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水泥确认程序

合集下载

出厂水泥确认程序评审记录

出厂水泥确认程序评审记录

出厂水泥确认程序评审记录
1. 评审时间和地点,记录评审的时间和地点,以便追溯评审活
动的具体情况。

2. 评审人员,列出参与评审的人员名单,包括评审主持人和评
审小组成员,以及他们的职务和部门。

3. 评审目的和范围,说明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出厂水泥的程
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评审的范围包括哪些程序和文件。

4. 评审依据,列出评审所依据的文件、标准、法规等,以明确
评审的依据和参考标准。

5. 评审过程,详细描述评审的具体过程,包括讨论的内容、意
见的交流、发现的问题等。

6. 评审结果,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记录,包括肯定符合要求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改进措施,针对评审结果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提出改进措
施和责任分配,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8. 审核和批准,评审记录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核和批准,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出厂水泥确认程序评审记录的一般内容,评审记录的编写应当客观、真实、全面,以便后续跟踪和改进。

同时,评审记录也是监管部门和客户进行审核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记录和保存。

出厂水泥(熟料)确认程序 最新版 2020

出厂水泥(熟料)确认程序 最新版 2020

第十二章出厂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制度编号:SMYB/CX-25版次:B0发布日期:2019年月日实施日期:2020年月日出厂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制度1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规定,对出厂水泥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出厂水泥合格率100%,富裕标号100%,包装水泥袋重合格率100%。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出厂水泥和出厂熟料。

3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程序中引用而构成本程序的条文。

本程序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文件都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程序的各方应注意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

T/CBMF17-2017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21372-2008 硅酸盐水泥熟料GB9774-2010 水泥包装袋4 定义控制指标:是指出磨水泥质量控制指标、公司内控指标。

均化:是指为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缩小出厂水泥标准偏差,所进行倒库、搭配等过程。

5 职责5.1 质控部职责5.1.1 质控部负责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及管理,负责下达水泥包装指令、散装和袋装水泥出厂指令、熟料出厂指令。

5.1.2 质控部负责袋装水泥袋重抽查、水泥包装标志内容审核、合格证、散装卡内容设计、水泥包装标志的管理、包装袋质量验收的管理。

5.1.3 质控部质量调度负责对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5.2 采购部职责采购部负责包装袋的订购。

5.3 生产部职责5.3.1 生产部门包装班负责实施包装,包装过程中进行袋重自查,以及包装袋内容的填写,如: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并负责包装总量的控制和进成品库水泥的堆码工作。

5.3.2 生产部门负责日常进厂包装袋外观(颜色、版面内容)的验收。

5.3.3 生产部门负责水泥和熟料出厂的发货及现场管理。

5.4 销售部职责销售部负责合同评审,在合同中确定质量验收依据及抽样方式等质量验收方式。

5.5 物流部职责5.5.1地磅房负责水泥和熟料出厂的过磅,并把过磅记录传送到相关部门。

出厂水泥管理确认制度

出厂水泥管理确认制度

出厂水泥的合格确认制度(一)出厂水泥的合格确认制度1 目的通过对出厂水泥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出厂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并满足顾客需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出厂水泥控制管理。

3相关引用文件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JC/T452-2009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GB9774-2010 《水泥包装袋》《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4职责4.1生产副总主管出厂水泥交付工作。

4。

2化验室负责出厂水泥的管理和控制.4。

3销售公司负责出厂水泥的交付实施。

5 工作程序5.1以出磨水泥控制出厂水泥5.1.1控制组每小时或每2小时对出磨水泥取样并测定其细度、比表面积,三氧化硫。

5.1.2为确保出厂水泥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化验室对每台水泥磨不同品种、等级的出磨水泥均按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国家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按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的全部项目(出磨水泥包括:三氧化硫、烧失量、细度、比面积,氧化镁,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Cl—),检验结果及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5。

1。

3控制组负责对出磨水泥的取样,物理组负责对出磨水泥的物理检验工作,分析组负责对出磨水泥SO烧失量,氧化镁,CL—,游离氧化钙的化学分析检3,验工作。

5.1.4对出磨水泥的1天和3天强度与28天强度进行回归分析,在满足我公司28天强度目标值的前提下,推算出出厂水泥1天和3天强度控制值。

5。

2出厂水泥的质量要求。

5。

2.1水泥出厂前,以≤600吨为一个编号,从每个编号不少于20个的不同部位取样,或在每一个编号包装(或装车)过程中连续取样,混合均匀后,按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规定的办法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的全部项目,确认所检项目的指标均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时,方可通知出厂。

