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测试标准

合集下载

13058水泵试验大纲

13058水泵试验大纲

江苏亚太泵阀有限公司潜水泵试验大纲一、相关标准1、GB/T3216-2005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和2级2、GB/T12785-2002潜水电泵试验方法3、JB/T8687-1998泵类产品抽样检查4、GB/T 24674-2009离心式潜污泵5、JB/T9615.1-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线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6、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线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7、JB/T10098-2000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二、试验用设备及仪表精密压力表0.2级电磁流量计0.5级电参数测量仪±0.5% 兆欧表1.0级数字式直流电阻测试仪0.2级电机启动配电系统及高低压系统控制台凡用于测量的仪表仪器均有合格的检定证书或报告,并按规定周期送检。

三、试验内容:1、气(水)压试验;2、绝缘电阻测定;3、电机绕阻直流电阻测定;4、空转试验;5、性能试验;6、性能曲线:流量---扬程 流量---功率 流量----效率四、试验方法及试验工作台1、水压试验用常温清水,气压试验用压缩空气和99.9%氮气。

2、水泵空转、性能试验按GB/T12785-2002潜水电泵试验方法的规定。

3、试验工作台。

五、试验步骤1、气(水)压试验为测试整机机腔是否密封,在电机侧装配机械密封后,在电机腔充入1.5倍额定工作压力并且不低于0.2MPa 的99.9%氮气,吊入水压池内,历时5min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符合GB/T 24674-2009的规定)。

2、绝缘电阻检查用500V兆欧表测量动力电缆和接地线间绝缘应不低于50MΩ。

直流电阻测定用直流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三相绕阻间的阻值,其三相间不平衡度星形不超过2%,三角形不超过1.5%。

3、空转试验空转声音正常,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

(符合GB/T 24674-2009规定)。

六、性能试验(1)、测量参数流量Q的测量:通过电磁流量计经标准接口接入微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水泵测试标准

水泵测试标准

4. 15 容积式泵(柱塞泵、活塞泵、活塞隔膜泵)性能试验4. 15. 1试验条件a) 采用开放式或封闭式试验系统,如图10、图11。

b) 室内试验指在额定转速和吸入条件下测出流量Q、功率N、总效率?随压力p的变化关系。

并绘制出Q–p、N–p、?–p、?0–p等工作性能曲线;测定泵的吸入性能,并绘制Q–p S (p S为吸上真空度)性能曲线。

c) 泵试验前应试运转。

d) 泵在额定转速下进行试验。

在用交流电机或因设备等原因不能在额定转速下试验时,允许试验转速在额定转速的?3%之内,试验结果应换算为额定转速。

图10图114. 15. 2试验方法a) 根据仪器设备条件分别按图10或图11连接各仪表、装置。

b) 试前先记录所试验的泵、管路、工作液体及环境条件等原始资料,记入表15各栏中(干湿泡温度计误差?0.5℃,气压计误差?26.7 Pa)。

c) 泵试验时,在最大压力区间调节出水压力,测量点不得少于7点。

也可以将测量点分得更细,但测点应均布在性能曲线上。

d) 试验时,对于每一排出压力下的流量、转速、功率、吸入压力、排出压力等参数,应同时测量和记录;如用计算机采样时各参数的采样应同步进行。

e) 流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流量计法、质量法或容积法。

采用质量法和容积法用手动操作时,向容器内注入和注完液体的动作要快,两次操作时间不超过0.5 s,向容器内注入液体的时间应在1 min以上,秒表的读数要精确到0.1 s。

也可以在计时装置或计数装置与流量计、容器液位测定装置、液流换向装置之间用电器或机械联锁,以保证两者同步。

测量的时间t 与水量q分别记入表15的3栏和4栏内。

用质量法测定时,衡器的感量应小于被测质量的0.5%。

用容积法测定时,容器标定的相对极限误差不大于0.5%。

采用流量计法测量时,应保证进入节流装置的液流是稳定流。

用容积法、质量法和数字流量计测量流量时,时间间隔至少20 s。

f) 出水口压力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测定。

电厂水泵性能测试报告

电厂水泵性能测试报告

电厂水泵性能测试报告根据您的要求,我们直接开始撰写电厂水泵性能测试报告的内容: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评估电厂水泵的性能指标,包括流量、扬程、效率等。

