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华人系列(处方药杂志)

FDA华人系列(处方药杂志)
FDA华人系列(处方药杂志)

仿制药在美国

《中国处方药》网络版[第78期] 发行日期:2008-9-30

在鼓励药物创新的今天,探讨仿制药的发展有其特别意义。发展仿制药为我国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随着美国FDA于2007年7月10日预批准(tentative approval)中国的第一个仿制药(用于HIV的治疗),中国仿制药走向世界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例的成功,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仿制药走向世界首先要求的是我们对仿制药认识和研发思路总体水平的提高。例如,仿制药仿的到底是什么?是标准,还是参比药品?读完本期的文章,我们希望读者能理解,为什么美国FDA认为仿制药是原研药的一个复制品,要求其在规格、剂型、用药途经、安全性、质量、效果和适应证都要与原研药保持一致。否则,有可能“仿”出一个新规格、新剂型、新的用药途经,而无相应的临床数据予以支持的“新药”。前几年,我们国家用仿制“仿”出的“新药”还少吗?

另外,我们天天讲cGMP,但是有多少企业真正把它融化到血液中呢?就在今年9月16日,美国FDA给印度最大的一家仿制药厂——兰伯西(Ranbaxy)发出了警告信,并全面禁止其在Dewas和Paonta Sahib两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包括原料药和制剂)进入美国。同时,FDA还停止了对其新的仿制药申请的审批。原因就是它们不符合cGMP的规范,即使美国FDA目前尚未发现其产品有任何质量问题。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呢?国内的工厂是要把cGMP当成应付核查的一项紧急任务,还是把它当成一个持续的目标而天天为之奋斗?我们对过程的控制应有多大的关注?

本期的嘉宾余煊强(Lawrance Yu)博士是美国FDA仿制药审评部主管科学政策的部长。近些年,美国仿制药的一些新的审评政策,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评模式,都是出自他的努力。他还是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发起者、倡导者和执行者。余博士来自中国浙江省。他独特的天资、勤奋和学识,使他在1999年进入FDA之后,成为最受瞩目的一颗“新星”。他不但是中国大陆华人在FDA中级别最高的官员,更重要的是他的科学功底在FDA 首屈一指。余博士撰写和发表了150篇论文和专著章节,并在公开场合下就FDA仿制药的审评政策及背后的科学思考进行了100多场的讲演。余博士是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AAPS)物理药学和生物药剂学分会的主席,AAPS杂志副主编。2007年,余博士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邀请,专程来北京进行讲演和交流。同时,他还在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和其它国内举办的药物研发研讨会上,就中国仿制药走向世界为题发表

过多场演说。

中国药厂在走出去的过程中,cGMP的软件问题、资金实力、语言障碍、知识产权保护都是制约向外发展的现实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国际化人才的匮乏,而由此导致的畏难情绪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企业裹足不前。我们希望,通过余博士对于美国仿制药法规沿革、审批程序及仿制药质量和生物等效性标准的介绍,让关心中国仿制药走向世界的有识人士获得更多的权威信息,同时能克服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启发和帮助他们走向世界。

专题主持人

郑强博士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李自力博士

美国默克公司亚太地区药品审评政策研究总监(前美国FDA临床审评组负责人)

美国仿制药的历史演变

《中国处方药》网络版[第78期] 发行日期:2008-9-30

1984年通过“Hatch-Waxman法案”的时候,仿制药仅占美国处方药市场的18%。在保护原研药生产商对于知识产权的合理权益的同时,这项法案把价格竞争带进了处方药市场。正是由于这种“引入竞争”机制的存在,仿制药使得整体药品价格明显回落。

余煊强(Lawrence X. Yu)博士

张清阮文兴译

当今,仿制药占据着美国65%的处方药市场(见表1)。由于仿制药的价格比原研药要低得多,它们的存在,每年为患者和经销商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的花费。在2006年,仿制药的平均零售价格是32.23美元,而原研药的平均零售价格却高达111.02美元。2007年,仿制药在美国的销售额已达585亿美元。2007~2010年,大概有110种药品相继失去专利保护,据估计它们现在一年的销售额高达500亿美元。因此,仿制药的竞争将会继续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实惠。

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药品价格竞争及专利回复法》,也称“Hatch-Waxman

法案”。一般认为,上面的这些经济实惠是该法案在健康政策上取得的胜利。该法案改进了FDA对于仿制药的审批程序。国会通过该法案的时候,仿制药仅占处方药市场的18%。在保护原研药生产商对于知识产权的合理权益的同时,这项法案把价格竞争带进了处方药市场。正是由于这种“引入竞争”机制的存在,仿制药使得整体药品价格明显回落。我们注意到,最大幅度的价格回落,发生在第二个仿制药生产商把其仿制药推上市场之后(见表2)。

美国FDA对仿制药的监管和鼓励,大大推动了公众对仿制药的认可。仿制药在美国上市前,必须向FDA提交申请,并且得到批准。FDA的仿制药审评部(OGD)是唯一一个法定审批仿制药的官方部门。在过去24年里,OGD批准了9 000种以上的仿制药产品,数百万的病人因此受益。同时,仿制药的出现减慢了美国处方药的价格上升,使其涨幅小于1%。

然而,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颇有争议,这已成为医务人员、制药界、患者以及政府官员共同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争论在美国之外的地区尤为强烈。对仿制药审批过程的细

节缺乏了解,以及对于支持该审批过程的科学严密性认识不足,常常是这些争论产生的诱因。而且,FDA审评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什么是仿制药

当一个药被发现并开发后,原研药的厂家享有该药的专利保护期。当专利过期后,一般是20年后,那些在疗效上同原研药一致的仿制药就可能以“化学名”或“通用名”经批准后上市。仿制药和原研药有着等同的治疗效果。在正式的场合下,我们称原研药为参照药品(RLD)。在美国,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上市前都必须通过FDA的审查和批准。

首先,为了得到FDA的批准,仿制药研发厂家必须提供相关数据,证明该仿制药在药学上与参照药品等同。药学上的等同要求仿制药品含有与参照药品一样的活性药用成分,并在浓度、剂型、用药途经上同参照药品保持一致。另外,它还必须在浓度、质量、纯度和相同性四个方面符合法定的或其它适用的标准。这就要求仿制药研发厂家提供原料药(包括相同性、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以及药品制剂(包括成分组成、质量控制、生产流程,包装和稳定性)两方面的数据。

另外,仿制药研发厂家还必须提供数据,证明仿制药同参照药品之间的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是指两种在药学上等同的药品,用相同的剂量在相似的条件下进入人体后,其中的活性药用成分到达作用位点的速度和程度应没有显著的差别。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是速释片或控释片,仿制药研发厂家一般需要提供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数据,证明仿制药和参照药品之间的生物等效性。

对每一个被批准的药品,FDA都会给一个“疗效等效性”的分类编码,发表在“上市药品疗效等效性手册”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橘皮书”。疗效的等效性要求药品同时满足药学上的等同和生物学上的等效。因此,病人在药品说明书的指导下使用药品时,能取得相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疗效等效的药品可相互替换,而不需要剂量的调整或增加任何监测手段。

