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

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力作用而导致的脑部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坠落、打击等外伤性因素。
脑外伤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1.稳定患者的头颅脑外伤的患者往往伴有颅内压增高和颅内出血,所以在急救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头颅处于稳定状态,避免颅内血肿扩大和颅内压升高。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外伤的患者常常伴有意识障碍,需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发生。
3.控制出血对于外部出血明显的脑外伤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止血处理,避免失血过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4.稳定患者情绪脑外伤的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对周围环境难以适应,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安抚,稳定患者的情绪,防止情绪波动加重脑损伤。
二、日常护理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脑外伤的患者常伴有高颅内压,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 避免剧烈运动脑外伤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颅内压,有利于伤情的稳定和康复。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外伤患者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进食,监测患者的体液情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 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换床单,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5. 精神护理脑外伤的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伤情,保持乐观心态,有利于康复速度。
6. 定期康复训练脑外伤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认知、运动等方面的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危重患者的护理1. 监测颅内压对于脑外伤伴有颅内高压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如意识障碍、呼吸改变、瞳孔异常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颅内压。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

2 急救策略 . 2
2 . 到达及返院时间 .1 2 从接 ̄ 10 12指令开始计算 , ]
效 的静 脉通道 , 维持有效循环血 量 。 中一条静脉 其
通道用输血器 , 为输血作准备。 制止 头部外 出血 , 快 医护人员到达事故 现场 时间最短为 8 分钟 , 最长为 速足量补液 , 改善微循环 , 维持血压 。 4) ( 体位: 取 头抬高 1 。 ~3 。卧位 , 5 0 头偏一侧 , 有脑 脊液耳漏
3 - 6 5)分 钟 。 44 . -
特点 。 对这类患者进行及时 当的院前 急救 和护理 2 . 一般急救措施 ( 将病员迅速脱离危险场地 , .2 2 1 ) 同步平托 , 置患者 是挽救 生命 、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的重要措施 。 本 搬 动患者时身体应呈一条 直线 , 院急诊科 于 20 年 8 07 月至 2 0 年 1 月对 18 08 2 6 例重 于担架 内取健侧卧位 , 保持 呼吸道通畅 、 紧急控制
DO : 1.7 0c .i n1 0 — 2 52 1 .40 2 I 03 6 /maJs .0 7 1 4 .0 00 .4 .s
者, 将头偏 向患侧 。 ) ( 降低颅 内压 ① 如无休克 , 5 应 抬高床头 1。 ~3 。 , 5 0 以利于静脉 回流 , 减轻脑 水
作 者单位 :5 4 1 10 1广东 省梅县人 民医院急诊科
5 平均 ( 7 2. 6±1 . 分钟。 07) 经现场急救后 ,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 , 常发 生于交通 6 分钟 , 事故 、 坠落和斗殴 中 , 合并其 他部位组织器官 的 返 院时间最短为 6 多 分钟 , 长为 5 分钟 , 最 5 平均 ( 9 1.
损伤 , 具有病情复杂危重 、 并发症多 、 病死率高 的
重度颅脑损伤48例急救及护理

于 昏 迷 状 态 ,口腔 内分 泌 物 、呕 吐 物 、外伤 出血 均 可 造 成 误
位 , 无 休 克 应 取 头 高 卧位 。昏迷 患 者 以侧 卧 位 或 侧 俯 卧位 如
吸 , 呼吸道 梗阻窒息 。同时 , 使 脑干受损 的患者 呼吸功能不 全 ,甚至呼吸停止 , 导致脑部缺 氧 , 重脑 水肿程度 ,形成 加 恶性循环。首 先应 清除患者 口腔 内异物 ,对于牙关紧 闭的用
化 ,并列表记录 。注意症状 的发展动态 ,以便早 期发现颅 内
颅 内压 升 高的程 度与 患者预 后直接 相
硬膜 下血肿 3 1例 ( 4 6 , 挫裂 伤 1 6 . %) 脑 4例 ( 9 2 , 2 . %) 脑 内血肿 2例 ( . %) 4 2 ,硬膜 外血肿 1例 ( . %) 2 1 。合 并
伤 :腹部 损伤 7例 (4. %) 1 6 ,四肢骨 折 1 1例 ( 2.%) 2 9 ,
明显活动性 出血者 , 应加压包扎止血 , 存在 脑组织外 溢 , 若
须先用 无菌治疗 碗盖住 外溢 的脑组织再 行包 扎 。出现抽 搐
时及 时处理 ,否则 早期癫 痫可导 致血压 和颅 内压 的激 烈波 动、呼吸异常及脑 内各种神经递质 的异常释放 ,从而加重脑 损伤。在严密观察 呼吸的情况 下,遵医嘱视病情可将地西泮 加入 1 %葡萄糖 注射 液 5 0 0 0 ml中静脉 滴注维 持 ,并使 用
插管 者 ,给予 过度 通气 ,以降低颅 内压 _。 2 J 2 4 开放性伤 口的处理 . 对于开放性颅 脑外伤 ,头皮存在
1 临床资料 20 0 8年 3月至 2 1 0其 中男 3 2例 ,女 1 6例 ,年龄 1 ~7 9 2岁 ,平 均 3 8岁 。致伤原 因:交通伤 3 例 ( 8 8 ,高处 坠落伤 3 6 .%) l 2例 ( 5 0 ,打击伤 3例 ( 2 。损伤部位 及类型 : 2 . %) 6.%)
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

