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家族-样式雷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故官样式雷

故官样式雷

谢x
Hale Waihona Puke 6现代传承01
现代传承 尽管"样式雷"家族的辉煌已经 过去了几百年,但是他们的技 艺和精神仍然在影响着现代人。 为了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中国政府和许多民间组织都在 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0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 要,您可以查阅故官博物院 官网或咨询专业人士
-

汇 报 人

x
感谢您的观看
x
2
家族历史
家族历史
1
"样式雷"的创始人是雷发达,他生于 江西省丰城市白马镇足塘村,家庭贫

康熙年间,雷发达应募到北京修建宫 殿,后因技艺超群,被内务府选用为"
样式房"掌案
2
3
自此,雷家七代人专门为皇家建造园 林、宫殿、陵寝等建筑,成为清代著
名的建筑世家
3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样式雷"的主要 成就在于其建筑 设计和工艺制作
故官样式雷
1 简介 3 主要成就 5 传承与影响
-
目录
CONTENTS
2 家族历史
4 建筑作品 6 现代传承
2
1
简介
简介
简介
"样式雷",一个赫赫有名的神秘家族
这个家族祖祖辈辈传承着木匠绝技,从清朝康熙皇帝开始,为 清朝皇家建造了众多经典绝伦的皇家宫殿、园林、陵寝等建筑, 包括中国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他们的绝世技艺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被后人称为"样式 雷"
方面
同时,"样式雷"在建筑工艺制作方面也具有极高的造 诣,如雕刻、堆塑、铸造等工艺,使建筑物更加精美

历史趣谈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历史趣谈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

导语:“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氏世家的美称,熟悉中国古建筑史的人对“样式雷”这个名号并不陌生,但很多南京人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氏世家的美称,熟悉中国古建筑史的人对“样式雷”这个名号并不陌生,但很多南京人并不知道的是,“样式雷”家族和南京有极为深厚的渊源。

最近,“样式雷”的后人从江西来到南京,寻找“样式雷”定居在南京的另一支后人。

“样式雷”有着怎样的传奇
据史料记载,清代初年,一个南京匠人雷发达应征去北京参加营造皇宫的建造工作。

因为技术精湛高超,受到康熙皇帝赏识,很快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

从他开始算起,接下来一共八代,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中央官署等都是由雷氏建筑师负责。

雷家几代人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这个建筑师家族被民间形象地称为“样式雷”。

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的文史专家告诉记者,“样式雷”的祖籍是江西永修,但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却是从江宁(南京在清代被称为江宁)被征调到北京的。

到第八代雷献彩为止,“样式雷”一共涌现出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雷献彩等著名建筑师,其参与建造或者重修的主要工程有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天坛、清东陵、清西陵等,北京以外的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行宫也出自这个
生活常识分享。

雷家大屋与样式雷

雷家大屋与样式雷

雷家大屋与样式雷巍峨的紫禁城,美如仙境的颐和园,肃穆的清东陵西陵,承德的避暑山庄,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著名的建筑都出自一个家族之手,这个家族就是江西的"样式雷"建筑世家。

除了前面提到的建筑以外,我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单项项目中,有五分之一是"样式雷"家族设计的。

这么多的世界文化遗产竟出自一家之手,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他们为什么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是什么技术让他们制造了中国历史上一段空前绝后的建筑传奇?"样式雷"是对清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是清代朝廷对宫廷建筑大师雷发达祖孙七代一个独有的专用称号。

清代"样式房"是专门负责宫廷建筑样式的设计和监管的机构,隶属于清内务府和工部。

雷发达及其后裔七代人相继担任了"样式房"的掌案,相当于总设计师,一共延续了260多年。

据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样式雷"的先祖早在明初就已经开始从事木工建筑行当.到了明末,雷家的木工活手艺传承到雷发达,一个传奇建筑世家的辉煌就此拉开序幕.不久前,文化部门将位于该县三里乡的一幢古旧建筑---雷家大屋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家大屋也为今天的人们了解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打开了一扇窗户。

