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第一节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一、触电事故种类

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寒,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电击的主要特征有:

(1)伤害人体内部。

(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

(3)致使电流较小。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的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前者是带电体与人体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的烧伤;后者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电弧温度高达80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

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与电击不同的是,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使电流较大。

(2)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3)电烙钝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位的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

二、触电方式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以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Ir=U/Rr+Ro

式中U —电气设备的相电压

Rr —中性点接地电阻

Ro —人体电阻

因为Rr和Ro相比较,Ro甚小,可以略去不计,因此

Ir=U/ Rr

从上式可以看出,若人体电阻按1000Ω计算,则在220V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生单相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将过220mA,已大大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即使在110V系统中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也达110 mA,,仍可能危及生命。

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人中,单相触电事故在地面潮湿时易于发生。单相触电是危险的。如高压架线断线,人体碰及断导线往往会致触电事故。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用安全措施,碰及高压导线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

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标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3、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适中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下列情况和部位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

带电导体,特别是高压导体故障接地处,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生成跨步电压电击;

正常时有较大工作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装置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牲、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的跨距一般按0.8米考虑。

由于跨步电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地面电位分布的复杂性,几个人在同一地带遭到跨步电压电击完全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后果。

3、电流途径的影响

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及至心脏停止跳动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及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严重损伤大脑,也可能使人昏迷不醒而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人的局部肢体也可能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反射而导致严重后果。

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流路线越短的途径是电击危险性越大的途径。

一、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为,一是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二是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性性增强,容易构成电流的回路,而且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容易漏电,其次,这段时间在大部分农村都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触电事故因而增多。

二、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国内外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远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与高压设备接触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三、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小,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另一方面,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单相携带式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容易接错,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四、电气连接触电事故多

大量触电事故的资料表明,很多触电事故发生在接线端子、缠接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销、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

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

五、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大量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隔阂,有8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等。

六、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

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以致触电事故多。

七、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

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其中有的责任心还不够强,以致触电事故多。

八、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

部分省市统计资料隔阂,农村触电事故明显多于城市,发生在农村的事故约为城市的3倍。

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由于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也会造成触电事故;由于制度不完善、或违章作业,特别是非电工擅自处理电气事务,很容易造成电气事故;接线错误,特别是插头、插座接线错误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等。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的。

触电事故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对于专业电气工作人员来说,情况往往是相反的。因此,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积累经验。

触电事故分类

、触电事故分类 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或带电体与人体间发生放电而引起人体的病理、生理效应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触电事故可分为接触触电事故和非接触触电事故。接触触电事故是当人体触及带电体且形成回路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种通过人体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生理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非接触触电事事故是当人体接近、而非接触带电体,带电体对人体发生放电时,电弧或电火花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二、典型案例剖析 1984年3月28日下午,某厂运输车间,为帮助职工运水泥构件,不慎汽车吊扒杆升到距10千伏高压线约100毫米处,又因为承重摆动扒杆而碰触高压线,致使扶钢丝绳的汽车司机触电死亡。由于该吊运作业违反了“在10千伏高压线下作业,安全间距不应小于2米”的规定,且由非司机开车,因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1998年7月31日上午,某厂职工子弟中学校办工厂的一名青年管工,在承包工程的室外地沟里进行对执着管道作业时,接着电焊机二次回路线,往焊管搭接时触电;他倒地后,又将回路线压在身下而身亡。该管工在雨后有积水的管沟内对接管时,脚上穿的塑料底布鞋和手上戴的帆布手套均已湿透。当右手接电焊机回路线往钢管上搭接时,裸露的线头触到戴手套的左手掌上,使电流在回线──人体──手把线(已放在地上)之间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心脏。尤其是触电倒下后,在积水的沟内,人体成了导体。这时,人体电阻在1000欧左右,电焊机空载二次电压在7 0伏左右,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70毫安。而成年人通常的致命电流为50毫安。7 0毫安电流使其心脏不能再起压送血液的作用,所以血液循环停止造成死亡。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加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使年仅23岁的青年工人死于非命。