然而,由于仿制药中的某些辅料如着色剂和调味剂可能不同,所以仿制药的外观和味道与参照药品可能有所差别。有时由于原研药厂对于制剂处方进行了专利保护,仿制药研发

厂家必须改变一种或多种辅料。这些改变不会影响仿制药的功效,因为仿制药研发厂家必须向FDA证明仿制药和参照药品之间的生物等效性。另外,由于美国商标法不允许仿制药和市场上已有的药品有一样外观,仿制药和原研药看上去也要有所不同。不管如何,FDA对仿制药实施和原研药一样的要求,来确保其安全、有效,并质量可控。

仿制药的历史演变

1962年以前,FDA只负责审批药品的安全性。然而,1962年的“反应停悲剧”使得那年通过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的修正案中,加入了“有效性”的要求。从此之后,新药在上市前,必须要向FDA提供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数据。当时,对于在1962年之前已审批通过的新药,其仿制品的上市申请可以同样完全基于已出版的科学医药文献,我们通常称之为以“文献”为基础的上市申请。它只需提供该药品安全的文献依据。然而,如果要仿制1962年之后审批通过的新药,仿制药厂家却被要求进行同原研药生产商一样的安全和有效性试验,以获得FDA的批准。这样一来,极大的限制了研制仿制药的商业动力。

Hatch-Waxman法案改变了一切,它创造了仿制药的现代审批体系。在这个新的审批体系之下,仿制药研发厂家不需要再重复原研药厂已进行的有几百到几千例的病人参与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由于原研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和之后多年的病人使用中得到很好的证实,所以要求每个仿制药完全重复人体的试验既不科学,也是不符合伦理的要求。取而代之,仿制药研发厂家需要证明仿制药与参照药品的生物等效性。

Hatch-Waxman法案假设生物等效性是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个良好的替代指标。由于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是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的,Hatch-Waxman 法案还进一步假设在健康人群中取得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对病人是等同的。虽然,在成百上千的仿制药被批准并且在病人身上有效使用后的今天,这些假设都得以验证。但是在1984年,当生物等效性理论还没有完善时,那些假设是极其伟大的进步。

Hatch-Waxman法案不仅建立了现代仿制药的审批制度和流程,当专利法用于药品时,该法案对于专利法也作出了重大的更改。这些更改包括:

①延长原研药厂家的专利期限,以弥补由于FDA审批所带来的专利时限的消耗;

②通过专利侵权豁免规定。仿制药研发厂家如果是为了上市申请的目的,在原研药的专利年限内,只要符合FDA的法规,就可以进行仿制药的研发,而不会被认为侵权;

③设立机制来挑战原研药专利的合法性,为对原研药专利的合法性、可执行性,或侵权性进行挑战的行为设立奖励政策;

④并且给予FDA一定的权利,为药厂提供(在专利期之外的)一定的市场独占期。

虽然1984年Hatch-Waxman法案为专利侵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避风港,然而,它也要求了仿制药研发厂家在提交上市申请时声明原研药的专利状态。1984年的Hatch-Waxman法案提出了四种可能状态声明:Ⅰ:专利尚未申请;Ⅱ:专利已经过期;Ⅲ:专利将会过期;Ⅳ:专利无效或不存在侵权。

这些分别被称为第Ⅰ、Ⅱ、Ⅲ和Ⅳ状态声明。以第I或第Ⅱ状态声明为基础的仿制药申请,满足了所有法规和科学要求之后就会被批准。以第Ⅲ状态声明为基础的仿制药申请,则要等到专利过期后,才能得到批准。

以第Ⅳ状态声明为基础的仿制药申请,其申请者必须首先通知专利的所有者。而专利的所有者可以在收到该通知的45天内提出专利侵权的诉讼。如果专利所有者在时限内提起诉讼,那么FDA在下列任何一个事件发生前,不能批准仿制药:①法庭判决原研药专利无效或侵权不存在;②法庭认定侵权存在,但是专利已经过期;③在专利持有人收到第Ⅳ种声明通知后的30个月(该期限法庭有权修改)。

一旦原研药厂家表明要以第Ⅳ状态声明为基础起诉仿制药厂家,FDA则在30个月内不能批准该药,除非法庭在此之前判决原研药专利无效或侵权不存在。如果在30个月内,法庭判定原研药专利无效或侵权不存在,FDA可立即批准仿制药申请。如果在30个月内,法庭判定原研药专利有效而且侵权存在,FDA就必须等到该药专利过期后才能批准仿制药申请。

(注:本文观点并不代表美国FDA的观点;作者联系方式:Lawrence.Yu @ https://www.360docs.net/doc/127645480.html,;

张清,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阮文兴,北京大学国际药物工程管理硕士项目首期学员。)

余煊强(Lawrance Yu)博士,美国FDA仿制药审评部主管科学政策的部长。在美国致力于仿制药新审评政策的研究,并且是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发起者、倡导者和执行者。兼任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AAPS)物理药学和生物药剂学分会的主席,AAPS 杂志副主编等职。

美国FDA仿制药的法规及审批程序

《中国处方药》网络版[第78期] 发行日期:2008-9-30

FDA鼓励使用ICH CTD格式提交仿制药申请文件。FDA对仿制药的技术审评包括化学、生产、控制、生物等效性以及标签说明书。

余煊强(Lawrence X. Yu)博士

张清阮文兴译

FDA 仿制药部(OGD)

FDA隶属于美国政府的卫生和福利部。由9个部门组成:药物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生物制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BER);器械和辐射健康中心(CDRH);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CFSAN);兽药中心(CVM);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NCTR);局长办公室(OC);法律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Chief Counsel);药政事务办公室 (ORA)。

FDA通过确保人用药品、动物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放射用品的安全、有效,来行使其保护公共健康的职责。同时,FDA还肩负着促进公共健康的使命。通过鼓励创新,使药品、食品更加安全、有效、可获得。同时,FDA通过为大众提供正确的、科学的信息,使他们可以选择让自己更健康的药品和食物。

CDER负责审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负责新药审评的部门包括:新药审评部,临床药理部,生物统计部和新药质量部。仿制药部(OGD)负责审评仿制药,而非处方药部负责审查OTC药品。稽察部负责cGMP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流行病部负责药品的安全。CDER通过保证美国国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来完成其保护公共健康的使命。

仿制药部的雏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药品专论部。1984年Hatch-Waxman 法案颁布之后,药品专论部就变成了药品标准部。药品标准部包括仿制药室和生物等效性室。仿制药部(OGD)于1990年成立。其使命是确保美国人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的仿制药。OGD通过执法上的不断进取和追求革新,来改善人类健康,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它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包括:有责任制、多元化、公正、追求卓越、职业操守并且公开透明。这些核心价值不但是其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OGD内部或OGD同其服务对象间交流的一个基石。

