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防护分类说明
电气安全 第三章 电击防护

第三章:电击防护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电能的输送、使用,该系统电击的防护主要指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建筑物及其他相关设施的安全。
本章就供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做一定的讨论,为正确使用、维护电气系统安全奠定基础。
第一节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效应人身安全是电气安全的首要问题,作为一种常识,相关知识应被人们认识掌握,作为一门技术知识也应被人们尤其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理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它对制定防护措施,建立有效防护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电击及分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电击和电伤,以电击为最严重)“电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触电”,指人体因接触带电部分而受到生理伤害的事件。
电击实质就是电流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接触及带电部分的途径,电击又分为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两种类别。
1、直接电击:因接触到正常工作时带电的系统而产生的电击,如单相触电2、间接电击:正常工作时不带电的部位,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带上危险电压后被人们触及而产生的电击。
二、电流的人体效应与相关的标准电流通过人体时其热效应,化学效应及电刺激产生的生物效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危害程度与通过的电流大小,作用时间,电压高低、频率及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人体体电阻和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1、生理效应:电流是危机人体生命安全的直接因素,其严重程度与电流的大小呈正相关性,为研究这种相关性,我们把人受电击时产生的生理效应划分为几种典型状态,这几种状态的临界点称为生理“阀”。
注:电伤是指触电时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以及电刺激引起的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常见电伤有:电灼伤,电烙伤等!(1)感知阈:使人体产生触电感觉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阀,感知阈有个体差异,按50%概率计,成年男性为1。
1mA,女性为0。
7mA,感知阈与电流接触时间长短无关,但与频率有关.(2)摆脱阈: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触电事故防范知识

触电事故防范知识ppt•触电事故的基本知识•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安全用电常识•触电事故案例分析目•总结与展望录01触电事故的基本知识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触电定义根据人体与电流接触的情况,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分类触电的定义与分类危害触电可引起局部烧伤、心脏骤停、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影响触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影响生活和工作。
触电的危害与影响1 2 3缺乏对电气安全知识的了解,对危险认识不足。
缺乏安全意识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违反操作规程电气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如未接地、破损等。
设备缺陷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影响生命安全。
财产损失触电事故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导致财产损失。
02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制定详细、严格的操作流程,包括设备检查、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规范操作流程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对老旧设备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定期检修与维护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等,保障其安全。
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在操作前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触电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救援流程等,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建立应急预案03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迅速断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避免电流对人体的持续伤害。
如果无法立即切断电源,可采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棍、塑料棒等,挑开电线或与带电体接触的金属,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切断电源在处理触电事故时,应保持与带电体间的足够安全距离,防止发生二次触电。
一般情况下,安全距离为10cm以上,如果发现触电者衣服干燥且不导电,可将其衣服脱下,迅速将其拉出。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PPT课件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触电的防护知识

一、IT系统
• IT系统应用范围 IT系统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包括低压不接地配电网(如井下配电网)
和高压不接地配电网,还包括不接地直流配电网。在这些电网中,凡由 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带危险电压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除另 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应当接地具体部位是: (1)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移动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 金属结构; (2)0Ⅰ类和Ⅰ类电动工具或民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3)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控制台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 和金属门; (4)配线的金属管; (5)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6)电缆金属接头盒、金属外皮和金属支架; (7)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 (8)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12
一、屏护
2. 屏护装置的安全条件 •尽管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但为了保证其有 效性,须满足如下的条件: •(1) 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和良好的耐火性能。为防止因意外带电而造 成触电事故,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 须实行可靠的接地或接零。
13
一、屏护
• (2)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 保持必要的距离。遮栏高度不应低于 1.7m,下 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 0.1m , 网眼遮栏与带电 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2-2 所示的距离。栅 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 1.2 m ,户外不应小于 1.5m ,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 0.2 m 。对于低压 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8 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 2.5 m 。
• 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 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 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在 间距的设计选择时,既要考虑安全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 人- 机工效学的要求。
触电防护技术知识(电气安全)

触电防护技术知识(电气安全)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绝缘: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07Ω•m。
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2、屏护和间距:1)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2)遮栏高度不应低于l.7 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 m。
栅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l.2 m、户外不应小于l.5 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0.2 m;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 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5 m。
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3)用电设备间距: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 m,暗装的可取l.4 m。
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 m。
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l.3—l.5 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以便于操作。
墙用平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 m。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3—l.8 m,暗装的可取0.2—0.3m。
室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 m;受实际条件约束达不到时,可减为2.2 m;低于2.2 m时,应采取适当安全措施。
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 5 m。
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 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 m。
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l kV及1 kV以下者不应小于1.5m,10 kv者不应小于2 m。
4)检修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高压作业,10 kv无遮拦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线路作业,1.0M。
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IT系统(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
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E≤4Ω;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
电气安全防护(绝缘防护,屏护、间距及安全标志,保护接地,接地装置,保护接零,漏电和触电防护,105页)