(完整版)触电的类型

触电的类型: 一般按接触电源时情况不同,常分为两相触电,单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从影响电流对人体刺激的因素中,我们知道,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只有马上切断电源。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 A、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B、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时,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C、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 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解脱电源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 A、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的刺激,会立即放松,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脱离电源需有相应的措施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加重病情。 B、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再误伤他人,将事故扩大。 人或牲畜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人受到跨步电压时,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较安全。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完全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秒钟,这种触电就会致命。 当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处时,在人体内就会有电流流过,这时加在人体两个部位之间的电位差称谓接触电压。 在施工现场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备点系统中,当电源(三相电力变压器或三相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当人的两手同时接触两条不同的相线,则两手之间的接触电压为380V(有效值);当站立于地面的人触碰一条相线,则人体的接触电压近似为22OV;当人手触及漏电的电气设备时,则漏电设备对“地”的漏电电压与人足站立点对“地”电压之差即为人的手足之间的接触电压;当一汽车吊在电力线路周围作业,且吊臂接近电力线路时,由于强电场作用,吊车电位升高,此时站立地面的人若触及汽车吊的金属吊体,则在人体上同样会产生接触电压。接触电压的存在是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这只脚做得长一些是为了保证在用电器的"电路部分"接入电路前先让用电器的外壳与大地相连,这样即使用电器漏电也不会造成触电事故最关键的是要看你的总电源处是否接地。三角插头最长的那极就是接地的,但是只有三角插头是不行的,因为三角插头的原理其实就是电器内部引了一根电线出来,插到三角插座上,然后再沿着已经接好的地线导入大地。所以,你必须保证已经接地,三角插头才起作用,否则形同虚设。

电气事故种类

电气事故种类 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1、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电弧温度高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毁四肢及其他部位。电工之家 2、雷击事故 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3、静电事故 静电事故是由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4、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事故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而造成的事故。辐射电磁波指频率100 kHz以上的电磁渡。在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渡照射下,人体所受到的伤害主要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除神经衰弱症状加重外,还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有滞后性,并可能通过遗传因子影响到后代。除对人体有伤害外,高频电磁渡还能造成高频感应放电和高频干扰。 除无线电设备外,高频金属加热设备(如高频淬火设备、高频焊接设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如高频热合机、绝缘材料干燥设备)、也是有电磁辐射危险的设备。 为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用于高频防护的板状屏蔽和网状屏蔽均可用铜材、铝材或钢材制成。必要时可考虑双层屏蔽。如果在板状屏蔽上涂上一层有微小的颗粒材料,则可减少电磁渡的反射.更有效地吸收电磁波的能量,构成所谓吸收屏蔽。 5、电气装置故障及事故。电工之家 气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 异常停电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供电突然中断。这种情况会使生产过程陷入混乱,造成经济损失;在有些情况下,还会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 异常带电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当带电的生产设施或其中的部分意外带电。异常带电容易导致人员受到伤害。

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常识参考文本

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常识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常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1、事故原因大多是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或不遵守 安全技术要求,违章作业所致。 2、触电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中春、冬 两季触电事故较少,夏秋两季,特别是六、七、八、九四 个月中,触电事故特别多。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气候炎热, 多雷雨,空气中湿度大,这些因素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 性能,人体也因炎热多汗,皮肤接触电阻变小,衣着单 薄,身体暴露部分较多,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一旦 发生触电时,便有较大强度的电源通过人体,产生严重后 果。 3、低压工频电源的触电事故较多。据统计,此类电

源所引起的事故占总数90%以上。低压设备较高压设备应用广泛,人们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上220-380 伏的交流电源习惯称其为"低压",好多人不够重视,丧失警惕,因此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二、触电的类型: 一般按接触电源时情况不同,常分为两相触电,单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三、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肌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损害极为严重。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电击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