二、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厂水泵,共计两台。

三、测试方法:1. 流量测试:通过计量水流量计,记录水泵在不同负荷下的流量。

2. 扬程测试:运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测量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扬程。

3. 效率测试:根据水泵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计算得到水泵的效率。

四、测试过程及结果:1. 流量测试:1.1 在水泵负荷为50%时,记录流量为20m³/h。

1.2 在水泵负荷为75%时,记录流量为30m³/h。

1.3 在水泵负荷为100%时,记录流量为40m³/h。

2. 扬程测试:2.1 在水泵负荷为50%时,记录扬程为30m。

2.2 在水泵负荷为75%时,记录扬程为40m。

2.3 在水泵负荷为100%时,记录扬程为50m。

3. 效率测试:3.1 在水泵负荷为50%时,记录输入功率为10kW,输出功率为8kW,计算得到效率为80%。

3.2 在水泵负荷为75%时,记录输入功率为15kW,输出功率为13kW,计算得到效率为86.67%。

3.3 在水泵负荷为100%时,记录输入功率为20kW,输出功率为16kW,计算得到效率为80%。

五、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泵的流量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负荷下具有较好的流量调节能力。

2. 水泵的扬程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具有较好的扬程调节能力。

3. 水泵在不同负荷下的效率保持在80%以上,具有较高的效率。

六、建议:基于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适合的水泵负荷,以达到最佳的流量、扬程和效率要求。

此外,定期对水泵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电动水泵测试方法

电动水泵测试方法

电动水泵测试方法电动水泵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机是否通电:首先将万用表设置为电阻测量模式,并选择量程。

然后将测量探头分别连接电机的两端,如果表显示电阻值为0,则说明电机通电正常。

如果电阻值无穷大,则说明电机可能存在线圈开路现象,需要进行维修。

2. 使用震动仪检测电机是否存在机械故障:将震动探头固定在电机上,然后打开电机,观察震动仪读数。

如果读数正常,说明电机无故障;如果读数超出正常范围,则说明电机存在机械故障,需要进行检修。

3. 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将测试仪的两个端口连接到电机两端,并选择绝缘电阻测试模式。

启动测试仪,观察仪表上的读数。

如果读数正常,则说明电机没有绝缘故障;如果读数异常,则说明电机存在绝缘故障,需要进行检修。

4. 检查转子电极是否发热:将手放在电机外壳上,观察电机运行时是否存在过热现象。

如果发现转子电极过热,需要立即停机,并进行检修。

5. 检查电动机接线盒内的各接线柱之间、线头与机壳之间是否有松动现象;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如无上述情况而出现冒烟、火花等异味时,说明电动机的绝缘已损坏。

6. 将电源插头拔下后用手转动转子数圈,应灵活自如且无卡滞现象发生。

7. 在运转中突然跳闸保护停机时(正常情况为连续运行5分钟以上),首先应判断故障性质是过负荷还是机械故障引起。

若是过负荷造成应立即减小负载使电动机转速降低后再试。

若是机械部分引起的则必须查明原因并排除之后才能再次使用该设备。

8. 当更换新的轴承后或装配过程中发现噪音过大时应拆开检查齿轮的啮合间隙是否合适和润滑油脂的质量及数量是否正确以及轴承内有无异物存在等再重新装配好继续使用。

9. 装复风扇皮带。

以上步骤完成后,电动水泵的测试就完成了。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部件。

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GB3216-89水泵试验方法

GB3216-89水泵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Test methods for centrifugal mixed flowaxial and regenerative pumps本标准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2548-1973《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验收试验规范一C 级》和ISO 3555-1977《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验收试验规范一B 级》。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转速、汽蚀余量的测试方法及 测试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本标准适用于以常温清水或性质与常温清水类似的其他液体为试验介质的泵的试验,包括不带任 何管路附件的泵和带有管路附件的泵的组合体。

本标准按测量精度分为B 级和C 级。

2引用标准GB 1032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 GB 3214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GB 1088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GB 10890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符号3.1本标准使用符号表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 9 8 9 - 0 3 - 2 5批准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 验 方 法GB 3216 — 89代替 GB 3216—821 990-01-01 实施GB 3216 — 891续表注:带括号的单位不供定义式和计算式使用。

