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 “科斯定理” –《社会成本问题》,对庇古税的批判:(1)外部效应往往 具有相互性。谁更有权利?(2)交易费用为零时,庇古税 没有必要;(3)在交易费用不为零时,内部化问题要通过 各种政策手段的成本收益比较。
外部性的实质:外部不经济为例
• 右图表示外部不经济导致 的环境问题(上游造纸厂 价格 与下游渔民)
问题:
• 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企业排污,企业该不该赔? • 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企业排污,企业会不会赔? • 赔或不赔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 如果要赔,如何确定企业的赔付金额? • 如果企业可以选择排污后被罚或自行净化污水,
且两种方式支付代价有明显差异,企业会如何决 策? • 如果法律规定允许企业排污,而不给下游养鸭户 任何保护,养鸭户该怎么办?
外部性(EXTERNALITIES)的定义
• 一个行为人的生产或消费对其它行为人的生 产或消费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通过 市场交换发生的,因此它对产生这种影响的 行为人的成本或收益没有影响。
• 此时,市场机制导致 关于环境与健康以及抗争 • 环境污染成为公共第四大关注问题 • 中国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 就在杜老汉为鸭子的突然死亡而难过的时候, 村里又传来了另外6户,养鸭户的3000多只鸭 子,也同时死亡的消息。
鸭子怎么死了?
• 眼看着一年的收入打了水漂,养鸭户们心 急如焚,大家开始四处查找鸭子死亡的原 因。
• 怀柔县庙城镇畜牧兽医站兽医闫孝东: “从外表和内部解剖看,我的初步诊断是 中毒。”
外部性理论发展的三块里程碑
•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 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 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 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

公共经济学2章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经济学2章公共产品理论

A所 消 费 的 个 人 产 品 数 量 XA A2 A3
A4
L
A1
L
O T4 T3 T2 T1
A2 A1
A4 A3
T1 T2 T3 T4 公 共 产 品 G的 数量
个 人 B的 序 数 效 用 函 数 UB W0 W1 U
W2
图 2-5 社 会 资 源 最 优 配 置 轨 迹
B W2 W0 W1 O U 个 人 A的 序 数 效 用 函 数 UA
成本 200
MC=AC
生产纯粹公共产品的边际成 本
纯粹公共产品数量 图2
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的公共 物品或服务的区别:(萨缪尔森)

(1)对于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
x xi
即某一“物品或服务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 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的数量(xi)的总 和,这意昧着私人物品或服务在人与人之间 是完全可分割的.
1.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假定社会上只有A、B两人。
DA、DB线分别代表个人A、 DD线SS线的交于E,均衡价格 B对私人产品的需求。差异 为PD,均衡产量为Q0,它是 由收入水平造成。对这—产 P DB 所有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其 品在不同价格下的市场需求 中QA为A的消费量,QB为B的 量,可通过加总在各个价格 水平A、B两人各自的需求 消费量, SS DA G 量得到,这样市场需求曲线 P1 QA+QB=Q0, DD就是A、B两人需求曲线 在私人产品条件下,由于没 E 的水平相加, P0 有外溢性现象,消费者个人从 即DD=DA+DB。 DD=DA+DB 某一产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 DD线之所以会在G点出现拐 用也就是这一产品的社会边际 折。是当价格上升为P1 效用,这样,在E点社会边际成 时.A的需求将为零,这时 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实现了 只有B用需求。在P1价格以 O QA QB Q0 Q 上, 帕累托最优。私人产品帕累托 最优的实现条件: DD=DB 需求水平相加 MSR=MSC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这时供给双方 都能接受的价格叫做均衡价格,即 市场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 的价格。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的点叫做均衡点。
2.1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2.1.1 外部效应的涵义? 有关外部性的定义较多。
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 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指的是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 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第 2章外部效应理论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纠正
首先需要掌握:需求与供给1. 需 求涵义: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购买者对某种物品愿意购买的量与这种物品各种可能的 价格之间的全部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在 一般情况下 是一条负斜 率的曲线, 即从左上向 右下倾斜, 这是需求曲 线的基本特 征。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某厂商的经营活动使其他厂商受 益,如蜂农和果农。
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某厂商的经营活动使其他人或其 他厂商利益受损,如污染。
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受益。
如接种疫苗。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的利益受损。
如吸烟。
2.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经济活动的某种后果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当 事者不必承担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从正 外部性中得到报酬。
这样,该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 或私人利益与社会成本或社会利益便不一致。
如造 纸厂生产纸张的私人成本包括材料、运输、资本、 劳动、管理等成本。
但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纸张的 成本除了上述所有私人成本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 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即污染 成本。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决策基于私人成 本和私人利益的比较。
? 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是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屁古税), 庇古指出,如果存在外部经济的 话,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将不是帕 累托最优,这共资源问题