根据雷氏族谱的记载,雷发达,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19年,江西永修县人。

清康熙初年,雷发达以建筑工艺见长,被征调北京,带着随行的多名子女在北京海淀区安顿下来,并从此投入皇家宫苑的营造。

作为样式雷的发祥者,雷发达在民间获得的崇敬与尊重。

但据专家考证,样式雷传奇故事的主角并非雷发达,而是将样式雷家族事业推向第一个高峰的样式雷第二代传人雷金玉。

然而,尽管在有清一代样式雷家族名满天下,但因为他们从事的大多为宫廷建筑,因而在民间有关样式雷风格的建筑并不多见,但在进贤县三里乡却有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家大屋,据专家考证,雷家大屋就是一幢具有典型样式雷风格的古旧建筑。

匠人心中的家与国——纪录片《样式雷》素材解读与拓展

匠人心中的家与国——纪录片《样式雷》素材解读与拓展

特别策划/热点素材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

说起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我们仿佛窥见中国建筑的一座座高峰。

而这些建筑的设计,其实都出自一户承袭了400多年的建筑世家——样式雷之手。

样式雷,指的是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一直掌管朝廷样式房的雷姓一家人,从第一代匠人雷发达开始,样式雷家族八代人承担起北京城几乎所有皇家建筑的设计和修复工作,建造了中国近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到皇帝的宫殿、京城的城门,小到房间里的一扇屏风、堂前的一块石碑,他们的设计,成为古典建筑的样板。

一个乡间工匠,以其聪明才智,开创了一个家族执掌“样式房”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

近期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样式雷》,向我们揭示了清朝时期一个皇家建筑师家族的辉煌传奇与风雨沉浮。

从雷家八代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奋斗、机缘、辉煌,看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励志,也看到了中国匠人对一门手艺、一项技术乃至一种文化的诚心守望。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样式雷先祖在明朝就开始从事木工行当,清初,雷家木工手艺传承至雷发达,精通“楠木作”技艺的他听说皇帝招募各地的能工巧匠进京,修建宏大气派的皇家建筑,64岁的他怀揣一份梦想北上,在种种严苛的考核中脱颖而出,顺利加入了畅春园工程。

匠人心中的家与国——纪录片《样式雷》素材解读与拓展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王双辉□编辑/王莹热点素材\特别策划累居南京二十多年,江南人文精神的浸润,让“楠木作”成为一种“儒匠合一”的技艺,能成为“楠木作”的工匠,说明在这一行当里是技艺高超的,但真正“样式雷”建筑世家的帷幕,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拉开的,他的“出场”是从挽救一场危难开始的。

传说,紫禁城太和殿正在修缮,进行“上梁典礼”时,榫卯一直悬而不合。

千钧一发之际,雷金玉纵身攀上脚手架,挥打锤子,让榫卯稳当落下。

皇帝记住了这个矫健的身影,封他为内务府总理钦工处的掌案,相当于宫中首席建筑师。

从此民间便留下一个传说,“上有鲁班,下有长班”。

样式雷家族

样式雷家族

样式雷家族在中国古代建筑领域,有一个家族曾经在民间获得过这样一种崇敬:“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雷氏家族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今永修)县,其曾祖在明初开始即从事木工建筑行业,明末迁居江宁(今南京)。

清康熙年间,自雷发达(1619-1693)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修建工程并受到康熙皇帝赏识始,雷氏家族开启了七代传人长达200余年的清代样式房掌案生涯,这个家族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光耀后世的建筑世家,世称“样式雷”。

现存清代皇家著名的都城、宫苑、坛庙、园林、陵寝等,大多留有雷氏家族的印记,比如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定陵、颐和园等建筑设计,皆出他家之手。

据统计,中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中,有五分之一是“样式雷”世家的作品。

由雷氏家族绘制的建筑图样、烫样模型、工程档案、来往信函等相关文献资料被称为“样式雷图档”。

这些珍贵图档连同那红墙黄瓦之下所包裹的建筑智慧,皆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灿烂瑰宝,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夺目不朽的建筑殿堂。

