理主要应用于光学成像;电磁学原理主要应用于X射线成像、CT、MRI 和超声成像等。
2.影像学设备影像学设备是实现医学影像诊断的关键,主要包括X射线设备、CT设备、MRI设备、超声设备、核医学设备和光学成像设备等。
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临床诊断需求。
3.影像学数据处理与分析三、常用影像学技术及其临床应用1.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是一种基于X射线穿透性的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疾病诊断。
X射线成像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辐射剂量较大,对部分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能力有限。
2.CT成像CT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是一种基于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的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成像广泛应用于颅脑、肺部、腹部、心血管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尤其在肿瘤、出血、炎症等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3.MRI成像MRI成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生物组织内氢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优点。
MRI成像广泛应用于颅脑、脊柱、关节、软组织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尤其在神经系统和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4.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是一种基于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的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实时成像、操作简便等优点。
超声成像广泛应用于腹部、妇科、心血管、甲状腺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尤其在胎儿、妇科和心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借助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进行研究。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以及在不同疾病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
一、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以影像学技术为基础,运用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学科。
它通过获取和解释不同部位的影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了解疾病进展,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影像学设备的原理。
二、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技术原理1. X射线成像技术X射线成像技术是最常见和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X 射线通过人体不同部位,再由探测器采集反射或透射的X射线信号,生成影像。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X射线的物理性质、成像原理和不同的X射线设备。
2. CT成像技术CT(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旋转式X射线扫描仪获取人体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能够提供比传统X射线更多的断层和组织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进行手术规划。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CT的工作原理、扫描技术和常见的临床应用。
3. MRI成像技术MRI(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和组织对比度,尤其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软组织的诊断。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MRI的工作原理、图像构建过程和不同的成像序列。
4. 超声波成像技术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它通过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来生成高频声波图像。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妇产科、心脏病学和肝脏疾病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超声波的物理性质、成像原理和常见的临床应用。
三、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用案例1. 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不同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脑肿瘤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它通过应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CT、MRI等,对患者进行非侵入性的体内成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决策。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是最常见和最早应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通过放射性物质(如铅)的屏蔽,将X射线透过人体后所产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骨骼X射线等。
在胸部X射线检查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阴影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判断肺部是否有异常,如肺炎、肿瘤等。
而骨骼X射线检查可以用于诊断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二、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它具有成本低、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妇产科、肝脏、胆囊、乳腺、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在妇产科中,超声可以用于孕产妇的孕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检查。
在肝脏方面,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大小、结构、是否存在肿瘤等。
三、CT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是利用旋转X射线源和探测器来获取多个切片图像,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形成三维图像。
CT成像的优点是图像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细微的病变。
CT扫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头颅、胸部、腹部等脏器的检查。
例如,头颅CT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颅骨骨折、脑出血等情况。
腹部CT可以用于检查肝脏、肾脏、胰腺等脏器是否存在肿瘤、囊肿等。
四、MRI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质子的信号差异,通过强大的磁场和梯度磁场的作用,获取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MRI成像的优点是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以显示脑、脊髓、心脏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例如,脑部MRI可以用于检查脑癌、脑血管病变等。
心脏MRI可以评估心室结构、心功能等。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放出的γ射线进行体内显像与功能研究的一种方法。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在医学领域,诊断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而医学影像诊断学则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CT 扫描、MRI等,来观察和分析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以辅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
一、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它的发展给医学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线摄影、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
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它通过射线穿过患者身体,形成对比度不同的影像,以显示内部结构。
CT扫描则是通过多个X线摄影的组合,得到更精确的断层影像,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各种组织和器官。
MRI则是通过利用患者体内水分子的旋转来生成图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对大量医学影像数据的分析和学习,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二、医学影像异常与正常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影像异常和正常的判断,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结果。
在医学影像中,异常指的是与正常解剖学或生理学状态不符的结构或功能表现。
而正常则是指符合一定解剖学或生理学标准的结构或功能。
在诊断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对比来判断影像是否存在异常,并进一步分析异常的原因和性质。
对此,医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基础知识,以及对常见疾病的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诊断学常见病症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病症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表现。