翻成侧卧位,翻身时一定要保持头、颈、胸呈一直线;
实施急救措施 CPR、止血、骨折固定等; 松解或去除病人衣物 脱衣袖,先健侧后患侧。
床边备好氧气、监护仪、吸引器等用物; 接到病人妥善安置,予平卧头侧位。6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度;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头痛呕吐情况;
安置各种管道,做到“固定、通畅、无菌、观察”。术后48小时 内要特别注意观察头部引流液颜色及量,尤其是脑内血肿开颅清除 术后。如有硬膜外或头皮下引流管,应保持引流球呈负压状态。如 使用脑内引流器,应保持近侧开关开放、远侧开关关闭(除非排放 引流液至引流袋内时);
通知医生。 遵医嘱使用氯丙嗪、安定等镇静剂。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移除周围危险物品,拉起双侧床栏、家属随时陪护,酌情使用约束具
。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注意有无病情恶化,及时准确作好记录。
颅脑外伤病人 转运过程中 观察要点
谢谢各位的聆听
经急救处理后,呼吸循环一经建立,就应立即转送入院,转运颅脑损伤病人时要注意 1、必须采取有效的止血、包扎等措施。 2、确保呼吸道通畅。 3、吸氧、监护。 4、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5、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6、警惕中间清醒期,防止再昏迷,避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
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变化迅速,若诊治不及时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求急诊室配备 有:气管插管、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皮囊等抢救设备。急诊室神经外科医生和护士必须具有正 确而迅速诊断、判断病情的能力和准确敏捷的处理技能。
积极防治颅内压增高症、休克、呼吸衰竭,以及伤口继续出血与污染等。如有手 术指征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探讨

颅 脑 损 伤患 者 病 情 复杂 , 化 迅 速 , 死 率 、 变 病 致 残 率 高 。从 院外 到 院 内的抢 救 及 护 理 工 作 中, 何 任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压则 应 注意有 无 复 合 伤及 内 出血 ; 丘脑 损 伤 可在 下
步骤 , 迅速 判断伤 情 , 明确急 救 的重 点 。 2 2 保 持 呼吸道 通畅 . 颅 脑损 伤患者 多有 意识 障碍 、 咳嗽 、 咽反射 减 吞
弱 或 消 失 的症 状 , 易 造 成 呼 吸 道 梗 阻 , 致 窒 息 。 极 导
因此 , 做好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急 救 护 理 , 提 高 治 愈 是
的中心环 节 。
例颅脑 损伤患 者 , 中男 性 5 其 5例 . 女性 3 3例 , 龄 年
最 小 者 3岁 , 大 者 7 最 5岁 ; 通 事 故 5 交 8例 , 落 伤 坠 l 7例 , 打 伤 8例 , 伤 5例 。5例 患 者 就 诊 时 心 跳 击 砍 呼 吸 停 止 , 抢 救 无 效 死 亡 , 余 经 抢 救 后 均 入 院 或 经 其 于术 治 疗 。 8 8例 患 者 , 院 后 5 n 内 得 到 救 护 者 人 mi
( 识 、 态 )B( 吸 情 况 ) C( 压 、 孔 情 况 ) D 意 神 、 呼 、 血 瞳 、
床上有 突变 、 变 、 变 的特 点 , 死率 、 残 率 高 , 易 多 病 致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死 亡 患 者 中 约 7 死 于 伤 后 8 E O h 。
( 脉搏 、 末稍 循环 ) E 合 并 伤 及肢 体 活 动情 况 ) 、( 5个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颅脑外伤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护理常规】1.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有呼吸的患者,给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3~4L/min,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4.根据病情,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能及时、快速补液。
5.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必要时做好术前免疫及备血。
6.危重者床边备好负压吸引、气管插管、呼吸机和复苏设备。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
7.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8.年老体弱、舌根后坠或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有效的咳嗽排痰。
9.应激性溃疡: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伴呃逆、腹胀、黑粪等情况时立即通知医师做好相应措施。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保持病室安静,卧床休息为主,有脑脊液漏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适当调整休息与运动的时间,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
2.饮食指导清醒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选择留置胃管等。
3.用药指导严格按医嘱用药,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降低颅内压。
4.心理指导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5.康复指导加强康复功能锻炼,对于眼睑闭合不全,吞咽困难,行走不稳定的患者应继续进行治疗及功能锻炼。
颅脑外伤病人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