雷廷昌(1845-1907),样式雷第七代传人,乃第六代传人雷思起的长子,自幼随父在样式房学艺,熟练掌握了雷氏特有的建筑工艺。

1860年,15岁的雷廷昌目睹了圆明园、清漪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毁抢掠的事件,凝结了雷氏家族几代前辈智慧与心血的皇家园林,在雷廷昌的生命时段中,遭受了灭顶之灾。

1886年,在慈禧太后的懿旨之下,雷廷昌再一次担负起了雷氏家族艰巨且伟大的建筑使命——主持设计重建清漪园。

重建后的园林,更名颐和园。

在北京西北郊外,距离紫禁城大约十五公里的地方,有一片秀丽如江南的风景园林。

湖畔青山名曰万寿山,山下静湖叫做昆明湖。

这片湖光山色就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

数十年前,这里曾叫“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修建,但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侵略的烈火焚毁一旦。

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和其他款项重修该园,因取“颐养冲和”之意,光绪十四年(1888)正式更名颐和园。

我们的“样式雷传奇”

我们的“样式雷传奇”

我们的“样式雷传奇”作者:屈露雅崔丽野纪秋爽窦惠丹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19年第11期中班第二学期刚开学,受孩子们分享假期旅行的启发,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北京的建筑”,引导孩子们了解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并且建筑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影响。

接着,我们还发现了古代建筑的神奇之处——不用钉子来连接和固定。

那问题来了:古代的建筑材料怎么固定呢?古代建筑师都用什么工具呢?再次探索,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了中国木匠的祖师爷鲁班。

虽然三月的活动中还看不到教育戏剧的影子,但是充分积累前期经验,对于孩子们后期在戏剧表演中的语言表达与肢体表现都非常重要。

开学后短短一个月,与建筑有关的人、事、物,很多都不发生在孩子们身边,孩子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学”中有“戏”知道鲁班,并不代表孩子们就能理解建筑师、工匠在建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于是进入四月,我们组织了一次教育戏剧活动“鲁班救人”,打破了以往社会领域教学的说教方式,提前设计好“张木匠给皇帝修宫殿”的故事背景,运用多种教育戏剧策略,在“对话”“扮演”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体会到人物的心情,逐渐融入角色,自主创编对白和动作。

