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天快速强度出厂水泥确认程序

合集下载

出厂水泥(熟料)确认程序 最新版 2020

出厂水泥(熟料)确认程序 最新版 2020

第十二章出厂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制度编号:SMYB/CX-25版次:B0发布日期:2019年月日实施日期:2020年月日出厂水泥(熟料)的合格确认制度1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规定,对出厂水泥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出厂水泥合格率100%,富裕标号100%,包装水泥袋重合格率100%。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出厂水泥和出厂熟料。

3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程序中引用而构成本程序的条文。

本程序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文件都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程序的各方应注意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

T/CBMF17-2017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21372-2008 硅酸盐水泥熟料GB9774-2010 水泥包装袋4 定义控制指标:是指出磨水泥质量控制指标、公司内控指标。

均化:是指为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缩小出厂水泥标准偏差,所进行倒库、搭配等过程。

5 职责5.1 质控部职责5.1.1 质控部负责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及管理,负责下达水泥包装指令、散装和袋装水泥出厂指令、熟料出厂指令。

5.1.2 质控部负责袋装水泥袋重抽查、水泥包装标志内容审核、合格证、散装卡内容设计、水泥包装标志的管理、包装袋质量验收的管理。

5.1.3 质控部质量调度负责对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5.2 采购部职责采购部负责包装袋的订购。

5.3 生产部职责5.3.1 生产部门包装班负责实施包装,包装过程中进行袋重自查,以及包装袋内容的填写,如: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并负责包装总量的控制和进成品库水泥的堆码工作。

5.3.2 生产部门负责日常进厂包装袋外观(颜色、版面内容)的验收。

5.3.3 生产部门负责水泥和熟料出厂的发货及现场管理。

5.4 销售部职责销售部负责合同评审,在合同中确定质量验收依据及抽样方式等质量验收方式。

5.5 物流部职责5.5.1地磅房负责水泥和熟料出厂的过磅,并把过磅记录传送到相关部门。

出厂水泥确认程序_示例

出厂水泥确认程序_示例

XXX水泥有限公司出厂水泥确认程序1.目的使用积累的出磨、出厂水泥质量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掌握成品水泥强度变化规律。

从而确定生产过程中出磨水泥早期强度R1d,压、R3d,压、R7d,压或水泥中CaO含量与R28d,压的相关性,制定本公司出厂水泥确认依据来指导水泥出厂。

确保出厂水泥合格率100%和出厂水泥28天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出厂水泥质量等级的确认和产品放行控制管理。

3.相关文件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及第1号、2号、3号修改单) GB200-2003 《中热硅酸盐水泥》GB/T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JC/T452-2009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GB9774-2010 《水泥包装袋》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GB/T 12959-2008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JC/T738-20054.职责4.1生产经理负责水泥产品生产、交付工作。

4.2质控经理负责水泥产品质量控制、监督和改进。

4.3销售部经理负责出厂水泥销售活动及服务工作实施。

4.4质控部出厂管理员/工程师负责出厂水泥质量控制、检验、出厂水泥确认、放行等具体工作。

5.出厂水泥控制步骤5.1工艺条件5.1.1公司装备一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有∮18×38m 熟料库两个,储存量约22800吨。

出窑熟料f-CaO≥2.0%时调入1#熟料库,生产水泥时1#熟料库与2#熟料库按f-CaO含量和强度高低搭配使用。

5.1.2采用闭路水泥粉磨系统,配置辊压机+Φ4.2×13 m水泥磨一台,配套建有∮18×28m水泥库6个,储存量约36000吨。

出磨水泥细度控制合理,下游有均化措施,水泥能按品种、等级分别进入不同的水泥库。

出磨水泥每小时取样一次,分别检验CaO、SO3、细度(比面积、80/45μm筛余);同品种、同库号出磨水泥每日混合样检测全套物检及产品标准要求的其他所有品质技术指标(LOI、SO3、MgO、Cl-、CaO等)。

出厂水泥的合格确认制度

出厂水泥的合格确认制度

出厂水泥的合格确认制度
1、为有效控制出厂水泥质量,对出磨水泥按班次进行全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搭配混合及入库,以确保出厂水泥的质量均匀。

2、根据出磨水泥的一天快速强度(X1)与出磨水泥的三天强度(Y3),收集30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出磨水泥一天强度与出磨水泥三天强度的一元回归方程。