间距
2. 配电装置安全距离
(1)10kV及以下变电所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安全距离
符号
A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安全距离(mm)
适用范围
场所
额定电压(kV)
<0.5
3
6 10
无遮栏裸带电部分至地(楼)面之间
室内
屏前2500 屏后2300
2500
2500
2500
有IP2X防护等级遮栏的通道净高
绝缘性能
绝缘材料所具备的绝缘性能一般是指其 承受的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所具备的性能:
电气性能 耐热性
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耐热等级
Y A E B F H C
极限工作温度(℃)
90 105 120 130 150 180 180以上
绝缘材料及其制品举例
棉纱、布带、纸 黄(黑)腊布(绸) 玻璃布、聚酯薄膜 黑玻璃漆布、聚酯漆包线 云母带、玻璃漆布 有机硅云母制品、硅有机玻璃漆布 纯云母、陶瓷、聚四氟乙烯
项
目
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
控制电缆间 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
油管道(管沟) 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
其他管道(管沟) 铁路路轨 公路
城市街道路面 杆基础(边线) 建筑物基础(边线)
排水沟
≦10kV >10kV
交流
最小净距(m)
平行
交叉
0.10
0.50
0.25
0.50
--
屏护
屏护的定义:
是指采用遮栏、栅栏、护罩、护盖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的安全 防护措施。
屏护的特点:
屏护装置不直接与带电体接触,对所用材料的电气性能无严格要求,但应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GB-国家标准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GB/T 2501-90发布时间:1990-11-1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 536(1976)《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的分类》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至外电源的低压电工电子设备一旦基本绝缘失效按照防触电保护的方式所做的分类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有效值660V的电工电子设备。
需要时,有关专业标准也可用于电压更高的设备,或用于其他用途。
本标准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工厂、学校、农场及类似场所使用的以及医用的电工电子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开启式设备,即不适用于本身不具备防止触及其带电部分的设备。
2引用标准GB 2900.1电工名词术语基本名词术语GB 3805安全电压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 4708电气安全名词术语3术语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带电部分上对防触电起基本保护作用的绝缘。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为了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防止触电,而在基本绝缘之外使用的独立绝缘。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相当于双重绝缘保护程度的单独绝缘结构。
注:“绝缘结构”这一术语并不意味着绝缘必须是同类件。
它可以由几个不能象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那样单独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安全阻抗safety impedance连接于带电部分与易导电部分之间的阻抗,其值可在设备正常使用和可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电流限制在安全值以内,并在设备的整个寿命期间保持其可靠性。
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low voltage (SELV)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流器与供电干组隔离开的电路中,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有效值不超过50V的交流电压。
注:①不同行业对安全特低电压的限制由有关行业标准规定。
②允许直接接触带电部分的限值见GB 3805。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措施
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绝缘
•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器 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用来防止直接接触电击。
• 电阻率 107欧米以上
提问:电气设备的喷漆可否 单独作为防止电击的绝缘?
绝缘破坏的形式
击穿 老化 损伤
击穿
• 绝缘物在强电场及其他因素的作 用下,如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 ,将急速地发生破裂或分解,完 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破坏方式 称为击穿。
YAEBFHC
损伤
动物、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 误操作,外界的破坏
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1)、兆欧表(又称摇表) • 吸收比R60/R15:
判断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吸收 比越大越好) 2)、绝缘电阻指标:电动机0.5MΩ 3)、耐压试验 4)、泄漏电流指标 5)、介质损耗指标
二、屏护
• 用遮拦、护罩、闸箱等,把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措施。
网的保护零线连接在一起
部分的电位实现基本相等的一
处理方法
• 局部土壤置换,换入粘土或 黑土
• 填入减阻剂,如工业食盐、 木炭、石灰,但不能填入有 毒物质
装设要求
• 多根接地体互相靠近时,垂直接地 体的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的2倍,水 平接地体大于5米
• 尽量使地面电位分布均匀,减小跨 步电压。10KV变电所接地网应敷 设水平均匀带
注意事项
• 管道必须连通,接头处需安 装跨接线
• 1000V以下,不考虑跨步电 压,但应避开进出通道
• 与数字视频线路保持一定距 离
• 进入浴室的PE线不应再由 出线
• 按规范施工
第三节、双重绝缘和安全电压
• 加强绝缘——防止间接接触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