OGD现由6个室组成:3个化学审评室,2个生物等效性室,1个药品说明书和项目支

持室(图1)。在不远的将来,还有两个室会诞生:微生物室和第4化学审评室。每个化学或生物等效性室有4个审评小组,每个组有5或6个评审员。化学或生物等效性评审员一般有化学、化工或者药剂博士学位。药品说明书和项目支持室有2个说明书管理小组、1个项目支持和几个项目经理。从事药品说明书和项目支持工作一般要有药学博士学位。OGD 现在有超过270名专业审评员和管理人员。

递交仿制药申请应注意的事项

凡是要在美国上市的仿制药都必须提交FDA仿制药(ANDA)申请并获得美国FDA的批准。批准后,只要不与原研药的专利保护和独享权冲突,申请者可以生产并上市该仿制药。仿制药的申请被称作“简化申请”,是因为它们一般不需要单独提供临床前(动物)和临床(人)上的数据,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FDA在批准原研药的时候,安全性和有效性就已经建立了。

为了保证审评工作的高度有效,申请者必须提供充分的数据。OGD鼓励申请人根据国际协调会议(ICH)对于人用药物的注册技术要求,即通用技术文件(CTD)的格式,提交ADNA。ICH CTD在欧盟、日本、美国已被认可。它有5个模块,见表1。

模块1包含了管理和处方信息,这个是区域特异的。在美国的ANDA,模块1应该包括以下信息:①申请书3674;②专利认证信息,见仿制药的规章概述;③原研药信息,包括NDA号、药名和生产商;④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对比,包括使用条件、有效成分、非有效成分、给药途径、剂型和剂量;⑤环境影响分析;⑥药品说明书(草稿)。

模块2为概论。它包括药理作用分类,作用模式以及临床适应证。模块2的ANDA应该包含药品质量的高度总结和生物等效性表格。质量总结部分应是模块3内容的综述,它对提高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评模式的效率非常有用。仿制药的总体质量总结样例可以在https://www.360docs.net/doc/127645480.html,/cder/OGD/QbR上看到。生物等效性数据表的说明也可以在

https://www.360docs.net/doc/127645480.html,/cder/ogd/ Summary_BioTables_CTD.htm.上找到。

模块3应该包含原料药和制剂相关的化学、生产和质量控制信息。原料药信息包括:①基本信息:包括命名、结构、理化性质②生产信息:如生产工艺描述、工艺开发和控制、原

料控制、工艺验证和评估③特性,包括结构和杂质解释④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如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分析方法验证⑤原料药的稳定性

制剂产品信息包括:①制剂产品描述及组份说明;②药品开发:包括确定产品质量框架、仿制药的设计开发、确定关键工艺参数、以及工艺的控制和改进;③生产信息:包括生产商、批配方、工艺描述和控制、以及工艺验证和评估;④辅料控制,包括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

⑤制剂控制:包括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以及批检验。尤其要注意杂质的数量和种类;⑥稳定性信息以及包装密封系统说明。

模块4是关于动物实验的信息,并不是ANDA要求的。所以,仿制药申请一般不包含模块4。

模块5是临床研究报告。对于ADNA,生物等效性信息应该在这个部分体现,包括:①生物等效性研究;②体外-体内相关性研究;③生物分析方法开发。案例报告,包括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也应包括在此。

仿制药的审批过程

图2显示了FDA对仿制药的审批过程。收到申请后,仿制药审评部法规支持小组的项目经理将会进行一个立卷审查,来确定申请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和可接受性,从而保证其包含有所需的信息以利于技术审评。评审员会把申请文件的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与FDA的法规要求清单相比较。如果申请文件有严重的缺陷,那么申请人可能会收到“拒绝接受”的信件,例如,在相同用药途径的情况下,如果某种非有效成分超出了已被批准药品中的水平,就属于严重缺陷的情况。其它一些常见的严重缺陷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设计不合理,生物等效性研究不完整、稳定性数据不完整、包装的不完整,或申请文件的要素不正确。

法规支持小组还要确认所有申请文件都包括了有关专利和独占权的声明。该声明必须包括“橘皮书”中列出的原研药所有的专利和独占权。因为新的专利和独占权在审评过程中还会出现在“橘皮书”中,对专利和独占权的审评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申请人必须对其寻求上市的仿制药有关的专利提出其声明。

法规支持小组在完成了立卷审查后,如果确认申请文件包含了所有需要的内容,申请就被接受了,随即就会分配到技术评审员,开始技术审评。同时,项目经理向稽查部提出要求

进行“生产厂商评估”的申请。稽查部会确定制剂的生产商,原料药的生产商和外部检测单位的运行是否符合cGMP的要求。稽查部对申请上列举的每一个厂商都会分别进行评估,发表一个总体意见。为保证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稽查部可能安排批准前检查。

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审评重点在于保证仿制药的设计合理并且生产质量可控。原料药和制剂都必须符合USP(如果有的话)和适当的FDA标准。申请人必须证明仿制药在上市前其稳定性与其说明书一致。上市后,申请人必须继续监测药品的稳定性。同时,申请人还必须用数据证明,包装系统不会和药品相互作用。如果生产的是无菌药,必须提交相关的数据,以保证无菌的要求。技术审评还包括制剂工艺,生产流程、原料药质量标准和质控、无菌处理、包装系统,以及在加速和室温情况下的稳定性数据,以保证药品的可接受状态。

生物等效性的审评目的是保证仿制药和与其相关的原研药是生物等效的。这也就是指仿制药中有效药用成分在体内吸收的速率和程度与原研药的差别不大于某个确定的范围。对于固体口服的品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在24~36岁的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试验设计一般采用单剂量两次给药,双组交叉设计。试验组试验结果的几何平均值一定要在参照药品值的80%~125%生物等效性区间里。否则,这个试验就是失败的,就要重新做。

签说明书的审评是确保了仿制药标识(包装说明书,容器和包装标签和其它提供给病人的信息)同原研药的内容一样。当然,生产商、分销商的名字,或者其它和仿制药品独特特征(如药片大小,形状或者颜色等等)可以有所不同。另外,标签说明书审评目的还包括发现那些可以引起药疗错误的因素,比如,听上去或看上去相似的药名,或药名或剂量的清楚明显程度不够。

最终批准前,稽查部的检查结果非常重要。这个核查不仅决定是否符合现行cGMPs的要求,同时也对该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如果没有通过稽查部的检查,那申请人就可能会收到一封不批准的信。在这种情况下,仿制药产品的批准就可能被延迟,一直到通过稽查部的再次核查。

如果在生物等效性审评过程中,发现生物等效性的试验存在问题,那么生物等效性审品室就会发出一封要求补充说明的信件,要求申请人提供进一步的数据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审评员认为申请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没有问题,生物等效性审评室也会发出一封初审信件,

说明现在没有进一步的问题。

如果化学、生产、质控、微生物学或者标签说明书的审评有问题,那么审评部门也会要求申请人提供进一步的数据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申请人提供如何提交补充资料的法规指导。如果上述项目的审评符合要求、并且批准前检查及生物等效性审评都完成并没有进一步的问题,申请书就呈递上报进行批准。

在申请的所有部分都符合要求后,申请人就会得到一份OGD批准书或临时批准书。批准书只许申请人上市销售已被批准的仿制药。如果批准发生在专利或独占权过期之前,OGD 会发给申请人一个临时批准书。最终批准要等到所有的专利、独占权过期或者法庭判定原研药专利无效或侵权不在。临时批准不允许申请者把仿制药上市销售。

