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触电事故的分类
电气事故形式及防范措施

电气事故形式及防范措施一、矿井常见的电气事故类型及防范措施常见的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杂散电流事故、雷电灾害事故、电火灾事故、电气系统过流故障、漏电事故、电气系统人为故障等。
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人身触及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的身体而造成的。
特别是在煤矿井下,由于作业场所窄小、潮湿、有滴水,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因此发生触电的可能性也较大。
⑴触电事故分类触电事故分为两大类:电击和电伤。
①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损伤和破坏。
由于电流通过人体造成抽筋、肢体僵硬,暂时停止呼吸或心跳。
如不及时抢救,就会由假死变成真死,严重的电击可能立即致人死亡。
②电伤——是指强电流瞬间通过人体的局部或电弧对人体表面的烧伤。
由于大电流流过局部肢体以及电弧烧伤会造成皮肤肿胀、茧干和溃烂。
我国规定通过人体的极限安全电流值为30mA,安全电压为36V。
⑵触电的原因①作业人员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如: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等。
②电气设备或电缆受潮进水,绝缘损坏或设备外壳漏电,没有及时修复。
③没有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如:开关停电后没有专人看管或未挂警示牌等造成误送电。
④在电气设备不完好、保护功能失效或没有保护装置以及有保护装置甩掉不用时而发生触电事故。
⑤出入井人员在设有架线的巷道内行走,携带较长工具或金属材料等导电物体,触及电机车架线发生触电事故。
⑥接近或触及刚停电但没有放电的高压设备或高压电缆。
⑶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①使人体不能触及或接近带电体。
a)将电气部分裸露的带电部分安装在一定的高度或加设围栏。
b)对于人体经常触及的电气设备采用安全电压,如:照明、信号、监控、通信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等,除加强手柄的绝缘外,还必须采用较低等级。
例如,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照明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应大于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矿井监控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应大于24V。
②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用电制度a)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等。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的分类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流而导致的伤害事件。
按照事故发生的场所和原因,触电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家庭触电事故家庭触电事故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于使用电器不当或电线老化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用手触电插头、用湿手触电开关、用金属物品触电电线等。
预防家庭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电器使用安全知识宣传、定期检查电线电器的安全性、购买带有保护措施的电器等。
二、工业触电事故工业触电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由于设备维护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设备维护不及时、操作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电器设备老化等。
预防工业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设备维护、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操作员的专业素质等。
三、建筑触电事故建筑触电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由于电线电缆敷设不当、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电线电缆敷设不符合规范、施工人员未接受安全培训、使用带电工具等。
预防建筑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
四、交通触电事故交通触电事故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由于电线电缆敷设不当、车辆维护不当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电线电缆敷设不符合规范、车辆维护不及时、车辆与电线电缆接触等。
预防交通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电线电缆的管理、规范车辆维护流程、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等。
五、旅游触电事故旅游触电事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游客自身安全意识不足、景区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人体接触电流而造成伤害。
此类事故常见的原因包括游客违规行为、景区设施缺乏安全措施等。
预防旅游触电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景区安全管理、提高游客安全意识、完善景区安全设施等。
触电事故的危害极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加强相关知识宣传和预防措施,同时加强事故的监管和查处力度,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安全常识之常见触电事故有几种及救护措施

避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选择 安全的晾衣场所。
若家中无其他晾衣设施,应确 保衣物与电线保持一压电线和变压器具有高电压,接触 可能导致严重触电事故。
若需要接触,应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并穿戴防护用具。
远离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不要在其周 围玩耍或工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不接触破损的电线
定期检查家庭电线和电器设备,发现 电线破损、老化或安装不规范应及时 更换或修复。
VS
避免使用绝缘层破损的电线,不要在 电线上晾晒衣物或搭挂其他物品。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长时间不用的电器设备,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正常。
心肺复苏术(CPR)
如果触电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 苏术(CPR),以维持其生命体征。
CPR包括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步骤,应在专业人员 指导下进行。
人工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如果触电者出现呼吸停止的症状,应进行口对口人工 呼吸,以帮助其恢复呼吸功能。
人工呼吸时应捏住触电者的鼻子,保证气流畅通,同时注意观察其胸廓运动,确 保人工呼吸有效。
伤害的程度
触电的伤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触电时间以及电流通过 人体的路径。电流越大、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就越 严重。此外,电流通过心脏等关键器官,也会增加伤害的程 度。
对设备的损坏
损坏的性质
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短路、烧 毁或损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
损坏的范围
触电事故对设备的损坏程度取决于电 流的大小、触电时间和设备的耐受能 力。电流过大或触电时间过长,可能 导致设备严重损坏或报废。
及时就医
电气事故的分类

