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形式
按人体与电源接触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事故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按人体与电源接触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事故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按人体与电源接触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类型。
(1)单相触电。
人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身体的某一部位触及到一相带电导体,电流通过人体流人大地,这种触电方称为单相触电。
此外,在高压电气设备或带电体附近,当人体与高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将发生高压带电体对人体放电,造成触电,这种触电方式也称为单相触电。
触电后果根据电源电压的高低、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而不同。
一般工矿企业和农村的低压电网,大多数采用380/220V、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在这种电网中,若身体的某一部分碰到带电导体,便会发生单相触电,如图9-1所示。
这时人体是处在电网的相电压220V之中,电流经过人体、大地和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极而构成一闭合回路。
而且,发生触电时,地面越潮湿,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所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其后果往往很严重。
在已发生的触电事故中,大部分是这种触电方式。
例如,由于开关、灯头、电动机和用电设备有缺陷(如绝缘破损等)而发生的触电,都是单相触电。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线路或用电设备对地有绝缘电阻,在该电网中若发生单相触电时,电流是经过人体与其他两相的对地绝缘电阻而形成回路的,如图9-2所示。
(2)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的两个部位同时分别接触到电源的两根相线,或接触到一根相线和中性线(零线),称为两相触电。
我国的低压供电一般为380/220V三相四线电网。
发生两相触电时,因人体分别触及到两根相线,则380V电压加在人体上,此时触电电流将从一根相线通过人体到另一根相线,通过人体的电流基本上只决定于人体电阻。
若人体电阻按1000Omega;计,电压为380V,则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380mA;若触及到一根相线和零线,相电压为220V,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220mA。
所以两相触电的后果往往也很严重。
安全生产法触电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法触电事故种类在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属于电气事故的一种,是由电流通过人体或其他物体时引起的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繁多,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直接触电事故:当人体或动物直接接触到电源、电线或电气设备导致电流通过身体时发生的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发生在没有绝缘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如插座未正确接地、电线外露等。
直接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电击、电休克、电死亡等严重后果。
2. 间接触电事故:当人体或动物通过触及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而导致电流通过身体时发生的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发生在设备没有良好接地或接地线故障的情况下。
间接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电击、电休克、电死亡等危险。
3. 舞台设备触电事故:舞台设备触电事故通常发生在演艺场所,包括舞台灯光、音响、特效设备等。
这类事故常常由于设备故障、某些特殊效果使用不当或操作不当引起,可能导致演员、工作人员或观众触电及其他安全隐患。
4. 劳动者触电事故:劳动者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工厂、建筑工地、电力工程等职业场所。
这类事故常常由于劳动者接触到高电压设备、电源线路、配电箱等电气设备而引发。
劳动者触电事故可能造成劳动者伤亡、身体损伤、火灾等严重后果。
5. 家庭触电事故:家庭触电事故发生在家庭环境中,其中包括儿童触电事故、老人触电事故等。
这类事故常常是由于家庭电线老化、电器故障、家长对电器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
家庭触电事故可能造成家庭成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6. 水上触电事故:水上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游泳池、海滩等水域。
这类事故常常由于水中电气设备使用不当、触电泳池灯具、电线漏电等导致。
水上触电事故可能导致溺水、电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7. 高空触电事故:高空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施工工地、电线塔等高处。
这类事故常常由于工人或维护人员接触到高压电线、设备时发生。
高空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人员摔落、电休克、火灾等危险。
8. 交通事故中的触电事故:交通事故中的触电事故常常发生在交通事故引起的电线杆、电线、电线杆上设备等有电位的场所。
触电案例及急救方法

触电案例及急救方法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时产生的电击现象。
由于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触电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触电案例以及相应的急救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触电案例1. 家庭触电事故:家庭中的电器故障、电线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例如,孩子插手插座、触摸带电的电线等。
2. 工作场所触电事故:在工作场所,接触到带电设备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例如,电工在修理电路时被电击、操作员触摸带电的机器等。
3. 天气原因触电事故:雷电天气时,人体接触到雷击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例如,户外活动时被雷击、触摸带电的金属物体等。
二、急救方法1. 确保安全:在触电现场,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切勿直接接触带电物体,以免导致二次触电。
如果触电者仍然与带电物体接触,应先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其与电源隔离。
2. 拨打急救电话:在触电事故发生后,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3. 判断意识和呼吸:触电后,要判断触电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触电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 施行心肺复苏术:如果触电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首先,将触电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进行操作。
5.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尽快将触电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医疗专业人员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治疗。
三、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避免使用老化、损坏或有安全隐患的电器。