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和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护士接诊后,配合医生采取急救措施,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研究中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下,能够顺利地转危为安,抢救和护理的存活率高达96.5%。
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和精心护理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存活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措施;护理对策颅脑外伤是脑科常见的病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只增不减,严重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成为目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杀手[1]并且需要短时间内接受抢救治疗,具有很大的抢救风险,容易发生[2]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同时对治疗和恢复期间的护理同样不能忽视。
本文主要针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96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38岁;患者导致颅脑损伤分类:车祸伤42例,高处坠落伤10例,跌倒伤67例,锐器伤23例,碰撞伤30例,挤压伤20例,钝物击伤20例,斗殴伤16例。
1.2 急救措施颅脑损伤患者的门诊急救是患者治疗和恢复的关键,具体的急救项目体现为以下几点。
呼吸系统: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门诊急救时,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使患者头颅偏侧,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咽部的呕吐物、血块、分泌物等,对于个别有义齿者及时取出;用舌钳拉住舌头后固定,对鼻子行导管吸氧,保证氧流量为每分钟4-6升。
对于呼吸困难和呼吸停止的患者,护士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手术,采用人工机械通气的方法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
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分析

北 中医 21 0 2年 6月 第 3 第 6 4卷 期
H bi C Jn 0 2 V 1 4 N . ee JT M, e2 1 . o 3 . o6 u
颅 脑 外 伤 患 者 院前 急 救及 护 理 分 析
吴 竹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 民医院脑外科 , 江苏 苏州
【 关键词 】 颅脑损 伤 ; 急救 医疗服务
2 0 7 0 7: 5.
250 ) 100
【 中图分类号】 R5. ;4 . 【 611 R5 7 文献标识码】 A 【 5 9 文章编号】 1 2 21( 1) — 9 —2 0 — 6 2 20 02 0 0 9 0 6 2
颅 脑 外 伤 是 神 经 外 科 最 常 见 的 疾 病 , 是 院前 急 救 中 也
以便针对性 地 提 供救 治 。2 1 0 1—1_2 1 2 0 2—1 , 们 对 2我 10例颅脑外伤患者病例进行 回顾 性分析 , 5 总结 院前急救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中 医辨 证 分 型 中 的痰 湿 内阻 型 、 肾 阴 肝
[ 2] 郑筱萸. 中药新 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 ( 行 ) S . 试 [ ] 北京 : 中 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0 2 7 7 . 2 0 :3— 7
[] 王 琦. 医治 未病 解 读 [ . 京 : 国 中 医药 出版 社 , 3 中 M] 北 中
例
显效率 ( ) %
8 O 0. 6 O 0.
2组 疗 效 比 较 见 表 1 。
表 1 2 疗 效 比较 组
效, 同时起居宜远炎热 , 精神安逸 , 运动适度 。 不 良体质主要 从不 良生活方 式 、 良性格心理及 不 良 不 生存环境 中形成的 。我们 掌握原 发性高 血压 的易患病 理 体质痰湿质和 阴虚质的特点 , 患者从饮食 、 对 起居 、 志及 情 运动几方面进 行辨 证施护 , 应体 质 的特 殊性 来 养生 保 顺 健, 防病治 病 , 样 对 患者 身 心 康 复 能起 到 事半 功 倍 的 这 作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1.伤情评估与准备:初步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伤后时间及伤后表现,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抢救室和监护室内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齐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2.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是护理的关键之一,应给予平卧位或头高15°~30°卧位,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呼吸功能。
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这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
应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及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
给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躁动者给予约束双手。
4.止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
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防止感染:防止颅内感染,应将患者平卧,患侧向下,让血液或脑脊液顺利流出来。
切忌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免其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
禁止药液滴入、禁止腰穿,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6.心肺复苏: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又能排除患者胸骨及肋骨骨折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要试图用拍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
7.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剌,如周围静脉不易穿剌者,行深静脉穿剌,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
在维持循环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应在
15~30min内快速滴入,否则起不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
另外,再加入法莫西丁或西迷替丁等抗酸制剂,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8.低温治疗:术后48h内严密观察有无中枢性高热的出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旦出现采用冰帽降低头部温度。
9.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改变可反映病情的轻重,瞳孔是反映颅脑伤情变化的窗户,所以应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等病情变化,如患者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为嗜睡时应提高警惕,对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留专人守护,间隔5~10min观察瞳孔变化。
对重症患者实施颅内压时时监测,当颅内压高于5.30kPa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0.营养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是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一般患者术后1d可进流质软食物,2~3d给半流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剂、白蛋白等。
清醒患者应鼓励进食,以增加抵抗力。
11.转运措施: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呼吸循环一经建立,就应立即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警惕中间清醒期,防止再昏迷,应避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
12.心理护理:应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之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树立乐观精神,战胜疾病。
同时护理人员应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整洁的仪表,给予患者家属及病人信任感及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