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灌肠技术
婴儿造口灌肠操作方法

婴儿造口灌肠操作方法
造口灌肠是一种用于婴儿的治疗方法,通常由医护人员来进行。
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包括灌肠管、生理盐水或者医生开具的灌肠液和适当的药物。
确保所有器材都是干净的并严格按照消毒程序处理。
2. 将婴儿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上,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婴儿床或者桌子。
3. 涂抹一些润滑剂在灌肠管的末端,这样可以减少对婴儿肠道组织的损伤。
4. 将灌肠管轻轻插入婴儿的直肠,注意不能过于用力或者插入过深,以免伤害到肠道组织。
5. 确保管道已经插入到适当的深度,然后开始逐渐注入液体。
注入的速度应该适中,以免造成不适。
6. 当液体全部注入后,轻轻地将灌肠管拔出。
7. 然后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按摩或者轻柔的摇动来帮助排出肠道中的排泄物。
需要强调的是,造口灌肠这一操作是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的,家长不应该在无专业指导下尝试。
否则会有很大的风险,对婴儿的肠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进行造口灌肠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操作规程。
婴幼儿灌肠技术

婴幼儿灌肠技术婴幼儿灌肠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婴幼儿肠道相关疾病和促进其消化系统功能发育。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灌肠技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婴幼儿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插管的方式,将液体药物或营养液注入婴幼儿的肠道,以治疗肠道疾病或提供营养支持的医疗技术。
二、适应症1. 婴儿便秘:婴幼儿便秘是常见的肠道问题,可以通过灌肠来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2. 营养支持:在某些情况下,婴幼儿可能由于口服不足或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而需要通过灌肠来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3. 肠道清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手术前准备或检查,婴幼儿需要进行肠道清洁,灌肠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残余物质。
三、操作步骤在进行婴幼儿灌肠前,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滴管、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药物、润滑剂、尿布等。
1. 准备工作a. 将婴儿放在平坦、安全的表面上,用尿布将其包裹住,以保持舒适。
b. 清洁双手,戴好一次性手套,确保灌肠操作的卫生。
c. 准备好所需物品,确保灌肠顺利进行。
2. 插管步骤a. 润滑:将一小部分润滑剂涂在滴管头端,以减少灌肠时的刺激。
b. 插入:将滴管尖端轻轻插入婴儿的肛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害肛门组织。
c. 输液:将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药物连接至滴管,缓慢地将液体注入婴幼儿的肠道中。
3. 灌肠完成a. 在将全部药物或营养液注入灌肠后,保持滴管处于插入状态,以充分让药物进入肠道。
b. 缓慢地将滴管从婴儿的肛门中取出,避免药液的溢出。
四、注意事项1. 卫生:操作前请清洁双手,并佩戴一次性手套,确保操作过程的卫生。
2. 润滑:在插入滴管前,润滑滴管尖端以减少肛门刺激。
3. 观察:在灌肠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婴幼儿的不适症状,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就医。
4. 摄入量:灌肠的药物或营养液摄入量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控制,避免过量。
综上所述,婴幼儿灌肠技术是一项常用的医疗技术,可用于治疗便秘、提供营养支持以及进行肠道清洁。
94.小儿灌肠技术及临床应用

