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及预防措施
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及预防措施

触电预防:了解触电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 施,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制度
0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
02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员工行为
0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0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05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06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目录
电击
0
直接接触电击:人体直接接触带
1
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间接接触电击:人体接触带电体
0
附近的物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 伤害
2
0பைடு நூலகம்
跨步电压电击:人体两脚站在不
3
同电位的地面上,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
剩余电荷电击:人体接触带电体
0
后,残留在身体上的电荷造成伤 害
4
0
静电电击:人体接触带电体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安全监督机制,确保安全制度 得到有效执行
对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警告:对轻微违反安全制 度的行为进行口头或书面 警告
罚款:对较严重违反安全 制度的行为进行罚款处理
停职:对严重违反安全制 度的行为进行停职处理
开除:对屡次违反安全制 度的行为进行开除处理
电气火灾:电气设备过热、短路、 漏电等引起的火灾
A
B
C
D
电弧危险: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 强光、噪声等
雷击危险:雷雨天气时,户外活 动或建筑物遭受雷击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01
触电急救: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触电是指人体接触电流而引起的电击伤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触电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触电的预防与急救知识,以帮助大家应对触电事故。
一、触电的预防1. 安全用电- 安装漏电保护器: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安装漏电保护器是预防触电的重要措施。
漏电保护器能及时切断电路,避免电流通过人体,减少触电的风险。
- 避免使用损坏的电器和电线:损坏的电器和电线容易导致电流泄漏,增加触电的危险。
定期检查和维修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使用合格的电器和电线:购买电器和电线时,要选择具有合格认证的产品,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 避免过载:不要在一个插座上连接过多的电器,以免电线过热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2. 安全用电的操作- 不用湿手触碰电器:湿手触碰电器容易导致电流通过人体,增加触电的风险。
在操作电器之前,应确保双手干燥。
- 切勿用金属物体插拔电器:用金属物体插拔电器容易导致短路和触电事故。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塑料插头或者握住插头本身进行插拔。
- 不随意触碰电线和开关:不要随意触碰电线和开关,以免触电。
如果需要维修或者更换电线和开关,应该请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3. 儿童触电的预防- 安装安全插座:在家中安装带有儿童保护装置的插座,可以防止孩子将金属物体插入插座导致触电。
- 教育儿童电器安全知识:向孩子传授电器安全知识,告诉他们不要随意触碰电器和电线,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 监护儿童使用电器:在孩子使用电器时,家长应该给予监护,确保他们正确使用电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二、触电的急救1. 紧急救援- 切断电源:在发生触电事故时,第一时间切断电源是最重要的步骤。
可以通过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或者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
- 寻求帮助:紧急情况下,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相关人员发生了触电事故,以便他们尽快赶到现场提供帮助。
2. 施救步骤- 评估伤者状况:在施救之前,要先评估伤者的状况。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触电原因
1:触电原因. 不同的场合,引起触电的原因也不一样,根据
日常用电情况,触电原因有以下四种. 线路架设不合格 用电设备不合格(以次充好,设备绝缘老化) 电工操作不合要求 使用电器不谨慎(带点移动电气设备,严禁用湿
布或湿手檫拭带电电器)源自线路架设不合格电工操作不合要求
湿手触及电气设备 带电移动电气设备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带电体着地时,电流流过周围土 壤,产生电压降,人体接近着地点时,两脚之间形成跨步 电压,当跨步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触电。
高压线
三、预防措施
保护接地
电力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把电气设备的 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成为保护接地, 它适用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低电压电力系统.保护接地电 阻一般应不大于4欧姆,最大不得大于10欧姆.
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必须注意保护器中的继电器接地点 和接地体应与设备的接地点和接地体分开,否则漏电保护器 不能起保护作用.
形形色色的 漏电保护器
采用三相五线制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 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两跟"零线"上,在比较 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 一根线的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 理论上它们都是0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冲 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 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些电子电路中如果 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 能会损坏电气元件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 危险.
一、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二、触电原因及形式 三、预防措施
一、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导体而导致的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触电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可能引发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
因此,了解触电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对于保护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触电的预防措施以及在触电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方法。
一、触电的预防措施:1. 安全用电: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设备,避免使用过时、老化或破损的电器。
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和开关,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避免水与电混合:在使用电器时,尽量避免在湿地或接触水的环境下使用电器。
特别是在洗手间、浴室和厨房等潮湿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3. 使用合适的电源插座:不要过度插头,避免过载。
使用合适的电源插座和延长线,不要使用过长或破损的电线。
4. 孩子的安全: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要特别注意电器的安全。
将插座用安全套覆盖,避免孩子触摸电源插座。
教育孩子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要让他们单独使用电器。
5. 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中,应及时关闭电器设备,避免雷电引发的触电事故。
同时,房屋应安装避雷针或接地装置,增加安全性。
二、触电事故的急救方法:1. 断电:在触电事故发生时,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可以通过拔掉插头、关闭电闸或使用绝缘材料将电源与触电者隔离。
2. 呼救:紧急情况下,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求助他人帮助。
告知医护人员触电事故的情况,以便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
3. 检查呼吸和心跳:触电事故可能导致触电者心跳停止或呼吸困难。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4. 施行心肺复苏术:如果触电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
首先,将触电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心肺复苏术。
5. 不直接接触触电者: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以免自己也触电。
可以使用绝缘材料或干燥的非导电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6. 等待医护人员:在进行急救措施后,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和处理。
触电预防和急救措施