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第一节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一、触电事故种类 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寒,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电击的主要特征有: (1)伤害人体内部。 (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 (3)致使电流较小。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的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前者是带电体与人体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的烧伤;后者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电弧温度高达80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 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与电击不同的是,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使电流较大。 (2)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3)电烙钝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位的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的分类 *导读: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电体时,电流将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把制造伤害成为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触电事故可分为两只,一类是点击,另一类叫电伤。然而电击又可以分为直接点击和间接点击,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下面小编就这几种触电的事故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 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电体时,电流将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把制造伤害成为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触电事故可分为两只,一类是点击,另一类叫电伤。然而电击又可以分为直接点击和间接点击,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下面小编就这几种触电的事故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 *触电事故分类一-电击 所谓的电击,是指电流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他不仅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危机人的生命安全。其根本原因: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导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过电流虽较小,但时间较长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日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多指电击而言.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点击分为两种他们分别是直接点击和间接点击: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

电击;间接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它设备带电部分.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广播线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 *触电事故分类二-电伤 电伤也是触电事故的一大分类,所谓的电伤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电伤分为三类他们分别是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弧烧伤,也叫电灼伤,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通常发生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 皮肤金属化是指由于受到电流或者电弧的作用让其产生的 金属微粒渗入人体的皮肤表层从而使皮肤变得,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 以上就是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分类,希望大家能好好了解。面对触电事故时,能从容的应对,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有效的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种类

教案名称:触电事故种类、方式和规律 任课教师: 专题:触电事故种类、方式和规律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 2、掌握触电事故发生存在的规律性 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 学时安排:2学时 * 主要内容:一、触电事故种 二、触电方式 三、触电事故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与多媒体 教学重点:触电事故发生存在规律性

教学内容 一、触电事故种类 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 电击的主要特征有: (1)伤害人体内部 (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 (3)致命电流较小。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 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 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1)电弧灼伤

是由弧光放电引起的。 (2)电烙印 通常是在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时,由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而引起的伤害。 (3)皮肤金属化 是由于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表皮所造成的伤害。 二、触电方式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单相触电 是指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2、两相触电 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3、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网或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流入地中的电流在土壤形成电位,地表面也形成以接地点为圆心的径向电位差分布。如人行走时前后两脚间电位差达到危险电压造成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三、触电事故规律 (一)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 6 - 9 月,事故最为集中。

触电事故小常识

触电事故小常识 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1、事故原因大多是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或不遵守安全技术要求,违章作业所致。 2、触电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中春、冬两季触电事故较少,夏秋两季,特别是六、七、八、九四个月中,触电事故特别多。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气候炎热,多雷雨,空气中湿度大,这些因素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也因炎热多汗,皮肤接触电阻变小,衣着单薄,身体暴露部分较多,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触电时,便有较大强度的电源通过人体,产生严重后果。 3、低压工频电源的触电事故较多。据统计,此类电源所引起的事故占总数90%以上。低压设备较高压设备应用广泛,人们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上220-380伏的交流电源习惯称其为"低压",好多人不够重视,丧失警惕,因此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二、触电的类型: 一般按接触电源时情况不同,常分为两相触电,单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三、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肌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损害极为严重。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电击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

1、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接触的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一般将36伏以下的电压作为安全电压。但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即便接触36伏的电源也有生命危险,所以在这种场所,要用12伏安全电压。 2、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比直流电大,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也不同。人体对工频交流电要比直流电敏感得多,接触直流电时,其强度达250毫安有时也不引起特殊的损伤,而接触50赫交流电时只要有5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如持续数十秒,便可引起心脏心室纤维性颤动,击导致死亡。交流电中28-30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最大,极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20000赫以上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较小,故可用来作为理疗之用。我们平时采用的工频交流电源为50赫,从设计电气设备角度考虑是比较合理的,然而5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是较严重的,故一定要提高警惕,搞好安全用电工作。 3、电流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通电时间短,对肌体的影响小;通电时间长,对肌体损伤就大,危险性也增大,特别是电流持续流过人体的时间超过人的心脏博动周期时对心脏的威胁很大,极易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4、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不同时,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也不同。通过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电流强度越大,其后果也就越严重。由于身体的不同部位触及带电体,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均不相同,因此流经身体各部位的电流强度也不同,对人体的损害程序也就不一样。所以通过人体的总电流,强度虽然相等,但电流途径不同,其后果也不相同。 5、电流对心脏影响最大。