公共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公共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公共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外部性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产生于市场交易过程之外的经济效应,这些效应可以对非交易参与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完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效。

本文将讨论外部性的概念、类型以及应对措施。

一、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除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遭受的效应。

这些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

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性可能涉及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方面。

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全部社会成本或收益,从而使得市场无法完全高效运行。

二、外部性的类型1. 正向外部性正向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产生的效应对第三方造成积极影响。

例如,教育投资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外部效应,因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 负向外部性负向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产生的效应对第三方造成消极影响。

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就是一种常见的负向外部性。

工厂的排放会污染周边地区的空气和水源,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三、应对外部性的措施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纠正市场失灵,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 税收和补贴政府可以通过征收污染税或者对环保产业给予补贴等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减少负向外部性的产生或增加正向外部性的效应。

2. 环境监管和法律制度政府可以加强环境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强制企业履行环保义务,以减少负向外部性的产生。

3. 契约和协商政府可以促进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和协商,以达成合作减少外部性的目标。

例如,通过购买新技术的许可证来减少环境污染。

4. 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弥补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性效应。

例如,修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四、外部性的局限性和挑战虽然政府可以通过上述措施来应对外部性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1. 外部性的界定和测量外部性往往较难界定和测量。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 . 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 . ) 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 . )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 . ) 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 .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般为:1 . )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 . ) 调节收入分配。

3 . )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 .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

一、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1.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 ) 外部效应的存在3. )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1. )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2. )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1) 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 有时互有冲突.4. )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1) 征税( 2) 转移性支出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1. )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公共经济学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 外部效应

征税
管制
定义:该做法是给参与这个市场的每一个企业以激
励去减少它们的污染,因为被降下来的污染份额是 可以出售的,而这样的出售又同样可以带来利润。 价值:基于征税和管制的缺点,而无法实现将污染 降到有效率水平的原因。采取该方法可以让现有的 污染者继续其原有的排污量而不增加成本,但却可 以有减少污染物排放获得经济收益的激励机制。 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负外部效应。
主要处理发生在市场之外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无 法形成有效市场信号的资源误置问题。


外部效应:发生在市场 体系之外的经济活动 的副产品给其他人带 来的经济成本或收益。 注:由于发生在市场 体系之外而导致外部 效应的生产者不愿意 对所生产的成本承担 责任或无法从所生产 的收益中获得补偿。
1.
产权界限不明
技术的外部效应: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函数或个体效 用函数的外部效应,这种影响发生在市场体系之外。 经济的外部效应:影响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的外部 效应,这种影响在市场体系内实现。 注意:我们本章中考察的外部效应都是技术的外部 效应,因为只有这样的外部效应才与经济效率问题 相关。