安全管理/行业安全电气事故的分类电气事故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
按照灾害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爆炸等;按照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路事故、漏电事故等。
考虑到事故是由局外能量作用与人体或系统内能量传递发生故障造成的,能量是造成事故的基本因素,可以采取按能量形式和来源进行分类的方法。
这样,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灾害、射频危害、电路故障等五类。
(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
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
绝大部分触电伤亡事故都含有电击的成分。
与电弧烧伤相比,电击致命的电流小得多,但电流作用时间较长,而且在人体表面一般不留下明显的痕迹。
(2)静电事故静电指生产工艺过程中和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而积累起来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这些电荷周围的场中储存的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但是,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静电火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3)雷电灾害雷电是大气电,是由大自然的力量分离和积累的电荷,也是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等特点。
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雷击除可能毁坏设施和设备外,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4)射频辐射危害射频辐射伤害即电磁场伤害。
人体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部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射频辐射危害还表现为感应放电。
(5)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造成的。
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合闸、误掉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坏等都属于电路故障。
电气线路或电气故障可能影响到人身安全。
电气事故种类及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

电气事故种类及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电气事故是指在使用和运营电气设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电气事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火灾、触电、电弧灼伤等。
本文主要关注触电事故及其预防技术。
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电气事故之一,主要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有电流的导体或电气设备而造成。
触电事故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直接触电: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有电流的导体,如未绝缘的电线、插头等。
这种情况下,电流会直接通过人体,引起触电伤害。
2. 间接触电:指人体接触到接地故障导体、故障电气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导电物体。
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会通过人体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伤害。
3. 静电触电:指由于静电积聚或静电放电导致的触电事故。
静电触电虽然电流较小,但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为了预防触电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技术和措施:1. 安全操作: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绝缘手套、穿戴绝缘鞋等。
2. 绝缘保护:对电气设备的导线、插头等进行绝缘处理,确保人体接触不到裸露的电导体。
3. 接地保护: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及时排除设备和线路的接地故障,减少人体触电的可能性。
4. 防止电气设备过载和短路:合理安排设备的配电系统,确保电流不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避免设备过载和短路引起的触电事故。
5. 定期检修: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6. 安全教育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大家对电气事故的防范意识,教育人员正确应对触电事故。
总之,触电事故的发生对人身伤害极大,因此预防触电事故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安全操作、绝缘保护、接地保护、防止过载和短路、定期检修和安全教育培训等预防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触电事故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和危险的一种,其发生不仅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和其他次生事故。
触电事故的种类

触电事故种类一、电击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绝缘、屏护、间距等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
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接地、接零、等电位连接等属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
单线电击是人体站在导电性地面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带电导体由接触电压造成的电击。
单线电击是发生最多的触电事故。
其危险程度与带电体电压、人体电阻、鞋袜条件、地面状态等因素有关。
两线电击是不接地状态的人体某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两个导体时由接触电压造成的电击。
其危险程度主要决定于接触电压和人体电阻。
跨步电压电击是人体进入地面带电的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跨步电压造成的电击。
故障接地点附近(特别是高压故障接地点附近),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以及可能落雷的高大树木或高大设施所在的地面均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
二、电伤按照电流转换成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不同形式,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伤害。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高压电弧和低压电弧都能造成严重烧伤。
高压电弧的烧伤更为严重一些。
电流灼伤是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
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途径上的电阻越大,电流灼伤越严重。
皮肤金属化是电弧使金属熔化、气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伤害。
(电焊)电烙印是电流通过人体后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电焊)电气机械性伤害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强烈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造成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的分类*导读: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电体时,电流将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把制造伤害成为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触电事故可分为两只,一类是点击,另一类叫电伤。
然而电击又可以分为直接点击和间接点击,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
下面小编就这几种触电的事故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电体时,电流将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把制造伤害成为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触电事故可分为两只,一类是点击,另一类叫电伤。
然而电击又可以分为直接点击和间接点击,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
下面小编就这几种触电的事故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触电事故分类一-电击所谓的电击,是指电流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他不仅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危机人的生命安全。
其根本原因: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导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过电流虽较小,但时间较长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日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多指电击而言.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点击分为两种他们分别是直接点击和间接点击: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它设备带电部分.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广播线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触电事故分类二-电伤电伤也是触电事故的一大分类,所谓的电伤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电伤分为三类他们分别是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弧烧伤,也叫电灼伤,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通常发生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皮肤金属化是指由于受到电流或者电弧的作用让其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人体的皮肤表层从而使皮肤变得,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以上就是关于触电事故的一些分类,希望大家能好好了解。
触电事故种类范文