小儿灌肠技术及临床应用----不保留灌肠《儿科实习医师手册p725》一、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肠道手术前,X线、纤维结肠镜检查前作准备。
3、某些特殊治疗用。
二、准备工作1、治疗盘----灌肠筒连接橡皮导管、血管钳、治疗巾。
2、弯盘----肛管、润滑油、纱布,另备盖布及便盆。
3、灌肠液----外用生理盐水(38-40°)。
三、操作方法1、大量不保留灌肠1)、在床或治疗台上铺好治疗巾。
2)、病儿取屈膝侧卧或仰卧位,脱去一侧裤腿,在病儿后背、腰部垫软枕与便盆高度相近,臀下置便盆,用尿布覆盖病儿两腿间及便盆。
注意上身保暖。
3)、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使筒底离床30-40cm,润滑肛管前端,排除管内空气,夹住皮管。
4)、分开病儿臀部,将肛管轻轻插入5-10cm后用手固定肛管,放开血管钳,让溶液慢慢流入直肠内。
5)、观察筒内液面下降情况,若受阻应该转动肛管,若有粪水自肛门流出或病儿感觉不适时,嘱其张口呼吸,降低灌肠筒高度。
6)、筒内液体流完时,夹住皮管,用左手捏闭肛门,用手纸包住肛管,轻轻取出放入弯盘。
7)、病儿排便后,移出便盆,整理床铺,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2、清洁灌肠----按大量不保留灌肠反复进行,彻底清除留滞在结肠内的粪便,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小儿灌肠----保留灌肠一、目的---灌注药物,通过肠黏膜的吸收,达到治疗某些肠道疾病之目的。
二、准备工作---按医嘱准备灌肠液、甘油灌肠器或注射器一副,10号导尿管1根,润滑油,弯盘,治疗巾。
三、操作方法1、灌肠前嘱病儿大小便。
2、侧卧或仰卧位,抬高臀部10cm,露出肛门,将导尿管插入肛门8~12cm。
3、用甘油灌肠器或玻璃注射器吸取药液,连接导管缓慢推入药液。
4、推完药液,夹紧导管,捏合臀部,让药液尽可能保留较长时间,再拔除导管。
四、注意事项1、巨结肠灌肠,肛管插入深度要超过狭窄段,每次灌入量不大于100ml/kg,注意进出平衡。
2、灌肠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病儿面色苍白、出冷汗、脉速、气急、腹痛、腹胀、液体进而不出,应停止灌肠,向医生报告。
婴幼儿灌肠标准操作流程

婴幼儿灌肠标准操作流程婴幼儿灌肠可不像大人灌肠那么简单呢,这里面有好多小细节要注意哦。
一、灌肠前的准备。
1. 环境准备。
咱得找个温暖又安静的地方,可不能让小宝贝着凉或者被打扰啦。
如果在医院呢,病房的温度要适宜,要是在家,就挑个暖和又舒服的小角落。
2. 物品准备。
灌肠用的肛管那可得好好挑挑,要那种柔软的,不能太粗,不然会弄疼小宝贝的。
还有灌肠液,得根据医生的要求来准备合适的量和种类。
像生理盐水就比较常用,量的话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来定。
再就是准备个小容器来装灌肠液,还有润滑油,这个很重要哦,能让肛管顺利地进入宝宝的小屁屁,减少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还要有个小盘子来放用过的东西,卫生纸也不能少,得给宝宝擦干净呀。
3. 宝宝准备。
在灌肠前,要和宝宝好好交流交流,虽然他们可能还不太懂,但是温柔的话语能让他们感觉舒服些。
可以抱抱宝宝,亲亲小脸蛋,让他们放松下来。
然后把宝宝的小屁屁洗干净,摆好合适的姿势。
一般可以让宝宝侧卧,把小屁屁露出来,膝盖稍微弯曲一点,就像小虾米一样的姿势,这样方便操作。
二、灌肠的操作过程。
1. 肛管插入。
这时候要轻轻拿起肛管,在肛管的前端涂上润滑油,就像给小肛管穿上一层滑溜溜的小衣服。
然后,非常非常轻柔地把肛管插入宝宝的肛门。
这可是个精细活,动作一定要慢,一边插一边和宝宝说话,像“宝宝乖,一会儿就好啦”之类的。
插入的深度也要合适,一般根据宝宝的年龄来,年龄小就浅一点,年龄大一点就稍微深一点点,但都不能太深哦,大概几厘米就好。
2. 灌肠液注入。
肛管插好后,就可以开始注入灌肠液啦。
这时候要慢慢地把灌肠液推进去,速度要均匀,不能太快,不然宝宝会肚子不舒服的。
在注入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表情,如果宝宝看起来很痛苦或者哭闹得很厉害,那可能得停下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而且要注意灌肠液的量,不能超了医生规定的量哦。
3. 拔出肛管。
等灌肠液都注入进去后,就可以拔出肛管啦。
拔的时候也要轻轻的,然后马上用卫生纸把宝宝的小屁屁擦干净。
小儿灌肠方法(1)

