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矛盾客观性的认识误区:(1)人们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的问题。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矛盾,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
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因而,决定了我们只能承认矛盾,并敢于揭露矛盾。
(2)解决矛盾就是取消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解决的是某一具体矛盾,当这一矛盾解决后,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是不可能取消矛盾的。
(3)有矛盾就是坏事。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认为有矛盾是坏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
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存在着对应: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是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③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理论依据。
(2)发展中国特色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含义: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意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分析法原理和方法论小结与训练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该原理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答题模式】(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另一方面,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例1:(2007·)“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D )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互渗透D.相反相成例2:(2009·)“5.12”汶川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例3:(2008·)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例4:(2008,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矛盾分析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矛盾分析法在学习中的应用一、矛盾分析法的内涵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括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
这就是说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切事物从它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
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这就是说时时有矛盾。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二、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及在学习中的应用1.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就是要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看问题。
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事物本身都存在利与弊,对与错,是与非,因此,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学习是一个贯穿人一生的任务,学习也是有利有弊的。
在青年时期,我们因为学习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使得我们不能更好的参加社会实践来体验生活,不能很好的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等。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面对大小考试时,我们也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另一方面,学习使我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基础知识得以夯实,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逻辑能力,可以提升我们学习能力。
只有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学习的利弊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灵活快乐的学习,不被其“弊”吓倒,同时充分发挥其“利”。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看问题。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有不一样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有各自特点。
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矛盾认识更深刻。
学习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每一种知识都有其特点,针对不同的知识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专题一、研究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
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都可以统一到矛盾的观点上来。
3、从学生情况来看,此专题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难点,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特殊性的三个层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等。
二、知识的储备(基本原理及方法论)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两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认识秩序(特殊—普遍—特殊);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典型,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5、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考查方式及答题方法(一)单选题(略)(二)主观题【题型特点】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一)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辩证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一)原理1、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两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2、重点论(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辩证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一)原理1、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两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2、重点论(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

关键词:
先试点,后推广(普及);先进经验的推广运 用; 树立典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 是世界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抓 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 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普遍性 和特殊性统一。
例1: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3题)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 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 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方面的字眼”“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优势” “主流、主体、方向、认清形势、 大于、强于、总体上、总的、 利大于弊、本质。
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 点的指导意见》。由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 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 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待经验成熟、条件 具备再向全国推开。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矛盾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一、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 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
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
这表明 •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待各种问题,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怎样正确地应用矛盾分析法呢一般说来,有以下三种方法:一、坚持深入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忌表面性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即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分析和把握各种矛盾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不是单凭直觉就能达到。
相反,只有耐心、细致、艰苦地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分析各种矛盾的各个部分,一步一步地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上去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
二、坚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忌片面性.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事物统一体中的各种矛盾及其两个方面的特点,既要了解正面的、肯定的因素,又要了解其反面的、否定的因素;既要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了解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且还要了解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互相转化。
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对事物的认识既是全面的,又能把握重点和主流,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
三、坚持从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忌主观性要做到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对事物矛盾的分析,不能套用统一的模式或先验的根据,只能遵循事物自身的逻辑和矛盾运动的法则。
经验主义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事物的矛盾及其性质;教条主义则把某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强加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矛盾上。
这两种态度都是主观主义,脱离具体事物自身矛盾的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总之,要做到正确运用矛盾分析法去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矛盾规律,因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矛盾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它包含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
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 原理内容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 方法论
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一) 原理内容
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二) 方法论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一) 原理内容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包含三种情形:
(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二) 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 原理内容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 方法论
(1)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2)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的历史的统一。
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一) 原理内容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二) 方法论
(1)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七、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 原理内容
(1)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二) 方法论
(1)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2)要求我们把握主要方面的同时,也要看到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
(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五大关系:
一、对立性与统一性
二、共性和个性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四、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五、整体和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