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教学设计_1.doc

合集下载

2024年《古朗月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古朗月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古朗月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朗月行》,教学内容包括诗词的朗读、理解、赏析及文化背景介绍。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古诗二首”的第一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朗月行》的字词、句式,理解诗意,感受古人对月亮的美好描绘。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

3. 了解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赏析《古朗月行》,掌握相关字词、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月亮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古朗月行》,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3. 理解:讲解诗词的字词、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赏析:分析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析。

5. 例题讲解:结合诗句,设计例题,讲解答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朗月行》2.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重点字词:明月、霜、举头、低头4. 意境:月夜思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古朗月行》的诗意,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月亮的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赏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古朗月行》的字词、句式和诗意,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描绘月亮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水调歌头》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同时,开展月亮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21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三屯镇中心小学
张晓乐
教学目标:1、熟读古诗并背诵。

2、会认、会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熟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学前指导:
1.导入:同学们我们对于月亮都很熟悉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古朗月行(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字词乐园:
古朗行
时识呼
作玉盘
2.资料宝袋:讲一讲作者李白。

三、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
1.自由读古诗,说说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2.再读古诗,看图,为什么说月亮像白玉盘又像瑶台镜?
四、总结梳理:
1.讲解古诗停顿
2.小时候不认识天上的圆月,把它称作白玉盘。

月亮又像美
玉制作的镜子,在高高的夜空云间悬挂。

3.总结课文内容
五、巩固达标:
随堂练习:
出示古诗让学生填一填
板书设计: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课后反思:
简单的夜,是美好的,让人浮想联翩。

美好的月亮是玉似的
圆盘,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用眼去看生活,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我们用博大的胸怀去迎接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

让李白的浪漫常驻在我们的心。

学前班 幼儿园大班教案《古朗月行》含反思.doc

学前班 幼儿园大班教案《古朗月行》含反思.doc

幼儿园大班教案《古朗月行》含反思活动目标1 、喜欢听、读古诗《古朗月行》,乐意参加模仿游戏。

2 、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能演唱并表演古诗《古朗月行》,在演唱与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唱古诗词的快乐,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3 、识字认识古诗当中的古、时、玉、团、台、足、成、问等字。

4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是背诵古诗,演唱和表演古诗《古朗月行》。

2、活动难点在于认识古诗当中的古、时、玉、团、台、足、成、问等字。

活动准备1 、古诗《古朗月行》的音乐曲。

2 、小月亮、云朵、星星的贴纸和带有字宝宝的小花贴纸。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了许多小礼物送给大家。

小朋友想要吗?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请小朋友猜一则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枝头。

白天看不见,晚上才出来。

生:月亮2 、当小朋友猜出月亮时,教师及时表扬小朋友的聪明并且出示月亮贴纸,请小朋友吹一阵风把月亮公公送回天空。

利用月亮公公的话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古朗月行》。

二、讲授新课1、揭题,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古诗《古朗月行》。

2、教师首先范读古诗《古朗月行》。

师: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认真最仔细。

3、读完之后小朋友有了疑问,老师读的是什么意思呢?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诗词的大意。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生:不知道。

师:老师来告诉小朋友,从前有位诗人,名字叫李白,他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就把它比作白色的盘子,他又觉得月亮像挂在天空的镜子,月亮上的仙人垂着两只脚,很高兴很悠闲。

月亮上还长有桂花树,很是茂盛。

旁边有一只小白兔天天在捣药,那李白就想,小白兔把药给谁吃了呢?4、教师带领幼儿拍手读古诗。

第一遍逐字逐句的读,读的时候要求小朋友读准字音。

第二遍的时候要求小朋友声音洪亮,有朝气。

第三遍要求小朋友的声音好听。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

古朗月行小班教案【篇一:《古朗月行》典型课教案】《古朗月行》典型课教案实验小学西校区马淑兰教学目标:1、认识“朗”、“识”“玉”三个字,会写“识”、“玉”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重点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找出生字宝宝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一)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

(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认识“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2.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

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

学生接读题目。

认识和书写“识”这个字,并理解“小时不识月”。

1.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呢?2.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识”字,(什么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诉老师该怎么在田字格里写这个字。

学生再书空,然后在书上写这个字。

3.给“识”字组词。

4.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古朗月行》描述了年幼时不熟悉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

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

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奇妙、奇妙。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一班级语文《古朗月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学校一班级语文《古朗月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朗'、"识'"玉'三个字,会写"识'、"玉'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奇妙和奇妙。

