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冰灯》是北师⼤版⼩学三年级语⽂课本中的⼀⽂,主要讲述了⽗亲给作者做冰灯的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原⽂】 在我们乡下,孩⼦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这⼀年的腊⽉⼆⼗五,我去东⼭坡的⼤军家,⼤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四块玻璃拼成,上⾯还画了些细碎的⼩花。
灯笼是⼤军的⽗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亲要灯笼。
我说,不要纸糊的,还要透亮。
我知道,⽗亲没有钱买⾼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个。
⽗亲答应了。
⼤年三⼗的早上,我被⼀阵沙沙、沙沙的声⾳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亲在⼀边忙着什么。
等适应了屋⼦⾥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打磨⼀块冰。
冰太凉,每磨⼀阵,⽗亲就会停下来,⽤⾐⾓擦擦⼿,把⼿放在棉⾐⾥暖⼀会⼉。
我问:“爹,你在⼲啥?” ⽗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
天还早,你再睡⼀会⼉吧。
”说完,⽗亲回过头去,继续⽤⼒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
当我看见⽗亲⼜⼀次把⼿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来暖暖⼿吧。
”⼀边说,⼀边掀开了⾃⼰盖的被⼦。
⽗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边,把我撩起的棉被⼀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
⼩⼼冻着,要过年了。
” ⽗亲的⼿碰着了我的⼿,他的⼿真凉啊!我的⿐⼦发酸,⼼⾥直后悔,真不该找⽗亲要⼀盏能透亮的灯笼。
这⼀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军也有点羡慕我。
过了⼏天,灯融化了,变成了⼀⽚⽔。
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
【知识点】 字:提、睁、磨、暖、废、撩、碰、盏 词:灯笼、乐趣、漂亮、灯罩、细碎、遥远、纸糊、吵醒、棉袄、称赞、羡慕、融化 重点句⼦: 1.这⼀年的腊⽉⼆⼗五,我去东⼭坡的⼤军家,⼤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四块玻璃拼成,上⾯还画了些细碎的⼩花。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冰灯优秀课件

思考·讨论 3.你是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很暗的光线。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议和说
(1)很暗的光线。 (很早就起床了,为孩子而忙碌。)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此刻,父亲会想些什么?) (3)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 此刻,父亲想到的是什么?没想到的又是什么?你能结合课文来说一说吗?)
思考·讨论
4.从父子的对话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感激 与爱?
我感受到了孩子对父亲的感激与爱。我还可以从“ 看—问—睡不着—喊—按—悔”这些 词看出来。
1、父亲是怎么样爱儿子的? 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不怕寒冷,熬夜做冰灯。 2、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因为看见父亲辛苦做冰灯,很不容易,不忍心父亲挨冻。 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 后悔,感动,骄傲
sú xiàn dā yìng shì mó 习俗 县城 答应 合适 打磨
mián diē niǔ
fèi
棉被 爹 扭过来 废玻璃
xiān
huǐ lóng chǎo jí
掀开 后悔 灯笼 吵醒 高级
jìxù gài
àn
pèng
继续 盖着 按下去 碰到
应 答 yīng 应该
笼 yìng 答应
lóng 笼子 lǒng 笼罩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冰灯》 优秀课件
北师大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十二单元
思考·讨论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
我会想到用冰块做成的一盏灯,晶莹剔透 ,非常漂亮……
三年级语文:冰灯课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冰灯课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四块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
我说,不要纸糊的,还要透亮。
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
父亲答应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
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我问:“爹,你在干啥?”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
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
”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
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
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能透亮的灯笼。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
《冰灯》终极版

俗(sú)(风俗) 适(shì)(适合) 棉(mián)(棉花) 扭(niǔ)(扭转) 袄(ǎo)(棉袄) 融(róng)(融化)
我会写
笼级吵继 续盖按融
我会写
街巷俗适 废棉悔赞融
整体感知
1.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 到什么?
2.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给 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对孩 子深深的爱的?划出你能感受到父亲对 孩子深深的爱的语句。
因为看见父亲辛苦做冰灯,很不容易, 不忍心父亲挨冻。
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
后悔,感动,骄傲
文中提到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
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 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 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
作用:为下文“我” 渴望得到透明的灯 笼和父亲想方设法 也要满足“我”这 一心愿作了铺垫。
思考·讨论
你是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父亲对 孩子深深的爱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很暗的光线。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 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 一会儿。
(3)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 年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 、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等 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 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 一块冰。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 会停下来,用衣角擦 擦手,把手放 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从画线的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 么?
这句话是说父亲做冰灯,手冻得 很凉,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那份 深沉的爱。
我问:“爹,你在干啥? ”
父亲把头扭过来,说:“
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 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 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 会儿吧。”说完,父亲回过 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冰灯课文_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课文本文是关于冰灯课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四块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
我说,不要纸糊的,还要透亮。
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
父亲答应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
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我问:“爹,你在干啥?”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
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
”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
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
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能透亮的灯笼。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
过了几天,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
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三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冰灯_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冰灯北师大版2019冰灯史话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
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
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
这便是最早的冰灯。
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冰灯史话。
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
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
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
这便是最早的冰灯。
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
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
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
”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
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
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
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
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
”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
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
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
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
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
韩静霆《冰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静霆《冰灯》阅读练习及答案韩静霆《冰灯》阅读练习及答案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
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
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厉厉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
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
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
“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
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
你只能用背景去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
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
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
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
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
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了:“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
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
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罢?它拚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呵,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
《冰灯》PPT课件3

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 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 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 一会儿吧。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 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 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 不冷,不冷。小心冻着。 要过年了。”
1.自己有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2.小组讨论:
(1)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用“ ”画出 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 什么?
大军 和小伙伴 们看到 “我”的 冰灯会 说……
返回
慈父手中冰, 儿子街上灯。 严寒细细磨, 春节颠颠蹦。 谁言父子情, 至深也无痕。
返回
1、我想要一个透亮的灯,可看 到父亲为我做冰灯时为什么后悔 了?
——————————————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你 的父亲说什么
__)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用“ ”画出 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 什么?
(2)看到父亲做冰灯,“我”的心情怎样? 又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 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 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 停下来,用衣角擦 擦手,把手放在 棉衣里暖一会儿。
情境导入
出示目标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拓展练习
巩固练习
返回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父亲做冰灯 的艰难困苦,体会那份深深的爱 子情怀。同时也体会“我”内心 后悔的复杂心情。
返回
返回
灯笼真漂亮,灯罩 是菱形的,用玻璃拼成, 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 花。
1.自己有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2)看到父亲做冰灯,“我”的心情怎样? “我”又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 一读。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 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 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 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 的灯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灯》课文
导读: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四块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
我说,不要纸糊的,还要透亮。
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
父亲答应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
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我问:“爹,你在干啥?”
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
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
”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
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
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能透亮的灯笼。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
过了几天,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
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