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信诈骗策划书
防新型诈骗宣传活动方案策划书大全(精选6篇)

防新型诈骗宣传活动方案筹划书大全〔精选6篇〕防新型诈骗宣传活动方案筹划书大全〔精选6篇〕【篇一】为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给学生筑起一道平安的校园屏障,3月27日上午,xx市xx学校近百名学生,在该校学生主任xx的带着下,来到xx市xx,参加了由市公安局举办的一场大型“防诈骗宣传”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各种电信诈骗手段及防骗知识,明白了“校园贷”、“套路贷”的种种危害,自己的防骗意识有了显著地提升。
会议完毕后,大家涌上前,争着在“万人签名防诈骗,全民行动保平安”的签名墙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表达自己防诈骗的坚决立场,决心为去除社会害群之马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奉献!当天的宣传活动中,虽然还有一丝春天的料峭,但该校的学生着装整齐,精神焕发,充分展示了中职学校学生的良好形象,受到了活动主办方的大力赞扬。
活动完毕后,不少同学表示:今天的“防诈骗宣传”很有意义,自己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一方面也要进步警觉,有事要积极和教师、父母沟通,防止各种悲剧发生,让骗子无处生存,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充满阳光。
防新型诈骗宣传活动方案筹划书大全〔精选6篇〕【篇二】为进一步进步辖区居民的平安防范意识,有效预防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近日,xx分局xx派出所组织开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深化老年活动室,通过向老年人发放宣传单、宣传资料及现场宣讲、答复疑难咨询等方式进展广泛宣传新型网络诈骗。
重点讲解了预防新型网络诈骗和法律法规,并以实际案例讲述现实社会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为广阔老年人揭露新型网络诈骗案件中嫌疑人员的作案手法、技巧等。
同时警示其对手机信息发来的信息一定要慎重行事,不要轻易接打或回复信息,尤其在取款时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钱款信息,密码账号等信息,更不要贪图一时的小廉价,轻信生疏人的诱惑。
民警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答复了老年人提出的疑难咨询,并提醒其要谨防“盗抢骗”违法犯罪活动,尤其农忙时节,家里人员少、外来人口流动大要加强平安防范。
反诈宣传策划书3篇

反诈宣传策划书3篇篇一《反诈宣传策划书》一、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特制定本反诈宣传策划书。
二、宣传目标1. 提高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增强防范意识。
2. 让公众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掌握应对诈骗的技能。
3. 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三、宣传对象全体社会公众,重点关注老年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易受骗群体。
四、宣传内容1. 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银行客服等进行诈骗。
网络诈骗:虚假购物、中奖、交友、投资等诈骗。
短信诈骗:发送诈骗短信,诱导或回复信息。
其他诈骗形式:如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信息、利用 ATM 机进行诈骗等。
2. 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核实身份后再行动。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谨慎不明,不来源不明的软件。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向公安机关求助。
3. 典型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受害者的心理特点,让公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
五、宣传方式1. 线下宣传举办反诈宣传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现场解答群众疑问。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海报、传单等,在社区、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
开展现场咨询活动:设立咨询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
利用户外广告宣传:在公交车站、地铁站、商场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
2. 线上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反诈知识、案例、防范技巧等内容,吸引公众关注。
制作反诈宣传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生动形象地展示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开展网络直播:邀请专家进行直播讲解,与观众互动交流。
发送短信提醒:向手机用户发送反诈短信提醒,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反电诈策划书3篇

反电诈策划书3篇篇一反电诈策划书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反电诈策划书。
二、目标受众本次反电诈活动的目标受众包括但不限于:1. 广大市民群众;2. 老年人、学生、企业员工等易受骗群体;3. 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银行工作人员等一线反诈人员。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四、活动内容1. 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防范方法和应对措施。
2. 举办反诈知识讲座邀请反诈专家、民警等为市民群众举办反诈知识讲座,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技巧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
3. 组织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组织反诈宣传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在反诈方面的疑问,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和参与度。
4. 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反诈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和关注度。
5.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当地媒体合作,开展反诈专题报道,曝光典型案例,揭示诈骗手法,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活动预算1. 宣传资料制作费用:海报、宣传册、宣传横幅等费用。
2. 讲座费用:邀请专家、民警等的讲座费用。
3. 志愿者补贴费用:志愿者的交通、餐饮等补贴费用。
4. 新媒体宣传费用:、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宣传费用。
5. 其他费用:活动现场布置、宣传设备租赁等费用。
六、活动效果评估1. 宣传效果评估:通过对宣传资料的发放数量、宣传讲座的参与人数、新媒体的量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宣传效果。
2. 受众反馈评估:通过对受众的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了解受众对反诈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活动的满意度等,评估活动效果。
反诈主题策划书3篇