触电预防和急救措施触电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事故之一,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掌握触电预防和急救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
触电的危害触电的危害可分为两种:人体烧伤和电击伤。
人体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皮肤和组织受到烧伤,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电击伤:电流通过人体会对神经、呼吸、心脏等生命重要的器官产生影响,引发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问题,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触电预防措施遵循以下几个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触电的发生。
1.安装保护设备:在电线、插座等设施上安装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电气保护设备可有效减低触电风险。
2.注意用电安全:避免在浴室、游泳池等湿润环境中使用电器,勿将电线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时避免跟水接触。
3.避免电流传导:在进行电气维修、使用电器时,避免触碰到金属结构,用干燥的手或工具操作,以减少电流直接传导到人体的机会。
触电急救措施一旦发生触电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切断电源:如条件允许,应立即切断触电者所在区域内的电源,以减少电击的持续时间。
2.通风呼吸:触电者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需要及时转移至通风区域,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心脏按摩:若触电者失去意识,需要进行人工心脏按摩,以保证心脏的正常供血。
4.就医救治:及时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总之,预防在先,管理员从严。
触电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我们都需要具备触电预防和急救的相关知识,以应对突发情况。
触电急救安全防护措施

触电急救安全防护措施电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不正确使用电器会导致严重的触电事故。
一旦我们或者周围的人受到电击,迅速而正确的急救程序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触电的定义、急救程序以及防护措施。
触电定义触电是指身体接触到电流的过程。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导致各种不同的反应。
低电压电流通常会引起肌肉的抽搐或者痛感,而高电压电流则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触电急救程序如果您或者周围的人受到触电,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断电:在进行急救之前,必须首先切断电源。
断电可以使被电伤者安全地转移至可靠地位置。
如果断电无法实现,穿着橡胶鞋或者手套的人员可以试图使用非导体物体,例如木头、干燥的毛毯或者橡胶垫等,离开电源插头。
2.呼救:在断电后,立即叫医生,并告知医生所面对的情况以及转移的地点。
3.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如果电击引起了心脏骤停,则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进行 CPR 操作,最好在进行操作前咨询医护人员。
注意:除了专业医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使用除非紧急情况下的除颤器。
防护措施为了避免触电意外,以下是一些有效且易于遵循的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电器:在使用电器时,必须阅读说明书并遵循所有安全预防措施。
特别注意要插好插头,不要将电器放在水池、浴缸或淋浴中使用,手部湿润或身体裸露时不要接触电器。
2.使用 GFCI 出线器: GFCI 出线器是一种安全设备,可以感知到电器是否泄漏电流。
当 GFCI 探测到泄漏时,会在较短时间内中断电路,从而防止人体触电。
3.使用防电击工具:防电击工具是专为电气工程师和电气操作人员设计的工具,包括橡胶手套、橡胶鞋和工作胶垫等。
这些工具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防止其因触电而受伤。
4.经常检查电器电线:作为使用电器的人员,经常检查电器的接线和插头是防范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如果发现磨损、老化、裸露的电线或插头,请立即更换或修复它们。
结论虽然电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但在正常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避免触电事故。
人身触电伤亡防范措施

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达数千人之多,而大多数事故发生在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上,在所有用电事故中,无法预料和不可抗拒的事故还是极少数的,大量的用电事故还是可以采取切实的措施来预防的。
防止发生用电事故的对策,主要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基本对策:1、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的组织措施(1)人员管理:从事电力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紧急救护法。
从事电力作业的人员必须经电力部门培训、考核并取得“进网作业许可证”后,方可进网作业。
严禁非电力专业人员操作电气设备。
(2)规章制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和本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制定的工作规程及规章制度,以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并使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安全的运行状态。
(3)安全教育和宣传:除了对职工及电工进行“安全第一”思想教育,并通过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等方式提高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以外,还要大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使所有用电群众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
可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如办培训班、广播、戏剧小品、图片、板报、标语等宣传教育方式,进行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用电水平。
(4)用电管理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缺陷、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纠正用电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违章行为。
用电管理要严把“三关”,即把好投运质量关、操作技术关、安全维护关。
2、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触电可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
直接触电指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正常运行的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间接触电是指触及正常时不带电、因故障而带电的金属导体而造成的触电。
对于不同种类的触电事故,应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
(1)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可采取对带电导体实施绝缘、屏护,隔离或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或在安全电压下用电或装漏电保护装置等措施。
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及预防措施