即Y 3=aX1+b。

3根据出磨水泥一天的强度(X1)和出厂水泥的三天强度(y3)及出厂水泥二十八天强度(y28),收集30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出回归方程:y3=aX1+b、y28=aX1+b.
同理收集30组数据确定出厂水泥三天(y3)及二十八天强度(y28)的回归方程:y28=ay3+b
4、根据出磨水泥的一天强度确定水泥出厂,由化验室主任通知出厂,并定期对回归方程进行验证。

5、水泥出厂前必须按国标规定的编号、吨位取样,进行全套的物理化学检验,确认各项质量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国标要求。

6、化验室主任签发“水泥出厂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销售部门作为发货依据,一份由化验室存档。

7、化验室严格控制销售部门按通知的编号、强度等级、库号及数量发货。

8、根据用户要求,化验室按销售部门提供的买方单位,在水泥发出7日内寄发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

28天强度结果应在水
泥发出之日起32天内补报。

9、对于一个月以上仍未出厂的以检验的袋装水泥,化验室英重新取样检验,确认合格后重新签发水泥出厂通知单。

10、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准出厂,由化验室统一安排处理。

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

广西凌云通鸿水泥有限公司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文件编号:LYTH-HY-06-2010分发号:受控状态: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确认程序一、目的通过对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的严格管理及质量确认,保证出厂水泥(熟料)合格率100%,出厂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一、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化验室对水泥(熟料)出厂的质量确认,同时作为开具出厂水泥(熟料)通知单的依据二、相关标准GB175-2007通用水泥国家标准GB/T21372-2008 硅酸盐水泥孰料JC/T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2002年版《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出厂水泥(熟料)质量内控标准GB9774-2002 《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公司《质量管理文件》三、程序总则:以《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及公司《质量管理细则》为指针,加强质量管理。

制定公司《出厂水泥(熟料)质量内控标准》,《包装质量抽查制度》,按规定进行均匀性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的总体原则:以出磨水泥检验数据为依据,库内预定强度等级,库内空气均化及多库搭配,包装及散装直接出厂;确定出厂熟料质量确认程序的总体原则:以出窑熟料检验数据为依据,库内预定熟料标号,库底搭配均化,入熟料发放库直接出厂。

(一)、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具体办法(1)在充分掌握熟料、混合材、石膏质量情况及熟料库位情况,并结合化验室小磨试验研究基础上,按生产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不同分别下达《水泥配料通知单》,同时下达《入库通知单》,并由质量调度员监督车间严格执行,认真作好值班记录。

(2)建立《出磨水泥入库质量记录表》,内容包括入库时间、品种及强度等级、质量数据(LOSS、SO3、MgO、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细度、1天快速强度、预定强度等级)、库位,上述数据来源于化验室各类记录。

(3)《出磨水泥入库质量记录表》为依据对各库以下质量数据确认是否符合内控质量要求:如LOSS、SO3、MgO、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细度均符合,1天快速强度大于其控制目标值,即R1d>R1d控,并预定各库强度等级,在此基础上下达《包装(散装)均化通知单》,内容包括编号、品种、强度等级、出库方式、均化方式,对包装水泥还需确认《包装质量抽查记录》上单包净重、20包总重、包装袋质量及包装标志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然后下达《出厂水泥通知单》按编号直接出厂(4)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控制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回归分析法,建立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R1)预测二十八天强度(R28 )回归方程:R28 =a+bR3 ,并根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对出厂水泥天强度控制目标值二十八天的要求,即R28目=国家标准规定值+富裕强度值+3S ,可以计算:R1控=(R28目-a)/b ,此方法每月计算一次,1天快速强度控制目标值R1控作为下月出磨水泥控制指标及预定库内强度等级的依据(二)出厂熟料质量确认程序具体办法(1)建立《入库熟料质量记录》,内容包括熟料库位、质量数据(f-CaO、LOSS、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不溶物、3天强度、预定强度等级)(2)建立熟料三天强度(R3 )预测二十八天强度(R28 )回归方程:R28熟=a+bR3 熟, 每月计算一次,作为下月预定库内标号的依据(3)以《入库熟料质量记录》为依据,近5天内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LOSS、不溶物均合格,f-CaO平均合格率大于96%,此时方可下达《出厂熟料通知单》,并通知中控启动熟料库底均化设施向熟料散装发放库供料四、其他事项(1)在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中,在下达《包装(散装)均化通知单》时,需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包装车间、一份交给质量调度,由包装车间执行,由质量调度负责启动出厂水泥自动取样器按编号取样,包装或散装发放数量达到1000吨左右,取回样交给物理检验组及化学分析组进行全套物理及化学检验,检验数据作为出厂水泥质量数据,凭此为用户填报《水泥质量检验报告单》(2)在出厂熟料质量确认程序中,在下达《出厂熟料通知单》时,需一式四份,一份交给销售部、一份交给中控、一份交给质量调度,由中控执行,由质量调度负责按编号取样,散装发放数量达到1000吨左右,取回样交给物理检验组及化学分析组进行全套物理及化学检验,检验数据作为出厂熟料质量数据,凭此为用户填报《熟料质量检验报告单》。

