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锦兴学校(小学)各学科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积极改革考试和评价的方法,做到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要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方法科学,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中应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往往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定性评价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应在传统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定性评价,从表征性的分数机制向实质性内容机制转变。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每个时间观察、评价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

3、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过程评价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或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形成性测验评价和诊断性测验评价方法。

4、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客观测验往往局限于

对学科简单知识和原理的考查,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及心理过程难以考查。这些缺点正是主观测验的优点。

5、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纸笔测验多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不能关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表现性测验评价侧重于把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强调实做与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评价操作要点

(一)让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1、注重评价的过程化。由注重“总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2、注重评价的民主化。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被评价者不仅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结论是主客双方共同的“心理建筑物”。评价的民主化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权利的保护。

3、注重评价的人性化。评价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体现“一切为了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要体现评价对孩子的理性呵护。

4、注重评价的定性化。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并且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极其复杂的人,我们在评价时不能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信心、意志等等,把学生由“分数的奴隶”变为一个“完整的人”。

5、注重评价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现出评价的因人而异性。促使优秀生克服骄傲自满情绪,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同时促使后进生克服自卑情绪,树立学习信心,是他们逐步走向成功。使“关爱每一个学生”真正落到实处。

(二)改变评价方式。

1、拓宽评价的范围。

知识评价过程与结论并重。在试卷的编制中,一些客观题要注意把学生的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力度等对学生发展重要的东西纳入评价的视野之内。

评价的信息来源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学生课外的生活习惯、学习效率、作业态度、人际交往、文体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应纳入评价的总体系。

评价的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不仅仅指知识领域,还包括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心智动作技能领域。

2、评价的权限逐渐下放。

让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让老师尽快而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有一个重心认识自己孩子的机会,增强家长与孩子间的教育亲和力。

让同伴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互相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作为成绩记录下来,评价者感受老师的信任和尊重,被评价者心里也能接受,同时引导学生说真话,也可消除学生交往间“双重人格”

的现象,从而促进孩子的发展。

让自己参与评价。使评价客体逐渐变为评价主体,能真正让学生做到“自知”,“自知”才能自强、自律。

四、各科实施要求。

语文

一、考核内容:

学期总评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检查两个成绩构成。期末考试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笔试和口试(说话);平时成绩包括朗读、背诵、作业、写字、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笔试70% ;口试10%;写字、作业5%;朗读、背诵10%;课外阅读5%。

二、评价要求:

口试: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态度大方,语言连贯,记满分,为“优”;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介绍比较具体,说得比较清楚明白,有1—2处结巴或遗漏,酌情扣分,为“良”;基本围绕话题,勉强用普通话,大致说清楚意思,酌情扣分,为“合格”。

笔试:书面试卷共占总分70%,按字(含写字)、词、句(积累)、阅读、习作三部分占分参考比例约为:

数学

一、考核内容:

一试(口算、操作)20%;二试80%。

二、考核要求:

数学科要通过观察、思维、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数学之一学科性质特点,建立能体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素质。

一试:1、要重视口算测试,口算方法可根据各班实际自行选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书面测试。但必需注意

口算的题量不要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2、要重视估算测试,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安排估算单项测

试,方法可参考口算测试方法。

3、要重视实验操作测试,可以根据各年级教学内容,安

排实验操作测试,方法可以是分小小组进行同时操作测试或者

逐个操作测试,得分可按操作步骤分步得。

二试:1、命题还是按七、二、一的比例进行,70%基本题,20%综合题,10%提高题。

2、命题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并且尽量编制与学生熟

悉的事或物为内容的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

边”。要恰当安排一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题,如:一

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还可让学生自己编、自己解答的题。

3、命题中概念题不要出现死记硬背式的题。计算题数据

不要过繁,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计算准确度。应

用题不要考解题思路。

英语

依照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达到二级要求。即中年级为一级要求,高年级为二级要求。

一级:

听、做:1、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听懂课堂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说、唱:1、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2、相互问候。

3、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唱本册教材中的英文歌。

二级:

听:1、听懂课堂活动中的简单提问。

2、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作出适当反映。

3、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但语调自然的

话语或录音材料。

说:1、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

2、与他人就个人或家庭情况进行简单对话。

3、恰当运用日常用语,包括日常用语50句。

读:1、能认读所学单词。

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能按意群正确

朗读所学内容。

写:1、正确使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2、会写教材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3、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玩、演、唱:

1、能按要求做游戏。

2、能唱所学的英文歌。

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艺术(音乐、美术)

一、考核内容:

学生课堂行为习惯20%;基本能力、基础知识70%;个性特长10%。

二、评价要求:

1、课堂课行为习惯:指课前准备,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视其平时表现进行评价)

2、基本能力:音乐指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欣赏及模唱水平。美术指《课标》要掌握的美术知识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美术欣赏、绘画、实用美术、工艺制作的能力等。

3、个性特长:指学生参加活动及获奖情况。

体育与健康

有关体育与健康的考核内容、方法、考核标准详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严格对学生成绩考核的同时,按有关规定,客观公正的评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等平时成绩。将学生体育成绩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

科学

一、考核内容:

由卷面笔试60%和实践操作40%两部分组成,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观察种养制作、实验操作、创造性活动等的方面进行评价。

二、评价要求:

一试:可以进行实验操作(课本要求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的内容)选择一个内容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自定。低年级可以

进行口试(以教学内容为主),还可以制作科学学具。

二试:以教材内容为主,并且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和社会实际进行命题,命题中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是教材中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的内容)。死记硬背内容的题不

要选用。

品德与社会

一、考核内容:

社会学科要体现社会性。评价分为社会知识70%与实践活动30%两部分。

二、评价要求: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评价,把本学期要掌握的知识编成考查试卷。

第二部分是实践能力评价,设置表格进行。

除对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进行考查外,更要重视根据思品与社会具有情感体验性的课程特点进行考查,突出评价内容的开放性与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注重“导行”的实效性考核,低年级要注重考核内容的趣味性,中高年级更要注重在考核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并进一步增强实践操作性,可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考核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

一、考核内容:

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评价由期末考查60%(一试30%;二试30%)、平时表现40%(课堂表现20%、平时劳动20%)综合而成,从而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实践运用知识能力、劳动成果的

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考核。

二、评价要求:

一试:以进行操作测试为主,可以制作小制作,可以考核自我劳动项目或简单的劳动项目。

二试:以教材内容为主,并且要注意结合实际,不要考核死记硬背的内容。

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师生的教学情况,探究适应信息技术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为目的,应突出学科特点,加强技能的考核,以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主。考核形式应以操作考核为主,高年级学生可适当考虑书面考核。考核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考核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不必限于一种形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考核形式,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考核形式,以便让他们能在全体师生面前充分展示他们本学期的所学所得。通过合理的考核形式,引导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同时还可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学会诚信。

附注:

所有学科成绩最终登记为等级

锦兴学校教学处

二Ο一三年九月六日

3.学生品学评价考核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标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结果呈现方式。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要素、关键表现提示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 一是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 二是综合性评语。由自评、互评、师评三个内容组成。自评: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绩;互评:记录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或同龄朋友的希望与祝愿;师评:记录班主任或你最欣赏、信任的老师对自己一学年的评价。 ???? ???? 鰫?????? ???? 夣 ???? ???? 敘 ????? ????

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培训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配合分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发扬公司的企业精神,特制定《培训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作为各级人员培训计划实施与培训效果考核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 凡分公司所有员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三、权责划分: (一)培训管理部门权责 1.制定、修改分公司培训制度; 2.拟定、呈报分公司年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3.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4.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分公司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5.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6.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7.管理公司内部讲师队伍; 8.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9.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10.研拟其他人才开发方案。 (二)各部门权责

1.呈报部门培训计划; 2.制定部门专业课程的培训大纲; 3.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培训信息; 4.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5.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内部培训工作。 四、培训要求: (一)培训安排应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并结合个人兴趣,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合理公平。 (二)凡本公司员工,均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三)分公司培训规划、制度的订立与修改,所有培训费用的预算、审查与汇总呈报,以及培训记录的登记与资料存档等相关培训事宜,以分公司综合部为主要权责单位,其他各相关部门负有提出改善意见和配合执行的权利与义务。 (四)分公司的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等工作以分公司综合部为主要权责单位,并对培训执行情况负督导呈报的责任。各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助。 五、培训体系: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 1.培训对象:所有新进人员。 2.培训目的:协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进入工作状况。 3.培训形式:分公司集中培训。 4.培训内容:涉及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发展史及企业文化,各部门职能等)、公司制度介绍、产品/业务介绍与市场分析、各个口