首先是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其中肺炎常见于胸部X线摄影中,表现为肺组织密度增加,肺纹理模糊。
肺结核则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结节状阴影,形态多样。
肺气肿则是肺组织弹性减低,肺容积增加,胸廓扩大。
其次是脑部疾病,如卒中、脑肿瘤、脑出血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是指使用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学科。
它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病变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涉及多种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不同层面、角度和解剖结构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了解和解释:1. 影像学(Imaging): 影像学是指通过使用医学影像技术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医学影像被用于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和进行疾病监测。
2. 造影剂(Contrast agent): 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影像对比度的物质,常用于X射线、CT、MRI和血管造影等检查。
造影剂可以使血管、器官和病变更加清晰可见。
3. X射线(X-ray): X射线是一种通过人体组织的传递而产生的电磁辐射。
在X射线影像检查中,X射线通过人体并被探测器接收,形成包含骨骼和软组织结构的影像。
4. 超声波(Ultrasound): 超声波是一种通过晶体振动产生的高频声波。
在超声波检查中,医生使用超声波探头将声波发送到人体内部,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形成实时的图像。
5.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是一种通过不同角度的X射线扫描生成的多层次影像。
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疾病如肿瘤、骨折和脑出血等。
6. 核磁共振(MRI): 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影像。
MRI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观察疾病如脑卒中、肌肉骨骼病变和肿瘤等。
7.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来观察人体代谢和功能。
PET可以检测和诊断心脏病、肿瘤、脑功能异常等。
通过医学影像诊断学,医生可以获取全面和详细的疾病信息,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期。
2024全新医学影像诊断学(2024)

03
医学影像智能分析
目前医学影像的智能分析算法在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2024/1/30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医学影像大数据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不断积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将成为未来医学影像 诊断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医学影像的自动分析、辅助诊断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24
疑难病例讨论: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
病例资料展示
肺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展 示。
良恶性鉴别要点
结节大小、形态、密度等影像学表现 及临床指标在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2024/1/30
诊断思路与依据
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思 路及依据。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讨论可能的鉴别诊断及诊断过程中需 要避免的误区。
31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与可视化
未来医学影像诊断学将更加注重多模态医学影像的融合与可视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诊断信息。
29
对医学影像诊断学发展建议
2024/1/30
加强医学影像数据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医学影像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后续分析和诊断提供可靠保障。
推动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发展
21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2024/1/30
22
标准化操作流程介绍
患者准备与体位摆放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且符合诊断 要求的体位。
2024/1/30
设备操作与参数设置
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设备操作, 根据诊断需求设置合适参数。
影像采集与质量控制
医学影像诊断学精要

医学影像诊断学精要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医学影像诊断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常见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医学影像诊断学是指利用X射线、CT、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图像学检查,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学科。
医学影像诊断学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临床应用,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常见影像学技术1. X射线检查:X射线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能够显示骨骼、肺部、腹部等部位的结构和器官情况。
X射线检查简便、快速,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
2. CT检查:CT(计算机断层摄影)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患者身体,并由计算机重建出三维断层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CT检查的分辨率高,能够显示器官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有助于精准诊断。
3. 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采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制造影像,对软组织、脑部等器官有较高的分辨率。
MRI检查无辐射,适用于某些部位X射线检查效果不佳的情况。
4.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回波信号显示器官和组织的结构,适用于产科、心脏、肝脏等多个方面的检查。
三、临床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诊断:医学影像学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如肿瘤、骨折、肺部疾病等。
2. 治疗指导:影像学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监控治疗效果,如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对手术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 预防筛查:医学影像学技术也可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如乳腺癌、肺癌等的筛查工作。
四、发展趋势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未来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 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分辨率的提高、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等,使诊断更加准确和快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医学影像诊断学1医学影像诊断学 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64 学时适用)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9. 08 目录课程介绍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头颈部影像呼吸系统影像循环系统影像肝胆胰脾影像胃肠道影像泌尿及生殖系统影像骨肌系统影像介入放射 2 医学影像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英文名:Rad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64(大课讲授 32,习 32)学分:?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余建群,主任医师, 85423155, cjr. yujianqun@vip. 163 课程负责人:余建群课程秘书:黄子星, 85423360, zixinghuang@hotmail 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1/ 20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各系统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四、教学计划表六、教材 1、《医学影像学》(八年制),金征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第二版(8 年制使用) 2、《医学影像学》,周翔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第一版(非 8 年制专业使用)七、主要参考资料《实用放射学(第 3 版)》,郭启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影像解剖学》,(丹麦)彼得弗莱肯斯坦(丹麦)特雷纳詹森,福建科技出版社, 2003 《人体断层解剖学》(研究生教学用书),刘树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八、成绩评定成绩构成成绩比例 60% 考核方式笔试图片考试基础理论知识阅片能力 20% 平时见习测验 10% 机考(见习)学习态度、纪律 10% 观察(带习教师)4 一、总论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了解内容:Know: the general statu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2、熟悉内容:Be familiar with: the diagnostic methods and---------------------------------------------------------------最新资料推荐------------------------------------------------------ principles of Medical Imaging. 熟悉:医学影像学的诊断的方法和诊断原理 3、掌握内容:Master: the principles of various imaging techniques in Medical Imaging, preparing work before examination, announcements during examin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various imaging modalities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 and their optimized sel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掌握:医学影像学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各种检查方法的选优及综合利用。