2. 注意使用电源插座:正确使用电源插座,不插手插座,避免孩子接触插座。
插座应安装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3.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术和其他常见伤害的急救方法。
这将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
4.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户外活动: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在开放区域或靠近高大金属物体的地方。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的分类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流而导致的伤害事件。
按照事故发生的场所和原因,触电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家庭触电事故家庭触电事故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于使用电器不当或电线老化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用手触电插头、用湿手触电开关、用金属物品触电电线等。
预防家庭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电器使用安全知识宣传、定期检查电线电器的安全性、购买带有保护措施的电器等。
二、工业触电事故工业触电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由于设备维护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设备维护不及时、操作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电器设备老化等。
预防工业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设备维护、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操作员的专业素质等。
三、建筑触电事故建筑触电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由于电线电缆敷设不当、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电线电缆敷设不符合规范、施工人员未接受安全培训、使用带电工具等。
预防建筑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
四、交通触电事故交通触电事故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由于电线电缆敷设不当、车辆维护不当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电线电缆敷设不符合规范、车辆维护不及时、车辆与电线电缆接触等。
预防交通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电线电缆的管理、规范车辆维护流程、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等。
五、旅游触电事故旅游触电事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游客自身安全意识不足、景区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游客违规行为、景区设施缺乏安全措施等。
预防旅游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景区安全管理、提高游客安全意识、完善景区安全设施等。
触电事故的危害极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加强相关知识宣传和预防措施,同时加强事故的监管和查处力度,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安全常识之常见触电事故有几种及救护措施

避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选择 安全的晾衣场所。
若家中无其他晾衣设施,应确 保衣物与电线保持一压电线和变压器具有高电压,接触 可能导致严重触电事故。
若需要接触,应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并穿戴防护用具。
远离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不要在其周 围玩耍或工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不接触破损的电线
定期检查家庭电线和电器设备,发现 电线破损、老化或安装不规范应及时 更换或修复。
VS
避免使用绝缘层破损的电线,不要在 电线上晾晒衣物或搭挂其他物品。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长时间不用的电器设备,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正常。
心肺复苏术(CPR)
如果触电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 苏术(CPR),以维持其生命体征。
CPR包括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步骤,应在专业人员 指导下进行。
人工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如果触电者出现呼吸停止的症状,应进行口对口人工 呼吸,以帮助其恢复呼吸功能。
人工呼吸时应捏住触电者的鼻子,保证气流畅通,同时注意观察其胸廓运动,确 保人工呼吸有效。
伤害的程度
触电的伤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触电时间以及电流通过 人体的路径。电流越大、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就越 严重。此外,电流通过心脏等关键器官,也会增加伤害的程 度。
对设备的损坏
损坏的性质
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短路、烧 毁或损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
损坏的范围
触电事故对设备的损坏程度取决于电 流的大小、触电时间和设备的耐受能 力。电流过大或触电时间过长,可能 导致设备严重损坏或报废。
及时就医
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

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或死亡事件。
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直接触电:直接触摸带电体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伤害。
例如,当人体接触到裸露的电线、电器插座或电器设备的带电部分时,会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直接触电是最常见的触电事故构成方式之一。
2. 间接触电:当人体接触到带电物体的同时,与接地体或地面接触,形成电流回路,导致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伤害。
例如,当人体接触到漏电的金属外壳、水管、水龙头等带电物体,并且同时与接地体或地面接触时,就会发生间接触电事故。
3. 弧光触电:当带电体与接地体或其他物体之间出现放电现象时,会产生弧光,并释放大量能量,造成人体触电。
例如,当电力设备或电器出现故障,导致电弧放电时,人体如果接近该区域,就可能发生弧光触电事故。
4. 静电触电:静电触电是指由于静电的积累而导致的触电事故。
当人体积聚静电,接触到带电体时,静电能量会通过人体产生放电,造成触电伤害。
例如,在干燥的天气中,人体与带电物体接触,摩擦产生静电,如果静电能量过大,就会引发触电事故。
5. 电弧伤害:电弧伤害是指由于电弧放电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弧是电流在断开或接触的瞬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释放出高温和强光。
当人体接近电弧区域时,高温和强光会导致皮肤烧伤、眼睛受损等伤害。
电弧伤害常见于电焊、电弧炉等工作场所。
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是直接触电、间接触电、弧光触电、静电触电还是电弧伤害,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遵守用电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应该佩戴防护用具,正确使用绝缘工具,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事故种类及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