东关小学各学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锦兴学校(小学)各学科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积极改革考试和评价的方法,做到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要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方法科学,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中应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往往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定性评价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应在传统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定性评价,从表征性的分数机制向实质性内容机制转变。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每个时间观察、评价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 3、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过程评价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或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形成性测验评价和诊断性测验评价方法。 4、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客观测验往往局限于

对学科简单知识和原理的考查,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及心理过程难以考查。这些缺点正是主观测验的优点。 5、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纸笔测验多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不能关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表现性测验评价侧重于把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强调实做与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评价操作要点 (一)让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1、注重评价的过程化。由注重“总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2、注重评价的民主化。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被评价者不仅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结论是主客双方共同的“心理建筑物”。评价的民主化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权利的保护。 3、注重评价的人性化。评价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体现“一切为了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要体现评价对孩子的理性呵护。 4、注重评价的定性化。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并且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极其复杂的人,我们在评价时不能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信心、意志等等,把学生由“分数的奴隶”变为一个“完整的人”。

小学教学评价制度(终审稿)

小学教学评价制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济北小学教学评价制度 为了科学、全面、有效地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精神,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结合我校和学生实际,制定《济北小学教学评价制度方案》(试行)实施意见。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省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评价原则: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采取学生评议、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价的方法,既看结果,更看过程的动态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组织机构: 学校建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 三、制度建设: 1、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见附表),使教师有章可循,明确职责。 2、学校制订了《济北小学年级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 3、学校制订了语数英科等抽测质量奖惩方案。 4、学校制订了音、体、美、社团等奖励制度。 5、每学年据实际情况评价两次次至多次不等(期间可不定期抽查)。 通过上述制度方案,对教学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四、评价办法: 1、评价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

(完整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制度学习资料

果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为促进我校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我校将着力构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评估机制,建立和推行科学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一、评价目的 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和做出的成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定,我们的目的是: 1、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2、为了学校领导能够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评价原则 为使我校的评价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民主、公正,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扬长避短、知不足然后进,真正起到了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将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重发展轻奖惩原则 3、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原则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5、科学性原则 三、评价周期(一学年) 1、评价周期为一学年时间。 2、为了便于管理,评价周期在每年9月份开始 3、当第一个周期完成后,第二个周期将立即继续启动。 四、评价内容 1、师德师风,权重分10分。 2、德育工作,权重分20分。 3、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50分。 4、教育科研,权重分20分。 五、评价步骤 对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评价分三步: 1、月考评。教师师德师风、德育工作月考评由学校行政和德育处负责,值周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常规及业绩、教育科研月考评由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长参与。 2、学期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期考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各工作小组负责。 3、学年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年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教导处、德育处及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该项考评的资料、数据等,供领导小组参考评价。 六、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工作小组机构

1-3年级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和制度

古县中心校 1-3年级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和细则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中应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往往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定性评价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应在传统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定性评价,从表征性的分数机制向实质性内容机制转变。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每个时间观察、评价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 3、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过程评价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或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形成性测验评价和诊断性测验评价方法。 4、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客观测验往往局限于对学科简单知识和原理的考查,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及心理过程难以考查。这些缺点正是主观测验的优点。 5、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纸笔测验多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不能关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表现性测验评价侧重于把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强调实做与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积极改革考试和评价的方法,做到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要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方法科学,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三、各科考试评价细则。 语文 1、考核内容: 学期总评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检查两个成绩构成。期末考试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笔试和口试(说话);平时成绩包括朗读、背诵、作业、写字、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笔试70% ;口试10%;写字、作业5%;朗读、背诵10%;课外阅读5%。 2、评价要求: 口试: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态度大方,语言连贯,记满分,为“优”;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介绍比较具体,说得比较清楚明白,有1—2处结巴或遗漏,酌情扣分,为“良”;基本围绕话题,勉强用普通话,大致说清楚意思,酌情扣分,为“合格”。 笔试:书面试卷共占总分70%,按字(含写字)、词、句(积累)、阅读、习作三部分占分参考比例约为:

学校考试评价管理制度

学校考试评价管理制度 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巩固阶段性教学成果,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提升知识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考试过程,形成科学、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考试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单元质量检测工作 1、单元测试题依照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标准设置测试题。 2、单元测试要确切测出学生知识点、能力点的程度。 3、每个单元测试结束后都要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分析,由任课教师制作补偿性练习。 4、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明确教学改进方法,明确学生学习达标程度,制定出有效二次达标方案并执行。 5、注意收集和整理试题和补偿练习的电子稿,存入学校电子档案。分析和补偿 1、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试卷的讲评工作,不仅帮助学生改正错题,更要指导学生触类旁通,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考试情况,反思教学、总结经验。 2、任课教师要及时将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认真分析统计,认真撰写测试质量报告、测试质量分析及补救办法。 第二部分: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工作

一、命题和印制 1、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期末考试均采用县教研室小学部统一命题的试卷,特殊情况需学校自行命题时,另行通知。其他学科一般采用教研室统一命题的测试题。 2、考试过程中相关责任人要认真做好试题的命制和保密工作,要熟悉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试卷题量、难易程度、题型选择、试卷结构等负有全部责任,,确保命题质量。命题人要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便统一阅卷。 二、组织和监考 1、期中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期末考试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安排,要在考试一周前将考务工作安排通知相关人员。考场安排等组织工作由教导处负责组织落实。要求考生全部参加。凡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考试者,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报教研室。 2、监考教师要认真执行考场规则,考场内不准阅读书报和谈笑,不拨打或接听电话,不准擅离职守,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若试题有“更正”或不清楚的地方,应用粉笔抄在黑板上,不准以任何方式提示考生(报时除外)。一年级试卷需要读题的,只读两遍原题,不予任何说明。

学生评价及考核制度

学生评价及考核制度 学生评价制度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结合《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制定了如下评价机制: 一、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a、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或鼓励,针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精神给予定性评价。 b、每一学期,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给予鼓励性评价,以激励、启发为主。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不同学生段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测查,针对不同学科的训练重点,每学期必搞一些实践能力测查活动。

(一)、数学 1、低年段以口算、听算为主,采取笔试和听试两种,用录音机标准语速录下听算试题,然后下到各村小深入班级进行测查。 2、高年段以口算为主。 (二)语文 1、1—2年级以字、词为主,采取听写字,词来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每班抽一半的人进行口语交际测查,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另一半进行写字测查。 2、3—4年级以朗读课文和听写词语、钢笔字书写为主,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半的同学进行朗读测查,另一半的同学进行听写词语、钢笔字书写测查。 3、5—6年级以口头作文和以抽查半命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听、说、读的综合能力。 4、语言积累、各个学段都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完成大纲指定古诗背诵篇目的基础上,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内容,增加名言、警句、精彩句段的的积累和运用。 三、采用“等级制+评语”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第二次考试的机会。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给予公开、排名,而是采取“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填好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定手册,对考试不及格的,给予学生第二次考试机会,直到及格为止。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教基[200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各地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 1.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3.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

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4.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gt; 5.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6.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7.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的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和改进计划。评价标准应该用清楚、简明的目标术语表述,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1)基础性发展目标: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小学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毛店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定《毛店小学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评价与考试制度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教师素养提升、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为旨归。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评价要求 (一)关于学生考试的要求: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改变就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做法和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状况;要力求科学、全面、合理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进行评价。 对学生平时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测,由年级备课组或教研组共同研究,任课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自主命题实施。试卷应体现层次性,努力使各个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到成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单一的考试成绩不公开、公布,不排列顺序;禁止以考试成绩作为升级或班级、座位安排的依据。成绩只作为教师反馈教学、反思教学以改进教学之用。 考试命题应加强变式测试(即不断改变题目形式,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开放性试题,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减少机械记忆,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每次考试时,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要灵活,如对不及格的试卷可不记分,让学生通过一些其他学习途径(如开卷)再考一次,及格了记上成绩。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二)关于评价的方法与措施 1、要控制平时书面考试次数,学校统一安排期中与期末考试,单元检测随堂进行,加强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提倡采用实践能力考试方式和使用成长记录袋。 2、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教师要在