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

第一节触电事故种类与方式 一、触电事故种类 按照触电事故得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与电伤。 1、电击 电击就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得伤寒,就是最危险得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得触电死亡事故都就是由电击造成得。 电击得主要特征有: (1)伤害人体内部。 (2)在人体得外表没有显著得痕迹。 (3)致使电流较小。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得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与间接接触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就是触及设备与线路正常运行时得带电体发生得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得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得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就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得导体发生得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得外壳发生得),也称为故障状态下得电击。 2、电伤 电伤就是由电流得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得伤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得及带有电伤性质得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得触电死亡事故就是电击造成得,但其中大约70%得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得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得意义。 (1)电烧伤就是电流得热效应造成得伤害,分为电流灼伤与电弧烧伤. 电流灼伤就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得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 电弧烧伤就是由弧光放电造成得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与间接电弧烧伤。前者就是带电体与人体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得烧伤;后者就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得烧伤,包含熔化了得炽热金属溅出造成得烫伤。直接电弧烧伤就是与电击同时发生得. 电弧温度高达80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得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她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得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得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 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与电击不同得就是,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使电流较大。 (2)皮肤金属化就是在电弧高温得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得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3)电烙钝就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位得留下得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4)机械性损伤就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与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得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就是发生弧光放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得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 二、触电方式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按照能量施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一)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人体吸收局外能量受到的伤害。主要伤害部位是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人体遭受数十毫安工频电流电击时,时间稍长即会致命。电击是全身伤害,但一般不在人身表面留下大面积明显的伤痕。 (二)电伤 电伤是电流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人体伤害,包括电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灼伤和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或机械能造成的电印记、皮肤金属化及机械损伤、电光眼等。电伤爹数是局部性伤害,在人身表面留有明显的伤痕。 1.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是当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的强烈电弧或电火花,烧伤人体,甚至击穿人体的某一部位,而使电弧电流直接通过内部组织或器官,造成深部组织烧死,一些部位或四肢烧焦。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纤维性颤动,而更为常见的是人体由于呼吸麻痹或人体表面的大范围烧伤而死亡。 2.电烧伤 电烧伤又叫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的结果。在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电流密度可达很大数值,又因皮肤电阻较体内组织电阻大许多倍,故在接触处产生很大的热量,致使皮肤灼伤。只有在大电流通过人体时才可能使内部组织受到损伤,但高频电流造成的接触灼烧可使内部组织严重损伤,而皮肤却仅有轻度损伤。 3.电标志 电标志也称电流痕记或电印记。它是由于电流流过人体时,在皮肤上留下的青色或

浅黄色斑痕,常以搔伤、小伤口、疣、皮下出血、茧和点刺花纹等形式出现,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与所触及的带电体形状相似。受雷电击伤的电标志图形颇似闪电状。电标志经治愈后皮肤上层坏死部分脱落,皮肤恢复原来的色泽、弹性和知觉。 4.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常发生在带负荷拉断路开关或闸刀开关所形成的弧光短路的情况下。此时,被熔化了的金属微粒向随四飞溅,如果撞击到人体裸露部分,则渗入皮肤上层,形成表面粗糙的灼伤。经过一段时间后,损伤的皮肤完全脱落。若在形成皮肤金属化的同时伴有电弧烧伤,情况就会严重些。皮肤金属化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某部位长时问紧密接触带电体,使皮肤发生电解作用,一方面电流把金属粒子带入皮肤中,另一方面有机组织液被分解为碱性和酸性离子,金属粒子与酸性离子化合成盐,呈现特殊的颜色。根据颜色可知皮肤内含有哪种金属。 5.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一电动力效应,使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腱、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 6.电光眼 电光眼是指眼球外膜(角膜或结膜)发炎。起因是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射,4-8小时后发作,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坏,瞳孔收缩。应当指出,虽然把触电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但事实上触电过程是比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电击和电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但大多数触电死亡是由于电击造成的。 触电事故按造成事故的原因来分,又可以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事故。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运行的设备和线路的带电体造成的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指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这样的分类方法对触电事故的防护更为有利。