总结

仿制药是原研药的一个复制品,要求在剂型、安全性、浓度、给药途经、质量、疗效和适应证都一样。仿制药应可以和原研药相互代替。Hatch-Waxman法案的科学前提就是,药学等同和生物等效的药品具有等同的疗效,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在该法案实施将近24年时的今天,它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立法典范。它给社会带来的一个价值,就是给无数美国人带来更多廉价、高质量、安全、有效的药品。FDA鼓励使用ICH CTD格式提交仿制药申请文件。FDA对仿制药的技术审评包括化学、生产、控制、生物等效性以及标签说明书。

(下期,本栏目将介绍美国仿制药的质量和生物等效性的标准。)

药品监管新理念:质量源于设计

《中国处方药》网络版[第79期] 发行日期:2008-10-31

国家通过启动重大专项把鼓励药物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然而,我国药品生产和审评以仿制药为主的现况一时还难以改变。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药品的质量。药品安全问题通过完达山制药厂的刺五加注射液这类案例的再次出现,使对药品质量监管新模式的思考和探索有了进一步的紧迫感。仿制药将为我国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础保障。在此情况下,这种探讨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药品质量问题在我国现阶段是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即使单从药品的研发、生产、审评和监管等业务角度看,也可以粗略地分成操作和技术两个层面。传统上讲,前者是药品生产和监管(GMP)主要关心的内容,后者是药品研发和审评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近年来国际上提倡的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 QbD)的理念将上述操作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整体地纳入了集药品研发、生产科学(Manufacturing Science)和监管科学(Regulatory Science)为一体的科学范畴,为从根本上提高药品质量提供了科学基础,也为药品监管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手段。

然而,国际上有关质量源于设计的实践往往以原研药为主。由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举办的2007和2008两届国际QbD研讨会上的案例报告都是有关原研药的。我国以仿制药为主的现实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制药业整体科学和资金基础都相对薄弱,药企更依赖于政府药品审评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如何有效地将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应用于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审评和监管,不但对提高仿制药的质量,而且对创新药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继本专栏上期美国FDA仿制药审评部主管科学部长余煊强博士关于非专利药在美国的

介绍之后,余博士又与蒋文蕾(Wenlei Jiang)博士专门为本期的专栏撰写了两篇集中讨论仿制药质量审评的文章。其中第一篇重点阐述了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与药品化学、生产和控制(Chemistry, Manufacturing,Control)的关系,第二篇重点介绍美国FDA仿制药审评部创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仿制药审评模式(Question based Review, 简称QbR)及其与质量源于设计的关系。

蒋博士是美国FDA仿制药审评部科学政策组的药理学家,主要从事生物等效性研究方

法推荐、制定复杂剂型审评政策,参与仿制药质量源于设计和问题为导向的审评模式的研讨工作。

我们希望余博士——作为美国FDA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和以问题为导向的仿制药审评模式的主要发起和执行成员,和蒋博士的文章会帮助大家明确了解美国FDA仿制药质量审评的关注点,为探讨提高我国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有效途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专题主持人

郑强博士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李自力博士

美国默克公司亚太地区药品审评政策研究总监(前美国FDA临床审评组负责人)

美国仿制药审评模式及原料药质量审评概述

《中国处方药》网络版[第79期] 发行日期:2008-10-31

美国FDA清楚地认识到药品质量不能仅靠最后的测试来提高,而是来源于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并且在良好的cGMP条件下生产。

蒋文蕾博士余煊强博士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医生、药剂师和广大消费者很少对美国的医药产品质量问题产生过怀疑。伪劣药品的时代在美国已成为历史,现在鲜有所见。美国的消费者普遍认为他们所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质量确实可靠,并有赖于这些高质量的药品保护生命和健康。

广大消费者之所以对美国医药产品的质量高度信赖,是有其充分理由和根据的。众所周知,美国的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受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密切监管的行业。美国FDA对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起到了核心监管作用,药业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有无质量差异,消费者通常难以辨别。例如,当从服用原研药换为服用仿制药后,患者症状的恶化是由于潜在的疾病恶化还是因仿制药和原研药质量不同造成的? 有时,发现问题是出自药品的质量时,一切都为时过晚,患者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副作用影响或已经死亡。因此,消费者注意的不仅仅是他们购买药品的花费,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有可能因为药品质量问题丧失生命的后果。鉴于这些原因,FDA仿制药审评部门必须为消费者来执行其法定的质量监管职责,必须代表公众来审评简化新药申请以确定仿制药和原研药有相同的质量,可以上市销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简称QbD)的理念被大力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仿制药审评模式(Question based Review,简称QbR)为响应此倡议应运而生。本文将重点阐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和FDA仿制药审评部门怎样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评模式来评估仿制药的质量,另外也简单介绍确保仿制药质量的其它重要环节:现场考核和仿制药批准后的补充资料审评。

1.仿制药的质量

FDA认为高质量的药品必须没有污染,其疗效必须稳定并且和药品标签上的承诺一致。

仿制药与原研药应具有相同的质量。同原研药一样,仿制药的质量来自于产品的精心设计,生产过程的合理控制,药品必须在符合cGMP的条件下生产。当然,仿制药的质量也必须符合FDA制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由一系列的测试项目、分析方法和标准限度组成。符合质量标准是指当原料药、半成品或成品药用质量标准中的分析方法进行测试时,其测试结果符合标准限度。质量标准由生产厂家建议,FDA最后审评批准。所有的上市药物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另外,如果生产厂家需要更改质量标准,必须事先通过FDA批准方可实施。

在美国,如果药品生产条件不符合cGMP标准,即使药品最后能达到所制定的质量标准,这些药品仍被认为是假冒伪劣产品。这是因为如果药品厂家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没有良好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并且药品的生产条件不符合cGMP标准,即使测试的几十粒药片达到质量标准, 并不意味着同一批生产的上百万药片都能达到同样的质量标准。FDA清楚地认识到药品质量不能仅靠最后的测试来提高,而是来源于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并且在良好的cGMP条件下生产。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药品的生产和质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被合理的设计所控制,最后的药品测试只是用于确认产品的质量。

在现有体制下,质量标准仍是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将药品的合理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与质量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药品的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控制。

2.药品质量源于设计

FDA大力倡导的QbD是一个系统的药品开发方法。它强调要制定目标,并在可靠的科学和质量风险的管理基础上,对产品和工艺具有良好的理解和控制。这就意味着在药品开发中要合理地设计开发产品和生产工艺,这样才能确保预定药品的质量。QbD确定了与疗效息息相关的重要的产品属性,理清哪些是关键工艺参数,建立生产工艺(包括原料药属性、辅料属性、和工艺参数)和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确认其中可能变化的因素。这些知识将用于建立牢靠的生产工艺持续生产质量一致的产品。简而言之,QbD包括了以下步骤:

2.1 制定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

在QbD理念下, 在药品制剂开发之前,药剂科学家应知道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以确保产品开发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是包括成份、含量、溶出度、剂型、纯度、稳定性以及生物等效性等的产品质量特性。如果药品拥有这些质量概况,就可以持续一致地向患者提供标签上所承诺的治疗效果。对仿制药来说,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是比较明确的,可以从原研药中归纳出来。确定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有助于指导药剂科学家建立制剂策略,使制剂开发工作更为有效并具有针对性。

2.2 设计和开发产品及生产工艺

对于仿制药的产品设计,药剂科学家通常先研究原研药的知识产权,分析原研药的成分和可能的生产工艺,以及对原料药进行处方前研究。原研药的分析包括外观、化学和包装各方面。关于处方前研究,除了从文献资料中收集原料药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方面的性质外,药剂科学家应做实验获得一些关键的药物性质,如在不同pH下的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资料,药物晶型等。另外还应研究原料药和辅料的兼容性。对产品工艺的设计,考虑的因素应包括药物性质,所期望的药物产品性质,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可靠性,仿制药厂家拥有的工艺经验、设施和设备等。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应综合考虑。

2.3 确认关键的质量特性、工艺参数和变化因素的来源

仿制药厂商首先应基于以前的经验和知识,确定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物质特性和所有的工艺参数,再用风险管理和积累的经验分析来确定哪些工艺参数和物质特性需要作进一步的考查。其次,通过实验设计来确认关键的工艺参数和关键的物质特性两者之间的联系。关键的物质特性是一些必须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原料药、辅料、半成品、成品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微生物性质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关键的工艺参数是指在正常的操作范围内,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有着直接和重大影响的工艺参数。关键的工艺参数和物质特性研究可以安排在小试和中试实验中进行,并不需要在cGMP条件下进行。最后,在放大生产时,根据需要,可以做额外的实验来确定在小试或中试中得到的参数和关联模型是否能仍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4 有效控制工艺流程以持续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对于工艺流程,最基本的控制是了解工艺参数的操作范围和被验证的可接受的范围。被验证的可接受的范围是指当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工艺参数在此范围内变化仍可保证产品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操作范围应在被验证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在操作范围内进行生产,可以稳定地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另外,仿制药的生产商也可考虑多个原料药、辅料特性和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相对灵活的流程控制,即原材料和工艺参数的设计空间。仿制药厂家通过实验设计来建立设计空间并提供给FDA进行评估和审批。如果设计空间被FDA批准了,任何在设计空间内的变化(例如: 关键的原材料质量特性和工艺参数的变化)都不会被认为是生产工艺的变化,无需向FDA提交产品批准后的补充资料。

在QbD模式下,合理地理解药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是仿制药质量的保障。成品测试只是验证产品的质量。FDA严格的审评,高质量标准的制定,以确保药物设计的合理性和工艺流程的可靠性。

3.问题为导向的仿制药质量审评模式

针对FDA的QbD倡议,FDA仿制药审评部门开发出一种新的仿制药质量评估制度,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评模式(QbR)。QbR是一种新的质量评估模式,将着重审评关键的药品质量性能。QbR的开发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①产品质量源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产品测试只用于质量确认。②审评中考虑到仿制药产品的风险,并最大限度地合理运用审评时间、精力和资源。③保留了仿制药审评部门内已有的最佳审评体系。④运用最佳的科学知识,加强与仿制药厂家的交流。

QbR包括一系列的科学和管理问题,旨在:①帮助仿制药审评部门有效地评估制剂的关键属性,有力地控制配方,生产工艺及参数,并建立与临床功效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准备完整统一的审评报告。②帮助制药企业了解仿制药审评部门的审评标准,增加工作透明度。

③指导制药企业把药品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用于仿制药开发,另外也有助于对仿制药开发进行风险分析。

4.仿制药品原料药质量审评

对于简化新药申请中的化学、生产、控制部份,仿制药厂家需要提供原料药以及药品制剂两方面的数据。另外仿制药厂家也提供原料药合成厂家的药物管理档案(Drug Master File)*号码和授权信,以便仿制药审评部门一起审评。

仿制药质量审评一般是从原料药的审评开始,原料药信息应包括:①基本信息:如命名、结构、理化性质;②生产信息:如生产工艺描述、工艺开发和控制、原料控制、工艺验证和评估;③原料药和杂质结构确认;④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如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分析方法的验证;⑤原料药的标准品信息;⑥包装;⑦原料药的稳定性。以下将把QbR 的问题按每个审评部分逐一进行分析。

4.1 基本信息

QbR包括以下两个问题:原料药的名称、分子结构、分子式、分子量是什么?原料药的下列理化性能是什么?包括外观、pKa值、晶型、溶解度、吸湿性、熔点、分配系数。

仿制药品应与原研药有一样的原料药成分,例如同种化合物的同种盐或酯,但允许有与原研药有不同的晶型。如果已知原料药有多种晶型存在,应列出所有晶型,并指出哪种晶型用于仿制药物制剂。另外, 药物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度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这些与药物产品安全疗效直接相关的性质。

4.2 生产信息

QbR包括以下两个问题:谁生产原料药?在原料药的生产过程中,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是什么?

在此部分,审评者评估仿制药申请商所承诺的原料药生产工艺。仿制药申请商应提供原料药合成路线,包括生产工艺、合成条件(包括温度,时间等)和工艺流程控制。其中有关药物关键质量特性的工艺步骤必须详尽描述,其它步骤可以略微从简。每一步骤的生产规模、产量等信息都应提供。另外,还需指出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使用回收试剂和溶剂。

审评者需评估原料药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溶剂、试剂等,并了解每种材料用于哪个步骤和这些材料是否达到适合的质量标准。制备工艺中一般应避免使用美国药典中列出的第一类溶剂,控制使用的第二类溶剂。如果工艺中使用了第一类溶剂,需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或文献资料以说明第一类溶剂在工艺中使用的不可替代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合成厂家购买非常接近原料药的药物中间体,用一两步反应获得原料药。审评者要求合成厂家提供药物中间体的药物管理档案,或全部合成信息,例如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所用有机溶剂、杂质、流程控制方法等,以确保没有意想不到的杂质出现在原料药里。

4.3 原料药和杂质的结构确认

QbR包括以下两个问题:如何分析鉴定原料药结构和性质?如何分析鉴定杂质结构和性质?