大学学生会考核制度

为规范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激发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音乐学部学生会强大的凝聚力,特制定此考核制度. 一、例会方面[30’] A、部门例会(各部门自行安排) (1)例会全勤,并无迟到早退现象。若迟到扣1分/人;早退扣1分/人;无故缺席扣2分/人;例会无故未召开扣10分。请假者须于例会召开前向值班人员递书面假条,附部长签名。 (2)例会须按规定时间、地点召开,自行更改时间、地点,若未做好通知(办公室及本部门人员)工作,导致信息不通扣2分;若影响其他部门例会召开时间扣1分。 (3)例会期间,若大声喧哗,吵闹;谈论与本次会议无关内容;吃东西(除特别聚餐)分别扣2分。 (4)例会期间,应保持办公室卫生,爱护其财产。例会结束,若桌椅未摆放整齐,门、窗、灯未关,卫生较差扣2分。 (5)例会质量的总体评价,一般加0分,较好加1分,很好加2分。 B、部长例会 (1)例会全勤,并无迟到早退现象。若迟到扣2分;早退扣2分;无故让副部代替参加扣1分;无故缺席扣3分。请假者须于例会召开前向办公室主任递书面假条,附学生会主席签名。 (2)常委例会中若涉及某部门常委不知道情况,则扣该部门2分。 (3)例会期间,部长对学院工作及其其他部门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予以采纳视情况加1―3分。 C、全体学生会成员例会 例会应全勤,并无迟到早退现象。若迟到扣3分;早退扣3分;无故缺席扣5分。 二、材料报送[20’] (1)各部门须在每月26日之前将本月工作总结及下月计划交于办公室,拖欠一天扣2分,拖欠三天则取消评优资格。 (2)各部门须在每周星期二例会后将本周工作总结及下周计划登于“音乐学部学生会各部门工作周报表”,逾期将扣2分。 (3)其他材料各部门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拖欠扣2分 三、值班方面[10’]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务处 考试的功能主要是甄别和选拔,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形式和量化评价方式,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异化为考试分数。在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往往是学生最紧张的时期。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考试评价也在逐步的“变脸”。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必须改革,但改革并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淡化考试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求,我校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关怀和指导下,进行了”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的实验,实行“等级+评语+特长”的评价制度,给学生创造了宽松和快乐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考评工作达到宽松而不放任,自主而有目标,使考试、评价达到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具体作法如下: 一、考试方法多元化 1、分项考试法 所谓分项考试就是把各学科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项,化整为零。取消期中考试,淡化期末考试,加强平时测验,打破以一张试卷“定乾

坤”的传统。如将原来的语文综合考试卷分成三项:①语文积累测试卷,测试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和名篇、名段的记诵。②阅读理解测试卷,测试学生对于课内外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③作文测试,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速度。有许多学生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分项考试后,他们总能在某项测试中取得优秀成绩,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2、分层考试法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性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因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考试评价应当尊重个体智能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超越考试评价标准的划一性。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试行分层考试: 分层考试法就是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出三套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A、B、C卷,提高题为“A卷”,普通题为“B卷”,基础题为“C卷”,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试卷进行考试。 三卷分层考试的主要模式为:A卷:基础卷60%+普通卷20%+提高卷20%;B卷:容易卷60%+普通卷30%+困难卷10%;C卷:容易卷60%+普通卷40%。 3、口试法 口试就是要求学生当场对问题作出口头回答,能锻炼学生的口头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1.doc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1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

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

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试行稿)

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试行稿)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实践科 一、评价的原则 1.参与性。注重学生亲历实践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保证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即学生是否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参与是否主动积极,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3.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过程、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评价的形式 一般可采取“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或考查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四、评价的实施 评价分活动过程评价和学期评价。 活动过程评价应贯穿每项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由学校或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行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与活动情况加以评价,以充分体现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 学期评价要求各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各年级考核评审小组(以教师为主、可适当加上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等),建立课程实施的评价制度,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

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

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积极进取、钻研业务、教书育人,依据《中华人民 __教师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本办法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评定职称、奖惩和进修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初级中学校全体教师,包括代课教师。 第四条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 第五条政治思想指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修养等。即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第六条业务水平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即是否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否掌 握和了解所任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动态。