利用政府 管制解决 外部效应
问题一:应该对什么征税?
对产生外部效应的每一 个生产单位征税,还是针对与 外部效应相关的产量征税?
问题二:实践中如何对外部 效应成本加以测算,从而 计算出最合理的税负? 问题三:实施过程中会有政 治压力的反对。
问题一:从长远来看,管制 会使人们按照法律条文去 做,但当新技术产生他们 就不会支持新技术以降低 负外部效应。
超边际的负外部效应:边际性地减少负外部效应已经 不再能够使他人的成本损失得到降低; 超边际的正外部效应:边际性地增加正外部效应已经 不会导致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政策行为。 注意:在超边际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个体承担他们的 行为带来的全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公共政策 不会去纠正这类的外部效应,因为这种纠正已经没 有任何意义。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二版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二版
分类和实例211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一居民或家庭因其他居民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一企业因某一居民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一居民或家庭因其他居民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消费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一企业因某一居民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一居民或家庭因某一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益生产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一企业因其他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益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一居民或家庭因某一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损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一企业因其他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损212正的外部效应与负的外部效应1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外部经济
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在技术上可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特点:①效用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
②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 3.5.2 混合物品的供给
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政府部门给予补 贴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章 公共选择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1.1 简单多数规则
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半数以上的拥护者。 4.1.2 政治均衡
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问题上,公共选择所涉及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供给和相应的税收份 额。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 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 4.1.3 投票与决策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正是一方面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又将征税收入转用 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依靠政府使用非市场的方式——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或 服务的供给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O
22:05:00
• • • • • •
还可以采用的方法: ——公共管制 如规定法定的排污标准、对生产程序进行规定等。 ——法律措施 政府完善法律。 限制:诉讼的交易成本较大而损失较小、厂商对 外部性的损失进行控制、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
22:05:00
4、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
22:05:00
MPC+MEC=MSC P、效益、 成本 G B S=MPC
A
D=MSB
Q
22:05:00
• • • • • •
2、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注意几个概念: 外部边际效益MEB 私人边际效益MPB 此时社会边际效益MSB=MEB+MPB 社会边际成本MSC(假设私人边际成本等 于社会边际成本,则MSC即是供给曲线)
22:05:00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 1、外部效应的概念 • 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 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 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的现象,换而言 之,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 成本或效益。
22:05:00
事例:黄海小黄鱼
• 生长在黄海和东 海之间的小黄鱼 以其肉嫩味美而 闻名于世。
22:05:00
• 庇古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古典教科书的方式,属 于直接环境税。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 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所以是一种从量税。 庇古税的单位税额,应该根据一项经济活动的边 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均衡点来确定,这时 对污染排放的税率就处于最佳水平。
22:05:00
科斯定理与外部性
张杨舒 仪
赵拔
白烨民
陈日义
顾成林
何楠杰
胡汉标
金冬冬
沈毅存
孙加勒
汤陈达
陶韬杰
王剑远
赵瑞祥
杨振宇
王希
黄浩伦
黄琦
郑琦
朱飞阳
22:05:00
• • • •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外部效应的表现 2、了解外部效应对资源效率的影响 3、理解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机理
22:05:00
• • • •
本章主要内容: 1、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3、政府矫正与外部效应内在化
22:05:00
•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 下,权利的初始分配将影响资源的配置效 率,因而,产权制度应寻求使交易成本最 低的权利初始分配。
22:05:00
科斯对庇古税的批判可以总结为以 下几点:
• 负的外部效应往往不是一方侵害另一方的单向问 题,而往往具有相互性。 • 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庇古税根本没有什么 必要。 • 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效应的内 部化问题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成本——收益的 权衡比较才能确定,即庇古税可能是有效的制度 安排,也可能是低效的制度安排。
22:05:00
1877-1959