3.2基本字母和下标(按字母顺序排列)GB 3216 — 892作符号用的字母表GB 3216-89注:带括号的单位不供定义式和计算式使用.表作下标用的字母和数字4.1 一般术语4.1.1 自由落体加速度g对C级试验g = 9.81 m/s2,对B级试验应采用当地的g值。

不过多数情况下,取g = 9. 81 m/s2不致有显著的误差。

g的当地值可按下式计算:g = 9. 806 17 X (1 - 2. 64 X 10-3cos22?> + 7 X 10-6cos22^) 一3. 086 X 1Q-6Z ........................... (1 ) 式中:<P——当地的纬度,Z——当地的海拔高度。

水泵的技术标准

水泵的技术标准

水泵的技术标准一、引言水泵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市政和生活领域。

为了规范水泵的设计、生产、安装和使用,制定水泵技术标准十分必要。

本标准适用于常见的离心泵、排污泵、潜水泵等各类水泵。

二、术语和定义1. 水泵:利用机械、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液体输送到一定高度或压力的机械装置。

2.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液体体积。

3. 扬程:水泵输送液体所需的最大静水压力,通常以米或帕ascal表示。

4. 效率:水泵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5. 净正吸入压力:水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吸入口处的绝对压力和液体饱和蒸汽压力之差。

6. 液体:水泵输送的液体,可以是清水、污水、化工液体等。

三、技术要求1. 设计要求(1)水泵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具有合理的结构、合适的流路设计和合理的叶轮轴的强度。

(2)选用合适的材料,对于输送腐蚀性液体的水泵应使用耐腐蚀材料。

(3)保证水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能。

2. 制造要求(1)生产制造水泵的企业应取得相关产品质量认证,并保证生产设备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对关键零部件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和安全,遵守国家的环保法规。

3. 安装和使用要求(1)水泵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水泵在正常工况下运行。

(2)在水泵进出口处设置阀门和流量计,以便调节和监测水泵的工作状态。

(3)对水泵的使用和维护应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水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测试方法1. 流量测定方法(1)采用标准流量计,记录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液体体积。

(2)采用标定水柱法,测定水泵的流量。

2. 扬程测定方法(1)采用压力表或差压变送器,对水泵的进出口压力进行测定,计算水泵的扬程。

(2)采用水尺法,测定水泵输送液体的最大静水压力。

3. 效率测定方法(1)通过测量水泵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水泵的效率。

水泵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苍松参考)

水泵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苍松参考)

水泵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一、基础与零部件GB/T 3214-1991 水泵流量的测量方法GB/T 3216-1989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T 13468-1992 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GB/T 13469-1992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JB/T 4297-1992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JB/T 6880.1-1993 泵用灰铸铁件JB/T 6880.2-1993 泵用铸钢件JB/T 6880.3-1993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JB/T 6881-1993 泵可靠性测定试验JB/T 6882-1993 泵可靠性验证试验JB/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JB/T 6913-1993 泵产品清洁度JB/T 8097-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098-199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543.1-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JB/T 8543.2-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渗透检测JB/T 8687-1998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JB/T 9090-1999 容积泵零部件液压与渗漏试验二、离心泵GB/T 3215-1982 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GB/T 5656-1994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GB/T 5660-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GB/T 5661-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T 5662-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16bar)标记、性能和尺寸GB/T 7021-1986 离心泵名词术语GB/T 13006-1991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汽蚀余量GB/T 13007-1991 离心泵效率GB/T 16907-1997 离心泵技术条件(Ⅰ类)GB/T 18149-2000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JB/T 443-1992 长轴离心深井泵技术条件JB/T 1050-1993 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1051-1993 多级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2727-1993 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3564-1992 长轴离心深井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3565-1992 长轴离心深井泵效率JB/T 5294-1991 大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5414-1991 热水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5415-2000 微型离心泵JB/T 6435.1-1992 小型多级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435.2-1992 小型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6534-1992 离心式污水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535-1992 离心式污水泵技术条件JB/T 6536-1992 凝结水泵技术条件JB/T 6537-1992 管道式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878.1-1993 管道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878.2-1993 管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6879-1993 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JB/T 6884-1993 液下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7256-1994 自吸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7742-1995 小型磁力传动离心泵JB/T 8059-1996 高压锅炉给水泵技术条件JB/T 8060-1996 托架式离心泵型号标记、性能和尺寸JB/T 8095-1999 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8096-1998 离心式渣桨泵JB/T 8688-1998 塑料离心泵JB/T 8857-2000 离心式潜污泵JB/T 10114-1999 输油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水泵检验标准