小雅老师扮演“旁白”讲故事,引导幼儿“入戏”:“老师一打响指,你们往前跳进‘穿越之门’,就变成了小木匠,跟着张木匠准备进皇宫见皇上。

”“穿越之门”是为营造角色体验仪式感的一种教育戏剧策略。

为了成功“穿越”,小木匠们开始商量“看见皇上要行礼”“说‘参见皇上’”“认真听皇上说话”“皇上走的时候还要低头说‘恭送皇上’”,并设计了行礼动作。

这些都被老师记录下来,作为表演台词和动作的基础。

小爽教师扮演多个主要角色,包括“张木匠”“皇帝”和“鲁班”,不断给出难题,激发戏剧冲突。

当“旁白”采取“坐针毡”策略,推动戏剧冲突:“换大梁来不及了,不换大梁,我们都会被皇帝惩罚,怎么办?”小木匠们急得直跺脚:“别换了,没有时间了。

神秘家族--样式雷

神秘家族--样式雷

不仅结构复杂,细节也足够精美。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不足半米的模型.上制作的连如今的缩 微模型大师见了也自叹不如。图:圆明园清夏堂烫样细部
到了现代,曾经有爱好者,想仿制“样式雷”的工匠技艺,然而这个人实地测量过天坛之后, 3个月才绘制出一张全套图纸。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年只休息10天,整整工作了5年,历经10 万多道工序,7108个零件才复刻出了一个天坛祈年殿的微缩模型。光是关于工具刀的研究,后 来人就用了3年的时间可以想象当年的“样式雷”制作技艺是多么高超。
康熙还为此召见了雷发达,亲自任命他为工部的长班,也就是工部样式的头儿。北京 城里还流传过雷长班的歌谣“上有鲁班,下有长班”。就这样,雷发达顺利从一个北漂 变成北京城的规划和设计者。
雷发达的主持设计下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主轴两侧的各建 筑物却灵活多变,整体统一又有层次。站在景山最高处故宫就从眼前铺展开来金 黄的宫殿、朱红的城墙汉白玉的阶、琉璃瓦的顶沿着一条中轴线对称分布。壮美 有序、和谐庄严映衬着蓝天白云宛如东方仙境再往远眺,--线贯穿的对称风格撑 起了整座北京城。
而样式雷的图档和模型,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意义--长 久以来,很多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不需要设 计图,更不需要施工图,全凭工匠的感觉。西方学者也因 此认为中国的古建筑毫无价值他们整理出的“建筑之树” ,其中,中国建筑的地位只不过是日本建筑--个次要的分 支而已。
图:弗莱彻建筑之树,将中国和日本一起列在角落里 然而样式雷的图档和模型彻底推翻了这种说法,老外这才 明白,在西方建筑还局限于平面的时代中国就有一个雷氏 家族绘制出了建筑的透视图。
当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投降了,皇帝抛下皇宫和子民逃 跑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都被答应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被签订了。然而 火烧圆明园之时,一直被皇族所鄙视的底层工匠却站了出来!

样式雷

样式雷

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雷发达祖籍永修建筑史上的惊世传奇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探寻雷氏家族主持200多年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样式雷”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对在中国建筑史上绽放过耀眼光芒的雷氏家族的誉称。

自清初,木匠雷发达(1619~1693)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于康熙初年参与修建宫殿工程,因技艺高超,担任设计工作开始,雷氏家族掀开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建筑神话。

雷发达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而他的祖籍正是江西省永修县。

清王朝的灭亡标志着雷氏家族由显赫走向衰败,近些年对“样式雷”相关研究的深入,使这段沉寂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慢慢进入公众的视野。

3月28日,本报记者采访到雷发达在江西永修的后人,探寻雷氏家族主持200多年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

历史回眸山里走出来的建筑大师建筑学者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文中写道:“在清朝(1644—1911)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

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

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

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

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从永修县县城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这个环山而落的小村庄,距县城40余公里,是“样式雷”鼻祖雷发达生长的地方。

作为雷发达在江西的后人,现为县人大代表的雷代树回忆起小时候老一辈人给他讲的祖上名人雷发达的事迹,非常自豪,“听老一辈的人说我们雷氏祖上有一个大人物叫雷发达,雷发达是个木匠,家境贫穷,饥寒交迫,他的父母亲去世后,雷发达就离开了家乡,从此杳无音讯,再也没有回来过。

”当年离开家乡的雷发达,辗转来到了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康熙初年,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以工艺见长的雷发达,参加了故宫三大殿的修建,为营造所掌班。