以1天快速强度出厂水泥确认程序

以1天快速强度出厂水泥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确认放行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符合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对出厂水泥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有效控制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数据,确定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和28天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依据强度变化规律,制定出厂水泥确认的依据,确保出厂水泥管理符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质量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对出厂水泥质量、等级的确认,产品放行控制管理3、相关文件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GB9774-2002 《水泥包装用袋》《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水泥快速强度检测方法》4、职责4.1生产厂长主管水泥产品生产、交付工作。

4.2质量厂长主管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工作。

4.3经营厂长主管水泥产品储存、销售工作。

4.4化验室负责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的具体工作,出厂水泥管理员负责出厂水泥确认、放行管理和控制。

4.5市场部负责出厂水泥销售活动的实施。

5、出厂水泥控制步骤5.0工艺条件5.0.1生产能力在50万吨/年以上的水泥企业5.0.2出窑能做到分窑检验,安定性合格率≥90%5.0.3出磨水泥有均措施,均化后的水泥能按品种、等级分别进入不同的水泥库,安定性合格率100%5.0.4同品种、等级水泥28天抗压强度月变异系数≤4.1%,均匀性试验变异系数≤3.0%5.0.5企业管理规范,已通过质量体系认证5.1出厂水泥的质量确认依据(见附录2)5.2出磨水泥的质量控制5.2.1在掌握熟料、混合材、石膏质量的基础上,根据计划生产的品种、等级确定合理的水泥磨入磨物料配比,并向磨机操作工下达《入磨物料配比通知单》。

5.3入库水泥质量控制5.3.1化验室向水泥入库操作工下达《水泥入库通知单》5.3.2待出磨水泥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根据该库出磨水泥总体质量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多库按比例搭配或者进行必要的均化。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程序年月日第一节目的为了符合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对出厂水泥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有效控制的控制上,积累强度增长率等数据,确定出磨水泥l 天快速强度和28 大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依据强度变化规律,制定出厂水泥确认依据,确保出厂水泥管理符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质量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通过降低28 天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的标准偏差来确认出厂,确保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达到内控指标要求和优于国家标准规定。

第二节适用范围适用本企业对出厂水泥质量、等级的确认,产品放行控制管理。

相关文件GB 175-2007 《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T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 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JC/T452-1997 《通用水泥质策等级》GB9774-2010 《水泥包装用袋》JC /T420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JC/T738-2004 《水泥快速强度检测方法》第三节职责明确l 生产部经理主管水泥产品生产,交付工作。

2 化验室主任主管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工作。

工艺员协助化验室主任,做好出厂水泥的质量确认工作。

3 营销部主管水泥产品储存、销售工作。

4 化验室负责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的具体工作,工艺员负责出厂水泥确认、放行管理和控制工作。

第四节出厂水泥控制步骤1工艺条件年生产水泥30 万吨2 、熟料安定性合格率90. 0 % ;3、出磨水泥通过多库搭配均化处理,水泥按品种、等级分别入不同的水泥库,出磨水泥安定性合格率100%。

水泥出厂确认依据

水泥出厂确认依据

出厂水泥强度回归方程确认依据引言:在质量管理当中,回归分析是研究质量特征变化与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可用于检验生产能力、产量、质量特性以及预测试验结果。

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中,很多质量问题中存在变化对应的关系。

如水泥熟料强度,水泥细度和混合材掺加量等都影响出厂水泥28天的强度值。

为了进一步确保出厂水泥的质量,根据国家规定的控制值R控=国家标准值+富裕强度值+3S。

通过回归控制某一因素而实现对另一因素的控制。

确定回归方程我公司出厂水泥中P.C32.5R占总量的80%以上,数据有足够数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靠性。

