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civil心得

合集下载

Midas分析总结

Midas分析总结

Midas分析总结用MIDAS CIVIL也有2年了也陆续有几个工程实例,在网络上游荡这么久觉得这篇文章还是不错当我几次建模卡壳时都在里边找到了解决方法,推荐给大家,希望对有一定midas基础但理解不够深入的兄弟姐妹有帮助。

(也不用附件了,免得需要的下不了,不需要的白下)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midas_civil心得

midas_civil心得

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

midas-civil心得

midas-civil心得

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

midas civil心得

midas civil心得

midas civil心得《midas civil 心得》作为一名结构工程领域的从业者,midas civil 这款软件在我的工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长期使用它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此想与大家分享。

midas civil 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全面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它涵盖了从桥梁到建筑,从地下结构到塔架等各种结构类型的分析和设计。

刚接触这款软件时,我被它丰富的功能和复杂的操作界面所震撼。

但随着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它的核心功能和操作技巧。

在使用 midas civil 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准确地定义结构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这需要我们对实际结构有清晰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准确地转化为软件中的模型。

比如在建立桥梁模型时,需要精确地描绘主梁、桥墩、桥台等构件的形状和尺寸,同时合理设置支座的约束条件。

一个小的错误或疏忽都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巨大偏差。

材料属性的定义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使用的材料,准确地输入这些参数。

否则,计算结果将无法真实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

荷载的施加是另一个关键步骤。

无论是恒载、活载还是风载、地震作用等,都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施加。

比如在桥梁设计中,车辆荷载的布置方式和大小需要严格按照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进行确定。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midas civil 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如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动力分析等。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对于大跨度桥梁或复杂的高层建筑,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可能是必要的。

在查看分析结果时,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经验。

要能够从众多的数据和图表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判断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比如,通过查看构件的内力、位移、应力等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超筋、裂缝过大等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项目。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范文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范文

midascivil常见问题总结范文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

;3)在上翼缘处建立一直线梁(扩展过渡用),然后分别向横向中间及外悬挑边缘扩展成板单元;4)使用单元镜像功能横向镜像另一半;5)为了观察方便,在单元命令中使用修改单元参数功能中的修改单元坐标轴选项,将板单元的单元坐标轴统一起来。

在板单元或实体块单元上加预应力钢束的方法,目前设计人员普遍采用加虚拟桁架单元的方法,即用桁架单元模拟钢束,然后给桁架单元以一定的温降,从而达到加除应力的效果。

温降的幅度要考虑预应力损失后的张力。

这种方法不能真实模拟沿钢束长度方向的预应力损失量,但由于目前很多软件不能提供在板单元或块单元上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所以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普遍在采用这种简化分析方法。

MIDAS目前正在开发在板单元和块单元上加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的模块,以满足用户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2、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

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

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E.C.Hambly写的\deck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

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

您也可以从CAD中导入截面(比如单线条的箱型截面,然后在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赋予线宽代表板宽)。

Midas应用心得分享

Midas应用心得分享

Midas应用心得分享
2023年,Midas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APP之一,一方面,它能够对用户的日常消费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提供更加详细和科学的个人报告,更加方便用户对自己的消费情况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通过积累用户数据进行精准推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商家推荐,打造更好的消费生态。

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我认为Midas应用不仅在方便我们的生活方面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它在处理数据时也十分注重保护用户的隐私。

比如,Midas应用的使用是完全自愿的,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位置服务,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再比如,用户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都是加密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Midas应用还整合了许多商家及服务,用户只需要使用一个APP 就能实现多方面的需求。

比如,打开Midas应用,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消费概况,还可以查看不同商家的优惠活动,使用积分兑换优惠券;同时,对于一些线上服务也提供了支持,比如购买电影票、订餐等。

不过,在使用Midas应用时,我也注意到了它的一些问题。

比如,在一些广告推送中会出现重复的推荐,或者推荐内容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太匹配,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扰。

此外,Midas应用在推荐商家时有时会出现重复推荐某些商家,也会出现推荐距离过远的商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Midas应用是一款十分实用的APP,在提供消费服务的同时,也注重保护用户的隐私,使用方便。

但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
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Midas应用在推荐和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信Midas应用会在未来不断完善和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midas civil 技术讨论汇总

midas civil 技术讨论汇总

有关模型建立的基本问题1、关于MIDAS截面面输入的讨论问:请问fem2000兄,为什么只有变截面能导入已定义的PSC截面,必须先定义PSC截面,而其他变截面为什么不能导入(除PSC之外),且手工输入葙梁截面数据似乎太慢了,请问有还有没有其他便捷的输入截面方法,最主要的是解决葙梁截面输入,如桥博的节线输入,坐标输入,我觉得MIDAS 的输入法应该不会比其他软件差的(单位新买的正版的MIDAS,小弟在初步学习之中)答:(1)以在EXCEL里面编辑好,在拷贝到截面表格里面哦(2)在添加截面时候,有个导入功能,可以导入原先做过截面数据!如以前有相同或类似的就方便了许多。