触电事故种类范文触电事故是指人们在使用电力设备或接触带有电流的物体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或死亡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家庭触电事故:家庭触电事故一般发生在家庭用电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中。
包括使用老化或损坏的电源插座、插头或电线导致的触电事故;接触带有电流的家电或电线导致的触电事故;错误操作电源开关或设备开关导致的触电事故等。
2.工业触电事故:工业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包括操作不当引起设备漏电、短路或过负荷而导致的触电事故;电线老化、断裂导致的触电事故;高压设备或高压线路操作不当引起的触电事故等。
3.建筑触电事故:建筑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建筑施工或使用过程中。
包括使用老化或不合格的电线电缆、插头插座等电器设备导致的触电事故;建筑工地高空作业时接触高压线路带电体导致的触电事故;建筑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触电事故等。
4.农村触电事故:农村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
由于电网设施老化、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农村地区有较高的触电事故风险。
包括触电引起的火灾事故;农村人员在维修电器设备时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事故;雨天、高湿度等环境条件下接触带有电流的物体导致触电事故等。
5.交通触电事故:交通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交通设施或交通工具上。
包括高架电车、地铁等交通设备因设备故障或维修不当导致触电事故;交通线路旁的电杆、电缆等设备因老化、不当维修引发触电事故;乘客在交通工具上接触带有电流的设备导致触电事故等。
6.医疗触电事故:医疗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医疗设施或医疗操作过程中。
包括手术室、ICU等环境中因设备故障导致触电事故;医护人员在操作电子设备或接触电源线时触电事故;医疗设备接地不良导致的触电事故等。
7.学校触电事故:学校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学校的办公、教学设施中。
包括老师或学生接触老化、损坏的电源插座或电线导致的触电事故;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操作不当导致的触电事故;学校电力设备维护不及时或设备老化导致的触电事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按照能量施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一)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人体吸收局外能量受到的伤害。
主要伤害部位是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
人体遭受数十毫安工频电流电击时,时间稍长即会致命。
电击是全身伤害,但一般不在人身表面留下大面积明显的伤痕。
(二)电伤
电伤是电流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人体伤害,包括电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灼伤和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或机械能造成的电印记、皮肤金属化及机械损伤、电光眼等。
电伤爹数是局部性伤害,在人身表面留有明显的伤痕。
1.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是当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的强烈电弧或电火花,烧伤人体,甚至击穿人体的某一部位,而使电弧电流直接通过内部组织或器官,造成深部组织烧死,一些部位或四肢烧焦。
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纤维性颤动,而更为常见的是人体由于呼吸麻痹或人体表面的大范围烧伤而死亡。
2.电烧伤
电烧伤又叫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的结果。
在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电流密度可达很大数值,又因皮肤电阻较体内组织电阻大许多倍,故在接触处产生很大的热量,致使皮肤灼伤。
只有在大电流通过人体时才可能使内部组织受到损伤,但高频电流造成的接触灼烧可使内部组织严重损伤,而皮肤却仅有轻度损伤。
3.电标志
电标志也称电流痕记或电印记。
它是由于电流流过人体时,在皮肤上留下的青色或
浅黄色斑痕,常以搔伤、小伤口、疣、皮下出血、茧和点刺花纹等形式出现,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与所触及的带电体形状相似。
受雷电击伤的电标志图形颇似闪电状。
电标志经治愈后皮肤上层坏死部分脱落,皮肤恢复原来的色泽、弹性和知觉。
4.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常发生在带负荷拉断路开关或闸刀开关所形成的弧光短路的情况下。
此时,被熔化了的金属微粒向随四飞溅,如果撞击到人体裸露部分,则渗入皮肤上层,形成表面粗糙的灼伤。
经过一段时间后,损伤的皮肤完全脱落。
若在形成皮肤金属化的同时伴有电弧烧伤,情况就会严重些。
皮肤金属化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某部位长时问紧密接触带电体,使皮肤发生电解作用,一方面电流把金属粒子带入皮肤中,另一方面有机组织液被分解为碱性和酸性离子,金属粒子与酸性离子化合成盐,呈现特殊的颜色。
根据颜色可知皮肤内含有哪种金属。
5.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一电动力效应,使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腱、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
6.电光眼
电光眼是指眼球外膜(角膜或结膜)发炎。
起因是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射,4-8小时后发作,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坏,瞳孔收缩。
应当指出,虽然把触电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但事实上触电过程是比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电击和电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但大多数触电死亡是由于电击造成的。
触电事故按造成事故的原因来分,又可以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事故。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运行的设备和线路的带电体造成的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指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这样的分类方法对触电事故的防护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