第七条工作态度指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对教学业务是否勤于探索钻研并精益求精。 第八条工作效果指教师的工作实效和贡献。教师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是否做出贡献。 第九条客观性原则。考核要以教师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为考核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各种量化指标为凭证,坚持实事求是。 第十条公正性原则。考核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坚持同一标准,不能有亲有疏,宽严不一。 第十一条准确性原则。考核工作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作出与其实际表现相符的评价,防止千人一面。考核工作不走过场。 第十二条教师考核是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成立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考核小组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副校长、教学处、德育处、级组、科组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师代表应不少于考核小组人数的30%。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模板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 摘要:从教育管理角度出发阐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在总结我国新时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简称“考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两者的关系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从而提出今后“教改”和“考改”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制度改革 1997年秋,山西、江西、天津二省一市承担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任务。20XX年秋,全国推广实施修订后的新课程方案;自1999年开始,广东省率先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XX年在全国推广新的高考制度,其间20XX 年初,北京、上海、安徽二市一省开始试点春季招生考试,并且7月份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出台并试行。作为教育改革的两大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简称“考改”)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这两项改革提供借鉴。 一、“教改”和“考改”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996年5月底,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下称新课程计划)。这是一个关于高中课程整体结构改革的试验方案,它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设立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并按照优先必修课、加强限选课、规范活动课的原则,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 新课程计划第一次提出普通高中的具体培养目标,实现了教育本质的返朴归真:突出德育地位,重视人格教育;突出综合素质,重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突出主体精神,重视主体教育;突出公民意识,重视规范教育。它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文明成果的合理选择: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性与技术性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四个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力求处理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学科课程与学生心

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教学内容

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灵川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50条》,制定《灵川中心小学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评价与考试制度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教师素养提升、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为旨归。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评价要求 (一)关于学生考试的要求: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改变就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做法和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状况;要力求科学、全面、合理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进行评价。 考试应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杜绝出偏题、怪题,一般按7:2:1 的比例命题。杜绝用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 对学生平时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测,由年级备课组或教研组共同研究,任课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自主命题实施。试卷应体现层次性,努力使各个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到成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单一的考试成绩不公开、公布,不排列顺序;禁止以考试成绩作为升级或班级、座位安排的依据。成绩只作为教师反馈教学、反思教学以改进教学之用。 考试命题应加强变式测试(即不断改变题目形式,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开放性试题,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减少机械记忆,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每次考试时,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要灵活,如对不及格的试卷可不记分,让学生通过一些其他学习途径(如开卷)再考一次,及格了记上成绩。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二)关于评价的方法与措施

学生考核制度

学生考核制度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评价细则 第一项文明守信 第一条:严格按作息时间统一行动,不迟到、不早退、准时参加各科课堂学习和各类教育活动,时间观念强、说话诚实、办事认真。 1、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没有家长说明,假后不按时返校者,一次扣三分)。 2、旷课一节扣3分。 3、每学期迟到累计10次,无故逃学、旷课者,学校将联系家长将其劝回原学校就读。 第二条:按时认真参加值日或扫除。 1、逃避值日,对不按要求补做的扣3分,及时补做扣1分。 2、说谎、伪造证明一次扣3分。 第三条:严格考风考纪,不弄虚作假。 1、考试作弊者,除全校通报外一次扣3分。 2、遵守考场纪律,不得影响他人(说话、嬉笑、窜座等),如有此类现象发生,一次 扣3分。 第二项文明礼仪 第四条:尊重学校教职工及客人,与教职工及客人相逢,主动问候、让路、让座, 认真 倾听教师教诲,有礼貌地与教师交换意见。 1、与师长抢道争先一次扣1分。 2、回答师长问话不起立,直呼老师姓名,给教师起不雅外号者一次各扣2分。 3、不接受师长批评,与教师顶撞、态度恶劣者一次扣5-10分,辱骂师长的回原学校就读。 4、随意进入教工厕所的,一次扣2分。 第五条:升国旗、奏国歌要严肃、脱帽、行注目礼。 1、违反之一者一次扣1分。 第六条:坚持天天穿校服,天天佩带学生校牌;男生不留长发、不理怪发型,女生不烫发、不化妆,男女一律不染发、不留长指甲、不佩带首饰。 1、无故不穿校服一次扣2分。 2、无故不佩带校牌一次扣2分。 3、留长指甲一次扣2分 4、衣着发式不符中学生身份,除让其修整、更换外,违反之一者各扣2分。 第三项文明说话 第七条:使用文明用语、态度谦逊、不开过分玩笑;不说脏话。 1、出口脏话一次扣3分,并参加学校良好行为习惯培训学习,写出学习心得。 2、因说话没有分寸、导致双方冲突,没有造成影响,主要责任者一次扣3分。 3、故意用语言挑衅,导致双方冲突,没有造成影响,主要责任者一次扣3分,并通知家长。 第四项文明举止 第八条:与人相处谦恭有礼、行为举止文明高雅,不追逐打闹、摘花折枝、踩踏草坪;不在教学楼内、楼前静区等地踢球、打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