水泥质量管理规程

水泥质量管理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二年第1号发布《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三个行业规章为配合水泥新标准的有效实施,加强水泥企业的质量管理,规范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我委组织有关单位对《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等三个行业规章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

以上三个规章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附件:一、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二、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三、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二○○二年一月十四日附件一: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泥企业管理,不断提高水泥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水泥及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参照GB/T19000-—ISO 9000族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生产企业(合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和水泥粉磨站)。

第三条企业应强化质量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积极采用GB/T19000_ISO 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确保有效运行,实行质量否决权,设立质量基金.第四条厂长(经理)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厂长(经理)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第五条各级政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各级建材行业协会要组织并帮助企业贯彻本规程。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企业应设立以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质量管理组织和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的化验室。

质量管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各车间、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管理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

如何正确理解和建立水泥出厂确认制度

如何正确理解和建立水泥出厂确认制度

如何正确理解和建立水泥出厂确认制度黄定策【期刊名称】《水泥工程》【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2页(P40-41)【作者】黄定策【作者单位】广东省质量监督水泥检验站(梅州),广州梅州51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众所周知,水泥的检验时间较长,企业很难做到将水泥的所有技术指标经检验合格后才出厂,尤其是28 d强度指标,其检验结果必将远远滞后于出厂时间,基于这一特殊情况,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明确了水泥是质量确认合格而非检验合格的出厂规则。

另外,根据2011年《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以及2011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场核查要求,水泥企业必须建立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确认制度,制定严于现行标准要求的内控指标,加强水泥生产的过程管理,保证出厂水泥的实物质量。

一般而言,出厂水泥确认制度应包括水泥品质指标确认制度和包装质量确认制度。

2011年的《规程》明确规定,出厂水泥所有的技术指标均应建立相应的质量合格确认制度(出厂前已有检验结果的项目除外),并形成书面文件。

目前,有很多企业只是简单的以出厂水泥的3d和28d强度建立出厂水泥合格确认制度,也就是说只建立了早期强度和实物水泥的3d和28d强度预测关系式,这明显是片面和不完善的,因为3d、28d强度的合格确认并不等同于其他品质指标的合格确认,因此,企业在建立出厂水泥确认制度时,应根据自身生产检验的实际情况,建立烧失量、不溶物、氧化镁、氯离子、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合格确认程序以及包装质量合格确认程序。

2.1 按出磨水泥检验结果建立出厂水泥合格确认制度对于原料稳定、工艺条件较好且出磨水泥质量稳定的企业,可以选择出磨水泥的检验结果建立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确认制度,前提条件是必须加强过程质量管理,提高各品种、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均匀性,确保出磨水泥28d抗压强度月(或一统计期)平均变异系数满足Cv≤5%(强度等级32.5)、Cv≤4.0%(强度等级42.5)、Cv≤3.5%(强度等级52.5及以上)。

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

广西凌云通鸿水泥有限公司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文件编号:LYTH-HY-06-2010分发号:受控状态: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一、目的通过对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的严格管理及质量确认,保证出厂水泥(熟料)合格率100%,出厂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一、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化验室对水泥(熟料)出厂的质量确认,同时作为开具出厂水泥(熟料)通知单的依据二、相关标准GB175-2007通用水泥国家标准GB/T21372-2008 硅酸盐水泥孰料JC/T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2002年版《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出厂水泥(熟料)质量内控标准GB9774-2002 《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公司《质量管理文件》三、程序总则:以《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及公司《质量管理细则》为指针,加强质量管理。

制定公司《出厂水泥(熟料)质量内控标准》,《包装质量抽查制度》,按规定进行均匀性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的总体原则:以出磨水泥检验数据为依据,库内预定强度等级,库内空气均化及多库搭配,包装及散装直接出厂;确定出厂熟料质量确认程序的总体原则:以出窑熟料检验数据为依据,库内预定熟料标号,库底搭配均化,入熟料发放库直接出厂。

(一)、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具体办法(1)在充分掌握熟料、混合材、石膏质量情况及熟料库位情况,并结合化验室小磨试验研究基础上,按生产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不同分别下达《水泥配料通知单》,同时下达《入库通知单》,并由质量调度员监督车间严格执行,认真作好值班记录。

