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原理12(1)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地图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
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坐标系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可测量性、可比性)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数学要素(骨架) :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地理要素(主体)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按比例尺分: -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 -中比例尺地图( 1:10 万~1:100 万) -小比例尺地图(≤1:100 万) -微缩地图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 -专题地图 (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a=[φ/4°]+1 φ纬度; b=[λ/6°]+31 λ经度 1:1 万(G) 1:5000(H)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 1′15″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X1X2X3 X4 X5X6X7 X8X9X10λ0=(X2X3-31)*6° φ0=(X1-1)*4°λ =λ0+(X8X9X10-1)* △λ φ =φ0+(4°/△φ-X5X6X7)* △φ法的综合性科学┏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 ~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 (地图符号学) 、地图感受理论、地图概括 (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现代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 ~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 **、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 ~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地图学原理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地图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的基本特点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3.地图的分类按地图的内容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地图比例尺分大中小比例尺地图按制图区分:按自然区分全球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按行政区划可分国家图,省(自治区、直辖市)图、县(市)图、乡图;按宇宙空间分地球图、月球图、火星图按用途分通用图(世界挂图)和专用图(航空图、规划图、旅游图、交通图)按承载介质分纸质图,磁介质图,纺织物图,化纤物图,聚酯薄膜图,塑料压膜图等按其他标志分按使用方式,显示形态,制作方式等4.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5.地图的功能和用途获取认知信息功能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传输信息的功能载负信息的功能感受信息功能用途p9-10第二节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它研究用地图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2.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机构理论地图学技术制图学应用地图学3.地图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测量学是地图制图的基础,没有精密的测量就没有精确的地图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色彩学,美学是决定地图艺术性的关键,对地图设计的科学性影响至深遥感技术应用于地图制图,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加快了成图周期,并使小比例尺地图直接测制成为现实第三节地图制作方法简介p13-18第四节地图学发展简史及地图学进程p18-25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第一节地球椭球体与大地控制1.大地水准面海洋禁止时的海平面形成不规则曲面(海洋禁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2.大地球体大地水表面所包围的球体(橡皮泥球)3.地球椭球体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玻璃球)4.大地控制地理坐标系p29-305.我国的大地坐标体系p30-336.全球定位系统GPS能提供高精度、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三位坐标、三位速度和时间信息的导航定位系统7.GPS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p34-35第二节地图比例尺编制地图时,需要把地球或制图区域按照一定比例的比率缩小表示,这种缩小的比率就是地图的比例尺第三节地图投影概述1.地图投影法概念球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取决于它的经纬度,将一些经纬线焦点站绘在平面上,连接成由经纬线构成的经纬网,使得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的函数关系2.常用的地图投影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52-573.半球地图常用投影横轴等机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p57-584.分洲、分国地图常用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p59-61 5.地形图常用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p61-63第三章地图语言:地图符号系统第一节地图符号系统1.概念广义指表示地表各种事物现象的线划图形,色彩,数学语言和注记的总和,也称地图符号系统;狭义是指在图上表示制图对象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等特征的标志、信息载体,包括线划符号,色彩图形和注记2.地图符号的实质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用一种视觉形象图形来代指事物现象的抽象概念3.地图符号的特征综合抽象性系统性约定性传递性时空性4.分类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几何符号、文字符号、象形符号和透视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透视关系分类分正形符号、侧形符号和象征符号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分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地理特征量度分为定性符号,定量符号和等级符号。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shawe 20130619)一、地图的四大基本特性。
(P1)①特殊的数学法则;②特定的符号系统;③特异的地图概括;④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P5)①数学要素;②地理要素;③图边要素。
三、地图比例尺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
(P36)四、地图比例尺的形式。
(P37)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五、地图投影的概念。
(P39)六、正轴投影。
七、墨卡托投影。
(P52)属于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经纬网的特征八、波斯特尔投影。
(P58)是正轴等距方位投影。
九、地图投影的选择。
(P65)■制图区域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制图区域的范围。
■地图的内容和用途。
十、地图符号的分类。
(P76)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分类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按所表示对象的空间分布状态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十一、地图符号的量表。
(P77)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十二、视觉变量由六元素组成。
(P78)位置P、形状F、色彩H(hue,含色相H 、纯度H 和亮度H )、尺寸S(size,含大小S 、粗细S 、长短S 和分割比例S )、网纹T(texture,含排列T 和疏密T )和方向D。
十三、色彩三原色。
(P100)十四、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p167)①布满制图区的要素: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定位图表法。
②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范围法。
③离散分布要素: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三角形图表法)。