水泵检验标准

水泵检验标准,水泵出厂标准,水泵出厂检验标准1.水泵检验标准水泵作为一个工业产品,在输送介质及作为动力源方面已经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适用于各种专门场合的船用泵、消防泵、排污泵、潜水泵等也越来越多。

某些专用泵,如消防泵,其发展迅速,日趋高压力、大流量泵方向发展,原先单一的常压泵也出现了朝中低压、高低压或高中低压泵发展的趋势,原有的一些检验装置已显得不相适应,因而,为使泵产品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设计建造一些新的检验装置尤为必要。

在自动化大功率消防水泵检验装置研制的基础上,对泵的检验装置的设计要素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2.水泵检验装置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水泵检验装置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动力源;2).传动系统;3).测量与控制系统;4).辅助系统;3.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素a.明确试验对象,确定动力源功率各单位设计检验装置的目的有所不同,有的只是为本单位的产品作试验用,有的需要为各种各样的泵服务(如检验中心),所以动力源的功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水泵检验标准计算公式如下:P动=P泵/(η齿×η扭×η离×η泵)=Q×P×H/(102×η齿×η扭×η离×η泵)式中:P动所需的动力源输出功率KWP泵被试泵的水功率KW η齿齿轮箱效率%η扭扭矩仪效率%η离离合器效率%η泵水泵的效率%Q 水泵的流量m3/sH水泵的扬程mV 水的重度Kg/m3我们可以以η泵为参考量,通过计算,作出P动与P泵的关系曲线,计算中可以假定假定η齿、η扭和η离分别为0.95、0.98和0.98。

当P泵和η泵已知时,就可从确定所需的动力源输出功率。

b.动力源型式目前常见的有电动机与柴油发动机两种。

前者一般不调速,适用于一般的工业泵。

由于各种工业泵的转速有差异,因此泵的流量压力功率等参数一般需要通过特定转速(电动机转速)下的测量值,换算到泵的规定转速下的对应值,导致测量误差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5 容积式泵(柱塞泵、活塞泵、活塞隔膜泵)性能试验
4. 1
5. 1试验条件
a) 采用开放式或封闭式试验系统,如图10、图11。

b) 室内试验指在额定转速和吸入条件下测出流量Q、功率N、总效率η随压力p的变化关系。

并绘制出Q–p、N–p、η–p、η0–p等工作性能曲线;测定泵的吸入性能,并绘制Q–p S (p S为吸上真空度)性能曲线。

c) 泵试验前应试运转。

d) 泵在额定转速下进行试验。

在用交流电机或因设备等原因不能在额定转速下试验时,允许试验转速在额定转速的±3%之内,试验结果应换算为额定转速。

图10
图11
e) 测量用仪器、仪表的系统误差应保证测定量的测量误差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4. 1
5. 2试验方法
a) 根据仪器设备条件分别按图10或图11连接各仪表、装置。

b) 试前先记录所试验的泵、管路、工作液体及环境条件等原始资料,记入表15各栏中(干湿泡温度计误差±0.5℃,气压计误差±26.7 Pa)。

c) 泵试验时,在最大压力区间调节出水压力,测量点不得少于7点。

也可以将测量点分得更细,但测点应均布在性能曲线上。

d) 试验时,对于每一排出压力下的流量、转速、功率、吸入压力、排出压力等参数,应同时测量和记录;如用计算机采样时各参数的采样应同步进行。

e) 流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流量计法、质量法或容积法。

采用质量法和容积法用手动操作时,向容器内注入和注完液体的动作要快,两次操作时间不超过0.5 s,向容器内注入液体的时间应在1 min以上,秒表的读数要精确到0.1 s。