现统计2010年04月20组数据,回归建立Excel公式,确定下月出厂水泥的回归方程。

根据方程∑xf = a∑x2 + b∑x∑f = a∑x + nb解方程组可得:a=Y-b X=7.9696b=L(xy)/L(xx)=1.5570其中:L(xx) = ∑(x2)– 1/n(∑x)2 =3.7055L(xy) = ∑(xy) -1/n (∑x)(∑y) =5.7695回归方程为:R3 =7.9696+1.5570 R12.相关系数r:Lxyr = ———————=0.8883LxxL y y*其中:L(xx)、L(xy)见前L(yy)= ∑(y2)– 1/n(∑y)2 = 11.3855查相关系数表,自由度ν=n-2时的临界值γα=0.5614,r=0.8883>0.5614,说明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好,方程可以使用。

3.剩余标准偏差S:(1- r2)×LyyS = ———————— =0.37(MPa)n – 2小结:剩余标准偏差为0.37MPa,说明质量波动较小。

4.R预测与R实际的对比结果情况:本例中相当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表明推导出的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

因此,我厂可以通过控制出厂水泥的一天强度来控制出厂水泥的三天强度。

根据回归方程反推,R1控≥(R3-7.9696)/1.5570≥4.5 MPa(R3≥15.0 MPa)。

浅谈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的内容及方法

浅谈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的内容及方法

6 结 论
( )钢 渣 代替 硫 酸渣 配 料技 术 相 对 比较 成 熟 , 1 在 国 内很 多 水 泥 厂 都 在 使 用 .使 用 不 存 在 技 术 障
碍。
() 2 由于含 水低 、 流动 性 好 , 用 钢渣 后 生料 配 使
断 出磨 生 料 合 格 皮 厚 度 通 过 调 整 燃 烧 器 前 端 位 置 以及 内 外 风 配 合 , 1 料 站 铁 质 原 料 堵 仓 、 料 的 现 象 减 轻 ,

() 1 由于水 泥生产 时连 续性 的 , 当以 出磨水 泥指
标 确 认 时 .应 保 证 出磨 水 泥 和 出厂 水 泥 的 一 致 性 , 即 出磨 确 认 和 出厂 水 泥 是 同 一 个 批 次 。 ( ) 认 对 应 关 系 时应 有 足 够 的统 计 数 据 , 有 2确 要 代表 性 . 议 针对 近一 个季 度不 少于 6 建 0组 数 据 的 强 度 检 验 结 果 . 用 回 归 分 析 建 立 出厂 水 泥 ( 出 磨 水 运 或 泥) 1天 ( 3天 ) 度 与 出 厂 水 泥 3天 、8天 强 度 的 或 强 2
1 ①包 装袋质量符合 G 9 7 — 0 0 水 泥包装袋 》 B 7 4 2 1{ 要求 ;
②袋 重水 泥的总重和净重符合 G 15 2 0 标 准 1. B 7— 07 01 的要 求 ; 袋装 水泥包 装袋 的 印刷标 志 、 ③ 散装水 泥 的
1 标志卡 片符合 G 15 2 0 B 7 — 0 7标准 1- 0 2的要求。
使得窑头燃 烧器火焰变粗变 短并 靠 向窑皮 一侧 . 得 使
率 上 升
主窑皮厚度 得以变薄
() 3 使用 钢渣后熟 料 易烧性 变好 , 料强 度有 所 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厂水泥确认放行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符合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对出厂水泥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有效控制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数据,确定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和28天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依据强度变化规律,制定出厂水泥确认的依据,确保出厂水泥管理符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质量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对出厂水泥质量、等级的确认,产品放行控制管理3、相关文件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GB9774-2002 《水泥包装用袋》《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水泥快速强度检测方法》4、职责4.1生产厂长主管水泥产品生产、交付工作。

4.2质量厂长主管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工作。

4.3经营厂长主管水泥产品储存、销售工作。

4.4化验室负责水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的具体工作,出厂水泥管理员负责出厂水泥确认、放行管理和控制。