小儿灌肠方法(1)小儿灌肠方法小儿灌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便秘的方法。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增长、便便干结、便便次数减少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小儿灌肠可以帮助孩子清理肠道,缓解便秘症状。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灌肠方法。
Ⅰ. 准备工作1. 准备好洗手液、橄榄油、小肠灌注器、肥皂、毛巾、盆子等材料。
2. 端正的姿势:将孩子放在换尿布台上,让他趴着,下巴轻轻的靠在前臂上,腿和手自然伸直。
Ⅱ. 操作方法1. 清洁:要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下半身,特别是肛门周围。
在清洗时,可以使用鲍鱼壳刮一刮肛门周围,促进排便。
2. 橄榄油润滑:将一滴橄榄油滴在小肚脐以上的肚子上,直到它流到肛门口。
这个操作能够帮助小肠灌肠器顺利进入肠道。
3. 填充肛门:在小肚脐以下的肚子上用拇指和无名指捏成一条线,插入肛门,用另一只手指松开拇指和无名指,将这个“桥”填充到肛门处。
4. 灌入清水:将肛门和小肠灌注器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干净后涂些润滑剂,在灌注器内加入温水(温度为38-40摄氏度),并将灌肠器的头轻轻插入孩子的肛门,接下来轻轻地注入一些水。
一开始测试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可以稍微高一点,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
初次的灌入水可能会有孩子身体不适应,可以等到孩子稍微适应后,再慢慢注入水。
5. 应用数字控制器:当插管进入肠道后,就可以应用数字控制器进行量的控制。
一般肠道的容积为10ml/kg,根据孩子的年龄及体重,可以进行相应的控制。
6. 留置和排放: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孩子会有压腹感,介于孩子防御反应灌肠过快或过长,可能有些抗拒,可以给予孩子些本人喜好的东西或安慰语,以期有用转移孩子的留置心理。
留置15分钟左右,此时孩子需要排便。
让孩子在马桶或尿布上排泄。
清洗后再次换上干净的尿布,小肠灌肠手术结束。
7. 操作时间:三个月以上至二岁的幼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周进行一次小肠灌肠,2岁以上的幼儿则应减少到每两周一次,每次20-30ml,不超过每月4次。
小儿灌肠的知识点总结

小儿灌肠的知识点总结一、适用于灌肠的儿童年龄小儿灌肠通常适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更容易配合操作。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肛门括约肌尚未发育成熟,一般不建议进行灌肠操作。
另外,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也需要谨慎对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适用的灌肠液小儿灌肠可使用多种灌肠液,比如温开水、食醋水、甘油等。
不同的灌肠液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一般来说,温开水对于儿童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而食醋水则适用于有食积性便秘的儿童。
此外,在使用灌肠液前,需要确认灌肠液的温度适宜,以免对孩子的肠道造成伤害。
三、操作步骤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灌肠器和灌肠液,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灌肠器清洁干净,将灌肠液温度调整到合适的温度。
告诉孩子进行灌肠的目的,让孩子配合。
2. 增加润滑剂:在进行灌肠前,涂抹适量的凡士林或甘油于灌肠器的头部,以减轻灌肠时的不适感。
3. 就位:将孩子放在换尿布台或者尿布垫上,将孩子的小腿向上抬高,以便操作。
4. 进行灌肠:将灌肠器头部轻轻插入孩子的肛门,缓慢注入灌肠液。
在放液时,应将灌肠器头部抽出,以让灌肠液顺利排出。
5. 观察:进行灌肠后,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体态,以确保小儿灌肠的过程没有产生不适感。
四、注意事项1. 缓解孩子的恐惧: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对小儿灌肠过程感到害怕和拒绝。
家长需要适度耐心解释,帮助孩子缓解恐惧心理。
2. 注意肛门卫生:进行小儿灌肠后,需要及时清洁孩子的肛门,以防细菌感染。
3. 遵循医嘱:在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不可擅自更改灌肠液的种类或用量。
5. 注意安全:在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避免孩子因不慎跌倒或受伤。
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便秘的方法,但在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合理选择灌肠液和采取正确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小儿灌肠技术操作方法