不妨试下。

(3)可以充分利用midas的截面特性计算器以及mct文件编辑器,截面的cad图你该有吧?将cad图存成dxf文件,导入截面特性计算器,不过要注意图形文件不能有面域,只能是线,因为他可以进行批量计算,所以你只要将所有截面放到一张图里,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导出mct文件,假若说是变截面,可以用mct的命令流将你得到的mct文件进行编辑,然后就可以导入变截面了。

(4)mct命令窗口中对各项mct命令都有提示,只要点插入命令你就能得到那个命令的命令流格式,如果对各项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白可以参考在线帮助,相对来说,要比ansys的命令流好学多了,毕竟他有中文帮助。

你从spc导出来的mct文件里面给出的是section里的value格式,你可以参照value跟tapered 之间的差别,将你得到的value截面1,2拷贝到tapered形式里作为i,j截面,以此类推,然后修改其中的部分不同内容,就会得到了你想要的。

在编辑的时候推荐你用ultraedit编辑器,主要的方便之处是它可以进行行快和列快的转换,至于说怎么能提高编辑的效率,可以慢慢摸索,只要熟练了,看起来麻烦的事也会变得非常简单。

(5)MIDAS变截面输入可以采用变截面组的方式!一个变截面的梁,可以定义变截面组,变截面组里面包括你所需要的变截面单元,此时把变截面组的所有单元设成一种变截面类型,变截面组的i端就是变截面的i端,j端就是变截面的j端!在变截面组里面i端到j端的截面特性是均匀变化的,可以定义成按线形或者多项式变化!变截面组可以再转换成变截面,此时,每个变截面组里的单元都会赋予不同的截面类型,同时,变截面组也会被删除!注意:在截面对话框的“数值表单”中定义的变截面不能使用该功能。

midascivil技术讨论汇总

midascivil技术讨论汇总

有关模型建立的基本问题1、关于MIDAS截面面输入的讨论问:请问fem2000兄,为什么只有变截面能导入已定义的PSC截面,必须先定义PSC截面,而其他变截面为什么不能导入(除PSC之外),且手工输入葙梁截面数据似乎太慢了,请问有还有没有其他便捷的输入截面方法,最主要的是解决葙梁截面输入,如桥博的节线输入,坐标输入,我觉得MIDAS 的输入法应该不会比其他软件差的(单位新买的正版的MIDAS,小弟在初步学习之中)答:(1)以在EXCEL里面编辑好,在拷贝到截面表格里面哦(2)在添加截面时候,有个导入功能,可以导入原先做过截面数据!如以前有相同或类似的就方便了许多。

不妨试下。

(3)可以充分利用midas的截面特性计算器以及mct文件编辑器,截面的cad图你该有吧?将cad图存成dxf文件,导入截面特性计算器,不过要注意图形文件不能有面域,只能是线,因为他可以进行批量计算,所以你只要将所有截面放到一张图里,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导出mct文件,假若说是变截面,可以用mct的命令流将你得到的mct文件进行编辑,然后就可以导入变截面了。

(4)mct命令窗口中对各项mct命令都有提示,只要点插入命令你就能得到那个命令的命令流格式,如果对各项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白可以参考在线帮助,相对来说,要比ansys的命令流好学多了,毕竟他有中文帮助。

你从spc导出来的mct文件里面给出的是section里的value格式,你可以参照value跟tapered 之间的差别,将你得到的value截面1,2拷贝到tapered形式里作为i,j截面,以此类推,然后修改其中的部分不同内容,就会得到了你想要的。

在编辑的时候推荐你用ultraedit编辑器,主要的方便之处是它可以进行行快和列快的转换,至于说怎么能提高编辑的效率,可以慢慢摸索,只要熟练了,看起来麻烦的事也会变得非常简单。

(5)MIDAS变截面输入可以采用变截面组的方式!一个变截面的梁,可以定义变截面组,变截面组里面包括你所需要的变截面单元,此时把变截面组的所有单元设成一种变截面类型,变截面组的i端就是变截面的i端,j端就是变截面的j端!在变截面组里面i端到j端的截面特性是均匀变化的,可以定义成按线形或者多项式变化!变截面组可以再转换成变截面,此时,每个变截面组里的单元都会赋予不同的截面类型,同时,变截面组也会被删除!注意:在截面对话框的“数值表单”中定义的变截面不能使用该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