触电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种类 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电击的主要特征有: (1)伤害人体内部。 (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 (3)致命电流较小。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

伤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的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前者是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的烧伤;后者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电弧温度高达89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 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与电击不同的是,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命电流较大。 (2)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常识

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常识 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1、事故原因大多是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或不遵守安全技术要求,违章作业所致。 2、触电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中春、冬两季触电事故较少,夏秋两季,特别是六、七、八、九四个月中,触电事故特别多。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气候炎热,多雷雨,空气中湿度大,这些因素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也因炎热多汗,皮肤接触电阻变小,衣着单薄,身体暴露部分较多,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触电时,便有较大强度的电源通过人体,产生严重后果。 3、低压工频电源的触电事故较多。据统计,此类电源所引起的事故占总数90%以上。低压设备较高压设备应用广泛,人们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上220-380伏的交流电源习惯称其为"低压",好多人不够重视,丧失警惕,因此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二、触电的类型: 一般按接触电源时情况不同,常分为两相触电,单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三、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肌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损害极为严重。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电击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 1、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接触的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一般将36伏以下的电压作为安全电压。但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即便接触36伏的电源也有生命危险,所以在这种场所,要用12伏安全电压。

2、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比直流电大,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也不同。人体对工频交流电要比 直流电敏感得多,接触直流电时,其强度达250毫安有时也不引起特殊的损伤,而接触50赫交流电时只要有5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如持续数十秒,便可引起心脏心室纤维性颤动,击导致死亡。交流电中28-30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最大,极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20000赫以上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较小,故可用来作为理 疗之用。我们平时采用的工频交流电源为50赫,从设计电气设备角度考虑是比较合理的,然而5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是较严重的,故一定要提高警惕,搞好安全用电工作。 3、电流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通电时间短,对肌体的影响小;通电时间长,对肌体损伤就大,危险性也增大,特别是电流持续流过人体的时间超过人的心脏博动周期时对心脏的威胁很大,极易产生心室 纤维性颤动。 4、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不同时,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也不同。通过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电流强度越大,其后果也就越严重。由于身体的不同部位触及带电体,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均不相同,因此流经身 体各部位的电流强度也不同,对人体的损害程序也就不一样。所以通过人体的总电流,强度虽然相等,但电 流途径不同,其后果也不相同。 5、电流对心脏影响最大。 四、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 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从 影响电流对人体刺激的因素中,我们知道,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只有马上切断 电源。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 A、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 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B、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时,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C、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

触电事故安全教育培训

触电事故安全教育培训 电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次能源。电也是无情的,一旦受其伤害,生存的机率是非常低的,正确用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触电?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三、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是触电事故中最多的一种事故。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高压故障接地处,或者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从其发生率来看,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 1 、六~九月触电事故多。主要是天气炎热、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2、低压设备触电设备多。主要是低压设备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中、青年触电事故多。主要是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电气安全知识又不足的缘故。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这些设备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而且经常在人紧张之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主要由于插销、开关、接头等连接部位牢固性差,可靠性差,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6、受害者及他人错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主要是教育不够、规章制度执行不好违章蛮干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如2000年 6月15日19时50分,首钢水厂铁矿西排车间二名电工在粗破电磁站处理液压站投入不上故障,一名电工用螺丝刀挑起空气开关导线检查连接情况时,螺丝刀触及开关上火引线与柜体发生短路、放炮,弧光将正在对面按其要求观察连接情况的另一名电工面部烧伤、住院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未停电情况下违章蛮干,冒险用螺丝刀挑线检查,造成短路,将他人烧伤。 四、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 1 、电气作业人员对工作必须高度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安装电气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装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对移动式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正确使用绝缘用品。由电工接线,并验电。提接移动潜水泵必须断电。 2、加强全员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3、针对触电事故高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 据有关资料表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在高温雨季到来之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要列入重点检查。同时做好日常电气的保养、检查工