• 照庇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 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从 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纠正外 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 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 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 等,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 种纠正外在性的方法也称为“庇古税”方案。
P、效益、 成本
MPB+MEB=MSB
Z
V
S=MSC
U
H D=MPB
Q
22:05:00
3、 外部边际效益递减时的情况
• 当S=MSC时, 存在着外部 效应,市场 机制无效率。 • 当S`=MSC` 时,则已经 不存在外部 效应了。市 场机制有效。
22:05:00
MPB+MEB=MSB
S=MSC
B A C
S`=MSC`
MPB
三、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 1、外部效应内在化 • 即把外部的成本或收益加计在私人成本和 边际效益之上。 • 思考:可以有哪些方法使外部效应内在化?
22:05:00
2、外部性与政府税收
•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实现类似 的目标。 • 以工厂排污造成负外部效应为 价格、 效益 例,政府可以把污水排放造成 的社会成本转换为适当水平的 110 B 税费,向排放企业征收,从而 F 消除外部性。右图表示,税收 105 使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向 左上方移动,减少了相当于0.5 100 单位的产量。 H J • 外部成本内部化(internalized) 解决了污染的外部性问题。
第二章 外部效应
22:05:00
张玉丽
蔡来廷
杜一吕
范薇
葛胜亮
何婷
何晓婷
江佳薇
金梦佳
卢黎珊
忻昉怡
周莉莎
庄程玲
邹颖
蒋友梦
金珊珊
李婷
王思超
王歆
谢倩
徐诗莹
虞丹
周和和
李宗翰
娄金琛
陆凯强
莫秋伟
尉鹏程
杨忆濛
游桃
张伟
毕融臻
夏懿
黄卉
李诗坤
陈骥翔
陈杰
韩希
华丽叶
蒋时霞
李驭灵
钱晓君
史丹
孙洁梅
陶怡佳
王奕盈
徐珊
杨柳青
袁付婷
袁森楠
22:05:00
• 2.所有制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产权的不明晰。 这就是所谓“公共地的悲剧”问题。例如,在一个公共草 地生态系统中,草场是公有的,而牲畜是私有的。每个牧 民都力求使自己的牲畜增加,当草场的牲畜数量超过草场 的承受极限时,就会破坏草场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推广 开去,那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如果一种资源的所有权没 有排他功能,那么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享用,最终使 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即产生负外部效应。所有制论强调, 成本和收益的内部化必须以产权的确定为基础,如果产权 不清晰,那么促使人们尽可能地无偿地得益。
科斯定理在解决外部性时的实际运用
22:05:00
• 比如:70年代后,排污权的交易制度就是科 斯定理的具体运用。 • 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使企业真正成为排污和 治污的主体,并对自己的污染排放行为作出 选择。 • 治理污染:政府的强制行为企业自主的市 场行为。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 生产的负外部效应 消费的正外部效应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22:05:00
• (1)生产的正外部效应,是指某厂商的生产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的 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收益。如养蜂人的到来, 增加了农作物传授花粉的机会,从而使农作物产量提高,说明养蜂这 种生产活动给农民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MPC+T=MSC
S=MPC A D=MSB 5 产量
• 税收额度T=MEC
22:05:00
O
4.5
3、财政补贴与正的外部效应内在化
• 财政补贴额度为 W=MEB
45 30 25
除了以上两种方 法外,还有哪些 方法可以矫正外 部性呢?
价格、 效益 Z V U MPB+MEB=MSB D=MPB 10 12 产量 S=MSC
22:05:00
科斯定理
• 科斯第一定理 :交易成本为零时,法定权利的最 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 • 交易成本 • 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 发生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在有外部效 应的市场上,无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归哪一方, 交易双方总能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的帕 累托效率状态。
但当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时候,产权的界 定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吗?
22:05:00
交易成本(交易费用)
科斯
利用价格的费用, 即包括市场上每 一笔交易的谈判 费用、签订契约 的费用、长期的 契约所节约的签 订一系列短期契 约的费用,等等
阿罗
威廉姆森
交易费用分为事前与事后 两种。事前交易费用是指 起草、谈判、保证落实某 种契约的成本;事后交易 费用是指交易已经发生之 后的费用,如退出某种契 约的费用、改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外部性的体现?
22:05:00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 正的外部效应→供给不足 • 负的外部效应→供给过量
22:05:00
• 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2:05:00
• 1.市场机制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市场机制自身。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私有财产权极大地刺激人们为自身利 益而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 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 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 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 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于是,当私人边 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 当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正外 部效应。
22:05:00
• 需求曲线是个人边际收 益曲线(MPB),供给 曲线是社会边际成本曲 线(MSC)。U点是市 场上的均衡点。 • 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 社会边际效益曲线为 MSB=MPB+MEB,使 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条件 是MSB=MSC,帕累托 最优的点应该为V点。 •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 况下,该物品或服务的 生产和销售趋向于不足。
• 外部边际成本MEC • 外部总成本TEC • 社会边际效益MSB(假设个人的边际效益等于社 会边际效益,则此时MSB就是需求曲线) • 私人边际成本MPC • 社会边际成本MSC= MPC+MEC •
22:05:00
• 需求曲线是社会边际 收益曲线(MSB), 供给曲线是私人边际 成本曲线(MPC)。 A点是市场上的均衡 点。 • 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 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为 MSC,使社会效益最 大化的条件是 MSB=MSC,帕累托 应该为B点。 • 因此当某种物品存在 负的外部效应时,该 物品或服务的产量将 会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