小儿灌肠技术操作方法
小儿灌肠是一种常用的儿科治疗手段,用于排空肠道、治疗便秘等问题。
以下是小儿灌肠技术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包括灌肠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用的灌肠液、润滑剂、婴儿纸尿布、洗手液、消毒酒精等。
2.保持环境整洁:
在手术室或其他干净的环境中操作,在操作前先洗手,消毒器具。
3.准备儿童:
让儿童平躺或侧卧在操作台上,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其不适感。
4.准备灌肠器具:
将灌肠器洗净,消毒,然后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充分减少插入时对儿童的不适感。
5.插入灌肠器:
将灌肠器的头部轻轻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2厘米。
6.注入适量的液体:
将生理盐水或其他适用的灌肠液缓慢注入儿童的肠道,注入速度不要过快。
7.保持位置与按摩肚子:
保持儿童的位置不变,一手用纸尿布轻轻握住灌肠器的外部,另一只手在儿童的腹部轻轻按摩,有助于液体在肠道中的扩散。
8.等待排便:
等待一段时间,通常在灌肠完成后10-15分钟左右,儿童会有排便的需求。
9.记录和观察:
记录灌肠液的用量、排便的时间和次数,观察排便的情况。
10.结束:
结束后将灌肠器取出,让儿童保持安静,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灌肠操作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操作者需要注意卫生和儿童的舒适感,避免过度刺激或不适。
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作为一名家长,当孩子出现便秘、腹泻等消化问题时,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舒缓症状。
灌肠,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消化问题的方法之一。
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灌肠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操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儿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一、小儿灌肠是什么?小儿灌肠是指将液体或半液体药物通过直肠或肛门注入肠道内,以起到润滑、软化、排毒、止泻等治疗作用的方法。
儿童由于肠道发育尚未成熟、食物成分多元和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易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时适当地进行小儿灌肠可以起到相当好的效果。
二、小儿灌肠的方法1、摆放体位:灌肠开始前首先要让孩子保持体位,可以让孩子侧躺或俯卧,选择适合孩子的舒适姿势。
2、准备器材: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管子,有专门的小儿灌肠器等,注意消毒可以选择药房购买一次性的小儿灌肠器材料。
3、准备液体:灌肠液体根据医嘱倒入器材里,灌肠液的配方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病情来制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灌药操作:将灌肠器插入肛门,再顺着肠道将药液慢慢灌入,一般不超过100毫升,快速灌入会引起腹泻或肠腔损伤等。
三、小儿灌肠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时间:灌肠最好在孩子排便或要排便之前进行,这样能够将排便物一起排出,起到更好的清肠效果。
2、药液温度:药液最好在36℃-38℃之间,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的舒适。
3、灌药时间:灌药的周期一般为5-10天为一疗程,疗程过程中需要单独的肠内营养。
4、灌药间隔时间:每天最好进行一次药液灌肠,时间间隔一般在6-8小时为宜。
5、注意观察:注入药液后,注意观察孩子的腹部有无疼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
总之,小儿灌肠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消化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操作前仍需了解相关知识并跟随医生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实现以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注意及时补充营养,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灌肠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6.
【注意事项】
1.婴幼儿需使用等渗液灌肠,灌肠液量遵医嘱而定,一般小于6个月约为每次50ml;6个月至1岁约为每次100ml;1-2岁约为每次200ml;2-3岁约为每次300ml。
2.灌肠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选择粗细适宜的肛管,动作应轻柔,如溶液注入或排出受阻,可协助患儿更换体位或调整肛管插入的深度,排出不畅时可适当按摩腹部,促进排出。
4.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发现面色苍白、异常哭闹、腹胀或排出液为血性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和医生联系。
5.准确测量灌入量和排出量,达到出入量基本相等或出量大于注入量。