4.5市场部负责出厂水泥销售活动的实施。

5、出厂水泥控制步骤5.0工艺条件5.0.1生产能力在50万吨/年以上的水泥企业5.0.2出窑能做到分窑检验,安定性合格率≥90%5.0.3出磨水泥有均措施,均化后的水泥能按品种、等级分别进入不同的水泥库,安定性合格率100%5.0.4同品种、等级水泥28天抗压强度月变异系数≤4.1%,均匀性试验变异系数≤3.0%5.0.5企业管理规范,已通过质量体系认证5.1出厂水泥的质量确认依据(见附录2)5.2出磨水泥的质量控制5.2.1在掌握熟料、混合材、石膏质量的基础上,根据计划生产的品种、等级确定合理的水泥磨入磨物料配比,并向磨机操作工下达《入磨物料配比通知单》。

5.3入库水泥质量控制5.3.1化验室向水泥入库操作工下达《水泥入库通知单》5.3.2待出磨水泥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根据该库出磨水泥总体质量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多库按比例搭配或者进行必要的均化。

5.3.3确认出磨水泥的各项指标符合出厂依据要求,才能倒入散装库。

5.4水泥包装5.4.1化验室向包装车间下达《水泥包装通知单》5.4.2化验室(出厂水泥管理员)根据需要生产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通知包装袋库管员,按包装水泥的编号量发放给制成车间包装人员进行包装,若包装袋上为印刷出厂编号和包装日期,此时应采用自动喷墨、重新印刷和人工书写等方式将所缺内容补全。

5.4.3包装水泥应按编号堆放,每个编号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分标记,不允许超编号量包装,也不允许混编号堆放。

5.4.4包装水泥袋重合格率由化验室(出厂水泥管理员)负责对出厂的每个编号水泥袋重进行抽查,每次随机抽取20袋(总重)不少于1000kg,单包净重不得少于49kg,并如实填写《水泥包装袋重抽查记录》。

5.5出厂水泥的取样5.5.1包装水泥每200吨为一个编号,从每个编号不少于20个的不同部位按GB12573-1990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或在每一个编号包装过程中连续取样,样品数量不低于产品标准的规定。

5.5.2散装水泥每200吨为一个编号,可以在输入散装库(该水泥的安定性必须合格)的过程中连续取,也可在散装库中不同部位取;可以在输入运输工具的过程中连续取,也可在运输工具所装水泥的不同部位取,当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和客户一次性购买散装水泥量大于出厂水泥编号量时,可以适当放宽散装水泥的编号量。

5.5.3将所取样品通过0.9毫米方孔筛,混合均匀,平分为二,一份作为检验样,一份作为封存样。

5.5.5包装水泥在成品库内堆放超过1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

5.5.6当顾客有要求时,也可根据双方协议,在发货前或发货时由买卖双方在本企业水泥成品库内,按GB12573-1990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共同取样送检,共同签封的封存样由卖方保管40天。

若顾客以企业的检测结果作为验收依据,可委托企业按GB12573-1990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检测,封存样由企业保管90天,封存时间从水泥出厂之日起计算。

5.6出厂水泥的检验5.6.1化验室负责对出厂水泥的最终检验5.6.1.1物检组和分析组根据GB175-1999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最终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品质指标进行检验。

5.6.1.2出厂水泥强度检验每次成型3模9条试体,交叉编为1、3、28天三个龄期,1天快速强度按《快速强度检测方法》进行,3、28天强度按标准方法进行。

5.6.1.3化验室物检组负责每批出厂水泥检验样品的封存工作,并按时填写《水泥样品封存记录表》,封存样应专人专库保管,以备顾客有异议时复检。

5.6.2散装水泥的检验项目均按包装水泥进行。

5.7出厂水泥强度目标值控制要求5.7.1出厂水泥经检验确认除3、28天抗压强度外,所检项目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国家标准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细则的规定时,方可由出厂水泥管理员按下述方法确定出厂水泥的强度等级。

5.7.2为保证每个编号的出厂水泥至少有2.0Mpa富裕强度,而且合格率到达100%,5.8出厂水泥强度等级的确认5.8.1本企业以出厂水泥1天快速强度做为判断出厂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

5.8.2为了探索和掌握本企业水泥强度的增长规律和发展趋势,应采用“回归分析法”对1天与3、28天的抗压强度相关性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5.8.3为确保数理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收集的数据应在生产工艺(原燃材料、配方、设备)无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水泥品种、不同的质量等级,每月分类进行一次数理统计分析。

统计用的数据量一般不少于30组。

不足时,可向上一个月追溯补充。

5.8.4通过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式R3预=aR快+b,R28预=aR快+b、相关系数和剩余标准偏差,科学掌1天快速强度和3、28天的抗压强度相关性。