常见的触电类型和触电事故原因与规律

常见的触电类型和触电事故原因与规律 (1)家庭电路触电类型:①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碰到火线;②双线触电:人同时碰到火线和零线. (2)高压电路触电类型:①高压电弧触电: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带电体和人之间发生放电现象;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头落到地上,地面上与线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电压,当人走近导线时两脚之间有电压. 1、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

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泛,与人接触机会多,加工低压设备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等。低压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远离变压器和总开关的分支线线路部分,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即用电设备上,包括照明和动力设备。其中属于人体直接接触正常运行带电体的直接电击者要少于间接触及者,即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的较多。(3)单相触电事故多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低压系统触电事故大多数是电击造成的,按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电击: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单线电击是人体站立地面,手部或其他部位触及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是人体不同部位触及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相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的危险性大于单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是人的两脚处在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点造成的电击。(4)发生在线路部位触电事故较普遍线路部位触电事故发生在变压器出口

触电事故桌面演练

编号:XC2016-03-20 新城水质净化厂 桌面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编制单位:新城水质净化厂 策划人:唐道广赵仁淑郑欣新 组织人: 周柏源 审定人:林岳 编制日期:2016-3-20

一、时间地点 演练时间:2016-3-20 下午3:30 演练地点:二楼会议室 演练组织人:周柏源(副厂长) 二、参加演练人员 组长:林岳 副组长:周柏源、钱国天 成员:安全员、办公室人员、机修人员、运行室人员、中控人员、水区人员、泥区人员、电气维修人员 (2人,其中监护人1名,现场作业人员1名)观摩人员:关秋生、李欣 三、演练目的 1、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本公司事故应急预案要求,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针,确保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指挥得当,把损失降到最低。 2、检验我公司事故应急预案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3、检验我公司职工对突发性触电起火事故应急预案的掌握熟练程度以及处置能力。 4、预防作业人员在触电时由于盲目操作,分工不明,没能形成统一领导,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而导致事故的扩大。

四、演练策划 1、本次演练为桌面演练,演练项目由公司安办根据我厂实际情况拟定后由周副厂长组织,安全员策划。 2、开始演练前,提前通知参加人员按演练时间准时到达演练地点。 3、大家围桌坐好签到后,由林厂长向大家宣布应急演练的项目,并由安全员主持和引导大家针对应急事故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处置程序等进行提问和桌面推演。 4、参加人员可根据事故大小做出应急处理。(进行讨 论) 5、根据拟定的处置方案,核对处置步骤是否正确。 6、项目桌面演练完成后,请林厂长、钱副厂长及观摩人员给予点评。 五、演练项目:电气维修人员触电并引起电线起火事件 (一)事故危险性分析 1、触电事故是机电、电气维修人员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触电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低压电流可使心跳停止继之呼吸停止。高压电流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强力刺激,先使呼吸停止再之心跳停止。轻者面目苍白,头晕,乏力。重者立即出现昏迷、休克、呼吸停止。

1触电事故的种类和方式有哪些

1.触电事故的种类和方式有哪些? 答:1.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2.请简述触电急救中的胸外按压法? 答: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用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的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臂。2:以宽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人胸骨压陷落3-5厘米。3: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操作频率:胸外挤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3.电气安全检查包括那些内容? 答:电气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无损坏、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防护设施;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灯电压是否是安全电压或是否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安全;电气设备安全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内容。对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测定其绝缘电阻,对各种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其接地电阻;对安全用具、避雷器、变压器油及其它保护电气,也应定期检查测定或进行耐压试验。 4、电气设备的安全色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电气上用黄、绿、红三色分别代表L1、L2、L3三个相序;涂成红色的电器外壳表示其外壳有电,灰色的外壳是表示其外壳接地或接零,线路上黑色代表工作零线,明敷接地扁钢或圆钢涂黑色,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代表保护零线。直流电中红色代表正极,蓝色代表负极,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5、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是多少? 答:国家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V、24V、12V、6V。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采用6V安全电压.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6、请简述电气系统中的IT保护系统。 答:IT系统就是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第一个大写英文“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英文“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