也可以在计时装置或计数装置与流量计、容器液位测定装置、液流换向装置之间用电器或机械联锁,以保证两者同步。

测量的时间t 与水量q分别记入表15的3栏和4栏内。

用质量法测定时,衡器的感量应小于被测质量的0.5%。

用容积法测定时,容器标定的相对极限误差不大于0.5%。

采用流量计法测量时,应保证进入节流装置的液流是稳定流。

用容积法、质量法和数字流量计测量流量时,时间间隔至少20 s。

f) 出水口压力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测定。

压力指针的示度应在压力表刻度的1/3~2/3范围内。

压力表和泵的测压孔的连接管连接时,应完全排除空气,再读仪表示值。

压力表的指针摆动剧烈时,连接管间可装阻尼阀,压力波动值小于5%时,读其摆动范围2/3处的指示作为测量值p W,记入表15。

g) 吸入口的真空度用真空表或液柱(其刻度不大于1 mm)测定。

连接管内允许充气,但不得存水,测得p B,记入表15。

h) 测压孔应靠近泵的进口和出口处,测压孔直径为3~5 mm,孔与管的内壁面垂直,孔周围应平坦,边缘无毛刺。

i) 转速测量用测速仪,测功机转速n1和泵的转速n i,记入表15的1、2栏内。

j) 功率用天平式测功机或转矩转速传感器及转矩转速显示仪测定:
——用转矩转速传感器及转矩转速显示仪时,必须注意传感器的量程、安装精度、零点
调整及相应系数的设置;
——用天平式测功机时,其使用范围不小于测功机额定功率的1/3;当天平的力臂L为0.716 m时,灵敏度荷重 ,当电机功率小于10 kW时,不大于10 g;当电机功率10~20 kW 时,不大于20 g。

力臂长度公差每1000 mm不超过1 mm,将测定值p(即p–p0)值记入表15。

k) 泵的吸入性能试验,在额定的出水压力和转速下,测定流量和吸上真空高度的关系。

试验时应逐渐提高真空度,而不得逐渐减少真空度,且不能中断。

对每一吸上真空度(p S)测出流量、出水压力,试验点不少于7个,并在接近最大吸上真空高度时各点间隔应密一些,测定结果记入表16。

当流量比正常吸上减少3%时(柱活塞泵),是泵的最大临界吸上真空度(p S临),再由此确定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p S允),并换算为允许吸上高度H。

改变真空度可用降低水位法、调节进口阀门和密闭水箱抽真空等三种方法,如图12~图14。

改变其进水状况,从而改变吸上真空度。

在用调节进口阀门时必须在阀门与泵之间设置稳流装置。

图12 降低水位法
图13 调节进口阀门法
图14 密闭水箱抽真空法
4. 1
5. 3 参数计算
a) 压力
p =p M +p S (13)
当进口压力小于大气压时(真空情况)p B (即p S )取正值;当进口压力大于大气压时(灌注情况)p B 取负值。

式中:p ——全压力,MPa ; p M ——出水压力,MPa ; p B ——吸水压力,MPa 。

b) 流量
62
T 104
-⨯=
SKn d Q π (14)
式中:Q T ——泵的理论流量,L/min ; d ——柱塞直径、活塞直径,mm ; S ——行程,mm ; K ——缸数;
n ——泵的额定转速,r/min 。

c) 容积效率
%100q 0⨯=
Q
Q η (15)
式中:η0——泵的容积效率,%; Q q ——换算为额定转速下泵的实际流量,L/min ; Q ——实测流量,L/min 。

(是否为理论流量)
d) 有效功率和总功率
60
q γp Q N =
' (16)
式中:N ′——泵的有效功率,kW ; γ——液体单位体积重量,kg/L ;
常温清水γ=1
i
103000)(n n
n M M N -=
π (17)
式中:N ——泵的总功率,kW ;
M ——电机转矩,N ·m ; M 0——电机空载转矩,N ·m ; n 1——电机转速,r/min ; n ——泵的额定转速,r/min ;
n i ——泵的实测转速,r/min 。

e) 总效率
%100⨯'
=
N
N η…………………………………………(18) 式中:η——泵的总效率,%。

(可用水泵有效功率除以电机输出功率)
f) 允许吸上高度
p S 允=p S 临–2.94×10–3 (19)
式中:p S 允——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Pa ; p S 临——临界吸上真空度,MPa ,按4.15.2k)规定,由试验时测得。

4. 1
5. 4 绘制性能曲线图
工作性能曲线图应包括:Q –p 、N –p 、η–p 、η0–p ;Q –p S 关系曲线,如图15、图16。

图15 往复泵工作性能曲线图16 吸上真空度曲线图示例
表15 往复泵试验记录计算表
型号名称日期年月
试验地点记录
表16 往复泵吸入性能试验记录表
型号名称日期年月
试验地点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