关于原料药的结构确证,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骨架结构、构型、结晶水或结晶溶剂、晶型等各方面进行确证。

杂质是原料药中所含的任何不被确认为活性药物成分的物质,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三类。药品的安全性不仅依赖于活性药物成分的毒理数据,也与原料药中的杂质有关。因此,原料药和药物制剂中杂质的鉴定,定量和控制是仿制药产品开发和审评工作的一个重要部份。

无机杂质包括重金属,工艺中使用的无机催化剂等。残留溶剂是指合成或重结晶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残留。关于原料药的有机杂质,可以是降解产物, 也可以合成过程中的残留杂质, 如中间体等。原料药中的有机杂质按照ICH Q3A(R):原料药中的杂质(修订版)的命名体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类:①已知有结构鉴定的杂质;②没有结构鉴定, 但被指定的杂质, 厂家一般用HPLC中的相对保留时间来指定这类杂质;③没有结构鉴定, 也没有被指定的杂质。

4.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QbR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原料药的质量标准是什么?质量标准包括了所有影响药物制剂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1)

2014 Volume 16 No. 10(Serial No.132) 幽门螺杆菌Hp为革兰阴性菌,容易附着在胃窦黏膜。我国Hp感染率较高,为50%左右,且容易导致各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1]。因此根除Hp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疾病。三联疗法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方案包括了质子泵抑制剂、雷尼替丁和枸橼酸铋及抗生素[2]。而随着三联疗法应用的广泛,Hp耐药性也逐渐上升。为探寻更好的治疗疗法,我院进行了本次实验,使用果胶铋四联疗法对Hp 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并采用RUT检查为Hp阳性,年龄在18岁以上;排除:75岁以上,既往接受过Hp根除治疗,复合性溃疡,既往接受过胃部手术或十二指肠手术,有活动性出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药物过敏史。 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包括男26例,女15例,年龄21~72岁,平均(45.22±9.12)岁;有吸烟史21例,有饮酒史18例;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实验组41例,包括男24例,女17例,年龄22~74岁,平均(45.74±9.05)岁;有吸烟史19例,有饮酒史20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两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溃疡部位、吸烟史、饮酒史等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治疗(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药物剂量分别为:雷贝拉唑2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1 000m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0.5g,每日两次。药物均为口服用药。 实验组使用果胶铋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克拉霉素)。药物剂量分别为:雷贝拉唑(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1023)2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生产企业: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0013)1000m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71853)0.5g,每日两次;果胶铋(生产企业: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408)150mg,每日四次。均为口服用药。 所有患者均定期复诊,治疗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治疗效果、Hp转阴率、症状积分,并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韩思静 (核工业416医院消化内科,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治疗(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实验组使用果胶铋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克拉霉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患者症状积分、Hp转阴率均较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果胶铋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果胶铋;四联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0959(2014)10-1324-02 Efficacy of Bismuth Pectin Quadru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positive Peptic Ulcer Han Si-j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Nuclear Industry 416 Hospital,Chengdu,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5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smuth pectin quadru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positive peptic ulcer,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of H. pylori-positive peptic ulcers.Methods:82 cas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positive) peptic ulcer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uly 2012 to February 2014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l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gimen (rabeprazole, 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ing bismuth pectin quadruple therapy (rabeprazole, amoxicillin, bismuth pectin and clarithromyc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the patient symptom scores and HP negative rate. Th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imit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P>0.05).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ismuth pectin quadruple therapy in Helicobacter pylori-positive peptic ulcer are preferable to the routine triple therapy. The therapy can promot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Peptic ulcer;Helicobacter pylori;Bismuth pectin;Quadruple therapy

消化病学知名期刊

No. 按期刊名称排列 按期刊简称排列 参考中文名称 影响因子降序 1 Gastroenterology Gastroenterology 胃肠病学 ↑ 2 Hepatology Hepatology 肝脏病学 ↑ 3 Gut Gut 英国胃肠病学会杂志 ↓ 4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Gastrointest Endosc 胃肠内窥镜检查 ↑ 5 Journal of Hepatology J Hepatol 肝脏病学杂志 ↑ 6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m J Gastroenterol 美国胃肠病学杂志 ↑ 7 Endoscopy

Endoscopy 内窥镜检查法 ↑ 8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 ↑ 9 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 Semin Liver Dis 肝病论文集 5 ↓ 10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flamm Bowel Dis 炎性肠道疾病 ↑ 11 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Nat Clin Pract Gastroenterol Hepatol 自然临床诊疗: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 ↑ 12 Current Opinion in Gastroenterology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胃肠病新见 ↑ 13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美国生理学杂志- 胃肠与肝生理 ↓ 14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神经胃肠病学与自动力

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发展蓝皮书

《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发布者:新华健康发布时间:2011-5-31 浏览次数:97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组织编撰的《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发展蓝皮书》(2010)在5月25-27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自我药疗年会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五届三次会员大会上向社会正式发布。《蓝皮书》的编撰得到了相关行业协会的关注、支持以及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权威信息和数据支持。 《蓝皮书》重点了回顾中国非处方药行业的发展历史,分析非处方药行业发展现状,研究非处方药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同时激励企业不断创建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易获得的药品。 《蓝皮书》分为正文和附件两大部分。正文部分回顾了中国OTC行业发展历程,介绍了行业的现状及品种分类和市场情况,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向政府部门提出了适应非处方药特点的政策法规建议;附件部分介绍了中国药品分类管理重大事件、部分重点非处方药生产分销企业、非处方药各大品类市场分析以及国际上的相关管理规定。 《蓝皮书》指出:1999年中国SDA发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公布了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和非处方药专有标识。截止到2004年,中国先后公布了6批非处方药目录,被列入目录的有4326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920个,中成药3406个。自2004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非处方药注册和转换评价工作,建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动态监测机制。到目前,先后又有391种药品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其中化学药品128个,中成药263个。与此同时,把不适宜按非处方药管理的24种药品(化学药品13个、中成药11个)转为处方药。 从2000年至今,我国正式施行药品分类管理的十年间,OTC市场有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中国OTC 市场为253亿元,到2009年OTC市场规模已达1209.5亿元,增长了近5倍。其中,2009年中国医院OTC市场规模为487.1亿元,零售终端市场规模为722.4亿元,零售终端占整个OTC市场规模的60%。随着我国自我药疗市场的飞速成长,中国在世界自我药疗行业的地位重要性日益显现。作为行业的代言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从1988年加入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WSMI)开始起就积极参与WSMI开展的全球及洲际会议等活动,特别是2008年WSMI第十六届大会、2004年WSMI第六次亚太地区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为推进我国自我药疗行业国际交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协会推荐,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会长、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振宇博士经WSMI理事选举,于2010年11月成为WSMI当选主席,并将于2011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WSMI第十七届大会上正式上任,成为首位领导该世界性协会的华人主席。《蓝皮书》同时指出,中国OTC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整个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药品分类管理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关于OTC注册及转换,名称(标签、说明书)管理,医保支付、价格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尚未充分体现非处方药的特点,与处方药加以区别,不利于OTC的创新与品牌建设及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OTC协会将向有关部门提出简化OTC 注册与转换流程,鼓动OTC产品创新,与处方药区别对待,积极扶植和支持创建OTC品牌,研究与改革OTC药品的医保支付政策,落实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OTC品种的企业自主定价政策,政府定价的OTC品种要充分体现非处方药品牌的价值,政府在制定医改政策和医药宏观发展规划时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自我保健和积极负责任的自我药疗等建议。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要求通则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要求通则 为保证杂志的质量,要求对每篇来稿坚持同行审稿。杂志审稿要求、取舍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下。 1.政治要求 文稿内容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贯彻党和国家对科技、卫生和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不得有政治性错误,或浮夸、泄密现象。 2.学术要求 文稿既要尽可能反映我国有关学科的新成就,代表国家医学发展水平,又要十分注意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稿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并对读者有一定指导意义。注意其在技术上是否成熟,科研设计是否严谨,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是否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诊断依据是否充足,例数是否够多,资料是否完整,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要求,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分,与国内己发表的同类文章相比有无作者自己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科研发现和见解。对有重大创新和国内首创的科研成果应建议采用“快速通道”方式在最快时间发表(从收稿后4个月内)。注意有无抄袭、剽窃。叙述性文献综述和讲座类文稿应抓住当前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反映医学发展的新水平,并应有作者本人的观点或评价。 3.写作要求 3.l文字:注意文题是否确切、精炼并与正文内容相符。文前摘要是否简明扼要,前言是否开门见山,道出本文的背景与目的。正文结构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内容是否重点突出,论点是否明确严谨,叙述是否通顺简练,讨论是否符合逻辑并与本文资料相结合,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缩写是否合乎标准。全文需要精简哪些内容,全文多少字合适。 3.2图表和数据:图表与正文有无重复,是否需精简,设计是否合理,图像(包括照片图、线条图)是否清楚、正确,数据是否准确并经过必要统计学处理。能用文字说明者不用图表,能用表说明者不用图。 3.3参考文献:要求只列必要的、近年主要原文文献,并注意引用国内文献。引用的论点、数据和操作方法应恰当,与原文无误。参考文献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精简而定,一般不作限制。参考文献的格式必须符合稿约要求。 3.4英文摘要:注意其与相应的中文摘要是否一致。为加强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在内容上可比中文摘要更充实些,但不能添加正文中未涉及到的内容。注意英文名词和语法是否正确。字数一般以不超过400个英文实词为宜。 4.取舍、处理原则 按照上述政治、学术、写作要求衡量稿件,然后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4.1全文发表或精简后全文发表:属于国内外首创者,国内新的较成熟的成果者,有新的或较以往深入的实践经验和见解者,均可以全文发表。内容繁琐或有重复者可请作者精简后发表。研究取得否定结果者应有同等发表的权力。 4.2摘要发表:属于初步研究报告者,类似报告已有发表但不多而尚有重复验证意义者,大系列分析虽与过去报道类同但尚有一定加深认识意义者,内容一般的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等,均可摘要发表。 4.3退稿:主要内容有不能弥补的政治性、学术性错误者,内容不符合本刊性质或宗旨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撰写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撰写要求[关键词] 论文撰写健康网讯: 1 政治要求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 学术要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1 选题得当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2.2 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到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 2.2.2 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要求等。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 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 写作要求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 题名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 作者署名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 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