(2)建立《出磨水泥入库质量记录表》,内容包括入库时间、品种及强度等级、质量数据(LOSS、SO3、MgO、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细度、1天快速强度、预定强度等级)、库位,上述数据来源于化验室各类记录。

(3)《出磨水泥入库质量记录表》为依据对各库以下质量数据确认是否符合内控质量要求:如LOSS、SO3、MgO、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细度均符合,1天快速强度大于其控制目标值,即R1d>R1d控,并预定各库强度等级,在此基础上下达《包装(散装)均化通知单》,内容包括编号、品种、强度等级、出库方式、均化方式,对包装水泥还需确认《包装质量抽查记录》上单包净重、20包总重、包装袋质量及包装标志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然后下达《出厂水泥通知单》按编号直接出厂(4)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控制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回归分析法,建立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R1)预测二十八天强度(R28 )回归方程:R28 =a+bR3 ,并根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对出厂水泥天强度控制目标值二十八天的要求,即R28目=国家标准规定值+富裕强度值+3S ,可以计算:R1控=(R28目-a)/b ,此方法每月计算一次,1天快速强度控制目标值R1控作为下月出磨水泥控制指标及预定库内强度等级的依据(二)出厂熟料质量确认程序具体办法(1)建立《入库熟料质量记录》,内容包括熟料库位、质量数据(f-CaO、LOSS、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不溶物、3天强度、预定强度等级)(2)建立熟料三天强度(R3 )预测二十八天强度(R28 )回归方程:R28熟=a+bR3 熟, 每月计算一次,作为下月预定库内标号的依据(3)以《入库熟料质量记录》为依据,近5天内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LOSS、不溶物均合格,f-CaO平均合格率大于96%,此时方可下达《出厂熟料通知单》,并通知中控启动熟料库底均化设施向熟料散装发放库供料四、其他事项(1)在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中,在下达《包装(散装)均化通知单》时,需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包装车间、一份交给质量调度,由包装车间执行,由质量调度负责启动出厂水泥自动取样器按编号取样,包装或散装发放数量达到1000吨左右,取回样交给物理检验组及化学分析组进行全套物理及化学检验,检验数据作为出厂水泥质量数据,凭此为用户填报《水泥质量检验报告单》(2)在出厂熟料质量确认程序中,在下达《出厂熟料通知单》时,需一式四份,一份交给销售部、一份交给中控、一份交给质量调度,由中控执行,由质量调度负责按编号取样,散装发放数量达到1000吨左右,取回样交给物理检验组及化学分析组进行全套物理及化学检验,检验数据作为出厂熟料质量数据,凭此为用户填报《熟料质量检验报告单》。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年月日第一节目的为了符合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对出厂水泥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有效控制的控制上,积累强度增长率等数据,确定出磨水泥l 天快速强度和28 大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依据强度变化规律,制定出厂水泥确认依据,确保出厂水泥管理符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质量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通过降低28 天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的标准偏差来确认出厂,确保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达到内控指标要求和优于国家标准规定。

第二节适用范围适用本企业对出厂水泥质量、等级的确认,产品放行控制管理。

相关文件GB 175-2007 《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T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 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JC/T452-1997 《通用水泥质策等级》GB9774-2010 《水泥包装用袋》JC /T420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JC/T738-2004 《水泥快速强度检测方法》第三节职责明确l 生产部经理主管水泥产品生产,交付工作。

2 化验室主任主管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工作。

工艺员协助化验室主任,做好出厂水泥的质量确认工作。

3 营销部主管水泥产品储存、销售工作。

4 化验室负责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的具体工作,工艺员负责出厂水泥确认、放行管理和控制工作。

第四节出厂水泥控制步骤1工艺条件年生产水泥30 万吨2 、熟料安定性合格率90. 0 % ;3、出磨水泥通过多库搭配均化处理,水泥按品种、等级分别入不同的水泥库,出磨水泥安定性合格率100%。

水泥出厂确认程序

水泥出厂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确认制度
出厂水泥
1.1出厂水泥的依据:根据出磨水泥的3天、28天强度的预测值、其他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进行确认。