电气事故种类及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电气事故是指在使用和运营电气设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电气事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火灾、触电、电弧灼伤等。
本文主要关注触电事故及其预防技术。
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电气事故之一,主要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有电流的导体或电气设备而造成。
触电事故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直接触电: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有电流的导体,如未绝缘的电线、插头等。
这种情况下,电流会直接通过人体,引起触电伤害。
2. 间接触电:指人体接触到接地故障导体、故障电气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导电物体。
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会通过人体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伤害。
3. 静电触电:指由于静电积聚或静电放电导致的触电事故。
静电触电虽然电流较小,但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为了预防触电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技术和措施:1. 安全操作: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绝缘手套、穿戴绝缘鞋等。
2. 绝缘保护:对电气设备的导线、插头等进行绝缘处理,确保人体接触不到裸露的电导体。
3. 接地保护: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及时排除设备和线路的接地故障,减少人体触电的可能性。
4. 防止电气设备过载和短路:合理安排设备的配电系统,确保电流不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避免设备过载和短路引起的触电事故。
5. 定期检修: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6. 安全教育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大家对电气事故的防范意识,教育人员正确应对触电事故。
总之,触电事故的发生对人身伤害极大,因此预防触电事故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安全操作、绝缘保护、接地保护、防止过载和短路、定期检修和安全教育培训等预防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触电事故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和危险的一种,其发生不仅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和其他次生事故。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方式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方式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源或带电物体,并导致电流通过人体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一、直接接触电流引发的触电事故:1.直接接触带电部件:例如接触裸露的电线、插头等,导致电流通过人体而引发触电事故。
2.直接接触带电表面:例如触摸带电的金属表面、电气设备等,也会引发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间接接触电流引发的触电事故:1.通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触电流: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接地线没有良好连接时,金属外壳可能带有电流,而当人体接触到带电金属外壳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2.通过电源设备的不良接地导致触电:当电源设备接地线不良或未连接接地线时,会导致设备漏电,进而当人接触到带电的设备时,就会引发触电事故。
三、灌流电流引发的触电事故:灌流电流指的是电流在人体内部通过而引发触电事故。
这种触电方式通常发生在高压线路下,例如雷击、架空输电线、高压电网等。
当人体处于高电压场中时,电流会在人体的表面和内部流动,造成严重的伤害。
四、静电触电事故:静电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电站、工厂等静电积聚较多的环境中。
静电通常会通过引线、输送带、燃料等非导电物质的积聚而形成,一旦人体接触到带电物体,就会引发静电触电事故。
五、意外表面放电引发的触电事故:意外表面放电是指电压高于一定范围的带电物体,在无人接触和无人接近的情况下,由于电场强度过高而导致空气电离形成电流,从而引发触电事故。
这种事故主要发生在高压变线、高压开关等电力设备中。
针对以上述的触电事故种类和方式,我们应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人员接触到带电部件和带电表面。
同时,需要加强对电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人员对触电事故的预防意识,遵循正确的用电操作规范,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接地等安全措施,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通过对一些电气安全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使职工了解电气事故的种类以及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复习题:
1、触电事故形式?
2、电气事故的概念?
三、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15—100赫兹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1电流大小与伤害程度的关系
当通过人体电流达到0.5mA,人体可以感觉到有电,这个电流被称为感知电流。
当通过人体电流达到10mA,人体可以自动摆脱出来,这个电流被认为是人体最大摆脱电流。
当通过人体电流达到50mA,通过人来自,人体在几秒钟内就会出现心肌颤动,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二、触电事故
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所造成的伤害,在人体外部不留下明显的痕迹。
注: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的。通常说的触电事故就是指电击而言。
2、电伤: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
分类: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多种伤害。
电击致死的原因: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
1.2、电流通过人体持续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1.3、电流流过心脏危险性越大:从左手到前胸的通路是最危险的电流通路。
2、人体允许电流、人体电阻
2.1人体允许电流
在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电流为30mA,空中、水面为5mA。
2.2人体电阻
人体阻抗值由电流通路、接触电压、施加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决定。
授课时间
2013-10-9
授课教师
参加人数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一些电气安全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使职工了解电气事故的种类以及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触电事故形式。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授课内容:
一、电气事故
包括:人身触电事故、设备烧毁事故、电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产品质量事故及电击引起的二次人身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