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及预防措施人体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时,电流经过人体的一种电击现象,不论接触的电流大小,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致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电气安全,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人体触电。
本文将从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以及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1、直接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有电压的金属体,比如拔插电器时,接触到插座,另一只手又接触到漏电的金属电器等情况都会发生直接触电。
2、间接触电:是指人体接触的物体本身没有电压,但由于该物体与带电金属体相连接,导致所接触的物体带有电荷,并使人体带有电荷,从而导致人体产生电击。
3、静电击:是指人体积累了静电荷,导致当接触带有电荷的物体时被电击,比如当天气干燥时,人体摩擦衣服或地毯时,容易带上静电。
4、雷击:人体接触到雷电时,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二、预防措施1、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避免使用漏电、短路的电器。
使用电器之前要检查电器外观是否完好无损、电源插座是否牢固、电线是否破损等问题。
如发现电器存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绝缘保护:人体触电和漏电的危害在于电流通过身体流向地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绝缘材料可以减少流入身体的电流。
居民用电器插头、插座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接地线应牢固可靠,防止漏电。
同时要避免手脚湿润时接触带有电压的物体。
3、注意安全环境:在使用电器时,应保持环境干燥、洁净。
如浴室情况,应特别注意以防止触电。
4、防雷击:当遭受雷击时,绝不要躲在窗子旁边,电线杆下,高大建筑物旁边,避免在户外接近铁制物体。
在室内,应避免触及金属和水份状物体,可以关闭电器电脑电视等电器设备,确保人身安全。
5、培养安全意识:加强科普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大众的安全意识与技能,促进电气安全教育成为全民必修课。
人体触电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现象,对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警醒,注意电气安全,积极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触电的几种形式及预防措施
气行业从业者来说,更是每天和电都有亲密接触。
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希望圈友们能够提高警惕,注意用电安全。
人体触电的原因
人体组织中有60%以上是由含有导电物质的水分组成的,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回路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导致触电。
人体触电的原因主要有:
1)人体触及到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和与之相连接的金属构架。
2)没有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人体直接接触或过于靠近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
3)对电气常识不懂或一知半解,乱拉电线、灯具,乱动电器用具造成触电。
4)靠近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处或其他带电部分的接地短路处,遭到较高电位所引起的伤害。
为了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值,我国把安全电压的额定值分为6V、12V、24V、36V和42V五种等级。
安全电压等级和选用见下表:
人体触电的形式
1.单相触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
电流从一根相线经过电气设备、人体再经大地流到中性点。
此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相电压。
2.单相触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
在1KV以下,人触到任何一相带电体时,电流经电气设备,通过人体到另外两根相线对地绝缘电阻而形成回路。
在6~10KV高压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高,所以触电电流大。
3.两相触电
电流从一根相线经过人体流至另一根相线,由于在电流回路中只有人体电阻,所以两相触电非常危险,触电者即使穿着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椅上也起不到保护作用。
4.跨步电压触电
输电线断线落地或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漏电时,电流经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环形流散,并在落地点周围地面产生强大电场。
当有人走过落地点周围时,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触电时,电流从人的一只脚经下身通过另一只脚流入大地形成回路。
触电的预防措施
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应严格遵守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步骤,同时在生产生活中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1.带电作业
带电工作人员应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电工进行,并有专业人员监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穿上绝缘靴,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体上等)
2.设备接地不良
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头一般使用三级插头,其中带有接地符号的一极应接到专用的接地线上。
禁止将接地线接到水管、煤气管等埋于地下的管道上使用。
3.便携式电具、电气设备
a.应建立经常或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
b.使用12V或24V的安全电压;
c.采用漏电保护开关或熔断器等保护电器。
4.临时线路
临时搭建的线路严禁使用一线一地安装,并且要做好定期检查。
一线一地是指只将一根火线接入用电设备,用电设备的回线接到大地上,用一根导线送电并以大地作为回路的供电方式。
5.跨步电压
当人体突然进入高压线跌落区时,要保持镇静,在看清高压线位置的情
况下,双脚并拢,向远离高压线落地点的方向做小幅度跳动。
6.裸露的带电体
对于裸露的带电体应按规定架空,同时设置警告牌或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