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庙岭中学七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聘.用(pìn)勋.章(xūn)庇.护(pì)害人听闻B.称.职(chèng)凯.歌(kǎi)掺和.(he)随声附和C.钦.差(qīn)气概.(gài)澄.澈(chéng)神通广大D.滑稽.(jī)缥缈.(mǎo)镀.金(duó)杞人忧天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委吝啬刨根问底道听途说B.云宵烂漫漠不关心当仁不让C.慷慨倜傥意味深长力不遐供D.鉴赏题纲真知灼见诲人不倦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老师给我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成语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C.友谊是穿越人海,互视对方双眼的默契,是不期而遇....的缘分。
D.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球的归途是惊心动魄....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D.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及答案一、书写(3分)如果你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涂改很少.就可以得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祈dǎo( ) qiè()而不舍斑lán( ) 妇rǔ( )皆知2、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A.一朵小花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双洁净的旧鞋B.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朵小花一双洁净的旧鞋C.一片砖瓦一朵小花一个口信一双洁净的旧鞋D.一个口信一片砖瓦一双洁净的旧鞋一朵小花3、古诗文填空。
(7分)(1)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3)山际见来烟. 。
(吴均《山中杂诗》)(4)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6)《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木兰诗》)4、文学名著填空。
(4分)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
(1)其它两部分别为《》和《》。
(2)主人公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变成了一个的人。
5、综合性学习。
(7分)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九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让广大学生铭记这一历史.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将进行一次盛大的文艺会演。
(1)组委会将向全体学生征集文艺会演主题语.要求是语言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短语。
你写的是什么?(2分)(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80字左右)(3分)(3)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历史.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想开辟更多的活动途径来进行纪念。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乳(bǔ)称.职(chèng)惩.戒(chéng)畏罪潜.逃(qián)B.蜷.伏(quán)废墟.(xū)纯粹.(cuì)惊慌失措.(chuò)C.拼凑.(còu)倜傥.(tǎng)菜畦.(qí)人声鼎.沸(dǐng)D.荫.蔽(yìn) 粗犷.(guǎng)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lì)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难堪孕育可歌可泣任人宰割B.戈壁阔别死而后己家喻户晓C.佩服谣言当之无愧接然不同D.奠基仰慕锋芒毕露热泪满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在场人士听得津津有味....。
B.看到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司马光毫不犹豫....地搬起石头砸缸。
C.他站在台上窃窃自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D.草原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C.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察力度。
5、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喻的一句(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________;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________;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嘹亮云霄大相径庭神采奕奕B.贮蓄狭隘人声顶沸瘦骨嶙峋C.战栗怂勇迫不急待刨根问底D.感概殉职妄下断语花团锦簇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 000多件。
5、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拟人)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水底的鹅卵石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
(比喻)D.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比喻)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迸.溅(bìnɡ) 忏.悔(chàn) 涉.足(shè) 赤裸.(luǒ)B.矜.持(jīn) 绽.开(zhàn) 决眦.(zì) 褪.尽(tuì)C.怆.然(cànɡ) 伫.立(chù) 沉淀.(diàn) 酒酿.(liànɡ)D.服侍.(sì) 瞬.息(shùn) 伶.仃(línɡ) 花苞.(bāo)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难堪孕育可歌可泣任人宰割B.戈壁阔别死而后己家喻户晓C.佩服谣言当之无愧接然不同D.奠基仰慕锋芒毕露热泪满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冷清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班主任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我。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D.长城仿佛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6、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般情况下,文字色彩都会选择可读性较高的黑色或白色,②通过降低写真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文字的可读性,③但有时面对某些写真,黑色或白色的文字色无法提高可读性。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B.尴尬..(gān 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烂漫诀别小心冀冀喜出望外B.热忱烦杂花团锦簇人声鼎沸C.嘹亮感慨翻来覆去自做主张D.攥着莲蓬咄咄逼人各得其所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4、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A.这所学校校舍漂亮,树木繁茂,一定是一所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好学校。
B.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C.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坏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D.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老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七年语文(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 亘.古(gèng)嫉.妒(jí)环谒.(yè)憎.恶(zēng)B. 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ǐ)脑髓.(suǐ)C. 哽咽.(yè ) 蝉蜕.(tuì) 可汗.(hán) 污秽(huì)D. 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A.菜畦狂斓臃肿人迹罕至B.叮嘱逼狭丑陋来势汹汹C.阻仰崎岖屏嶂荒草萋萋D.澎湃怪诞谰语一泄万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盘虬.(qiú)驻.立(chù)恣.肆(zì)孤芳自赏B.黄晕.(yùn)澄.清(chénɡ)着.落(zháo)迫不急待C.纳罕.(hàn)滑稽.(jī)聒.聒(ɡuō)呼朋引伴D.挑.逗(tiǎo)枯涸.(hé)芊.芊(qiān)高邈深远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帷幕潮汐雾霭花香鸟语B.悬殊致密凋零偷偷摸摸C.萌发踪迹追溯草长莺飞D.邀请希疏次弟周而复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困难,开展救援工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
6、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鄂州市庙岭中学七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6)《钱塘湖春行》的颈联是____________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改为“”。
(1分)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号。
(1分)【答案】(1)示例:①行人绕道,花草含笑。
②爱护花草,彰显文明。
③行人文明,花草含笑。
(2)借条今借到总务处铁锹叁拾陆把,水桶捌个。
此据。
九(1)班班委会2012年12月12日(3)①示例一: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免遭破坏呢?示例二:下面我想讲讲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②方法措施(或:有力有效)③分号(答“句号”也可得分)难度:偏难知识点:综合性学习四、填空题(共1题)1.观沧海l2、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难度:中等知识点:诗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1.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__________________”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 4分)(1)去后__________________至()(2)尊君在__________________()(3)下车引__________________()(4)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 2分)__________________。
3、陈元方能说服父亲的友人,指出他的错误,可称得上知礼,但在父亲的友人要向他致歉时,他竟“入门不顾”。
对此,你作何评价?(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元方、元方父亲的友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分别加以概括。
(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才、刚(2)同”否”(3)代词,代元方(4)回头看2、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元方讲礼做得不尽完美,按如今中小学生守则去衡量欠妥当,但我们还是要说这可以原谅。
因为陈元方毕竟只是个七岁的孩子,他的思想认识要逐步修养才能完善,他还是个未曾很好发展的人。
4、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元方父亲的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1.我的母亲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
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
__________________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
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 4 分)语句情感示例她的泪会往心中落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1)……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4 分)(1)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__________________(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不超过60字)(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
(答出其中任何4点,意思符合即可)2、(1)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3、(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意思符合即可)(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
4、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感悟: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难度:中等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2.丝路织锦①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结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
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
②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③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
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
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④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
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
总之,羊、鸟、麂、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凡骑射、饮酒形像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
⑤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善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
⑥初唐时期,联洙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沿途丝路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
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花蕾的配合,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图案样。
联珠团花”幻多变的饱满女晶腻,层次也更丰富,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⑦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蜩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
那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织锦上所表现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或淡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耀眼夺目,仿佛讲述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再次向世人表明,塞上驼铃、大漠孤烟妁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更是中西文化双向汇流的通道。
5、从织法上看,织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细读第⑥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的特点。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②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2分)A.丝绸之路是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直到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贸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