浅谈我国OTC药品营销策略论文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我国OTC药品营销策略论文OTC即是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开药方,就可以在药房买到的药品。目前, 国际上用OTC(Over The Counter)来表示非处方药,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我国OTC药品营销策略。 与OTC相对的就是RX即处方药。在国外,OTC药品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渠道,但在国内还处于开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疗改革的提出与实施,2000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与国际OTC接轨提出了医药分类管理。自此我国的药品消费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其中以OTC药品的变化最为明显。OTC药品可以在药店或者非医疗单位销售,这一趋势给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商机也带来了挑战。 根据有关机构对我国OTC市场的调查研究表示,中国的OTC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国的OTC年增长率为30%左右,1996年达到13亿美元,2000年达到30亿美元,也就是说,到这时为止达到了法国在1995年的水平,根据调查,专家预测到20XX年,可以达到美国在1995年的水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性跨国公司都做好了准备,要来分享中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OTC市场。跨国公司的参与,强占了我国的药品市场,给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带来挑战与危机。同时我国又进行了入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随着全民医保的普及,一些消费者可以通过社区卫生院免费领取药物,因此降低了零售药店的营业额,对OTC药品营销提出挑战。另外,我国大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缺乏自己的品牌药,基本上都是仿制,随着OTC药品走向市场,患者对药品有了选择权,为了安全,一般比较重视药品的品牌与功效,这对OTC市场营销提出挑战。 药品消费相对其他消费品来说属于理性消费,它是用来治病的,消费者使用OTC药品时比较看重产品的功效,只要是功效好,消费者就信赖这个产品。药品营销界对OTC药品的营销有这样的观点,说OTC药品市场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自身因素,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产品占有一半的因素,另外是对产品的策划和策划后的执行。所以OTC药品营销策略要从产品自身开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要不断地开发研制新成品,医学的探索永远没有止境,要不断地研制新的医药材料,这些都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同时在研制新药品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老产品,要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对老产品提出在结构、材料、制作等方面的改进。一些药品生产公司运用新的研究成果对老产品进行加工,从而使老产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药物配方,如果能利用现代技术再进行加工,那么在功效方面肯定会有大的提高。比如,天士力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就是在以前的片剂和胶囊的基础上改进的,功效也大大提高,有的时候可以用作急性药品来使用。

广告学概论试题A卷 2016

广告学概论试题A卷 2016.05.16 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选项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广告与传播的根本性区别是()。 A、传播终点不同 B、传播方向不同 C、传播手段不同 D、传播目的不同 2. 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 A 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B 美学与艺术学 C 经济学与社会学 D 心理学与传播学 3.在2015年9月1日施行的新广告法中确定,广告主体包括了()。 ①广告主②广告经营者③广告发布者④广告代言人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4.下列广告形式全属于网络广告的是()。 A. 横幅广告图标广告传单广告 B. 网页广告弹出广告网幅广告 C. 首页广告邮件广告光源广告 D. 动态广告插页广告赞助广告 5.在创作印刷广告文案时,应该充分注意的是()。 A.注意其口语化,避免使用可能产生误听的字词 B.广告文案不必苛求语言的逻辑,应该予以画面、声音等其他元素以空间互相配合 C.讲究情景交融、图文并茂,对文字和图表精心匹配 D.广告语言要尽量简洁、有趣、富有新意,能够适应大多数年轻网民求新求异的需求 6. 广告语言结构的均衡性十分重要,它能够帮助广告更容易被长期记忆和应用。下列广告语言中属于并列、对偶形式的是()。 A.放心,安心,开心(“宫颈康”药品广告) B.质量好,工艺精,色泽美,款式新,成色足(日月珠宝行广告) C.长城电扇,电扇长城(长城电扇广告) D.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维维豆奶广告) 7. 由于市场可以细分,在市场经营和广告宣传中就可以运用不同的策略手段,争取不同的消费者。依据市场来制定销售策略,因而在产品进入成长期后期和成熟期后,常用的广告市场策略是()。 A.无差别市场策略 B.差别市场策略 C.集中市场策略 D.媒介组合策略 8.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广告的目标受众宽泛,并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建立知名度。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9. 以下不属于老年消费群体的特征的是()。 A.雄厚的购买能力和实力 B.思想较为保守、素喜凭经验做决定 C.人生目标是追求地位和财富 D.侧重商品能够带来的促进健康的功用 10. 广告创意的产生需要经过的第一个阶段是()。 A收集资料B分析资料C酝酿阶段D顿悟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不少于两个正确答案,并将其选项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格式