一般计算可以不考虑。

但是,新通规D60要求:冲击系数的计算依据是基频,所以,如果可能,还是需要算一下基频的。

4.拱桥的屈曲分析中如何考虑移动荷载现在做一个下承式拱桥,桥面较宽(近期双向4车道加两个非机动车道,远期为双向6车道),无横向联系,在屈曲分析中怎么考虑移动荷载的影响?需将活载按最不利的加载位置求出来,再作为静力荷载加入。

(幸亏MIDAS有一个移动荷载追踪器的功能,上面有一按钮,可直接将最不利荷载存成文本文件,然后,另存为一个项目,导入这个文本文件就有了新的静力工况了,里面的荷载就是最不利的荷载。

值得注意的是:最不利的荷载位置布置后,是没有考虑冲击的。

不好意思,纠正一下,可能是我记错了,前二天用6.71版的做了一下,发现保存的文本文件中已经考虑了冲击系数,特此更正!在采用梁单元模型进行建模的时候,如何模拟横桥向多个支座,来进行抗扭验算。

我采用了横向建立节点后,与主梁采用钢接,这样计算的扭矩结果好像同不采用直接计算扭矩的值时一样的,这样好象在PSC设计的时候抗扭计算总是不能通过。

横向的支座一般就是按您这样设置的。

但是,这主要是对支座反力的影响,对梁本身应该是没什么大的影响的。

抗扭通不过可能还得想想其它方面的5.土的模拟基底和挡土墙侧向土用受压弹簧模拟,桩周土用一般弹簧模拟,是否是这样,弹簧的弹性系数应怎么取?计算宽度*土层高*地面至土层平均距离*m可不可以用土的压缩系数乘单元面积(与土的接触面积)按弹簧的物理意义填也可以的。

就是变形单位长度所需的力。

你说的弹簧系数=计算宽度*土层高*地面至土层平均距离*m,我不甚理解。

能给个例子嘛?《桥梁抗震》范立础,同济大学出版社P931、在线帮助中关于“方向”和“投影”的说明,我看了,但是一直没弄懂。

整体坐标我明白,但是局部坐标是否指的是每个单元的局部坐标,如果单元在整体坐标中是斜向的,就可以用局部坐标,是这样吗?2、“投影”:“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它与“沿梁长方向有什么区别吗?能举个例子说说吗?3、“车道”和“车道面”的问题:假如我采用的是梁单元,那么是否说我就一定要采用车道,而不能采用车道面呢?4、我计算运行以后,向查看车道影响线,但是对话框中的车道/选择项里面没有车道/车道面名称,也就无法选择,这是怎么回事啊?1、可以这么理解。

2、是挺难理解的,碰到类似这样的说明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小例子来理解:同一模型里二根梁,分别按投影与不投影加载,算一下后,看反力的结果就知道了。

原来不投影是按斜长加载的,而投影是按作用方向垂直线所占的长度加载的,举一个例子,一根梁起点是(0,0),终点是(3,4),则梁长为5,如果作用方向为整体坐标系X方向,作用的集度为1KN,则X 方向的反力为:选中投影时为4KN,选中不投影时为5KN。

3、是的4、同3影决定梁单元荷载是沿整个梁长作用还是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

该功能仅用于荷载类型为'均布荷载'或'梯形荷载'且荷载方向是在'整体坐标系'下时。

是:梁单元荷载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

否:梁单元荷载沿整个梁长作用。

三、在图形显示时,弯矩或扭矩显示的是双箭头,按右手法册,大姆指指向双箭头的方向,四个其它手指的方向即弯矩或扭矩的方向。

四、车道是作用在梁单元上的,输出的是影响线;车道是作用在板单元上,输出的是影响面。

五、一般要定义,定义后可以计算与时间相关的作用如徐变,也可以计算体系转换等施工过程6.讨论一下长期组合和短期组合的《桥规》第6.3.1条强制性条文注(1)条:“本条规定的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系指结构自重和直接施加于桥上的活荷载产生的效应组合,不考虑间接施加于桥上的其他作用效应;”《桥规》第2.1.7条解释“作用”术语,“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活分布力如汽车、结构自重等,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等,统称为作用。

前者为直接作用,也可称为荷载;后者为间接作用(不宜称为荷载)”那么根据6.3.1条的规定,长期荷载组合的分项力就不应该有“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温度、基础不均匀沉降,那么收缩、徐变、预应力也是由约束变形才有次内力,那么这些力就不组合了吗??还有就是,短期效应组合是不是所有的力都要组合?规范上没有说,偶然荷载组合吗??MIDAS在做A类构件的抗裂验算时在采用的长期荷载组合中自动屏蔽了其它活载的作用。