1.2出磨水泥的3天、28天强度预测值由出磨水泥的1天快速强度值和实测的3天、28天抗压强度所建立的关系式计算决定。

1.3收集上月出磨水泥的1天快速强度和3天、28天强度数据30组以上,利用二次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找出1天快速强度预测3天、28天强度的关系式。

1.4出磨(入库)水泥的检验
1.4.1每小时按要求对出磨水泥取样进行控制检验;出磨水泥的综合样的化学指标按GB176-2008标准进行检验;按GB/T17671-1999标准要求进行3天、28天强度检验,一天快速强度按JC/T738《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GB/T1346-2001进行,检验结果要准确,并按要求认真填写和保管;
1.4.2出磨水泥质量管理人员应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式和出磨水泥的1天快速强度值预测3天、28天强度值,并根据预测结果和其他物理、化学指标确认入库水泥符合GB175-2007
标准中相应指标后方能通知出厂;
1.4.3每月对3天、28天抗压强度检验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平均变异系数Cv≤5.0%(强度等级3
2.5)、Cv≤4.1%(强度等级42.5)。

1.4.4每季度用实测水泥的3天、28天抗压强度对预测方程进行验证,如预测方程精度或准确性不好,重新寻找,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江苏扬子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
2007年3月1日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厂水泥确认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建立出厂水泥质量控制的预测模型,制定出厂水泥放行依据及内控质量指标,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生产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对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检验、预测和搭配出库,确认水泥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后,方准予出厂,确保出厂水泥质量实现“双百”。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金隅”牌水泥的出厂确认。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出磨和出厂水泥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进行检验、测试及数据收集,运用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寻找各种统计规律,建立水泥质量预测控制模型,制定内控指标,经审批后,作为出厂水泥放行依据,并严格执行。

3.2水泥部确保生产工艺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确保出磨水泥和包装水泥符合质量控制指标,并对水泥库按时进行维护,严格按照质管部下达水泥出库通知单搭配出库。

3.3管理者代表负责本办法的批准,并监督质量管理部执行。

4工作程序
4.1内控指标的确定
4.1.1根据国家水泥产品标准和公司原燃材料情况,制定水泥中MgO 、烧失量及混合材掺加量内控指标。

4.1.2根据产品标准及顾客需求,确认凝结时间内控指标,要进行最佳石膏掺加量小磨实验,结合生产实际,确认水泥中SO 3含量控制指标。

4.1.3根据水泥生产品种,除生产低碱水泥要求Na 2O+0.658K 2O ≤0.6%外,一般情况下,参照水泥事业部Na 2O+0.658K 2O ≤0.7%要求进行生产控制。

4.1.4根据工艺条件、产品特性及客户需求,在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内,确定细度,比表面积及凝结时间内控指标。

4.1.5根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要求,出厂水泥28天抗压强度控制值≥水泥国家标准控制值+富裕强度值+3S ,
1
--=
n R R s i
式中,S ——上统计期(1季度)28天抗压强度标准偏差; R i ——试样28天抗压强度值;
R
——统计样品28天抗压强度平均值;
n ——样品数。

质量管理部根据上一统计期的出磨与出厂水泥强度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对水泥强度增长进行回归分析,计算不同龄期水泥强度的相关
关系,建立水泥强度预测模型,通过水泥强度的增长模型,由28天水泥强度控制值,计算确定水泥的1天和3天内控指标。

每季度更换一次,若一季度数据低于20组,并入下一统计期。

1天强度与3天强度回归方程、3天强度与28天强度回归方程及各项内控指标见附表。

4.1.6当生产工艺或原燃材料条件变化时质控应及时对出磨水泥、出厂水泥进行统计分析,重新制内控指标。

4.2出厂水泥的确认
4.2.1质量管理部每天对出磨水泥依据产品标准及《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要求,分品种进行全套物检化学分析,登记入库号和入库空深,待一天强度和其他非强度项目结果出来后,根据出厂水泥放行依据,结合各库水泥质量情况,通过库内均化或多库搭配后,确认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以书面通知单形式通知包装或散装出厂。

4.2.2当出磨水泥某天或某项质量指标不符合内控标准要求,且经多库搭配后(由均化功能的水泥库在均化周期内)质量数据属内控指标边缘控制的水泥,严禁散装出厂。

进行袋装出厂时,可采取小批量多库搭配,堆放站台后,按规定方法进行抽检,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厂。