反诈主题策划书3篇篇一反诈主题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反诈防骗,你我同行”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我们特举办此次反诈主题活动。
三、活动目的1. 增强群众的反诈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2. 普及反诈知识,让群众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3. 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4. 展示公安机关打击诈骗犯罪的决心和成果,增强群众的信心。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地址]六、参与人员全体市民七、活动内容1. 反诈知识讲座:邀请公安机关的专业人员为群众讲解反诈知识,包括常见的诈骗手段、防范方法、案例分析等。
2. 反诈宣传展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反诈知识。
3. 反诈文艺表演:通过歌曲、舞蹈、小品等形式,宣传反诈知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4. 反诈互动游戏:设置一些反诈互动游戏,让群众在游戏中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防范能力。
5. 反诈宣传资料发放:向群众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书签等,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反诈知识。
八、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 明确各部门职责:宣传部门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公安部门负责活动的安全保障;文化部门负责活动的文艺表演;其他部门负责活动的后勤保障等。
3. 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包括活动场地的布置、宣传资料的准备、互动游戏的设计等。
4. 加强活动现场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宣传资料费用:[X]元3. 互动游戏奖品费用:[X]元4. 文艺表演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十、活动效果评估1. 参与人数评估:通过现场签到、门票销售等方式,统计参与活动的人数,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电信反诈策划书3篇

电信反诈策划书3篇篇一电信反诈策划书协议书甲方:[甲方名称]地址:[甲方地址]联系电话:[甲方电话]乙方:[乙方名称]地址:[乙方地址]联系电话:[乙方电话]一、合作目标1. 共同策划和实施电信反诈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 加强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
3.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电信反诈工作体系。
二、合作内容1. 双方将共同制定电信反诈宣传方案,包括宣传主题、宣传渠道、宣传内容等。
2. 甲方将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
3. 乙方将负责宣传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制作宣传资料、组织宣传活动、培训志愿者等。
4. 双方将加强信息共享,及时通报电信诈骗案件的最新情况和防范措施。
5. 双方将共同开展电信反诈研究工作,探索有效的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三、合作方式1. 双方将成立电信反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合作事宜。
3. 双方将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和沟通,确保合作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权利和义务1. 双方有权共同使用电信反诈宣传资料和成果。
2. 双方有义务保守合作中涉及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3. 双方有义务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五、违约责任1.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 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一方无法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不承担违约责任。
六、协议变更和解除1. 本协议的变更和解除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2. 若因法律法规或政策变化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双方应协商解决。
七、争议解决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条款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有效期时长]。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篇二《电信反诈策划书协议书》甲方:[甲方名称]地址:[甲方地址]联系电话:[甲方电话]乙方:[乙方名称]地址:[乙方地址]联系电话:[乙方电话]一、合作目标1. 共同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电信反诈宣传方案,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电信反诈策划书3篇

电信反诈策划书3篇篇一电信反诈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让市民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
2. 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本质和危害,让市民认清骗子的真面目。
3. 帮助市民掌握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和方法,让市民避免上当受骗。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活动对象]六、活动内容1. 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市民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知识。
同时,还可以邀请民警、银行工作人员等现场解答市民的疑问,提供咨询服务。
2. 举办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民警等举办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讲座,向市民传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和方法。
讲座内容可以包括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防范方法、案例分析等。
3. 开展网络宣传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的宣传活动。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和案例,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4. 设立举报平台设立电信网络诈骗举报平台,鼓励市民积极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线索。
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提高市民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积极性。
七、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计总花费[X]元,具体如下:1. 宣传资料费用:[X]元2. 宣传展板制作费用:[X]元3. 知识讲座费用:[X]元4. 奖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八、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宣传资料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和实用性。
3. 知识讲座要注重互动交流,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时间]篇二电信反诈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预防电信诈骗活动方案5篇