哦,midas是这样处理的。

我的疑惑是:长期组合到底组不组合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的二次力?根据“长期效应组合”的字面上理解,既然是长期,那是要组合的,可是这些力实际上也是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我觉得《桥规》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模糊,另外,我查看了一些新《桥规》的计算示例,上面只有对于简支梁的计算,在进行长期效应组合时,只考虑了自重、二期恒载、汽车和人群,未计温度、收缩、徐变、预应力二次力等,我想是因为对于简支梁来说,这些力是不会引起二次力的,但是,对于超静定结构(如连续梁),这些力引起的二次力很大,对于结构来说,有的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到底需不需要组合这些力,对于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我的理解是与MIDAS实际采用的应该是一样的。

我认为不计入,而且,对于抗裂验算,只有A类构件才进行长期效应的计算。

对于其他地方的长期效应组合,我认为应该还是按通用规范上的规定,应该考虑。

7、请教实体单元和梁单元的连接问题,还有实体单元是不是不能加预应力?我现在建一个模型,是个异型块的. 一部分使用粮单元,一部分使用实体单元. 但是图纸上这是一个整体,我应该怎么连接他们?主要考虑节点的自由度耦合的问题,实体每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而梁有六个,直接相连,相当于绞接,所以,得用局部的虚拟梁来实现。

2、实体上加预应力,还是得模拟出预应力的等效荷载。

这个等效荷载就是预应力的效应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值。

一般可以在实体的模型中设置出很多桁架单元,桁架单元之间用连起来的样子就是预应力的形状,每段预应力加一个初拉力(或一个等效的降温效果),而这个初拉力就是预应力扣除损失后的值。

实体与预应力之间怎么连?以前的一般思路是实体分实体的网格,预应力分预应力的单元,然后将预应力的节点与最近的实体的节点之间耦合起来(加一个刚臂)。

怎么求最近的节点,分别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坐标输出,然后用一个小程序自动找。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在分实体网格时,直接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位置分得一样,这样就是自动耦合了。

这时得感谢MIDAS,现在有了FX+,用FX+就能很容量实现这个功能。

8、求教Midasl里面抗扭问题的计算进行PSC设计时,需要输入抗扭钢筋,其中间距为横向箍筋的间距,Awt为单支箍筋的面积,Alt为四周所有纵向钢筋的面积,这里的纵向钢筋不包括顶、底板的钢筋,对于单箱多室的箱梁来说不知道是否应该包括所有腹板的纵向钢筋还是只包括周边的纵向钢筋。

另外Midas里面对于单箱多室截面的抗扭惯性矩是如何计算的,采用什么公式?规范上没有明确说明啊。

得看个人的理解了。

我个人认为,这二者应该分开考虑的。

这里的Ixx的计算是按定义来计算的。

9、midas荷载组合和规范中的冲突我在用midas进行自动组合时,发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midas没有区分长期和短期组合,但是规范规定的长期和短期组合作用项目是不同的,长期组合不组合如沉降、温度等的间接作用,那么用psc设计检算的东西就不是很可*。

谢谢您的提醒,MIDAS在设计时自动考虑,程序是按活载的组合系数来自动判断的。

另外,组合的“一般”选项卡下,可以看到列出的长期与短期的各种组合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想看长期或短期的组合结果,可以手动加二项包络。

1 在用MIDAS计算时,选用车道布置荷载时,能不能固定点布置?2 在使用节点荷载时,有没有什么可要注意的地方?3 使用板单元或使用梁单元,在模拟桥面板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1、如果要进行固定点布,直接用静力荷载即可,如果用的是梁单元,可用“梁单元荷载“来输入,里面可以选择是“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

2、注意荷载工况的类型,影响到组合。

3、建议您从结果(特别是“移动荷载追踪器”)来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

本人目前在搞一个弯梁桥,遇到一个有偏心(横桥向)的桥墩,且为墩梁固结,请问是否可采用虚拟梁的方法来处理?即在梁单元节点至偏心处设一个虚拟梁,桥墩由此虚拟梁的节点向下建模?可以用10、屈曲分析类似情况还请附上模型大家探讨一下,您说的步骤基本没问题,影响特征直的三个因素质量刚度边界都可能需要讨论哦江老师,你好,我做了一个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柱子的屈曲分析,接着和Ansys结果对比了一下,发现特征向量(即模态)样子差不多,但是特征值差的太远了,我做屈曲分析的步骤是:建模,加边界条件和荷载,填屈曲分析控制数据,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