二、教学时数:4 学时讲授:2 学时见习:2 学时三、教学内容授课内容 1 2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X 线成像 2. 1 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2. 2 X 线影像的特点 3 X 线检查方法 3. 1 普通检查 3. 2 特殊检查3. 3 造影检查 4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成像) 5 4. 1 CT 成像的基本原理、各种 CT 检查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4. 2 CT 图像的特点 4. 3 CT 的临床应用 5 磁共振成像(MRI) 5. 1 MRI 的原理、各种成像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5. 2 MRI 图像的特点 5.3/ 203 MRI 的临床应用 6 7 医学影像诊断思维医学影像技术新进展、临床应用及数字化医学影像学见习内容:参观放射科,观摩 X 线检查、 CT 检查、 MRI 检查,熟悉各检查的原理,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各种检查方法的选优及综合利用。
重点英语:contrast medium; partial volume effect; CT value;artifact; molecular imaging; PACS; RIS 拓展学习资源:二、中枢神经系统影像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熟悉内容:Be familiar with: norm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6 2、掌握内容:Master: the optimiz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CT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brain trauma,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brain tumor and intracranial infection. 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及颅内感染的 CT 及 MRI 表现二、教学时数:8 学时讲授:---------------------------------------------------------------最新资料推荐------------------------------------------------------ 4 学时见习:4 学时三、教学内容授课内容:1 2 3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方法的种类及各自的优劣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 CT 及 MRI 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表现 3. 1 脑外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3. 2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动脉瘤 3. 3 脑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转移瘤 3. 4 颅内感染: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结核 3. 5 先天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3. 6 脊髓内肿瘤:室管膜瘤 3. 7 脊髓外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 3. 8 脊髓损伤 3. 9 脊髓空洞症见习内容:对授课内容涉及疾病的影像图片学习重点英语:Chiari malformation;hydrocephalus;lacunar infarction; dural tail sign;拓展学习资源:7 三、头颈部影像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熟悉内容:Be familiar with: common imaging anatomy in head and neck. 熟悉:头颈部主要影像解剖 2、掌握内容:5/ 20Master: the optimiz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in head and neck; the typic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foreign body in eyes and orbita, otomastoiditis, nasal sinusiti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laryngeal carcinoma; the imaging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tumors. 掌握:头颈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眼眶异物、中耳乳突炎、鼻窦炎、鼻咽癌、喉癌的典型影像表现,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鉴别。
二、教学时数:4 学时讲授:2 学时见习:2 学时三、教学内容授课内容:1 2 3 头颈部影像检查方法的种类及各自的优劣势头颈部正常影像表现头颈部常见病的影像表现:3. 1 眼部常见疾病: 眼眶异物、视网膜母细胞瘤 3. 2 耳部常见疾病:中耳乳突炎、胆脂瘤 3. 3 鼻部常见疾病:鼻窦炎 3. 4 咽部常见疾病:鼻咽癌、喉癌 8 3. 5 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见习内容:对授课内容涉及疾病的影像图片学习重点英语:拓展学习资源:---------------------------------------------------------------最新资料推荐------------------------------------------------------四、呼吸系统影像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了解内容:Know:the X-ray and CT manifestations of foreign body in bronchus and thoracic injury. 了解:支气异物及胸部创伤的 X 线及 CT 表现 2、熟悉内容:Be familiar with: the normal and common abnorm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respiratory system. 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3、掌握内容:Master: the optimiz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in respiratory system, the typic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lobar pneumonia, acute lung abscess, bronchiectas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lung carcinoma. 掌握: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大叶性肺炎、急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的典影像表现二、教学时数: 12 学时 9 讲授:6 学时见习:6 学时三、教学内容授课内容:1 2 3 呼吸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种类及各自优劣势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3. 1 肺不7/ 20张 3. 2 肺气肿 3. 3 肺实质基本病变 3. 4 肺间质基本病变3. 5 胸膜病变 4 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表现4. 1 支气管扩张症4. 2 气管、支气管异物 4. 3 肺炎 4. 4 肺脓肿 4. 5 肺结核 4. 6 肺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瘤、转移癌 4. 7 胸部外伤 4. 8 纵隔原发肿瘤见习内容:对授课内容涉及疾病的影像图片学习重点英语:lung fields; lung markings; hila; 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interlobular septum;lobular parenchyma;consolidation;lobulation;spiculation;cavity;intrapulmonary air containing space;subpleural lines;ground-glass opacity;tuberculoma; inverted S curve sign;拓展学习资源:10 四、循环经系统影像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1、熟悉内容:Be familiar with: normal and common abnorm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circulatory system,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aortic dissection and aorta false aneurysm. 熟悉:循环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像表现 2、掌握内容:Master: the optimiz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in---------------------------------------------------------------最新资料推荐------------------------------------------------------ circulatory system,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mitral ste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ue aortic aneurysm and pericardial effusion. 掌握:循环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二尖瓣狭窄、冠心病、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