预防电信诈骗活动方案5篇预防电信诈骗活动方案篇1为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市法制办、县法治办《市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学方案》及《县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学方案》文件精神,为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进一步扩大各类电信诈骗案件的防范宣传面,全面提升本县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__县公安局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防诈骗、不参与”为主题的预防网络、电信诈骗专项法治宣传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开展以“防诈骗、不参与”为主题的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学,深刻揭露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手法,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的'支持与配合,切实营造警民携手、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宣传教学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宣传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杨昌锋担任,副组长由副政委董继军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刑侦大队负责人秦翔担任,成员由指挥中心以及督察、刑侦、网安及派出所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刑侦大队。
三、时间安排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临近春节诈骗教学猖獗的重要时期,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集中宣传时间为20__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集中宣传教学后,将“防诈骗、不参与”宣传教学常态化。
四、教学重点(一)预防不法分子打着扶贫旗号的敛财诈骗;(二)预防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机关教学人员的敛财诈骗;(三)预防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集资诈骗;(四)预防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短信的敛财诈骗;(五)预防不法分子冒充亲友的敛财诈骗;(六)预防不法分子以保健为名诱骗老人钱财的诈骗。
五、教学措施(一)利用电视台等主流谋体开展宣传;(二)利用微信、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三)在__生活网站__普法专栏、__普法微信公众号开辟“防诈骗、不参与”专栏进行宣传;(四)利用大型广告牌、led显示屏、公交车led显示屏开展宣传;(五)制作宣传牌(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开展宣传;(六)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教学开展宣传;(七)利用圩日、各种节庆日开展宣传;(八)利用扶贫教学进村入户开展宣传。
防止电信诈骗的策划书3篇

防止电信诈骗的策划书3篇篇一《防止电信诈骗的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1. 普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2. 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三、活动主体[具体参与活动的对象,如社区居民、学生等]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活动时间]2. 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活动内容及形式1. 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公安民警或专业人士进行电信诈骗防范知识讲座,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等,提高公众的认知。
2.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并发放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内容包括常见诈骗类型、防范要点等,方便公众随时查阅。
3. 设立咨询台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安排专业人员解答公众关于电信诈骗的疑问,提供个性化的防范建议。
4. 开展互动游戏设置一些与电信诈骗防范相关的互动游戏,如知识问答、情景模拟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5. 利用多媒体宣传通过社区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展示防范电信诈骗的标语、视频等,扩大宣传范围。
1. 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
2. 利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人参与。
3. 邀请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七、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宣传资料制作费用:[X]元3. 咨询台布置费用:[X]元4. 互动游戏奖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活动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众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对电信诈骗防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分析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九、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现场的安全,维护好秩序。
2. 活动内容要通俗易懂,符合公众的认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电信诈骗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仅2008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市民损失近6亿元。
电信诈骗的范围从沿海逐渐向内地发展,不法分子已经的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电信诈骗起初是台湾不法分子跑到大陆针对台湾群众进行诈骗。
随着犯罪手法的不断传播,内地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也仿效其手段进行犯罪。
除了福建以外,湖南、湖北、广东、海南、河北个别市县的一些不法分子也加入了诈骗队伍。
二、活动目的
让广大同学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和恶劣性,提高自身防止电信诈骗的意识,避免产生重大的财产损失。
三、活动主题
预防电信诈骗从你们做起
四、活动时间
2015年11月9号
五、活动地点
逸夫教学楼A209
六、活动对象
— 14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全体同学七、活动形式
PPT演讲
签订防止电信诈骗意愿书
八、活动主讲人
安全委员
九、活动总结
近年来,利用电信发布虚假消息,从事诈骗犯罪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诈骗钱财的犯罪形式。
电信诈骗犯是一类新型的犯罪方式,犯罪成本低、收益高,侵害面广,犯罪手法变化快,打击难度大,受害人防不胜防。
本次通过PPT 演讲、签订防止电信诈骗意愿书等形式,大力宣传电信诈骗对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害,从电信诈骗的含义以及手段等方面向全体同学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同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宣传活动,了解电信诈骗的严重危害性。
通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同学们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使同学们从思想上领会开展此次防范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通知身边家人及朋友提高警惕性,齐心协力,共同维护校园安定、维持班级稳定、保护自身和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