地图学原理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分析,以可视化、数字或接触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地图的基本特征:1、特殊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特异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地图的分类按地图的内容可分为普通体图和专题地图按地图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从地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的地图;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等于小于1:100的地图;按制图区分类:制图区可按多种标志分类:按自然区可分为全球图、半球图、大洲图;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国家图、省图、县图、乡图;按宇宙空间可分为地球图、月球图,火星图等。
按用途分类;按承载介质分类;按其他标志分类。
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输: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
2地理要素;3图边要素地图的功能1、获取人之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再付信息功能5、感受信息功能地图的用途1地图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领域,都得到极其广泛和普遍的应用。
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时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学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一门技术性、区域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科学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与地图的技术和方法。
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技术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大分支学科构成。
地图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密切关系。
测量学是地图制图的基础,地理学是制图者认识和表达地表环境的基础,色彩学,美学是决定地图艺术性的关键,遥感技术应用于地图制图,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加快了成图周期,并使小比例尺地图直接测制成为现实。
地图制作方法简介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地图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
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坐标系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
2.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照地形图所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
3.投影变换:天通过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把一种投影转变成另一种投影,就是投影变换。
4.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磁方位角。
5.地图注记:地图上文字及数字的统称。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很好补充。
主要包括:名称注记、数字注记、说明注记。
6.变形椭圆法:是指地球椭球体面上的一个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的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
通过变形椭圆的长轴与短轴的特征进行变形分析的一种方法。
7.DRG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经扫描仪数字化后,通过图幅定向、几何纠正(仪器误差、图纸变形等)、灰度和色彩统一、坐标变换、整饰处理等过程,最终变成数字栅格形式的地图。
8.地图分层:在地图数字化的时候,将要素根据不同特征属性,分为多个图层,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提取。
9.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10. 间曲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11. 彭纳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对称与中央经线的曲线。
亚洲地图采用的投影方式。
12.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13.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14.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15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
2.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照地形图所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
3.投影变换:天通过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把一种投影转变成另一种投影,就是投影变换。
4.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磁方位角。
5.地图注记:地图上文字及数字的统称。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很好补充。
主要包括:名称注记、数字注记、说明注记。
6.变形椭圆法:是指地球椭球体面上的一个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的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
通过变形椭圆的长轴与短轴的特征进行变形分析的一种方法。
7.DRG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经扫描仪数字化后,通过图幅定向、几何纠正(仪器误差、图纸变形等)、灰度和色彩统一、坐标变换、整饰处理等过程,最终变成数字栅格形式的地图。
8.地图分层:在地图数字化的时候,将要素根据不同特征属性,分为多个图层,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提取。
9.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10. 间曲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11. 彭纳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对称与中央经线的曲线。
亚洲地图采用的投影方式。
12.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13.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14.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15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的发展-萌芽时期
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绘制于帛上
一、地图学的发展
• 萌芽时期 • 中古时期 • 近代时期 • 现代时期
地图学的发展-萌芽时期
古希腊最早绘出地图的是阿纳克西 曼德(Anaximandos),这张地图 并不是建立在测量和实地调查的基 础上的,只是简单地用一些几何形 状来表示各地区及其相对位置【1】。
古希腊历史学家及地图学创始 人希罗多德(Herodotos)根 据旅行者的记录来绘制地图 【1】。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GIS选址分析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最优路径分析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传染病传播分析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GIS空间叠置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智能化
现
代 地
虚拟化
图
学
功能多极化
的
发
展
主客体同一化
趋
势
全球一体化
地图和3s一体化
旅游日记
数
三角测量、天文测量
据 的
计时工具、经度测量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从19世纪开始,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与深化, 普通地图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产生了地质、 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各种专题 地图。
20世纪,航空摄影技术和照相平板彩色胶印 技术的应用,使地图的科学内容、表现形式 和印刷质量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传统地图学的形成与建立在三角测量基础上 的近代地图测绘是紧密相连的。大约在20世 纪5、60年代,地图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已 经形成。