一、所有文章题名、全部作者信息、基金项目以及参考文献均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 二、论著类、综述类文章须著录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为结构式摘要,综述类文章可选择指示性摘要。 三、编排格式 1. 作者单位置于题名和作者姓名的下一行编排,作者单位著录到科室,括号内著录作者姓名。通信作者在作者单位下另起一行著录,DOI著录于作者单位下一行。题名、作者、作者单位、通信作者、DOI均居左顶格排。题名字号同原编排规范,作者、作者单位、通信作者均为五号楷体,DOI为小五号宋体。 示例: miRNA表达谱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 马龙吴昆刘坤顾硕王毅徐宗源于湘友孟峻 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马龙、王毅、于湘友);223300 淮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吴昆、刘坤、徐宗源、孟峻),肾病科(顾硕) 通信作者:孟峻,Email:mjsong@https://www.360docs.net/doc/127645480.html,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19.012 2. 英文摘要著录全部作者单位,字体字号同原编排规范,作者单位另段排。 示例: Mutat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in a large cohort of unrelated Chinese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Liu Jie, Liu Wenling, Hu Dayi, Zhu Tiangang, Liu Wen, Ma Zhanfeng, Yang Jie, Xie Wenli, Li Cuilan, Li Lei, Pan Guozhong Cardiology Department, China Rehabilitation Center,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Beijing 100068, China (Liu J); Cardiolog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Beijing 100044, China (Liu WL, Hu DY, Zhu TG, Liu W, Ma ZF, Yang J); Emergency Department, Beijing Dianli Hospital, Beijing 100073, China (Xie WL); Ultrasonic Imaging Division,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Li CL, Li L); Cardiology Department, Dongzhime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07, China (Pan GZ)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Wenling, Email: liuwenling@https://www.360docs.net/doc/127645480.html, 3. 文后参考文献为中文时,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应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音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全部英文刊名。 示例: [1]陈兴时,张明岛,王红星,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门抑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6):3457-3459. Chen XS, Zhang MD, Wang HX, et al. Sensory gating of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J]. Natl Med J China, 2005, 85(46):3457-3459. 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同一篇文章中参考文献序号连续编号,不允许文章中各章节后的文献重新编号。 示例: [1] 刘欣,申阳,洪葵.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遗传检测管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9):760-764.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5.09.003.

中国非处方药市场与零售药店的未来(精)

2009年,中国以86亿美元的市场销售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据国外调查公司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以1200亿美元的OTC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另据北京斯麦驰医药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零售药店市场只有41亿,2009年就达到了1646亿元,其中药品在药店的销售从2007年到2009年占比分别为75%、76%、78%。再以2009年为例,药店领域各大类的销售占比分别是非处方药38.21%,处方药32.68%,中药材(饮片7.59%,医疗器械6.31%,其他非药品仅占15.30%。这说明目前药店系统的销售,非药品占比也才刚超过20%,药品还是药店的主要销售来源,其中非处方药占比最大。 一、有哪些因素使非处方药在药店大类的销售中获得稳定增长并占据较大比重呢? 1、自我药疗(保健成为非处方药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对非处方药的认知率2003年为32%,2004年为45%……2008年为75%;2009年,中国消费者平均去药店购买非处方药的次数为5.67次,66%的消费 者生病时,喜欢到药店。另据调查显示,2009年消费者到药店购药自己选择的为85%,根据使用经验的为74%,有41%的人按电视广告,只有25%的人会听从店员的推荐。这说明先前的“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的看病购药习惯,虽然受到了社区医疗机构低价卖药的影响,但非处方药的购买习惯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集中在零售药店。而随着消费者自我药疗意识的提高,时下药店流行的店员高毛利主推对消费者购药行为影响还是有限的。咎其原因,可能主要由于如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消费者权利(生命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等日益受到重视,不合理用药和滥用抗生素等恶习,对患者带来的损伤和其生命权益的削弱,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抵制和挑战。正如笔者在两年前所预言的药店系统高毛利主推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所引发的诚信危机和道德反思,“迟早会在越来越明显的消费者主权运动中拉开帷幕”。 (2由于《非处方药专用标识管理规定》、《药品包装、标签规范细则》以及《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等管制条文的出台,也为确立消费者权益,增强其知情权、选择权的消费者主权运动扫清了障碍,提供了法规政策上的保障。

核心期刊影响因子中华医学会

2006年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及影响因子列表 序号期刊名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172 1.237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829 1.228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875 0.904 4、中华传染病杂志953 0.903 5、中华预防医学杂志968 0.891 6、中国消毒学杂志438 0.738 7、中国艾滋病性病569 0.680 8、营养学报773 0.632 9、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31 0.543 10、环境与健康杂志562 0.490 11、卫生研究751 0.465 1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681 0.456 13、中国防痨杂志473 0.414 14、中国卫生统计293 0.393 15、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64 0.391 16、中国职业医学386 0.341 17、中国学校卫生852 0.312 18、中华卫生杀虫药械95 0.310 19、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421 0.297 20、中国公共卫生1662 0.296 20、环境与职业医学251 0.296 22、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21 0.291 2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333 0.280 24、华南预防医学230 0.236 25、疾病控制杂志249 0.222 26、中国工业医学杂志317 0.217 27、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351 0.210 28、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87 0.190 29、热带医学杂志107 0.178 30、实用预防医学442 0.158 31、现代预防医学411 0.142 32、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35 0.131 33、职业与健康337 0.048 基础、医学综合类 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 1.556 2、中华病理学杂志1425 1.171 3、中华医学杂志3792 1.091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634 0.998 5、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690 0.997 6、中华麻醉学杂志1487 0.918 7、生理学报697 0.851

医药卫生核心期刊

医药卫生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江苏医药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中国职业医学 8.中国公共卫生 9.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2.中国辐射卫生 13.卫生毒理学杂志 14.辐射防护 15.环境与健康杂志 1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中国卫生统计 18.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中国学校卫生 21.中国医院管理 22.现代预防医学 2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中国消毒学杂志 25.中国妇幼保健 R2 中国医学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成药 5.中药材 6.中医杂志 7.中国针炙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中国医药学报 12.上海中医药杂志13.辽宁中医杂志 14.新中药 15.时珍国医国药 16.陕西中医 17.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四川中医 R3 基础医学 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中国免疫学杂志 3.生理学报 4.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5.病毒学报 6.解剖学报 7.解剖学杂志 8.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生理科学进展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4.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5.上海免疫学杂志 1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基础医学与临床

医学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新目录(生物医学期刊)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007 中草药 G008 药学学报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010 中医杂志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6 北京医学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8 病毒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G026 广东医学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049 解剖学报 G050 解剖学杂志 G052 军事医学 G05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G054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G055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G056 免疫学杂志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7 现代免疫学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072 生殖与避孕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076 天津医药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79 卫生研究 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G089 营养学报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G098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G103 中国骨伤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11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医学会规章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会章、会费标准 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各类会员会费标准 第二部分: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三部分:组织管理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四部分:业务活动 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 继续教育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财务管理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网络信息服务

中华医学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试行) 中华医学会网络支付平台使用管理办法 编辑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MA。 第二条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条本会办会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有关任务开展工作。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