否则,按规定降级或回磨处理。

4.3质量管理部每天依据出厂水泥放行依据,并根据库内水泥质量情况向水泥部下达水泥包装或散装出库通知单,内容包括品种、编号、吨位、日期、出库号、出库比例等,并监督检查通知单执行情况,发
现问题,及时解决。

4.4质量管理部每班对袋装水泥的袋重、喷码等,按规定进行抽查、检查,符合规定要求时下达水泥出厂通知单。

5.本办法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

6.本办法自即日起执行。

附件1:出磨水泥内控指标;
附件2:强度回归统计及强度内控指标
附件1
出磨水泥质量内控指标
统计期水泥品种
45um
筛余
比表面

SO3
K+0.25
loss MgO
初凝
(min)
初凝
(min)
CL-
2011年第一季度P·O42.5 ≤10.0 ≥385 2.75 ≤5.0 ≤5.0 ≥90 ≤300 ≤0.06 P·C32.5 ≤15 ≥360 2.50 / ≤5.0 ≥90 ≤390 ≤0.06
2011年第二季度P·O42.5 ≤10.0 ≥385 2.75 ≤5.0 ≤5.0 ≥90 ≤300 ≤0.06 P·C32.5 ≤15 ≥360 2.50 / ≤5.0 ≥90 ≤390 ≤0.06
2011年第三季度P·O42.5 ≤10.0 ≥385 2.75 ≤5.0 ≤5.0 ≥90 ≤300 ≤0.06 P·C32.5 ≤15 ≥360 2.50 / ≤5.0 ≥90 ≤390 ≤0.06
2011年第四季度P·O42.5 ≤10.0 400±15 2.40 ≤5.0 ≤5.0 ≥90 ≤300 ≤0.06 P·C32.5 ≤15 375±15 2.40 / ≤5.0 ≥90 ≤390 ≤0.06
2012年第一季度P·O42.5 ≤10.0 400±15 2.40 ≤5.0 ≤5.0 ≥90 ≤300 ≤0.06 P·C32.5 ≤15 375±15 2.40 / ≤5.0 ≥90 ≤390 ≤0.06
2012年第二季度P·O42.5 ≤10.0 400±15 2.40 ≤5.0 ≤5.0 ≥90 ≤300 ≤0.06 P·C32.5 ≤15 375±15 2.40 / ≤5.0 ≥90 ≤390 ≤0.06
2012年第三季度P·O42.5 P·C32.5
2012年第四季度P·O42.5 P·C32.5
2013年第一季度P·O42.5 P·C32.5
2013年第二季度P·O42.5 P·C32.5
2013年第三季度P·O42.5 P·C32.5
附件2:强度回归统计及强度内控指标
水泥品种3天回归方程3天内
控指标
(MPa

28天回归方程
28天内
控指标
(MPa

R1
2011第一季
度P·O42.5
1.0008*R1+16.02
69
≥24 1.8069*R1+33.9088 ≥48≥8.0 P·C32.5
1.0924*R1+1
2.91
12
≥150.8637*R1+34.9133 ≥38≥4.0
2011第二季
度P·O42.5
1.0008*R1+16.02
69
≥24 1.8069*R1+33.9088 ≥48≥8.0 P·C32.5
1.0924*R1+1
2.91
12
≥150.8637*R1+34.9133 ≥38≥4.0
2011第三季
度P·O42.5
1.0008*R1+16.02
69
≥24 1.8069*R1+33.9088 ≥48≥8.0 P·C32.5
1.0924*R1+1
2.91
12
≥15 0.8637*R1+34.9133 ≥38 ≥4.0
2011第四季
度P·O42.5
1.0008*R1+16.02
69
≥24 1.8069*R1+33.9088 ≥48 ≥8.0 P·C32.5
1.0924*R1+1
2.91
12
≥15 0.8637*R1+34.9133 ≥38 ≥4.0
2012第一季
度P·O42.5
1.0008*R1+16.02
69
≥24 1.8069*R1+33.9088 ≥48 ≥8.0 P·C32.5
1.0924*R1+1
2.91
12
≥15 0.8637*R1+34.9133 ≥38 ≥4.0
2012第二季
度P·O42.5
1.0008*R1+16.02
69
≥24 1.8069*R1+33.9088 ≥48 ≥8.0 P·C32.5
1.0924*R1+1
2.91
12
≥15 0.8637*R1+34.9133 ≥38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