教学重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奇妙和奇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贴出图片(一个安静、漂亮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同学绽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爱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找诞生字宝宝。

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念读好吗?假如遇到困难,我们应当怎么办?2、同学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方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同学自学状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

(一)指名同学读诗,读后准时评价指正。

(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熟悉"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2、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观察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

几百年以后,李白也观察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殊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古朗月行。

教案古朗月行范文

教案古朗月行范文

教案古朗月行范文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讲解《古朗月行》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月亮的意义,以及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 作者简介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诗人生涯、创作风格等。

引导学生理解李白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在《古朗月行》中的体现。

第二章:诗歌结构与形式2.1 诗歌结构分析《古朗月行》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排列、段落的划分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性。

2.2 诗歌形式讲解《古朗月行》的诗歌形式,包括韵律、节奏、对仗等。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形式的美感,并能够欣赏和分析其他诗歌的形式美。

第三章:词语与意象3.1 重点词语解析分析《古朗月行》中的重点词语,如“朗月”、“照我床”、“夜夜心”等。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它们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性。

3.2 意象分析分析《古朗月行》中的意象,如月亮、江河、山水等。

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性。

第四章:主题与情感4.1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古朗月行》的主题,如自然美、人生感慨等。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主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情感分析分析《古朗月行》中的情感,如对月亮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慨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并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第五章:创作与欣赏5.1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根据《古朗月行》的诗歌形式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的理解。

5.2 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古朗月行》的诗歌美,理解其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喜好和看法。

第六章:诗歌意象与传统文化6.1 意象延伸探讨《古朗月行》中月亮与其他意象的关联,如“皎皎空中孤月轮”与“江水流长”的意象对比。

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力。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古朗月行》教案精选(1)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古朗月行》教案精选(1)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古朗月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古朗月行》。

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古诗欣赏》中的《古朗月行》。

详细内容为:诗句的朗读、理解、背诵及对诗句意境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古朗月行》。

2. 通过对诗句的解析,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背诵及对古诗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夜美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月夜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朗月行》。

(2)学生自读,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3)教师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讲解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解析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如“疑”“瑶”等。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进行想象力训练。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句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句《古朗月行》。

2. 在黑板上写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3. 标出重点字词,并用不同颜色粉笔进行区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古朗月行》中的画面,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示例:《古朗月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月夜景象。

诗句中“疑是地上霜”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与洁白,让人陶醉其中。

2. 课后背诵《古朗月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朗读、理解诗句等方面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描绘月亮的古诗,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诗人对月亮的描绘手法。

古朗月行公开课教案

古朗月行公开课教案

古朗月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朗月行》,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欣赏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意境体会。

3. 诗歌的韵律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3. 诗歌韵律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朗月行》的原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学生准备:预习《古朗月行》,了解诗歌的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古朗月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内容、意境和韵律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6. 课堂练习:学生背诵《古朗月行》,并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古朗月行》的读后感。

9. 板书设计:《古朗月行》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以及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完成的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5.这瑶台镜应该放在桌子上、梳妆台上,诗中说它怎么了?(读第四行。

)指导:飞在/碧云/端。

五、朗读、背诵课文
同学们虽然都认识月亮,但在观月时也有许多想象,越看越觉得月亮美丽、可爱。

能把你的心情在读中表达出来吗?请听录音朗读。

1.反复朗读课文(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2.背诵课文。

(背诵时仍要注意节奏。


六、识字、写字指导
以学生识记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重点指导彳的写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

组词巩固:古诗、古代。

行:左边是双人旁,上撇短,下撇长。

右边比左边低一些。

组词巩固:自行车、行人、行不行。

时:日字旁加个寸。

时与太阳有关。

如:时间、时候、时光。

识:言字旁加个只。

组词:认识、知识、识字。

作:作业、工作、作用的作都与人有关,所以这个字是单人旁。

右边是竹的左半边再加两短横。

台: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

组词:讲台、台球、上台。

七、抄写生字(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反复两遍。


2.比一比,读一读。

(完成课后练习3)
指名读,说出每组字形上的联系,读音的差别,通过词语区别字义。

3.读拼音写汉字。

(略)
二、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1.读古诗,画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

2.读一读,记住它们的读音。

3.认读:朗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三、背诵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4。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然后要求学生如实画下来。

2.每评一幅画得好的,贴到黑板上展览。

3.用月亮练习说话。

联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_______。

补充完整。

内容不加限制,可从形状、颜色、位置、运动等多角度说,学生想说什么说就说什么,鼓励学生要和别人说的不同。

注意说话时语句完整、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