3. 伊斯兰世界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迫使西欧国家寻找新的通 往东方. 西欧数学和测量学的进展提供了测绘、制作地图的数学基 础。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波尔特拉诺海图(1500年由胡安·德拉·科萨绘制)【2】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墨卡托(1512-1594),荷兰人,地图制图 学家,创立了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广泛应用 于航海。他结束了托勒密时代的传统观念, 为近代地图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系列现代理论和技 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地图学概念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
地图学的概念
美国地图学家莫里森认为:地图学是空间信息图形传 输的科学;
前苏联地图学家希里亚耶夫指出:地图学是研究地球 和天体的现象、结构、空间关系和特性的信息表示、 存储和传输方法,以图形数字模型并按一定比例尺表 示…,并为实际利用而进行说明的科学。
约翰·哈里森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西方科学制图法在我国引起重视,是从康熙 年间测绘《皇舆全览图》开始的。从康熙23 年酝酿,到47年始测,至57年完成。
为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清同治年间提出 编制《大清会典舆图》,但直到光绪12年才 真正开始,各省用了3-5年完成此项工作。
我国采用新法(经纬度制图法)绘制的第一 部世界地图是魏源编制的《海国图志》。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以经验总结为主,忽视基本理 论的建设与研究。
传
统
地
以联系对本学科有直接关系的
图
学科为主,忽视同更高层次的
学
学科之间的联系。
的
缺
陷
以地图制作为主,忽视地图应 用的研究。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了 飞机,并在1910年拍摄了 第一张航空照片。
航天遥感制图技术开创了人 类从太空进行全球遥感制图 的新纪元,使得遥感地图成 为一种新的地图品种。
数信息。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现代测量技术为地图制作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而 计算机技术则为存储、管理、使用这些数据提供 了有力的工具。计算机技术和地图学相结合发展 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Arcgis9界面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地形分析(高程)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缓冲区分析
前印度测量局局长、国际地图学协会副主席认为:地 图学作为一种涉及表述任意客体空间的空间数据的信 息管理和传输系统,它是包括数据获取、处理、组织、 存储和分析以及经过处理的数据产品以与当时社会、 经济和文化需要相关的的传输形式予以显示的各种技 术方法的总和。
地图学的概念
基普提尔和斯塔尔认为:地图学是建立在实际被认为 是地理现实多要素模型这样一个空间数据库基础上的 信息转换过程。这样的数据库成为接收输入数据和分 配各种信息产品这一完整制图系列过程的核心。
元代的郭守敬(1231-1316)首 次提出了海拔高程的概念,并 制作了中国的第一个地球仪。
元代的朱思本(1273-14世纪) 道士,江西临川人,制作《舆 地图》。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时代背景:
1. 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传至欧洲,一方面提供了 更为合适的地图制作、传播的介质,另一方面罗盘可以协助 制作精确的航海图,提供了航海技术方面的支持。 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迫使拜占庭帝国恢复与罗马天主 教世界的联系,并将其保留的古希腊文手抄本传播至欧洲, 造成文艺复兴的背景,其中也包含了古希腊的地理学成就。
地图学的发展-萌芽时期
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亚历山大图书馆馆 长,前276-前194)创立“人境地图表示法”, 即,根据旅游记事来测量距离。直到18世纪哈里 森制造出航海用的经线仪之前,野外调查尚非地 理学者的主要工作。他也是第一个采用投影法制 作地图的人【2】。
地图学的发展-萌芽时期
罗洪先(1504-1564),江西吉水人,明嘉 靖八年状元,杰出的地图学家。所制《广舆 图》为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地图集,创立地图 符号24种,对增强地图科学性、丰富地图内 容起了重要作用。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墨卡托世界地图(1569年)
地图学的发展-近代时期
广舆图之舆地总图
在航海中,经度测量一直是一个难题。其困 难在于,要解决经度问题,必须有一个可靠 的时钟,而十六世纪的时钟需要经常上弦, 并且每天会快或慢15分钟。
地
获 取
航空摄影
图
卫星遥感,多波段信息
学
的
发 展
数
理 及 使 用
据 的 存 储 、
岩石 木版、羊皮纸、帛等 纸 航空相片底版
管
磁介质、地理 信息系统
二、地图学的概念
在现代地图学出现以前,地图学的主要任务 是如何制作精确地地图,因此这一时期,地 图学被认为是编制地图的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普遍认为地图学是研 究地图及其制作理论、工艺技术和应用的科 学,提出地图学包括地图、地图制作和地图 应用。
我国的高俊教授认为: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 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 合性学科。
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地、 抽象概括地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 布、相互联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 境空间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 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以图形或数字方式传输地理空 间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3】
地图学的概念
由上述定义可知,地图学的概念是动态变化 着的,它并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随着相 应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图学的认识 还将进一步深入和扩展。
三、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
地图概论
理论地图学
地图投影 地图概括
地图符号系统
地图新理论
地 图
技术地图学
地图编制 地图整饰 计算机地图制图
学
遥感制图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北京城航拍相片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赣州卫星影像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假彩色合成影像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遥感监测火灾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遥感海面风场图
地图学的发展-现代时期
现代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技术相比传统测量 手段,具有巨大的优势:
1. 测量范围更大; 2. 比例尺选择(分辨率)更为灵活; 3. 全天候测量; 4. 数据动态实时更新; 5. 波段信息更为丰富,可反映更多的地表参
1717年,英国国会提供了两万英镑的悬赏, 鼓励任何人或者团体发明能够在海上精确计 时的方法。
这一时期,英国有一位名为约翰·哈里森的钟 表匠。1729年他决定尝试获得这笔奖金。直 到1761年,他完成了第四只钟表,才达到要 求。但是英国的经度委员会依然不发放奖金, 因为他们认为哈里森没有告诉别人如何制作 这种时钟。直到1775年,哈里森82岁的时候 才获得这笔奖金,一年后他就去世了。
地图制印
应用地图学
地图分析 地图应用 地图量测 地图评价 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
四、地图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大地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遥感
数据获取
数据表达 及可视化
地图学
地理信 息系统
数据管理及使用
数学 色彩学 美学
计算机科学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其它应用
课堂小结
• 地图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地图学的理论和应用主要受到数 据获取能力和地图承载介质的制约,随着数据获取能力和 承载介质的不断进步,其理论越来越深刻和复杂,与相关 学科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深入和紧密,相应的,其应用范 围也日益广泛。
地图学的发展-中古时期
古希腊时期发展的地理 知识在中古时期几乎消 失殆尽。这一时期的知 识主要是掌握在修道士 和教会的高级官员手中, 这意味着宗教占据了统 治地位,因而地球是球 形的概念也不被接受, 转以圆盘表示。公元七 世纪的世界地图,是将 圣城耶路撒冷置于世界 中心,这种地图被称为 “T加O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