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6代后人都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过北京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雷发达也被誉为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雷家家族历史
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 ,清康熙二十 二年(1683年)雷发达和堂弟雷发宣应募 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发达 以其精湛的卓越的技术才能,得到康熙 帝的赏赐,并获得了官职。
3
雷发达在康熙年间修建三大殿的太和殿上 梁之时,康熙亲临行礼、大梁举起,榫卯 高悬而落不下,工部官员惊慌失措,赶快 派雷发达穿上能见皇帝的官服,腰里别着 斧子,迅速爬到柱上,干净利落的几斧, 榫卯合拢,此时皇帝行礼的大乐还没有奏 完。礼成,康熙帝甚是高兴,赐授雷发达 为工部营造所长班。
16
17
18
19
20
2020/1/1
21
雷家主要作品
北京故宫 颐和园 圆明园 天坛
22
北京故宫
23
北京故宫
24
25
6
颐和园石舫
27
28
29
30
31
32
33
圆明园3D复原图
34
35
36
37
38
39
号外!号外!
雷家祖坟被挖,,,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 家族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6
雷家家族历史
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玺,雷声征次子。 先后承办乾隆、嘉庆两朝的营造业,操 办宁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 筹办乾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 沿路点景楼台的设计与营造工程以及宫 中年例彩灯、西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 嘉庆年间又成建了圆明园绮春园建设工 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改建、含经堂戏楼 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
7
雷家家族历史
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雷家玺第三子。 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凭借着自己丰富的 建筑经验和卓越的才能,取得了祖传样式 房掌案之职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 焚毁西郊的三山五园,样式房工作停止, 雷景修虽身怀绝技,没有用武之地,主要 参与清西陵、慕东陵、圆明园工程
8
雷家家族历史
1
什么是样式雷?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 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在十 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 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 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 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 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 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 称为“样式雷”。
40
2020/1/1
41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这样评述:“在全世界, 找不到这样一个家族,前后延续二百多年, 在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文明程度很高、历 史也非常悠久的国家,一直从事最高级建筑 的设计,遗留下来的作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 清东陵、清西陵等。在作品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的世界各国古代建筑师中,恐怕找不到一 个样式雷这样的建筑世家,竟然能有这样重 大的影响。
据雷氏族谱记载及雷家后裔口述,样式 雷的第八代也是最后一代传人雷献彩曾 先后两娶,却皆“无出”,他在失业的 忧愁和没有子嗣的悲哀中默默地告别了 人世。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传承就此终 结。
由此,样式雷的传奇正式终结,可以想 象,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家族在自己这一 代断了,那是什么样的打击?
12
后人对样式雷的评价
13
雷家的作品
“样式雷”建筑世家经过八代人的智慧 和汗水,留下了众多伟大的古建作品,也为中 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样式雷”的作品非常多,包括故宫、北海、 中海、南海、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景山、 天坛、清东陵、清西陵等。这其中有宫殿、园 林、坛庙、陵寝,也有京城大量的衙署、王府、 私宅以及御道、河堤,还有彩画、瓷砖、珐琅、 景泰蓝等。此外,还有承德避暑山庄、杭州的 行宫等著名皇家建筑。总之,占据了中国1/5 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都出自雷家人之手。
4
雷家家族历史
第二代样式雷——雷金玉,雍正帝从雍 正三年(1725)大规模扩建圆明园,雷金 玉作为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 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是功 不可没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执掌这 一职位的人
5
雷家家族历史
第三代样式雷——雷声征,生活于乾隆 盛世,正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园林‘三山 五园’大兴土木之时,他当有所贡献 , 不过可能由于贡献不大,雷氏家谱并无 记载
14
烫样
所谓烫样,就是立体模型,是中国 古建筑特有的产物,是为了给皇上御览 而制造的。因为需要熨烫,所以称烫样。
“样式雷”,由于制作烫样而得名, 祖孙七代主持清作官工建筑的设计,是 制作烫样的名家。
烫样是可以从屋顶打开,可以看到 建筑物内部的情况,如梁架结构、内檐 彩画式样等 。
15
烫样的制作
烫样是用纸张、秫秸和木头等加工制做的。 所用的纸张多为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和 东昌纸。木头则多用质地松软、较易加工的红、 白松之类。制作烫样的工具除簇刀、剪子、毛 笔,腊板等简单工具外,还有特制的小型烙铁, 以便熨烫成型,因而名为“烫样”。制作烫样 的粘合剂主要是水胶。
第六代样式雷——雷思起,景修三子。雷 思起继承祖业,执掌样式房,承担起设计 营造咸丰清东陵定陵的任务。同治十三年 (1874)重修圆明园,雷思起与其子雷廷昌 因进呈所设计的园庭工程图样得蒙皇帝召 见5次。雷思起与子雷廷昌还参与惠陵、 盛京永陵、三海工程。
9
雷家家族历史
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雷思起长子。 雷廷昌随父参加定陵、重修圆明园等工程, 独立承担设计营造同治惠陵、慈安、慈禧 太后的定东陵、光绪帝的崇陵等项大型陵 寝工程以及颐和园、西苑、慈禧太后六旬 万寿盛典工程。
10
雷家家族历史
第八代样式雷——雷献彩,雷献光、雷 献瑞、雷献春、雷献华兄弟参与圆明园、 普陀峪定东陵重建、颐和园、西苑、崇 陵、摄政王府、北京正阳门的工程等。
致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清王朝退出 历史舞台,皇家建筑设计和样式房差务 也随之消失,雷家的气运也随着王朝的 衰败而衰落下去
11
野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