当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组的相关系数大于0.75时,表示该组数据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以下指导下一个期间(月)利用1天快速强度。

预测3、28天出厂水泥强度等级。

(前提是:应尽可能在同等工艺条件下)。

5.8.5根据3、28天抗压强度目标值,代入回归方程式,可推算出1天快速强度的最低值,即以此作为确认出厂水泥质量的依据,数据汇总在附表2中。

只要出厂水泥的1天快速强度大于最低值时,即可确认该编号水泥可按目标值对应的质量等级出厂。

5.8.6当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组的相关系数小于0.75时,表示用该组数据相关性的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仅供预测28天出厂水泥强度等级作参考,还应同时考虑本厂的熟料、水泥强度增长规律和预测期间混合材、石膏的种类、掺入量的多少等因素,综合确定预测28天出厂水泥强度等级。

5.8.7按预测公式计算得到的3、28天抗压强度预测值与3、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再接近,也不能代替3、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3、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仍需如实检测5.9出厂水泥标识的控制5.9.1水泥包装袋上必须印有:厂名、厂址、注册商标、产品名称、产品代号、编号、包装袋生产厂家、强度等级、包装日期、生产许可证编号和标识等标志,严禁“白包”水泥出厂(普通水泥印刷为红色、矿渣水泥印刷为绿色、复合水泥印刷为黑色).5.9.2所出厂的散装水泥由化验室(出厂水泥管理员)提供与袋装标志相同的卡片。

5.10出厂水泥的放行5.10.1确保出厂水泥合格率达到100%,化验室负责合格产品的放行,并具有独立的质量否决权。

出厂水泥管理员不在时由化验室主任代表其职责。

5.10.2化验室(出厂水泥管理员)根据物检组、分析组的检验数据,并按出厂水泥确认依据的要求,判断确认产品质量符合GB175-1999及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规定,且记录齐全,即可签发《水泥出厂通知单》,并将该编号水泥所在位置、数量与仓库管理员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将出厂通知单送达市场部。

5.10.3出厂水泥检验合格后,储存期超过一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检验,按重新确认的强度等级签发《水泥出厂通知单》。

5.10.4市场部必须严格按《水泥出厂通知单》的出厂编号、强度等级、编号量进行销售。

同时请顾客选择“交货验收与仲裁方式”条款,签定适宜的“交货验收与仲裁方式”协议。

5.10.5开单员应按《水泥出厂通知单》的出厂编号、强度等级、编号量进行开单,并认真填写回单,做到《水泥出厂通知单》、《发货单》、《水泥出厂发货回单》三单在品种、编号、强度等级、数量、日期的统一。

5.10.6仓库管理员应按《发货单》上的编号、强度等级、数量、日期进行发货,督促装车人员不得把烂包、破包水泥发给顾客。

5.10.7化验室根据顾客需要及时提供《水泥出厂检验报告》,水泥3天强度应在水泥出厂后3天之内补报,28天强度应在水泥出厂32日之内补报。

5.11出厂水泥的验证5.11.1由化验室出厂水泥管理员负责对每个编号出厂水泥3、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的统计,并与1天快速强度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的3、28天抗压强度预测值进行比较、验证,计算出相对误差(应不大于7%),持续改进预测出厂强度等级的准确性。

5.11.2同一编号水泥发放完毕后,开单员应及时《水泥出厂发货回单》报化验室,并由化验室建立出厂水泥综合台帐5.11.3由化验室(出厂水泥管理员)负责两单(出厂水泥通知单、水泥发货回单)的汇总记录整理装订成册,两单统一并妥善保管,确保水泥发放的可追溯性。

6、出厂水泥管理目标要求6.1出厂水泥合格率100%6.2出厂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100%6.3袋装水泥20包总重大于1000,单包净重大于49,合格率100%6.4同品种等级28天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不大于4.1%6.5每季度均匀性试验28天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不大于3.0%7、相关记录7.1《入磨物料配比通知单》7.2《水泥入库通知单》7.3《水泥包装通知单》7.4《水泥包装袋重抽查记录》7.5《水泥样品封存记录表》7.6《水泥出厂通知单》7.7《发货单》7.8《水泥出厂发货回单》7.9《水泥出厂检验报告》附录:P.O42.5出厂水泥质量确认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